登陆注册
12720600000081

第81章 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2)

《法界安立图》配有多幅图解,说明宇宙空间。此书宇宙图式论说的主要进路是:中国→南洲→大地→三界→大千世界→佛剎,体现了由小到大,由有限到无限,由凡到圣的思维理路。下面分别依次加简要的论述。

(一)中国与南洲

仁潮首先论述了中国(震旦)的历史与地理。他说中国在南瞻部洲(简称南洲)的东部,并简述了上自帝喾、舜,下至唐、宋的州郡设置情况,指出汉代的疆域为东西九千里,南北一万三千里,并述及河、江、淮、济四水,泰、衡、华、恒、嵩五岳等,表现出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与热爱,体现了爱国主义的崇高情怀。

《法界安立图》作者依据当时的地理知识,还着重论述了南瞻部洲的情况,认为此洲是在须弥山南部,为四大州之一,而四大洲即为一世界。仁潮认为,南瞻部洲是释迦牟尼教化的世界,也称娑婆世界,是我们所居的现实世界。关于南洲的山水情况,说:「天下诸山,皆自昆仑发脉而来,最极高广,群峰拱峙,周万余里,龙神所宅,非人力可登。」〔注释:《法界安立图》卷1,《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49页。〕「雪山之顶有大龙池,周余千里,为天下诸河之总源。」。〔注释:《法界安立图》卷1,《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49页。〕表现出当时人们的空间视野和地理知识的局限。仁潮还运用中国「气」的观念,说明佛教发源地印度「天地之气和」、「气得其中」、「夏不太热,冬不严寒,四序温和」〔注释:同上书,450页。〕,显然与印度气候情况并不相符,实系出于宗教情感的主观表述。

(二)大地

在论述南瞻部洲之后,仁潮依据《长阿含经》等的叙述,又论述了世界大地的情况,他说:「须弥山之外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次第周匝。七金山外大咸水海中,有四大洲、八中洲及数万小洲,遍布安住咸水海,外有小轮围山周匝围绕。此四洲等皆一地所持,是为一世界舆地之图也。」〔注释:《法界安立图》卷2,《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52页。〕这是说,在须弥山之外有四大洲,此四大洲即为一世界大地。仁潮说,四大洲各有特色,东胜神州是东狭西广,形如半月;南瞻部洲是南狭北广;西牛货洲,形如满月;北俱卢洲,形状方正。各洲的人寿身长不同,风俗习惯各异,动植物的生长也不尽相同。仁潮还论述了九山八海,说:「须弥山,其底平正,住金轮上,下狭上阔,渐渐宽大,四宝合成,金银琉璃颇梨,生种种树,郁茂香远,多诸贤圣之所住处,高十六万八千由旬,出水上者,高八万四千由旬。」〔注释:《法界安立图》卷2,《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56页。〕须弥山以外,依次为双持山、持轴山、檐水山、善见心、马耳山、障碍山、持地山、斫迦罗山。关于大海,书中特别就「何故潮汐」、「百川竞注,云何不溢」、「何故咸味」三个问题作了解说。〔注释::《法界安立图》卷2,《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56页。〕然而这些解说多缺乏科学性,且并不一致,如称由于海中大鱼排泄等原因导致海水味咸,而不了解海水中氯化钠(盐)的形成及其作用。书中还就大地震动的原因归结为八点,如说:「地在水上,水止于风,风止于空。空中风大,有时自起,则大水扰大水,扰则普地动。」〔注释::《法界安立图》卷2,《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56页。〕这是从在地构造的角度论述,此外则多把地动的直接原因归结为佛教圣者神通力的显示。

仁潮还论述了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住处的情况,对地狱的描述尤其详细。他引用佛典说:「瞻部洲下有大地狱,洲上亦有边地狱及独地狱,或在谷中、山上,或在旷野、空中。余三洲唯有边独地狱,无大地狱,有说北洲无狱。……地狱铜铁所成,亦有铁城、剑树、沸河、铁网等诸庄严。」〔注释::《法界安立图》卷2,《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58-459页。〕大地狱又分为八热地狱和八寒地狱。八热地狱位于南瞻部洲下土泥和白善(各深五百由旬鬘的下面,从第一等活地狱至第七极热地狱共高一万九千由旬,各广一万由旬,第八无间地狱则高广各二万由旬。无间地狱,有多重铁城,罪人常为烧红了的铜铁器具灼烫而死,是无间断的极其痛苦的地狱。八寒地狱位于各个世界外边,日月光明所不能照,是极其黑暗、寒冷的地狱。

佛教吸取印度古代传说,认为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并以四大洲表示世界。这种宇宙观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表明了佛教与印度神话传说在思想上的深刻联系。此外,也反映了古代学者通过对山水大地等自然环境的直观与想象,来描述世界构成的思维特色。

