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10600000031

第31章 孔子给管理者的三条忠告(1)

孔子的一位朋友要出任地方行政长官了,就跑来问孔子:“孔子啊孔子,你是一位智者啊,你说我这个地方行政长官该怎么当啊?”孔子说,老朋友啊,搞管理很容易,也很不容易,我呢只能告诉你九个字:“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什么叫先有司呢?先有司,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首先自己要做好表率。我想啊,自己做好表率起码有两个意思:第一是自己要出色地、专业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第二是要在工作状态和职业精神上给下属带一个好头。这也是做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哪个下属会忠诚地追随一个不能胜任自己工作的上司呢?哪个下属会死心塌地地为一个不能为他们树立表率作用的领导效力呢?所以,孔子说的“先有司”,是做好管理工作的第一要义。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创业者和管理者,他们抱怨自己的同事和下属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或者无法完成任务,或者不能以最好的质量完成任务,或者在工作上无法做到全力以赴、精益求精。但是,自己有没有想过:他们自己有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有没有为他们的下属做一个好榜样?

从一定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领导者就有什么样的下属,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员工,有什么样的管理者就有什么样的下属。所以,如果你的管理工作遇到了问题,你首先要想一想自己做的怎样。

什么叫赦小过呢?孔子说的意思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选用人才要看大局,如果一个人总体上能够胜任你所给他安排的工作职位,那么在工作的非关键细节和其他方面,就应该宽容一些。没有哪个人没有缺点,没有哪个管理者身上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所以,管理人要做到张弛有度,该严的地方要严格,该宽松的地方要宽松。

很多管理者,特别是刚刚出道、本身学历又很高、做事情求完美的管理者,非常容易犯的管理错误就是对人比较挑剔,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甚至苛刻到完全以自己的行为标准和价值判断来要求自己的下属。这样,容易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工作团队内部制造紧张管理,最后不能避免地影响到团队的战斗力,甚至使团队趋于解体。

我认识好几个曾经跟昔日好友共同合伙创业的年轻管理者,他们的合伙创业都遭到了失败,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他们团队当中的主要管理者不能做到“赦小过”,以致影响大家的关系,最后到了难以一起共事的程度,于是团队解体、创业失败。

管理是一门平衡的艺术,谁不能宽容别人,也就不能管理别人和领导别人。在重视人际关系和人情面子的中国,掌握这种平衡的艺术,尤为重要。

什么是举贤才,大家都很明白,就是要重用贤人。按照现代管理学的说法,贤人至少应该有两个标准,第一是有能力,第二是有品德。无德无才、有德无才、有才无德,或者德胜于才、才胜于德,都不是最理想的人才类型。真正的人才应该做到所谓“德才兼备”,一方面能够具有胜任一个职位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另一方面能够具有相当的职业操守,能忠于自己的公司和团队,能给下属和同事发挥表率作用。

做企业、做管理,要求不断地发展经营的规模。而经营规模的有效扩张,又以人才的选拔、任用和授权为前提。兵不多、将不广,企业家和总经理何以率领队伍征战沙场?如何做到战必克、攻必取?

西汉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刘邦曾经说,搞战略、做策划,我不如张良;搞销售、开拓市场,我不如韩信;搞后勤、管行政,我不如萧何。这三个人都是杰出人才,而我能够用他们。所以,连刘邦都感慨,西汉有限公司的兴起都是靠着这样的优秀人才啊!那么,我们今天的管理者怎样想呢?

有道是,一流的人才造就一流的公司,二流的人才造就二流的公司。管理者遇到公司管理问题时,不妨先看看自己的左右:我们到底拥有什么样的人才?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孔子给管理者的三条忠告都已经过去两千多年,但历久而弥新,足为今日管理者借鉴!

