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80400000010

第10章 八戒杀沙僧(4)

想起西天教内诸事,如来倍觉欣慰。旁人若以为灵山只有这点儿实力,那便是大错特错了。真正的主力乃是三千诸佛、无边菩萨,其中混元金仙数不胜数,混元至圣也有几个,因此才敢与天庭分庭抗礼,试问天下还有哪处能做得到?

而今西天,虽也有暗流涌动,却远胜道教之分崩离析。

回想起燃灯古佛出手击退金神、木神、火神三人,如来心中大安。燃灯身为过去佛,修为早已超凡入圣,他若识大体甘心护法,还有谁能撼动灵山?

而弥勒佛身为未来佛,在此当口却不见踪影,却也令如来心中不豫。弥勒佛所做一切,都在如来掌握之中,凭弥勒佛之道行心机,如来自然不放在心上。他只要先了结取经一事,再算总账不迟。

追本溯源,佛教踏踏实实乃是如来所创。只是初创大教之时,此具法身尚未出世,彼时众佛无首,故此上古燃灯佛挺身而出,担任了过去佛。

回想如来乍出世,也与寻常孩童无异,但居于佛门之地,终日耳濡目染、秉经问道,也透出几分佛性。

那年弥勒佛突发奇想,初建龙华会,要召集五百童子为伴,如来被选为善慧童子。

龙华会上,上古燃灯佛至,宝光辉映异于众人。燃灯佛缓步走下莲台,恰逢那日有雨,地上一汪水便在燃灯脚下。

善慧童子见燃灯佛赤足行走,唯恐佛脚踩到污水,便扑倒于那滩污水上,以身为燃灯铺路。燃灯见善慧童子慧根乍现,仔细探他根源,才知善慧童子乃是佛祖第三具法身。于是在他头上做个记号,道:“汝当为佛,且为治世之佛,佛既如来,你法名便叫‘如来’最好。”

佛教向来以教义为尊,其后如来将佛教发扬光大,终成治世之尊。而弥勒佛因建龙华会缘故,亦有传教之功,也被定为未来佛。

如来正在这里出神,忽地心念一动,知道天庭游奕灵官到了。

如来传音让阿傩将游奕灵官引至偏殿之中。游奕灵官入殿来,先与佛祖施礼。如来看游奕灵官急匆匆焦躁神色,心中略觉不屑,玉帝手下尽是些毛毛躁躁之辈,能成什么大事?

只听游奕灵官道:“禀佛祖,玉帝着小仙来报,几日之前,有一人在东南十洲大肆劫掠,夺走仙草无数,斩杀天仙数十。又于五庄观抢走人参果六枚,玉帝命勾陈大帝携千里眼探明,这人乃是——”

佛祖见阿傩尚在旁边,一摆手止住游奕灵官的话,道:“我已知晓。有劳游奕灵官回报玉帝,此事我自有裁量,暂莫声张最好。”

游奕灵官领旨,便告辞回去复命了。

阿傩见游奕灵官背影消失,急忙上前道:“佛祖大能,可喜可贺!”

如来道:“有何可喜可贺之处?”

阿傩道:“十洲三岛有事,玉帝急匆匆来报佛祖,显然是齐天岭一战后,天庭元气大伤,才甘心居于下位。”

如来面无表情,淡淡道:“居于下者,未必在下。你再有这般浅论,休来污我耳。”

阿傩好好一个马屁没拍正,他见如来心情不好,不知游奕灵官这番话究竟于西天有何影响,急忙告罪退下,心里却也在思索,这人究竟是谁呢?

如来步出偏殿,来到院中,这一院花事纷繁,绚烂美丽。

便在此时,阿傩忽又转了回来,与佛祖道:“佛祖,观音菩萨来了,正于大雄宝殿候着。”

如来点点头,道:“叫她来此见我。”

白衣观音,艳美绝尘,她赤足来在院中,静望如来,无言。

如来见观音神色凄凉,问道:“为何如此?”

