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0600000119

第119章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下)(2)

慧达在《肇论疏》中还论述了竺道生对「悟」与「信」的界定,文说「见解名悟,闻解名信。信解非真,悟发信谢。理数自然,如果就(疑为熟字)自零。悟不自生,必藉信渐。用信伪(疑为伏字)惑,悟以断结。悟境停照,信成万品,故十地四果,盖是圣人提理今(疑为令字)近,使夫(疑为行字)者自强不见(应为息字)。」〔注释:《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25页。〕这是说,竺道生认为,对佛理深有所得的见解是「悟」,听闻所得的佛教知识是「信」。悟解是真,信解是非真。然而悟解不能自然产生,必须依靠信解的积累,灭除妄惑,才能生悟。一旦发悟,顿成正觉,信解也就凋谢脱落了。这也就是说,竺道生认为修行是由信到悟的过程,由渐修到顿悟的过程,顿悟不是凭空而悟的。关于顿悟的境界,竺道生说:「悟夫法者,封惑永尽,仿佛亦除,妙绝三界之表,理冥无形之境。形既已无,故能无不形,三界既绝,故能无不界。」〔注释:《注维摩诘经》卷2,《大正藏》第38卷,343页上。〕这是说,修持者一旦顿悟,就能超越物质界和精神界,达到无所不在的精神境界。

大顿悟说是竺道生把佛教般若学空观与涅盘佛性说加以整合的新成果,就其独创性来说,主要体现了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结合。竺道生冥符「理」的顿悟说的理论进路,实是道家的复归自然,儒家的尽心知天,亦即返本归源的思路。也就是说,顿悟说是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主导下的产物。这表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中国佛教学者的深刻影响,也表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中国佛教学者的深刻影响,也表明顿悟说既适应了中国民族性格,又符合中国佛教信徒的修持要求。

二、神秀一系:重渐修渐悟

神秀一系的禅法主渐修渐悟。神秀认为,戒行禅修都离不开心,并说众生的清净心是觉悟的基础。清净心是与染污心相对立而存在的,是透过超越的分解过程而显现的。在世俗生活中,由于众生本有的清净心为染污心所遮蔽,显示不出来,因而不能觉悟成佛。神秀强调,应该拂拭、排除染污心的作用、影响,也就是要制伏、泯灭一切****和世俗认识,以显示出清净心的光明、寂静,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众生还应当观心,即直观内省,以观照、觉察清净心的存在,来实现心灵自觉,这也就是「看净」。这两方面的禅法就是离念看净,或除妄显净。此系认为,排除俗欲,离开妄念,克尽染心,显露净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一定的程序,需要次第修行,才能达到。也就是说,神秀一系是修持规范化、程序化的禅法,是渐进的觉悟方式。

神秀弟子张说在描述神秀一系神风时说:「其开〔示禅〕法大略,则专念以息想,极力以摄心。其入也,品均凡圣;其到也,行无前后。趣定之前,万缘皆闭;发慧之后,一切皆如。」〔注释:《唐玉泉寺大通神师碑》,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351页。〕「息想」、「摄心」,是要杜绝一切心思活动。这就是说,通过坐禅习定,闭绝思虑,心地和平,禅定生慧,一切也就如理(真理)如法(佛法)了。宗密也把神秀禅法归结为「息妄修心宗」,并将其特点总结为「拂尘看净,方便通经」〔注释:《圆觉经大疏钞》卷3下,《续藏经》第1辑第14套第3册,277页。文下解释云:「拂尘者,即彼本偈云:『时时须拂拭,莫遣有尘埃』是也。意云众生本有觉性,如镜有明性,烦恼覆之,如境之尘。息灭妄念,念尽即本性圆明,如磨拂尘尽镜明,即物无不极。」〕「尘」,即不净,也称客尘,尘垢。尘埃能附着于他物,使之污染,烦恼也能染污心灵,故以尘垢喻指烦恼。「拂尘」也是比喻。「看净」是静坐观看像虚空一样的净心。意思是说,像拂拭尘埃不使染污才能保持事物(如镜子)的洁净一样,修持者也吸有不断排除烦恼,观看净心,才能保持心灵本性的明净。这是渐修的方法。慧能《坛经》所载神秀的偈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注释:《坛经》〔6〕〕,正体现了「拂尘看净」的思想。「方便通经」是把禅修的方便法门与经教会通起来,即通过广泛援引和自由解说经典为禅法提供理论根据。

