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16600000031

第31章 (30)

罗莎根据信上提供的线索,很快抓获了犯罪嫌疑人,找到了被害人的尸体和凶手作案的工具。遗憾的是,现场再没发现其他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连指纹和脚印也没找到。罗莎只好按照信件提供的线索,传讯李贵,李贵交代了因与王武不和,所以约王武到餐厅喝酒,消除隔阂。

李贵指证了餐厅。餐厅服务小姐证实了李贵和另外一个人来此喝酒的事,可是一涉及到杀人和抢劫的事,李贵就一概否认,不停地叫冤枉,说自己根本不知道有这等事情发生。

这事让罗莎犯了难,王武和李贵各执一词,这里面有一个人是在说谎,但是谁在说谎呢?不好肯定。

如果是李贵说谎,他为什么那样地叫屈,难道李贵是个死硬分子,反侦查能力很强,能够做到打死不告饶?

对付这样的人,唯一的办法是用事实说话,用证据来揭穿他的谎言。可是证据在哪里呢?现场没留下什么,连目击证人都没有,很让人犯难。会不会是王武说谎呢?可是王武在信中把作案的全过程说得有鼻子有眼,包括他自己干了什么,李贵干了什么,怎么干的,都说得没有巴巴印印儿。

看上去合情合理,似乎可以成为案子的物证。如果有个人证,那么这个案子就可以结案。人证就是王武,但上哪里去找王武呢?他在信中自称当警方收到信时,他已不在人世了。

对这一点,罗莎根本就不相信。

因为不管王武用什么方式自杀,是上吊、服毒、投河、跳楼,或者是别的千奇百怪的死法,他都总得留下尸体或留下痕迹。所以罗莎不甘心,她无论如何也要找到王武,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她绝不会轻易放弃这个杀人抢劫案的结案。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个人光有决心和信心是不够的,必须得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和多变的现实。当决心和信心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你就得暂时妥协,回过头来仔细地复查。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事实与案件不合,还是案件本身与事实不合?

王武从人间蒸发了,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使这个案子成为疑案,一时找不到突破口。那么对以杀人、抢劫嫌疑而被拘的李贵,只好以作案证据不充分为由,给予了释放。

这个案子被挂起来了。

罗莎想到这里,长叹一声:“还是网络管理户籍伟大。”

她立即请示分局领导,要求迅速在公安网上向全国发出追捕手持贾有才身份证的嫌疑人。当她干完这件事走出办公室的时候,不由自主地面向蓝天,扩了扩胸,伸了伸手,长长地打了一个哈欠。

这时,手机又响了。她迅速把手机贴近耳朵,新的事情发生了。

“第一美”造型发屋血案发生以后,店铺被迫关门,前来求职的王孝玲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带着忧伤、遗憾,跟着哥哥王孝祖一起回到了跳灯镇凉风村。

她不甘心就这样待在农村,她说:“死了张屠夫就非得吃带毛猪吗?”言外之意就是离开了张洪利,我王孝玲在城里就找不到工作,就该在农村待一辈子吗?

王孝玲不甘心,也不服这个气,她没完没了地跟哥哥王孝祖唠叨,一定要到外面去闯世界。

王孝祖了。

他不是不愿意妹妹去城里打工,只是放心不下她一个人去闯江湖。于是,对孝玲说:“那好吧,要去,咱兄妹俩一起去,家里的农活和那些牲口不管了,你的事比天大,我只得随你,舍轻求重。”

王孝玲没说什么,算是默认。

当然,地里的庄稼还没到收割季节,只能交给那远房姨娘来经管,到时候给她付点钱,让她找人给收了。

牲口和家禽,只能弄到市场上卖掉。

王孝祖为了妹妹的“事业”,算是赔上血本了。

事情就有这么凑巧。

正当王孝祖确定去市场处理那些心爱的家禽和牲畜时,妹妹王孝玲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孝玲的中学同学刘梅打来的。

那女孩儿在读书时自称是孝玲的影子,两人十分要好,也曾到王孝祖家中来过几次,初中毕业后,辍学打工,听说如今在外地一座城市已经混出了人样。她来电话叫王孝玲去她那儿打工,吃喝住宿由她负责,而且还能挣不少钱。

王孝玲得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

她觉得当初与刘梅没有白好一场,这个朋友交得太对了,现如今自己有了好处,没有忘记姐妹。她暗想,自己如果今后真的发达了,一定要好好地感谢刘梅。

接下来,孝玲便与哥哥孝祖商量,既然有刘梅帮忙,哥哥就不必一起外出,可以留在家,她自己去投刘梅。

王孝祖说:“你不能只凭一个电话就去吧?”

