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85500000068

第68章 附录五论佛教文化体系(2)

出世解脱:由于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都是无常的,人生是苦,一切皆空,众生就应当看破红尘,追求出离世间,与世无争,无所追求,舍弃一切执著,达到寂灭境界,以求得解脱。这种出世解脱,称为“涅槃寂静”,是人生摆脱苦难的唯一出路,也是最高的理想境界。

上述四个命题中,一切皆空是对事物的观察、看法,属于事实判断,也属价值判断,其他三个命题是对事物的价值观,属于价值判断。而一切皆空,不仅是与人生的痛苦相辅相成的,而且是为追求出世解脱的理想境界论证的。可见,价值观是佛教哲学文化的根本问题。佛教的上述价值观是佛教思想根本特征之所在。

佛教哲学思想的又一个重要方面是思维方式。佛教哲学思维方式是佛教用以观察、认知和体证人生和一切事物的方法和形式,对于如何认识事物以及得出结论,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佛教的思维方式多种多样,有分析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等,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直觉思维。佛教直觉思维又有众多的具体形式,但其中又以般若现观和禅悟最为重要。

般若现观:所谓般若是指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佛教最高智慧。因被认为能断惑证真,度化众生而称为“佛母”。般若作为高级智慧,既是一种指导观察一切事物的根本观点,又是判别是非善恶的基本方法,也是所证悟的理想境界。般若思想是大乘佛教经典的根本思想,般若是大乘佛教的新思维,是大乘佛教用以把握事物实相的根本方法。般若类别很多,具体方法也很多,其中最富典型意义的是“现观”。所谓现观是运用般若智慧直接与对象交通,直观认识对象,体会认识对象,与对象合而为一,中间没有任何间隔,没有通常的思维活动,无语言概念的中介作用。“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现观所产生的对对象、境界的感受,是难以用语言形容、表述的。现观,是大乘佛教的直观和直觉兼备的思维方式,它具有直接性、整体性、契合性、不可说性和神秘性的特征,以体悟宇宙万物的性空幻有,进而达到寂灭清净的理想境界为目的。现观作为一种思维定式被广泛提倡和运用,对于佛教信仰和佛教修持有着重大的意义。

禅悟:佛教各派一直重视禅修,主张通过调息、调身、调心以收摄精神,进而在禅定的基础上,进行观照、观想,以认识、体悟真理。中国禅宗尤为重视禅悟,并获得巨大发展,迄今影响很大。所谓禅悟,虽然禅宗各派创造了千奇百怪的形式,具体主张各不相同,但是其实质是提倡心净自悟,即心即佛,无论是机锋、棒喝,还是呵祖骂佛,都是为了寻求心灵的自我解脱。在禅宗人看来,人人都有佛性,人人的本性是清净的、不昧的,排除妄念,直显心性,返本归原,就是佛。禅悟,就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直觉反思。它是在内心突破语言文字和逻辑思维,超越自我经验、情感、意志,依靠非理性的直觉反思,既觉察本心的清净(佛性),又觉察万物的性空(真如),从而在瞬间克服主观和客观,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突破时空的界限,洞察自我与万象,大彻大悟,成就最高的精神境界。禅悟思维具有自得性、随机性、突发性和意会性的特征,它和般若现观有相通之处,虽然般若现观侧重于对客体的观照,禅悟则着重于对主体的反思,但是两者相辅相成,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佛教哲学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作为佛教文化体系的核心内容,最集中地表现了佛教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独特风貌。

三、佛教文化体系的内外联系

佛教文化体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体系,它是由内部诸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多元并存、多样统一的矛盾综合体。佛教文化体系包含着早期佛教、部派佛教、密教、天台、华严、禅诸宗等不同派别,其中除早期佛教以外的其他派别又分化为许多派别,不同派别就有不同的观点、观念。这些不同派别的出现,反映佛教文化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异中,从而形成许多新旧不同的阶段。处在前后不同阶段的佛教文化,往往具有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呈现出既同又异的色调。此外,佛教文化体系不是孤立独存的,也不是绝对对立的,它和其他外部异质文化体系之间是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的。因此,揭示佛教文化体系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联系,有助于了解佛教文化体系内在发展和外在联系的规律性。

