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0600000030

第30章 中国佛教净土观念的类别与转型(1)

印度佛教净土说略述

净土,“净”是清净、洁净的意思,净土是指被净化的国土,也就是净化众生,远离污染、秽垢与恶道的世界,是佛、菩萨和佛弟子所居住的地方,是众生仰望和追求的理想世界。净土和佛土(佛国、佛界、佛刹)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首先,佛土有两层意义,一是佛所居住的地方,一是佛教化的国土——凡夫居住的世界(秽土),只有第一层意义的佛土才是净土。其次,净土并不就是佛土,如佛典上讲的弥勒菩萨的兜率天、观音菩萨的补陀洛山(在中国有以补陀洛命名的普陀山)等都是净土,但不是佛土。

净土思想是涅盘学说的必然发展。涅盘作为佛教的人和理想,重在解脱对生命的执迷与贪恋,净土则是众生解脱后的一个去处,是一个来生享受幸福安乐的理想空间。净土思想也和大乘佛教佛身说的演变、多佛观念以及菩萨信仰直接相关,这种关联推动了不同派别、不同经典提出各自的净土、佛土的思想,其中重要的有极乐净土、弥勒净土、净琉璃净土、华藏世界和三种佛土等学说。

(1)极乐净土。大乘佛教宣说,西方有无数的净土,极乐净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也称西方净土。这是阿弥陀佛教化的国土,据说是本于过去世的法藏比丘所发的誓愿而建立的,因位于我们所在的西方,中间相隔十万亿佛国土,故称。“极乐”是安乐、安养、快乐的意思,极乐净土是充满安乐、祥和的清净世界。《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宣扬,极乐世界的自然环境优越非凡,理想宜人。这个世界以七重护栏、七宝行树、七重罗网围绕四周,坚固无比。到处是闪光耀眼的金、银、琉璃、水晶这四种宝石,又有由这四宝和珊瑚、玛瑙、琥珀即七宝砌成的七宝水池。池中荡漾着清净、甘美的功德水,里面的荷花闪耀出青、黄、赤、白等各种华光。殿堂、楼阁、精舍也都用七宝建成,庄严而华贵。天上有由阿弥陀佛化作的百鸟,啾啾而鸣,发出弘扬佛法的声音。地上的树木随风摇曳,也发出美妙的沙沙声,大家闻听此声就会生起念佛、法、僧 三宝的愿望。往生在极乐世界的佛弟子享受这种种快乐,外表形相如佛一般美好且具神通,心中清凉愉悦,闻法即得开悟。极乐净土信仰对于北传佛教影响很大,极乐世界成为中国、日本等国民间信仰的普遍归趣。

(2)弥勒净土。《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阐扬弥勒信仰,谓弥勒菩萨的住处为弥勒净土。经称,弥勒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皈依释迦牟尼,先于释尊逝世,以菩萨身为天人说法,住于兜率天。弥勒菩萨将秉承释尊的嘱托,于寿四千岁(约人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尽时,下降人间在龙华树下成佛,并代释迦牟尼说法。兜率天即弥勒净土,为欲界六天[注释:欲界六天为:四大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和他自在天。]中的第四天。兜率是梵语Tusita的译音,意译为满足、妙足。此天有内外两院,外院属欲界天,为天众所居。兜率的内院是即将成佛的菩萨的住所,过去释迦牟尼身为菩萨时,也是从此天下降人间而成佛的,现在是弥勒菩萨住此宣说佛法。随着弥勒菩萨成佛观念的流传,印度古代兜率信仰也日益盛行。

(3)净琉璃净土。与西方极乐世界相对应,同样庄严美妙的东方琉璃世界也是佛教徒向往的理想国土。据《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载,净琉璃净土是药师佛居住教化的国土,这里所有的地面都由琉璃铺成,而城阙、梁柱、斗拱、周匝罗网则都以金、银等七宝所成。药师的身体也如琉璃一样,内外明彻,光明广大。在这国土里没有女人形,也没有贪欲、恶道,清净而无秽。据经载,药师佛在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引导众生获得解脱,后依此愿而成佛,住琉璃世界。又载,药师佛的誓愿是不可思议的,若有人患重病,将临死亡,其眷属在病人临终时昼夜尽心供养成礼拜药师佛,念诵《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四十九遍,点燃四十九盏灯,供奉四十九天的五色彩幡,病人就会起死回生。若众生平日经常持诵《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不断称念药师佛名号并广修善行,死后就可往生净琉璃净土。

