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89400000031

第31章 龙之迹(1)

龙迹指的是龙在神州大地留下的种种踪迹。换句话说,龙迹就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龙文化在山水、地域上的表现,这样的表现是丰富多彩的。

形成龙迹者,无外乎三种情形:一是“自然龙”,即因山水地貌天然具备龙形龙态而得名;二是“神话龙”,即因流传有龙的神话传说而得名;三是“人物龙”,即因与某帝王、某人杰的业绩行踪有关而得名。

一龙脉

脉的本义是血管,引申为像血管一样连贯的东西。龙的身躯多取材于蛇,可谓以绵长为特征,那么,从字面上看,龙脉就是龙的绵长连贯的血管了。龙是来自自然界,却不在自然界中生活的神物,其价值和意义主要通过象征的方式表现出来,因而,大凡绵长连贯的东西,都可以谓之龙脉,反过来说,龙脉可以象征那些绵长连贯的东西。

比如,流动的地下水就可以称龙脉。老北京有一则传说:当年刘伯温带人修建北京城,施工时不小心挖着了龙脉,龙王一怒之下带着龙子龙女化装进城,分别把北京城里所有的甜水和苦水都吸入两个水篓里,从西直门拉出了城。刘伯温急忙派匠人高良追赶,匆忙中,高良用红缨枪扎穿了水篓,让苦水流了一地。而那甜水就被龙王父子拉到玉泉山。从此,北京城的地下水就成了“苦水龙”。

龙脉进入风水学是很自然的事。神州大地,山耸水流,山山水水,有走向,有起伏,有转折,有变化,只要一线贯连,就可以称为龙脉。所谓“指山水以为龙兮,像形势之腾伏”。大山大水称干龙,小山小水称支龙;山水之头称来龙,山水之尾称去龙;山峦起伏,顿错有致,“紫气如盖,苍烟若浮,云蒸霭霭,四时弥留;皮无崩蚀,色泽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洌,土香而腻,石润而明”者,称生龙。还有什么沉龙、潜龙、飞龙、腾龙、翔龙、群龙、回龙、归龙、卧龙、死龙、隐龙、高冈龙、平洋龙……甚至平坦之地也有龙,“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

风水学里有许多荒诞无稽的属于迷信的东西,风水师凭着这些东西故弄玄虚、牵强附会、蛊惑人心。如言葬死者于吉龙佳穴,可以荫福子孙,葬死者于凶龙恶穴,将会祸及后代,等等。但风水学也有重视山形地势,尊重自然规律,将小环境放入大环境中做比较考察的科学的成分。比如生活在山间水边的人盖房子,如果不考虑山势水向,若遇灾变,就有可能被倒山压毁,被洪水冲垮。

大概从秦始皇被称作“祖龙”、汉高祖称自己是“龙种”之后,龙就成了君主帝王象征、比附的对象。于是,龙脉就有了另一个喻义,即指那些出过帝王(或有可能出帝王),或能够安葬帝王、护佑王室后裔的山水之脉。于是,就有了当政的帝王花大力气为自己“寻龙探穴”,即为自己也为后代找一块安葬“宝体”的“万年吉地”,也有了所谓的“埋金更名建寺庙、挖断龙脉泄王气”之类的事件。

前者如明成祖朱棣登基不久即差大臣为自己勘选“龙脉宝穴”。几位大臣跑遍了燕京附近的山山水水,先选了“珠窝”、“屠家营”等处,但都因地名不雅而放弃,最后找到黄土山(后改为天寿山),见其山势延绵,主峰耸峙,草木丰茂,三面环顾,南面敞开,且有“龙”、“虎”相护之象,总之是完全符合风水理论的。随即便动工起陵。这样,便有了天安门、故宫是龙头,十三陵天寿山是龙尾,龙尾至龙头一线(也称中轴线)是京师龙脉之说。

后者如战国时期,楚威王率兵攻占了清凉山(南京旧名),听人讲此地有王气,就令手下在龙湾(今狮子山以北的江边)将金块埋入土中,以镇王气。金陵之名便由此而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干过同样的事情。至于“挖断龙脉”之事就多有发生了。河南桐柏山有一条岭,相传是盘古创世后设下的龙脉之一。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有人告知此事,赵匡胤担心他人得之会推翻自己的江山,于是就派人在此龙的颈部挖了条深沟,以斩断龙颈。从此,此岭有了“断头龙”之名。明朝将亡之时,崇祯皇帝派人找寻并破坏李自成的祖墓,而李自成打到北京后,也欲断朱明王朝的龙脉,但没有攻进十三陵,只烧毁了外围的建筑。还有清代的乾隆皇帝,听人说河南南阳有“王气”冒出,就派部队到那里去“掘龙脉”,结果挖出一条“太子沟”。

