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78700000052

第52章 关陇贵族长孙无忌

(五代后晋)刘 等

【导读】

本文选自《旧唐书》卷六五《长孙无忌传》。

长孙无忌生于第一等的关陇贵族世家,其先世为拓跋鲜卑贵族,北魏皇室的旁支。入唐以前,长孙氏历仕北魏、西魏、北周、隋。李渊太原起兵,长孙无忌追随李世民南征北讨,多有勋劳。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嫡称位时,长孙无忌也是其最为倚重的心腹谋士。

太宗李世民执政后,长孙无忌是皇帝在政治上最得力的助手。长孙无忌的才华事后证明是值得皇帝信任的。对以道德告诫著称的魏徵,皇帝固然表示敬重。可是长孙无忌这样实干的政治家,更是皇帝的事业不可或缺的。

在长孙无忌的支持下,他的外甥李治被太宗立为太子。李治登基后,长孙无忌的权势达到顶峰,并借机清洗了山东集团的政敌。但好景不长,李治宫廷中脱颖而出的武则天,终结了长孙无忌的政治前途。长孙无忌由隋入唐,历仕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一生之中经历了关陇贵族政治最后的黄金岁月。在武则天治下,恐怖政治大行其道,旧日的关陇贵族或者被迫屈服,或者遭到残酷清洗。相形之下,初唐的岁月不免令人怀念。长孙无忌被后世的作者视为卓越的政治家,他与太宗互相信任的亲密关系,也为后人称道。可是后人在描述这故事时不觉加入了许多理想化的色彩,并且伴以儒家的叙述语言。事实上,儒家学者万分钟情的贞观政治,不过是鲜卑贵族政治的遥远余音。在以后的年代里,儒家越发向往贞观政治理想,却越发无力付诸施行。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其先出自后魏献文帝第三兄。初为拓拔氏,宣力魏室,功最居多,世袭大人之号,后更跋氏,为宗室之长,改姓长孙氏。七世祖道生,后魏司空、上党靖王。六世祖旃,后魏特进、上党齐王。五世祖观,后魏司徒、上党定王。高祖稚,西魏太保、冯翊文宣王。曾祖子裕, 西魏卫尉卿、平原郡公。祖兕,周开府仪同三司,袭平原公。父晟,隋右骁卫将军。

无忌贵戚好学,该博文史,性通悟,有筹略。文德皇后即其妹也[文德皇后:即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少与太宗友善,义军渡河,无忌至长春宫谒见, 授渭北道行军典签。常从太宗征讨,累除比部郎中,封上党县公。武德九年,隐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将害太宗,无忌请太宗先发诛之。于是奉旨密召房玄龄、杜如晦等共为筹略。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太宗升春宫,授太子左庶子。及即位,迁左武候大将军。

贞观元年,转吏部尚书,以功第一,进封齐国公,实封千三百户。太宗以无忌佐命元勋,地兼外戚,礼遇尤重,常令出入卧内。其年,拜尚书右仆射。……

或有密表称无忌权宠过盛,太宗以表示无忌曰:“朕与卿君臣之间,凡事无疑。若各怀所闻而不言,则君臣之意无以获通。”因召百僚谓之曰:“朕今有子皆幼,无忌于朕,实有大功,今者委之,犹如子也。疏间亲,新间旧,谓之不顺,朕所不取也。”无忌深以盈满为诫[以盈满为诫:指长孙无忌以“月盈则缺,水满则溢”为鉴,竭力请辞宰相一职。],恳辞机密,文德皇后又为之陈请,太宗不获已,乃拜开府仪同三司,解尚书右仆射。是岁,太宗亲祠南郊,及将还,命无忌与司空裴寂同升金辂[金辂:皇帝坐的御车]。五年,与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四人,以元勋各封一子为郡公。

七年十月,册拜司空,无忌固辞,不许。又因高士廉奏曰:“臣幸居外戚,恐招圣主私亲之诮,敢以死请。”太宗曰: “朕之授官,必择才行。若才行不至,纵朕至亲,亦不虚授, 襄邑王神符是也;若才有所适,虽怨仇而不弃,魏徵等是也。朕若以无忌居后兄之爱,当多遗子女金帛,何须委以重官,盖是取其才行耳。无忌聪明鉴悟,雅有武略,公等所知,朕故委之台鼎。”无忌又上表切让,诏报之曰:“昔黄帝得力牧而为五帝先,夏禹得咎繇而为三王祖[力牧:又名力墨或力黑,据传黄帝得之于大泽,用以为将。咎繇:即皋陶,助禹治水有功],齐桓得管仲而为五伯长。朕自居藩邸,公为腹心,遂得廓清宇内,君临天下。以公功绩才望,允称具瞻,故授此官,无宜多让也。”

