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78700000017

第17章 秦二世而亡

(西汉)司马迁

【导读】

本文选自《史记》卷八七《李斯列传》。

李斯早年就学于荀子,与韩非同学。李斯入秦后,逐渐成为秦始皇与秦二世的重臣。秦兼并六国后的政治策略,李斯多有参与。

《史记》中记录李斯的材料相当复杂,其中李斯建议秦二世行“督责”的上书,是与秦王朝政治氛围最为契合的政治文献。李斯上书的目的在于取悦秦二世,但是“督责之术”的论证却完全是法家式的。

李斯认为人的欲望总是横行无忌的,不会因为道德顾忌而有所收敛。但是君主可以使用法令进行“督责”,而法令愈是严苛,就愈是可以预先消除破坏秩序的隐患。李斯对以暴制暴的“督责”评价甚高,认为这是和平的保障。

李斯的建议延续了商鞅变法以来秦政治制度的传统,这一制度大大加强了君主的****大权,但是也对君主的****统治技术要求甚高。秦国的政治制度本身过于脆弱,而且是无力自持的。操持“督责”大权的君主一旦无法胜任,制度就会迅速瓦解。秦始皇去世后,李斯与赵高拥立胡亥,败坏了法家至为推崇的君主独裁体制。此后秦的皇帝、宗室和大臣们以严苛的法令互相攻击。商鞅和李斯苦心经营的制度,以更快的速度毁灭了秦王朝的有效统治。李斯、胡亥、赵高都相继在内讧中丧命, 在前线作战的章邯投降项羽。在东方反秦联军攻入秦地前,王朝早已奄奄一息。

初,赵高为郎中令,所杀及报私怨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毁恶之,乃说二世曰:“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且陛下富于春秋[富于春秋:指年轻。],未必尽通诸事, 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且陛下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揆:审查,考虑。]。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矣。”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居禁中。赵高常侍中用事,事皆决于赵高。

高闻李斯以为言[高闻李斯以为言:赵高听说李斯有事要向皇帝进谏。],乃见丞相曰:“关东群盗多,今上急益发繇治阿房宫,聚狗马无用之物。臣欲谏,为位贱。此真君侯之事,君何不谏?”李斯曰:“固也,吾欲言之久矣。今时上不坐朝廷,上居深宫,吾有所言者,不可传也,欲见无间[欲见无间:想进谏没机会。]。”赵高谓曰:“君诚能谏,请为君候上间语君。”于是赵高待二世方燕乐[燕乐:安闲享乐。与下文“燕私”意同。],妇女居前,使人告丞相:“上方间,可奏事。”丞相至宫门上谒,如此者三。二世怒曰:“吾常多间日, 丞相不来。吾方燕私,丞相辄来请事。丞相岂少我哉?且固我哉[少我:《索隐》:“以我幼固轻我也。”固我:以为浅陋而鄙视我。]?”赵高因曰:“如此殆矣! 夫沙丘之谋,丞相与焉。今陛下已立为帝,而丞相贵不益,此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且陛下不问臣,臣不敢言。丞相长男李由为三川守,楚盗陈胜等皆丞相傍县之子,以故楚盗公行,过三川,城守不肯击。高闻其文书相往来,未得其审,故未敢以闻。且丞相居外,权重于陛下。”二世以为然。欲案丞相[案:逮捕审问。],恐其不审,乃使人案验三川守与盗通状。李斯闻之。

是时二世在甘泉,方作觳抵优俳之观[觳抵:同“角抵”,古代的摔跤表演。优俳:滑稽表演。]。李斯不得见, 因上书言赵高之短……二世已前信赵高,恐李斯杀之,乃私告赵高。高曰:“丞相所患者独高,高已死,丞相即欲为田常所为[田常:即田恒。春秋时期齐国的权臣。]。”于是二世曰:“其以李斯属郎中令[属郎中令:交由郎中令(即赵高)查办。]!”

赵高案治李斯。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 “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杀忠臣而贵贱人,作为阿房之宫,赋敛天下。吾非不谏也,而不吾听也。凡古圣王,饮食有节,车器有数,宫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长久治安。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咎;侵杀忠臣,不思其殃;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爱其费:三者已行,天下不听。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 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余[榜掠:拷打。意谓严刑逼供。],不胜痛,自诬服。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辩,有功,实无反心,幸得上书自陈, 幸二世之寤而赦之。李斯乃从狱中上书……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曰:“囚安得上书!”

