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68400000040

第40章 王学在浙中的展开与挫折(10)

[183]《黄宗羲全集》第7册,264页。

[184]参见吴震:《阳明后学研究》,149页。

[185]《黄宗羲全集》第7册,265页。

[186]同上书,263页。

[187]关于黄绾对龙溪的批判,可参阅《石龙集》卷一三《赠王汝中序》、卷二〇《复王汝中书》。

[188]《王阳明全集》,1357页。

[189]差不多同样意思的话,绪山在写给念庵的《答论年谱书》中亦讲过:

“师殁后,吾党之教日多歧矣。洪居吴时,见吾党喜为高论,立异说,以为亲得师传,而不本其言之有自。……刻《传习续录》(嘉靖三十四刊)于水西,实以破传者之疑。”(《王阳明全集》,1378页)按:绪山居吴,时在嘉靖十四年,此时龙溪在南都,故绪山此言之对象显然包括龙溪。因而陆世仪曾针对绪山所撰的《〈传习录下〉跋》中一段话言道:“此盖为龙溪而发,救正王学末流之功甚大。”(《余姚县志》卷一七《艺文》)

[190]《龙溪集》卷二〇《绪山钱君行状》。

[191]《王阳明全集》,1357、1375页。

[192]徐阶对龙溪的评语是:“公性坦夷宽厚。其与人言,或未深契,从容譬晓,不厌反覆,士多乐从公,而其兴起者,亦视诸君子为倍。”(《龙溪集》附录《龙溪王先生传》)正是由于龙溪的宽厚性格与教学方法,才使他赢得了众多学者的推崇,而这一点恰好是绪山所欠缺的。

[193]钱德洪:《贺黎蛟池序略》,《王门宗旨》卷一〇《钱绪山语钞》。

[194]钱德洪:《寿徐横山夫人五十序》,《王门宗旨》卷九《徐曰仁语抄》。

[195]《龙溪集》卷一二《答程方峰》。

[196]当然,龙溪的“中行”立场远不及绪山,故同样赞成“中行”说的邹东廓曾劝其说:“汝中兄,同志之隽,所得最深,若时相砥砺,同升中行,吾道之大庆也。”(《东廓集》卷五《复戚司谏秀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六六,54页)

[197]《友庆堂合稿》卷二《答刘公霁》,205页。

[198]《王阳明全集》,1356页。

[199]甘泉对“中行”原则曾作过很高的评价:“知崇而礼卑,中行之士也。

行者中路也,以上便可到圣人地位。狂者有智崇而无礼卑,狷者有礼卑而无智崇。

孔子思得狂狷,盖欲因其一偏之善,抑扬进退之。狂狷交用,则智崇礼卑,天地合德,便是中行,可践迹而入圣人之室矣。”(《黄宗羲全集》第8册,179页)对此,绪山是深有同感的。

[200]《王阳明全集》,967页。

[201]同上书,989页。

[202]《黄宗羲全集》第8册,758页。

[203]王畿:《书同心册后语》曰:“乡党自好与贤者所为,分明是两条路径。

贤者自信本心,是是非非一毫不从人转换。乡党自好即乡愿也,不能自信,未免以毁誉为是非,始有违心之行,徇俗之情。”(《龙溪会语》卷六)明儒吕维祺在《论学书》中亦把“乡愿”视为讲学的最大障碍之一:“讲学不为世俗非笑,是为乡愿;讲学不到使非笑我者终心服我,是为乡人;讲学必别立崖岸,欲自异于世俗,是为隐怪;讲学不大倡其道于天下后世,以承先启后自任,以为法可传自励,是为半途之废。”(《黄宗羲全集》第8册,652页)说明“乡愿人格”为大多数明儒所不齿,这恐怕也是绪山与龙溪相比得不到世人喜爱的原因之一。

[204]《顾端文公遗书》之《证性编》卷三《罪言上》。黄宗羲在评论耿定向时亦认为:若“以中行为学,稍一不彻骨髓,其下场不及狂狷多矣”(参见《明儒学案》,卷三五《耿定向传》)。

[205]参见顾允成:《小辩斋偶存》卷五《上耿中丞》。

[206]《小辩斋偶存》卷六《简高景逸大行》。

[207]在黄宗羲看来,天台之学虽“不尚玄虚”,但“因李卓吾鼓倡狂禅,学者靡然从风,故每每以实地为主,苦口匡救。然又拖泥带水,于佛学半信半疑,终无以压服卓吾”(《黄宗羲全集》第8册,67页)。这与绪山针对龙溪的所作所为,真是何其相似矣!