太宗追思王业艰难,佐命之力,又作《威凤赋》以赐无忌。……

十一年,令与诸功臣世袭刺史。……

无忌等上言曰:“臣等披荆棘以事陛下,今海内宁一, 不愿违离,而乃世牧外州,与迁徙何异。”乃与房玄龄上表……

太宗览表谓曰:“割地以封功臣,古今通义,意欲公之后嗣,翼朕子孙,长为藩翰,传之永久。而公等薄山河之誓,发言怨望,朕亦安可强公以土宇耶?”于是遂止。十二年,太宗幸其第,凡是亲族,班赐有差。十六年,册拜司徒。

十七年,令图画无忌等二十四人于凌烟阁,……

其年,太子承乾得罪,太宗欲立晋王[晋王:即后来的高宗李治,是太宗的第九个儿子],而限以非次, 回惑不决。御两仪殿,群官尽出,独留无忌及司空房玄龄、兵部尚书李,谓曰:“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此[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此:原太子承乾曾勾结太宗的弟弟汉王李元昌意图谋反,在此之前,太宗的第五个儿子齐王佑发动叛乱,四子魏王泰又试图用阴谋手段取得太子地位,故太宗有此语],我心无憀。” 因自投于床,抽佩刀欲自刺。无忌等惊惧,争前扶抱,取佩刀以授晋王。无忌等请太宗所欲,报曰:“我欲立晋王。”无忌曰:“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太宗谓晋王曰:“汝舅许汝,宜拜谢。”晋王因下拜。太宗谓无忌等曰:“公等既符我意,未知物论何如?”无忌曰:“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伏乞召问百僚,必无异辞。若不蹈舞同音,臣负陛下万死。”于是建立遂定,因加授无忌太子太师。寻而太宗又欲立吴王恪, 无忌密争之,其事遂辍。

…………

高宗即位,进拜太尉,兼扬州都督知尚书及门下二省事并如故。无忌固辞知尚书省事,许之,仍令以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

六年,帝将立昭仪武氏为皇后,无忌屡言不可,帝乃密遣使赐无忌金银宝器各一车、绫锦十车,以悦其意。昭仪母杨氏复自诣无忌宅,屡加祈请。时礼部尚书许敬宗又屡申劝请,无忌尝厉色折之。帝后又召无忌、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褚遂良,谓曰:“武昭仪有令德,朕欲立为皇后,卿等以为如何?” 无忌曰:“自贞观二十三年后,先朝付托遂良[先朝付托遂良:指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病危,托后事于褚遂良、长孙无忌。],望陛下问其可否。”帝竟不从无忌等言而立昭仪为皇后。皇后以无忌先受重赏而不助己,心甚衔之。

…………

(显庆)四年,中书令许敬宗遣人上封事,称监察御史李巢与无忌交通谋反,帝令敬宗与侍中辛茂将鞠之。敬宗奏言无忌谋反有端……帝竟不亲问无忌谋反所由,惟听敬宗诬构之说,遂去其官爵,流黔州,仍遣使发次州府兵援送至流所。其子秘书监、驸马都尉冲等并除名,流于岭外。

敬宗寻与吏部尚书李义府遣大理正袁公瑜就黔州重鞫无忌反状,公瑜逼令自缢而死,籍没其家。无忌既有大功,而死非其罪,天下至今哀之。

【延伸阅读】

房遗爱“谋反案”

自从北魏立国以来,北朝皇室、贵族内乱不断。宇文泰灭西魏,杨坚灭北周,隋末关陇旧贵族叛乱,暗示着关陇贵族政治具有天然缺陷。入唐之后,李渊重用皇族子弟,却引发了帝位争夺战。玄武门之变前李渊、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之间的角逐,其实是变相的贵族内战。

