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90100000026

第26章 曾国藩兄弟的家族(3)

曾纪静(1841-1870年),字孟衡,系曾国藩长女。她生长在官宦之家,自幼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尽管家中雇有女仆,但曾国藩的家教甚是严格,曾纪静在有关洗衣织线等方面都必须参与,而且负责照管弟妹的工作,从小便养成了一种勤俭的好习惯。1847年左右,她的父亲在京城做官的时候,有同乡湘潭人袁漱六与其友善,他亲自向袁提亲,许长女对袁的长子袁榆生。据曾国藩在是年家书中多次提及此事说:“前此问长女对袁家,次女对陈家,不知堂上之意如何?”“袁漱六处,予意已定将长女许与他,六弟已当面与他说过几次矣,想堂上大人断无不允。”不到三个月,这门婚姻已由曾国藩决定,托郭嵩焘为媒于是年9月上旬过礼订婚。关于为何选定袁家联姻的理由,曾国藩在给父母的书信中明确指出:“前信又言以大女儿许袁漱六之长子,是男等先与袁家说及。漱六尚有品学,其子亦聪明伶俐。与之结姻,谅无不可。”然而,长大后的袁榆生品性早已大改。但在1859袁漱六因病去世之后,曾国藩没有违约,仍于1861冬天托弟曾国潢操办曾纪静与袁榆生的婚礼。他将这个女婿作为亲生儿子看待,从生活和学业上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但是,袁榆生是一个花花公子,无心学业,整日游荡,尽管被岳父大人调去身边加以严格管教,仍是秉性难移,与其妻曾纪静的感情很不和洽。而曾纪静作为一位大家闺秀,并没有勇气与丈夫离异改嫁,久而久之忧郁成疾,身体极度虚弱,加之夫妻生活很不协调,丈夫在外拈花惹草,不把她放在心上,所以她一直未能生儿育女,最终病逝于婆家湘潭。

夫妻生活的极度不和,使曾纪静在内心深处也有过怨言,很想跟随丈夫出外,或在娘家居住了此残生,但曾国藩对她教之以妇道,劝其百般耐。1863年2月下旬,他在给曾纪泽的书信中反复叮嘱,要女儿们谨守“三纲之道”。“吾家读书居官,世守礼仪,尔当诰诫大妹三妹忍耐顺受。……尔谆劝诸妹,以能耐劳忍气为要。”1863年9月,曾纪静从湘潭来到曾国藩安庆大营与其夫同住,曾国藩感到实在不妥。他在家书中指出:“大女理应在袁家侍姑尽孝,本不应同来安庆。”他的理由是:“余每见嫁女贪恋母家富贵而忘其翁姑者,其后必无好处。余家诸女当教之孝顺翁姑,敬事丈夫,慎无重母家而轻夫家,效浇俗小家之陋习也。”1864年6月,曾纪静居住其父两江总督节署时病得不轻,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书信中也明确指出:“大女儿日内气痛,其病甚不轻,盖亦久有肝郁耳”;“大女儿病殊不轻。盖肝郁是其本病,而气痛不食,则其标病”。尽管对大女儿的处境表示同情,但曾国藩还是要其谨遵三纲之道不移。当袁榆生顽固不走正道,在外边胡闹,他表示不认这个女婿的同时,还是要求大女儿到袁家去居住:“大女送至湘潭袁宅,不可再带至富坨,教之尽妇道。”这就注定了曾纪静婚姻生活的悲剧结局。

