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02000000025

第25章 我国的农业与农民问题(2)

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发展有机农业。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政策、巩固成果。启动沙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继续实施沿海防护林工程。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探索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

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加快长江、黄河上中游和西南石灰岩等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启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减少农业水源污染,搞好江河湖海的水污染治理。

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必须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国家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创新能力建设。启动农业行业科研专项,支持农业科技项目。着力扶持对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技术研发。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和巾试熟化。

深化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开展稳定支持农业科研院所的试点工作,逐步提高农业科研院所的人均事业费水平。建立鼓励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在农业科技研究中的作用。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农业技术合作、向基地农户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所发生的有关费用,享受企业所得税的相关优惠政策。对于涉农企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定引进的加工生产设备,允许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二、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继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改善推广条件,提高人员素质。推进农科教结合,发挥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积极作用。

增大国家富民强县科技专项资金规模,提高基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继续支持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加快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着力培育科技大户,发挥对农民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要积极开发运用各种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启动节水农业示范工程。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范围和补贴规模,进一步推广诊断施肥、精准施肥等先进施肥技术。改革农业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开展免耕栽培技术推广补贴试点,加快普及农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积极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水产养殖技术,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

四、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要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走符合国情、符合各地实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加快粮食生产机械化进程,因地制宜地拓展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领域,在重点农时季节组织开展跨区域的机耕、机播、机收作业服务。建设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水稻插秧,土地深松、化肥深施、秸秆粉碎还田等农机化技术。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五、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对于加速改造传统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加快建设一批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公用农业数据库。加强农村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启动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积极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农业生产中积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

进一步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与成因

普遍认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尤其是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迅速推广。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就开始显著落后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对照我国制度变迁的特征,城乡收入差距之所以表现为三个时段,是与中国经济改革的阶段性完全吻合的。

第一阶段:1978~1984年是中国执行并大规模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期,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联产承包制农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达35.5%~75%,农民在这期间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第二阶段:1985-1991年间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的阶段,改革的重点在由农村地区转向城市的同时,政府陆续实施了放开农产品价格、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的改革措施,客观上这些做法也产生了制度变迁对农业增长的激励效应,因此城乡差距并没有表现出快速的拉大趋势;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是中国全面贯彻和推行市场化改革的阶段,虽然我们并不排除这阶段对农民也有一定的激励效果,但在以市场化为目标的经济改革进程中,城市的市场化速度要远远地快于农村地区,尤其体现在要素市场发展程度上,造成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有效地转移出去,以至于农民从事农业的家庭经营收入仍占据着主导地位。

从非制度性因素上分析,造成中国农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并显著慢于城镇居收入增长的原因。还有三个方面:

第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

第二,农产品供给弹性过低,价格调整和税费改革并不一定明显推动农民增收。

第三,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扶持并不利于推动农民收入提高。

二、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特征

(一)地带特征

在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被认为具有经济发展水平依次降低的特征,因此,许多学者也把三大地带看做是揭示区域经济相关特征的重要变量。

首先,从绝对值上看,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城市人均收入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均表现出增长的趋势,且地带内两者之间的差额即城乡绝对差距也同样表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个别年份除外)。

其次,在城乡绝对差距上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东部与西部之间虽然经济实力差距悬殊,但两者的城乡绝对差距却是相差不多。

最后,从三大地带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上看:①东部地带1979~1984年和1995~1996年两个时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大于城市人均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1985~1994年(1987年除外)、1997~2002年表现为前者小于后者;巾部地带1979~1983年和1994~1996年两个时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大于城市人均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1984~1993年(1987年、1990年除外)、1997~2002年为后者大于前者;西部地带除了1979~1983年、1988年、1990年和1996年表现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大于城市人均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其他年份是前者小于后者。②从总体上讲,1979~2002年三大地带城市居民年均人均收入名义增长率和农村居民年均人均纯收入名义增长率,东部分别是15. 48%和14. 47%,中部分别是13. 66%和13. 35%,西部分别是14. 14%和12. 18%。

省区特征

从省区单元角度来看,从1985~2002年中国农村居民纯收入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理结构基本没有发生任何变化。1985年高于全国平均收入的有九个省份的农村地区,2002年又增加河北,成为十个省份,并且它们在空间上都集中在东部地区。与1985年相比,除辽宁以外,所有东部省份的农村纯收入相对于全国平均收入的比重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提高最快的五个省份分别是浙江、上海、福建、江苏和广东;而几乎全部的中西部省份(河南、四川除外)都出现了降低,降低幅度最大的五个省份依次是西藏、陕西、新疆、云南和青海。

此外,以收入较低的贵州、中等的湖北、最高的上海为例,农民纯收入之比,1985年为1 ; 1. 46 ; 2.8,2003年为1 ; 1.64:4.25,若剔除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话,这比例将变为1 ;1. 61 ; 4.29。这表明,不同省份之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不平衡性可能更大。

同类推荐
  •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

    对责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意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教师个人不能任意选择,也不能自行放弃,而且权利和义务具有交叉性,如教师教书育人既是其权利也是其义务。学校是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社会组织,属于教育法调整的重要对象。我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公民享有基本的权利,但权利与义务并存,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我们也要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本书就是从公民的权利与责任出发,让广大青少年更好的了解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把我国的法治发展推向更好的发展。
  • 向左走向右走:一九四九年前后民间报人的出路抉择