佛教文化体系内部各文化元素之间,主要存在着相容的关系和不相容的关系,互补和互斥的关系。从佛教发展史看,佛教文化体系各文化元素之间,尤其是一些文化基本元素之间的相容关系是大量的,也是基本的,如缘起观念、苦的观念、空的学说、涅槃思想等都是相容的,由缘起而讲人生的苦、万物的空,进而再讲涅槃境界,是完全相容的。这里,我们想着重就不相容的关系多举一点实例,因为正是多文化元素之间的不相容关系推动了文化体系的发展。

佛教文化体系的不相容关系,也表现在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上,如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就有“法有”与“法空”的不同主张。早期佛教和部派佛教中的上座部认为人是空的,但法是有的,这是承认事物存在的真实性、客观性的唯物主义观点。部派佛教中的大众部偏于讲“法空”,后来的大乘佛教更明确地强调“法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没有独立的永恒的实体的,一切存在都如泡如影,如幻如梦,这是否定事物存在的真实性、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十分明显,上述两种不同观念是不相容的。这种分歧对佛教发展的面貌影响极大。

在宇宙本体问题上,佛教通常把世界的最终本原(包括人的本原)归结为“一心”,但是心的内涵是什么,性质如何,不同派别几乎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有的说是主观的心(阿赖耶识),有的说是客观的心(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有的认为心是杂染的,有的认为心是纯净的,争议纷纭,莫衷一是。

人有没有不灭的灵魂的问题,早期佛教依据缘起论,主张“无我”,反对灵魂不灭说,但又讲轮回转世,在理论上不彻底。后来部派佛教犊子部主张“有我”,明确强调“补特伽罗”是实有的,不可说的。“补特伽罗”,就是“我”,就是生死轮回的主体。中国佛教学者,如东晋时慧远撰文论证神不灭的道理,认为人的灵魂是不灭的。

关于人的本性问题,佛教各派的歧义尤为尖锐。主要是集中在互相联系的两个问题上:一是对人性是善,还是恶,或是有善有恶,所作的道德判断不同;二是人人是否都有佛性。佛性是指成佛的根据、原因和可能性,多数派别认为人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也有的派别认为有一种人没有佛性,不能成佛。

对于佛教的理想人格和理想境界的看法,佛教不同时期也有重大变化,表现出思想的对立。小乘佛教以证得阿罗汉为最高理想,大乘佛教则以成就佛果为最高目标。小乘佛教视释迦牟尼为历史人物,是教导人们获得解脱的导师,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牟尼佛奉为超世间的神。小乘佛教通过出世、禁欲,追求消除烦恼、痛苦的清净境界,大乘佛教宣扬弥勒所居兜率天宫和阿弥陀佛净土等彼岸世界,无限富丽美妙,而中国佛教禅宗则强调佛在心中,自性即是佛。

在佛教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也经常出现由思想的不相容到相容的情况。如中国禅宗原来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称其他教派为“教”,自称为“宗”,一时似水火之不容,但后来又转而强调禅教一致,与华严宗、净土宗等合而为一了。

同类推荐
  •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禅,正是这样一把打通现实与理想的钥匙,以超然物外的智慧、妙趣文雅的吐属,渡人于稚拙之中,醒人于妄执之间。它是世间一道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带我们进入恬静平和的生活。
  •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这本由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精心编辑的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集,是近年来伊斯兰文化研究成果中的一本比较有分量的学术佳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在伊斯兰文化研究及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借鉴、相融合方面迈开了新步伐。全书分为文化纵论、义理研究、哲学宗教、前沿思潮四个部分。
  • 圣经故事(1册)

    圣经故事(1册)