曾纪静的丈夫袁榆生是一个典型的放荡公子,曾国藩对他进行管教也毫无用处,一气之下与其断绝丈婿关系。

袁榆生,字秉桢,湖南湘潭县人。其父袁漱六,做过知府之类的官。他年幼时随父居住京城,与曾纪静家人常有来往,曾国藩称赞他此时“聪明伶俐”。可能是其父病逝过早,缺乏严格的家教,生长在官宦家庭的袁榆生逐渐养成了一种大家贵公子的习气,即使是在1861年与曾纪静结婚之后,仍然不思上进,游手好闲,引起不少人的耻笑。曾国藩对其更是忧虑不安。曾国藩在曰记和家书中多次提到袁人品的问题,决心把他放在自己身边好好加以调教。1863年上半年他在家书中嘱咐曾纪泽和曾国潢,力劝袁榆生离开老家湘潭到他的大营里去。他对曾纪泽述及三婿罗允吉性情不好的同时,认为袁榆生的行迹更为可虑,因此他要曾国潢“力劝接袁榆生婿来营教诫,恐其在潭愈久愈坏”。他满以为袁榆生到了自己的身边“可略就范围”,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但曾国藩独特的家教理论和方法对儿子曾纪泽、曾纪鸿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对根基已坏的女婿袁榆生却毫无用处。起初,他感到袁在自己身边“尚无为非之事,惟不肯读书作字,难期有成”。时间一长,他对袁榆生的前途完全失去信心,认为“袁婿读书之事抛荒太久,又心之所向不在此途,故不令其拜师上学”。后来,袁榆生索性背着曾国藩到处招摇撞骗,干下许多不应该做的事情。最后曾对袁由感到厌恶而发展到憎恨,宣布不认这个女婿了。他在1866年4月给曾纪泽、曾纪鸿兄弟俩的家书中气愤地指出院“袁秉桢在徐州粮台扯空银六百两,行事日益荒唐。顷令巡捕传谕,以后不许渠见我之面,入我之公馆。”更为可恨者,袁榆生不把妻子和老丈人看到眼里,“渠未婚而先娶妾,在金陵不住内署,不入拜年,既不认妻子,不认岳家矣。吾亦永远绝之可也”。可悲的是,由于受着封建礼教的束缚,曾国藩只能违心地逼着女儿曾纪静往火坑里跳,不许她居住在娘家,使其最终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心绪忧郁地度过其苦命的一生。

曾纪耀出身于大家闺秀,夫家却经济困窘,但她谨遵父训,百般忍耐,与夫家人关系和睦;她终身未生育而有两女。

曾纪耀(1843-1881年),字仲坤,系曾国藩次女。她自幼稍知诗书,随母亲等做些针线活计。她的婚姻由父亲一手决定,订婚时间较早。1844年,曾国藩的同年好友陈源兖元配易氏病逝于京城,遗下刚满月的儿子陈松生。陈源兖为失去贤妻而终日闷闷不乐,曾国藩立即出面为陈松生雇请乳母并将其安顿在自己的家中,小松生就在曾家长到三四岁才被接回陈源兖身边。鉴于多种特殊的关系,陈源兖在1847年间主动向曾国藩提出联姻之事,曾氏当然满口答应。当陈松生十岁的时候,其父战死于疆场,曾国藩对这个未来的女婿疼爱有加,从生活上、学业上都给予了多方关照。1862年3月,曾纪耀和陈松生的婚礼由其叔父曾国潢主持,在湘乡老家高高兴兴地举行。

曾纪耀自嫁到陈家之后,尽管没有婆媳、翁媳关系这一层麻烦,但陈家经济状况困窘,生活相当艰难。原因除了陈松生的父亲陈源兖以一介书生放外官不几年就死去外,主要还在于陈家欠有旧债,“又以其兄杏生之夫人疾病经年,杏生在闽久不归,且无音问,其嫂遂致不起,医药葬费,概由松生举债任之,负累不堪”。本来,由彭玉麟资助过盐票六张,每张二千金,共计一万二千金,曾纪耀夫妇除了偿还旧债之外,生活上尚可过得去。但陈松生的哥哥陈杏生又乘他不在湘之机,将胞叔托陈松生暂存生息的湘省协饷二万金,尽数私取挥霍一空。陈松生无法,只得将盐票尽数出售,“然仅能弥补,并无盈余,是以松生贫如故,仅恃盐茶局差月二十缗以度日”。面对这种贫寒的家境,曾纪耀牢记其父曾国藩的教导,多方筹划经营家务以尽妇道,“委曲顺从,卒无怨色”。陈松生性情急躁,“患咯血时,扶持调护,真能视于无形听于无声”,表现了曾纪耀的贤惠秉性。曾纪耀善于处理与陈家人之间的关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陈松生的哥哥多年在福建居住不归,其妻忧郁成疾,终致病倒在床上很长一段时间。曾纪耀很同情这位嫂子的遭遇,对其精心护理,从无怨言。因此,其嫂在临终之前,特地将亲生女儿过继给她;后来,陈杏生的继室所生一女亦过继给她。所以,曾纪耀虽终身未及生育,却有两个女儿。其次女后来成为民国外交家朱启钤的第一夫人。