(4)华藏世界。《华严经》宣扬,毗卢遮那佛修菩萨行时所成就的净土为华藏世界,简称“华藏”,全称“莲花藏世界”。因其是自莲花中生出或含藏于莲花中的世界,也即莲花所象征的世界,故称。据载,华严世界是由无数风轮所支撑,最上面的风轮能持香水海,海中有大莲花,莲花中就含藏着华藏世界。华藏世界的四周有金刚轮山环绕,大地由金刚所成,坚固、清净、平坦。大地中又有无数香水海,每一香水海中又有无数世界。华藏世界中央的香水海中又有大莲花,莲花上有无数世界,佛就居于其中,众生也住在里面。《华严经》称,由于整个华严世界庄严美妙,光明灿烂,所有居住在里面的人都有佛性,只要勤于修习,一旦张显本性(佛性),就会成佛。

(5)三种佛土。如上所述,唯识学派主张佛有性身、受用身、变化身三身,相应地佛身也各有所居;法性土、受用土、变化土,是为三种佛土。法性土,指法身所住的真如法性土,“法性”就是理,真理,也就是以真如理为佛土,真如理或理就是土。自性身以真如自性为身,法性土以真如理为土,实际上法性土和自性身的体性毫无差别,都是非物质、非实体的,也是无处所、无形量的,同时又遍于一切,无所不在的。自性身与法性土的区别是,前者是指佛能体证的觉悟,后者是指体证的内容,两者的角度不同,佛的觉悟与觉悟的内容不可分离,并非自性身以外另有法性土。受用土指的是受用身所居之土,也就是佛或菩萨受用法乐的净土,也称为报土、报地。佛变化身所居之土,称为变化土,略称化土。这是佛以大慈悲力随诸菩萨、声闻、缘觉和六道众生的机宜,化为或大或小,或净或秽等各种佛土。

印度佛教的净土说,描绘了诸佛、菩萨所在的庄严美妙的清净世界,与众生所在的现实世界构成了巨大的反差,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为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的典范。从人类的本性来考察,人总是祈求幸福、渴望永生的,与早期涅盘说的灰身灭智的寂灭境界不同,净土说为人们描绘了未来的幸福美景,点燃了生命的希望之火。净土世界成为人们内心渴盼的对象、追求的目标,从而也成为了民间佛教信仰的基本内容。

弥勒净土信仰的兴衰

如上所述,净土观念与佛身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佛教学者的净土观念也是随着佛身观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最初盛行的是弥勒信仰,后来弥陀信仰与弥勒信仰发生论争,并取而代之,逐渐成为主流。由于天台、禅等宗派与弥陀信仰结合,约自中唐以来,唯心净土观念又日益流行,并成为此后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的主导观念。迄至近代,则衍化出人间净土的思想。

中国佛教的弥勒净土信仰始于晋代有关佛典的传译。南北朝时,弥勒信仰就在上层社会和民间流传开来,弥勒菩萨成为先于阿弥陀佛的信奉对象。弥勒净土信仰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是弥勒身份及其境界所产生的强大吸引力。弥勒具有两重身份,一是现今还在兜率天宫说法的弥勒菩萨,一是将来下生人间的弥勒佛。与这两种身份相应也有两种胜境,一是上生兜率天的天上胜境,一是下生成佛的人间胜境。

如前所述,弥勒菩萨居住的妙圣而庄严的兜率天,是早期中国佛教学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据载,最早提倡弥勒上生信仰的典型人物是东晋名僧道安(312-385),在他的倡导下至少有包括昙戒在内的八位弟子也都专修弥勒兜率净土。此后在北方地区和江南一带,又都相继有不少追随者。迄至隋唐时代,天台宗人智顗、灌顶,法相唯识宗人玄奘、窥基等著名佛教学者也仍然奉持死后上生弥勒兜率净土的信仰。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就弥勒下生的人间净土描绘说:

其地平净如琉璃镜。……大金叶华、七宝叶华、白银叶华,华须柔软,状如天缯。生吉祥果,香味具足,软如天绵。丛林树华,干果美妙,极大茂盛。……城邑次比,鸡飞相及。……智慧威德,五欲众具,快乐安隐(稳),亦无寒热风火等病,无九苦恼(即九种灾难),寿命具足八万四千岁,无有中夭。人身悉长一十六丈,日日常受极妙安乐,游深禅定以为乐器。[注释:《大正藏》第14卷,429页上。]

这是说,弥勒未来降生的人间世界,大地平整,花果飘香,人们健康长寿,快乐安稳。没有水火、刀兵、饥馑等各种天灾人祸。该经还说,当弥勒佛从兜率天下生人间时,大地一派光明,处处五谷丰登,百姓康乐幸福。弥勒将在华严树下三次说法,使广大民众得以解脱。弥勒下生信仰给人们带来了福音,不仅在佛教界,而且还在统治者和下层民众中引发出强烈的反响。如武则天就利用这种信仰,俨然以弥勒化身自居,在改唐为周时,自称“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就是弥勒。下层民众则利用弥勒下生信仰来造统治阶级的反,他们打着“弥勒下生”的旗号反对隋唐王朝。弥勒信仰的特殊魅力使它得以在当时兴盛一时。弥勒信仰的发展,也使最高统治者敏锐地感觉到了它对自身统治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他们的高度警觉和关注。唐玄宗就颁发了《禁断妖讹敕》,明令禁止“假托弥勒下生”的名义从事各种不利于王朝统治的活动。这一举措给了弥勒下生信仰以沉重的打击。此外,弥勒信仰还遭到佛教内部弥陀信仰思想的不断冲击,在这内外双重压力之下,弥勒信仰也就渐趋衰落了。

弥陀净土思想的歧解

随着弥陀信仰经典的译出,弥陀净土学说在中国逐渐流行起来,同时在解释说明上也出现了不同的观点。据史载,东晋慧远与其师释道安不同,他转而信奉阿弥陀佛,他曾率弟子、同道多人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然同时代的僧肇、竺道生因深受鸠摩罗什传授的般若学说等影响,却不讲远在西方的极乐世界。僧肇说:“夫如来所修净土,以无方为体,故令杂行众生同视异见。异见,故净秽所以生;无方,故真土所能形。若夫取其净秽,众生之报也;本其无方,佛土之真也。岂曰殊域异处,凡圣二土,然后辨其净秽哉?”[注释:《佛国品第一》,《注维摩诘经》卷1,《大正藏》第38卷,334页中。]“无方”,无确定的方所。“杂行”,泛指修习三学、六度等善行。“异见”,指因烦恼而生起的见解。僧肇在这里说,佛的净土是无确定方所的,众生因修习的结果不同而有净秽的区别,净秽是众生的不同报应,是心的不同影响,并不是真正有净秽二土或凡圣二土的对立和区别。僧肇又说:“夫行净则众生净,众生净则佛土净。”[注释:《佛国品第一》,《注维摩诘经》卷1,《大正藏》第38卷,335页中。]“净土盖是心之影响耳。”[注释:同上书,337页中。]这都是说他不赞成离开众生的修持去另求佛国净土。竺道生著《佛无净土论》更明确地宣布佛无净土。为什么这样说?如前所述,竺道生认为法身是无色的,既然法身无色无形,自然也是无土的:“无秽之净,乃是无土之义。寄土无言,故言净土。无土之净,岂非法身之所托哉?”[注释:《妙法莲华经疏》,《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10页中。]意思是说,净就是无土,是无所谓净土。就土来讲,姑且称为净土。其实法身并不是寄托在净土上面的。竺道生认为,佛经上讲净土,完全是为了教化众生的需要:“净土不毁且令(原作‘今’,改)人情欣美尚好。若闻净土不毁,则生企慕意深。借事通玄,所益多矣。”[注释:《妙法莲华经疏》,《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10页中。]净土说只是一种教化众生的方便说法,并不是真正的佛理。