李世民夺嫡自立后,不久也发觉选择继位者相当困难。李世民的朝廷远非同心同德,他一边着意笼络贵族,同时也谨慎地镇压有不轨之心的密谋者,后者中不乏被“图形凌烟阁”的功臣宿将。在继位问题上, 朝廷大臣和将领各自倾向不同的皇子,而李世民的犹疑不定更增加了继位问题的变数。在最后时刻,李世民决定选择关陇贵族元老、功勋重臣长孙无忌的外甥李治为太子,期望这位权臣可以辅佐未来的皇帝化解统治前期的危机。

李世民去世后,继位问题的后遗症,以及贵族之间的新仇旧恨很快就表露无遗了。房玄龄是李世民的另一位重臣,在非关陇世家出身的贵族中颇有影响。李世民将女儿高阳公主嫁给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以奖掖和笼络这位重臣。房玄龄去世之后,房遗爱、高阳公主被人告发,调查很快证明这是一次耸人听闻的“谋反案”。在长孙无忌的主持下,许多宗室和贵族被牵连其中。太宗朝的两位驸马房遗爱、柴令武,以及他们的妻子,高祖的驸马、名将薛万彻,宗室、荆王李元景先后被杀。太宗年间太子地位的竞争者———皇子吴王李恪同样受到牵连,被害。宗室、名将、江夏王李道宗流放岭南。除上述宗室、外戚之外,“谋反案” 株连贵族、将领甚多,朝廷上下惶恐不已,对长孙无忌唯命是从。

长孙无忌试图借房遗爱“谋反案”建立独裁统治,消弭贵族内争的隐患。但他在此案中罗织罪名、株连政敌,结果召来了许多怨恨,最后也失去了皇帝的信任。房遗爱事件以后数年,长孙无忌一党在改立皇后问题上遭到了高宗和其他重臣的联合进迫。宗室、贵族、元老重臣在经历了长孙无忌的打击后,已经因仇恨而四分五裂,再也无力抑制武则天的独裁。

同类推荐
  • 山河扣问

    山河扣问

    山河扣问,是邓涛在叹惋历史文化足迹中,娓娓道出的对生命、对往昔的体验感知;是通过心灵关切探寻着沧桑世道是非曲直的文化捕捞;是用内心独白式的温润对秦砖汉瓦的深情抚摸;是一支秀气的笔,在拨开朦胧,于迷雾中印证自己紧抱不弃的人生信条。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酒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酒文化

    本书以中华民族悠久的酒文化为主线,运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详尽地介绍了我国的美酒趣闻,其涉及美酒溯源、传说、典故、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
  • 中国未解之谜(下)

    中国未解之谜(下)

    本书精心遴选了众多中国最经典的未解之谜,内容涉及自然地理、科技发明、考古发现、思想文学、历史人物、书画建筑、民风民俗等诸多领域。用通俗流畅的语言、科学的视角,探索世人瞩目的、尚未破解的神秘现象与谜题。结合诸多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与最新的研究成果,生动剖析种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谜题后隐藏的事实。
  • 中国神秘文化

    中国神秘文化

    本书是在大量参考前人著述和当代许多学者著作基础上完成的,它仅是对“中国神秘文化”进行介绍和探讨的一个初步的尝试。读者在翻阅本书的过程中,若能细心体察,精心鉴别,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就可采撷中国几千年沉积下来的生存智慧,陶冶博大的文化胸襟,充实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获取事业的巨大成功。
  • 十七的月亮照样圆

    十七的月亮照样圆

    本书为身残志不残的作家梅芷的最新散文集,记述五十年前作者处于年少时期的人们的各种生活和作者的少年时代,其中是对各种童年生活细节的精致记述,涉及亲情、友情以及各类趣味横生的童真小事,题材怀旧,文字温馨,展示了浓郁的人文情怀与始终贯穿的坚强乐观精神。
热门推荐
  • 颠覆历史寻情记:女主天下

    颠覆历史寻情记:女主天下

    本文由花雨授权作者:于佳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寻情记”。《醉年书》:小长老女子堪为南唐后主李煜之师;《公主嫁》:东汉长公主与硬脖子县令的恩怨纠葛;《孙将儿》:明成祖朱棣暗探宁夏庆王爷;《战爵爷》:大将军费扬古和准噶尔部公主的父仇族恨;《小太后》:立世三朝冯太后的爱恨一生;《何夫子》:小小印书女玩掌康熙朝末年九子夺嫡;准备好了吗?开始说书了!本系列仅在腾讯免费全文2本。
  • 夜夜强宠:腹黑男神太凶猛