(三)三界

仁潮说:「知下地已,应观上天。天有三界,曰欲界、****、无色界。」〔注释::《法界安立图》卷3,《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5册,464页。〕在论述世界大地以后,仁潮又综合有关经典的论说,系统地说明了三界安立的次第和高度。〔注释:详见上书,470-471页。〕文说,从须弥山根算起,上升一万由旬绕山纵广一万由旬为坚手天住处;再上一倍高度(二万由旬)绕山八千旬是持华鬘天住处;再上一倍高度绕山四千由旬为常放逸天住处;再上一倍高度绕山四千由旬为日月星宿天住处;再上一倍高度绕山四千由旬为四天王住处。从四天王住处再上升四万由旬为须弥山顶,顶上纵广四万由旬,其中有善见城纵广万由旬,为三十三天住处。从须弥山顶再上升四万由旬是炎摩天住处。再上升一倍高度为兜率天住处。再依次各向上递升一倍高度为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辅天、无量光天(光音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想天(广果天)、色究竟天,这些天都「有地如云」。这是说,从四天王天至他化自在天为欲界六天〔注释:仁潮引《大智度论》文云:「欲界众生有三种,以善根有上中下故,上者六欲天,中者人中富贵,下者人中卑贱。」(《法界安立图》卷4,《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5册,472页)「天」为众生中最上等者,而人中富贵贫贱之别,被认为是中下等善根不同所致〕,自梵辅天至色究竟天为****。****以上分别为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共四空天,为无色界。这是只有心灵没有物质的精神世界。那么,天总共有多高呢?文中比方说,从色究竟天(阿迦尼咤天)即****最高境地往下放一大石山的话,要经过六万五千五百三十季才能到达地面,这就是佛教描绘的天界的大致高度。

以上所述的是一个世界的空间结构,佛教认为,如此世界是无限多在存在着的,这就是下面要说的大千世界说。

(四)大千世界与佛剎

仁潮就大千世界的结构说:

《长阿含经》云,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是为一世界。如是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须弥山王、四千天下、四千大海、四千恶道、千阎罗王、千四天王、千忉利天,至千梵天,是为小千世界。尔所小千千世界是为中千世界,尔所中千千世界是为大千世界。其中须弥、四洲、日月乃至梵天,各有万亿,通名一佛剎也。〔注释:《法界安立图》卷4,《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5册,476页。〕

「佛剎」即佛土。这是说,一世界由一日月、须弥山、四天下、四洲、四大海等构成,如此一千个世界名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而千部的中千世界即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也通称为佛剎、佛土。

大千世界为佛剎,那么,佛剎是一还是多,是有尽还是无尽呢?仁潮说:「知有人天,不知有佛者,凡俗也。……信一佛其福虽胜,见量犹局,信多佛则其福量无边,其智量益广。」〔注释:《法界安立图》卷5,《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5册,486页。〕又说:「大千世界为一佛剎,如是娑婆之外,太虚空中,复有十方大千诸佛剎土。」〔注释:同上书,487页。〕这是说若以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剎位居为中心的话,则其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上、下十方都各有佛剎,称十方佛剎。「十方」,十个方向。十方佛剎,即十方佛的国土,也即整个宇宙。仁潮认为,大千世界是无限的,佛的国土也是遍布各个方向,是至广至大,无边无量的。

仁潮除绘有「十方佛剎图」外,还绘有「十方剎海图」,「剎」即国土、世界,「海」是广大的意思,剎海即广大无边的世界。他说在莲花藏庄严世界海的四周有十个世界海,也就是十个无边无际的世界,即十方剎海。这是说,整个宇宙是由许许多多的广大无边的世界构成的。莲华藏庄严世界,简称华藏世界。婆罗门教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从莲花中生出,故以莲花象征世界。继承这种观念,仁潮认为,现实世界的香水海中也有大莲华,莲华中也包藏着无量无数的世界,是为莲华藏世界。莲华藏世界海或十方剎海构成了整个世界图式,同样也表现了佛教的诸佛境界广大无边、无穷无尽的思想。