[208]这从泰州王门的林春所撰的《访王龙溪不遇纪事》、《再游崇寿寺记》

(《林东城文集》卷上)中便可看出大概。对此二文,唐顺之曾评论说:“此二篇何异山阳之笛,龙溪读之,其亦有慨然感怀者乎!凡为东城之友者读之,亦有慨然感怀者乎!”(同上)林春尚有《忆龙溪》诗曰:“一别天真系远思,龙溪不见重依依。

同心念我来江表,直指怀君滞浙西……只从真性求良贵,不向人间叹别离。”(同上)这完全可视为泰州王门弟子对龙溪感情的自然流露。然而对绪山,林春虽有提及,但却说每见绪山等人,“辄思”龙溪(参见《林东城文集》卷下《简王龙溪年兄》三)。所以林春希望学者“将所疑所得者,请质于甘泉夫子、海上心斋、山阴龙溪,此第一义也”(《林东城文集》卷下《复曾石唐侍御》)。阳明去世后,甘泉的地位无人能比,而心斋是泰州王门的创始者,惟龙溪的身份比较特殊,他的影响力应来自其深邃透彻的思想学说和能言善辩的“点化手段”(林春语)。而在钱、王二人同时出场的场合,绪山好像只是个摆设和陪衬。

[209]《龙溪集》卷二〇《南玄戚君墓志铭》。

[210]《龙溪集》卷一五《自讼长语示儿辈》。

[211]《龙溪集》卷二〇《在庵王公墓表》。

[212]《龙溪集》卷一九《祭戚南玄文》。

[213]《念庵集》卷八《书王龙溪卷》。

[214]似乎惟有焦竑是个例外,他把绪山、龙溪一并视为“狎主道盟”(《澹园集》,482页)。然绪山却对同门中的这种龙溪评价论不以为然,反倒把“出湛甘泉门”而“晚与水西会讲诸人阐良知之旨”的翟祜誉为“吾道之主盟”(《泾县志》卷一八《儒林》,376页)。尽管他在阳明去世后就不遗余力地关注起“主盟得人”这一关乎师门之传承的首要问题(参见《王阳明全集》,1451页),但似乎并未把目光放在龙溪身上。又因其缺乏龙溪那样的自信和勇气,故而在“宗盟”问题上也少有自我吹嘘的表现。