像涉龙的许多词汇其词义都有扩展一样,龙脉一词在新时代也有了新的意义。如把新修成的青藏铁路,称为入藏的“龙脉”;把证券市场上的综合指数走势,称为股市的“龙脉”;把由伏羲女娲、炎帝黄帝开创、世代华人不断承续、发扬的中华人文精神,称为“华夏龙脉”,等等。

二龙山

龙山即以龙为名的山。这样的山全国有许多座。

以自然形态似龙而得名者,有山东莱芜市境内的龙山,其山势蜿蜒起伏,犹如一条巨龙静卧在那里,山脚下有一汪明珠般的龙潭,形成“游龙戏珠”的景观。再有广西柳江县境内的蟠龙山,此山从柳江南岸的东台山蜿蜒而来,形如蟠龙。还有四川会理县境内的龙肘山,其山势南北纵列,宛如巨龙起伏,主峰高挺,如蛟龙翘尾。还有福建长汀城中心一山平地崛起,如巨龙盘卧,因称卧龙山。河南嵩山有一峰,形似伏卧之龙,因名卧龙峰,等等。

有趣的是从龙头到龙尾都有山名。如湖南湘潭县境内的龙头山,此山系韶山冲第三高峰。《韶山毛氏二修族谱》描绘其山“拔地而起,昂头独立于千山万壑之中,别开生面……”。另外,广东广州、台湾高雄等地,也都有龙头山。重庆铜罐驿有横卧江中的龙脑山。陕西神木县有龙眼山,其山有二石孔如眼,每当早晨红日从东方升起,光透二洞,犹如龙眼放光,甚为壮观。有诗云:“瞳朦晓日上晴空,一统山河两界中。到此神龙主放眼,内看全汉外全蒙”(《云川十咏》)。四川彭山县李密故里有龙眼睛山。山西平顺县境内有龙耳山,其山九条支脉极像九条巨龙从三面盘屈环抱而来,形成一个近乎封闭的圆圈。福建福州市境内有龙鼻山。浙江三门县境内有龙嘴山,为大陆海岸伸向海湾的一条岬角,俗称“龙嘴头”。广东汕头有龙颈山。宁夏泾源县有龙脊山、龙腹山。福建长乐市有龙腰山。辽宁铁岭有龙尾山。

以神话传说得名者,有浙江桐庐县境内的纪龙山。传说很久以前,纪龙山一带遇到大旱,稼禾颗粒无收,山民们只好举家下山另谋生路。有一天,一条蛟龙来到此山,播下一场好雨,解除了当地的旱情,使山民们重返家园。此后,蛟龙便住在山间洞中,一有旱象,便出洞行雨。山民们为了纪念蛟龙的功德,就把此山称为纪龙山。

再如山东墨城市境内的小龙山。相传南宋年间,住在此山脚下的村民李太王氏夫妇,婚后十年不育,后王氏到村前小河洗衣,感水波晃动、水藻聚拢而怀孕。来年一个雷电交加之夜,王氏产下一个怪胎并脱怀破窗而出,夫妻惊惧不已,随即雨停。到了第三日,王氏朦胧中觉得有孩子吸奶,醒后却什么也没有。第六日傍晚,孩子又来吃奶,正好李太下田回家,见一条小龙,尾搭梁,身伏炕,李太遂挥镰砍去,砍中龙尾,小龙遂破门飞去。

几年之后,长大的小龙变作人形回家探亲,见母亲卧炕呻吟,上前哭问,方知因近年大旱,庄稼无收,父亲已饿死,母亲亦断粮几天。小龙将母亲安慰一番后,走出家门,变成龙形,腾云驾雾飞到玉泉山,带回泉水和供品,王氏吃后精神好转。接着,为了母亲和乡亲吃水方便,小龙决定挖一深井。它在南山上一爪抓了一个大深坑,未出水,又到西面小山上用力一抓,抓出一口更大更深的石井,水从井中涌出,流经家门口,流向东海。小龙一时高兴飞回家中,但却忘了变回人形,王氏见一巨龙在门口张牙舞爪,惊恐而死。自此天井中的水不再外流。后来人们便把小龙称为“没尾巴老李”,将李太王氏夫妇依住之山称“小龙山”。后“没尾巴老李”因屡行好雨而被朝廷封为“九江王”。

