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0600000079

第79章 宇宙论 小引

人类从自然中演化出来又生存于周围自然环境中,人的命运必然受制于客观环境;同时,也只有人才有需要和可能去思考生存空间,思考客观世界对自身的意义,思考宇宙的生成、结构、现象、本体、真相等问题,由此便产生了宇宙论哲学。佛教哲学的重心是人生论,但围绕着探讨人生解脱问题,佛教也同样具有宇宙论哲学。中国佛教宇宙论哲学继承和发展了印度佛教宇宙论学说,重视对宇宙现象、本体、真相的探讨,形成了颇富创造性的宇宙论哲学思想。这里,我们先简要地论述印度佛教宇宙(世界)概念的界说、宇宙论的形成和展开的理论基础与思维路径,以便于下面分章说明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现象论和本体论。

佛教典籍中的「世界」和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宇宙」这两个概念的涵义是相同的,同是指时间和空间所含包括的一切领域。《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4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注释:《大正藏》第19卷,122页下。〕这是说,「世」是不断迁流的时间,「界」是多种方位的空间。中国典籍《淮南子》的《齐俗训》篇说:「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注释:《淮南子》卷上11,《诸子集成》第7册,17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可见「宙」相当于「世」,「宇」相当于「界」,宇宙即佛教讲的世界。佛教典籍中与世界同义的概念还有「世间」,世间通常分为「有情世间」(人类社会等)和「器世间」(山河大地)两类。

佛教所讲的世界一词,随着信仰观念的变化和发展,其内涵也在扩展和演变。小乘佛教原指有情众生,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六道」所居的世间为世界。后来大乘佛教进一步把阿罗汉、菩萨和佛所居的国土,也称为世界,如西方极乐世界、莲华藏世界等,这样在众生所居的世界之外又另有诸佛等净土世界,也即不同于此岸世界的彼岸世界,超越相对世界的绝对世界。

佛教从对世界的界定出发,强调世界的特质,是在空间上的无限广大和在时间上的无始无终,古代印度以须弥山〔注释:须弥山,原为印度神话中的山名,佛教沿用为耸立于一小世界中央的高山〕中心说来勾画其世界结构,认为须弥山周围环绕着九山八海、四大洲、太阳、月亮,合称为一个「世界」。一千个如此的世界,称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个「大千世界」。因一个大千世界中含有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故大千世界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世界即由无数个三千大世界所构成,世界是广大无边,无有限量的。

缘起是佛教的最基本观点,缘起论是佛教最主要的教义,是全部佛教的核心。缘起偈云:「诸法从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师大圣王,是义如是说。」〔注释:《大智度论》卷18,《大正藏》第25卷,192页中。〕认为宇宙万法及其生灭都受缘起法则的支配,宇宙万法,包括物质性的外境和精神性的内识,都由原因和条件的集合而生起,缘集则生,缘散则灭。这是佛教对宇宙万事万物的总看法。缘起论是佛教阐明宇宙万法的基本原理,也是宇宙论的理论基石。

缘起是指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相对关系,重点是「缘」字,缘即原因或条件,「起」是表示缘的功能、作用。佛教讲因果通常有三种意义:一是众生的行为与其果报之间的必然关系,是道德的因果;二是客观事物的自然的、物理的因果关系;三是与「缘起」通用,泛指宇宙间万事万物的互相依存关系,互相间的必然关系。缘起论的典型表述被概括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注释:详见《杂阿含经》卷12,《大正藏》第2卷,79-86页。〕四句话中的一、三句是说事物空间上的有无,二、四句是说事物时间上的生灭。可见,缘起展现在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从空间上看是一种有无状态,从时间上看是一种生灭过程。在佛教看来,宇宙一切现象的有与无、生与灭,都是因果规律作用的结果和体现。也就是说,一切现象都依一定的条件而存在,都因一定条件的离散而毁灭。宇宙间的纷纭万象都是由各种原因或条件的集合而生成的因缘之网,其间任何一个现象都是不能孤立独存的。