[215]《龙溪集》卷二〇《南玄戚君墓志铭》。

[216]《不二斋文集》卷五《祭王龙溪先生文》。

[217]《龙溪集》卷一〇《与罗念庵》。

[218]《龙溪集》卷一五《自讼长语示儿辈》。

[219]《龙溪集》卷一五《自讼问答》。

[220]《龙溪集》卷二〇《在庵王公墓表》。

[221]《龙溪集》卷首《龙溪王先生传》。

[222]对此,笔者在《王阳明史料学》(即出)中已有详考,兹不赘述。

[223]参见佐野公治:《名古屋大学藏〈阳明先生全集〉について———王阳明〈文录〉の一资料》,载《名古屋中国哲学论集》,2002 (1)。

[224]据笔者分析推测,嘉靖后期,为彰显先祖功德,守护钱王表忠观,联络各地钱氏后裔,绪山已举家迁往杭州,后来其子孙便在杭州繁衍生息。

[225]《四库全书总目》,562页。

[226]朱国祚:《两浙名贤录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一一三,6页。

[227]同上书,22页。

[228]同上书,23页。

[229]《黄宗羲全集》第7册,254页。

[230]同上书,269页。

[231]据笔者推算,从嘉靖二十五年到三十九年,绪山前后算起来的讲学时间是15年,而龙溪却有40余年,除去绪山去世后的10年时间,龙溪讲学要比绪山多整整15年。而且有不少由两人共同创办的讲会也都是龙溪一人前往讲学,而绪山则常常守在杭州,或从事阳明著作的整理和编纂,或为缅怀先祖而考订史文之疑。尤其在他们的晚年,龙溪是“年八十犹周流不倦”,而绪山虽“善调摄,老而益强”(《期斋吕先生文集》卷一二《绪山钱公墓志铭》),但却七十未到,即“作《颐闲疏》告四方,始不出游”(《黄宗羲全集》第7册,254、269页)。这说明两人尽管都以讲学为业,但热情程度与投入精力大不相同。因此在笔者看来,龙溪所谓的绪山“取友之志,未尝以老而衰也”(《龙溪集》卷二〇《绪山钱君行状》),带有明显拔高绪山进而凸显讲学交友之重要性的意图,不可轻信。

[232]参见《四明儒林董氏宗谱》卷一七《簿目·尊道录自序》。

[233]据《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六《诸儒学案》题要称:“是书辑周子、二程子、张子、邵子、谢良佐、杨时、罗从彦、李翱、朱子、陆九渊、杨简、金履祥、许谦、薛瑄、胡居仁、陈献章、罗钦顺、王守仁、王艮、邹守益、王畿、欧阳德、罗洪先、胡直、罗汝芳二十六家语录,而益以耿定向之说。元卿,定向弟子也,其学本出于姚江,程朱一派特择其近于陆氏者存之耳。”绪山学说与耿天台相近,刘元卿不收绪山语录,令人费解。莫非绪山之书存世极少,元卿无缘阅览之故耶?

[234]尽管龙溪在感情上还是对师兄深表敬意:“绪山先生不幸捐背,同心益孤,岂胜伤感!祭文稿叙述数十年交与之情,略泄师门授受之微机。”(《邹聚所先生外集》,《与邹聚所书》一,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一五七,402页)但在学术上却有点鹤立鸡群、孤掌难鸣的感觉。

[235]如陈鹤的《龙溪丈人歌》把罗念庵视为龙溪之“知己”(《海樵先生全集》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八五,637页),孙奇逢的《题念庵集后》把罗念庵称作龙溪之“益友”(《夏峰先生集》卷九,315页),而龙溪本人则把念庵当作“骨肉”(《龙溪集》卷一〇《与罗念庵》),而只把绪山称为“友人”(《王阳明全集》,1361页)。反观绪山,亦复如此(参见《王阳明全集》,1374页)。这既反映了钱、王二人割舍不断的紧密关系,同时也显露出深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既彼此尊重又互不买账的复杂心态(详见后文)。

[236]《龙溪集》卷一五《遗言付应斌应吉儿》、卷首《刻王龙溪先生集序》。

[237]然《明史》卷二八三《钱德****》称:“七年冬,偕畿赴廷试。”而同卷《王畿传》则称:“与钱德洪并不就廷对归。”似以绪山为主。笔者以为,因绪山年长,故《明史》以其为主,龙溪随行,亦不为过。

[238]《龙溪集》附录《龙溪王先生传》。

[239]参见《黄宗羲全集》第7册,268页。

[240]关于心渔翁要求绪山以举业为重的史料,可参见《阳明年谱·附录三》(《王阳明全集》,1292页)、《东廓邹先生遗稿》卷一〇《四然翁赞》。当时有乡亲谓心渔翁曰:“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将无隆师而薄亲乎?”后又有人质疑道:“为学以亲故,不免业举之累。”批评绪山隆师薄亲、不事举业。心渔翁起先信而忧之,后经绪山解释及诸友劝说,方释然而归,曰:“儿所行者,义也,奈何欲以利沮之?”后阳明亦支持绪山说:“以亲之故而业举,为累于学,则治田以养其亲者,亦有累于学乎?先正云:‘惟患夺志。’但恐为学之志不真切耳。”(《王阳明全集》,30页)这对绪山,无疑是莫大的鼓励。

