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83900000019

第19章 胡适与抗战(1)

在1937年七七事变前,胡适一直反对对日作战。为此,他曾长时间担着“卖国”的罪名,受到舆论的谴责。但七七事变后,他却受******的委托,为抗日的事出国奔走,不久出任驻美大使,成为国民党政府战时外交活动的一个重要角色。那么,胡适是怎样从反对抗战转变到拥护抗战的呢?他在抗战时期,尤其在担任驻美大使时期,做过哪些活动?这些活动对中国抗战有何意义?他对中国抗战发展前途是如何估计的?如此等等,这些问题,过去一向不很为人注意,却都有加以研究的必要。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胡适在北平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他同他的朋友丁文江、蒋廷黻、傅斯年等曾准备拟定一个对日妥协的方案给政府当局参考。因分歧较大,终未形成一致的方案。(参见胡适:《又大一岁了》,载《独立评论》,第151号。)胡适本人极力主张同日本直接交涉。为此,他曾给宋子文、罗文干写过信,并在《独立评论》上发表文章,申述他的理由。与此同时,他又力倡国际调节。当国联调查团的报告书发表时,他表示衷心的欢迎,尽管那个报告书并没有维护中国的主权。胡适坚持对日直接交涉和依靠国际调节,目的就是避免对日作战。他的理由是:第一,中国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太弱,无法同日本较量。他认为同日本打仗,无异是以血肉之躯去同现代的武器拼命,绝无取胜的希望,可能遭难更惨。他甚至说:“我宁愿亡国,也不愿主张对日作战。”(胡适:《我的意见也不过如此》,载《独立评论》,第46号。)第二,他认为国民党的政权不稳固,同日本打仗,内部会出乱子,所以,应先谋国内的统一。他的“统一”首先是针对共产党的,其次也是针对各种反蒋势力的。他说:“政府不能用全力注意到疆土的防守,一半是因为剿匪的工作需要很大的注意和很大的兵力;一半也是因为国内不统一,各方的猜嫌不能全消……”(《大公报》,1935-11-07。)第三,他认为,在日本同其他大国,如英、美、苏等的矛盾尚未进一步激化的情况下,中国抗战不易得到切实的援助,所以应等待国际环境的变化。1935年6月20日,他写信给王世杰说:“在最近期间,日本独霸东亚,为所欲为,中国无能抵抗,世界无能制裁。这是毫无可疑的眼前局势。”但“在一个不很远的将来”,由于日本侵略势力过分膨胀必激化它同英美等国的矛盾,因而在“太平洋上必有一度最可惨的大战,可以作我们翻身的机会”(胡颂平编:《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1383页。)。

胡适反对抗战的言论在当时发生了很坏的影响,因此受到舆论的激烈批评是很自然的。但把胡适说成是卖国主义者,又是不合实际的。第一,胡适主张对日交涉并不是没有原则的。1935年华北危急时期,他曾很不客气地批评当局无原则退让的方针。(同上书,1382页。)他在给罗文干的信里曾提出交涉的原则:“(一)取消满洲伪国;(二)恢复在东北之行政主权。”(《胡适来往书信选》(中),135页。)第二,他不是无条件地反对对日作战,只是主张在国内统一和国际条件变得于中国有利时再对日作战。对他的拥蒋反共的立场和等待外援的错误思想自应予以批判,但应实事求是,不宜轻加“卖国”的罪名。这样,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七七事变后,他逐渐改变态度,走上拥护抗战的轨道。

胡适的转变有一个具体的过程。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胡适南下赴庐山参加******、汪精卫召集的谈话会。胡适到庐山后,仍不主张即刻对日作战,他希望再作一次“和平的努力”。他向******建议,认为:“(1)近卫内阁可以与谈,机会不可失。(2)日本财政有基本困难,有和平希望。(3)国家今日之雏形,实建筑在新式中央军力之上,不可轻易毁坏。”他提议应争取谈判达到:“(1)收复新失之土地,保存未失之土地;(2)彻底调整中日关系,谋五十年之和平。”(《胡适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部分日记》,载《近代史资料》,1955(2)。)这时,******已决定作战,而胡适却仍幻想和平,这种极端软弱的立场使他一度同汪精卫、周佛海等人搅在一起,成为所谓“低调俱乐部”的成员。(参见周佛海:《走火记》,载《古今杂志》,第16期。)