    夜夜强宠:腹黑男神太凶猛

    权倾A市、绯闻遍天的男神总裁,自从有了她之后,专宠一人。记者好奇:秦少会怀念以前的生活吗?秦少:嘘,我家小颜会吃醋的。晚上,钟小颜被他折腾得浑身酸痛:“呸,超级醋坛子明明是他,我想跑还来不及呢。”契约到期,她跑得飞快,却被他缠住:“契约关系能解除,但床上关系不能解除。不服?我会睡服你的。”他翻云覆雨,掌控一切,却独独控制不了自己的心,宠她入骨,爱她如命。
  • 错失随遇而安

    错失随遇而安

    刚经历高考,本以为就可以进入五彩的大学,谁知道一次毕业旅行,郭安易穿越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她在这个小山村生存下来,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绣技最好的师傅的垂青,成了她的关门弟子。小山村里唯一一个秀才,玉树临风、文质彬彬,和师傅的女儿青梅竹马,郭安易只能把自己的那份喜欢偷偷放在心上,可最后竟成了他的妻子。郭易安珍惜这个缘分,本以为,两个人就可以这样平静的过下去,可是,一场阴谋,让郭安易被人强暴,成了下堂妇,经历了朋友的背叛、夫君的抛弃,郭安易彷徨无措,自己躲到了一个任何人都不认识的地方。几年之后,那个曾经给她噩梦的男人又出现在她的面前,让郭安易仓皇失措,可,错了就是错了,失去就是失去,还有挽回的可能吗?
  • 阿鹤讲故事

    阿鹤讲故事

    我的小说由许许多多小故事组成,可古风可现代,也有一些是阿鹤自己的经历,我会努力写好每一个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 网游之骑士也风流

    网游之骑士也风流

    一样的游戏,不一样的过程。北风自修练了紫玉心决后,整个人心性都变了,原本一向正人君子的他,开始了沾花惹草,到处都挥洒他的感情种子,欲知他将如何风流,请看。誓将风流进行到底……誓将天下美女尽揽入怀……誓将再次雄霸天下……誓将黑暗驱逐!
  • 我的大佬身份被妹妹曝光了

    我的大佬身份被妹妹曝光了

    十年前,陈锋被一个叫神级收徒系统给绑定了。十年后,他被他的宝贝妹妹当成了不思进取,打算开启拯救哥哥计划?却发现了哥哥是大佬的秘密
  • 疯八美漫行

    疯八美漫行

    我绞尽脑汁在想一个凶残的简介,所以…没想到有朋友会纳闷什么是疯八,我告诉你。喝了假酒的八神庵,你滴明白?这是街机少年获得八爷模版,粉丝抽奖系统。在漫威当明星的故事。天胡开局,先来个漫威版kof拳皇大赛如何?接下来再开开那艘史诗巨轮,试试滋味怎样?小伙伴貌似多了些,那么,搞个乐队呗……主唱,八神庵:“吾辈前方,绝无敌手!”副唱,沃利贝尔:“熊人族,无所畏惧!”鼓手,陈·小雪暴风:“兽人族!永不为奴!”(此书无奈完本,请移步新书某狐的妖孽生涯,谢谢)键盘手,蔡文姬:“嘟!嘟!嘟……少女万岁!”吉他手,逍遥生:“斜月三星洞,在下只会封。”贝斯手,娑娜:“请吹响号角,八神大人。”保镖,吕布:“我不要和琴女处cp,我要貂蝉!”收银后台,史矛革:“嘶……吼!金币!我的!”狗腿座驾,威震天:“锅巴乐队万岁!目标克里母星,摩那竞技场!”我们的目标是:演而优则唱,唱而优则打。入侵漫威!从我做起!………………………………………………………………咳……我其实想说,内容无力……本书慢热。
  • 以太超流

    以太超流

    肖熙来到了这个魔法与科学的世界,为了躲避杀害父母的神秘组织而隐藏自己不被人发觉,他开始了从学生到世界顶尖学者的生活。
  • 绿界修神传

    绿界修神传

    不一的修神,内容不在单调,有开车的司机,有奇幻的冒险和美丽爱情。
  • 魏晋风流十讲

    魏晋风流十讲

    本书以十讲之篇章,通过上百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对《世说新语》这部奇书所再现的魏晋时期的奇风异俗、奇人异事,进行了生动的现代解读,视角新颖,见解独到。一卷在手,王谢旧事,尽收眼底;古风今韵,如月入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