[241]《念庵集》卷五《夏游记》。

[242]绪山、龙溪在待人处世上的差别,我们还能从他们的为政之道中窥见一斑。比如嘉靖三十四年,绪山见倭奴焚掠乡居,便作《团练乡兵议》,并向胡宗宪鼎立推荐自己的门人都督戚继光和总兵梁守愚,胡卒赖戚、梁之力,以成大功。事后胡向绪山表示谢意,曰:“始疑公儒门,不娴将略,乃知善将将也。”(《龙溪集》卷二〇《绪山钱君行状》)说明绪山在政治上亦是相当躬行务实的。然龙溪的做法就要圆滑得多。他深知宦官在明代政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拉上关系,居然想到了“走后门”,企图通过“纂辑历代中官传,得其善与恶者若干人,录为《中鉴》,间以数语引而申之,开其是非之本心,譬以利害之隐机”(《龙溪集》卷一〇《与耿楚侗》),以影响和教化宦官,从而达到从祀阳明,使王学官学化的目的(参见邓志峰:《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415~320页)。由于绪山的努力,使王学的影响力扩大到明代的抗倭战场;而由于龙溪的努力,却使王学的影响力渗透到朝廷内部。两人的所作所为虽然都称得上“事上磨炼”,但“可惜平生精神,俱用此等没紧要事上去了”(《王阳明全集》,1474页)。尽管投入得不多,但已有悖于阳明之遗愿。况且一个敦厚,一个圆机,治世方式迥异,效验相去甚远。

[243]这与薛侃所谓的“依良知处,是良能也”(《研几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九,497页)的观点比较一致。

[244]参见《黄宗羲全集》第7册,427页。

[245]黄宗羲曾曰:“双江主于归寂,同门辨说,动盈卷轴。”(《黄宗羲全集》第7册,497页)绪山亦与龙溪、东廓、洛村、明水一样,“皆守已发未发非有二候,致和即所以致中”的立场(同上书,413页),但梨洲在双江小传中却只言龙溪等五人(加上刘两峰)对“归寂说” “各致难端”,而惟独不提绪山(同上书,427页)。笔者以为,梨洲不提绪山并非一时之疏忽,而是绪山在当时学术圈内********的具体表现。

[246]《王阳明全集》,1376页。

[247]同上书,1379页。

[248]同上书,1374页。

[249]以上均参见钱德洪:《答论年谱书》,《王阳明全集》,1369~1379页。

同类推荐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算命先生搞的“封建迷信”;还有人说,《易经》深奥难懂、神秘莫测。想探究《易经》的奥秘吗?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自己变得简单,让《易经》变得更简单。
  •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做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其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阳明心学智慧源源相传,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黄宗羲、章太炎、梁启超、李宗吾等,他们叱咤风云,显耀一生,却都奉阳明心学为最根本的精神导师。
  • 《精神现象学》义解(共2册)

    《精神现象学》义解(共2册)

    本书是一部逐段考释《精神现象学》的评注性著作,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黑格尔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吸收国内外学者《精神现象学》研究的前沿成果,并经过多轮课堂教学、同行讨论的锤炼后写作而成的。本书不满足于对国内外某家某派观点的单纯介绍,而是基于自身的判断,对这些观点有取有舍,并重新界定辩证法、规律、理性、精神等关键概念,对黑格尔与现代性的关系、德国古典哲学的特质与思想史地位等问题提出作者独立的见解,堪与西方学者进行对话。因此,本书对于推进我国黑格尔研究和德国古典哲学研究大有裨益。
  •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论述了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的历史生成、中国第一个唯物史观思想的体系化、唯物史观与李达中国经济问题、唯物史观与李达社会主义理论等。
  • 中国哲学十讲

    中国哲学十讲

    本书先从整体上对中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思想家加以对比,而后选取了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九个流派思想,深入各派哲学文本,分别作详尽的评述,其援西入中的研究进路和精辟观点在同时期的中国哲学著作中可谓独树一帜。
热门推荐
  • 再喊一声爹

    再喊一声爹

    这是一部记实体的小说。一段缱绻悱恻的爱情故事。父亲和他的孩子们,奉献与感恩,旧思想与新观念的碰撞与交融,爱与恨,喜与乐,忧与愁的感人故事。文章以亲情为主线,以爱情为辅线,以家庭为背景,展现父亲的刚与柔,慈与狠,喜相逢、伤离别、无论历经怎样的人生风雨,决不向困难低头,一心向上的别样情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们难忘的青春

