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89700000021

第21章 曾国藩与中国近代士大夫的治学观(3)

曾国藩在这里所提出的摘抄之法,是一种比较科学实用的方法,尤其是在科举时代,这种方法--分类笔录正是作文章、夺取科名的必要途径,因而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特别是在那些学人士子之中产生过不可低估的影响。尽管曾氏戎马倥偬,转战各地,但他仍利用闲暇时间写下了许多读书录,为后人研究他的思想和言行留下了第一手资料。在他身边或是与他比较接近的有学问的人,其中有的是他的学生,有的是他的幕僚,有的是他的朋友和同窗,他们或多或少都受到过曾氏这种治学方法的影响。如俞樾、孙诒让、李元度、薛福成、吴汝纶等人大都是通过这种方法,分门别类地把学习的心得写出来,起先并未想到一定要流诸后世,后来,这些曰积月累保存起来的东西却成为他们极有价值的资料和着作。当然,必须指出的是,曾国藩所提倡的摘抄之法,在科学名目繁多的今天恐怕已不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了。但是,它对于我们研究某一个专题(尤其是社会科学领域)来讲,仍不失其借鉴意义。譬如我们研究中国历史或者某个范围比较窄的问题,如果备有读书笔记或资料卡片,随时随地逐处留心,将相关资料日积月累地摘抄下来,就不会有“学到用时方恨少”的忧虑了。因为一个人的记忆和聪明才智毕竟有限,那种能把所读过的书、看过的东西全部熟记下来的人几乎是没有的。正由于我们平时摘抄了这些东西,所以到我们研究某一个问题时就可以信手拿来,为我所用,以补研究资料之不足,估女学问的速度和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曾国藩的治学观对

1国近代士大夫的影响

如前所述,曾国藩的治学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它在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过程中,仍对中国近代士大夫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正如钱穆所说:“涤生为晚清中兴元勋,然其为人推敬,则不尽于勋绩,而尤在其学业与文章。”曾国藩“论学,尤以转移风俗陶铸人才为主”。“虽自谓精解文章,由姚先生启之,然平日持论,并不拘拘桐城矩雉,而以姚氏与亭林、蕙田、王怀祖父子同列考据之门,尤为只眼独具。”盂从而,“涤生之所成就,不仅戡平大难,足以震烁一时,即论学之平正通达,宽闳博实,有清二百余年,固亦少见其匹矣”榆。

在治学目的方面,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举止言行无时无处不体现出其学问。他特别强调要把学习、做学问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即做学问要达到“格物”、“诚意”的功效,反对读死书,反对做无目的的学问。他本人一生都把做学问与处理政务、军务以及家庭问题放在一块,力求融于一体。在戎马倥偬的条件和环境中,他都坚持腾出时间来做学问,不论是他所写的读书札记、诗文、序跋,还是他所编纂的书籍和所写的书札,都体现了这种精神。他的这种治学目的,也在无形之中影响到他的子弟、师友和学生。

只要我们细心考察一下史实,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实际的情形:湘军将领中的大多数人,不管是秀才、举人、进士,还是无功名之人甚至武生出身者,在与农民起义军为敌、玩命疆场的同时,都不曾放弃做学问,有人甚至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譬如,曾国藩的好朋友李元度在“咸丰甲寅、乙卯之际,与国藩患难相依,备尝艰险,厥后自领一队,转战数年,军每失利,辄以公义纠劾罢职。论者或咎国藩执法过当,亦颇咎次青在军偏好文学,夺治兵之日力,有如庄生所讥挟策而亡羊者”。从诸多史料记载可知,李元度对治学的确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他1862年罢职归乡后,朋友们均为他所受到的严厉处罚而愤愤不平,但他在曾国藩处世精神和治学方法的影响下,不为自身荣辱、处境难易所动,僻居山村潜心做学问,不分白天黑夜、寒暑冷热,执着追求不止。

