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78700000079

第79章 郑和下西洋

(清)张廷玉 等

【导读】

本文选自《明史》卷三〇四《郑和传》。

很早以前,古代的航海者就开辟了中国与东南亚、印度间的航线。此后,商人、传道士、旅行家留下了南方航线的许多记载。宋元时期, 中国与东南亚、印度的贸易十分兴盛,泉州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贸易枢纽。数百年间,大批华人逐渐定居东南亚。

朱棣以“靖难”之名,自北平起兵攻下南京,建文帝在兵乱之中不知所终。夺位自立的朱棣大肆清洗**********,后来又发动对蒙古、安南的远征。这位篡位者企图以显赫的军事、政治胜利建立威望,从声势上制服**********。出于同样的考虑,朱棣向南方派遣了庞大的武装船队。率领船队的郑和,因此成为航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郑和是朱棣的亲信宦官,他奉命完成了六次远航,在第七次航行途中去世。郑和航行持续了数十年,先后抵达今日的东南亚、印度、非洲东部海岸。这些航行并非是向未知海域的探险,而是沿着自古以来已经开拓的海域,进行政治、军事示威。一些士大夫反对郑和的远航,因为远航耗费甚大,除了满足皇帝的虚荣以及宫廷的挥霍外,其实无益于国计民生。郑和远航后,在官办朝贡贸易的打击下,中国向东南亚、印度的民间贸易逐渐衰落。与此同时,欧洲商人开辟了东方贸易的通道,逐渐后来居上。

更令朝廷士大夫失望的是宦官地位的提高以及宫廷对朝廷的排挤。郑和的浩大远征,暗示着君主专断的意志,让朝廷的士大夫处于十分难堪的地位。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燕王:即后来的明成祖朱棣],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惠帝:即建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1399年即位。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永乐三年:即1405年]。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占城:今越南。],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和献所俘旧港酋长。帝大悦,爵赏有差。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酋陈祖义,剽掠商旅。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市。

六年九月再往锡兰山。国王亚烈苦柰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九年六月献俘于朝。帝赦不诛,释归国。是时,交阯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詟[郡县其地:在其地设郡县。震詟:震惊,害怕], 来者日多。

十年十一月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剌。其前伪王子苏干剌者,方谋弑主自立,怒和赐不及己,率兵邀击官军。和力战,追擒之喃渤利,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还朝。帝大喜,赉诸将士有差。

十四年冬,满剌加、古里等十九国咸遣使朝贡,辞还。复命和等偕往,赐其君长。十七年七月还。十九年春复往,明年八月还。二十二年正月,旧港酋长施济孙请袭宣慰使职,和赍敕印往赐之。比还,而成祖已晏驾[晏驾:旧指君王去世]。洪熙元年二月,仁宗命和以下番诸军守备南京。南京设守备,自和始也。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和、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剌加、渤泥、苏门答剌、阿鲁、柯枝、大葛兰、小葛兰、西洋琐里、琐里、加异勒、阿拨把丹、南巫里、甘把里、锡兰山、喃渤利、彭亨、急兰丹、忽鲁谟斯、比剌、溜山、孙剌、木骨都束、麻林、剌撒、祖法儿、沙里湾泥、竹步、榜葛剌、天方、黎伐、那孤儿,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延伸阅读】

郑和下西洋的传奇

明朝的士大夫们将郑和下西洋视为君主炫耀武力、宫廷肆意挥霍的弊政。明清两代的舆论承袭了这种观点,是以《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时不无微词。

清末,欧洲地理大发现的故事逐渐传入中国。1904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在此文中,梁启超从海洋探险的角度,重新叙述了郑和下西洋。他将郑和与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欧洲航海家们相提并论,称赞郑和的成就有过之而无不及。梁启超的原意是提倡探险者的开拓勇气,鼓舞近代中国的国民舆论,为政治改良张本。梁启超的观点并非严肃的历史研究,却意外地感动了几代读者。

同类推荐
  • 西域要冲:阳关(文化之美)

    西域要冲:阳关(文化之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王维笔下幽怨凄凉的别绪,千百年来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弦,也使人们对千古盛传的阳关心驰神往……
  •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参照这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败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跌入历史的覆辙。历史是最不该被忽视的智力资源。关于今人面临的竞争、成败、取舍、抉择等生存问题,过去的时空中早就有过相关的案例:终南捷径、东山再起、狡兔三窟、择木而栖……破解尔虞我诈的政治权谋,领略对抗性的精英思维,悠悠青史,无疑是国人最可宝贵的阅历。
  • 日本论日本人