「息想」、「摄心」、「拂尘」,就是「离念」。神秀禅修的最主要法门就称为「离念门」。这是会通《大乘起信论》以「心体离念」为佛的本质而提出的。《大乘起信论》说:「所言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注释:《大正藏》第32卷,576页中。〕神秀一系就据此主张离念,以直观心灵的原本真实性。「念」,此指分别意识、念头,即「妄念」。「离念」就是不起念,消灭念,就是排除分别的意识、念头,如受赞叹不自喜,被打骂不怨恨等。离念也就是「无心」,心与虚空合体,无限广大,毫无执着,名「等虚空界」。离念也是恢复本觉,离念就是觉。总之,离念以后,心境虚空,广大无边。这就是「看净」,即观看一切事物都不可得。离念看净的结果,是「净心」。神秀在《大乘无生方便门》中说:「诸佛如来有入道大方便,一念净心,顿超佛地。」〔注释:《大正藏》第85卷,1273页下。〕所谓净心,就是对一切事物都不见不取不执着,能做到净心也就顿然达到佛地了。净心和离念是密切相连的,离念是「方便」、手段,净心是目的、目标。只有离念,才能净心。达到离念境地,就是净心的呈现。后来神秀的弟子普寂等人把神秀禅法发展为「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澄」〔注释:《荷泽神会禅师语录》〔21〕,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89页。〕之说。他认为入定看净是禅修的「方便」,也就是离念;外照内证是净心的体用。外照是因性起相,内证是摄相归性,体性与形相相即,是为净心的呈现,也就是进入佛地。

神秀还从「观心」的禅修角度出发,把念佛与「观心」融为一体,提倡「正念」念佛。他在《观心论》中说:

夫念佛者,当修正念。〔了义〕为正,不了义即为邪。正念必得往生净国,邪念云何达彼?佛者觉也,所为觉察心源,勿令起恶。念者忆也,谓坚持戒行,不忘精勤。了如来义,名为正念。故知念在于心,不在于言。……既称念佛之(之,原作云)名,须行念佛之体。若心无实,口诵空言,徒念虚功,有何成益?……念从心起,名为觉行之门;诵在口中,即是音声之相。执相求福,终无是乎。〔注释:《大正藏》第85卷,1273页上。〕

神秀强调,念佛在心不在口,应修正念,排除邪念。所谓念佛的正念是「觉察身心,勿令起恶」,「坚持戒行,不忘精勤」,这也就是把念佛与去恶从善,除妄显净的「观心」统一起来,神秀把念佛纳入了「观心」的禅修之中了。

神秀一系奉行以心为宗的禅法,不仅把念佛纳入「观心」之中,而且「方便通经」,涉及多种经论。相传神秀门下的「五方便」门〔注释:详见《圆觉经大疏钞》卷3之下,《续藏经》第1辑第14套第3册,277页。〕,就是依据五种经典,开显出五种方便法门:一是依《大乘起信论》而立的总彰佛体门,也称离念门。该论说心体离念而成佛。离念就无心,无心就无色,如此色心清净,是为佛体。二是依《法华经》开智慧门,经讲开示悟入佛之知见,通过无念,从定发慧,以开发众生本有的佛知见。三是依《维摩经》显不思议解脱门。因该经强调菩萨于不动中说法,定中有慧,是不思议,又说无思无想为解脱。四是依《思益经》说心不起离自性为正性门。该经说心不起即无心,无心即无境,要求从无心无境方面,即离开自性的视角去认识一切现象及本质(「正性」)。五是依《华严经》见不异门。该经讲一切存在是无异(无差别)的,若具有无差别的智慧,自然无碍解脱。「五方便门」的禅法表明,神秀门下对佛教经典,尤其是与《般若》相近的经典的重视,拓宽了依恃经典的种类,扩大了禅法的范围;突出「离念」在禅修中的关键作用。由离念而无心,由无思无想而无色无境,由不异而无碍,由无碍而解脱,就是神秀一系禅修的基本理路。总之,这都是属于「渐」的禅修方法。