在论述法界安立图的次第后,仁潮进一步说明,如此法界的形成,分立又是与主体的心分不开的。宣扬心造法界说。在《法界安立图?自序》中,仁潮在说明法界是圣凡的依报时,又说:「因果者自心之影响耳」〔注释:《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45页。〕认为业因和果报都来源于自心的影响和作用。这样就将法界与自心沟通了起来。他明确地说:「法界者,心之别目,盖心之体用深广,性相无碍,即是以心为法,以心为界。安立者,心之妙相分齐庄严,各各建立,不相杂乱也。」〔注释:《法界安立图》卷6,《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5册,494页。〕认为法界就是心,因为心的体与用既深且广,心的性与相圆融无碍,所以心是法,也是界。所谓法界安立就是心的妙相的有序建立。仁潮还吸取中国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的唯心思想,强调「心生六道」、「色因识变」,并发挥说:「或问:一切世界因何而有?造者为谁?曰:因心而有,唯心所造。夫一切众生自无始来迷真合妄而成阿赖耶识,因此识故,变似根身器世界等。」〔注释:同上书,500页。〕他认为一切世界,包括众生和外部世界都是阿赖耶识的变现,是心之所造。由此仁潮又绘「心造法界图」,阐发「心造法界」的思想。仁潮既视心为阿赖耶识,又视心为天台宗的「一念」,宣扬「一念三千」的思想。他还依据华严禅师宗密的说法,把心归结为本觉灵源,称心为一真法界。由此一真法界再分出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和事事无碍法界。这也就是说,以本觉真心为主,开出真妄染净诸法,形成不同境界,或者是说,真妄染净诸法,以及高下不同境界,全都是一心本觉的呈现。由此看来,仁潮把不同涵义的心分别与法界相沟通,表现出了融通各种唯心思想的鲜明特征。

综上所述,中国佛教学者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论述宇宙空间结构的。就横向来说,是以须弥山为中心向四周展开,以四大洲为一世界,进而说明小千世界乃至大千世界。就纵向来说,是从大地往下依次为水轮、风轮、空轮,大地往上依次为天上的欲界、****、无色界。构成这种宇宙结构的思想根据有四个方面:一是果报论。宇宙空间的构成有上下、高低、优劣之别,这是适应众生的不同果报而确立的,是完全与不同的果报相对应的。如天与人所居的空间就不同。二是古代神话。如须弥山说,就构成为佛教宇宙观的重要内容。三是直观性的推论。如大风吹起水沫而形成不同的物质世界,就是观察水、风、土的现象并运用因果律理论加以推论的结果。四是佛的威力。宇宙空间的无限广大,不同层次的安立,以及佛国净土如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存在,都是和佛的无比神圣威力分不开的。

从哲学思维的角度分析,上述的佛教宇宙结构论除了具有信仰特征以外,还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的思维特色:

(1)主体性。如上所述,佛教是立足于众生的果报去构筑其宇宙空间的,也就是根据众生的不同果报安立世界,依不同的众生主体划分世界,强调世界以众生的业力和果报为转移,这就突出了主体在宇宙构成中的作用。

(2)超越性。佛教主张超越现实苦难世界,追求理想世界、神圣世界,由此强调有无物质的纯精神世界的存在,有无任何痛苦的极乐世界的存在,这表现出了佛教宇宙观的重大特色。

(3)无限性。佛教宇宙结构学说强调无论从横向看还是从纵向看,宇宙都是无边无际的,无限广大的;就世界的整体而言,是由无穷无尽的众多世界构成的,世界之多是无限无量的。

(4)素朴性。如上所述,构筑佛教宇宙论的思维方式多是直观的、想象的,且在由什么样的心造法界,以及在什么意义上说心造法界等问题上,都缺乏明晰的理论论定。

宇宙时间观

一、《经律异相》的三界成坏说

佛教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循环的过程,从一世界的成立到次一世界的成立,中间要经过成、住、坏、空四个阶段,称为「四劫」。「劫」,梵语kalpa音译,是印度表示极其长久的时间单位〔注释:劫,因是极长的时间,故佛典多以比喻说明之,如谓:「佛言:设方百由旬城,满中芥子,有长寿人百岁,取一芥子都尽,劫犹不尽。」(《经律异相》卷1,《大正藏》第53卷,6页上)〕通常是用来表示世界的时间,世界的成、住、坏、空的变迁称为劫,合称「四劫」。成劫,是世界的成立期,器世间(山河、大地、草木)与众生世间在此时成立;住劫,是世界的存续期,即处于安住稳定的时期;坏劫,是世界的破坏期;空劫,是世界破坏净尽的空漠期。世界经过空劫后,又重新经历成、住、坏、灭的过程,如此循环不已。佛教通过对世界变迁过程的论述,表述了它的时间观念。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必读-庄子选译

    语文新课标必读-庄子选译

    本书内篇包括《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七篇。各篇均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但又具有内在的联系,反映了庄子的宇宙观(自然观)、认识论、人生观、道德观、政治观、社会历史观。其中《逍遥游》、《齐物论》、《大宗师》三篇最能集中体现庄子的哲学思想。
  • 反经(国学大书院)

    反经(国学大书院)