    日本论日本人

    《日本论日本人》由戴季陶、蒋百里所著,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原始信仰、皇权崇拜、社会阶级的演变、武士和町人的性格、政党的形成、民族主义向军国主义的演变、社会风气、生活习惯、家庭成员的关系等,一一作了分析。《日本论日本人》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代日本的国际局势、经济困境、政党矛盾、阶级隔阂等,综观了日本社会的变迁,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这两部作品被学界视为中国人研究日本的标杆性的著作,其思想价值经久不衰,在今天天对于中国读者了解日本的民族性格仍有重要作用。
  • 《弟子规》四十讲

    《弟子规》四十讲

    本书是蔡礼旭老师最经典的演讲集。蔡礼旭老师通过讲解四十集的《弟子规》,帮我们找到了人生不幸福的根源所在。我们只有在家庭生活中落实五伦大道,真诚地反省自己,才能扭转命运,过上和谐平安的生活。
  • 民居民俗

    民居民俗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魔鹰记

    魔鹰记

    天下武功本不分正邪,可在快意恩仇的江湖之中,却因各种欲望需求的出现,使三教九流各种人物的本性复现。亦正亦邪仅在一念之间。圣门之仆——少年林峰,巧逢魔缘,使他反出圣门,如魔脱囚笼傲扬魔界。从此,这位被称为“魔鹰“的少年亦魔亦道,沉浮于正邪之间,却因其怀魔宝异学,几度徘徊在生死之间。而当情与义使他再度重生之时,一场酝酿已久的阴谋,把他与整个江湖再次推向生存与灭亡之中……
  • 最后的御城师

    最后的御城师

    我是御城师,能够统御一座城,城中有御将,踏入无间境地,我便是最后的御城师
  • 天下之绝狠毒妃

    天下之绝狠毒妃

    她爱他,他也爱她,可为了巩固王位却伤了她。她为躲避他甘愿躲在泔水桶里逃出宫却跌下悬崖。他找她,遇见她她却忘了他.虐恋
  • 惹上豪门:首席宠妻77度

    惹上豪门:首席宠妻77度

    她十六岁爱上他,两年的疯狂迷恋却换来他一次又一次的冷漠与厌烦,那时的她任性,刁蛮,甚至设计与他发生关系,然而父亲的锒铛入狱,母亲的相继离去,却改变了一切。为了挽救父亲,冒着大雨去恳求他,可是等来的是他不会帮她,叫她别痴心妄想。怀孕的事实却等来他更加绝情的话,“我绝不会承认你肚子里的孽种是我的。”那一刻,她才明白他是有多讨厌她。那一夜,她失去了家,失去了孩子,也失去了心。再见,他却莫名地迷上她的身体,将她囚禁在身边。夜夜笙歌后,他宠溺地看着她,“影儿,为我生一个孩子。”原宥影凄然冷笑,嘲讽道,“厉先生,你不知道吗?被你毁掉的是我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孩子。”
  • mc生存区的战争

    mc生存区的战争

    高自由,高等级,高玩法的游戏我的世界改变
  • 金鼎决

    金鼎决

    由凡转仙之路,不好走,走上了就赌上轮回,断了来生。
  • 口嗨少女追夫之路漫漫长

    口嗨少女追夫之路漫漫长

    许知在所有人的心中都是无理取闹,每天无所事事就知道打架惹事,糟蹋家产。 可在沈年心中她就是最好的女孩。 突然有一天,许知架也不打了,事也不惹了,沈年暗叫糟糕,她家小女孩越来越不正常了。 众人:小霸王许知这是改邪归正了?沈年这辈子真没喜欢过什么人,许知是第一个,他也希望可以是最后一个。 死鸭子嘴硬的故事。
  • 守护甜心之鸢尾花下的梦

    守护甜心之鸢尾花下的梦

    梦问:为什么你要这么帮我?然,心寒答:不需要理由,如果一定要的话,因为我是你的守护天使。
  • 末日尸威

    末日尸威

    丧尸,来临……我还能活下去吗?危机,真的,不是在做梦?看到有人那么喜欢你,真的该替你高兴的,可是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因为,那个位置本应该是我的。感谢小落提供的书友群,欢迎加入《末日尸威》,群号码:580888612
  • 佛说老女人经

    佛说老女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