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68400000048

第48章 王学在浙西的传播与发展(7)

[157]“依”,何晏解为“倚”,《说文解字》从之。“循”,最早出于《左传》卷四一“循而行之”,故《说文解字》释作“行顺”。“循”非“因循”,后者有泛应安排之意。故邹东廓批评说: “即此‘因循’二字,正是病根,不猛自斩艾,则主宰安得精健?泛应安能有统纪耶?允蹈实践之旨,幸矣!然须除此病根,方能结果。”

(《东廓邹先生遗稿》卷五《答沈思畏》)

[158]吴震:《欧阳南野论》,见钱明主编:《阳明学新探》,200~201页。

[159]《居业录》第七, 《四库全书》子二○,64页。按:阳明有时也讲“循理”,如其曰:“但知人不循理,而不自知其不循理者亦有。” (《与诸弟书》,见钱明:《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293页)但更讲“循良知”,如其曰“循着良知”、“循此良知”、“学循良知”等(参见《传习录》中)。

[160]其中阳明弟子孙应奎的批评较具代表性,其曰:“‘致良知’三字师门口诀,及门者类言‘依本体’便是,固不差,不知本体何以依得随其气质清浊而所以求?依本体者,学利困勉多少层数在,非立志勇决,实用其力,而不使一毫放过,则因循自欺,终身迷误而不自觉,其于本体何有?” (《燕诒录》卷二《忆言·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九○,547页)

[161] 《惕若斋集》卷一《奉复天台耿先生笔示排异学书》。吴震指出: “此‘循’字与‘致’字的‘推致’之意有所不同,它含有‘率性’之‘率’的意思(如,郑玄注《中庸》‘率性之谓道’曰:‘率,循也’)。因此,‘循着良知’又有可能推衍出‘率性自然’等说。” (《阳明后学研究》,101页)可见,以“循”字训“率”字,并非管志道之独创。

[162]《王阳明全集》,71页。

[163]同上书,109页。

[164]同上书,116页。

[165]尽管董澐亦狂,连阳明都笑他狂(参见《从吾道人诗稿》卷下《哭阳明夫子》),但其性格毕竟属于自省老实型,所以与王畿、王艮等人略有区别。

[166]参见《黄宗羲全集》第7册,259~260页。

[167]《从吾道人语录·求心录》第25条。

[168]董澐曰:“愚谓万世学者,大病只要学知识,不肯学如愚。”(《从吾道人语录·把卷录》第6条)

[169]该批示亦见于《传习录》下黄以方记(参见《王阳明全集》,122页),但黄只记“今之论性者纷纷异同”,而并未明指“纷纷异同”者为谁。董澐的这一记录,不仅明示了对象,而且暴露了自己与法聚在思想上的分歧。

[170]《从吾道人语录·日省录》第9条。按:董榖的《碧里后集·附豢龙子》

把这条内容记在“余与聚子论性以呈于阳明先生”下,似为董榖与法聚之争,而其实则代表了董澐的思想。

[171]《王阳明全集》,217页。按:阳明甚至还把“率意”与“行私”相连接。

他指责“任性”,却对“率性”网开一面(参见《与诸弟书》,见钱明: 《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293页)。

[172]“率意”即“任意”, “意”与“性”不可混淆,故“任意”与“率性”亦风马牛不相及。然当时确实存在着一种试图混淆两者的倾向,诚如邹东廓所论:

“近来习闻良知之说矣,复以意见测度,自谓与圣同体,故遂以任意为率性,而不察许多病症,见与尧舜不同。” (《世经堂集》卷一九《文庄邹公神道碑铭》)为此,东廓遂“发明性善之旨” (《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一四《东廓邹先生传》),以图纠偏。早年受业阳明而晚年对师说有系统批评的顾应祥亦曰:“今曰圣人之学致良知而已耳。人人皆圣人也,于是人皆谓吾心中自有圣人,率意妄为咸自以为能致良知,而学问思辨之功俱废矣。” (《静虚斋惜阴录》卷二《理学》, 《续修四库全书》

第1122册,18页)

