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85500000024

第24章 佛教的寺院殿堂(3)

2.十八罗汉。由于五代时纷纷绘画罗汉像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十六罗汉又发展为十八罗汉。根据现有史料,最早的十八罗汉画像是10世纪的张玄和贯休画的。后来苏轼见到这两幅画,分别题了十八首赞,还在贯休画的那幅像的十八首赞下一一标出罗汉的名字,即在《法住记》所列前十六罗汉外再列庆友为第十七罗汉,宾头卢为第十八罗汉(《东坡全集》卷20《******阿罗汉颂》)。庆友是《法住记》的作者,宾头卢是第一尊者宾度罗跋惰阇的重出。所以这又引起后人的异议,其说不一。《佛祖统记》认为第十七、十八两位罗汉是迦叶和君屠钵叹。有的则说是迦达摩多罗和布袋和尚。也有人认为是降龙和伏虎。清乾隆皇帝认为第十七位应是降龙罗汉(迦叶尊者),第十八位应是伏虎罗汉(弥勒尊者)。经此番御定,这种说法就成定说了。十八罗汉的传说相当广泛,后来逐渐取代了十六罗汉的传说。自元朝以后,寺院大殿中多雕塑和供奉十八罗汉像。

(六)三大士

有的寺院在大殿的佛像背后,还塑有坐南向北的三尊菩萨像:文殊、普贤和观音。因菩萨也译为“大士”,故俗称为“三大士”。三大士塑像分别骑着狮子、六牙白象和。这也和民间传说有关。《封神演义》把佛教三大士变成为破太极阵的文殊广法天尊、破两仪阵的普贤真人和破四象阵的慈航道人,他们分别坐骑虬首仙的青毛狮子、灵牙仙的白象和金光仙的金毛,从而也就使三大士愈来愈汉化了。

(七)海岛观音

有的寺院在大殿后面还修有海岛,观音菩萨像立于海岛之上,观音像旁塑善财童子和龙女,四周作观音救八难(八处见佛闻法的障难,指地狱、饿鬼、畜生等)的塑像,这是受《西游记》中童子拜观音的描述的影响。

五、菩萨殿

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略称。意译为“觉有情”,还译为“开士”、“圣士”、“大士”等,所以一般人常称菩萨为“大士”。菩萨在佛国世界中的等级地位仅次于如来佛。相传释迦牟尼未成佛时就以菩萨为称号。

根据佛经,菩萨可以穿僧衣,也可作在家装束。中国佛教的菩萨像很少穿僧衣的。从唐代开始菩萨的形象、装束日趋定型。佛经中的菩萨一般是“善男子”出身,又说菩萨变相是“非男非女”的。中国的菩萨多是面作女相(佛经对于观音、文殊、普贤菩萨的性别没有定说,有说是妙庄主的女儿,也有说是无诤念转轮王的王子。《红楼梦》第五十回“暖春坞雅制春灯谜”:“李纨笑道:‘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黛玉笑答:“虽善无征”。这个谜底是说观音的生平不可考。实际上,文殊、普贤等菩萨的生平也都无从稽考。),又有蝌蚪形小髭,自北宋以后小髭取消了。圆脸盘,宋后变长。翠眉长且弯,凤目微张,樱桃小口。高髻或垂鬟髻,散落下来的长发垂在两肩上,头戴香宝冠。上身****或斜披天衣,北宋后为带袖天衣,但仍袒胸,有披巾。还戴项饰、璎珞、臂钏。腰束贴体锦裙或罗裙,两足丰圆。菩萨的健美面庞和体态,当是唐代女艺术家和贵族妇女的写照;菩萨的华丽衣饰是唐代贵族妇女的时装和古印度贵族装饰的混合。

在中国一般佛教徒的心目中,佛作为教主,其形象无比崇高,与世俗相距甚远,给人一种庄严感和隔距感,然而菩萨却以普度众生同登彼岸为宗旨,时出莲座来到下界导化众生,给人以一种慈悲感和亲切感。这样,就逐渐萌生出对菩萨的特殊信仰。隋唐以后,佛教徒通过种种附会,宣扬一些著名的菩萨东来定居,自立道场。汉译佛典中著名的菩萨有弥勒、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地藏等。弥勒后来升级为佛了,大势至也未能独立成军而默默无闻。观世音、文殊、普贤成了中国化的菩萨,并称为“三大士”。三大士和地藏菩萨又合称四大士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分别以大智和大行为尊号,而观音菩萨也有大悲、地藏菩萨又有大愿的美名。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常以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身份出现,而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却各有自己独居的殿堂,从这也可以看出中国僧人对这两个菩萨是何等的亲切和崇拜。