隋代的慧远、智顗、吉藏也都在佛身观的基础上,纷纷提出对净土的具体看法。慧远在《大乘义章》卷19《净土义》中解释说,净土里住有佛,也住有众生,他把净土分为事净土、相净土、真净土三种。事净土为凡夫所住,相净土为声闻、缘觉、菩萨所住,真净土是初地以上的菩萨和诸佛所住。慧远又把真净土分为真土和应土两种,真土又分为法性土和实报土两种,应土则又称为圆应土。他认为法性土、实报土和圆应土分别与佛的法、报、应三身对应。慧远认为阿弥陀佛并不是寿命无量,而是应身佛。阿弥陀佛的净土,一方面是凡夫于烦恼中发菩提心,藉修行感得的世界,是事净土;一方面是佛藉大悲愿力及其修行而得的世界,是真净土。[注释:详见《大正藏》第44卷,834页上~837页下。]

天台宗创始者智顗进一步提出四净土说:一是法身土,是常寂光土,又作寂光土,是成佛者所住的国土;二是报身土,是实报无碍土,又作实报土,是实地以上的菩萨所生的国土;三是有余方便土,是应身土的一中,为声闻、缘觉及菩萨方便道者所住;四是凡圣同居士,也是应身土的一种,它又分为秽土和净土两种,秽土是娑婆世界,净土是极乐世界,这二者都是凡夫和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圣者居住的国土。[注释:详见《维摩经略疏》卷1,《大正藏》第38卷,564页中。]智顗与慧远的观点相同,也认为阿弥陀佛是法、报、应三身中的应身,阿弥陀佛净土是凡圣同居土。三论宗的创始人吉藏(549-623)与慧远、智顗的净土思想一致,认为阿弥陀佛净土,既是修行后得的报土,又是为众生而应现的应土,是凡圣同居的净土。[注释:详见《观无量寿经义疏·明净土第五》,《大正藏》第37卷,235页。]

自北魏昙鸾(476-542),经隋代的道绰到唐代的善导,净土一系都把阿弥陀佛看作是法、报、应三身中的报身,视净土为超越世俗世界的报土。道绰和善导不仅强烈反对阿弥陀佛净土是应土(化土)的说法,甚至还主张弥陀净土优于弥勒净土。这都构成为净土宗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关于阿弥陀佛净土,道绰是这样说的:“今此无量寿国是其报净土,由佛愿故,乃该通上下,致令凡夫之善并得往生。……问曰:‘弥陀净国既云位该上下,无问凡圣,皆通往者,未知唯修无相得生,为当凡夫有相亦得生也?’答曰:‘凡夫智浅,多依相求,决得往生。然以相善力微,但生相土,唯睹报化佛也。’”[注释:《安乐集》卷上,《大正藏》第47卷,6页中、下。]“上下”,指圣人凡夫。道绰认为,阿弥陀佛净土是报土,由于阿弥陀佛愿力之强大,圣人凡夫都得以往生,尤其是凡夫往生报土更离不开佛的愿力。凡夫智慧浅薄,是求有相净土而得往生的。

同类推荐
  • 趣味哲学

    趣味哲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 子这样曰过

    子这样曰过

    这是一本最通俗易懂的中国思想发展史,历数各朝各代思想的精华:这是一部最生动独特的当代价值观指南,教你如何思考,如何生活。
  • 百姓读易

    百姓读易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易经》,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讲,自它产生的那天起,它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做事准则。无论是在我们的显意识里还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它都起到了一个风向标的作用,已经像空气一样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空间与角落。
  •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论述了希腊柏拉图学园的发展历史,学园的历任园长(包括亚里士多德、安德罗尼科等)的历史贡献和成就。同时,论述了环地中海地区的希腊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和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历史等。本书一方面历时性地阐明了柏拉图《对话录》和《法律篇》中模糊不清的方面(既包括原始手稿,也包括直至16世纪末期的拉丁文和阿拉伯文译文),另一方面,有助于人们对一些关于解读柏拉图《对话录》思想理论和知名评注引起关注。本书的翻译填补了希腊柏拉图学园在国内的空场,对于希腊哲学专业和热爱希腊文化的爱好者,了解柏拉图学园的历史和希腊文化在环地中海的影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每天一堂哈佛哲学课