企业管理的中庸之道

现代企业究竟应当怎样立足于市场之中,成为一个能长期经营的企业;一个超越同行业竞争对手的企业;一个赢得同行业尊重的企业;一个有良好获利能力并能迅速成长的企业。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如果我们将现代企业比喻为一个类似于人的生命体。那么,如何让这个生命体生机勃勃,健康长寿,幸福美满呢?这需要一个用于指导企业行为的哲学思想。

中国人的思维与西方人的思维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即西方人是以“客观世界”为参照的,而中国人是以“自我”(包括: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为参照系的。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能有效地简化“信息”。比如:英文有三十万以上的单词,而中文内只有约五万个汉字。

西方的科学讲究实证,其实中国的科学也讲究实证,只不过二者方向不同。西方讲究外向的实证(科学实验),中国(东方)讲究内向的实证,以自身为实验的对象(修道)。西方文化注重未知的知识,因为西方要向自然界借鉴。东方文化注重已经存在的知识,因为学习者要借鉴前人内心所证得的内容。

《中庸》是中国儒家四书之一,是儒家弟子的内心实证的心得报告,也是一套极具指导意义的哲学思想。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中庸的哲学思想如何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

一、《中庸》出自《易经》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中庸》是从《坤卦·文言》引申而来的阐扬。《坤卦·文言》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这里的君子自然是指人(本文特指企业家),“黄中”是指五行中的“土”(黄色)居中,“通理”是指通达于“腠理”。心中存有正义并得其位,内心充实,“美在其中”,“诚于中而形于外”。“畅于四支”是指体内的精华,通畅于四支没有阻碍。这时,“君子”如干事业,则能达到“美”的极点。

企业是市场经济社会中一种重要的组织形态,企业是企业家人格的自然延伸。上述《坤卦、文言》的内涵又是如何表现在企业中的呢?

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组织管理,是“黄中通理,正位居体”,是否能够做到“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则要看企业的组织管理是否贯彻了中庸之道。

二、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故君子慎其独也”。

天命即是“性”(心识),统率“性”的是道,修“道”即是教化。道在人的生命中是不可以须臾离开的,能够离开的一定不是道。所以,做君子的“戒慎其所不睹,恐惧其所不闻,君子慎其独也”。这个不能“睹”不能“闻”的就是人的“性”(心识)。“君子”不能因为“性”(心识)看不见,摸不着,而认为其不存在,应当真实地面对自我,“慎其独也”。只有“慎其独也”才能够觉悟到“性”(心识)的存在,并依“道”而起用。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喜怒哀乐”是泛指人的情绪,中医将人的情绪分为“喜、怒、惊、恐、忧、思、悲”七情。人的情绪会影响到人的生命系统的稳定性与和谐性。“喜怒哀乐”未发的状态就是“中”的状态;一旦暴发出来,又能很快自行节制住,这便是“和”的状态。

如果“喜怒哀乐”暴发出来,而不能自行节制,则会导致人的生命系统的失衡。过度失衡则会导致生命系统的解体。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多为情困而自杀,或者忧郁而死,或者因怒不可遏而气死的人是很多的。

人的生命系统即使不解体,失衡的危害也是很大的,会导致种种疾病。中医认为:暴怒伤肝,狂喜伤心,忧悲伤肺,久思伤脾,惊恐伤肾。

“暴怒伤肝”是因为人生命系统中的“能量”失控,本来“能量”是推动物质成长的,但是太大的能量,在短时间不能释放则表现为怒。怒极会伤害肝脏的功能,这就像电流过大,会烧电线、电器设备一样。

“狂喜伤心”是因为人生命系统中的“物质”蓬勃发展,这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比如小孩子不断成长,会有成长的快乐;或者突然中了六合彩,自然是大喜过望的。肝脏的功能,有点类似电脑系统中的杀毒软件,将不适合构成人体组织的物质过滤掉,让有用的物质被组织到人体中。这便是常饮酒的人“肝”会出毛病的原因。短时间“物质”发展得过快,心脏处理信息的功能不足,则会对心脏造成伤害。