大乘佛教用缘起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说明宇宙万物的生灭有无问题,最终又把自然界和客体的问题落实到人生的意义和解脱的问题上来。例如,大乘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空),亦为是假名,亦为中道义。」〔注释:《中论》,《大正藏》第30卷,33页中。〕认为事物是缘起的,没有自身独立的实体存在,由此也就没有独立的自性,本性是空,即性空。这也就是著名的缘起性空说。这里,缘起是就存在的现象言,性空是就存在的本性言,前者是有,后者是无,是事物的一体两面;而体悟非有非无、亦有亦无的「中道」则是人生把握宇宙真实和获得解脱的思想前提。又如,大乘瑜伽行派倡导阿赖耶识说,认为细微潜在的阿赖耶识是众生的本原,阿赖耶识中藏有无数的染净种子,这些种子待缘现行,就由潜在状态变现为种种现象。这种「万法唯识」、「识有境无」的唯识观点,构成为与中观学派缘起性空论实质相同表述相异的缘起论,是佛教观察宇宙的重要观点。

就人来说,人有形体和精神,有自然本性和精神本性,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佛教关注的不是物质生活和物质需求,而是心录深层的抚慰和平衡。人心在佛教的人生论和宇宙论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在佛教看来,人的心识有认识作用,有的派别甚至还认为具有变现、决定外境的意义、价值和作用。佛教还普启遍地认为心识活动是众生导致生死流转的决定因素,心性修持则是获得解脱、成就正果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心在缘起中起枢纽作用。身心本为一体,而心为本,身为末;心物本是一体,而心为本,物为末。从总体来说,以主体心为基点去审视、直觉、把握世界,是佛教缘起论和宇宙论的基本理路。

佛教是一种人文思想,是一种主体性的哲学。它着重从人出发,以人为考察对象,它关注人的生命、心灵、意义和终极归宿,关注超越生命的终极意义——解脱生死痛苦的人生最高理想境界的实现。它不是把外部世界作为独立物进行分析,以求得相关的科学知识。也就是说,佛教是要解决人的问题,而不是客观对象的问题。它是要说明人依善恶之因招感苦乐之果,以生死轮回和解脱成佛的方式感受这无尽的因果之流,并在这样的意义上体悟这个存在的世界。它从主体人的解脱需要出发,涉及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也是为了说明人生的问题。正是这种佛教哲学的对象性、目的性,决定了佛教往往不是在主体和客体的分离和对立中,而是在两者的统一和合一中,并以人为主导,来论述外部世界的问题。

中国佛教学者继承印度佛教的缘起论,并运用于说明人生、宇宙的问题。由于历史背景的差异,中国佛教的缘起论又有其不同的特色,中国古代的固有哲学思维与佛教的缘起性空论不同,比较看重现实,对万物的生成变化,对生命的延续存在,也持肯定的态度,既不把宇宙万物视为空,也不把宇宙万物视为唯识所变;也比较重视对宇宙万物的总的统一性的原理、规律、根源、根据的追求,如对「道」、「理」的探讨和寻求;还比较重视人与万物、主体与客体的协调、和谐,由此也比较重视主体人和人心作用的发挥。中国佛教学者是在印度佛教哲学思维和中国固有的哲学思维相融合的基础上阐发缘起论的,如《大乘起信论》宣扬真如缘起论,说超越的真常心与经验的生灭心相和合,随外缘而现起一切法,成为现象世界,强调世界万物是真心(统一的宇宙心)的显现。又如华严宗继承真如缘起论的理路,提出法界缘起论,说佛具足了纯净无染的德性,在定中随众生的愿欲而示现出种种互不相碍的事象。此外,天台宗、禅宗也都提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缘起论,这些都是对印度佛教缘起论的发展。

中国佛教宇宙论学说是缘起论法则的演绎与运用的哲学成果。历代佛教学者循着缘起论这一基本理论线索,从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去观察、认识宇宙,围绕着宇宙是什么,什么样,以及宇宙与人的关系如何,人的善恶之因如何招感苦乐之果而处于不同生存空间等问题,作出了种种答案,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宇宙论。