    每天一堂哈佛哲学课

    “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哈佛大学自1636年建立以来,培养出了无数的大师级学者。他们在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与哈佛本身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哈佛精神。哈佛精神告诉我们,智慧的力量是庞大无比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我们面临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要想让自己少走一点弯路,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热门推荐
  • 魔血沸腾

    魔血沸腾

    神死了,魔灭了,我依然在!
  • 不约而致

    不约而致

    她是被老虎保护长大的女孩林珑,当她走出森林遇见了一生所爱,但不料森林被毁,爸妈被杀,在这个男人和复仇相比,她选择了复仇,而他王毅
  • 春风秋水共白头

    春风秋水共白头

    徐思源是渝东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理工男。徐思源从没想过他们会是这样的方式重逢,他想过可能是在送行的车站,喧哗的大街,热闹的火锅店。看着医院外面的长街,没有一辆车,没有一个人,甚至没有一点声响,这么漂亮的街景,竟然没有人逛,出现三两人,都是志愿者。偌大的江汉按下了暂停健,黑夜静的可怕。社会曾对80后如此评价:轻狂,张扬,离经叛道,垮掉的一代。时代在变,评价的主题在变,曾经评价80后的词汇又一次用到90后身上,每一代人其实都没有本质的区别,区别的是他们所处的时代。曾经以为30岁很遥远,却发现18岁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时光好不经用,转眼已是半生。他开始回忆自己90后的青春,亦或是他们的青春。
  • 伏武星边

    伏武星边

    来自幻斗大陆的一名幻灵,在山门大战中不幸遇难......重生后穿越到伏星大陆,一个属于武侠的世界。这里没有幻术,没有斗气,没有武魂,只有一片江湖。这里的每个人,自幼习武,勤学苦练,梦想有朝一日傲立在伏星大陆之上。当幻斗奇才碰撞武林绝学,当他行走江湖,将会在这片武侠的世界中闯出一片怎样的天地......等级制度:伏工伏士伏客伏卿伏豪......
  • 绝代风华之草包大小姐

    绝代风华之草包大小姐

    “滚开。”某女一脸不耐的说,“滚?为夫不会,为夫只会滚床单。”某人无耻的说。天呐,谁来救救她啊。当她异世重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以为可以潇洒一生时,却不想惹上了他。看他如何俘虏美人心。
  • 我给世遗送外卖

    我给世遗送外卖

    世遗外卖每天需要将订单上的东西准时送达到客户手里,可能是去秦始皇陵,给秦始皇送一瓶冰镇啤酒;可能是去孔林,给孔子安宽带和路由器;也可能是去神农架,给神农送个微波炉只要客户需要,世遗外卖单单必达!不过最近老板考虑要招一名新员工了
  • 甜心竹马别爱我

    甜心竹马别爱我

    “从前,有个人不爱我,后来他死了”!——“那爱你的那个人呢?”女人懒懒的白了一眼面前的男人,“爱我的人,不就是你咯”。…………(甜心交流群:871435296)
  • 修仙之路:仙葫

    修仙之路:仙葫

    “命只有一次,投胎来这里不是为了受罪,而是去见识!”“世界如此美好,活着就要去见识那些美好!虽死无憾!”李腾飞带着他的传家宝——一个葫芦,穿越到宁州,从这里他将走上不同寻常的修仙之路!
  • 异界全能领主

    异界全能领主

    我看见,诸族之王半跪于我的王座旁。诸神在我面前化为尘埃。苍穹回响着加冕号角。万军臣服于我的统率。世界为我亲手编织皇冠加冕,我左手持权杖,右手持长剑,傲立于圣殿之上。我,即是世界之主!
  • 妖气冲天:毒蛇王妃

    妖气冲天:毒蛇王妃

    她是玺国最尊贵的女子,未来太子妃同时也是全天下人的笑柄!意外穿越,现代少女魂归古代,废柴?草包?废了你老二看你还敢不敢说,琴棋书画一样不会,但一样能打得你们屁滚尿流!听说她一见太子就犯二,可是现在……这情形怎么好像反过来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