从上述神秀一系的禅法看来,虽然也有顿悟的思想,说一念顿悟,悟在须臾,但更多地是讲渐修。他们强调离念,主张离妄乃真,而不是即妄而真,这就是认为禅修是一个渐入的过程。息想、摄心、拂尘、都是慢功,没有浪漫色彩。神秀一系主张运用种种方便,点滴领会,日积月累,逐渐贯通,最后豁然大悟。也就是说,神秀一系是采取渐修的修行方法,渐悟的觉悟方式,是在渐修、渐悟的基础上再跃入顿悟,或者说是积渐修渐悟为顿悟,这和慧能一系提倡的单刀直入、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是不同的。

三、慧能和神会:主顿悟渐修

慧能的顿悟教主张,是针对神秀一系的渐教而建立的。他反复地对顿渐的意义及其根据作出重要的界说。他说:「法无顿渐」〔注释:《坛经》〔16〕〕,「法即一种」〔注释:《坛经》〔39〕〕,「法无不一」〔注释:《坛经》〔35〕〕,这里所讲的「法」是就认识论上的本性而言,指每个人的自心都有不变的真如本性。慧能话的意思是说,就禅修的最后根据,即每个人的自心都有真心来说,是无顿渐区别的,南北两宗都是一样的。从这层意义上说,「教即无顿渐」〔注释:《坛经》〔36〕〕,教法无顿渐的区别。他还明确地指出:「世人尽言南能北秀,未知根本事由。……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因此便立南北。」〔注释:《坛经》〔36〕。〕认为自己与神秀的心性理论基本是相同的,只是人在南北两地,便立南北两系。那么,为什么又言顿渐呢?慧能说:「何以渐顿,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法无渐顿,人有利钝,故名渐顿。」〔注释:《坛经》〔36〕。〕又说:「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迷即渐契,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注释:《坛经》〔16〕。〕这是说,人有利钝迷悟之分,根机上下优劣之别,因而在彻见自心真性上也就有快疾迟慢的不同,这就是顿渐的根由。在慧能看来,所谓顿渐,就是见性的过程长短和时间快慢的区别。顿渐的区别实是由修行人的素质所决定的,利根,即素质高,悟道就快,钝根,即素质低,悟道就慢。慧能虽然强调人的素质高低对悟道的迟速起决定的作用,但又指出顿渐修证的基本准则——无相、无念、无住是相同的;另外,既有顿渐区别,相应地,修证方法也就有不同,慧能提倡「自性顿修」〔注释:《坛经》〔41〕〕,声称「惟传顿教法」〔注释:《坛经》〔36〕〕,这也就是说,慧能关注的是为利根人设计、提供的顿悟法门。

顿悟是慧能禅宗的根本法门,顿悟,悟什么呢?怎样悟呢?慧能提出了「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注释:《坛经》〔30〕〕的命题,认为顿悟的对象、内容是众生的真如本性。这种本性是含藏在众生自心里的。顿悟的方法是于知心顿现本性,也就是说,不是离开自心去觉悟,而是于自心上实现觉悟;不是改造本性后觉悟,而是本性显现就是觉悟。实现的方式是「顿现」,是顿然的,即刻就觉悟。《坛经》反复强调说:「若识本心,即是解脱」〔注释:《坛经》〔31〕〕,「见自本性,即得出世」〔注释:《坛经》〔42〕。〕此处所讲的「本心」与本性是同一涵义的概念,故此《坛经》也说:「识心见性,自成佛道。」〔注释:《坛经》〔30〕。〕慧能把众生的自心、本性与佛道三者沟通、等同起来,强调顿现自心的本性即成佛道,这表明他所重视的是如何迷失在世俗****和一般认识中的心灵由迷转悟,直见自我本性,快速地显现众生本来具有的与佛相同的心性。