还有江西镇江西门外的白龙山——相传此山原名长山,山上有条四脚蛇,经过千年修炼,成了一条旱龙。这条旱龙常变作一位喜欢穿雪白的衣裳的美貌姑娘,人称小白龙。某年在赴王母娘娘的生日宴会途中,小白龙与东海龙王敖广的三太子相识,一来二去,两人有了感情,遂私订终身。

此事被玉皇大帝知道后,认为触犯了天规,把东海老龙王敖广传到天庭,狠狠教训了一顿,要他严加管教。敖广将三太子一关就是三年。期间,三太子与小白龙相互思念不已。后在三太子苦苦哀求下,敖广提出条件:若要见小白龙,每夜五更前不带风,五更后不带雨,无风无雨腾云来去。就在三太子作难时,水晶宫里的锦鸡主动提出为他啼鸣报时,宝马主动上前愿为坐骑。从此,三太子抱鸡笼,骑宝马,三更出发,去长山与小白龙相会,五更不到赶回。此情后被老龙王敖广发现,遂一拳将鸡笼打到一边,形成后来的鸡笼山;又一剑斩了马头,宝马成了个马鞍形,形成后来的马鞍山。当地群众感念小白龙的痴情,遂将长山改称为白龙山。

与帝王行迹有关者,如浙江绍兴城西北的府山,因山势状如卧龙,称卧龙山(或龙山)。相传,越国大夫文种葬于此,故又名种山。后因清帝康熙曾驻跸于此,故更名兴龙山。也有将帝王龙与自然龙相结合的龙山,如重庆市奉节县境内的长龙山。传说当年秦始皇曾挥“长龙鞭”驻跸于此,而其山脊也逶迤横陈,酷似傲龙长身,故名。

与杰出人才有关的山也有一些,如湖北襄阳古隆中卧龙岗和河南南阳卧龙岗。两处卧龙岗,都是既没有什么有关神龙的传说,也没有什么山水树木盘曲如龙,都是因了一个人,一个姓诸葛,名亮,字孔明,有“卧龙”

称号的人。在这里,“龙”指的是人才,“卧”是隐居的喻词。诸葛亮无疑是一代俊杰,他不但博览群书,兼采众长,而且抱负远大,尽管选择“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密”(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古隆中“躬耕”隐居,却常借吟诵《梁父吟》来抒发情感,每每以管仲乐毅自比。于是,刘备“三顾频烦天下计”,孔明“一番知遇英雄心”;于是,“龙”出山了,不在茅庐“卧”了;于是,三国争霸狼烟起,九州动荡风雷疾;于是,诸葛先生羽扇纶巾,鹤氅丝履,眯目掐风,挥手决雨……尽管“出师未捷身先死”,却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总之是成就了一番“龙”的事业。

三龙洞

神州大地有龙洞者多也。

以自然形态得名者,有浙江金华的双龙洞。宋代学者方凤在《金华洞天记》言:“伛偻踏水入内洞……有形蜿蜒,头角须尾,凡二,屈蟠隐见,爪尖皆白,石如玉,所谓双龙也”。现代作家《圣陶的《记金华的两个岩洞》亦言:“内洞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然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这是双龙洞得名的“内洞双龙说”。明代嘉靖年间担任金华知县的郑东白在《金华记游》言:“洞门轩豁如大厦……石盖如砥错,有石乳下垂,如龙升降状”。明代着名旅行家徐霞客在《浙游日记》中亦言:

“……外洞。轩旷宏爽,如广厦高穹……而石筋夭矫,石乳下垂,作种种奇形异状,此双龙之名所由起”。

这是双龙洞得名的“外洞双龙说”。

另外还有“洞口双龙说”:“双龙洞:

洞口两侧分悬钟乳石,形似龙头,故名”(《金华市志》1992年版)。

再有位于福建武夷山脉南段的龙崆洞——因洞内有“龙伞如盖”、“白龙凌空”、“龙蛇漫舞”等景观,洞外又有“龙井”、“龙蛋石”、“龙须瀑”、“龙潭湖”等景观相呼应,故名。还有河北曲阳县境内的灵山聚龙洞,因该洞洞体酷似一条长龙,洞内有聚龙大殿、白龙争雄等多处龙状景观,故名。该洞深处有在考古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26万年前绝迹的古动物化石堆积物。这古动物化石,也是龙的容合对象之一。

以神话传说得名者,有江苏连云港龙洞庵西侧的龙洞——传说古有黄龙在此潜踪修炼,后腾飞而去,故名。有位于甘肃景泰县黄河石林中的盘龙洞——此洞中内外温差较大,在春末或初秋时节,山洞之中,早晚有雾气飘出,相传为龙仙居,“有龙必有云,云为龙口之气”,故名。有浙江杭州栖霞岭北坡的黄龙洞——传说南宋淳佑年间,江西黄龙山有位名叫慧开的禅师来此登山求雨,山后一石突然开裂,裂口犹如“龙嘴”,汩汩地喷出一股清泉,一时传说黄龙随慧开飞来,故名。此洞山门两边有“黄泽不竭,老子其犹”楹联一幅,此联上下两句均与龙有关,上联指黄龙喷泉,下联用了孔子说老子“其犹龙耶”的典故。

有的龙洞既因自然形态似龙而得名,又附会有龙的神话传说。如浙江金华的双龙洞,除洞口两侧分悬的钟乳石一青一黄,酷似两龙头(龙身在洞内)外,还有传说——古代婺州一带遭遇大旱,田禾干枯,民不聊生,有青龙和黄龙见状,偷来天池之水,滋田救民,却因触犯天条被王母娘娘用巨石压住脖颈,困在双龙洞内。但青黄二龙不甘不屈,仍顽强地仰头吐水以泽惠一方土地。

以帝王行迹得名者,有浙江湖州市境内的黄龙洞。说法是这样的: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时称“小康王”)被金兵追赶,危急之时,一条巨大的黄鳝挡住去路。慌忙中赵构顾不得身份,向黄鳝下跪恳求说:“黄鳝黄鳝,你若能救我逃脱这场劫难,我有朝一日登上九五之尊,就封你为龙。”黄鳝听后,果然让开一条路,并让赵构躲进自己藏身的山洞,并守护在洞口。金兵追到这里后,不见赵构踪影,却见一条黄鳝挡道,就举刀来砍,黄鳝一跃而起,口咬尾击,把金兵打得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也仓皇逃去。赵构终于脱离险境,后来他在临安登基称帝后,没有忘记黄鳝的救助之恩,就封黄鳝为黄龙,那座小荒山就叫黄龙山,黄鳝藏身的山洞就叫黄龙洞。此传说,不仅将帝王龙与自然龙联系在一起,还说明龙的容合对象是多元多样的,甚至包括黄鳝。

四龙江·龙河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这是歌曲《大中国》中的歌词。两句歌词说明了一个文化现象:中国人把长江与黄河比作龙。当然,不仅是长江、黄河,在中国境内,任何一条江河,都有龙之比。考其原因,一是龙本来就是水神,喜水乐水是龙的天性,司水理水是龙的天职;二是大凡江河都具龙的形状:蜿蜒而绵长。

中国含龙字的江河,大概有四十多条,这还只是在地图上可以查到的。其中以形状似龙而得名的有云南昆明的盘龙江,其江像一条盘龙,由南向北穿过昆明市。广西柳州市也有一条盘龙江,此江在不足一公里的河段内,共盘踞着数十条形状若龙的狭长石头。最大的一条长约600米,有二人合抱之粗;长在“龙背”上的水草层叠排列,好似龙鳞。从江岸上往江水中看,长龙随着水势涨落或隐或现;若遇天旱水枯之季,江中的石龙可数到八条,故有“八龙现江”之说。

同类推荐
  •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2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传统与文化

    传统与文化

    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内涵丰富、气势恢宏、绵延不绝、奔腾向前、从未中断的文化成就。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跳动脉搏,继承、创新和发展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和整体素质。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 经典超译本·理想国

    经典超译本·理想国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一篇对话录。在这个对话录里柏拉图建构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人类的正义与善是这个乌托邦的主题。这部作品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是西方哲学家公认的“哲学大全”。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戏曲艺术(上)

