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83500000052

第52章 佛教必须现代化

方教授接受我们专访时,亦提到佛教的现代化问题,他说:"现代的佛教一旦离开人间,离开生活,就没有路可以走。可以这样说,时代不同了,佛教也需要追随现代化。"

他提出:现代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工业化,第二个阶段是知识化,香港现在也面对知识化转型的问题。现代化生活取代旧有的农业社会,农业社会的生活模式已经一去不返,今天我们活在城市化的模式中,人与人的关系隔膜,弘扬佛法的方式亦需要有所改变,面对城市人,宣扬佛法的方式亦应该紧随时代变化,切合城市人的需要,加以调整。

教授还说:"今天,时代发展太快,我们固然要创新,不能死抱传统不放,但是我们也要继承传统,超越传统,要比传统更前进,但这些前进不是要割断传统。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要恢复某些优良传统,继承优良传统,再加以创造性的转化,使其内涵结合时代的需要,赋予新的意念,来适应新的世界发展趋势,推动社会进步。"

帮助城市人解除痛苦

方教授认为佛教就有很多优良传统,特别是"慈悲"、"平等"的思想。"譬如说慈悲,是要我们做对大众有意义的事,要了解大众的痛苦,帮助他们化解痛苦,为大众带来快乐。由此我们就要考虑一下,目前应该怎样做?香港市民现在有哪些痛苦?失业、负资产、楼价下降是他们现在最大的痛苦;独居老人没有照顾,他们在精神生活上也十分痛苦。这些痛苦,都不是古代社会所有的。古代社会以农立国,生活靠吃田里种的食物,并没有现代都市人遇到的失业等问题。古代父母和子女都住在一起,讲四代、五代同堂,也没有独居问题。如今现代人坐十几小时飞机就能飞到世界的另一端,所面对的痛苦内容和类型都变了。"

他深信佛教在帮助大家化解痛苦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我认为佛教应该在帮助城市人解除精神上的苦楚这方面进行工作,譬如带动义工服务社群,帮助失业人士寻求工作等,安定人心的苦恼,其实都是佛教最能接引大众的方向。"

农禅并重的时代意义

以前佛教大德所提倡"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如何套入现代社会?"农禅并重"的思想放在今天,是把修行与日常生活工作结合起来,把工作融入修行,而修行又高于生活,看看能不能做到,若果能做到,这个人就很不一样了,这就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

""人间佛教"的理念也是这样,体现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最重要是解决现代化佛教的道路怎样走,佛教怎样发展,方向始终是不能离开社会,不能离开人间,这方面佛光山提出了四个原则,就是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慈悲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大概就体现了当前佛教应走道路的内容。人间佛教是要提升人的精神、心灵、道德、智慧,但对人生的一些困难问题也需要帮助,在人间佛教的角度考虑,无论在家或出家人,都应该与非佛教徒保持一种融洽的关系,打成一片,影响非佛教徒,推动他们提高智慧,化解痛苦。若果佛教徒能处理好各种关系,就能够推动世界和平;若能重视佛教学术研究,中国佛教就能创造和发展,唐代的八大宗派、近代的人间佛教,都是朝着这样的发展方向走出来的。"

佛教优良传统在教育

去年圣诞节前夕,香港文化中心遭受少数青年人狂欢地捣乱和破坏,方教授感慨香港新一代青年人未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道德价值观念模糊,不分是非、不加分析地破坏,对青年人成长、国家的稳定和进步都是不利的。

教授相信,如果青年人能够接受佛教的教育,在狂欢时为建设文化中心的劳动大众设想一下,感念到别人的辛劳成果,甚至考虑到香港社会、国家、民族的形象,想想这样做会给外国人留下不良印象,大概就不会有这样的行为出现。

他说:"部分青年人缺乏道德观念,甚至法制观念,无疑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青年人若能关心公物,爱护公物,尊重别人劳动的成果,可以维护香港的良好形象。因为这是表现文明程度、香港的精神面貌的行为。香港的未来,是年轻人的,他们会以怎样的精神面貌、道德水准、文化素养来维护香港,需要通过教育来达成。"

"文化中心遭青年人狂欢破坏,原是不好的事,但坏事也可以转化为好事。因为问题出现了,我们知道我们应该给青年人进行好好的道德教育,我们可以动员社会上有道德修养的人士,来处理和面对问题。通过教育,让青年人觉悟和认识自己做得不合理的地方。现在大家都来关心和面对这个问题,我对香港还是满有信心的。基于佛教自利利他的理论,如果青年人在破坏公物和涂鸦前,先来考虑别人的利益,乃至于自己生活在这社会上的义务和责任,就不会有不良的行为,此外,佛教在这方面也可以起着教化作用。"