王孝玲说:“什么一个电话,我们已经联系好几次了!”

王孝祖不放心,尽管见过刘梅几面,也相信这个女孩儿不会坑害妹妹王孝玲,但还是觉得外面的世界很复杂,担心妹妹挡不住诱惑,上当受骗。他决定亲自送妹妹到刘梅那里,看看情况如何,如果真的不错,他就回凉风村守“摊”,干自己原来那摊子事儿,如果情况不妙,就带妹妹回来,然后再作打算。

可是王孝如接不了的,说自己经不是?亥子了,为什么还要生活在哥哥的影子里,希望王孝祖尊重她,还给她独立生活的权利。如果孝祖一定要送她去的话,那等于在朋友和同学的面前丢她的面子,让她永远抬不起头。要那样,还不如一头撞死算了。

王孝祖又急又气,但拗不过妹妹,最终只好让孝玲一人去找刘梅。

王孝祖给刘梅通了电话,首先是表扬,佩服她这些年闯荡社会,获得成功,为家乡人挣足了面子,不但自己赚了大钱,还保持着利好家乡的观念。然后是感射她想到同学孝玲,挣钱不忘同学,有好处大家沾光的利人利己做法,还问了一些生活工作中的细节。最后问她在什么地方,具体从事什么工作。

刘梅十分谦虚地说了一大通场面上的客气话。然后说,她那里是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C市两江的又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已经集聚了许多“淘金”的人,在那里,遍地都是发财的机会。当地政府已经上报了开发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都研究通过了,只等国务院审批。如果现在去是很好的机会,一旦国务院批准下来,不管做什么事,只要在公司就业,就是老员工、骨干。过不了几年,怎么也得弄个一官半职,那时才真正地光宗耀祖呢。至于具体地方,她说暂时要保密,知道的人多了,王孝玲就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赚得到大钱。她还作了个比喻:一个蛋糕,分的人多了,吃到嘴里一定会很少。至于安全问题,她请孝祖一千个不怕,一万个放心。

王孝祖似懂非懂,请求她一定要关照好王孝玲。

王孝祖千叮咛万嘱咐,将妹妹送上了出镇的客车,临行前兄妹俩有个约定,为安全起见,王孝玲带出的银行卡并没存多少钱,到达目的地后,王孝祖再去银行汇款。

王孝玲觉得赶车的时间太长了,车上的60秒,不是1分钟,而是60分,车上的60分,不是1时,而是6时;汽车不是烧油而是喝水,跑起来一点劲都没有,太慢了。她巴不得一步就迈到刘梅所在的那座城市。

王孝玲风风火火地下了汽车赶火车,下了火车上公交,为了节约时间,能减省的尽量减省,有时甚至每天就吃一顿饭,其实,只要把时间合理安排,是能够吃上饭的,由于第一次单独出远门没有经验,根本就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吃饭,激动的心情可以理解。

在王孝玲的企盼之中,终于来到了那座城市。

刘梅没来车站接她,王孝玲是通过电话联系,在刘梅的指导下,自己找上门的。

是一个既偏僻又破旧的去处,王孝玲一路问来,费了好大工夫才找到。

见到刘梅,王孝玲的心碎了。刘梅站在那破门边迎接,后面好像还有人跟着。

这是怎么回事?孝玲心里直打鼓。

刘梅好像看出她的心思,强装笑颜地说:“这里是我们的集体宿舍,上班的地方离这里很近,图个方便,姐妹们就租下了这些房子。”

王孝玲听她这么一说,总算有些释然,也没有多想,上去一把抓住刘梅的手,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方面是旅途舟楫之苦已经很累、很饿了;另一方面,她在这举目无亲、抬头陌生的地方,没有别的去处,只好跟着刘梅进了门。

屋内的情形让她暗暗吃惊,沿着门的两边,排列着两排男男女女,像是夹道迎接似的,口中齐喊:“欢迎王孝玲加入团队”,然后一个个笑逐颜开,有的与她擦肩而过,鱼贯而出,有的回到自己的床铺前。

这是个什么样的住处哦?