1865年,因贵州发生苗民、教军和号军起义,李元度被起复原官“任黔南军事”。起初,他不想再度出山,因他的《国朝先正事略》一书正处于修订定稿阶段,后在曾国藩等人的劝说下才勉强成行。曾氏在书信中劝说道:“闻阁下率师入黔已否遄发?远追孟明匪懈之风,终策冯异桑榆之效,惟愿如尊函所言,黔事粗定,顺风回帆,以慰高年倚闾之望,是所切祝。贵军饷项,小泉当宽为预备,不至如昔年之穷苦异常。”此段文字的大意是:我听说你要率领湘军去贵州,是否已经开拔?此次你再度出山,远追春秋时秦国大将孟明历尽挫折最终获胜而归的遗风,最终达到如东汉大将冯异晚年成就功业那样的效果,我期望你能如你在书信中所说的,等贵州军事粗定后,即激流勇退,以慰年迈的母亲和亲朋戚友们对你的厚望,这是我所要特别预祝你的。至于赴黔湘军的饷糈问题,我会叮嘱李瀚章为你预先筹划,再不会让你像从前在江西、安徽等地那样穷苦异常了。曾国藩还在信中特意叮嘱:“大撰《先正事略》刊成后,愿得先睹为快。”李元度没有辜负曾国藩的期望,终在赴贵州军次之前将《国朝先正事略》定稿,并请曾氏作序刊行。该书共计六十卷,分为名臣、名儒、经学、文苑、遗逸、循良、孝义七个大类,为清朝同治年前的1108人立传。其体裁具有独特之处,并体现出曾国藩治学方法对李氏的影响:一是叙述当代事迹,与一般史书体例不同,“即专主扬善”,“所录皆粹然纯诣”;二是对清代名儒“不分门户、渊源所在,各以类从”,不存在任何学术偏见;三是每篇文字中对传主的着述大都详列其书目、卷数,“以备志艺文者之捜讨”。的确,从学术的角度而言,该书取材范围广泛,记叙征引详尽,保存了较多原始资料,且对人物生平都有其一家之言,具有史料和研究参考价值。

在曾国藩的诸多幕僚和湘军将领中,李元度与郭嵩焘、刘蓉的情况差不多。他们均是曾国藩的好友加姻亲,满腹经纶,善于为他人出谋划策,但对从政领兵并不内行,并非统帅之才、当官之才。

而且他们都对学术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对此追求不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人生均坎坷多舛,充满着艰难险阻。他们都多次被贬官、罢官,没能在仕途上走到最后,但皆在罢官归乡后专心致志做学问,取得了十分突出的学术成就。相对于郭嵩焘和刘蓉而言,李元度的情况又有点特殊。他跟随曾国藩的时间最长,充当幕僚之职最久,从而对曾氏生平行谊尤其是治学观了解最深,受其影响也就更加明显。正如郭嵩焘指出:“文正公学行武功,震耀一时。君从事最久,受知亦最深,规模气象,仿佛近之,亦惟其文之足自显着以扬于无穷也。”进而,因李元度的官职地位没有郭嵩焘、刘蓉那样高,使得他有更充裕的时间着书立说,“君独以栖迟林麓,奉亲着书,极孝友文章之乐,为诸公所不能逮”。正因为如此,李元度在治学方面对曾国藩的观点也就理解得更加透彻。曾国藩多次说到平生有三耻,其中一耻就是认为自己一生因从政治军占去绝大部分精力,无暇安心做学问,为此感到愧疚羞耻不已。从而,当他得知李元度的《国朝先正事略》一书写成之后,便欣然应请为之作序,赞其“发愤着书,鸿篇立就,亦云勇猛矣”,认为该书可以“藏之名山,副上秘闻,久垂无穷”。

又如,早年与曾氏论学之罗泽南以儒生领军,“义勇愤发,本之问学。朝出鏖兵,暮归讲道。中间屡遭惨败,而志不挠,气益壮,讨部众而申儆之,或解说《周易》以自遣云”。后虽五十岁不足即被太平军击毙,然其一生勤学苦思,从不放松学业,着有《小学韵语》、《西铭讲义》、《周易附说》、《人极衍义》、《姚江学辨》、《读孟子札记》、《皇舆要览》等重要着作。其弟子数十人,如王鑫、李续宜、李续宾等人尤继其师风。王耋于1853年从军以后,“军暇读《孝经》、《四书》”,“并常教士卒习字读书,日课《四书》、《孝经》,以义理反复训谕,而引论经史大义,譬晓耸切,听者至潸然泪下。追夜,营门扃闭,刁斗之声与讽诵声相间也”。王氏尤熟读历代兵书,着有遗集十卷。其部将张运兰、王开化、王文瑞、刘典、王开琳、黄万友、丁长胜、刘松山均受其熏染,大都在军事紧迫之际悉心学业,并有所成就。再如刘蓉、郭嵩焘,早年亦与曾国藩论学,甚相契合。刘、郭二人随曾氏从征以后,也是在戎马倥偬之际,利用一切空暇时间,着书立说,不稍懈怠。刘蓉死于1873年,郭嵩焘比刘蓉多活了二十余年。刘氏着有《养晦堂诗文集》十四卷,以及《思辨录疑义》等书;郭氏则着有《礼记质疑》、《大学质疑》、《中庸质疑》、叶使西纪程》以及诗集、奏疏和日记等多部作品。