观音凝望如来,却不答话,满院的白花衬着观音白衣,素美中透着落寞。

如来手指院中花团锦簇,道:“此花名荼蘼。俗世中,荼蘼花开,便是花季结束,此后无花再开。”

观音道:“弟子也曾听过,荼蘼一过,春不复返。”

如来道:“你体内生机流失,故而难以自制,做错了事,我不怪你。”

观音听到这话,稍有些激动,问道:“我只想知道,这究竟是何人所为?”

如来面无表情,摇了摇头。

观音知道,她对如来虽口称弟子,但论起修为,也并非有天地之差别,料想如来也无此能耐,不知不觉断了自己生机。

观音见如来摇头,表情更是落寞,堂堂观世音菩萨,万民供奉,万仙敬仰,竟要归于尘土,这事也太过不可思议了。

如来又道:“你看我灵山之上,并无春秋,故此荼蘼花开,却也仍能不败。”

观音听了此语,眼前一亮,急道:“佛祖救我!”

猪五戒

这一路行遍了青山绿水,看不尽野草闲花。光阴流转,又值深秋,四人一马,倒也逍遥。

只是天气渐凉,唐僧受不得寒,故而话也少了许多。

起初唐僧见火悟慧来历不明,虽得观音首肯,但也是个半路出家的,担心他不服自己管教。但相处近年余,这三徒悟慧伶俐可人,又善解人意,渐渐后来居上,成了唐僧最喜爱的小徒弟。

这一日,天色渐晚,唐僧坐于马上,眼望面前荒山野岭,叹道:“今夜又不知在何处安歇了。”悟空道:“师父,既然执意要去取经,餐风露宿也是常事,今日怎有此叹?”此时八戒挑着担子不平道:“你倒一身轻巧,说话也轻巧,自从我拜了师父,这担子便未离开肩膀,白日里累些也罢,夜里若能睡好也能养养精神。这几月天天睡在石头上,硌得腰背生疼。”

悟空笑道:“八戒,就你生得高壮,你不挑担子谁来挑?我和悟慧若挑起担子,扁担在肩,担绳不直,难道拖着走不成?你好歹也是天蓬元帅下凡,这点儿苦难便生抱怨,如何能到西天?”

八戒道:“非是我抱怨,你看这担子多重!又有四时衣物,又有防雨苫布,又有一条铜镶铁打九环锡杖,又有一条浸透泥汗的大扁担,其他琐碎且都不算呢!”

这时悟慧道:“二师兄,你说的这些都是师父的东西,我和大师兄可没一件。”唐僧笑道:“八戒只知念叨我那些,他自高老庄私藏的那几张锅盔,少说也有七八斤重。”

八戒听唐僧说出他的隐私,嘟囔道:“那是……那是预备断粮时,给师父充饥的。”悟空笑道:“八戒好孝心。”悟慧道:“师父,原来那大饼叫作锅盔,昨日我见二师兄偷吃,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还不告诉我呢。”

这番话说出,八戒一张老脸通红,急道:“那锅盔……生了、生了虫子,我见丢了怪可惜的,就自己吃了。”

唐僧忍不住笑,但见八戒下不了台,只道:“罢了罢了,八戒心意为师心领了。”

八戒见众人都拿他取乐,两只大耳紧紧收拢,堵住耳朵不听,只“吭哧吭哧”快步前行。

众人也不管他,眼见天色黑了,料想八戒走也走不了多远,不过是待会儿在前面山根处避风地睡下罢了。

悟慧眼尖,见路旁有一蚂蚱在黄草尖上立着,秋风一来,颤颤巍巍甚是萧瑟,他动了孩童心性,伸手便去捉。

唐僧见悟慧去捉蚂蚱,急忙下马喝止,道:“悟慧,出家人不得杀生。”他话音乍落,悟慧早将蚂蚱擒在手中,嘻嘻笑道:“师父,我只玩一会儿,便放了他。”

