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67100000011

第11章 “万物一体之仁”的儒家道德理想

王阳明把他的“致良知”学说最终归结为“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而“万物一体之仁”是最能表现其学说的儒家思想特色的。

历来在哲学史上,有多少反对王学的思想家,都把他的学说斥之为“通禅”。虽然,若从王阳明把“良知”的特性看作“虚灵”、“明觉”这一点上看,他对良知本体的描述确实是较多地吸收了佛、道哲学中关于精神本体的思辨成分。但对于他,这绝不只是形式上的吸收,而是变成了一种个人的心理体验,或曰道德境界。这就是其“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万物一体之仁”是他对“致良知”学说的扩展和运用,也是他对于儒家关于“仁”的社会理想的发挥。这种发挥已不纯是空洞的想象,而是与他个人的政治生涯和道德实践相结合的,因此,不仅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原则,也包含着他独有的社会政治思想。

一、“万物一体之仁”

嘉靖六年(1527年),王阳明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将赴广西思恩、田州平定少数民族“暴乱”。临行前,他将手录的《大学问》交弟子钱德洪。在这之前,门人虽也曾多次请录《大学问》,但都被王阳明谢绝。他对于表达自己重要思想的这一部著作是极为慎重的,希望把它通过“口口相传”来教授弟子,而不愿意弟子把它当作一般文字看待,或由于误传而使它有丝毫走样。

《大学问》论述的核心问题是“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王阳明在其开篇即说: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学问》)《大学》作为儒家政治伦理学说的一部经典,论者常解为“大人之学”。王阳明解“大人”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人,以为“大人”即圣人,圣人以万物为一体,天下为一家,国家为一人,而不“间形骸”、“分尔我”。他在这里所表述的正是儒家自孔子以来以“仁”为核心的社会理想。

儒家早在春秋时期,由孔子提出了“仁”学思想,并规定了“仁”的基本精神是“爱人”。孔子在《论语》中大量使用“仁”的概念,把“仁”当作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道德标准,以及决定社会生活的普遍原则。孔子崇尚“德治”,也用“仁”这一术语来描述这样一种社会理想,即在阶级社会中人人都能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就是说,人人都要常常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你自己要事事行得通,也要让别人事事行得通;自己不喜欢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不仅统治阶级内部能够互相尊重,消除矛盾;同时,统治阶级也能爱大众,广泛地给人民带来好处,以便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这就是“泛爱众”(《论语·学而》),就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而这又都建立在以封建宗族关系为本位的仁爱思想基础上。孔子“仁”的思想被他以后的儒家学者继承和发展,如孟子提出“仁政”。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就是要统治者将自己的“仁爱之心”推而广之,如此,便能运天下于掌上了。孟子还提出“仁民”、“爱物”,要人们将爱自己、爱亲人之心推广到一切人,而且扩展到一切物。

宋代以后,理学家将“仁”的学说发展为一种宇宙观,一种心灵境界,用“仁”来解释天人、物我、心理、心性关系等内容,但“仁”作为儒家的社会理想,其核心内容并没有变。理学家有“万物一体”的观念,认为人心与万物合而为一个整体,万物之间都存在一种内在联系,这就是“仁”的本质。如孟子讲仁爱之心,人能将仁爱之心推及他人和万物,就是因为人与万物之间有着休戚相关的内在联系。“万物一体”也标志着一种“大公无私”的境界,人应把这个境界当作道德修养和精神生活的目标,抛弃从一己出发的“小我”感受,而达到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大我”境界。例如程颢讲“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天地之用皆我之用”;“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遗书》卷二上),就是讲的这样一种境界和感受。程颢所发挥的亦是张载《西铭》中万物一体的伦理本体思想。张载在《西铭》中对理想社会的人际关系作了具体的发挥,可谓淋漓尽致。他把天地比作父母,人生于天地之间,自应把万民看作同胞兄弟,把万物视为同伴和朋友。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人都尊老爱幼,同情、爱护病苦、残疾、鳏寡、孤独者;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没有矛盾和争讼。但是,这个社会并非没有等级之差,而是由君主和大臣层层管理着。

王阳明“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就是建在孔、孟及前辈理学家这些思想基础上的,但是,他已将“万物一体”的观念与“致良知”

的思想相结合。他以为,“大人”(圣人)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视天下如一家,中国如一人,并不是由于外在的“理”对他提出这种要求,而是他的心本来就具有“仁”的本质。“大人”具有视人如己的崇高情怀和“博施济众”的社会责任感,这出于他的“良知”,不只“大人”之心有这样的良知,即使平民百姓,“小人”之心也有这样的良知。天下人都有良知,良知人人所同,所以心是息息相通的,这就是“万物一体之仁”的根据。王阳明说:

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大学问》)

他把“一体之仁”的思想建于良知为天下所同的根据之上,这样,就在道德人格的意义上缩小了圣人与平民的差距。王阳明说: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又说:

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异矣。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所同具,而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以此也。(《书魏师孟卷》,《全书》卷八)

王阳明以为,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由于良知至善,“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传习录上》),好比精金之精,只因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一样。圣人虽也有才力大小的不同,但论其为圣,是不分知识和才力的。圣人原与凡人一样,并没有全知全能的天赋,他们也只是能够发现自己的良知;圣人也不一定没有过失,只不过他们能够兢兢业业,勤求去私而已。因此,“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也就是说,圣人和凡人只有一步之隔,就看能不能致得自己内心的良知;若能“致良知”,即便一字不识的“愚夫愚妇”,也同样做得圣人。

王阳明在“良知”的基础上,把圣人与平凡的百姓放到同等地位,这种良知平等的思想对于否定圣人权威,解放人的思想无疑是个进步;而另一方面,“致良知”否定知识才能的重要,排除一切成圣的客观条件和规范,这又容易从另一个方面导致思想的蒙昧和学术的空疏。“万物一体之仁”的理想建于这样一种带有二重倾向的理论支柱上,王阳明的思想主旨却只有一个,就是调和封建社会的一切矛盾,把它们都归之于人心本性的道德性;而他所提出的救世方案,也就是改造人心,恢复人人所本有的良知善性。在《大学问》中,他这样说:

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非能于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

二、“明明德”与“亲民”

《大学》中有所谓“三纲领”,曰:“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王阳明用“万物一体”的思想解释这三者,以为“明明德”就是恢复人所本有的“仁心”,“亲民”即把此仁心施之于百姓和万物,而“止于至善”是明德、亲民所应达到的最高理想,是明德、亲民的“极则”。

“明德”在王阳明看来就是人所具有的万物一体之心,“明明德”就是去掉私欲的蒙蔽,恢复本有的“明德”,实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心善性,由此,“明明德”即是“致良知”。王阳明把“明明德”置于核心的地位,他所强调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论对于社会政治活动的重要性,只不过他把修身与为政的关系进一步具体化了。

王阳明说:“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大学问》)“明明德”和“亲民”在他看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就像知与行,“心身之灵明主宰”与“身心之形体运用” 一般,是不可分割的。“亲民”,本是在为政的时候对百姓施以“仁爱”,而这种“仁爱”发自为政者的“仁心”,它是由父子之亲、兄弟之爱这些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推广而来的。他举例说,你知道爱自己的父母,这就是你的“明德”,但是你只有由爱自己的父母,进而扩展到爱他人的父母,爱天下人的父母,才能实现你的“孝”之明德。同样,你知道敬自己的兄长,这也是你的“明德”,但是,你只有由敬自己的兄长,进一步推广到敬他人的兄长,并且敬爱天下人的兄长,你的明德才能实现。“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大学问》)人在扩充自己的仁爱之心时,一方面实现了自己的“明德”,同时也就达到了亲天下人的目的。可见“明明德”必须落实于“亲民”之政上,而“亲民”之政的实行,有赖于“大人”的“明明德”。所谓“明明德于天下”,就是《大学》中所讲的“家齐国治而天下平”的意思。

王阳明这样讲“明明德”和“亲民”关系,一方面是强调“致良知”的修养;另一方面,他把“致良知”说用于社会政治活动中,主张一种“政在亲民”的思想。王阳明54岁任南京兵部尚书,于家中赋闲讲学时,越郡郡守南大吉向他问政,他回答道:政在亲民。

他应南大吉之请为其“亲民堂”作记,《记》中曰:明德、亲民“一也”,“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他提出:

“人者,天地之心也;民者,对己之称也;曰民焉,则三才之道举矣。”(《亲民堂记》,《全书》卷七)他把“民”与“己”对称,要统治阶级从这种观点出发实行“仁政”,关心天下大事和百姓疾苦,致力于封建道德秩序的稳定及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他说:

吾之父子亲矣,而天下有未亲者焉,吾心未尽也;吾之君臣义矣,而天下有未义者焉,吾心未尽也;吾之夫妇别矣,长幼序矣,朋友信矣,而天下有未别、未序、未信者焉,吾心未尽也。吾之一家饱暖逸乐矣,而天下有未饱暖逸乐者焉……吾心未尽也;故于是有纪纲政事之设焉,有礼乐教化之施焉,凡以裁成辅相,成己成物,而求尽吾心焉耳。(《重修山阴县学记》,《全书》卷七)

他以为,所谓“纪纲政事”的设立,“礼乐教化”的实施,都有赖于执政者的不昧良知,及推己及人、“成己成物”的仁心。

王阳明把“止于至善”作为规范“明德”和“亲民”的极则,反对学人和从政者的两种为学倾向,一种是空洞地坚持“明明德” 的修养,“然或失之虚罔空寂,而无有乎家国天下之施者”(《亲民堂记》),他以为这是“明明德”脱离了“亲民”的道德实践,会流入佛、道的空谈心性,不关世事;另有一种,即“固有欲亲其民者矣,然或失之知谋权术,而无有乎仁爱恻怛之诚者,是不知亲民之所以明明德”(同上),他认为这是“五伯功利之徒”。

王阳明以“明明德”作为为政的出发点,反对“功利霸术”之学,在这点上他与朱熹是一致的。但是关于《大学》的“亲民”,他与朱熹又存在着重要的分歧。《传习录上》记载其与弟子徐爱的一段对话:

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所据否?”

先生曰:“‘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与‘在新民’之‘新’不同,此岂足为据!‘作’字却与‘亲’字相对,然非‘亲’字义。…… ‘亲民’犹《孟子》‘亲亲仁民’之谓,‘亲之’即‘仁之’也。……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

朱熹在修注《大学》时,将原本的“亲民”改为“新民”,固然是强调了以封建“天理”对人民进行教养的重要,但王阳明不同意这种改法。他以为,说“亲民”已兼有教养之意,说“新民”便觉意思偏了。王阳明坚持按《大学》原本讲“亲民”,表面上的理由是反对私改经书,并坚持“亲”、“新”字意的不同,而在这背后,却有着更深层的理论上的原因,这就是他在《大学问》中提到的“先儒之说,是盖不知明德亲民之本为一事,而认以为两事,是以虽知本末之当为一物,而亦不得不分为两物也”。王阳明以为,如以木之干为本,木之梢为末,则因其为一物,所以才有本末。“明德”和“亲民”也是如此。“大人”之“明”自身的“明德”,与使百姓“明德”,本是一事,因“大人”与“小人”的良知本是一样的,不应分本末内外。如果单提“新民”,把教养人民置于“大人”自身的“明明德”之外,就是承认“大人”的良知与“小人”有所不同了。所以“亲民”与“新民”之争论,在王阳明这里主要还是表达了良知一律平等的意思,这正像他所说的:“是故苟无私欲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矣。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非能于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大学问》)

“明明德以亲民”,就其源于王阳明的政治实践活动来讲,表达的是一种用感化手段调和矛盾,而不事威刑的政治思想。例如王阳明在从龙场获赦,任江西庐陵知县时,于莅位之初,就首询里役,了解民情,并按明初旧制,慎选里正三老,处理民事纠纷。又多次告谕父老乡亲,训诫子弟,抓紧农时力耕,息争向化,不事严刑。

后来任江西巡抚时,他又在用兵之余,到处兴学,多次奏请宽租养民。但是,他以此而对统治集团成员寄予希望,企盼人人都坚持个人的道德修养,并进而扩展到“仁民爱物”以实现“一体之仁”的封建社会秩序,就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三、“圣愚各安其所”

王阳明通过“明明德以亲民”所要实现的“万物一体之仁”,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呢? 他在《答顾东桥书》中曾有这样的描述:

当是之时,天下之人熙熙皞皞,皆相视如一家之亲,其才质之下者,则安其农、工、商、贾之分,各勤其业,以相生相养,而无有乎希高慕外之心。其才能之异,若皋、夔、稷、契者,则出而各效其能。若一家之务,或营其衣食,或通其有无,或备其器用,集谋并力。(《传习录中》)

又说:

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迨夫举德而任,则使之终身居其职而不易。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视才之称否,而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美恶;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当其能,则终身处于烦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