    戏曲艺术(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今日美国

    今日美国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国的随笔集。内容包括近年来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诸多变迁以及华裔移民生活的变迁,对奥巴马就职将要给美国带来的变革也做了描述。
热门推荐
  • 霸世天骄

    霸世天骄

    这是一个术法为尊,神通为王,血脉通神的世界。
  • 落红飞雪

    落红飞雪

    没有谁是真正的主角,也没有谁永远是配角,这就是我要讲述的故事,它发生于明朝土木堡之变时期......
  • 血色瞳

    血色瞳

    看似普通却天赋异禀十八岁少年,经历种种困难,能否逆袭成为壮大家族的领袖。敬请期待。
  • 猫爷天天带我玩

    猫爷天天带我玩

    林沛,一个15岁的,没有亲人的女孩。自外婆死后,她便每日与外婆的黑猫为伴,从此,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跟着卿安,她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奇幻旅行。穿越了一个又一个小世界……林沛:卿卿今天去哪里玩呐?卿安:这不是玩呐沛沛……最后注意,此书纯属虚构,纯属娱乐。请勿封建迷信。科学生活,从我做起。
  • 生人止步

    生人止步

    二十年前的一场风波,无数人欲穷其尽的洞口,却埋葬了多少人的尸骸,空留一块石头。二十年后,故事并没有结束,而那六具白骨,也带着我,卷入一场生死的风波……
  • 狐狸先生兔子小姐

    狐狸先生兔子小姐

    林染:叩叩,狐狸狐狸,我是兔兔。。沈嘉徐:兔兔那么可爱,一定很好吃。像狐狸一样拥有美貌和狡黠的男人,遇上兔兔一样天真可爱的少女。狐狸能用萝卜钓到小兔子么。沈嘉徐能否给她一段完美的爱情,弥补她青春的遗憾,抚平她曾经的伤口
  • 思亦何所忆

    思亦何所忆

    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寸阳光,生活从来都是公平的。机会是专门提供给时刻准备着的人的。平凡的王思忆,从一个刚出校园的懵懂少女,经历了起与落,逐渐成熟蜕变成一个职场女精英,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 别了,高三恋人

    别了,高三恋人

    本书收入的故事有“两个秘密的距离”、“花痴MM搭错车”、“双十二事变”、“校园里的避难所”等。
  • 天才儿子:误惹财迷俏星妈

    天才儿子:误惹财迷俏星妈

    他是冷酷多金,无情至极的总裁大人。而她则是重生女猎人一号。伴随的是黄脸婆,还现捡了一个下堂妇的名号。幸运的是失去了肚子里的宝贝,白捡了一个五岁大可爱的儿子。随着重生,乐悠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不仅得空间,还意外修真,摇身一变穷人也能翻身做主。做明星,赚家业,赌石、开公司,斗三儿,与帅哥玩暧昧样样拿手。萌宝:老爸不好了,有人开价要潜老妈,而且还要开高价请老妈拍限制电影。酷前夫:来人,去收购了对方的公司,找几个丑八怪反潜他。萌宝:老爸不好了,外婆要带老妈相亲,而且还是个高富帅,听说还是青梅竹马。酷前夫:什么,能有我帅。青梅竹马算个屁,我还是你妈咪的男人,明天老爸就拉你妈去扯证。萌宝:老爸这话你说过很多次了,可是老妈似乎不乐意。都怪老爸以前不识货,把老妈赶走了,还欺负老妈。要是老妈不要你,我就离家出走,跟老妈找后爸。当然,要是老爸能给我十万块,我可以考虑考虑,在老妈面前帮老爸说说好说。看着财迷,两眼发青光的儿子,酷前夫无语的嘴角抽了抽。
  • 末日之蝼蚁噬天

    末日之蝼蚁噬天

    世间不存在所谓的强者,人类的可能性是无限的。为何要低头?我们是弱者,现在如此,过去也是如此!强者模仿弱者得来的武器,是无法发挥其真正力量的。要说为什么的话,我们的武器本质在于那弱小到悲屈的软弱啊!再次强调,我们是弱者!我们宣誓作为弱者活下去,像弱者一样战斗,然后以弱者的方式消灭强者!就像过去一样,今后也会贯彻到底!承认吧,我们是最弱的种族!正因为天生我们什么都没有,所以才能驾驭一切的最弱的种族!穷则生变,这就是智慧的诞生。就算是用凡人的体能,神魔也能屠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