上述数人都是与曾国藩同时代出身的士大夫,其功名虽有高低之分,学问成就也有大小之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参加过与农民起义军为敌的军事斗争。他们有的是曾国藩的好友,有的是曾国藩的学生,他们对于曾氏的治学目的无不表示赞赏。譬如,罗泽南临死前就曾“索纸笔书曰:‘乱极时站得定,才是有用之学。,”。把做学问与治国平天下紧紧联成了一体。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过曾氏治学观的影响,并在学问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如上述刘蓉、郭嵩焘等就是例证,其余如彭玉麟及曾国藩四大弟子薛福成等人也大都如此。

如果说,以上这些人都是与曾国藩同时代的人,受其影响固不待言的话,那么比他稍后的人,譬如一些曾氏子弟、学生及一般学人,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受过曾氏治学目的的遗风的熏染陶冶。

同类推荐
  • 曾彦修访谈录

    曾彦修访谈录

    这是一部口述实录。曾彦修讲述了大半个世纪以来自己的经历:三十年代初在延安马列学院所受的教育,跟随张闻天到晋西北调查,亲历延安整风;解放后调北京任人民出版社社长,五十年代被打成“右派”。文革结束后调回人民社等等,极具史料价值。在个人经历之外,对重要问题有理性的背景分析和独特见解,对相关领导人物有亲身接触的直觉感受,是一部能引发人思考的有分量书。
  • 幻由人生:蒲松龄传

    幻由人生:蒲松龄传

    《蒲松龄传:幻由人生》是一本翔实的、带有学术意味的人物传记。作者是研究蒲松龄的大家,又有文学写作的经验,故下笔纵横捭阖,情思缕缕,除了人物鲜活外,历史的语境也被一一点缀出来。一个在科举路上不得志的文人形象被勾勒得栩栩如生,诸多历史话题浮现其间,乃文学画廊的奇景,有身临其境的美感。
  • 常德传印象

    常德传印象

    本书收集了全国各地媒体近年来对青岛港老总常德传事迹和人格力量的报道,全书分别以纪事、对话、评论为题,集萃的几十篇文章中,分别透视了常德传的精神世界和青岛港的建设成就。
  • 八大特务头子

    八大特务头子

    《八大特务头子》选取蒋介石麾下的八个特务头子,包括戴笠、徐恩曾、毛人凤、郑介民、唐纵、贺衷寒、邓文仪和康泽。他们长期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拼命卖力,收买、暗杀、破坏是他们惯用的伎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大特务在抗日战争期间,虽然不时地对共产党的组织和革命统一战线进行破坏,但在搜集日军情报,进行密码破译等方面还是有功于中国革命事业的。
  •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热门推荐
  • 风起九霄

    风起九霄

    九霄有风起,域外有云落。一朵云,自天外而来陨落九州,不恋天穹蔚蓝,只为风卷其躯。一朵云,自九州而起登顶九霄,不为天穹高远,只为与风相聚。一阵风,自宇内而生落入凡尘,不识人间烟火,不为世间权利。一阵风,自九劫而醒凛冽世人,不畏人间艰险,不畏九幽炼狱。那一刻血雨飘舞,自此风的双眼不再明澈,人间不再清净。那一刻他看似自由,一往无前。不在乎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在乎曾经拂过的山岭树叶,一路风尘,无法挽留。直到那一刻有云随风而动……
  • 王妃偏偏不靠谱

    王妃偏偏不靠谱

    他是风华绝代的神王,她是腹黑可爱的先天神胎。阴差阳错的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她走进他,嘀咕道:“兄弟你桃花可真多,艳福不浅啊!”他睫毛微颤,深深凝望了她一眼,道:“你喜欢的话就送你好了。”妖艳的牡丹在她额间绽放,一颦一笑皆是那么动人,悦耳的嗓音说道:“你说的日月为聘,可还算数?”女子缓缓走来……白衣男子墨发如瀑,眉眼似星辰,望着浅笑嫣然的少女,执起她的手,道:“泌儿这辈子可都赖不掉我了。”故事会围绕女主的成长线慢慢展开,不会太俗套的,男女主超甜,文风比较轻松,算爽文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极品小厮修真记

