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78700000084

第84章 顾炎武革新学风

(近代)赵尔巽 等

【导读】

本文选自《清史稿》卷四八一《顾炎武传》。

清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与中原文化格格不入。剃发令颁布后, 新朝廷企图灭绝中原文化的用心昭然若揭。对抵抗者而言,他们的奋斗已经无关某一皇族的兴废,而是为中原士人引以为傲的文化传统坚持绝望的反抗。这些抵抗者不仅有遗民之痛,也能更冷静地反省旧王朝的传统。这种王朝政治传统,自秦改制以来,可谓一以贯之。抵抗者大多谙熟王朝政治典章以及前朝的历史,在前朝政府任时经历了前朝的抵抗和崩溃。既然亲眼目睹了前朝的崩溃以及清军的乘虚而入,他们就无法从历史神秘主义的观点中获得安慰。

在清军的镇压下,南方的抵抗运动一败涂地。幸免于难的抵抗者在各地流亡,结揽士人、官员和会党,以观时变。清朝的统治日渐巩固, 抵抗事业渐渐绝望。在大规模的抵抗事业衰落后,抵抗者被迫放弃了政治反抗的努力,将更多的时间用以反省自己先前为之奋斗的事业。此举既是对殉难故旧的纪念,亦可作为将来恢复的准备。

顾炎武一族是江南典型的仕宦家族,族人参与了抵抗者近乎绝望的事业。在清军的镇压中,全族几乎灭绝。在顾炎武自己的故交中,许多人遭遇了与此相似的命运。顾炎武身负国恨家仇,一生念念不忘光复的事业。他生前奔走各地,以待世事之变,同时将自己的体会写成著述。这些著述十分庞杂,包括了对军事、经济、地理、文物、典章制度的评述。顾炎武生前未能实现光复的理想,但他遗下的著述却深刻地影响了新王朝的学风。

顾炎武,字宁人,原名绛,昆山人[昆山:今江苏昆山]。明诸生。生而双瞳,中白边黑。读书目十行下。见明季多故,讲求经世之学。明南都亡[南都亡:指清军攻占南京],奉嗣母王氏避兵常熟。昆山令杨永言起义师, 炎武及归庄从之[归庄:顾炎武好友]。鲁王授为兵部司务,事不克,幸而得脱, 母遂不食卒,诫炎武弗事二姓。唐王以兵部职方郎召[唐王:名朱聿键。明太祖九世孙,明亡后,联络各地抗清军, 然内受制于郑芝龙,外与鲁王势同水火。后败于清,被杀],母丧未赴,遂去家不返。炎武自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所至辄小试之。垦田于山东长白山下,畜牧于山西雁门之北、五台之东,累致千金。遍历关塞,四谒孝陵,六谒思陵[孝陵、思陵:明帝陵墓],始卜居陕之华阴。谓“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他邦所少; 而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亦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有志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乃定居焉。

生平精力绝人,自少至老,无一刻离书。所至之地,以二骒二马载书,过边塞亭障,呼老兵卒询曲折,有与平日所闻不合,即发书对勘;或平原大野,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尝与友人论学云:“百余年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然不得其解也。命与仁,夫子所罕言;性与天道,子贡所未得闻。性命之理,著之《易传》,未尝数以语人。其答问士,则曰‘行己有耻’,其为学,则曰‘好古敏求’。其告哀公明善之功, 先之以博学。颜子几于圣人,犹曰‘博我以文’。自曾子而下, 笃实无如子夏,言仁,则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数十百人,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讲危微精一[危微精一:古文《尚书》:“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意思是说,人心与各种物欲联系,是危险的;道心就是各种伦理道德的准则,是微妙的。只有“精则察乎二者之间而不杂”,“一则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 是必其道高于夫子,而其弟子之贤于子贡也。《孟子》一书, 言心言性亦谆谆矣,乃至万章、公孙丑、陈代、陈臻、周霄、彭更之所问[万章、公孙丑、陈代、陈臻、周霄、彭更:皆人名,多为孟子学生,《孟子》中有与孟子问答的内容],与孟子之所答,常在乎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间。是故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之所罕言也。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凡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之属,莫不穷原究委,考正得失,撰《天下郡国利病书》百二十卷;别有《肇域志》一编,则考索之余,合图经而成者。精韵学,撰《音论》三卷。言古韵者,自明陈第,虽创辟榛芜,犹未邃密。炎武乃推寻经传,探讨本原。又《诗本音》十卷,其书主陈第诗无协韵之说,不与吴棫本音争[吴棫:宋代音韵训诂专家。著有《韵补》一书,认为古人用韵较宽,有古韵通转之说],亦不用棫之例,但即本经之韵互考,且证以他书, 明古音原作是读,非由迁就,故曰本音。又《易音》三卷,即《周易》以求古音,考证精确。又《唐韵正》二十卷,《古音表》二卷,《韵补正》一卷,皆能追复三代以来之音,分部正帙而知其变。又撰《金石文字记》、《求古录》,与经史相证。而《日知录》三十卷,尤为精诣之书,盖积三十余年而后成。其论治综覈名实,于礼教尤兢兢。谓风俗衰,廉耻之防溃,由无礼以权之,常欲以古制率天下。炎武又以杜预《左传集解》时有阙失,作《杜解补正》三卷。其他著作,有《二十一史年表》、《历代帝王宅京记》、《营平二州地名记》、《昌平山水记》、《山东考古录》、《京东考古录》、《谲觚》、《菰中随笔》、《亭林文集》、《诗集》等书,并有补于学术世道。清初称学有根柢者,以炎武为最,学者称为亭林先生。