赵高使其客十余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覆讯斯。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奏当上,二世喜曰:“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如果不是赵君,几乎要被丞相欺骗。]。”及二世所使案三川之守至[二世所使案三川之守至:二世所派案察李由的使者到达三川。],则项梁已击杀之。使者来,会丞相下吏,赵高皆妄为反辞。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李斯已死,二世拜赵高为中丞相,事无大小辄决于高。高自知权重,乃献鹿,谓之马。二世问左右:“此乃鹿也?”左右皆曰“马也”。二世惊,自以为惑,乃召太卜,令卦之。太卜曰:“陛下春秋郊祀,奉宗庙鬼神,斋戒不明,故至于此。可依盛德而明斋戒[春秋郊祀:泛指一年中的各种祭祀。不明:不恭敬。依盛德: 效法古代的圣明君主。]。”于是乃入上林斋戒。日游弋猎,有行人入上林中,二世自射杀之。赵高教其女婿咸阳令阎乐劾不知何人贼杀人移上林。高乃谏二世曰:“天子无故贼杀不辜人,此上帝之禁也,鬼神不享,天且降殃,当远避宫以禳之。”二世乃出居望夷之宫。

留三日,赵高诈诏卫士,令士皆素服持兵内乡,入告二世曰:“山东群盗兵大至!”二世上观而见之,恐惧,高即因劫令自杀[高即因劫令自杀:赵高借此逼迫二世自杀。]。引玺而佩之,左右百官莫从;上殿,殿欲坏者三。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始皇弟:一般都认为子婴为“二世之兄子”。“弟”或为“孙” 之误。],授之玺。

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高上谒,请病,因召入,令韩谈刺杀之,夷其三族。

子婴立三月,沛公兵从武关入,至咸阳,群臣百官皆畔, 不适[不适:不抵抗。即都投降了刘邦。]。子婴与妻子自系其颈以组,降轵道旁[系其颈以组:古代帝王投降的礼节,表示任由处置。轵道: 古地名。]。沛公因以属吏。项王至而斩之。遂以亡天下。

【延伸阅读】

白起、蒙恬之死与秦的崩溃

商鞅变法,厉行耕战,秦国自此拥有庞大的军队,威震六国。但是秦军是严格的王国军队,在得到君主授权后,职业的军事统帅方可领军出征。秦国历史上,杰出的统帅有白起、王翦、蒙恬等人。其中白起、蒙恬在征战时功勋赫赫,屡屡凯旋而归;在朝廷政争中却束手无策,最后死于非命。

白起从军数十年,先后与韩、魏、楚交战,战绩显赫。在秦赵长平之战中,白起率军击败赵军,俘杀四十余万人。白起击灭赵军后,有意乘势攻取赵国,但是被相国范雎所制止,秦王也不同意攻赵计划。白起被召回国内,后来奉命自杀。

蒙恬生于秦国军人世家,其祖父、父亲都为秦国名将。蒙恬为将后,领军攻齐有功。秦兼并六国后,蒙恬奉命率军三十万北击匈奴,收复北地,设县治理。蒙恬在北地修筑长城、要塞,又征伐匈奴十余年, 威震北方。秦始皇在位,蒙恬与其弟蒙毅才华既显,声望又高,备受皇帝宠信,权势显赫一时。秦始皇病死于巡行途中,宦官赵高、丞相李斯、公子胡亥合谋发动政变,篡改诏书改立胡亥。胡亥登基后,处死蒙毅,蒙恬亦奉命自尽。

陈胜、吴广大泽乡举事后,立国张楚,六国豪杰相继响应。张楚很快召集了大批的部众,并派遣部将周文西入关中,军至咸阳附近。其时秦朝廷发现关中几乎无兵可守,唯有赦免囚徒,使章邯率领,与周文交战。章邯领军后,连败周文、田臧两路大军,又击灭陈胜。后来章邯又多次击败楚军,并击杀楚军主将、反秦军首领项梁。获胜的章邯以为东南已经平定,遂率军北上攻伐赵国,但在巨鹿之战中败于救赵的项羽。在章邯尚在前线努力支持战局时,秦二世和丞相赵高对章邯已有疑忌之意。章邯唯恐重蹈白起、蒙恬的命运,在山穷水尽之下投降项羽。秦朝廷最后可以倚靠的军事力量迅速崩溃,王朝转瞬而亡。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中国青年100种生存状态