佛教人生的三种关系

方教授指出,佛教是解决人生的三个问题:"一是人与自我的关系;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三种关系是人类面对的最大矛盾,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三种关系,宗教亦失去它的作用。"9·11"的人为灾难,足以说明人类仇恨的伤害性。如何能化解人的仇恨?佛教就有很好的教法,佛教主张和平、众生平等、自利利他,接受它的教法,人类自然能够和平共处。"

"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人和自己的生活,"现代生活和人的精神灵魂可能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和矛盾,人会遇到多方面的考验:道德的考验、精神的考验,乃至生死的考验。人需要讲求道德、理想、价值,坚持道德的要求高于物质的要求,精神生活高于物质生活,才能够追求理想。人需要信仰,懂得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这样就需要理想高于现实,但有些人没有理想。我们提倡人应该有理想,才能把人生调理好。这也是现代人最大的问题。譬如星云大师主张的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就体现出人的高尚精神"。

"佛教一个重要说法是破我执、无我。佛教的空不离有,空就是缘起,缘起就是空。如果有所执著,就违背了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解决人与自我的关系,就是要实践道德、精神、心灵的修养。"

第二个是"人与社会的关系",由于人不是自我的孤立存在,而是要与整个社会生活在一起的,用佛教观点看,这也是一个缘起的关系,一种因缘和合。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处理好和别人的关系,别人包括了社会、民族、国家,具体说还有兄弟姊妹、父母、老师、朋友、同事、同学等等。

方教授说:"佛教要我们认识这些关系是众生平等的,以这样的理念来处理关系。众生都有佛性,不要歧视、轻视任何人,而是要尊重、关心任何人,关心他人甚至于超过关心自己。佛教认为,大善者是能够照顾别人的利益甚至于牺牲自己的利益,毫无利己,专以利人。如果人与人之间能这样做,就能够杜绝战争,乃至恐怖活动也便会自然消除。"

"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也括了人与政府的关系,以及与民族国家的关系,就以上述所说青年人在文化中心的破坏公物行为为例,如果他们考虑到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就不会有破坏行为。又或以现今香港特区政府与市民间的关系来说,两者虽然有矛盾,因为一个是管理者,另一个是被管理者。但其中的矛盾,只能通过彼此间的关照、协商来解决。政府要关心市民,市民也要支持政府。香港是一个民主社会,政府自然应体现市民的要求。但每个人若能设身处地考虑社会环境,为对方设想一下,亦不应做出对抗的行为。譬如公务员是否应该减薪,以佛教自利利他观点看,政府、公务员、一般香港市民,三方面都不应单为自己着想,应该为其他两者考虑一下,应该想想自己在社会上的责任和义务,和衷共济,才是渡过难关的方法。"

最后说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现代化出现的又一问题。科技的快速发展下自然资源日益短缺,水的短缺、沙尘暴的出现等,已经是人类很大的问题。人类如何能够保护自然资源,不再胡乱砍伐树木,实有必要认真对待。此外,滥杀野生动物、工业化污染也给人类带来很大灾害。"保护环境生态方面,佛教也有很好的理论,那就是缘起因果的理论。人与自然其实就是一个整体,众生行为的报应为环境带来很大的变化,所以人做任何事前都要考虑:我这样做,会为整个环境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只有保护自然环境的义务,没有破坏自然环境的权利。如果我们破坏环境,只会为我们自己乃至子孙后代带来灾害。佛教所讲的众生平等,包括人没有权力杀害其他动物,而是应该珍惜、爱护、尊重山河大地、花草树木,这样才有利于人类的生存空间。"

方教授认为,能够处理好上述三种关系,人间便是净土,这便是人间佛教的理想目标。

对香港佛教日后的发展道路,方教授提供了这样的看法:香港佛教的基础,是由大陆来的一批长老奠定的,以汉传佛教为主,所以基本上应该继承大陆佛教的优良传统,再汲取台湾佛教成功的经验,然后结合香港的特点,走出一条新路。

香港佛教如何能实践"农禅并重"的理想精神,把佛教结合到都市烦琐的日常生活中,在知识化转型的现代社会创出一条道路,仍有待于佛教中人的努力。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嗔心起时要思员,熄下怒火最吉祥。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以虛养心,以德养身;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 李叔同全集之佛学·杂记(01)

    李叔同全集之佛学·杂记(01)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各地讲法汇集》、《随笔·杂记》、《晚晴集及格言别录》、《说律解经手书题记》和《书、画等的序和跋》五部分。
  • 仁德法师

    仁德法师

    本书讲述了一个传奇而不息追求的当代高僧,一段中国佛教曲折而多变的历史,是一部让人获得文学快感与佛学修养的读物。
  • 心经

    心经

    《心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缘起性空”是其核心思想,但又进一步从“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角度去讲“空”。《心经》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对外破五蕴身,以“心无挂碍”来破心执。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热门推荐
  • 马尔克斯传