但是,胡适对自己的建议并无把握,早几天他写信给蒋廷黻说,苏俄对打仗预备了很久,却仍以避战为方针,何况我们中国?但中国与苏俄有重要的区别:苏俄之所以能避战,第一,因对外有抵抗的能力;第二,对内有控制的能力;而中国这两样都没有。(参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363~364页。)这里已流露出所谓“和比战难”的想法。

******受到内外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是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不给他求和的余地;一方面是全国人民沸腾的抗日情绪。******感到苟且已不能偷安,才不得不决心作战。此时他特别需要了解英、美等国的态度,希望得到他们的同情和援助,遂委派胡适以非官方使者的身份出游欧美。9月8日,胡适离开南京。临行时,他向送别的汪精卫、高宗武、陶希圣三人表明,他不再祈望和平了。(同上书,364页。)

9月26日,胡适飞抵旧金山,当日即对华侨发表讲演《算盘要打最不如意的算盘,努力要作最大的努力》,表明他对抗日战争有比较清醒的认识。10月1日,又对全美广播。12日,会见美国总统罗斯福。此后便在朝野各界广泛活动,争取同情。从当时胡适的忙碌情形可知,他是相当认真地对待他的使命的。他谢绝了英、美几家大学的聘请,放弃了各种娱乐活动,全力以赴,“为国效劳”。在写给夫人的信中,他说:“我在外国,虽然没有危险,虽然没有奔波逃难的痛苦,但心里时时想着国家的危急,人民的遭劫,不知何日得了。我有时真着急,往往每天看十种报纸,晚上总是睡得很晚,白天又是要奔走。”(胡适致江冬秀的信(1937年12月30日),见拙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21册,441~442页。)他告诉妻子:“到纽约六个月,只看一回戏,看一回电影,连老朋友过纽约,都顾不上照应。”(胡适致江冬秀的信(1938年4月7日),见拙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21册,453页。)他从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然后又到加拿大,一路上会见各种各样的人,参加各种各样的集会,发表许多许多的演说,力求争取人们对中国抗战的了解与同情。

1938年7月,当胡适结束在美国的活动前往欧洲时,他遇到了一生中一次重要的抉择。他于19日到法国,第二天就接到******要他出任驻美大使的电报,此事他考虑了一星期。当他到伦敦,第二次接到******敦促的电报时,终于决定勉应其命。7月30日,他写信给夫人说:“我在这十几天,遇见了一件‘逼上梁山’的事。”因江冬秀一向坚决反对胡适陷身政界,所以,他还不肯一下子就告诉她全部真相。当大使的任命正式发表后,他才再度写信给夫人说:“我二十一年做自由的人,不做政府的官,何等自由!但现在国家到这地步,调兵调到我,拉夫拉到我,我没有法子逃。……我声明做到战事完结为止,战事一了,我就仍旧教我的书去。”(两信见拙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21册,461~462、467~470页。)在写给傅斯年的信里也表示,他是万不得已才接受政府的委任,“牺牲一两年的学术生涯,勉力为之。至战事一了,仍回到学校去”(胡颂平编:《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1369页。)。

我引证这些材料,不只是要说明胡适于国家危急之际不得不受命的心情。而且也是要说明,这种紧迫的抉择的作出,最终使胡适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抗战的轨道。

中国政府当局极端重视对美外交。孔祥熙认为“列强惟美马头是瞻,举足轻重,动关全局,与我关系尤切”(孔祥熙致胡适电(1938年9月22日),见《胡适任驻美大使期间往来电报》,1页。)。因此对胡适出使美国寄予极大的希望。

胡适以学者膺大使之任,这在中国是少有的事。他任使四年,尽管奔波忙碌,但从纯粹外交角度看,成绩实在太平常。聊可一述的,大概只有如下几件事。

(一)争取美援

在胡适上任前,已有陈光甫在美专门从事借款活动。陈是中国有数的金融专家,奔走颇得力。胡适对他很敬重,悉力助他。不久,第一次桐油贷款2500万美元告成。当时正值广州、武汉陷落,此款数目虽不大,但对蒋政权起了很好的政治作用,所以******特地发电向胡、陈表示慰谢。由于两人合作,并力推动借款,至1940年3月,又有第二次滇锡借款告成。此后不久,陈光甫奉召回国,******续派宋子文到美接洽借款等事。至是年12月,又达成一亿美元的信用借款。以后,胡适便不再参与借款的事了。