1878年12月,曾纪耀与其夫陈松生随长兄曾纪泽出使英、法,生活比从前优裕得多了,然因体弱多病,于1881年逝世于法国巴黎。曾纪泽对这位可怜的妹妹的去世,在《仲妹挽词》中表示了深深的惋惜之情:“迁地本期能养病,离家休憾未生还。西方世界如非妄,近宅灵山鹫岭间。”

在此,尚需顺便提及的是,曾纪耀虽未受正规的旧学教育,但在父兄影响之下,自学有成。不过,她的才学在生时“自父母兄弟姊妹之亲,盖无人知其能诗”,其兄在她去世后整理其物时才发现有诗稿数十篇,由其兄曾纪泽亲手整理工作后记,定名为《紫琅讦院遗稿》,并于1881年底至1882年初刊行于世。这些诗作据赵世荣考订,可能主要创作于随兄、夫出使西方期间,因在英、法等国数年间,利用空闲时间手抄各家诗作的同时兴趣使然。她在课教女儿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诗作能力。其诗作大都清新朴厚,不假雕饰,如《闻蝉忆伯兄二弟》一诗言:“清秋应商律,寒蝉声抑扬。随风飘断续,悠悠动离肠。念我同怀子,各在天一方。笾豆非难傧,道路阻且长。愿借长房力,怡怡聚一堂。”诗人身居海外,无限思念跃然于字里行间。

陈松生出生于书香之家,但父母早亡,家境寒微;他才识人品倶佳,热心洋务,最终客死异国他乡。

陈松生(1844-1884年),字远济,湖南茶陵县人。系陈源兖次子。他在刚刚满月的时候,母亲易氏就因病去世了。幼时在曾国藩家生活了几年,与其妻曾纪耀亦是青梅竹马,关系不一般。1853年底,他的父亲陈源兖与江忠源共同战死于安徽庐州(今合肥),他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儿。但他自幼聪明过人,学习异常刻苦用功,靠父亲的至交好友尤其是未来的岳父曾国藩关照激励,在十五岁时顺利进入府学,得到湖南学政张金镛的器重。他广泛涉猎中国典籍,诗文都做得很不错。“自言忠荩之裔,必须敦品励节,立功扬名,乃为无忝所生”。因此,在曾国藩的几个女婿中,他是比较有出息的一个。他在1862年与曾纪耀成婚之后,曾专心几年攻读举业,但终因生活所迫,经人引荐赴福建投效军营与农民起义军为敌,于防剿邵武,克复漳州、龙岩及镇压闽境义军过程中,因功由闽浙总督左宗棠、福建巡抚徐宗干保举同知,不论双单月归部即选。1878年10月,在直隶晋赈捐局改捐郎中双月选用,并加道员衔。