    本书收录的圣经故事有:“一部文学遗产”、“创世纪”、“先驱者“、“继续西行”、“暂居埃及”、“逃脱奴役”、“荒野漂泊”、“找到新的牧场”、“征服迦南”、“路得的故事”等。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心经

    心经

    《心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缘起性空”是其核心思想,但又进一步从“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角度去讲“空”。《心经》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对外破五蕴身,以“心无挂碍”来破心执。
热门推荐
  • 替身千金之金牌混混闹豪门

    替身千金之金牌混混闹豪门

    她,关夜希,凯撒夜总会罕见的招牌舞者,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化身。自幼无父无母,自认为会这样在凯撒边卖艺边上学过日子的她,有一天却被一个拥有银灰色长发的少年捣乱了所有的生活进程。好吧,他妖魅,他英俊,他真是帅到鬼神同泣!“什么??你他妈千辛万苦把我弄到这里就是要我冒充那个上官沫?”等等,上官沫是谁?“什么??那个皇家跨国集团总裁上官英雄的宝贝女儿上官沫??NND!!要我当赝品?一个出生于民间的舞女混混,一群出落于名门贵族的大少千金——金枝与野草的较量,真品与赝品的辨别!
  • 绝颜:倾尽天下

    绝颜:倾尽天下

    【新文上档!】九重天上的织梦仙,擅窥人梦境。将闻见的趣事讲与身边仙童。后来梦仙陨落,仙童将故事整理成话本子,落笔《绝颜》…[每周不定两更!!]
  • 三事忠告

    三事忠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谢谢你我的小可爱

    谢谢你我的小可爱

    她鞠洋洋,天才少女什么东西一看就会但她的家庭并没有那么幸福。虽然家里家财万贯公司前全国500强,母亲的去世和父亲的再娶,让她收敛了自己的光芒万丈。他是全市女子梦寐以求的男人,俊美的容颜傲人的家世和自己的能力。机缘巧合之下让秦楠结识了她,产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
  • 大学生廉洁教育.迈向新征程

    大学生廉洁教育.迈向新征程

    高校是高素质人才的摇篮,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高质量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不仅应该是高级“知识人”、高级“技能人”,更应该是比普通人水准更高的“道德人”,应该成为“国民表率、社会栋梁”。本书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包括:“廉洁”迈向新征程、腐败——社会的公敌、廉政实践、廉洁持家、廉洁修身、廉洁从业。本书的编写对塑造大学生的廉洁品质、建设廉洁校园文化以及培养学生成人成才均能起到促进作用。
  • 我们再也别见了

    我们再也别见了

    她不相信爱情了,可她相信“石嘉译”但后来,她连石嘉译也不信了。
  • 万里终是你

    万里终是你

    邕国将门千金与幽国皇子肖墨颜相爱却因战争,误会等分开,于若菀从一无所知的小白到独当一面的枭国皇后,经历了成长、背叛与复仇等。最终与肖墨颜再次相遇,并一起踏破艰难险阻,为天下所有人争得一方净土。两人的破镜重圆之路阻碍众多…
  • 夜墓致爱

    夜墓致爱

    他们的误解,带给我无比大的灾难,然而,你的一句话却带给我无限的爱,此生因你而改变就让我因你而离去。我的表达特别简单。
  • 无尽的荣耀

    无尽的荣耀

    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永不止步!人因梦想而伟大,因荣耀而闪光!梦想与荣耀,把那些落在路上的伤疤与眼泪变成你的骄傲与勋章!
  • 特案侦缉组

    特案侦缉组

    电竞大赛开赛在即,电竞明星少年们相继被害,侦缉组线索刚明,转瞬即断。耽美侦探小说家突然出现,多次扰乱侦缉组视线,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一个本该死去数月的人为何会好端端地出现在比赛现场?那具面目全非、死状惨烈的女尸和万里寻女的太婆有何联系?侦缉组成员杜萧和白马飞去林城办事,却遭遇谋杀案,所有线索都指向二人。一张黑网悄然布下,死亡之花即将绽放,侦缉组能否全身而退,找到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