[173]《从吾道人语录·把卷录》第54条。

[174]《王阳明全集》,15页。

[175]如王阳明说:“人不用功,莫不自以为已知为学,只循而行之是矣。殊不知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着实用功,便见道无终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无一毫不彻方可。”并批评道:“今时同志中,虽皆知得良知无所不在,一涉酬应,便又将人情物理与良知看作两事,此诚不可以不察也。” (《王阳明全集》,217页)后王畿强调“须从人情事变上深磨极炼” (《龙溪集》卷一七《不二斋说》),而钱德洪则“只于事物上实心磨炼” (《黄宗羲全集》第7册,254页),皆与阳明的“着实用功”说密切相关。

[176]《从吾道人语录·求心录》第43条。

[177]《从吾道人语录·求心录》第47条。

[178]《从吾道人语录·求心录》第55条。

[179]《从吾道人语录·求心录》第33条。

[180]《从吾道人诗稿》卷上《树下打眠》。

[181]《从吾道人语录·把卷录》第39条。

[182]《从吾道人语录·日省录》第3条。

[183]《从吾道人诗稿》卷下《示孙》。

[184]《从吾道人语录·后录》。

[185]《碧里后集·达存》下《与杨秋泉参将书》。

[186]《碧里后集·达存》下《附豢龙子》。

[187]《从吾道人语录·澉川钟楼图跋》。

[188]《从吾道人语录·与吴南溪先生论水利书》。

[189]参见董榖:《从吾道人语录跋》。按:笔者所见的蓬佐文库藏本未载该跋文,可能载于《从吾道人语录》的日本尊经阁文库藏本,此据水野实、永富青地《〈从吾道人语录〉の研究———王守仁の遗言〈日省录〉》移录(详见后述)。

[190]对此,山下龙二纠正说:万历十三年即乙酉年。然《王门宗旨序》末尾却有“万历己酉冬吉同郡后学周汝登顿首撰” (按:该语不见于《东越证学录》卷六《王门宗旨序》)之记载,而己酉乃万历三十七年,故推知乙酉恐己酉之笔误(《阳明学の终焉》,205页)。另据山下先生说,蓬佐文库藏的《王门宗旨》14卷本还藏于日本尊经阁文库。

[191]《四库全书总目》,815页。

[192]据陶望龄说: “抄书七本奉纳,总名《王门宗旨》,或名《王门精训》,惟取其一,倘有佳名,不妨易也。……诸录中一二长篇,亦稍觉懒慢者,似不妨裁省也,容与海老再商订以复。” (《歇庵集》卷一五《与余山阴舜仲十首》十)陶氏在《与王董父二首》中亦曰:“《王门宗旨》刻甚佳,仁兄独任其劳,功岂鲜浅?不孝亦当为致谢也。”(《歇庵集》卷一五)由陶说而知,此书初录时,望龄多有异议,经与海门商订,才得以成书,最后刻于武林(今杭州)。

[193]参见《王门宗旨》卷首。据《四库全书总目》(一八,子部儒家类存目二)载:“《王门宗旨》十四卷,明周汝登编。其中卷一至卷七是《阳明语抄》,卷八是《心斋语抄》,卷九是《曰仁语抄》,卷十《绪山语抄》,卷十一至卷十四是《龙溪语抄》。”日本《内阁文库目录》亦为《王门宗旨》十四卷,十二册,与《四库全书总目》一致。然现收录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一三)中的《王门宗旨》仅存十一卷。

[194]《四库全书总目》,1579页。

[195]《日省录》是问答型,而《求心录》和《把卷录》则是评论型。《日省录》记载了董澐师从晚年阳明的言行,其中有不少阳明语录未见于《传习录》下卷。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从现存的朱得之编的《稽山承语》中找到与《日省录》所收相同的4条语录,另外耿定向的《先进遗风》亦录有1条(前文已述),这些都反映了董澐在阳明晚年讲学绍兴期间的影响力。一般来说,被称为语录的东西往往能反映记录者的主观动机和倾向,《传习录》下卷就不免透露出遵守绳墨的钱德洪之立场,董澐的记录亦不例外。

[196]《两浙著述考》,1272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197]《从吾道人语录》卷末。按:焦竑在万历三十六年撰写的《题辞》中亦只说“得萝石先生语录一册”,而未言及诗集,说明刊刻董澐的晚年诗集以及其他著作的愿望,一直到万历年间都尚未实现。