唐僧道:“这等野物性情孤傲,你玩耍他,与杀他也没什么分别了。”

悟慧被唐僧说得索然无味,将蚂蚱一丢,道:“好吧,那听师父的。”几人这一耽搁,前面八戒已没了踪影。

唐僧重又上马,三人不紧不慢前行,悟空道:“师父若不饿,待会儿寻着安歇之处,我再去化缘。”

唐僧道:“我终日坐在马上,路也不走几步,又哪里会饿?倒是八戒……咦,八戒怎么无影无踪了?”

悟空跳起来放目观瞧,果然这呆子没了,他也不慌不忙,下来道:“师父莫急,想必是躲入草窠里睡着了,待会儿我再去寻他。”

他寻了一处山窝,将唐僧安置妥当,又教悟慧仔细守好唐僧,这才又去寻八戒。

此山看似绵长,却是南北走向,东西只有数里宽窄,悟空直向西飞,出了山界,便见眼前一处奇景。

只见荒郊野岭中,竟有好大一片树林,隐约可见内有一片房舍,修建得甚是不凡,但见门垂翠柏,宅近青山;四周松树冉冉挺立,老竹斑斑节直。

悟空心知这庄院蹊跷,到了近前,他化作一只飞蛾,越过粉泥墙壁,入了华丽高堂,只见八戒挑的那担子正撂在厅门柱旁。

再往里面飞去,只见厅内灯火通明,有一老者坐于主位,华服宝冠,生得极为富态;客位那人,可不正是猪悟能?这老者与八戒推杯换盏,喝得不亦乐乎。

悟空仔细端详这老者,见他生得一脸福相,只是脖颈短小,身躯胖大,虽不像天生人形,却也无妖气在身。

悟空见八戒一副饕餮模样,吃得杯盘狼藉,老者仍不以为意,只笑眯眯劝酒。

眼见呆子这晚定是吃饱睡足,倒也不必担心,悟空飞出庭院,又顺便化了些斋饭,才转回来找唐僧。

唐僧正在这里念经祈祷,见悟空回来,忙问:“可有寻着八戒?”悟空道:“那呆子正享福呢,不必管他。”

唐僧道:“这荒山野岭,有什么福可享?”

悟空道:“此处看似荒僻,过了山去,便有一处大庄园,那呆子腿脚不知怎忽地灵便起来,此时已被庄主奉为座上客,正在那里吃吃喝喝呢。”

唐僧听八戒无事,才放下心来,道:“无事便好,八戒近日也受累不少,算是他得了造化。”悟慧道:“二师兄也太不仗义,自己享福,却不顾我们。”

悟空笑道:“明日再说,明日再说。”

这一夜睡得安稳,第二日清晨,悟空唤起唐僧,出了山坳,行不多久,便见到前方那座庄院。唐僧道:“悟空,八戒可在此园中?”

悟空道:“昨夜正是在此被奉若上宾,此时却不知了。”

到了庄院大门,唐僧见门前有一小童守门,便下马上前施礼:“小施主,贫僧有礼了。”那小童道:“不敢不敢,长老可有事?”

唐僧道:“我是自东土大唐而来,要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昨夜有一个徒弟走散了,我看附近也无其他人家,不知可入了宝庄?”

小童听唐僧这般说,顿时礼数全无,反而一脸鄙夷之色,问道:“你说的可是那个长嘴大耳的?”

唐僧道:“正是正是,劳烦施主唤他出来,我们还要赶路呢。”

小童道:“怕是出不来了,他昨夜犯下罪过,正与我家主人求饶呢。”

唐僧大惊:“啊,他犯了什么罪过?”