    《反经》是一本实用性韬略奇书,由唐代赵蕤所著。它以唐以前的汉族历史为论证素材,集诸子百家学说于一体,融合儒、道、兵、法、阴阳、农等诸家思想,所讲内容涉及政治、外交、军事等各种领域,并且还能自成一家,形成一部逻辑体系严密、涵盖文韬武略的谋略全书。为历代有政绩的帝王将相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是丰富、深厚的汉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 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学贯古今的国学大师,他潜心研究《论语》几十年,具有很深的造诣,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南怀瑾先生对《论语》的解读因迥异于其他人而独树一帜,其语言通俗易懂,所言之事都是人一生中必须面对的事情,在深入浅出的文字之间将人生道理阐释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对做人与做事有着精辟的见解。每一位读者都可以从南怀瑾先生的精彩讲述中,领悟《论语》的思想内涵,从而将《论语》蕴藏的人生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开阔自己的人生视野,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成就成功的人生。
  • 哲学家波伏娃

    哲学家波伏娃

    本书共八章,在梳理了波伏娃在萨特与梅洛-庞蒂论战中的作用之后,将她的哲学作为一种政治哲学来界定,涉及的议题有自由和压迫的关系、自由的悖论、以萨德为例探讨性别境遇,最后汇总到《第二性》一书中,揭示了波伏娃对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三大话语的批评。
  •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修订版)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修订版)

    老庄意境,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存,不但仍在影响着现代人生,而且对现代人生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书旨在揭示和分析老庄意境,以便自觉地扬弃和借鉴它,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也可以增强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热门推荐
  • 我不喜欢农村

    我不喜欢农村

    有些人活着是注定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而我只是还债而已!
  • 厄运神座

    厄运神座

    当星月颠倒,大日移位,诡异伴随黑夜重新降临到这片大地,古老的神祇相继沉睡,有谁能够稍稍改变这方大陆......这是一片修行者不断往上的世界,罗照从推开玄光大陆的门的那一刻,好运与厄运便开始交错。
  • 解语歌

    解语歌

    她以玲珑之名,充入夏王后宫。有人说,她以高龄入宫,必定是已嫁之身,有人说,她是前朝公主,城府颇深,伴他身侧,必有不轨之心,也有人说,她狐媚惑主,祸国殃民,更有人说,她是多嫁寡妇,无贤无德,不配为后。他不予置否,十里桃花,万丈烟火,他许她为后,依旧宠她无边。她伏在他膝上,总喜欢搞些小动作,这回却是突然轻声软语:“阿祤,阿祤……听说你以前喜欢温柔似水的女子,我近些日子,特意几番修习,你瞧,可还行?”他倪了她好几眼,又轻揽她入怀,凑在她耳边,说:“嗯,还行,更会惑主了。”她与他相识,相惜,相知,又相恨,相杀,一场复朝的阴谋席卷,令他险些丧命,披铠甲,手持着晃亮的剑,他容色轻颤问她,“你可曾对我有过一点心动之情?”她未抬头,依旧抄写帝训,他皱眉,忽然一剑断了她案桌上所有纸笔,飘散零落,她苦笑了一下,“君王自称孤家寡人,又能有何情爱之说。”他道,“君王也是人。”“是啊,我也是人,会爱会念,也会痛会恨,你叫我如何对一个杀夫之人动情,当年若非你们,他不会死……”她抬起冷冷的眸,静然道,“南宫祤,你废了我吧。”
  • 我拍的片子都很猛

    我拍的片子都很猛

    “我就不信了,不就是点小钱。总有一天,你们全都要抱着钱跪着求我,求我拍戏……”走在校园的林荫大道上,满嘴酒气的王小乐放声大喊。然后他踉跄几步,抱着路边的一棵黄角兰,大声的呕吐起来。…………这剧本不对,我的人生不是这样的,我拍的片子都很猛的!
  • 我在梦里有老婆

    我在梦里有老婆

    赵丰是一个平凡的大学生,毕业之后经历了两年的落魄,人生低谷的时候,他开始写起了小说。突然有一天,他梦到了一个奇怪的故事,至此以后,每次入梦,都是在延续着这个故事。
  • 无敌的大师兄

    无敌的大师兄

    谁是大师兄,我就是大师兄,无敌的大师兄!
  • 无月卿

    无月卿

    卿无月,官阶最高的人;无月卿,年纪轻轻就能够呼风唤雨,没人清楚他的真名,但他一贯的作风让人很容易知道,无月卿来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加点人生

    加点人生

    小吴同学最近获得了一个可以给自己加点的系统,不够聪明?加点智力!不够强壮?加点力量!不够灵活?加点敏捷!停步不前的人生忽然间青云直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