一间四五十平方米的大厂房,四周铺满了薄薄的草垫,草垫上是劣质的草席,一张隔着一张,每张草席上面摆放着一副劣质的枕头和被子。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孝玲心里想,这和影视剧里反映解放前犯罪人的生活差不多。难道这里是监狱吗?可是自己没有违法犯罪呀,并且没有看见警察和铁丝网。因为是接听了同学好友介绍工作的电话,只顾高兴,也没顾得上认真了解情况,糊里糊涂就来了,也许刘梅也是这样糊里糊涂被叫来的。

屋里的人还不少。

是谁把这些人弄到这里来的,要干什么呢?一连串的问号在孝玲的脑海里闪动。

这间屋子里的人全是女性,那些人还向着她满脸热情地微笑呢,算是打招呼吧。

王孝玲的第一个反应是,可能把女人们集中到这里来强迫卖淫。

她暗下决心,如果强迫她卖淫,自己誓死不从,大不了一死。

她虽然不知道这儿是怎么回事,可在影视剧里她看见过,也听一些有见识的同学讲起过,黑社会的蛇头为了获得高额的钱赚,拐卖人口,迫她想自己才十六岁,一定要扞卫清白,要是强迫卖淫,鱼死网破也不。

真的就这么早结束自己的生命吗?

不结束又怎么办呢?胳膊拧不过大腿,肯定会被他们打得死去活来,打就打吧!

她想逃,但是人生地不熟,怎么逃得出去呢?也许是进来容易,出去!

唉,她悄悄地叹了口气,看看刘梅那心安理得的样子,又觉得眼前的情况还不至于到自己所想象的种地步。

也许是自己想多了,真实的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即便真的那么糟,也要想办法应对,车到山前必有路。

刚把行李放下,就有人主动来为她收拾,屋里的人都有意无意地向她表示“亲热”。

刘梅说要带她去上班。

王孝玲想,也好,早点知道结果,早作打算。

她不由自主地跟着刘梅来到与宿舍相邻不是很远的另一个地方。

那是一个有集体卧室两倍大小的简易工棚,足有一百多个平方米,前方是用条桌搭成的讲台,下面全是长条木凳。

刘梅带王孝玲进去时,屋子里已经齐齐整整地坐满了人,可以说座无虚席,显得还有些拥挤。集中到这里的人多数是少男少女,偶有中年人和老头儿老太太,他们的面部表情似乎还比较喜庆。讲台上架着的那块黑板上,画着一些叠罗汉式的图案,一个人在声嘶力竭地大声讲话,像是在解释黑板上的内容,同时还辅以肢体语言,活脱脱一个手舞足蹈的。

那人到底讲了些什么?

王孝玲无心去听,但窜进她耳朵里的声音却反复地重复着一个字,那就是“钱、钱、钱”。这个字在宣讲者的言辞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无法让人记不住。当然也许这就是演讲者的目的,要你明白钱的重要性。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则万万不能。

王孝玲听得云里雾里,越来越弄不清这是在干什么。她一次又一次地问刘梅,而刘梅却一次又一次地重复那句话:“上班挣钱。”有时还强调,是挣大钱。

王孝玲根本不相信刘梅的鬼话,没等那丑结束表演,便早早回了集体宿舍,心事重重地倒在草垫上,想着她到这里所经历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那些听完演讲的人回到屋里,一个个兴奋不已,连洗漱都离不开那个“钱”字;睡在床上,还要讨论“钱生钱”的路子。尽管,这一天王孝玲又累又饿,但却睡不着。

别人都呼呼大睡了,有的还扯起了“幸福”的如雷鼾声。

她在黑日首中瞪着眼睛干着急。

熬啊、熬啊,好不容易才刚刚睡着,却被刘梅叫醒。一把将她从床上拉起,穿上衣服就跟着人群往外跑。

“这是上哪里去?”王孝玲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边跑边轻声问身边的刘梅,因为她不认识别人,有疑问只有向刘梅请教。

“去干活!”刘梅告诉她。

她不明白,天还没亮,能上哪儿干活呢?

昨晚她一直不敢入睡,生怕别人趁她熟睡之际强行把她绑了去卖淫,所以耗着体力,疲惫不堪。直到20多分钟前,确信没有发生任何意外,才刚刚放下心来,迷糊了一下,算是打个盹,却被刘梅弄醒。

这会儿跟着人群跑,她闹不清是要干什么活,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她看这些人越跑越快,另一个担心油然而生,会不会把他们这帮人弄出去集体行窃呢?

