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78700000081

第81章 王守仁开创阳明学

(清)张廷玉 等

【导读】

本文选自《明史》卷一九五《王守仁传》。

南宋朝廷多次禁止朱熹一派的道学,但后者学脉不绝,同道遍及朝野。南宋理宗末年,道学获得官学的地位,自此被称为理学。元代科举没落,士人晋身艰难,但理学在民间广有影响。朱元璋攻掠浙江后,当地的士人纷纷投身朱元璋幕府,其中有开国功臣刘基、宋濂。由此可见,明朝号称以理学开国,决非毫无原因。

元明鼎革后,理学理所当然地跻身官学的行列。朱熹的著述、注释成为明朝科举取士的标准教科书。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进而“修齐治平”的理想,被奉为神圣信条。但原本流传民间、欣欣向荣的理学,成为官定学术后,情形却每况愈下。究其原因,不外乎学者治学,往往汲汲于功名利禄,顾忌甚多,而进展寥寥。时人发现,学习理学的士人在“格物致知”的名义下高谈性理,却放弃了自身道德的修为。这种“道问学”与“尊德性”的分野,是朱熹一辈的学者始料未及的。

王守仁早年研习理学,用功甚深,颇苦于“道问学”、“尊德性”二者之分。年过而立,王守仁向陆九渊的“心学”体系寻求解答。受“心学”的启发,王守仁认为“良知”、“心”、“性”、“理”皆为一事,强调“知行合一”、“致良知”。王守仁以先验的道德观取代了朱熹的“格物致知”,又以积极的入世代替理学消极的避世。王守仁的“心学”流传甚广,然而后学乏人。“心学”的从习者,大多重蹈理学修习者的覆辙,很快沉浸于空疏的议论之中。近代中国, 时代的阴暗、苦难重新激起了人们的道德激情,在维新、革命运动的激进派中,首先出现了王守仁的景慕者。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

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时阑出塞,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使治前威宁伯王越葬[治:办理。威宁伯:爵号],还而朝议方急西北边,守仁条八事上之。寻授刑部主事。决囚江北[决囚:审讯犯人。],引疾归。起补兵部主事。

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吏部尚书杨一清改之验封。屡迁考功郎中,擢南京太仆少卿,就迁鸿胪卿。

…………

十四年六月命勘福建叛军[十四年:即正德十四年(1519年)]。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 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都御史王懋中,编修邹守益,副使罗循、罗钦德,郎中曾直,御史张鳌山、周鲁,评事罗侨,同知郭祥鹏,进士郭持平,降谪驿丞王思、李中,咸赴守仁军。御史谢源、伍希儒自广东还,守仁留之纪功。因集众议曰:“贼若出长江顺流东下,则南都不可保。吾欲以计挠之,少迟旬日无患矣[少迟旬日无患:稍稍拖延他十天就没事了]。”乃多遣间谍,檄府县言: “都督许泰、郤永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将京兵,各四万, 水陆并进。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两广杨旦各率所部合十六万,直捣南昌,所至有司缺供者,以军法论。”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令从臾早发兵东下[从臾:怂恿,促使], 而纵谍泄之。宸濠果疑。与士实、养正谋,则皆劝之疾趋南京即大位,宸濠益大疑。十余日诇知中外兵不至,乃悟守仁绐之。七月壬辰朔留宜春王拱樤居守,而劫其众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

守仁闻南昌兵少则大喜,趋樟树镇。知府临江戴德孺、袁州徐琏、赣州邢珣,都指挥余恩,通判瑞州胡尧元童琦、抚州邹琥、安吉谈储,推官王、徐文英,知县新淦李美、泰和李楫、万安王冕、宁都王天与,各以兵来会,合八万人,号三十万。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 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精锐悉出,守备虚。我军新集气锐,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己酉次丰城,以文定为前锋,选遣奉新知县刘守绪袭其伏兵。庚戌夜半,文定兵抵广润门,守兵骇散。辛亥黎明,诸军梯登,缚拱樤等,宫人多焚死。军士颇杀掠,守仁戮犯令者十余人,宥胁从,安士民,慰谕宗室,人心乃悦。

居二日,遣文定、珣、琏、德孺各将精兵分道进,而使尧元等设伏。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文定当其前锋,贼趋利。珣绕出贼背贯其中[贯其中:打击敌人的中部。],文定、恩乘之,琏、德孺张两翼分贼势,尧元等伏发,贼大溃,退保八字脑。宸濠惧,尽发南康、九江兵。守仁遣知府抚州陈槐、饶州林城取九江,建昌曾玙、广信周朝佐取南康。丙辰复战,官军却,守仁斩先却者。诸军殊死战,贼复大败,退保樵舍,联舟为方阵, 尽出金宝犒士。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妃娄氏以下皆投水死。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士实、养正及降贼按察使杨璋等皆就擒。南康、九江亦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京师闻变,诸大臣震惧。王琼大言曰:“王伯安居南昌上游,必擒贼。”至是,果奏捷。