小童道:“昨晚天刚擦黑,他便在外面敲门,也说是去西天取经的和尚,我家主人乐善好施,便将他迎了进去,好酒好饭款待,又拾掇好厢房教他歇息。哪知这和尚……这和尚不知廉耻、胆大包天,居然闯入我家小姐闺房。幸亏我家小姐早年间学过些法术,将他制住,否则岂不被他玷污了清白?”

唐僧一听,又气又怒,急得直在地上画圈:“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这夯货忒不争气……”

悟空上前道:“小哥,俗话说得好,断头台前还有一碗酒呢。就算天大的罪过,好歹让我们进去看看,也合情理。”

小童有些不耐烦,道:“看你们两个还算明是非的,去吧去吧。”

唐僧忙不迭进了院内,这庭院布置极具典雅风情,亭台坐卧小桥流水,野菊凝霜,幽兰映水,看样子倒是个殷实人家。

唐僧哪有闲情观景?出家人贪杯好色,那是绝难饶恕的罪过,他心里一边骂着八戒,一边措词求人家事主饶恕,不觉间已行到了厅前。

只听耳边有人唤“师父!”唐僧向旁一看,可不正是那个呆子?被结结实实缚在柱子上。八戒见来了救星,疾呼救命。

唐僧狠狠瞪了八戒一眼,却不理他,整整衣装,朝堂中正襟危坐的那位胖老者走去。

这老者见唐僧进来,他倒有礼数,起身相迎,道:“长老气度不俗,快请快请。”

唐僧施礼道:“贫僧管教不严,特来请罪了。”

胖老者道:“好说好说,长老先坐下说话,来人,看茶!”

一杯清茶奉上,唐僧浅浅尝了一口,但觉此香有若天上来,他虽在大唐地位超尊,却也没喝过这般好茶。于是忍不住问道:“此茶绝妙,可是天上摘的?”

胖老者哈哈笑道:“长老说得不错,正是天上摘的。”

唐僧只当他是玩笑,也笑笑作罢。

那旁八戒被捆得难受,忍不住叫道:“师父,你徒弟在这里捆着,你还有心品茶!”

悟空跃了过去拧住八戒耳根,道:“昨日大快朵颐之时,可曾想过今日之苦?”八戒疼道:“师兄轻些,轻些……”

唐僧道:“老檀越,我这徒儿犯下大罪,不知要如何处置才好?我虽是出家人,也知一人做事一人当的道理,但徒儿有过,我这做师傅的面上无光,自然也须替他担当些了。”

这老者叹了口气,道:“这事说来,也怪我话多。昨晚这位猪长老叩门,说他是要去取经的和尚,欲投宿一晚。老朽素来拜佛,自然开门恭迎,备下斋饭款待。席间饮了几杯酒,与猪长老言谈甚欢,偶然间提起家事,我只道有个女儿年方二九,还未定亲。猪长老自言能掐会算,要帮我看看女儿将来许配何方。我便将女儿唤出来,叫猪长老看了看面相。”

“猪长老看后也没说什么,我自然也没在意,只当他说了醉话。不想半夜猪长老竟摸入小女闺房,显然是席间看见小女尚有几分姿色,动了凡心。唉,幸得年前有个道士来我家,说一家人居于荒郊野岭,该有个保命的法子,传了小女几门法术,否则……”

老者说得连连叹气,唐僧越听越怒,这呆子何时竟会看相了?

乌小妹

悟空在一旁冷笑不止,八戒纵然贪杯好色,粗莽无谋,但这老者来历不明,在这荒山野岭安置宅院,哪里又会是什么寻常角色?分明是早有谋略,在此布下个请君入瓮的计策,不过眼见这庄院并无半点儿妖氛,十有八九是哪路神仙在此设难,且静观其变就好。

唐僧起身道:“这劣徒,实在胆大包天,待我……待我……”唐僧待了半天,也没想出有什么法子来惩罚八戒,于是狠狠心道:“待我写一封贬书,赶他出了师门!”