“久思伤脾”。本来是“行成于思”,但过多,过久的“思”,犹豫不决,则不利于“运动”。“心”久思,会影响人体这个小世界的运动,人体主循环功能的脾胃,就会受到伤害。比如:在“思”的过程中,心会发出不同的“信息”(指令),信息引导物质的运动,因信息的混乱,而导致物质的冲突。冲突久了,脾胃就会出毛病。

“忧悲伤肺”。如果一个人不能吃东西,则当然是不能成长的,这个时候无论是他的亲人,或是他自己都感到“忧悲”。一个人在事业上停滞不前,或者事业失败,他自己也是会感到“忧悲”的。人过度的“忧悲”,则会迷失自我。为什么这样说呢?《中庸》中是这样谈的: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在人体上,“息”是“肺”的功能。“肺”在人的生命中究竟有哪些功能呢?从西医的角度来说“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在中医来说“肺”属“金”,“金”生“水”。“水”代表“肾”,而“肾”是存贮人的生命能的地方。那么,肾中的生命能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心识”(“肺金”)中来。“无息”是指“息”细致入微。从修道的角度来说,是从“吐纳”入手。通过“吐纳”可以使人的生命长寿。能够长寿的人,立足长远的人,则能做到“博”与“厚”。能够做到“博厚”,则能够做到“高明”。“博厚”载物,“高明”覆物,“悠久”则能够成物。“肺”的功能在于减少人生命中的大起大落,使人的生命与环境相协调。过度的“忧悲”,会使“肺”的气息混乱,不均匀,过度的混乱则会伤害“肺”。

“惊恐伤肾”。“心识”乃是指人的本我,也指“性”,其作用在于生成生命的能量。生成的功能减弱,生命开始消失或受损的时候,人则会惊恐,惊恐伤肾。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是天下的大本(根本),“和”是天下最通达的道。达到了“中”、“和”,则“天”、“地”各居其位,各司其职,孕育生成万事万物。从人的生命系统说,怎样达到“中”、“和”呢?

《中庸》是儒家的经典,儒家自然是要给出答案的,儒家提出“仁、义、礼、智、信”五种德行,即是为了达到“中”、“和”。

“信”是为了解开“心识”,是为了率“性”,是为了减少生命中的大起大落。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是养“肺”。“仁”是为了节制能量,贮存能量。而减少“怒”,从养生的角度是养“肾”。“义”是为了知止,让运动的物质停止下来,不因喜狂而使自己的生命体不受约束,从养生的角度是养“肝”。“智”是为了明白事理,使信息有序化,减少妄想,从养生的角度是养“心”。从“礼”用现在的语言来表述,就是“程序”。凡事依规律和程序来进行,表现为勃勃生机,因而无忧无悲。从养生的角度是养“脾胃”。可见“仁、义、礼、智、信”能对人的社会生命有利,对人的自然生命也是有益的。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的语言,如果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则是“主体平等、意思自治、诚实信用和精进”。

企业管理以组织管理为核心,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组织管理达到“中”、“和”的机理。所以,企业的全部管理都必须以此为原则。做到了,则“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企业可以不断地创造,不断地发展,不断地生机勃勃。

这是因为企业组织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各管理在本质上是一体的,如果要做好企业组织管理,需要做好各项管理(它们既是标准也是前提)。同时,如果要做好其他项管理,也需要做好企业组织管理。企业组织管理的成功,能够有效地帮助完成其他十四项管理。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道”之所以不能运行是因为“智慧”的人太过,而笨的人达不到。“道”不为人明白,是因为“贤者”太过,而不“贤”的人却达不到。

企业组织管理中之所以不能实现“中”、“和”,是因为企业家“太过”,而低层员工“不及”,企业的中层干部又再不能致“中”、“和”。则企业组织作为一个生命体是很难达到“中”、“和”,而不能发出勃勃生机。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这里再借鉴一下儒家的“三纲”,即:“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当然,这里不是为“三纲五常”翻案,而是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霸道者见霸道的逻辑出发,来一个“法者见法”。如果我们将“纲”理解为应尽的义务,则“君”应对“臣”尽义务,夫应对妻尽义务,“父”应对“子”尽义务,这岂不就天下太平了吗?