相对而言,中国佛教学者在宇宙生成论方面的理论创造较少,他们比较重视对宇宙结构和现象的说明,更重视对宇宙本体的寻求,并把佛教的一些认识论问题转换为本体论问题。为此,本编设四章,就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和现象论各设一章,并以两章篇幅论述中国佛教的本体论。

本书根据中国佛教学者的《经律异相》、《法苑珠林》和《法界安立图》的相关数据,结合宇宙生成论来论述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其中着重论述宇宙空间图式论和宇宙时间观两个问题。文中指出,中国佛教学者在介绍、论述佛教的宇宙结构论时,往往以中国传统的天地观念为框架来组织安排内容,并结合中国的有关著作与学说,如浑天说、盖天说等加以对照和比较,有的佛教学者还对中国的地理环境作了热情的描述,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主义情感。

关于中国佛教的现象论,本书着重论述中国佛教学者对宇宙现象的一些重要看法,主要是:僧肇的现象是假名不真论和动静不异论,以及后来镇澄对僧肇《物不迁论》的批评;天台宗的现象与本质、事物与真理相即不离的论说;法相唯识宗的存在三种形态和现象三种类别说;华严宗人视现象与现象之间无差别无矛盾为最高思想境界的学说,这些论说是对宇宙现象的深入探讨,丰富了人们对宇宙现象的认识。

从宇宙缘起的现象,进一步深入考察其本体的,是宇宙本体论。现在我国学界所说本体论的本体是西方的哲学术语,一般是指关于世界本源或本性的学说。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相当于本体论的是本根论,是探究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这里我们设两章讲本体论,是要论述中国佛教关于人类和宇宙万物的本性、本质、根源、根据的学说。

鉴于理解佛教本体论的困难与歧义,我们先简略介绍印度佛教本体论的概况,并申述中国佛教本体论形成的本土思想背景,分析中国佛教本体论形成的多种途径。接着是以较大篇幅叙述本体论部分的重点内容:中国佛教学者追寻人类与宇宙万物的本原的艰苦、曲折、漫长的思想历程。相应地,我们遵循历史顺序,着重论述了气本原说、道体说、本无说、法性实在论、理本体说和心本原说。中国佛教本体论最终归结为心本原说,或者说是心与理合一的本原说。故此,我们将「理」与「心」两说展开,叙述了历代各家各派的相关学说,从而以比较多的文字把中国佛教本体论的主流思想展示在读者面前。

同类推荐
  • 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周易》是出了名的扑朔迷离、晦涩难懂,那么,古人是怎么读《周易》的呢?是怎么用《周易》的呢?本书从考察最贴近《周易》诞生时代的历史文献入手,详细讲解《左传》里的丰富卦例,再和曲折离奇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叙述是有趣的,讲解是易懂的,史料是扎实的,分析和启发是可以让你当成智力游戏一样来玩的。
  • 毓老师说吴起太公兵法

    毓老师说吴起太公兵法

    本书系根据毓老师1992年在台北奉元书院讲授内容整理而成。《吴起兵法》《太公兵法》为古代重要兵法著作,是历代兵家必读书目,均在“武经七书”之列。《吴起兵法》,又称《吴子》《吴子兵法》。相传是战国名将吴起所著,与《孙子》齐名,并称为“孙吴兵法”。毓老师认为《吴子》六篇,皆兵家机权法制之说,但和《孙子》纯用奇不同,《吴子》强调图国以“和”,教民以“礼”,治兵以“信”。学习《吴子》,了解古代以儒家论兵主要观点。
  • 哲理人生枕边书