以心性本净、见性成佛为思想基础,在修持实践方面,慧能淡化了「戒、定、慧」三学中戒的重要性,并把戒定位为「无相戒」。「无相」是不具有相对的形相,「无相戒」是以离开一切定相的、坚固不坏的佛心为戒体的戒,是与禅合一的以见自性佛为内容的戒。慧能强调「以定惠(慧)为本」〔注释:《坛经》〔13〕。〕,并对定慧作出新的解说。《坛经》云:「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注释:《坛经》〔19〕〕扩大了禅定的范围。王维《六祖能禅师碑铭》说:「定无所入,慧无所依。」〔注释: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75页。〕「定」,并无固定形式,不限于坐禅,也不必念佛,只要心不散不乱,坐卧行住就都是定。「慧」,并无特定依持,不是先有定而后有慧,定慧是一体的。这也就是「定惠(慧)等」〔注释:《坛经》〔13〕〕,定就是慧,慧就是定,实质上,这是否定了由定发慧,是以慧代定,突出了智慧在修持中的决定作用。《六祖能禅师碑铭》在叙述慧能的定慧思想后紧接着说:「大身过于十方,本觉超于三世。」〔注释: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75页。〕「大身」,法身。这是以一心为法身,说此心的心量广大无边,犹如虚空。「本觉」,指众生先天具有的般若智慧,「超于三世」,就是顿悟。这是说,众生本来就具有般若智慧,人们只要一念心相应,就会实现顿悟。本觉的超越既不必要什么积累,也不受时间的限制。《坛经》云:「当起般若观照,剎那间,妄念俱灭,即是真正善知识,一悟即知佛也。」〔注释:《坛经》〔31〕。〕若能生起般若观照,剎那间妄念俱灭,就是真正趋入佛道的人,再一念悟就体知佛了。「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注释:《坛经》〔26〕。〕这是慧能对众生的警告与期待,从这句话来看,可以说,坐禅、念佛、守心等一系列禅修方法,都只剩一念之转了,凡夫与佛的区别就在于一念之差,观念的转化成为禅修的根本。慧能为禅宗的顿悟说确立了基本观点。

慧能的禅修法门展现为「无念、无相、无住」三个方面。《坛经》云:

我此法门,从上以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何名为相?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不念,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法身即是离色身。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善知识,但离一切相是无相,但能离相,性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无念,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生念。若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断即死,别处受生。学道者,用心,莫不思法意,自错尚可,更劝他人迷,不自见迷,又谤经法,是以立无念为宗。即缘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念,从此而生。然此教门立无念为宗,世人离见,不起于念,若无有念,无念亦不立。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离二相诸尘劳,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注释:《坛经》〔17〕。〕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说明

    马克思主义说明

    马克思何许人也?他到底说了些什么?这本小书正是要介绍他的思想、生平与著作,提供一个逻辑清晰而又不失笑点的全面视角,把漫画与哲学、幽默感与整合概括的学术精神相结合,通过其现实性来展现这位反资本主义理论巨匠的思想。马克思长久不衰的名气正是来自于他对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危机的阐释。为了更深一步地了解下去,在本书中我们将读到有关资本的侦探小说——《追忆逝水价值》。我们还将重新追踪资本积累的机制,直到洞悉商品拜物教的秘密。本书既是一份备忘录,也是一堂导论课程,同时还是一本趣味读物,本书是一个思想与行动的工具箱。
  •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曾国藩,这是一位争议不断的历史人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他既为孙中山、章太炎、范文澜等人所不齿,但也为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冯友兰所推崇。这是两本流传甚广的家训典籍。他既能自立又能立人、既能自达又能达人的人生智慧与教育思想,也被后人广为称颂;后人整理曾国藩一切教育心得,统称之为“曾国藩家训”,堪称“古今家训之首”。为什么看似波澜不惊的千余封家书,却成为后人推崇备至的智慧宝典?为什么数十年如一日的心得日记,竟成为众人津津乐道的警示名言?为什么有太多的人,在翻阅他的日记之后,自惭形愧?
  • 论自由

    论自由

    本文的目标,就在于彰显一条极其简单的原则;无论个人还是集体,人类只有出于自卫这一目的,才能去干涉他人的行动自由。违背文明社会中任何一个人的意志,并且正当地对此人行使权力的唯一目的,也只能是为了阻止他危害他人。任何一个人唯一应对社会负责的,就是涉及他人的那一部分行为。对于只涉及自身的那一部分,个人依法具有绝对的自主权。对于自己,对于自己的身心这两个方面,个人都具有独立的支配权。
  • 画中影

    画中影

    《画中影》纵向橫向地探讨“恶”这个两千多年来缠绕欧洲思想与文化的坏形象,提出“反面性”的概念以化解神义论、哲学和道德上都无法脱困的症结。我们如果对“恶/反面性”具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就可以不仅拥有生活智慧,还可从生活过渡到“存在”。
  •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