在企业组织管理中,企业家应对中层干部尽义务,中层干部能力强的应对能力弱的尽义务,中层干部应对低层员工尽义务。这是因为他们常“过”之,即:破坏规则往往是他们而不是别人。那么,应当尽什么义务呢?应当尽帮助组织的其他成员成长并自我实现的义务。(海尔管理中运用二八原则,则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诚”是天之道,“诚之”,不断地“诚”则是人之道。“诚”的人即使不勉励,也能得“中”;即使不思考,也能得到智慧。什么是“诚”的人呢?能够择善而坚执不懈的人(本文是指能够知道自己权利的人)。

什么是“善”,本文以“私权”为标准来做出定义,第一应做到对“私权”的尊重,第二是用自己“私权”帮助他人的私权。做到这两点即称之为“善”。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只有天下最充分的“诚”,才可能尽“性”。这里的“性”,即是本文所指的“心识”,所谓的尽“性”,即是将“心识”充分的表达出来,也即是“自我实现”。能够“自我实现”,即能“格物”。能够“物格”,则可与天地为伍了。

在企业的组织管理中,所有人的最终需求都是自我实现,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以,企业组织管理必需以完成其成员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自我超越,自我实现为前提。而自我实现的前提是“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海尔的“真诚到永远”则出于此。)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所以,君子会尊崇“德性”并且致力于“学问”。心胸广大并且对精微的事物尽量去知道,非常的高明但去行“中庸之道”。如果用本书的语言来表述,则是成就钻石人生。

对于企业家来说,应以成就钻石人生中的精神生命为重点;中层干部应以成就社会生命为重点,低层员工应以成就自然生命为重点。三个生命在本质上是一体,只不过发展阶段不一样。企业组织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全体成员都能成就三个生命一体的钻石人生。

作为企业来说,企业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由人来控制的,当企业全体成员成就钻石人生后,他们组织在一起,则能成就钻石企业。

其实,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就是为了实现“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这一理念。

同类推荐
  • 儒家信仰之道

    儒家信仰之道

    上古至西周时期是中华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社会的变迁及哲学思想的产生,为儒家及诸子百家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成为儒家和诸子百家思想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马斯洛成功人格学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马斯洛成功人格学

    本书内容包括:迈向成功的心态、存在就是真理、人的动机、进退的平衡、需求与恐惧、存在与危机、自我实现的特质、人性的价值等。
  •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是一部中国最古老的哲学经典,它凝结了先民的睿智和智慧,充满了辩证法精神,体现了东方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光辉。本书撷取《易经》五十三个卦辞,结合古今案例,以简洁生动的插图、有趣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易经》的原理,揭示做人处事的诀窍,教你改进做事的方法与手段,顺应穷通,获取成功。本书是指导现代人事业进取的一盏明灯。
  • 中庸全鉴(第2版)

    中庸全鉴(第2版)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传统文化之“经学”中“立天下之大本”的学问,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虽然《四书》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却是其中最富意蕴、最具理论和最见气象的著作,最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和哲学洞见。本书以《中庸》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从处世和人生经验的角度出发,阐发了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人生处世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化理解《中庸》这一传世经典所包含的智慧。
  • 禅释庄子

    禅释庄子

    《禅释庄子》以庄子内七篇文章切入,阐释庄子独特的生命哲学。本所呈现的例子,皆是生活中寻常小事,但稍证恬,便会让我们的心离庄子近一些。《禅释庄子》旨在化解现代人内心挣扎的苦痛,还年轻人以阳光健康的心态,助世人修出庄心禅性,让整日奔波的人心生净土,让内心迷惘的人渡过心灵的苦海,回归自性的灵山,教导世人“我执”,从认识生命到改善生命,充分享受庄禅的超出与洒脱。在《禅释庄子》中,作者尝试了从生命哲学解读庄子思想的方式,也是一种新的学术专著写作的范式。作者在对原文精准把握的前提下,深入挖掘了庄子哲学的内在精神,描述了庄子与世道那种微妙的张力,在这种精细的感悟中勾勒出了庄子独特的人格气质和非凡的精神魅力,可以说这是一部渗透了个人生命体验和感悟的学术作品。
热门推荐
  • 执念双乔:总裁深情不假