    哲理人生枕边书

    人生如水。呱呱堕地时,生命的那杯水是清澈透明,不经搅拌,不经修饰,风平又浪静,单纯而幸福。然而,生命的经过便是调制那杯水的过程,充满了喜怒哀乐。调制的人是生活的主人——自己。你可以放盐,但太多会苦涩;你可以放糖,放多了便甜腻了;你可以放醋,放太多又会淹没前面的两种味道……人生是一种尝试。没有挫折的人生其实并不完美,只有真正尝试到了失败的痛,才能彻底领悟到成功的甜,才有了酸、甜、苦、辣的交汇,人生才更刺激,更深刻,更值得回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作为20世纪走红的哲学家,尼采是一个大学教授,一个诗人,一个哲学家,一个孤独的漂泊者。他杀死了“上帝”,但他不是传说中的那个恶魔。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他的癫狂和孤独之下,是面对人生难题的无比真诚——在传统价值全面崩溃的时代,人如何重新确立生活的意义?本书把尼采当作一位人生哲学家看待,以生命意义之困惑和寻求为主线,把尼采思想的各个主题,包括权力意志、价值重估、超人等,贯通起来加以阐释,饱含知识分子的个体感悟和时代激情,重现一个真实的尼采——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伟大哲人、一位无比真诚的人生哲学家。本书曾引起广泛而热烈的时代共鸣,深深影响吴晓波、王军等一代知识分子。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道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道路

    本书通过对马克思走向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三次飞跃的分析,发出了“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呼唤;用马克思两大发现的整体视角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人”,并基于此对当今学术界的一些人无原则地宣扬“经济人”展开了批判;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种路向,特别是批判了对马克思主义做启蒙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解释的缺陷;归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道路的双向促进;用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审视了社会的不平等,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审视了生态危机;描述了“马中西”三大资源在中国道路中的交互汇通。
热门推荐
  • 姻缘锦记

    姻缘锦记

    寻寻觅觅,却难觅良缘上有父母媒妁之言,事关家族朝事,婚姻自由纯属瞎扯淡看我化身美红娘战士,代表鸳鸯们消灭包办婚姻什么什么?要毁了我自己的姻缘?哼!我还就不信,我小红找不到自己的良人
  • 混沌新时代

    混沌新时代

    当世界次元破裂,异时空的灵力降临在地球,人类的体质变得强大起来!并且开始觉醒被封印的异能,逐渐成为了超时空异能者,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大学生轩辰得到了上古五行元素,走向了强者之路!!!!
  • 绝世邪神

    绝世邪神

    顾乐天穿越了。醒来后,悲催的发现,自己成门派里的炮灰,好不容易接受事实,开始新生活,又直接被神兽打死…一本神奇的书,让他借助神兽精血复活。从此体魄强横得一塌糊涂,更重要的是,他竟然还能吸收伤害增强修为!所以打架成了他的特殊嗜好。架,一定要打,就算没有架打,创造条件也要打!没错,打的就是你们这班自诩不凡的天才!
  • 霸天异世

    霸天异世

    给力我竟然获得了德玛西亚的装备,开什么玩笑我可是在罗杰海贼团呆过,我的师傅是雷利就连罗杰也是我出生入死的好兄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魔奇缘之清霞佩

    神魔奇缘之清霞佩

    神界至宝清霞石佩跌落人间,幻化为少女玉心。千年前的神魔争斗折损数十万天兵天将。天界使君于人界五峰山上建立五峰仙门,并赐予至宝封神榜用于召回跌落凡尘的天兵天将。千年逝去,祸乱再起。天将云天转世成为云起,魔君之子战不悔重临人界。玉心又该在这混沌的世界如何扮演,上演如何的一段神魔奇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剑胆琴心

    剑胆琴心

    反映药监卫士在打假恶劣的战场,在没有硝烟却迷雾重重的盘根错节里,如何正气凌然,在各种情感纠葛中唱响人生主旋律。
  • 足球不是这么踢的

    足球不是这么踢的

    多年以后足坛都称他为“TheSea”、“海王”,谁也料想不到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张大海,从一个FM玩家走向了冠军教练。他不仅名扬海外足坛,还为国家队培养了新一代的“四小金龙”,让华夏足球走向了世界之巅!
  • 勿忘我盛开在记忆心田

    勿忘我盛开在记忆心田

    勿忘我又开了,还记得吗?勿忘我的花语是……不要忘记我的爱我一直记得呢,只是……你还记得我吗?那段日子你还记得吗?别走!等我,等我来找你!谢谢你……这大概是一段虐恋,愿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