(二)为中立法案事奔走

胡适到任时,正值美国会讨论修正中立法案问题。此法案规定,美国政府对发生战争双方严守中立。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美国以双方未曾正式宣战为理由,未施用中立法。中国政府当局希望法案区别侵略国与被侵略国,援助被侵略国,制裁侵略国。如不能如此修改,便以继续搁置中立法为宜。中立法原规定,美国不向交战国输送战争物资,但不禁止交战国以现款在美国购货,自备运输工具,将货运出。这种规定显然有利于日本,而不利于中国。因为日本具有这种“现购自运”的能力而中国没有。美国会酝酿中的修正案,完全从欧洲的情况出发,要把这种“现购自运”作为唯一的和普遍施用的原则。胡适深知此案于中国抗战关系至巨,所以,积极奔走于白宫与国会之间,与罗斯福会谈多次,与国会外委会主席等人更是频频接触,力言此案与中国抗战利害关系。此案在1938年终于被搁置了。这虽不是胡适一人奔走的结果,但至少可以说,他是尽了职的。

(三)阻止美日妥协

美国为避免同日本发生冲突,对中国抗战一直采取谨慎中立的态度。1940年秋,德、意、日三国结盟,日本加紧南进,同美、英矛盾渐趋尖锐。美国为避免战争,从1941年春便开始同日本谈判。日本想利用美国的孤立主义传统,逼使美国让步,在牺牲中国的条件下,与美国达成临时协定。美国避战心切,也有意妥协。其所拟的临时协定草案,只要求日本从越南南部撤军,北部允其保留2.5万人;对中国境内的日军,只字未提。而美国却要放松对日经济制裁。11月22日,美国务卿赫尔召见中、英、澳、荷四国大使,说明美方草案。当时其他大使均无异议,胡适当即表示反对,并质问,在临时协定期间,有何办法可以约束日军继续进攻中国?胡适即将此事急电国内。24日,赫尔再次召见四大使,胡适仍坚决反对。第二天,胡适接到国内的电报,即向美******提出正式抗议。据美国学者保罗·海尔(PaulHyer)说,胡适为此还去找了罗斯福。而且“这位一向温文尔雅的学者,第一次在美国最高领导面前发了脾气”(PaulHyer:HuShihtheDiplomacyofGentlePersuasion,inDiplomatsinCrisis UnitedStates Chinese JapaneseRelations,1919 1941,p 167)。2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接到******的电报后,权衡得失,认为美国方案冒险太大。他致电罗斯福说:“我们所焦急的就是中国,如果他们崩溃,我们的危险将会大大增加。”([英]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译本第三卷,530页。)罗斯福得知胡适及中国政府之强烈反应和丘吉尔的疑虑之后,决然放弃妥协打算,美日谈判遂告破裂。

美日谈判破裂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直接导因,而太平洋战争爆发,对中国抗战无疑是一个有利的条件。

但是很明显,美日谈判的破裂,胡适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从历史学家的眼光看,美日谈判的破裂本属必然。在美国方面,太平洋是其重大利益所在,它同日本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11月间,美国已截获日本电报,得知日本进攻美国方针已定。它的妥协方案仅是拖延时间而已。既然中国强烈反对,英国也不赞成,美国也就不愿冒丧失同盟者的危险,换取短暂又不可靠的和平。在日本方面,它决心要夺取英、美在太平洋的利益,已向谈判代表下达了最后期限,所以谈判破裂是必然结局。再从中国方面说,******权衡国内外形势,他不愿在过分屈辱的条件下觅求和平,尤不愿在别人做成的圈套里就范。胡适坚决反对美日妥协方案,可以说并未超出重庆政府的政策范围。但我们毕竟可以说,胡适在这个紧要关头的表现,是不辱使命的。

国民党政府对美国寄望太深,他们“于外交、军事、经济各端,莫不集目标于华盛顿”(孔祥熙致胡适电(1940年11月8日),见《胡适任驻美大使期间往来电报》,82页。)。但胡适为他们争得的却很有限,他们感到失望,由失望而渐致不满。