帝时已亲征,自称威武大将军,率京边骁卒数万南下。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平贼将军左都督刘晖将京军数千,泝江而上,抵南昌。诸嬖幸故与宸濠通,守仁初上宸濠反书,因言:“觊觎者非特一宁王,请黜奸谀以回天下豪杰心。”诸嬖幸皆恨。宸濠既平,则相与媢功[媢功:嫉妒(王守仁的)功劳]。且惧守仁见天子发其罪,竞为蜚语,谓守仁先与通谋,虑事不成, 乃起兵。又欲令纵宸濠湖中,待帝自擒。

守仁乘忠、泰未至,先俘宸濠,发南昌。忠、泰以威武大将军檄邀之广信。守仁不与,间道趋玉山,上书请献俘,止帝南征。帝不许。至钱唐遇太监张永。永提督赞画机密军务,在忠、泰辈上,而故与杨一清善,除刘瑾,天下称之。守仁夜见永,颂其贤,因极言江西困敝,不堪六师扰。永深然之,曰: “永此来,为调护圣躬,非邀功也。公大勋,永知之,但事不可直情耳。”守仁乃以宸濠付永,而身至京口,欲朝行在[行在:指皇帝行幸所至之地]。闻巡抚江西命,乃还南昌。忠、泰已先至,恨失宸濠。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嫚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 无复犯者。忠、泰言:“宁府富厚甲天下,今所蓄安在?”守仁曰:“宸濠异时尽以输京师要人,约内应,籍可按也。”忠、泰故尝纳宸濠贿者,气慑不敢复言。已,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会冬至,守仁命居民巷祭,已,上冢哭。时新丧乱,悲号震野。京军离家久, 闻之无不泣下思归者。忠、泰不得已班师。比见帝,与纪功给事中祝续、御史章纶谗毁百端,独永时时左右之。忠扬言帝前曰:“守仁必反,试召之,必不至。”忠、泰屡矫旨召守仁。守仁得永密信,不赴。及是知出帝意,立驰至。忠、泰计沮,不令见帝。守仁乃入九华山,日晏坐僧寺。帝觇知之,曰:“王守仁学道人,闻召即至,何谓反?”乃遣还镇,令更上捷音。守仁乃易前奏,言奉威武大将军方略讨平叛乱,而尽入诸嬖幸名,江彬等乃无言[江彬:正德皇帝宠臣,狡猾残忍,引导皇帝四处游荡,渔猎民女博取皇帝欢心。后被处死]。

…………

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乞骸骨:请求退休。],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丧过江西,军民无不缟素哭送者。守仁天姿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格物大指:格物学说的深刻含义。格物:《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格物含义,程朱学派多从认识事理角度训解,陆王学派多从心性修养角度训解。]。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不苟言笑。游九华归, 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 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谓宋周、程二子后,惟象山陆氏简易直捷,有以接孟氏之传。而朱子《集注》、《或问》之类,乃中年未定之说。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

【延伸阅读】

王守仁与“阳明学”

王守仁的思想在其门人辑录的《传习录》中多有记录,其主张可概括为以下三点:一、心即理说。此说继承陆象山的主张,认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反对“即物穷理”于心外。二、知行合一说。此说直接由“心即理”说推演而来,他说:“求理于吾心,是圣门知行合一教。”“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认为知、行不可分。三、致良知说。此说结合《大学》的“致知”与《孟子》的“良知”说,认为:“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此便是良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礼,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

同类推荐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本书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诸多方面知识,详细介绍了中外文化的主要部分,强调了内容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文字趣味性强,是一部知识结构丰富,浓缩了中外文化知识的精粹图书。书中有一定数量的插图,图文并茂,趣味横生。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戏曲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戏曲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Ⅱ)——文武体娱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Ⅱ)——文武体娱探由来

    当物质生活满足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古代人的娱乐和怡情在今天仍然存在,比如诗歌,比如戏剧。但它们是怎么来的呢?本书就是带着这个疑问,进入古代现场,为你解开影响中国人玩乐的器具和秘诀。本书阅读起来颇为轻松,同时史料准确,故事有趣,可以让你在沉醉于历史的海洋的同时,享受丰盛的知识盛宴。
  • 汉民族发展史

    汉民族发展史

    本书以研究汉民族发展源流为对象,对汉民族的起源、形成、发展、特征、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审视,综合了几十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材料翔实,并有不少创见,填补了民族学研究的一项空白。可供学者、大学生和关心改革与民族前途的读者研究、参考。
  •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胡适研究已成为一门学问,作为一代“文化圣人”,他是如何读书治学的?他如何把读书、治学与做人连在一起的?本书作者在解读胡适原文的基础上,注重历史背景和资料的钩沉,注重对胡适思想做历史的分析,以期客观了解胡适,择善而从,向读者打开一扇了解胡适这位民国大师的求学之门,引导读者走近大师、学习大师、敬仰大师。
热门推荐
  • 武大郎修真记