又广交贤豪长者,虚怀商榷,不自满假。作《广师篇》云:“学究天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读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坚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中孚;险阻备尝,与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博闻强记,群书之府,吾不如吴志伊;文章尔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朱锡鬯;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山史;精心六书,信而好古,吾不如张力臣。至于达而在位,其可称述者, 亦多有之,然非布衣之所得议也。”

康熙十七年,诏举博学鸿儒科[博学鸿儒科:又名“博学鸿词科”。皇帝特旨开设,由地方官推荐参加。],又修明史,大臣争荐之,以死自誓。二十一年,卒,年七十。无子,吴江潘耒叙其遗书行世。宣统元年,从祀文庙。

【延伸阅读】

明末江南社会

明代后期,日本和美洲白银的输入,为中国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贵金属通货。随着人口的自然增加,迫于生存压力,一部分农民从传统农业社会之中游离出来,努力在商业集镇中寻找新机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物产丰饶、交通便利的地区相继出现了一系列商业集镇,其中尤以江南地区为最。

在商品经济之中积累资产的富裕地主、商人、农民,出资供养自己的子弟就学,参与科举考试。这些新兴的地主、商人子弟一旦科举得中,便可在官员集团之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个官员、士绅的混合阶层不断试图向北京的朝廷施加自己的影响;而在地方上,它们又与当地初级科举功名的获得者、准备应试的学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后一种联系又是联结官宦集团与其他社会集团的纽带。

相对于传统士大夫对帝国抽象的绝对忠诚而言,江南地区新兴的士绅更留意于本地的利益、风俗以及传统。这些士绅最初由于生活方式、趣味的接近而结成一些文学性的社团,但是不久之后,他们发现文学性的社团也可以用于政治意愿的表达。远在北方的帝国朝廷不见得欣赏江南士人对朝政的非议、批评,但是对文学社团的镇压适得其反,激起了江南士绅参与政治的热情。旧王朝最后的岁月就在镇压、安抚、抗议的交相反复之中渐渐流逝。明末清初最著名的几位学者,在青年时期与上述的运动牵扯甚深。他们往往生于优裕的家庭,后来又经历了朝代更替之间的兴衰。在反思帝国的崩溃时,这些学者的见解,大多来自于江南士绅阶层当时的生活经历。因此之故,对于一个帝国的崩溃而言,他们的反思很难说完全恰如其分,但却非常罕见地反映了一种地方性的趣味和意愿。

同类推荐
  • 静升古韵

    静升古韵

    本书记载了静升的文化历史和珍贵的遗存,凡寺庙、建筑、居民、风景胜迹、民俗文化以及人物传奇、民间故事。
  • 世界民风民俗大全

    世界民风民俗大全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男婚女嫁,生老病死,自古被人尊崇为人生大事,予以隆重庆典,从而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礼仪习俗也成了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人的精神

    本书是辜鸿铭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全书由作者1914年发表于英文报纸《中国评论》、以“中国人的精神”为核心的系列英语论文结集而成。是东西方文化比较的早期代表作品。辜鸿铭论述的主旨就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阐发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戏曲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戏曲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遗失的古国