胡适出任美使,本来就有人反对,使任命的发表推迟了50多天。胡适履任后,不断发生“去胡”的风波。

1938年12月,胡适上任刚刚两个月,因一次演说传到国内而引起风波。有一家《译报》译载演说稿时加按语说:“胡适演说中国抗战,竟谓中国向日本作和平建议,身为使节,竟作此谈话,殊为失态。”(《译报》,1938-12-07。)1939年1月,国民党五中全会上有人公开指责说,胡适在美演说,称粤汉失陷后,中国政府态度动摇,并称张伯伦为欧洲和平救星等等,亦认为失态。******指示外交部查询此事。胡适回电给外交部长王宠惠说,维护张伯伦的话确曾有之,其余皆属妄传。当时胡适因患心脏病住院70余日,外间遂附会传出胡适因病将去职的消息。******特命王世杰打电报给胡适:外间所传“因病将去职而以颜惠庆继任的消息,纯属虚造”(《胡适任驻美大使期间往来电报》,18页。)。第一次风波就此平息了。

1940年3月,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病逝,须选举新院长,学界不少人瞩望于胡适。这事再一次给反胡的人提供了机会。他们想乘机调胡适回国,于是“攻击他的人很多,尤其是颜大使与孔先生”(张慰慈致胡适的信(1940年5月22日),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468~469页。)。颜惠庆是觊觎“美差”,想取胡而代之。孔祥熙反胡,则情况较为复杂。大概言之,一则是两人气质根本不同,一为学者,清高自持;一为政客,贪鄙营私。凡政客都以私结党,非其党羽,必相排斥。二则是傅斯年数次上书******,指斥孔氏一家劣迹。傅与胡关系密切,无人不知,孔氏很可能因傅而疑胡。三则是胡适与陈光甫合作经办第二次滇锡借款,孔祥熙于达成协议后,要求改变滇锡作抵的条件。胡适力拒之,这也增加了孔氏的不满。

同类推荐
  • 刘邦发迹史

    刘邦发迹史

    一个一无是处的小混混,是如何在秦末的乱世中崛起并登上皇帝宝座的?他如何能打败包括项羽在内的各路豪杰,成为最后的赢家?如果你问刘邦,刘邦可能这么回答:“我没能耐,我游手好闲,但我运气好啊,我凡事看得开,我会招徕人才,能采纳别人的意见”;如果是项羽问刘邦,刘邦会说:“打仗,你行,我不行;用人,我行,你不行!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史上最牛混混刘邦的发迹之路。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是一代大师梁实秋最经典散文作品集,也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梁实秋自传,由其生前关于自身生平的经典文章辑录而成。在书中,他一改平时幽默、诙谐的文风,用细腻而又真挚的语言深情回忆了自己的个人经历和生活环境,包括儿时的家庭生活,清华八年的求学生涯,赴美留学的学习经历,全景展现了一代大师青少年时代的成长轨迹,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文化习俗。志满中年,立志交游,他写下赴台前后的见闻、感想和游历;离开故土,家国之思,他回忆人生最重要最快乐的时光,对故友至亲的深切缅怀,饱含浓郁的怀旧情调和人生哲理,让读者看到梁实秋闲散恬淡、幽默风趣外表下更真实、感性的一面。
  • 梦想拼图

    梦想拼图

    罗志祥17岁成名,然后在21到23岁那几年,发现自己跌落谷底,突然失去了一切,还被封为“收视毒药”,但这种时候他仍然相信自己,继续保有原来的梦想,让梦想实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罗志祥从谷底再度出发,用十年打拼,终于找到十张梦想的“黄金拼图”。毎一张拼图,都是他在最困难、最挫折的时候的深刻体会;毎一张拼图,都是他后来可以突破困境,继续冲向梦想的秘密金钥。越没有希望的年代,越需要梦想的勇气;越没有机会的环境,越需要把握住“梦想成真法则”。
  •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汇集了从明到清28位皇帝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陛、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明清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 永不放弃:特朗普自述

    永不放弃:特朗普自述

    在漫长的从商生涯中,特朗普遭遇过无数高潮和低谷。在《永不放弃》中,这位全世界最有名气的生意人将向你真诚地讲述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挑战、低谷和斗争,以及他是如何将所有这些挫折转化为成功的。特朗普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众所周知。他在早期从事房地产时就明白,每项过程都会遇到无法预计的延期、阻碍和问题。他对逆境毫无畏惧,总是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这样的态度能够给你克服困难的力量,并最终帮助你取得成功。本书每一章都包含了一个特朗普职业生涯中的励志故事及其心得,其智慧的行事哲学将帮助你更好地处理自身的缺点和失败。通过对自己各种戏剧性的故事讲述,特朗普给出了职场成功的几点经典建议:从失败与挫折中伺机反击;将巨大的挑战转化为更大的机遇;将敌人与对手变成朋友和盟友;利用暂时的失败激励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相信自己,尤其是在面对风险和恐惧的时候,这是帮助你战胜逆境、实现梦想的金钥匙。有创新意识的生意人都应该知道,逆境与成功总是相伴而行的。
热门推荐
  • 星辰誓言