    武大郎修真记

    幻想一夜暴富的丁武借高利贷炒股打新,结果买到了退市欣泰,被杀害转世后居然发现自己竟然穿越成了……
  • 身若剑魂

    身若剑魂

    剑本凡铁,因执拿而通灵。这就是为何我身为凡人,手持凡铁,却能爆发出此等力量的原因。我身若剑之魂魄,人剑合一,所向披靡!我是叶锋,一名剑魂,我在阿拉德,这是我的冒险,这是我的传说。PS:主角是剑魂,但预计dnf所有职业都会出镜,非白手玩家请放心观看。
  • 猎魂宗

    猎魂宗

    幽墟大陆是世界上仅存的适合人类生存的乐园了,它由一个远古的阵法保护着,东南西北中五个阵基由五个宗门镇守。但是由于年代久远阵法的力量正在逐渐变弱,可怕的噬魂兽将吞没这片最后的净土,人类必须团结并强大起来才能有机会生存下去……是夜,陆恬正望着刚刚修补好的缺口忧心忡忡的发呆。“难道人类真的就只能坐以待毙了吗?这阵法虽然还能撑一段时间,但是此消彼长并非长久之计,人类已然是瓮中之鳖。”陆恬不甘的想道。虽然他已经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了猎魂宗最年轻的长老,但是他知道自己这点实力在难以计数的噬魂兽大军面前与一只蚂蚁没有任何的区别!随他下山的一帮新进弟子正气惊魂未定的望着满是迷雾的阵法之外,成群的噬魂兽仍在拼命的冲击着阵法。最让他们恐惧的是刚刚意外死去的几个师兄弟也瞪着无神而又残酷的双眼加入加入了噬魂兽的阵营,他们都庆幸自己活着。生活在这片大陆的人都知道,如果被噬魂兽杀死那就会被打上炼魂咒的印记,人就会因此变成噬魂兽,只要它们灵魂不被摧毁,它们就会一直攻击人类。陆恬担心的看了那些行尸走肉一眼后就召集弟子们离开了。但是他们刚走没多远就听到了一声凄厉的惨叫……
  • 我成了灵魂宝石怎么办

    我成了灵魂宝石怎么办

    穿越漫威,本以为可以拳打灭霸,脚踢复仇者。没想到自己成为了灵魂宝石,好吧不得不承认灵魂宝石很牛逼,而且他外壳很硬,但特么的还是一块石头。难道老子要靠砸人来当英雄…老子要成为能活动手脚的人..不,哪怕是一只毛毛虫也好。请问你若成为一块石头怎么办?
  • 总裁有令之夫人别想逃

    总裁有令之夫人别想逃

    弟弟熟练地使唤她。父母的无视已经是家常便饭。这是穆雪云前二十三年的生活。一夜醉梦,无意中挤进了那条时空的罅隙,触碰到自己的命盘,当指针变了方向,命运的轨迹随之改变,自此以后,她的人生要重新来过!甩掉家庭的束缚,无视姐弟,智斗好友,工作上大放异彩,崭新的她要撑起一片属于她的世界!
  • 漫威之超级卡牌系统

    漫威之超级卡牌系统

    赵武带着卡牌系统穿越到漫威,抽取卡牌推演武学,征服世界。“叮!抽中武学卡——金刚不坏神功!”“叮,抽中武学卡——风神腿!”“叮,抽中兵器卡——如意金箍棒!”
  • 九霄道书

    九霄道书

    版本一:红尘煮酒飞剑青冥天涯羽客雾外江山长生路远,请君提三尺青峰直上九霄,看那壶中日月,听一曲红尘戏说版本二:一步凌云登绝顶仗剑天涯戏人间
  • 大学生日记本

    大学生日记本

    上了一年半大学了,近来闲得无聊,想记点日记打发下时间。
  • 食在末世

    食在末世

    本书承诺,绝不太监!!!“这是一个残酷的世界,人如牲畜,人类是任何生物的食物。这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人力无限,任何生物都是人类的食物。”——陈枫。2016年,谜一般的浓雾突然降临地球,无数吸入雾气后的人类,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变成了只知道进食的凶恶丧尸,它们在第一时间把魔爪伸向了羔羊一般的人类,伤人!吃人!!猎捕人!!!社会在瞬间陷入到无尽的混乱之中,狂暴的变异兽,神秘的海族,数量众多的虫兽接踵而来,末日从此开始。在这个世界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进化论被诠释到了极致,所有的生物在自然残酷的选择下拼命变强,追捕、狩猎,进食成为末世的唯一的法则。看一个普通的人类为了生存,为了保护亲人和朋友,在绝境中挣扎,于怪物间生存,吃巨兽!吃丧尸!!吃异族!!!甚至吃人类!!!!吃上食物链巅峰,吃尽世间生灵,吃出一个人类的新世界。
  • 傲娇甜妻凶猛来袭

    傲娇甜妻凶猛来袭

    许家有二娇,一个比一个长得美,一个比一个学习好;可惜许尧尧却不是受宠的那一个,重来一次她想问问:我到底是不是亲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