不管是卖淫还是行窃,都不是什么好买卖。

她想趁机逃走,可是刘梅却紧紧地抓住她,不让离开。

她想给哥哥打个电话,让他来解救自己,或者打110也行,向警方求救。

可是拿什么打电话呢?昨天下午刚到,钱包和手机、身份证都被这里的保安人员收走了,还美其名曰说是出于安全考虑,由他们暂行保,是。

哪有这样的规矩?这分明就是限制人身自由。

王孝玲这么想着,不觉跑到一个地方,人们停了下来。

这是一个菜市场,早市还没开始,卖菜的老板们正在拾掇蔬菜。跑来的这群人把老板们扔掉的那些老、烂的菜叶捡在手里。

王孝玲又不明白了,既然是扔掉的东西,怎么还要捡起来,难道这里没有清洁工,需要这群人来打扫卫生?这些东西肯定不能用来人吃,是捡去喂鸡养兔,或者送到垃圾场去?

刘梅却说,他们这支队伍每天天不亮都要争抢着来收拾这些东西。

“这些东西拿去干什么?”王孝玲问。

“吃呗。”刘梅回答道。

一听说来到这里居然是吃这样的垃圾,王孝玲差点呕吐了出来。

在家时哥哥种的那些只施有机肥,不打农药的有机蔬菜还只吃个鲜嫩呢,如今出来挣钱,要吃这样的东西,真是不想让人活。她说:“这里的老板真吝啬。”

她第一次感觉到外面挣钱不容易。

刘梅告诉她:“这就是你的不懂了,不是老板吝啬,而是通过这样的方法锻炼人才,让大家懂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懂得甜从苦中来,钱在累中生;懂得挣钱不容易,懂得金钱的重要性。”

刘梅像一个演讲家,这阵子说出话来滔滔不绝,这大大出乎王孝玲的预料之外,在家时她可是没有这么能讲。

刘梅一连说了这么多,实际是给王孝玲洗脑,要坚定她留下的信心。

在回来的路上,刘梅告诉孝玲,回到住地后,要帮助王孝玲把手机取回来,让孝玲给孝祖打电话,立即去银行往孝玲的卡上打3800元钱。

王孝玲问:“打那么多钱干什么?”

刘梅说:“只要你将这笔钱打给头儿,你就实现了蜕变,由新朋友直接升至实习业务员了。”

“成了实习业务员又干什么?”

“你就可以去发展业务呀!只要你能发展三个下线,就可以升为业务组长,如果能够发展六个下线,你手下就有了两个业务组,你就成为业务经理了。就这样一级一级地做下去,如果你的业绩突出,过不了多久,就会成为高级职员。到那时,兜里的钱就多得没法形容了。”刘梅颇有耐心地给王孝玲解释。

王孝玲听得稀里糊涂,没搞懂到底是怎么回事,想一想好像又有些懂了。对了,这是不是人们常说的“老鼠会”?一个串一个,最后串成一大帮,然后形成团伙,找政府闹事。

她认为这里面一定有什么阴谋,到底是什么阴谋,自己也说不清楚。

刘梅拿来了电话,交给王孝玲。

同类推荐
  • 神探陈汉雄:湖畔人影

    神探陈汉雄:湖畔人影

    本书是一部惊险的侦探悬疑侦探小说。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北方秋原小城。因妻儿去外地学习,独自生活在家的杜江,因摄影展的需要,选择到月光湖畔摄影采风。但在摄影之中,杜江无意中拍到一些可疑的画面,并由此卷入这一桩是非之中。在经历威胁、跟踪、入室盗窃等一系列离奇惊悚的事件之后,杜江在无可奈何之下,终于选择了相信警察。但就在警察准备缉拿凶手的时候,小城内又发生了一起抢劫杀人案,而提供线索的杜江也数次遭到黄福之的骚扰和恐吓。本书语言质朴,情节朴素,不涉及血腥暴力情节,适合大众阅读。
  • 蛤蜊搬家

    蛤蜊搬家

    《蛤蜊搬家》继续了作者在《迷人的海》里对大海的那种充满感情的神秘的夸张的描写,不同的是这个小说已经不再探讨80年代那些激动人心的话题,而是转向了一个更开放的空间世界:蛤蜊,海猫子,海钻儿与老蛤头,老蛤婆,作为背景的读大学的孙女,远洋轮船上的儿子。现代化与原始生命,大自然与工业化进程的矛盾还是作者所表达的主要意思,但是老蛤头在这个变化了的世界上的处境却是更加矛盾复杂的,他的困惑与不解,冲动与执拗是一种不能框架的悲哀的力量。
  • 李文戈升官记

