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89700000024

第24章 曾国藩与中国近代士大夫的文学艺术观(2)

来示询及古文之法,仆本无所解,近更荒浅,不复厝意。古文者,韩退之氏厌弃魏晋六《六经》、两汉,从而名焉者也。名号虽殊,而其积字而为句,积句而为段,积段而为篇,则天下之凡名为文者一也。国藩以为欲着字之古,宜研究《尔雅》、《说文》、小学训诂之书,故尝好观近人王氏、段氏之说;欲造句之古,宜仿效《汉书》、《文选》,而后可砭俗而裁伪;欲分段之古,宜熟读班、马、韩、欧之作,审其行气之短长,自然之节奏;欲谋篇之古,则群经诸子以至近世名家,莫不各有匠心,以成章法,如人之有肢体,室之有结构,衣之有要领。大抵以力去陈言,戛戛独造为始事,以声调铿锵,包蕴不尽为终事。仆学无师承,冥行臆断,所辛苦而仅得之者,如是而已。

曾国藩在这段话语中最终强调的是,作文之道,虽无固定之成法,但一般说来,应讲究章法布局,注意创作趣味的阐发。对于谋篇、造句、用字之法,曾氏特别予以重视。他在日记中根据自己的实践对之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关于谋篇之法,曾国藩说:“古文之道,谋篇布势是一段最大工夫”。而古人之《书经》、《左传》,“每一篇空处较多,实处较少;旁面较多,正面较少”,就是缺乏谋篇之法。从而,他认为作文谋篇应把“精神注于眉宇目光,不可周身皆眉,到处皆目也。线索要如蛛丝马迹,丝不可过粗,迹不可太密也”盂。

关于造句之法,曾国藩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造句约有二端:一曰雄奇,一曰惬适。雄奇者,瑰玮俊迈,以扬马为最;诙诡恣肆,以庄生为最;兼擅瑰玮诙诡之胜者,则莫盛于韩子。惬适者,汉之匡、刘,宋之欧、曾,均能细意熨贴,朴属微至。雄奇者,得之天事,非人力所可强企。惬适者,诗书酝酿,岁月磨炼,皆可日起而有功。惬适未必能兼雄奇之长;雄奇则未有不惬适者。学者之识,当仰窥于瑰玮俊迈、诙诡恣肆之域,以期日进于高明。若施手之处,则端从平实惬适始。

曾国藩认为,一篇好的文章,既与造句好坏有密切关系,又与用字是否得当不可分离,因而他对用字之法最为讲究。一次,李鸿裔向他请教作古文的“虚实”、“譬喻”、“异诂”等方法,他分别作了详细具体的答复。何为“虚实”之法呢?曾氏解释说:“虚实者,实字而虚用,虚字而实用也。”实字虚用,即“如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上‘风,‘雨,,实宇也;下‘风,‘雨,则当作‘养,字解,是虚用矣”。如此等等。虚字实用,“如步,行也,虚字也。然管子之‘六尺为步,,韩文之‘步有新船,,《舆地》之‘瓜步邀笛步,,《诗经》之‘国步,‘天步,,则实用矣”。如此等等。

何为“譬喻”之法呢?曾国藩解释说,这个“譬喻”,在古代和近代有所区别,“后世须数句而喻意始明,古人只一字而喻意已明”。这是由于后世辞藻愈益发展的缘故。如“骏”字,即良马的意思。“因其良而美之。故《尔雅》‘骏,训为‘大马行必疾,,故‘骏,又训为‘速,。《商颂》之‘下国骏应,、《周颂》之‘骏发尔私,,是取‘大,之义为喻也;《武成》之‘侯卫骏奔,,《管子》之‘弟子骏作,,是取‘速,之义为喻也”。如此等等。

何为“异诂”之法呢?曾国藩解释说:这个“异诂”,“无论何书,处处有之。大抵人所共知,则为常语,人所罕阅则为异诂”。例如,古之郭景纯注《尔雅》、近世王伯申着《经传释词》,“于众所易晓者,皆指为常语,而不甚置论。惟难晓者则深究而详办[辨]之”榆。他举一“淫”字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指出:“‘淫,训为‘淫乱,,此常语,人所共知也。然如《诗》之‘既有淫威,,则‘淫,训为‘大,曰《左传》之‘淫刑以逞,,则‘淫,训为‘滥,曰《书》之‘淫舍梏牛马,,《左传》之‘淫刍荛者爷,则‘淫,当训为‘纵爷。《庄子》之‘淫文章爷、‘淫于性爷,贝‘淫,字又当训为‘赘,,皆异诂也。”