    极品小厮修真记

    玉天仙,芙蓉泪,将进酒,都把人醉。好男儿,风流债,望天笑,谁又能回。有钱的落个好下场,没钱的依旧苦思量。谁道是男儿立自强,我看是无赖更在行!为此上,只见那四小游戏过江东,乱花迷眼送东风,笑把兰壶提在手,惹得湖海乱哄哄!
  • 魔店杂货铺

    魔店杂货铺

    在魔法大森林的边缘,有人盖了一个小屋。小屋挂了一个匾,上面写着魔店杂货铺。屋子里还有一把睡椅,上面躺着一个人。
  • 汉武龙魂

    汉武龙魂

    2270年,美日联军因反物质武器检查问题,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为了寻找拯救中国的秘密武器,郭忆龙逃过以色列情报组织的追杀,来到公元前113年的身毒国(印度)。为了到达汉朝,他经过羌、大月氏、西域各国、匈奴等国,历时7年,方才到达长安。沿途中,他与东征的罗马军团、张骞的出使团队、远嫁西域的汉公主以及匈奴的小皇子之间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故事。在完成了西域各国的旅程后,郭忆龙与汉朝诸位名将相识,并在数次出击匈奴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当这一切都在静静发生的时候,他苦苦寻找的那一位迷一般的大将竟然一直没有出现……难道“霍去病”的传奇故事只是一个古老的历史传说吗?难道存在于2300年前的那场迷一样的战役只是一个骗局?失望到极点之时,奇迹出现了……横跨2300年的两场波澜壮阔的战争,横跨两千三百年的两个人之间荡气回肠的侠骨柔情,一切尽在《龙魂之西汉游侠传》
  • 痞子娇妻:开战吧,老公

    痞子娇妻:开战吧,老公

    兄弟,你杀人了男人回首,危险的双眸,让周围的空气直至一个冰点,她吓的身体抖了抖,苦笑道:“没事,没事……兄台,好走不送”一场意外,她和男友无耐分手,因为她以无资格和他走下去她是一名心理医生,可她确对自己无解,从女神变痞子,直到一个老奶奶的出现……这里有,最好的女配,最帅的男配,最不着调的女主,和最爱女主的男主
  • 隐仙传奇

    隐仙传奇

    众仙吟,仙乐起,九天之上诸仙聚;厉鬼啸,怨魂嚎,九幽之下阴魂绕;亿万生灵俯称军,百万神魔甘为将!(本作品开篇不好,但往后看就会欲罢不能!)
  • 迪迪生威

    迪迪生威

    迪迪一朝穿越,魂穿到山匪头子霸天的女儿身上,阿娘走得早,阿爹又是个伪文青,势要帮她找个有才的夫婿。于是,听说阿娘有美食秘方,迪迪怂恿他阿爹,“我们开茶楼去吧!”还听说阿娘有独特的香皂配方,王霸天看着自己家女儿发亮的眼睛,果断开起了香皂工坊。如果拥有金钱是原罪的话,迪迪宁愿一辈子被钱淹没。称为金城第一首富之后,提亲之人络绎不绝,年芳二十岁的迪迪高傲地抬起头,问那些提亲对象:“汝之家产,可有吾多?”某家长低头不敢说话。迪迪:“下一个。”金城第一首富,却在某一天翻车了。看着下面那个熟悉的脸孔,迪迪吞了吞口水,才大声问道:“汝之家产、汝之良田庄子,可有吾多?”本来以为某人会知难而退,但是,屈楚:“吾之家产单子在此,请汝过目。”被某人的财产打击到之后,迪迪再次发难……,然而,迪迪还是勉为其难地“下嫁”了。好命迪迪,出嫁前,被她阿爹死命宠出嫁后,被将军夫婿往骨子里宠
  • 仙姑传:霸道警花穿越成神记

    仙姑传:霸道警花穿越成神记

    曾经为D市特警队特勤组霸王花的她,在一次任务中遇到了可怕的一幕,穿越到了一个奇特的位面变为了郭府的一个毫无修炼天赋的小姐,她必须学会变强,才能生存下来,她遇到了钟爱的人,也遭受了可怕的背叛,不只是肉体的修炼,情感也需要修炼,强者之间的对决在这里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