(一)观音殿(大悲殿)

观音亦称“观世音”,因其能普遍“观察”世界上的一切声音而得名。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也译作“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等。佛教说他(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的上首菩萨,为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表现了一切佛的大悲心,是救世之最切者。据《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他(她)能现三十三种化身,救七十二种大难。遇难众生只要一心念诵他(她)的名号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声音”前往拯救,使其得到解脱。观世音还主张“随类化度”,即不分贵贱愚贤,对一切人的苦难都拯救,所以其美名尊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简称为“大悲”。在隋唐时代,已获得社会的普遍信仰。观音菩萨崇奉,是广大人民对象征慈母之爱和大慈大悲的女性之美的神的一种崇拜,是经历深重苦难的劳苦大众,切望为自己滴着鲜血的、破碎的心,在佛国里找一个美和善的避难所,找一个幸福的恩赐者。

佛典说观音菩萨可以随机应变出种种化身去拯救众生的苦难,所以他(她)的化身形象特别多,有所谓“六观音”、“七观音”、“三十三身”、“千手观音”和“四十八臂观音”等称谓。大都为密宗所传。通常一般所说的观音,是指作为诸观音的总体代表的“圣观音”亦即“正观音”而言。其标准像是一手二臂,头戴天冠,天冠中有阿弥陀佛像,结跏趺坐,手中或持莲花或结定印的尊严像。此外是“自在观音”像,一足盘膝,一足下垂,显得十分自在。像旁或有一净瓶,内盛甘露,瓶中插有柳枝,象征以大悲甘露遍洒人间。观音像旁有一对童男童女像。童女为龙女。因《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有龙女成佛的故事,而观音又住在南海普陀洛伽山,所以有龙女拜观音的传说。童男即善财童子,因《华严经》中说善财童子为求佛法,参谒五十三位善知识(“善知识”:指具有高深的佛教道德学问,善于说法开导众生者。),其中曾谒观世音菩萨而大得教益。在中国大约自南北朝始,至唐代更出现鲜明的转折:观音菩萨由男性形象改塑成为慈爱、典雅、俊秀、飘逸的女性形象了。

千手观音,全称为“千手千眼观音”,或“千眼千臂观世音”。佛经说他(她)发誓要为所有众生谋利益,所以长出千手千眼。千手表示维护众生,千眼表示观照世间,都是大慈大悲的表现。千手观音像一般是两手两眼下面左右各二十只手,手中各有一眼,共四十手四十眼,再各配二十五种众生生存的环境,共为千手千眼。千手千眼观音像,最主要特征是四十二臂,如手下伸,掌向上,各施无畏手,除一切众生怖畏;持锡杖手,慈悲维护一切众生;合掌手(二手),令一切人和鬼神敬爱;等等。一般来说,千手观音是立像,四十八臂观音(略去千手便是四十八臂观音像)是坐像。千手千眼、四十八臂都是观音慈悲救世的无穷悲愿的具体化、形象化。实际上这是采用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以表现其神奇的魔力。河北正定隆兴寺内的大悲阁,铸有千手千眼观音铜像,高22米。这一巨像和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大石桥并誉为“河北四宝”。

(二)地藏殿

地藏,梵文Ksitgarbha,意译。因他“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地藏”,故名。佛经故事说他是菩萨。释迦牟尼嘱咐他,要他在释迦牟尼入灭而弥勒佛尚未降生世间之前这一段时间里普度众生。他为此发了大誓愿,一定要尽度在六道轮回的众生,拯救他们各种苦难之后,自己再升级成佛,所以他的美称尊号是“大愿地藏”。他发的大愿是:孝顺和超荐父母;为众生担荷一切艰难苦行;满足众生生活需求,令大地五谷杂粮草木花果生长;祛除疾病;度尽地狱众生。这些大愿,和中国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相适应,也适合农业中国的国情,特别受农民的欢迎,符合人民要求摆脱各种苦难的愿望,极易为老百姓所接受。这样,除了观音菩萨以外,地藏在古代中国下层人们中也是拥有最多信奉者的一位菩萨了。

地藏与文殊、普贤、观音的形象不同,现出家相,作比丘装束。他的像是结跏趺坐,右手持锡杖,表示爱护众生,也表示戒修精严;左手持如意宝珠,表示要使众生的愿望得到满足。有的像两旁还侍立一比丘像和一长者像,据说长者是将九华山布施给地藏的闵公,比丘是闵公的儿子,后也随地藏出家,法名道明。