[198]钟韶,字牙台,人称西皋翁,有《论语逸编》三十一卷(“此编集诸书所载孔子问答之语……前有其甥郑心材序,称其根据六经,节取百家”(《四库全书总目》,818页))、《西皋集存逸》十卷(崇祯元年孙男钟祖保复初堂刊本)。钟韶与法聚的关系也相当密切,《玉芝和尚内集》卷下载有《与钟西皋太守书》,内容涉及佛教诸问题。

[199]崇祯壬午孟春后学钟令闻《跋》,载《从吾道人诗稿》卷首。

[200]其父郑心材(1554—1613),字敬中,号思泉,海盐人,肄业太学,屡试不中,万历二十八年以祖荫授前军都督府都事,三十六年升福建都转运盐使司同知,弃而不赴(参见朱国祚:《明奉政大夫应天府治中思泉郑公墓志铭》,《郑京兆外集》上卷)。日本尊经阁文库藏有郑端胤搜集编校的《郑京兆文集》十二卷、《郑京兆外集》二卷,万历四十三年刻本(详见黄仁生:《日本现藏希见元明文集考证与提要》,279~281页,长沙,岳麓书社,2004)。

[201]《陈确集》,220页。

[202]同上书,374、414页。

[203]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九有录。

[204] 《海宁州志稿》卷一二《典籍》,民国刊本,载《中国地方志集成》第22。

[205]此据上海图书馆目录,其实应称钟令闻刻本。

[206]以上三种本子,经笔者编校整理,现已收入《徐爱·钱德洪·董澐集》中。

主要参考文献

一、原典类

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

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朱熹.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朱熹.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陈淳.北溪字义.北京:中华书局,1983

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92

杨简.慈湖遗书.四明丛书本

胡居仁.居业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陈献章.陈献章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日译本).东京:明德出版社,1982

钱德洪,曾才汉.阳明先生遗言录.日本东北大学图书馆狩野文库藏本

朱得之.稽山承语.日本东北大学图书馆狩野文库藏本

施邦曜.阳明先生集要.明崇祯八年刊本

墨憨斋.皇明大儒王阳明出身靖乱录.日本庆应元年弘毅馆刻本

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清康熙二十年刻本(简称《甘泉集》)

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明嘉靖十五年闻人诠刻本

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明嘉靖四十四年刻本

湛若水.钟彩钧编校整理.泉翁大全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4

王廷相.王廷相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

高拱.高拱全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黄绾.石龙集.明嘉靖十二年王廷相序刻本

黄绾.明道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

罗钦顺.困知记.北京:中华书局,1990

罗钦顺.整庵存稿.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明人文集丛刊”本

李梦阳.空同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许相卿.云村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汪道昆.太函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季本.季彭山先生文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106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9

季本.说理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郑善夫.少谷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顾璘.息园存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顾璘.凭几集续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徐爱.横山遗集.明嘉靖十三年刻本

陈九川.明水陈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邹守益.邹东廓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简称《东廓集》)

邹守益.东廓邹先生遗稿.民国十五年胡庆道重印本

薛侃.中离薛先生全集.民国四年公昌印务局铅印本(简称《中离集》)

程文德.程文恭公遗稿.浙江图书馆藏明万历十二年程光裕刻本

顾应祥.静虚斋惜阴录.续修四库全书本

顾应祥.崇雅堂文集.明万历三十八年刻本

王畿.王龙溪先生全集.清光绪七年重刻本(简称《龙溪集》)

王畿.龙溪先生会语.明万历四年查铎刻本

吴震编校整理.王畿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董平编校整理.邹守益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王艮.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民国六年袁承业排印本

王艮.王心斋全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王栋.一庵王先生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王襞.王东厓先生遗集.民国六年袁承业排印本

罗洪先.罗念庵先生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念庵集》)

罗洪先.石莲洞罗先生文集.明万历四十四年陈于廷叙刻本

聂豹.聂双江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简称《双江集》)

欧阳德.欧阳南野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孙应奎.燕诒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汪循.汪仁峰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徐阶.世经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董澐.从吾道人诗稿.上海图书馆藏清抄本