    中国青年100种生存状态

    阳光是上天的礼物,无论春夏秋冬,阳光的品格就是普照大地万物,不会给你多照一点,给他少照一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在享受阳光,可谁又会在意阳光?无论人们是否在意,阳光总是一种最朴实最可贵的存在。再说,我们什么时候会想起来感谢阳光?生活中,除自己之外,都是他人。他人即阳光。我需要他人,他人也需要我,我们相互都应该是各自的阳光。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

    本书是梁晓声先生深度解剖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国民性的最新重磅力作。作者以一如继往的冷峻而智慧的笔调、渗及骨髓的透视深度,以及充满人文理性的文字,对当代的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状况,普通人人生的尴尬,以及关于中国的文化与文化人,给出了自己的观察与评述,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中国社会人文现状的“田野调查”,也是一部深度的社会观察笔记。在本书中,作者直视人性的软弱,颂扬人性的闪光与良知的自省,由此,我们才能获得改变与进步的勇气,并期许与拥抱光辉的未来。
  • 风俗民情

    风俗民情

    风俗民情,也就是一些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采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这种生活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这里,是华夏文明的起源;这里,坐拥七千年的历史文化;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新世纪曙光的映照下,折射出灿烂的光辉和无穷的魅力,也彰显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和永不枯竭的活力。
热门推荐
  • 亿万爹地超给力

    亿万爹地超给力

    家族破产,父亲锒铛入狱,她跟神秘男人签订契约。十月怀胎,她生下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四年后,天降萌宝,她被一大两小缠上“嫁给我,债务我背,资产你花,整个殷城横着走,考虑一下?”他将她抵在墙角,霸气满满。她回以一笑:“萌宝留下,你可以滚了。”“偷生我的宝宝,你必须对我负责!”男人笑容危险,将她猛圈入怀,从此一路宠妻至上,人神共愤。
  • 命运时代

    命运时代

    为守护自己至亲至爱之人,他该何去何从选择了命运,但代价是无比的巨大但我选择独自承受全部成就圣权,却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放弃了一切,选择了重来希望再一次,命运会选择你在重生的道路上,他是否能够挽回一切
  • 三国之暴君董魁

    三国之暴君董魁

    有人姓董,名魁!有人骂他为‘董屠夫’,也有人骂他为‘董屠户’,当他杀光所有忤逆之人以后…………别人只会满怀敬畏,尊他为神,称其为:晋高祖!………………Q群:318821276
  • 儒师与魔生

    儒师与魔生

    相差近10岁的儿时玩伴,分开10年后在纯洁、青春的象牙塔相遇,她已不是那个邻家妹妹,他也不是那个意气少年。一场跨越年龄、身份的爱恋就此展开!
  • 梦翔战记

    梦翔战记

    修身,制果,拼天下是为三大主。修身乃锻体之流,就好像工程建设,血液血肉,破而立之,五官五脏,血管筋脉,铜皮铁骨,金身不灭。以魔界,冥界位面为主。由于生活环境恶劣,资源溃乏。制果二流,就好像摇控养成,以天地之气儲之于单田,收发自如,气聚成液,可育养万物,液凝成丹,碎丹生婴,万物生灵,任你驱使。以修真界,仙界为主。生活环境极好。第三流的小宇宙,冥想增长精神力于脑海,驳使天地间各系元素为己用。以魔法斗气界为主。
  • 明荷大海战-决胜料罗湾

    明荷大海战-决胜料罗湾

    料罗湾海战又称崇祯明荷海战、金门海战、明朝荷兰料罗湾大海战,是临近灭亡的明王朝与国力蒸蒸日上的荷兰(七省联盟已成立、从西班牙的统治下独立在即)进行的一场大海战。其规模不亚于200余年后的鸦片战争,但与清朝中后期丧权辱国的历次海战结果相比,同样面对武器装备具有明显技术优势的西方海上力量,这场明朝与荷兰之前的料罗湾海战,却由中国取得了胜利。希望借此小说,跨越历史的长河,再度回到岌岌可危的明王朝末期,重新演绎那段中国军民以勇气与智慧取得最终胜利的海战传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世太平

    一世太平

    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也有终点,万物寂灭后又是另一种生命的延续。天地即将到达终点,万般绝望中,依旧有一线生机。抓住生机!一世太平!
  • 孤鸾吟

    孤鸾吟

    她重生原来只有复仇这一个小小志向,未成想,一条道路走到黑,卯上了上一届的政斗黑手——崔氏烈马。崔氏把她名正言顺的夫君咬在嘴里,朝堂内斗狗咬狗,她接下了国公府的一地鸡毛,顶着国公夫人的空衔,上了这个以夫君为筹码的赌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