    从特征看,中国的社会和教育充满了激情、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追求集体利益的英雄),表现为伟大、理想、超越和神圣;西方的社会和教育表现为理性、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追求“个体”自由的英雄),特点是平凡、现实、适应和世俗。在中国,道德义愤常常是正当的,比如劫富济贫;在西方,法制理性衡量一切,尽管“市场失效”会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比如,曾经的中国退休工人的工资比科学家高的现象,虽不合理却合乎人情;西方的科学家工资比工人高十倍,不合人情但是合理(合法)。
热门推荐
  • 末日游戏之气运争锋

    末日游戏之气运争锋

    九星连珠,天门开;诸界相连,杀戮起;死亡游戏,尸骨路;气运争锋,步步高。
  • 太古焚仙

    太古焚仙

    姬长歌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回到了幼年时代,并掌握了他梦寐以求的力量,从此他立誓要改变命运。这是一个风雨飘摇的神魔年代,有人族强者横空而起,太古凶兽染指苍穹,诸雄并起,苍天霸血,神灵陨落,诸天破灭...你有没有想过,这世间,还会有另外一个自己?
  • 都市妖孽天王

    都市妖孽天王

    被公司开除,前女友劈腿,没关系!获得气死人不偿命系统,立马屌到没朋友!一千个子系统正在激活,助你各种360度花式气人!财富!地位!名望!统统都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轻重戊

    轻重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捡了个古董媳妇儿

    捡了个古董媳妇儿

    丞相府不受宠的卖艺嫡女,一朝穿越到二十一世纪——顾霆琛的浴缸里!!!!还成了A市三大世家之一古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女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世界和宠爱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姐夫,古玥惶恐!就像是刚出生的婴儿一般,古玥只相信顾霆琛!虽然这个人总是板着一张帝王脸,给谁都没有好脸色!古玥将自己当作人形挂件,挂在顾霆琛的身上,说什么也不下来!古伯伯只好妥协,对顾霆琛说道,“霆琛啊,那伯父就把宝贝女儿交给你啦,你可别给我带坏咯!”顾霆琛蹙眉,只好答应,将人形挂件带回去。于是,顾大总裁便兼职起了古玥的家庭教师+生活助理+......丈夫!不对,最后这个,是全职!【古董小剧场】得知顾霆琛要出差,小古董一脸的不情愿,还时不时地给顾大总裁甩脸色。顾霆琛走过去,哄道,“过两天就回来,听话。”古玥哦了一声,不再理他。“玥儿,把我刚才嘱咐的话重述一遍。”顾霆琛说道。古玥扭头看他一眼,不答。“出去玩要和谁在一起?”“保镖大哥。”“万一走散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怎么办?”“打妖妖灵,找警察叔叔。”顾霆琛满意地点头,“非常棒!”谁知,小古董根本经不住夸,顾霆琛出门的第二天,就接到警局的电话,说他女儿丢了。
  • 锦绣龙夏

    锦绣龙夏

    吐口水算不算一个超能力?!有人说不算。可是要是这口水能一吐三千里,想吐谁脸上就吐谁脸上,还算不算超能力?!是的,王择在穿越后,获得的第一个超能力就是究极‘吐口水’。
  • 不加糖小姐

    不加糖小姐

    我原以为她是卡布奇诺小姐未成想她的悲哀让她成为了不加糖小姐但是我会让她不加糖也很甜今安终究让简安甜的冒泡许久之后简安问到“今安,是我妈妈的话刚你决定接近我吗?”今安回到“没这么难听,是被你吸引,不过妈妈的话说服了我,让我自己给了我一个台阶,年少轻狂,不想承认我被你吸引。”今安才不会说是跟老周开的玩笑,不然他家安安怕是不好哄了。简安拥有了今安,我们也会拥有自己的今安,愿我们都活得漂亮,活得精彩,不为所累。
  • 报告王妃,王爷又被打了

    报告王妃,王爷又被打了

    身为样样全能的女特工,慕凉竟然穿越了?穿就穿吧,居然穿越成了一个身份卑微的女子还被嫁给了大户人家的傻子少爷当媳妇!看着小傻子那张俊俏多娇的脸,颜狗慕凉始终为了美男折腰了。从此以后过上了养儿子般的婚姻生活。不过眼前这文武双全,腹黑的男人到底是谁?慕凉不禁陷入了人生神思;说好的傻子呢?贼老天,你还我萌萌哒小相公!
  • 赤疗医仙

    赤疗医仙

    沉迷于游戏的富二代于道,竟穿越到了游戏世界里,他所梦寐以求的世界竟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