    马尔克斯传

    《马尔克斯传》将加西亚·马尔克斯一生的经历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人物丰满生动,形象立体鲜活,使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如同与大师面对面的交谈。《马尔克斯传》通过对马尔克斯人生的细节化描述使读者更能确切体会到大师的成长历程,以及在求学和人生道路选择上所经历的波折和磨难,通过对其人生经历和思想历程的体会,更加能够领悟其广阔思想和对社会的思考。《马尔克斯传》将马尔克斯深厚的文学思想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通过对其生命轨迹的描绘,使读者对其传世名作的实质精神进行更加深刻地认识。
  • 我的世界真的很小

    我的世界真的很小

    又名:请原谅我,还爱你青青绿草中,墓碑上点缀着小巧鲜花。上面赫然挂着一张女孩的相片,灿烂的笑容与墓碑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有一丝可惜。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脸上布满着岁月的痕迹。但五官依旧精致,年轻时必定是一个俊俏少年。他手捧着一大束粉色的满天星,立在墓碑前。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女孩的照片,苦笑道“过段时间我就去陪你了,抱歉啊让你孤单了好久”他的神情恍惚,眼睛里雾气蒙蒙的。“爸爸~”一道悦耳的女声在墓园里响起,老人连忙用袖子擦掉了眼角的泪珠。扯出了一抹惨淡的笑容,声音颤抖却又慈祥“念儿~怎么了”女孩早就看出了父亲的不对劲,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念儿……算了没事了……”她欲言又止,老人没有刨根问底的,而是抬头仰望着天空。喜欢本书的可以加QQ群;1072695764
  • 雾窗

    雾窗

    第一次的绎动,第一次的不安,是生命中最纯情最美好的盛开。如果所有最初的情感都能给我们最好的回忆,那该有多好。然而在最纯情最美好的年龄,他们也仍然承受着整个社会变型的压力。校园不再是象牙塔,而是万花筒。从青春期孩子所面临的生活与选择,洞察社会百态。《雾窗》以媒体人身份介入调查中学生自杀案,用纪实手法擦亮迷雾。。。
  • 神控天下

    神控天下

    魂穿异界成废人,被欺被辱无自尊。控神掌魂得传承,百倍回报给仇人。独掌天道护世人,染血圣山屠鬼神。手握日月摘星辰,世间无我这般人。一个地球现世天才高手面对强敌自爆却穿越异世到一个修炼废物的身上,家人亲人欺辱于他,践踏他的自尊,凌笑却忍常人所不能,暗中习练地球绝学。异世的绝世功法融合地球的顶级功法究竟会修炼成什么样的绝世怪物?他在这个陌生的世界又能否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证明他确实来过,存在过……
  • 第三至尊

    第三至尊

    天地神魔动,万物苍生劫。神暗大陆,宗门林立。强者摘星捉月,弱者受人欺凌。这是一个充满玄幻的大陆,这是一段辉煌到极巅的旅程。一平凡少年匡帅,为救众生于水火。不惜斩去肉躯,以灵魂去追寻那无上至尊位!!!
  • 无限修仙传

    无限修仙传

    平凡的乡村小童,拥有着一个不一般的身世,一次次痛苦的挣扎,让他步入了一个浩瀚的仙侠世界。他有着凄凉的身世,也有着感人的亲情,还有那凄美的爱情故事……在那浩瀚的仙侠仙界里,他奇遇连连,却又一次次在生死边缘徘徊,且看他如何一步步踏上道路的巅峰……!
  • 文明之异星崛起

    文明之异星崛起

    一个平常的日子里,地球被一股神秘的力量侵入。地震海啸天崩地裂之时,承载着人类精英的舰队则在千钧一发之际发射,奔向了未知的宇宙去寻找新家园。被遗留的《野蛮6》玩家夏羽成了被选中的人,携带着地球文明的火种——文明系统,来到了新的世界。这片新的土地除了他和他的子民,似乎还有着不少其他邻居。种田苟科技?扩张玩侵略?眼前的问题亟需解决。但他的最终目标,还是夺回自己的家园。
  • 大植物

    大植物

    滴,检测宿主生物匹配度为完美级,身体免疫细胞为黄金系,整体评价为优级,系统正在根据地球的气候,土壤,环境调整功能
  • 战神赘婿

    战神赘婿

    战神秦辰与东瀛剑仙交手被杀,醒来发现重回到二十年前,当他还在江家当废柴赘婿的时候。这一世,秦辰发誓要弥补过去的遗憾,百倍尝还过去的恩情!
  • 阴阳君主

    阴阳君主

    一念祸众生、一念颠苍穹、一念仙魔乱道…以我念、天地无常、黑白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