    遗失的古国

    中国虽然是个有史学传统的国家,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尚书》、《春秋》、《左传》等著作,尤其是司马迁《史记》问世以后,中原王朝就开始流行史书传世。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了解了祖先的生活和历朝历代每位国王、每位大臣的生平事迹,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原王朝高高在上和古代交流的有限性,使得封建王朝历代史书编纂者,对于边陲小国记载甚少。也许是因为史官们不了解,也许是因为史官不屑了解,总之,历代史书中对于这些古国的记述都是非常粗略而又不全面的。正因如此,使得很多古国完全消失而不为人所知。
热门推荐
  • 这妞挺冲动

    这妞挺冲动

    人一生走过的路会遇到许多个转角,谁也不会知道这个转角或下个转角会遇见什么、会面临什么第一次遇见……他醉酒“侵犯”她被她打了。从此如命中注定要见面,两人都转来了同个学校。第二次遇见……他被水泼“怀疑”是她弄得。莫名其妙,她一觉醒来和他成了同桌。之后经过一连串的事,她不想承认她喜欢上了这个“多变”的他。可他只是想要在她身上看到了“雨”的影子(因为长得很像),所以总是想纠缠在她的身边。经过长时间“争斗”他的心也触动了……
  • 嫡女王妃:难求倾城色

    嫡女王妃:难求倾城色

    【文案—酱油】身为嫡女,外公宝贝外婆宠溺,亲弟压阵老爹开路,继母继妹纷纷让路,老天嫉妒暗下黑手,继母继妹连续出手,大婚当天出丑,嘁,有啥?咱还不稀罕呢~~~~暗度陈仓弃之如草啊如草......【文案二】姚府嫡女,外公外婆尊贵无匹,虽自幼失母但父亲疼爱,继母继妹连番陷害,她沉着冷静见招拆招,命中注定受情所困,新婚当晚她失尽颜面沦为笑柄,本想从此可以清心寡欲逍遥自在,谁知无耻老公多番纠缠:“她是你的心头好,我却不是路边草,凭啥只能任人凌辱?”“你来求我,我没什么要求,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休了你的心头好!”谁说她要受尽凌辱独自忍耐?凭什么出嫁从夫低贱至斯?请看姚府嫡女的奋斗史??????
  • 天降萌宝:爹地,妈咪要离婚

    天降萌宝:爹地,妈咪要离婚

    五年前,秦浅和陆庭深的婚礼当天。陆庭深指控她父亲买凶杀人,父亲秦天被警察带走,没有再回来!秦浅用死亡换取自由和肚子的宝宝。五年后,又被怎样的阴谋卷入进来,又会发生怎样的纠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末世不一样

    我的末世不一样

    末世,给人的印象就是,血腥,恐怖,残忍。但我的末世不一样。别人还在,拼命找食物的时候。我已经,开了瓶82年拉菲,点了两份牛排,和小萝莉一起,坐在美丽的星空下,吃着烛光晚餐。PS:本文整体,轻松欢乐,不会出现剧毒之文,大可放心食用。PS2:练笔之作,还请见谅
  • 玫兰曲

    玫兰曲

    两个姑娘竭力想把自己嫁的好一点,选择了不同的奋斗方法。究竟会有什么结果呢,嫁人成亲神马的,永远都是生活中不变的主题啊。
  • 荒古秘史

    荒古秘史

    那是怎样的一段秘史,群雄崛起,万族争霸,多少代天才凋零,红颜枯骨,最终却皆是被那世人遗忘,掩埋于历史长河之中。这一世,一个少年从平凡中崛起,平定尸潮,寻访古迹,得知那段隐秘的古史,最终乘龙而去,竟是揭开了那万古遗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给心理洗个澡全集

    给心理洗个澡全集

    给心灵洗个澡,就是摒弃内心的杂念,给灵魂喘息的机会;给心灵洗个澡,就是换个心态过人生,踏上坦荡的命运之途;给心灵洗个澡,就是给梦想和希望插上翅膀,让它带领自己越飞越高。
  •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在布满尘封的记忆中,在历史遗忘的角落里还回响着66年前的枪声,为了争夺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路,在茫茫丛林之中,在缅甸的崇山峻岭中曾经躺下了中国远征军官兵十余万具骸骨。这是自鸦片战争后,中国军队第一次踏出国门迎战强敌,英勇无畏的中国军人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重新打开了国际生命线,粉碎了日军双面合击灭亡中国的战略意图,打开了通往东京的胜利道路。战争不可能没有遗憾,为了这段被遗忘的历史,全力将所有遗憾全部弥补!重造远征军在战缅甸……
  • 死神:时间到了

    死神:时间到了

    此文已废,作者已跑。请勿点击。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