八戒一听唐僧发狠,吓得六神无主,张开大嘴恸哭起来,这番却也不是作伪,有人暗中授意他在取经队伍中做些勾当,此番若被唐僧赶走,势必将成丧家之犬,什么天庭、西天都无他容身之处了。

老者见八戒凄惨,也起了恻隐之心,道:“长老何必如此,猪长老虽有些粗莽,却也是性情中人,这事就此罢了吧。”

唐僧道:“施主,非是我心狠,这夯货一夜之间,竟犯了佛门三戒,妄言、醉酒、淫念,这等人若留在我佛门当中,岂不令天下佛门弟子为之蒙羞?”

老者呵呵笑道:“佛曾有云:普天之下,无我不爱之人;普天之下,无我不信之人;普天之下,无我不谅之人。此为佛家‘三无’也,念在猪长老初犯,便饶他一次吧。”

悟空此时却心道,赶走了这呆子,哪个来挑行李?于是也道:“师父,便饶了八戒一次,他若再敢犯戒,我打断他两条腿!”

唐僧听众人皆劝,再想想八戒乃是观音菩萨劝善来归的弟子,便道:“唉,既如此,便饶你一遭。今日为师脸面丢尽,你若敢再犯,休怪我不认你!”

八戒一听有了转机,连声道:“师父慈悲,师父慈悲……”

悟空踢了他一脚道:“还不谢过这位长者。”

八戒道:“师兄,你给我解开绳索,待我大礼参拜!大礼参拜!”

悟空见绑得牢靠,也不费力去解,只轻轻一口气吹出,那牛皮绳索寸寸断裂。八戒活动活动手脚,果然跪倒在地,道:“是我老猪迷了心窍,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同类推荐
  • 风云准噶尔2:乱世英豪

    风云准噶尔2:乱世英豪

    眼前的这部小说,主题厚重,气势恢宏,形象鲜明的人物众多,情节生动,读起来很有情趣。更为难得的是,它突出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这条主线,堪称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部形象教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疆本土作家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一个缺憾,为新疆文学艺术的百花园增添了一朵奇葩。
  • 追梦记

    追梦记

    几个乡村少年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外出串联,见识了城市人的“幸福生活”,于是产生了一个“做城里人”的梦。“追梦”过程中的成长和裂变,突显了“城市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矛盾和由此所引发的人性变异,探讨了从沉重的封建枷锁和长期的泛政治化运动中走出来的农民和农民后代,在实施这个大变革中沉重的精神负担,描述他们中的一些精英人物为突破这枷锁而进行的奋斗,也揭示了我国实施城市化的艰巨性,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
  • 心有千千邪:宝贝

    心有千千邪:宝贝

    小说《宝贝》并不是以孩子为主要内容,而是呈现了情感危机时代三组家庭不同的感情经历和生活轨迹。如六六所归纳:90后不知道为什么要有婚姻,80后不清楚为什么要有孩子,70后在考虑能否再要第二胎。与此同时,计划生育、精神出轨、中年危机、养老重负……这一切困扰着当代人的问题都在书中得以深度透视。强势女静波和老公孙哲一心做“丁克”最后成了“白丁”,烦恼伴着幸福汹涌而至;静波的哥哥抱着游戏人间的态度,却因一个意外的宝贝投进婚姻围城,偶拾其乐;表姐冯莹为二胎辛苦奋斗的时候老公却出轨了……《宝贝》集《蜗居》的活色生香和《心术》的观念独到于一体,六六借宝贝话题站在了社会产业链的终端。
  • 最美的芭蕾舞

    最美的芭蕾舞

    本书是作者的小小说选集,选集中作品的特点是:一是巧用道具,巧妙设置情节,形象刻画人物,从而提升主题;二是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让人回味悠长;三是部分细节生动传神,往往让人过目不忘。选集所选作品大都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但内涵不失丰富。
  • 宦海