    执念双乔:总裁深情不假

    大神在某女得寸进尺提出结婚后,表情极其严肃的认真打量了某女一番,看在某女身材不错,姿容不错,脾气不错的份上勉强决定收下!可领完证后,大神发现自己错了,见面仅三次的新婚老婆居然不辞而别,跑到遥远的国外去了,于是大神心一狠,任由某女放纵!大神听说某女学成归来,可是却被围堵在机场,于是大神倾情上阵,结果发现某女似乎并不愿意领情,没关系,大神毫不介意某女各种嫌弃的眼神!既然久别的老婆回来了,大神觉得自己理应好好调教一番,可结果竟发现可心的老婆对自己居然丝毫不了解,更为大神心疼的是亲爱的总裁老婆竟然在和他玩假婚!大神的世界凌乱了!
  • 末日星河

    末日星河

    一场雨拉开了地狱的大门···未知的病毒传播开启了生灵进化之路···残破的世界,冰冷的号角吹起,奏响了悲凉离殇的战曲··地狱的寒风席卷世界··人类的欲望被无限的释放,黑暗笼罩的世界,希冀的曙光没有一丝方向··战斗!战斗!挣扎在生死线上··活着,唯一的目的便是——生存!生存!
  • 云之梦归处

    云之梦归处

    【双女主/架空/慎入】世人都说灵梦国的云公主天赋异禀,小小年纪便已突破到了高级魔法师。但没人知道,作为被圣晶石选中的人,那段最艰难的日子,她又是如何走过来的。一场大战,她失去了最亲密的挚友,且身受重伤,沉睡了一千年有余。再次醒来,灵力尽散,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而这一次,她发誓,一定会守护好身边之人。“……云琪儿,我已经承受不起,失去任何一个人的痛苦了。”……“我陪你。”若你想要保护世界,那就换我来保护你吧。
  • 爱情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谎言

    爱情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谎言

    承诺常常很像蝴蝶,美丽的飞盘旋然后不见Promisesareoftenlikethebutterfly,whichdisappearafterbeautifulhover.Fadingistruewhilefloweringispast
  • 来生再见之战神归来

    来生再见之战神归来

    张宇空是一名普通的高三学生,每天和好基友陈晓东碌碌无为,然而那一天彻底改变了张宇空的生活,神秘女子到底是谁?人类真的是唯一生命吗?是人,还是神?
  • 新编历史小丛书:祖逖北伐

    新编历史小丛书:祖逖北伐

    祖逖,字士雅,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人。士族出身,任西晋司州主簿。值大乱前夕,怀抱报国之志,对每况愈下的政局十分关切。半夜里听见鸡鸣,即起身至户外,拔剑起舞,留下了“闻鸡起舞”的佳话。《祖逖北伐》,写的是东晋初年由祖逖领导的北伐。祖逖曾一度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但及后因朝廷内乱,在他死后北伐功败垂成。祖逖亦是一位极受人民爱戴的将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口气读懂法国史

    一口气读懂法国史

    本书内容包括从史前时代到高卢、从墨洛温王朝到查理曼帝国、卡佩王朝、百合花与狮子、后百年战争时代、法国的荣光、风卷残云的法国大革命。
  • 死灵破天

    死灵破天

    一段从尸山苦海中走向繁华世界的旅程,一个天生绝世幻灵却被众人闭口不提的禁忌人物,一段热血而无悔的人生,令所有天才妖孽俯首称臣。“我能主宰别人的死,却救不了自己兄弟的命”我破天发誓,动我兄弟者,诛其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