    我们难忘的青春

    本书讲述了女主人公韩小萱和男主人公赵准的唯美校园言情小说,以H市的高中学校为第一背景。在全文的最开始,韩小萱处于中下层阶级,但是阴差阳错地和H是首富赵准进行交往,过程一波三折。中间过程更是有趣,贝贝、毛豆、韩小妹........这些人物更是活灵活现。快去书里看看吧!!!!!!
  • 双子座喵星人的日记

    双子座喵星人的日记

    这里没有言情(或许会有?)这里没有玄幻(肯定没有!)这里只有一名(只?)双子座二货女生的无限吐糟!
  • 终极恶女之缘来是你

    终极恶女之缘来是你

    此文改编至台剧《终极恶女》。尹小枫:遇见你,是我此生最幸运的事。王查理:宠着你,是我此生最幸福的事。
  • 人间夜梦

    人间夜梦

    2120年,地球将面临各种危机: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经济衰退、宗教冲突,战争、饥饿和贫穷威胁着地球。地球之上危机重重,地球之下,一个拥有超高科技的国家,他们因能量源“黑石”而身怀异能。一直以来,为了保护地下国不被地上人知道,地下国人隐秘的生活,秘密地协助地上国家平衡环境、平息战乱。然而,黑石的启动者王族和黑牡丹家族在三千年前的浩劫中消失,虽然三千年来,地下国人一直在帮助地上,但收效越来越差,地球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环境危机。就在这时,地下国的代理管理者——司务大臣巫成在转世瀑布中看到了转世黑牡丹的影像,故事从寻找转世黑牡丹开始。
  • 非正常格里芬指挥部

    非正常格里芬指挥部

    由一名日常脱线的指挥官、各位性格古怪的枪娘、一群同样奇葩的好友为各位带来的有趣故事……以上你们就当真的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黑暗边缘

    黑暗边缘

    死亡不是终结,杀人不能灭口!!!!!!!简体出版上市《亡人相术:暗瞳》,卓越当当有售。(媒体推荐)悬疑惊悚小说最难的莫过于故事的构思,而讲故事的能力无疑是作者擅长的。他设计了一个华丽的迷局:一份疑窦重重的委托,一栋暗藏杀机的别墅,一个恶意明显的陷阱,最终引出一段亡人相术师的惊魂历险。——《心理罪》作者雷米请把你所有的好奇心和勇气留给这部作品,这里有五千年文明最难解的祝由谜题,有最诡异神奇、失传已久的亡人相术,凶宅、噩梦、诡照、冥虫、神秘组织、城市历险,等等,等等,席卷而来……——《邪兵谱》系列作者纳兰元初作者的构思精巧至极!死者也有智慧,人虽死亡,可喉间还留有线索,瞳仁中还保留着被害的场景,等待着亡人相术师施展独门的读唇看眼的技艺来开启!开启的过程充满惊险,你准备好了吗?——莲蓬鬼话版主苏京
  • 前世的情缘今世的轮回

    前世的情缘今世的轮回

    你说过只娶我一人,爱我一人,可是你未遵守你许给我的承诺。是你已不再爱我,还是我太傻太傻?傻到苦苦期盼你多看我一眼,仅此一眼而已,可你都如此狠心。一次次破碎我的梦,把我打入地狱独自一人。如果再有来世我宁愿我从未遇见过你。这一生我注定有付于你,如有下一世换我来等你,爱你,千千万万倍痛爱你可好?过奈何桥时我定不会喝那孟婆汤,这样下一世l轮回我才记得你。上一世他为了让她死心,让她尝尽世间痛苦,甚至狠心亲手逼着她喝下堕胎药。只为了让她对他死心,而她到最终都尸骨无存。她带着遗憾,悔恨离开了人世间。他本以为她不会在记得上一世他给予她的痛苦,可她终是想起来了。她恨他,恨得入骨,她为了报复他,甚至不惜一切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