六、东西配殿——伽蓝殿和祖师殿

大雄宝殿两旁常有东西配殿,东殿一般是伽蓝殿,西殿一般是祖师殿。

(一)伽蓝殿

伽蓝殿是梵文音译“僧伽蓝摩”的简称。意译为“众园”,音兼意译为“僧园”。原指修建僧舍的基地,转为包括土地、建筑物在内的寺院的总称。此处的伽蓝专指“祇树给孤独园”。伽蓝殿供守护伽蓝土地的神像,古时又称土地堂。一般多供最初施造祇园精舍的给孤独长者、祇陀太子及其父波斯匿王三像,也供十八位护伽蓝神。伽蓝殿的来历,就是前文讲过的,憍萨罗国给孤独长者为了请释迦牟尼到舍卫城来说法教化,用黄金购得波斯匿王太子祇陀(逝多)花园的故事,伽蓝殿就是为了纪念给孤独长者、祇陀、波斯匿王这三位最早护持佛法的善士而建的。殿正中供波斯匿王,他后来也归信佛教,为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作出了不少贡献。左边是祇陀太子,右边是给孤独长者。殿内两侧还常供十八位伽蓝神——守护神。《释氏要览》卷上载有他们的名字,实际上有的是古印度次大陆神话传说中的小神,而被佛教所吸收改造作为守护神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天台宗创始人智所谓白日见关公显圣而建立玉泉寺的传说,中国佛教还把“归佛”的关公也算作伽蓝神了,但因是汉族的“神”,故特在殿中另作一小龛供奉。这表明中国人很善于将古代的圣贤名将改塑为神,也表明佛教的附会力和涵摄力之大。

(二)祖师殿

祖师殿多属禅宗系统,为纪念该宗奠基人(祖师)而建。殿中央为禅宗初祖达摩禅师,左侧为禅宗六祖、实际创宗人慧能,右侧为慧能三传弟子、制定《百丈清规》丛林制度的百丈怀海禅师。后来其他宗派也仿照禅宗,在寺院的祖师殿内加祀本宗祖师像。

七、罗汉堂

罗汉堂内供奉着五百罗汉。关于五百罗汉的故事,佛经中的说法很不一致。如《法华经》有《五百弟子授记品》,说佛为五百罗汉授记。这是指跟随释迦牟尼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又有说是佛灭后第一次结集三藏的五百比丘。如西晋竺法护译有《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记载佛灭后迦叶尊者主持五百罗汉最初结集的事。南传佛教还有五百罗汉参加在今斯里兰卡举行第四次结集的说法。这些说法不仅互相矛盾,而且也都没有说明具体的名字和事迹。我国在五代时尊崇五百罗汉之风日益盛行,各地寺院纷纷建立五百罗汉堂。著名的如北京碧云寺、成都宝光寺、苏州西园寺、上海龙华寺、汉阳归元寺、昆明筇竹寺等。五百罗汉的名号依据南宋高道素所录《江阴军乾明院五百罗汉名号碑》(见《金石续编》卷17著录)所列举的从第一阿罗汉阿若憍陈如到第五百罗汉愿事众,无一遗漏。但这实际上是宋人附会的作品。碑已不存,碑文收在《嘉兴续藏》第四十三函中,为近代五百罗汉塑像列名的依据。

五百罗汉堂中还另有济公像。济公(1148—1209)是南宋僧人,原名李心远,浙江台州(今浙江临海)人。在杭州灵隐寺出家,法名道济,后移净慈寺。传说他不守戒律,嗜好酒肉,尤其喜好狗肉蘸大蒜。性格诙谐幽默,举止如痴如狂,世称“济颠和尚”。后来中国佛教把他加以神化,说是降龙罗汉转世,故被称为“济公”。传说他到罗汉堂报到迟了一步,只好委屈地站在过道里或蹲在房梁上。济公是古代深受民间崇奉和喜爱的极富个性的中国罗汉。他的传说和塑像是中国人的美妙创造,体现了与印度佛教的差异。长篇小说《济公传》就是关于他的济困扶危、嘲弄官府的神话传说。

八、法堂(讲堂)