(同上)王阳明以为,在这样的社会里,首先要有圣人的出现,像古代的唐尧、虞舜、夏禹一样,而“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都像是“昆弟赤子之亲”,都要耐心地安顿之,教养之。教养的核心内容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的伦常关系;教养的依据是人人都有“良知”之心。其次,他提出,每一个被教养的人,“下至闾井、田野,农、工、商、贾之贱”,都要安于卑琐、恪守职分,“无有乎希高慕外之心”,因为人们的各有分职,只是由于“能力”的不同。王阳明在他设计的理想社会中,不仅对贤明君主的出现,以及忠于职守的官吏寄予希望,更重要的是,对居于市井,以及从事农、工、商、贾的百姓提出了“各安其所”的要求。他以为这正是维持和稳定以“五常”关系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秩序的重要条件。这样,“万物一体之仁”的理想,就透露出它所包含的儒家“仁”学思想的另一个核心问题,即“爱有差等”的原则。

儒家讲“仁爱”历来与墨家的“兼爱”不同。“仁爱”思想所依据的,是从殷周社会贯穿下来的宗法制度、等级关系,所以“仁爱”

是以“爱有差等”为原则的。孔子讲“仁者爱人”,又讲“克己复礼为仁”,这就给爱人的“仁”加上一重限制,即必须按照礼的规定,依据贵贱亲疏的差别去爱人,而不能对各等级的人一视同仁。孟子也讲“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但他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也是由亲到疏逐步推广仁爱之心的。其所谓“仁民爱物”,主张从对人的“仁”扩展到对物的“爱”,同样是有远近之分的。王阳明的“万物一体之仁”也不例外。例如他在《大学问》中阐述所谓“至善”之“极则”时,曾这样说:“至善之发见,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是乃民彝物则之极,而不容少有议拟增损于其间也。”这里所谓“轻重厚薄”,指“大人”在实行“明明德”、“亲民”时所必须遵守的“民彝物则”,他以为这是“不容少有议拟增损于其间的”。又, 《传习录下》中有这样一段问答:

问:“大人与物同体,如何《大学》又说个厚薄?”

先生曰:“惟是道理自有厚薄。比如身是一体,把手足捍头目,岂是偏要薄手足,其道理合如此。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燕宾客,心又忍得;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救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 《大学》所谓厚薄,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

通过这段对话可以看出,王阳明所说的“自有厚薄”的道理,其实就是儒家的“爱有差等”的原则。他结合“致良知”思想对这一原则作了详尽而生动的发挥。人生于世,为了维持生命总要吃饭穿衣,为此就须采摘草木,喂养牲畜,又要宰杀禽兽,供养生活。

这本是最简单的人生道理,而王阳明用这一道理作类比,说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都必然有亲疏等差,因而儒家爱有差等的原则是不可违逆的规律,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

为了说明儒家之爱的亲疏远近,王阳明又曾阐释程颢“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遗书》卷二)中仁的“生息”之意。他以为,“仁”是造化生命之理,虽然无处不在,却总是有先后、有过程的。

“惟其渐,所以便有发端处;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传习录上》)

儒家之“仁爱”所表现的,正是这样一个生命渐进之理。比如树木,总是先抽芽,再发干、生枝、生叶。树木能抽芽,又是因为它下面有个根在。如果说树木抽芽时,就是它生命的开端,那么父子兄弟之间的爱,就是“人生生意发端处”,是仁爱的最初表现,“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同上)。

他用这样的比喻,说明人的一切活动总是从自身出发,爱也是从最切近处开始,自然就有个先后、厚薄。而墨家主张爱没有区别,没有差等,是把自家父母兄弟与路人一般看待,就像树木没有了生命的“发端处”一样。

王阳明“万物一体之仁”的境界,带有很强的理想主义色彩,而“爱有差等”的原则又是立足于现实的。譬如王阳明在赣南平息农民造反时,其所发布的《告谕浰头巢贼》中有这样一段:

岂知我上人之心,无故杀一鸡犬,尚且不忍,况于人命关天……尔等今虽从恶,其始同是朝廷赤子;譬如一父母同生十子,八人为善,二人背逆,要害八人;父母之心须除去二人,然后八人得以安生;均之为子,父母之心何故欲偏杀二子,不得已也。(《告谕浰头巢贼》,《全书》卷十六)他在这里用“先后厚薄”的说法说明自己镇压农民是出于迫不得已。在他看来,既然封建社会是个大家庭,那么杀戮一两个危及大家庭的“背逆”以保全家的安全,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样用“爱有差等”的理论来为镇压农民起义作注脚,便于无形中揭去了罩在“万物一体之仁”思想上的一层薄纱。