    向左走向右走:一九四九年前后民间报人的出路抉择

    在1949年中国历史的大变局中,一度寻求“第三条道路”的民间报人,如果不愿意离开“父母之邦”,就必须在国共之间作出抉择:要么留在大陆支持共产党新政权,要么追随国民党退居台湾。《新民报》主人陈铭德、邓季惺夫妇,带着对新时代的憧憬选择了前者,《世界日报》老板成舍我选择了后者。
  • 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全书共分十章,第一、二章涉及对生命伦理学原理、基本理念及重要范畴的理论思考,其他章节则分别从临床治疗、人体研究、疾病与健康、生育控制与生殖技术、器官移植、人类基因组研究、临终与死亡等方面介绍或探讨相关的伦理原则、规范及问题,最后一章粗略地阐述了卫生政策制订中的伦理影响与选择。作者通过对最新的生命伦理学理论的阐述,对上述问题加以探讨,试图找到能适合于中国国情、哲理的道路。
  • 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德育工作

    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德育工作

    校长的领导力,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校长的领导力渗透在学校管理的每一个地方,有时既是有形的,有时又是无形的。这种领导力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现在,还可以延续到将来。
  • 中国人的德性

    中国人的德性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甚至与一些人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他声称自己在书中所展示的是接触和了解中国社会时所得到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热门推荐
  • 清黎余悸

    清黎余悸

    作者的一些亲身经历,与读者分享一下我的生活
  • 想自由

    想自由

    新书《想自由》刀斩其身心灭其魂毅磨其志坚锻其骨修练不只修身更于修其心/毅/坚杨硕奇幻穿越到一片辽阔的名叫自由大陆这里生活着人族大陆各地神族占有天界人族拥有自由大陆兽族执掌兽谷魔族独霸魔窟神族与人族联盟抵抗兽魔联盟的攻击另有中立种族精灵族占有神圣森林看杨硕如何在这片广泛的异界大陆演绎!
  • 暧昧特工

    暧昧特工

    小妹妹,回家叔叔帮你好好补补理科。小弟弟,跟哥儿混吧!某武术高手?我呸!某体制官爷?我有红色证件!作者语:忘记跟大家说了,本书主角理科无敌,武力值未知不过挺变态滴。另外,主角很色特别中意警花,校花,市花……反正是花都喜欢。这是一本相当爽快轻松暧昧的都市书,希望给大家带来些快乐!收藏推荐评论吧!ps:先上一个读者群:《暧昧特工》读者一群群号:124149633。
  • 灿白之永不消逝的星

    灿白之永不消逝的星

    “傻了吧唧。”朴灿烈这样形容初见面的边伯贤。“不可理喻。”边伯贤这样形容初见面的朴灿烈。“还是蛮可爱的。”朴灿烈这样形容相处一段时间的边伯贤。“不是那么无情。”边伯贤这样形容相处一段时间的朴灿烈。“他说:‘你真的以为自己很强大?’”朴灿烈说这是边伯贤最伤他的话。因为自己拒绝了边伯贤的关心。“他说:‘我们都是假装的不是吗?’”边伯贤说这是朴灿烈最伤他的话。因为自己跟朴灿烈表白被拒绝。“伯贤,我们在一起吧。”朴灿烈对边伯贤说的最暖的话。“朴灿烈,你可别反悔。”边伯贤对朴灿烈说的最暖的话。你若执意离开,我便生死相随。
  • 别逃出我的世界

    别逃出我的世界

    此文已经转换成另一个,请看“别逃:诱拐傲娇未婚夫”谢谢,说明一下这不是弃文这不是弃文。
  • 神兽家族

    神兽家族

    在这世上有许许多多奇妙的事,而我就是经历了这绝大多数事的人,我就是我,我乃‘黑魔刹’
  • 鬼谷子叫我们精明点

    鬼谷子叫我们精明点

    本书精选出鬼谷子最为经典和实用的名言,通过历史故事、谋略故事以及商场案例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其内容包括:“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纵横捭阖,进退自如”、“慧眼识人,大胆用人”、“一言之辩,重于九鼎”等七章。
  • 惹火小甜心:大总裁,别过来

    惹火小甜心:大总裁,别过来

    “哥哥,不,不要……”一夜侵犯,五年消失无踪。再次相见,她已然不认得他,薄先生还是强行“收养”了这只张牙舞爪的小猫咪。在外,她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她脾气不好,我哄哄就好。”独处时,面对他的进攻她百般闪躲:“哥哥,我们这样不好。”
  • 宫主驾到惹世子

    宫主驾到惹世子

    一次考古,江墨玥却神秘穿越到了一个完全不在史书上出现过的年代,这是上天的疏忽,还是命运的安排?身为杀手,最后的节操都去哪了?居然会去挖坑找宝藏,可不是么,居然还被江月见挖着了一块通体洁白的玉佩。相府醒来,才发现自己的身世是有多么凄惨,活像地狱里受刑的孤魂野鬼,怎样才能拯救自己?九王爷的威胁,竟让江月见有些无可奈何,她居然被迫答应。此帐她记下了,她像只咬牙切齿的小猫,逗趣了九王爷的内心,使他竟有些别样的冲动。“这女人真有趣……”暗中另一个邪魅的男声也传出来,他到底是谁?为何总要找她的麻烦?她一定要解脱禁锢!偶然,他居然提出一个奇怪的赌注,只要你改掉五王爷的德行,那么他给他自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