    宦海

    《宦海》晚清谴责小说。小说叙述清末广东官场生活,以宣尧阶任两广总督时之事为主。臬台金翼一心从严戒赌,亲自去赌场,赌徒开枪拒捕,抓回首犯半路被卖放,其子又为人引诱上当……作品写清官金翼被陷害身死,说明在当时无法做清官,以揭露官场之腐败。这是它与别的谴责小说不同之处。
热门推荐
  • 杀戮乐土

    杀戮乐土

    周俊重生于乐土世界,开启一段与鬼神的杀戮征程,疯狂的恶灵,诡异的鬼神信徒,神秘的乐土缔造者......谁都无法阻止周俊回地球打工的梦想。
  • 墓途

    墓途

    前有盗墓,后有请坟!白天生活在阳光明媚的都市,夜晚行走于阴森恐怖的古墓,只为寻那段失去的记忆,还原一个真实的自我。充满危险的旅程、各种奇特的墓穴、幽魂般的鬼船、迷雾笼罩的古老部落、不可思议的史前文明、拥有超凡法术的巫师、忠诚的守卫者、真伪莫辨的传说、藏在古玉里的密码、残缺不全的玉佩,消失的玛雅文明和姆大陆,神奇的传说…………一切的谜团,等待着被拨开!耐心的看几章吧!我相信本书不会让大家失望,看过之后,大家也不会吝啬收藏和推荐的!相信我!66674531搞一个群,希望喜欢的朋友加入,和我一起研究!谢谢!
  • 大山门

    大山门

    他的宠物是一只小小的麻雀,世人皆耻笑他;他因寻找父亲和外公的下落,单独一人进入山门;他因救心爱的女人而被冰冻,经过炼丹炉六小时的熔炼,他实力突飞猛进;他重情重义,却大义灭亲;他玩转官场,拯救世人于水火之中。他就是——吕文。本故事由好村长独自打造,完全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由于本人是处女座,追求完美,更新稍慢,但细节会尽量考虑周全。欢迎朋友们点击、收藏、评论,谢谢。作者微信:cunzhangba
  • 箭神重生

    箭神重生

    一场神界大战,爱恨情仇终结于世。一道异世轮回,掀起大陆腥风血雨。夏魂大陆,一位村庄中走出来的少年,将如何杀出一片重生之路。......
  • 看盘细节:股价走势分析

    看盘细节:股价走势分析

    本书提出七招看盘技巧,帮助读者学习掌握大盘走向。股票市场,永远不变的是变化。但这种千变万化,总会在一条K线上,在一波行情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尽管,影响股价的因素错综复杂,操盘手法又多种多样,但这些,或早或迟总会通过盘面露出其“庐山真面目”。
  • 死灵魔咒

    死灵魔咒

    一个诅咒,一阵惊魂;一场阴谋,一段历险。面对着眼前无穷无尽的黑暗未知,我和我的伙伴们又该何去何从?故事就从那座阴森恐怖的火葬场开始说起......
  • 和亲王妃:将军请出嫁

    和亲王妃:将军请出嫁

    医毒双绝的北夏皇后沈沐漓倾全家之力扶持师兄夏宇溟登上皇位,换来的却是家破人亡的结局,再睁开眼已经是五年之后的和亲路上。她要嫁的,是北夏的峥南郡王;而她自己,则是曾经多次在战场上和峥南郡王针锋相对、甚至还追着他砍过的南楚战北王。这可真是巧了,不知道她嫁过去之后还有没有命报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天青云录

    九天青云录

    我本无所愿,只求生而平安。平凡于农田,奉二老于身边。奈何九界怨灵尽加我身,无边怨,乡亲邻里尽皆因我魂断。瑶山路难,师尊引我入仙。亘古匆匆弹指间,越往事,已千年,花仙谷中旧红颜,白骨堆,血红染,真假幻空终有边。何以至此,青云路上,回头已无岸。
  • 衡庐精舍藏稿

    衡庐精舍藏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