但是,所谓“万物一体之仁”的理想本来就不是空想,而是以哲学家所面对的现实社会关系为蓝本勾画的。当王阳明在想象这个社会的和谐、安定、没有纷争时,他可以闭眼不看这个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阶级冲突;而一旦要设计实现理想社会的方案和措施时,就必须面对眼前的现实了。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庄子全鉴

    庄子全鉴

    本书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庄子》的作者并非庄子一人,据后世学者考证,其中“内篇”出自庄子之手,而“外篇”和“杂篇”就比较复杂了,多是庄子学说的继承者所作。庄子是奇人,《庄子》是奇书。博大精深的《庄子》,对后世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学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 老庄论道

    老庄论道

    本书围绕老子思想的几个核心观念,讲述了老子哲学中的道、自然、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以及庄子哲学中所倡导的自然、自在、自由、自性的人生。本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老庄哲学中的基本观念,读者在领悟了这样几个基本观念后,也就把握了老庄哲学的基本精神。
  • 中华家训(第二卷)

    中华家训(第二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热门推荐
  • 保你满意

    保你满意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成功现在女性却意外地穿越千年遇见了冷漠的他,他把她掳回了自己的王府成为他赚钱的工具,却深深的沦陷成她的裙下臣,月朗星稀之夜他指着天上的唯一一颗星星发誓要守护她一生,她却从铜雀台上一跃而下留下一句话:”我......“
  • 异世初见

    异世初见

    她,是古武世家的少主,却因错信她人而魂归异世。他,是来历神秘的谪仙男子,却因她而异世追随。且看她如何玩转异世,他如何宠她入骨。简介无力,请戳内容,不喜勿喷。
  • 爱是捕风:追星

    爱是捕风:追星

    爱是捕风,是追逐看得见,却触摸不到的感情;爱是捕风,是拥抱虚无,却不曾后悔;爱是捕风,是忘记自己,脑中唯一停留的是他如风般模糊的背影;爱是捕风,是追累了,吃一顿,继续追;爱是捕风,是无论多久,都会坚持不懈地追,就算遥不可及,也要坚信,风,就在身边。
  • 天夜将明

    天夜将明

    以天地鸿蒙化洪荒,图腾凤凰逐天光,亘古星斗绣川泽。在此乱世之中,用年华书写一方凯歌。以汝手中剑,开启一个新的盛世。远古大陆上突然出现一个魔女,战邪魔,与神斗。“师傅,你还是个女的吗?!”某位被逼的心态爆炸的徒弟。
  • 计算三部曲之策划

    计算三部曲之策划

    【策划】厉家君的赤膊兄弟经营着服装代加工揽承的小公司,因为抄委托单位后路,并封杀,面临倒闭。他找到赤膊兄弟,几次三番,厉家君同意出山,还将目标设定为达成上市。但是赤膊兄弟这条原本快要冻僵的蛇,在厉家君将它捂暖后,反过来狠命咬了厉家君。这是一部“职场算计、品牌运营、营销架构”的现代都市经典故事。具有现实的模板效应。
  • 灵魂在手机

    灵魂在手机

    在手机里的灵魂见过没有?就是那种无敌的手机啊!
  • 女匪当道0a

    女匪当道0a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是个女土匪是什么体验?自从叶蓁蓁变成女土匪之后,清风寨每天鸡飞狗跳。别的土匪都是劫富商,叶蓁蓁专打皇家的主意……一个一个皇子送上门?对不起,瞧不上!一个一个白莲花来找茬?对不起,还真没把她们放在眼里!……等等,这位王爷,有话好好说……
  • From Crisis to Calling

    From Crisis to Calling

    Through Sasha's own extraordinary story and those of eight other brave leaders from business, government,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nd the military, this book reveals five principles for confronting crucial decisions and inspires all of us to use our moral core as a lodestar for leadership.
  • 魔鬼封印师

    魔鬼封印师

    喜欢睡觉的失忆少年九月,无意间开启了恶魔之门,使得噩梦无限延伸至了他的整个世界,恶魔?吸血鬼?丧尸?贝希摩斯?别西卜?利维坦?全部出现在他的世界里,为了终结这一切,他和他的同伴们,踏上了血腥的征伐之路……
  • 妖娆小师妹

    妖娆小师妹

    他,白日是世人敬仰的浊世佳公子。他,外面优雅,内心腹黑。她,曾是群芳榜上排名第一的奇女子。她,惊才绝艳,红颜绝世。前世,当爱情化为利刃,未婚夫竟亲手夺去她的性命。重生而来,妖娆如她,誓要改变不平的命运。当腹黑遇到妖孽,能否碰撞出爱的火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