1878年冬,曾纪泽奉命出使英、法专使,奏调陈松生为驻英二等参赞官,其妻曾纪耀随行。据曾纪泽在日记中记载,他与陈松生多次参观英、法各大工厂、议院及风土人情,以极大的热情了解西方,研讨西方强大的奥秘所在。陈松生受曾纪泽之托,主要负责驻英使事。由于他“熟谙公法,虑事精深”,曾纪泽又曾请他兼办驻法使署紧要公务。陈松生深知肩上的担子重大,处理一切事务小心谨慎,任劳任怨,诸如“绘画地图,翻译新报”等事都由他亲自进行。因勤劳过度,寝食无规律,逐渐患上“痰喘咯血怔忡心痛之疾”,但他仍然坚守岗位,在悉心处理一切外交事务的同时,刻苦学习西方国家有关政治和科技方面的新知识。1880年夏天,曾纪泽奉命兼任驻俄大臣,赴彼得堡与俄国人谈判有关改订伊犁新约的问题,陈松生除了全面负责驻英事务之外,还对有关中俄商务之事,细心探讨,并将自己的意见随时与曾纪泽函电交换,“缓则禀函,急则电信,随时条陈,皆中窍要”。在此期间,李鸿章为建立北洋海军基地,奏派丁汝昌与洋员葛雷森前往英国验收所购扬威、超勇两船,陈松生遵曾纪泽之嘱,积极配合丁汝昌等亲赴英国船厂,逐日偕同英国海军部官员分别勘验,添换机器,精益求精,为中国免受不必要的损失做出了贡献。根据陈松生的表现,李鸿章曾奏保他验船之功,恰值出洋三年期满,经曾纪泽奏保准以知府归部不论双单月尽先即选,并加三品衔。

1881年冬,陈松生的夫人曾纪耀病逝于法国巴黎。自此,陈松生失去了一个贤内助。他的性格急躁,加之已患有血症,夫人的去世,不仅使他从内心上感到悲痛,在感情上亦无法接受这个现实,而且在实际生活上缺乏贤妻的悉心关照料理。同时当时正处于对外交涉的关键时刻,为了减轻曾纪泽的负担,他尽心尽责,对有关西方天文、算学、舆地、山川以及条约、公法交涉方面的知识,全面加以了解探讨,工作负荷量大大增加,从而积劳成疾,病入膏肓,中西药医治无效,于1884年7月病逝于英国伦敦。

对于陈松生的去世,曾纪泽于公于私都感到悲痛不已。他在《请恤病故参赞官陈远济疏》中对陈的学识和人品做了高度评价院“陈远济学识宏通,志节贞介,文章经济,兼擅其长。”他在出洋五年期间,驻英、法、俄各使馆人员及英国官绅,都钦佩他的才识人品:“每发一言,切当事理,不为新奇高远之论,而精明透辟,自足以超迈等伦。”令曾纪泽深感惋惜的是,“臣忝膺使节,正赖二三同志相与匡臣不逮”,陈松生却英年早逝,使其失去了一个“共济时艰”的助手。从私谊这个角度说,曾纪泽在感情上更是接受不了。他的次妹中年病逝,这个次妹夫又是诸妹夫中最有出息的一个人,好人命不长,使他的内心感到痛苦:“往岁伤吾妹仲惯,今哀妹婿比诸昆。岂缘婚媾私增恸,正惜英髦仅有存。……与民图始解人少,此子云亡吾道孤。覆篑只今才一篑,举隅谁复反三隅?……谬持英荡出重洋,同驾轻轺历八荒。百事资君如右臂,六年为我竭中肠。雌黄怙妥衣无缝,处白精详网在纲。集木临渊忧未已,苍天奸我百夫防。”于公于私曾纪泽都觉得陈松生的过早去世,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曾纪琛谨守妇道,曲意顺从悍厉的婆母和偏急固执的丈夫,晚年将全部心血倾注在督教儿孙辈身上。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秦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前207年;汉包括西汉和东汉,始于公元前206年,止于公元220年。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加强。汉王朝是政治一元化的大一统国家,不同于政治多元的诸侯列国。西汉武帝时,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进入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奖励儒术,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思想主流的时代,是主导中国文化的最大力量。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
  • 本雅明思想肖像