曾国藩在这里不厌其烦地所作的各种解释,就所谓“虚实”之法来说,“实字虚用”,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名词作动词用,或者名词作形容词用;“虚字实用”,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动词作名词或者形容词作名词用。而所谓“譬喻”之法,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将名词作形容词、副词用,或者将动词作形容词或副词用。“异诂”之法,则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将一个字引申其义的意思。总之,这些都是针对字之多用、活用以及词类变化而言的,即属于我们现在所讲的文法学、修辞学的范围。

值得指出的是,曾国藩虽注重用字选词的重要性,却不赞同一味摹仿5见成的词句和文字,同时也反对用僻字涩句来故作姿态,炫耀学识。他说:

一篇之内,端绪不宜繁多。譬如万山旁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否则首尾衡决,陈义芜杂,兹足戒也。识度曾不异人,或乃竞为僻字涩句以骇庸众,研自然之元气,斯又才士之所同蔽,戒律之所必严明。兹数者持守勿失,然后下笔造次皆有法度,乃可专精以理吾之气。

曾国藩在这里反复强调的是,写文章在用字、用词等方面,不必过于仿效古词、古字,也不必哗众取宠,故作姿态,以艰深之词句、文字来吓唬人,而应当多用自己的语言,以适合于大众的词文来使文章自然流畅,为世人所愿读。

以上所述用字、造句、谋篇之方法,主要是就文章外形而言。至于文章的内容,曾国藩在强调以情意为归宿的同时,更强调以“专一”为主。他认为,一篇文章从内容上来说,就好像一个人有气血,有手足,有五官和内脏,均须讲究章法布局。他说:

夫古文亦自有气焉,有体焉。今使有人于此,足反居上,首顾居下。一胫之大几如要[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则见者谓之不成人。又或颐隐于齐,肩过于顶,五管[官]在上,两髀为胁,则见者亦必反而却走。为文者,或无所专注,无所归宿,漫衍而不知所裁,气不能举其体,则谓之不成文。故虽长篇巨制,其精神意趣之所在,必有所谓鼻端之一笔者。譬若水之有干流,山之有主峰,画龙者之有睛。物不两大,人不能两首,文之主意亦不能两重,专重一处而四体停匀,乃始成章矣。

这就是说,文章之内容与外形不能截然分开,两者关系十分密切。内容可以决定外形,外形也可以限制其内容,二者应为一个有机结合体。要作出一篇好文章,不但应当有充实无华的内容,而且也应有美妙瑰丽的外形,彼此配合适宜。曾氏认为,要想做到这样,就应当如姚鼐所倡导的那样讲究“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什么是“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呢?他解释说:“大抵阳刚者,气势浩瀚;阴柔者,韵味深美。浩瀚者,喷薄出之曰深美者,吞吐而出之。”接着,他就所分古文十^一大类中何类应做到“喷薄而出之”,何类应做到“吞吐而出之”的问题,谈了自己的意见。他说:

论着类、词赋类宜喷薄;序跋类宜吞吐;奏议类、哀祭类宜喷薄;诏令类、书牍类宜吞吐;传志类、叙记类宜喷薄;典志类、杂记类宜吞吐。……此外各类,皆可以是意推之。

曾国藩在这里所反复强调的“喷薄”之说和“吞吐”之说,就整体而言,不尽精确,似有偏废和呆板之说教,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创作题材和技巧方法,文体并非一致。然而,如果具体从一种文体来说,强调相同的内容和形式,并且力求达到“阳刚”--气势浩瀚或“阴柔”--韵味深美之境,却是有普遍意义的。

一般人都承认,曾国藩不仅在古文方面嗜好成癖,用功最勤,所取得的成就非常突出,而且其诗歌创作及诗歌理论方面的成就也是如此。虽然曾氏有关诗论的阐述大都渗透于他的古文理论之中,没有系统的理论着作付诸于世,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文章、家书、信札以及日记和钞纂等资料中了解到他单论诗歌创作的思想和主张。

曾国藩认为,一篇好诗之得来与诗人的文学修养、器识、经历以及时势兴衰的关系极为密切。关于什么是“器识”的问题,曾氏具体解释说:

“试之以富贵贫贱,而漫焉不加喜戚;临之以大忧大辱,而不易其常。器之谓也。智足以析天下之微芒,明足以破一隅之固。识之谓也。”从而,曾氏强调,中国古代之君子豪杰之所以“自拔于人人者”,并无什么先天之高招,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器识有不可量度而已”。这里所谓的“自拔于人人者”,指的就是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其诗作不仅于某时某地为人所传颂,更应当传诸后世,永垂不朽。所谓“自拔”之道,首先指的是诗人的器识如何,次则指诗人的事业及语言文字工夫如何。作为一位诗人,如果要使自己的诗作得更好,流传于后世而不衰,首先就应该具备坚定、深广的器与识;反之,则不能写出真正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诗作来。这就是说,“器与识及之矣,而施诸事业有不逮,君子不深讥焉。器识之不及,而求小成于事业,末矣。事业之不及,而求有当于语言文字,抑又末矣。”曾国藩早年考究古诗作品时,误以为杜甫倾一生精力于诗篇,“追章琢句,笃老而不休”,真是“不自重惜若此”!后来,随着学识日广,心得体会日多,逐渐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尤其是在阅读了韩愈、苏轼等人对杜甫及其诗作的评论之后,才深刻认识到“杜氏文字蕴于胸而未发者,殆十倍于世之所传;而器识之深远,其可敬摹又十倍于文字也”。他在这里所反复强调的就是诗人本身的修身功夫,就是关于器度与学识的关系问题。

关于诗与诗人的生活经历紧密相关的问题,曾国藩是这样看的。他认为一个诗人如果不接触社会,尤其是久为朝官,忙于事务,或者深居简出,坐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冥思苦想,这样作出的诗作是不会有多少生命力的。

他说:

尝览古昔多闻之君子,其从事文学,多不在朝班,而在仕宦远州之时。虽苏轼、黄庭坚之于诗,论者谓其汴京之作少逊,不敌其在外者之殊绝。盖屏居外郡,罕与接对,则其专志,而其神能孤往横绝于无人之域。若处京师浩穰之中,视听旁午,甚嚣而已矣,尚何精诣之有哉?

很可惜,曾氏在这里并未进一步引出一个全面而实际的结论,即未能认识到诗人必须更广泛地深入社会,接触更多更复杂的生活素材,但他已经涉及到了诗与诗人生活经历的密切关系。他所讲的在朝、在野为官者作诗有区别便是这样。在朝为官者,“视听旁午”,缺少精力去研讨诗诣,难以创作出有血有肉的诗作;在野为官者,“其任职也专,其守法也简,亦常日有馀光,人有馀力”去品尝诗味,接触素材,其诗也会作得好些。这种观点就是我们所说的“功夫在诗外”的意思。这种观点是值得肯定的。

关于诗与时事兴衰的关系问题,曾国藩则提出了中肯而全面的看法。他认为,诗之工拙好坏与时势兴衰、政治清暗、人之穷达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不能绝对化,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他强调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与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的道理一样,一个着名诗人的成长,一篇好诗的产生,都脱离不了当时当地客观社会环境和条件的熏染和陶冶曰反之,其诗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或者只是昙花一现,生命力不强。因为,一个诗人写的诗终究是要面向社会,让人去评判、鉴赏的。因此,曾国藩基本赞同韩愈“欢愉之词难工,穷苦之音易好”的观点,认为“盛世之巨公,其诗歌往往不及衰世之孤巨逐客;而庙堂卿相,例不能与穷巷憔悴专一之士角文艺之短长”。原因在哪里呢?曾氏经过反复摸索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盖声音之道,与政相通。国家鼎盛之日,太和充塞,庶物话愉,故文人之气盈而声亦上腾。反是,则其气歉而声亦从而下杀。达者之气盈矣,而志能敛而之内,则其声可以薄无际而感鬼神;穷者之气既歉,而志不克划然而自申,则瓮牖穷老而不得一篇之工,亦常有之。

很明显,曾国藩一方面强调诗歌创作的好坏与时势兴衰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他对这个问题持谨慎态度,没有把它绝对化。对此,他阐明了这样一个观点:“然则谓盛世之诗不敌衰季,卿相不敌穷巷之士,是二者,殆皆未为笃论。”为什么说是“未为笃论”呢?曾氏认为,诗的好坏工拙并不完全取决于时势的兴衰,也不完全取决于“诗必穷而后工”的客观条件,还与诗人的生活经历、诗人的器度和学识有关。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

曾国藩在古文、诗歌方面用功最勤,成就也较为突出。因为,他对于诗歌的创作方法很讲究,除在古文创作方法中已有所论及之外,他还专就作诗的方法问题谈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曾氏认为,凡作诗首先必须了解古人的方法,熟读古人诗集,从中得到启发,以资借鉴。他告诫其子曾记泽说:

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余所选抄五古九家、七古六家,声调皆极铿将,耐人百读不厌。余所未抄者,如左太冲、江文通、陈子昂、柳之厚之五古,鲍明远、高达夫、王摩诘、陆放翁之七古,声调亦清越异常。尔欲作五古七古,须熟读五古七古各数十篇。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吞相习,则下笔为诗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

但是,古人诗集如浩海烟波,汗牛充栋,究竟应从何处着手呢?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下子可以解决的。因此,曾国藩主张在“须看一家之专集”的同时,更应该随自己“性之所近”去阅读欣赏,去领会其精要,以为我所用。他指出:

诗之为道,各人门径不同,难执一己之成见以概论。……吾教诸弟学诗无别法,但须看一家之专集,不可读选本,以汩没性灵。至要至要。吾于五七古学杜、韩,五七律学杜,此二家无一字不细看。此外则古诗学苏、黄,律诗学义山,此三家亦无一字不看。……我之门径如此,诸弟或从我行,或别寻门径,随人性之所近而为之可耳。

曾国藩作诗,非常重视气势和趣味。他反复强调:“凡诗文趣味约有之诗。韩公诗文,皆极诙诡。此外实不多见。闲适之趣,文惟柳子厚游记近之,诗则韦、孟、白、傅均极闲适。而余所好者,尤在陶之五古、杜之五律、陆之七绝,以为人生具此高淡襟怀,虽南面王不以易其乐也。”这一观点,与他对古文写作方法的见解是一致的。曾氏之所以重视诗的气势和趣味性,主要是由于他治军、从政以来,诸务繁忙,绝少闲适之功。因此,他作诗偏重于气势和趣味。其“气势”二字的提出与他本人的性格有关;其“趣味”二字的提出则与他的生平事业有关。进而,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曾国藩偏重气势和趣味之法,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他对于古文的写作赞同姚鼐所倡导的“阳刚阴柔”之说。运用到作诗上面来说,亦是这样一个思想格局:阳刚之美,大约指的是重气势的意思;阴柔之美,大约指的是重趣味的意思。

与其对古文的审美情趣相同,曾国藩很注意诗作的声色功夫。他认为,一篇满意之诗作必须具备有声有色的特征,即音乐之美和图画之美同时并存。一曲好的音乐,听起来清脆悦耳,使人动情无比;一幅好的图画,看起来优美清晰,使人心旷神怡,如入人间仙境。因此,他在评论古诗时指出:

四言诗最难有声响,有光芒……余生平于古人四言,最好韩公之作,女口《祭柳子厚文》《祭张暑文》《进学解》《送穷文》诸四言,固皆光如皎日,响如春霆。即其他凡墓志之铭词及集中如《淮西碑》《元和圣德》各四言诗,亦皆于奇崛之中迸出声光。其要不外意义层出、笔仗雄拔而已。自韩公而外,则班孟坚《汉书叙传》一篇,亦四言中之最隽雅者。……凡诗文欲求雄奇矫变,总须用意有超群离俗之想,乃能脱去恒蹊。

同类推荐
  • 文坛全才——苏轼

    文坛全才——苏轼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南斗文星高

    南斗文星高

    罗孚先生长期在香港文化界服务,与香港大多数知名作家过从甚密并对许多著名作家在香港的行止了解甚多。本书即是作者用独特流丽的文笔对当代著名作家在香港的活动情况和他熟悉的香港本土作家们作了精彩描述,他们当中有鲁迅、巴金、萧红、叶灵凤、聂绀弩;还有有香港文坛的拓荒者、早年的健笔,如曹聚仁、三苏、侣伦、刘以鬯,也有仍为当今读者熟知的作家金庸、梁羽生、董桥,还有女作家小思、西西、亦舒、林燕妮、钟晓阳等。作者饱满而风格化的笔触,着重展示了与香港有着密切关系的作家们创作和人生的精彩之处,并将他们的人格文品融合在一起,巧妙地插入他们的趣闻轶事,令人读来如见其人。
  • 名人传记丛书——柴可夫斯基

    名人传记丛书——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是个天才,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是用音乐传扬19世纪的俄罗斯精神的艺术家,被称为“俄罗斯音乐之魂”。他的一生是痛苦的,祖国的命运、人民的苦难、个人的不幸始终折磨着他敏感而脆弱的心灵。就在这难以忍受的痛苦中,他给世界人民创作了丰富而宝贵的音乐作品。
  • 李清照