禅宗称演说大法之堂为“法堂”,其他宗派称为“讲堂”,是宣讲佛法皈戒集会的场所,在佛寺中通常是仅次于大殿的主要建筑。百丈禅师主张不立佛殿,只树法堂。后来禅宗又恢复了佛殿。法堂的布置,除佛像外,主要是在堂中设法座,也称“狮子座”。法座是一高台,上置座椅,供宣讲佛法之用。法座后挂有象征释迦牟尼说法传道的画像。法座前面设有讲台,台上供小佛座像,象征听法诸佛。台下设香案,两侧置听法席。法堂里面还设大钟、法鼓;鼓在右,钟在左。法师上堂说法时要击鼓鸣钟。鸣大钟是号令僧众集合,击法鼓表示说法是为劝诫僧众进趣于善。有的法堂设二鼓,居东北角的称法鼓,居西北角的称茶鼓。茶鼓是召集僧众饮茶所击的鼓。

同类推荐
  • 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

    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

    本书是一本教大家如何拥有正确财富观的心灵励志书。在书中,星云大师通过一个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告诉大家应该怎样看待和追求财富、如何合理支配财富,以及财富的种类。关于财富,星云大师强调说财富并不只限于金钱,还包括好的人缘、生活的智慧、勤劳、慈悲等。
  •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 星云日记26:把握因缘

    星云日记26:把握因缘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六册。收录星云大师1993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佛如光”、”把握因缘”、“忏悔的法门”、“人生的助缘”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热门推荐
  • 全技能王者

    全技能王者

    社畜黄嘉世在打王者的时候穿越了!不过开局就被偷袭是什么鬼啊
  • 史上最强筑基期

    史上最强筑基期

    二次重生的苏宇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玄幻版的地球,而且自己上一世所有的修为竟然变成一颗珠子跟着自己重生了,但自己现在却只有筑基期,这就有些难办了?于是乎苏宇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修炼了有悖天道规则的吞天噬地诀,吸收了上一世所有的修为,最后却发现自己还是只有筑基期。咦!不对!是筑基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层!
  • 重生帝姬:今夜凤还朝

    重生帝姬:今夜凤还朝

    温沅始终忘不了那个杀声震天的夜,四面八方的叛军将大梁皇宫团团围住。母后引火烧宫自焚,父皇拔剑自刎,她亲眼目睹谋反的皇叔一剑杀了自己的幼弟靖安太子,长姐宜安帝姬因不堪受辱而一头撞死在宫柱上……她咬牙,如果自己能活着,必要报这血海深仇!可惜,她还是被皇叔无情的一剑穿心。噩梦醒来,她重生在皇叔心腹穆右相的四女儿——穆临烟身上……从九重宫阙到森严相府,从天潢帝姬到痴呆千金,她换了一副躯壳重回金陵,人生目标只剩一个,重入大梁王宫,手刃皇叔,夺回王权!
  • 独医

    独医

    悬壶医案演绎生命奇迹,对症出招,破解健康难题!小郎中崛起于微末,游走都市,断生死,调阴阳,夺造化,岐黄之术,移星换斗,悬壶济世,名扬天下。PS:本书只讲中医,不讲西医,书中经典案例虽然有据可循,切勿模仿,具体病症还需遵循医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别人都叫我大师兄

    别人都叫我大师兄

    一朝穿越仙侠世界,常温宁表示处于崩溃的边缘。我是谁,我在哪里,我究竟是什么身份?常温宁:我记不起,也想不清,更弄不懂。只能靠身边的人提醒、暗示、指导,加上自己的推敲、猜测,试探……我无时不刻,都在担心自己的身份会暴露?我……我太难了!直到XXX年后,常温宁历经一切,才明白这主角的所有设定都是早有预谋。宗门修行,他天资绝顶,根骨非凡入道百余年载,就连破数境,结成道胎,剑指不坠!外出历练,他识破魔道诡计,力挽狂澜,重振正道纲常。人间游历,他化身寒士大儒,口伐奸臣逆贼,惊动天下文人。……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傲世重生之万古魔尊

    傲世重生之万古魔尊

    杀手暗夜,重生于异世大陆一个经脉被废的少年身上。当他再度醒来的那一刻,少年堕身为魔!自从之后,万古魔尊,傲世于天地之间!
  • 大罪者

    大罪者

    初入高中的少年,被卷入异世界,在游戏般生活中一步一步的成长
  • 龙骸

    龙骸

    许多大喊一声的同时,已然侧身翻滚到离身边最近的一棵树后,与此同时,一支利箭飞速地擦着他的衣角而过,钉在了许多身后那个没来的及做出任何动作的弓手脖子上,溅出一篷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