董澐.从吾道人语录.明万历十三年余懋孳校刊本

董澐.湖海集.浙江省图书馆藏清抄本

董榖.碧里后集.嘉靖四十四年董鲲刻本

法聚.天池玉芝和尚内集.嘉靖四十三年刻本

项乔.项乔集.温州文献丛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颜钧.颜钧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同类推荐
  • 旷野呼告

    旷野呼告

    俄罗斯思想家列夫·舍斯托夫毕生规避理性,倡导神明启示,远离思辨,崇尚信仰。在本书中,作者尤其以独特的感悟理论向人们阐释了西方思想界与文化界巨擘克尔凯郭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神明启示下所显露出来的思维的魅力。同时,作者更深刻地向人性的深处拷问理性,在思想旷野发出在他认为没有回音的无声的呼告。
  • 庄子诠言

    庄子诠言

    本书分为“庄子总论”、“道与德”、“天与人”、“物与我”、“群与己”、“神与形”和“结论”等七章,论述了庄子关于个人自力与外在关联的哲学思辨。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列子臆说(中册)

    列子臆说(中册)

    《列子》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与老庄并列。它高深莫测,易读而难懂,以故事、神话的形态,阐释道家的学术及观念。《列子臆说》是南怀瑾先生关于《列子》的讲记,共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以《列子》的内容为研究重点,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列子,这个御风而行的人,要我们从一切自设的框架中突围,成就天地间的自在逍遥。
热门推荐
  • 正行天下

    正行天下

    天启十年,幼王登基,奸臣当道,武林动荡,各自为战,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因怨念太深,故邪灵降世,天下修行者,齐聚共御,替天行道,铲除邪灵,若心无邪念,则心正,心正,方能行天下,正气在手,正义在心,誓与邪恶作斗争!
  • 无罪的凶手

    无罪的凶手

    新书《卡洛之夜》感谢支持! 用情怀精心烹制一道悬疑大餐:1.取帅气小哥哥,漂亮小姐姐各两枚,用专情,痴心,洁身自好熏陶二十载;2.另取渣男四颗,与阴险,自私,花心充分搅拌,备用。3.将上述食材放岁月中洗涤,改刀,入剧情加七情六欲大火煸炒,转至文火慢炖入味。4.八分熟时加入~若干朵,辅以逻辑,推理,大火收汤。请各位书友慢慢品尝!品鉴Q群号:257309344
  • 天地几何

    天地几何

    古之以来,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锋芒藏身,利刃出鞘,平定乾坤!苦练修身,为报师仇,过关斩将,只为天下苍生!
  • 尘久于心

    尘久于心

    童话中的美好臆想,在梦境中再次降临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相遇是为了彼此的相守相守是因为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是我的繁花似锦觅安宁

    你是我的繁花似锦觅安宁

    初见时,她以为这是她和他的第一次见面。“你好,顾先生”第二次,在遇见是她狼狈不堪的时候,他递了一张手帕。本能的说着谢谢,抬头一看,好巧啊,顾先生。再次见面,顾先生麻烦你不要在跟着我了好吗?我真的不认识你,我也从来没有见过你。苏洛你可知你是我的繁花似锦觅安宁
  • 卡耐基成功学:人性的弱点

    卡耐基成功学:人性的弱点

    本书介绍了与人相处的基本技巧、让人喜欢你的技巧、让人接纳你的技巧、让人认同你的技巧、让人看重你的技巧、家庭幸福快乐的方法等内容。
  • 奸商戏萌妻

    奸商戏萌妻

    “总裁就是资本主义的毒苗,残害无产阶级的侩子手,是“总”是“裁”人的人。”“这个月的奖金——”楚云飞凉凉的说道。“但是总裁您是例外的,您是全世界总裁的楷模,我们心目中的理想老板,少男的偶像,少女的杀手——”“你呢?你心目中的我是什么样子的?”“额,小的对您的景仰之情有如——”“嫁给我吧!”“(⊙o⊙)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守护者之三元大陆

    守护者之三元大陆

    三元世界,诸天并立,三界骚乱,征战不休。三界之外,魔兽来袭,诸天之主身陨,三界岌岌可危,战神牺牲自己为冯青获得一丝逃出生天的机会冯青也是知道三界被入侵的唯一知情者且看灵魂逃出生天的冯青将携带长生诀王者归来护卫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