    李清照

    全书展现了李清照丰富多彩的一生。李清照的少女生活是快乐的,无拘无束的。她出嫁以后,琴瑟和谐,夫妻恩爱。她与赵明诚一起品尝了宦海风波,一道回家隐居,品赏古玩,诗词唱和。在赵明诚外出读书与做官时,她又备尝离别相思之苦。中年以后,李清照连遭不幸,国破家亡、背井离乡,逃难到了南方。而后,灾难接踵而至。与她相依为命的丈夫赵明诚早逝,欲寻求生活幸福改嫁又被骗,离异后普遍遭亲友冷落,李清照最后在抑郁寡欢中默默辞世。全书通过文献材料梳理,结合李清照诗词创作的赏析,突出了李清照带有叛逆色彩的非同凡响的鲜明个性,揭示其个性与命运之间的某种联系。
  • 无悔忠诚——武汉十大形象民警风采录

    无悔忠诚——武汉十大形象民警风采录

    本书由民心至上、鱼水情深、一切因为爱、烈火英雄赤子情、与炸弹打交道、金锁高悬平安门、巡警之星、无悔忠诚、张俊娟是一棵树、道路交通指挥家组成,描述了武汉十大形象民警风采。
热门推荐
  • 小祖宗又仙又A

    小祖宗又仙又A

    从混沌诞生的楚墨突然收了个小妹妹,捧在手心里各种宠。可是楚墨突然发现,当个人事也挺多的。
  • 是时途终

    是时途终

    在这远古诸神分裂决斗衍生的大陆上,神力即是尊卑的象征。神力通天者,即为天神!把出身碾在脚下,与王抗衡,与神决生死,是宿命也是被人敬仰的理由。
  • 重生九零后

    重生九零后

    九零后是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在七零后八零后的眼里,九零后是非主流的!从前只有七零后和八零后重生,现在是九零后重生,那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啊!奶奶的,我竟然重生了!不是吧,刚高考结束竟然重生了!老天不是这么玩我的吧?我还得再读一次?您要是早几年让我重生该多好啊!现在我正要享受人生,你竟然让我重生?”林俊仰天长叹。这本书是温馨的都市生活,没有超级强的商战,只有小小的生意,没有官宦世家,有的只是一点点小小的背景,没有无数的美女,只有一个个鲜活的红颜知己。但是非主流的搞笑却是实打实的!给九零后支持,给收藏,给推荐吧!大家不要以为是九龄后书就不好看了,你可以把自己年轻化嘛!嗯,你懂得!Q群:184328317有意向的朋友们可以加入,多给旅人一点建议。
  • 评说晚年周恩来

    评说晚年周恩来

    本书辑录的评说,首先辑录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有关论述,作为本书的开篇。全书分上编与下编两部分:上编主要辑录党和国家领导人、党政军负责人和专家学者等对“文革”时期周恩来的评说;下编主要辑录外国政要、友好人士和专家学者有关“文革”时期周恩来的评论。
  • 我继承了千亿家产

    我继承了千亿家产

    “其实,我就是房子大了一点。”“秘书多了几个。”“我就是个普通家庭的孩子。”面对金融界大佬的采访,王毅一脸无奈的说道。
  • 冰澈浮辞

    冰澈浮辞

    她重生归来,只为报仇雪恨还有……对他好。她要曾经伤害过她的人付出代价。他遇见了她,对她一见钟情。每一次看似美好的邂逅,其实都是他的预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为魔首

    我为魔首

    来到修仙世界,没有好的资质,不怕,有母亲给的传家宝,开启修魔道路。这个世界没有魔修,都被修仙者灭了,白凡便是唯一正宗的魔道传人。进入秘境被人发现魔修身份,顿时人打人杀,为正道不容。为了保命只能收点小弟,没想到小弟越收越多,振兴起魔道未来。
  • 前妻反击战

    前妻反击战

    一场阴谋,她从千金之位坠落,家道中落,父母自杀,被迫签下离婚协议,在大雨之夜被赶出婆家大门。一份遗嘱,她成了身负家仇的女人,忍辱负重。一个孩子,她不惜将自身的尊严践踏,满口谎言。但是,他却从未放过她!夜总会当众羞辱,为夺子不择手段,诋毁,陷害……她盛装归来!发誓定要让黑暗重见光明,让欺凌她的人血债血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