    李文戈升官记

    《李文戈升官记:一个大学生的从政心经》内容简介:阅读揭示:虽写官场,但没有以往官场的剑拔弩张,没有双方那种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把官场当职场,在一种平和的心态中,把做人、做事、做官有机结合在一起。小说深刻地告诉人们:在当今的官场中,不考背景、不靠钱财、不靠美色一样可以当官,可以荣升。而要做到这一点,靠的就是一个人的品德和智慧。智者为官,这就是《李文戈升官记:一个大学生的从政心经》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启示。
  • 见闻杂记

    见闻杂记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
  • 无花果落地的声响

    无花果落地的声响

    作者最新长篇小说。小说从主人公、中文作家罗文辉的日本岳母井上惠子的葬礼说起,讲述了这个看似和谐的跨国家庭,实际上近似扭曲的家庭关系以及隐藏在这背后的关于道德和人性的禁区。作者对于人性命运的剖析相当深入,我们普遍置身于自我设置的牢笼,尽管理由各不相同,但最终都在自我囚禁中走向灭亡。小说文笔流畅,情节紧凑,让读者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和事实真相;在语言风格上有一种日本文学特有的清丽之感,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热门推荐
  • 想和你去看最美的日落

    想和你去看最美的日落

    一位就读于H大的学生杨晨夕,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陆衍初。两人也因此心生爱恋,可偏偏天不遂人意。陆衍初居然是S市赫赫有名的陆家二少爷,陆氏集团总裁陆辰的弟弟。陆衍初和杨晨夕刚相恋,就被陆家的人抓到,强行送去了美国。这一去就是三年。而杨晨夕也终于熬到了大学毕业,在S市一所很有名的医院里实习。这时身负重伤的陆辰不得不去医院抢救,碰到了实习医生杨晨夕。阴差阳错,杨晨夕摇身一变陆辰的秘书。两人日久生情,渐渐的走在了一起。就在陆辰准备求婚的时候,陆衍初从美国回来了……三个人在同一个屋檐下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穿越之异界蛇君恋

    穿越之异界蛇君恋

    在现代,女主父母双亡,在平淡如水的生活中遇到了花心大渣男,分手,疗伤……多年后,女主做了一场梦,梦里有一个很帅的蛇君……她为他生下一子……惊醒,发现肚子很痛,迟疑,这是梦?为什么肚子会疼?
  • 傲世龙种

    傲世龙种

    孤儿旷世奇遇,要拿回自己的一切。皇权,仙界。何为忠,何为奸。何为情,何为义。恩怨情仇,兄弟情谊,父母之仇,究竟谁能够傲世天下。天下之大,凌李共分之。一句千年之前的谏言,会使后世出现怎样的变迁,,,,,
  • 姓苏的都不好惹

    姓苏的都不好惹

    三年期许,如今以至人之将爱,风华所逸沉鱼落雁,至此长汐
  • 药之祖

    药之祖

    一位破产公子,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穿越到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他的体内一个龙形的封印是他无法修炼,在经过千难万险,终成为祖
  • 中文幻想世界

    中文幻想世界

    关于起点中文网中作者喜欢的一些书籍的同人小说,随笔之作
  • 幻想伊文录

    幻想伊文录

    帝熙学院里竟然吸血鬼这么多,夜王子冰蓝,翼王子月翔都是,可为什么偏偏看上一个丑女,花雨季的恋爱,我要和你在一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芙蓉帐暖:皇妃不要逃

    芙蓉帐暖:皇妃不要逃

    她是21世纪的小神童,穿越到盛世天朝,落入无法救赎的黑暗。他是生杀予夺心狠手辣的王,一道圣旨,天朝臣子可尽情享用罪臣之女;夜夜被送去不同的府邸,三个月后,她再遇俊秀无双的帝王,他说:今夜,由你侍寝。这一次,她再不能逃脱命运之手。她的聪明,她的才智,再也派不上任何的用场……建功累累的小侯爷,对神一般男人说:王,我要的封赏,是她。她终于知道,所谓的王,是主宰一切的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苏谨的修真之路

    苏谨的修真之路

    “我苏谨此生不沾情爱,只为报前世血仇,护此生亲人”“我寻了她万年,等了她万年,魂飞魄散也不会松开她的手”(当周推荐票+100加更一章,当周评论+100加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