    星辰誓言

    一株草可斩星辰,一粒尘可填大海,一滴水可洪荒泛滥,一声吼可震动八方,一个人可独战天地......在这里强者如林的时代,实力就是一切,弱者只能被揉捏......主角身负这血海深仇,他该何去何从?
  • 地狱代理

    地狱代理

    地府大名鼎鼎的马面,亲自来到人间,拐骗纯洁少男……麻蛋!!!经不住诱惑的我,从此走上苦逼的卖命生涯不死不灭的僵尸,千年的鬼怪,传说中的神仙魔王,西方的狼人吸血鬼……他们,统统是我的敌人!艹!如果上天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想我……还是会经不住诱惑的……
  • 大汉王朝4

    大汉王朝4

    本书为《大汉王朝》第四卷,以通俗的笔触和富于细节化的阐述,呈现历史最鲜活的一面。
  • 末世狂潮系统

    末世狂潮系统

    初临末世,意外获得系统的王统开始寻求求生道路。面对不断进化的丧尸,他也在不断追求强大。一次次的生死危机,一次次的命悬一线,换来不断的强大与进化,也换来过命之交的兄弟和愿守护一生的爱人,但当他为了保护重要的人,开始寻求结束这场灾难的方法时,王统渐渐发现,一张巨大的网早已经开始铺开,面对这场末世棋局,他只能,拼个鱼死网破!!
  • 痴心剑客

    痴心剑客

    江湖传闻得‘无情剑’者,即可称霸武林。人心难测深似海,一把‘无情剑’闹得整个武林一片腥风血雨。何一凡与赵颖儿相亲相爱,隐居尧山。突谣言四起,称武林至宝‘无情剑’深藏何家庄。一场阴谋使何一凡失去心爱之人,更失去了一切。从此远离中原,在塞外流浪了十年,十年之后,他回来了,他逃避了十年之久,为何又会选择回来?
  • 修真客户端

    修真客户端

    一次偶然,唐易得到了一款‘修真客户端’,里面装载着各种修真应用软件......咦,原来这款导航软件可以找到稀有灵草和灵兽......这款修真游戏里面的仙子个个都是女神,游戏金币和道具还可以提现......什么?地球灵气稀少不适合修真?别担心,打开真宝网,轻轻点一点,各种丹药、法器任你挑选......我们承诺,让每一位修真者,过上富二代一样的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致我最爱的陆先生

    致我最爱的陆先生

    林夕本是一名十八线的小透明,却不知何故中了一千万的大奖,在之后导演编剧争先抢后的让她拍电影,她又走上了人生巅峰,坐上了影后的宝座。最后的最后,陆先生来了,说:“陆太太,余生有你足矣”
  • 角落要有光

    角落要有光

    这本小说主要讲的是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姜席和蒋洁雅这对夫妻结识了另外一对夫妻王志行和张秀丽,王志行夫妇晚年得子,不料一场大病和模糊不清的手术夺走了孩子的生命。姜席育有两个双胞胎儿子,这六口人结合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波折不断,王志行在一场意外中成为了植物人,同时在两个孩子七岁的时候,他们放学回家的路上,哥哥被路过的面包车掳走了,从此没有了消息。从那以后,家已不再幸福,姜席到处奔波,一直在打听,寻找哥哥的下落;弟弟把看到的所有的车牌号码都记住了,就因为记不住当年那辆面包车的车牌号,所以哥哥丢了,弟弟带着伤心和自责过了20年,在他18岁那年瞒着父母考了警校,成为一名警察,他想为了千万家庭的平安和幸福,也为了哥哥而奉献自己。哥哥被带走后,辗转多地,到了另一个国家,遇见了王志行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这个孩子当年并没有死。他们从小接受训练,被迫做了很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一年又一年,适应了那里的生活与环境,变成了不一样的人。哥哥在另一个国度还活着,做着与弟弟相反的事情。他们能不能相遇,相遇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他们一家的结局又该何去何从……
  • 满城烟雨满城情

    满城烟雨满城情

    男女主都生在封建家族里,虽然相爱却不能相守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