    本雅明思想肖像

    本雅明是谁?听到本雅明自杀的消息后,他的挚友布莱希特说:“这是希特勒给德国文学界造成的第一个真正损失!”20世纪的学者中,没有谁像本雅明(和福柯)那样,他的著作在西方被广泛阅读并适合于众多的各不相同的思想和政治倾向者。作为犹太人,本雅明难逃二次世界大战的劫数,作为杰出的思想者,他在哲学、文学等领域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财富。本书通过梳理浩繁的相关文献,不仅构建出本雅明的一生记录,给人留下惊异和感叹;更透过他在本世纪初坎坷痛苦、随波逐流的生活给世纪末的人们以警醒: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找平衡。文字清新,叙事生动,对本雅明思想气质的把握极为到位,堪称一部具有世界级水准的本雅明传记。
  •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纳尔逊·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生于南非特兰凯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南非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任南非总统,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本书从曼德拉的童年开始,记录了他从酋长继承者,到青年领袖,直到入狱27年,并且在出狱后成为首位南非总统的传奇人生。带领读者去认识去喜欢去尊敬一位全世界人都爱戴的自由战士。向读者传达曼德拉的精神之光。
  • 树人

    树人

    本书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建院十周年的一本故事集。记录了十年来一批学生的成长故事,故事内容由在校学生采写,真实、鲜活,分为就业故事、考研故事、励志故事、留学故事、实践故事等篇章。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华盛顿图哈切夫斯基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华盛顿图哈切夫斯基

    本书讲述了华盛顿、图哈切夫斯基两位军事家的成才、成功过程。文中对他们各自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很有帮助。
热门推荐
  • 万界萧遥游

    万界萧遥游

    青衫行江湖,布衣化凡仙。飞扬临天下,逍遥任我行。……当前世界:太吾绘卷(魔改)(武侠)
  • 重回传奇

    重回传奇

    重生了玩玩股票?——王大布表示不懂!重生了混混官场?——据说最近反腐是热点!重生了泡泡妹子?——王大布很腼腆啊!那么重生了干什么?好吧,玩传奇!
  • 九州风流

    九州风流

    天地大衍之道,四极佛力仙法,尽在九州四海。试看一名肩负佛道神秘宿命的现代少年横渡时空,前往万年前的远古大荒九州。如何一步步艰难踏上帝圣之路,血染苍穹、步步惊天,九极四御尽显风流大道。执天子剑啸大荒歌,逆天伐仙、举世皆敌,但求掌控天道,笑傲九州。玄牝风流,热血豪情,这是勇者的乐园,是强者的天堂,红颜俊彦,为此九州。
  • 逃离风岛

    逃离风岛

    书上写道:一个被命运折磨的人;一个打破命运的人。你的选择是什么“走出这个岛,我想听听你的答案。
  • 傲娇王妃王爷别追

    傲娇王妃王爷别追

    楚轻丞相府最为宠爱的女儿可惜看上了个眼瞎的王爷,自己最爱的人亲手杀了自己,她重生了!霸气归来,发誓要让他血债血偿真相大白后,某男像个狗屁膏药...
  • 我一剑一个渣渣

    我一剑一个渣渣

    【快穿】我叫霜寒。我失忆了。但我知道我是个大佬——这是来自大佬的直觉。有一天,一个自称系统的家伙找上了我,让我去三千世界做任务。一开始,我心里是拒绝的,毕竟大佬不会轻易受人摆布。但是这该死的系统说,三千世界有看不尽的美人和喝不完的美酒。系统:“……其实我后面还有一句话:还有虐不完的渣。”——哦,那不重要,我们走吧。
  • 惊云生

    惊云生

    修仙者与俗世皇权之间,是皇权统治一切,还是仙家高高在上蔑视一切,诡谲莫测的风云变幻,是世俗与仙门的较量,而一个少年,携一身降龙记,两手空空降生于世,他又能改变什么?
  • 男友每天都在失忆

    男友每天都在失忆

    柳筱筱的男友苏沐阳受了伤,他什么都记得,唯独不再记得自己的女朋友。每一天,他都会忘记今天自己和柳筱筱之间发生过的事。为了挽回这段真挚的感情,柳筱筱在追夫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激发青少年内在潜能的发明故事

    激发青少年内在潜能的发明故事

    本丛书精心选取了多个人生重大课题,内容涉及学习、生活、哲理、亲情、事业、交往等方面,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