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80400000003

第3章 这个舞台上,你是傀儡吗

在这个热闹非凡的心灵舞台上,各种角色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我们却从来搞不清,这些心究竟如何产生,如何活动,如何过渡,因为我们从未管理过自己的心。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顺其自然不也很好,不也同样精彩?但我们要知道,就像生活中随时会制造垃圾一样,我们的言行也会在内心留下痕迹,产生心灵垃圾。如果不加处理,这些贪嗔痴的垃圾非但不会自行降解,还会继续滋生新的问题。

所以说,了解心理的形成规律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不是活在现实中,而是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看到的一切,都已经过情绪的投射,经过想法的处理。你觉得某人好,看他什么都顺眼;觉得某人不好,看他什么都别扭。这种感觉或许和别人对他们的评价截然相反,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你看到的并非客观上的那个人,而是你感觉中的那个人。

怎样才能对心灵进行管理?

我们的心就像一片田地,如果播下荆棘,就会遍布荆棘,给我们带来痛苦;如果播下花草,就会盛开鲜花,给我们带来快乐。所以,我们每天想什么、做什么非常重要,因为这就是在给心灵播种。

我们的所思所行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外在结果,即事情的客观结果;一是内在结果,即起心动念所形成的心理记录,也就是佛法所说的种子。当这些种子遇到合适的环境,还会继续生长,积聚力量。而在形成一定力量后,又会促使我们去重复它,并在重复过程中日渐壮大。当某种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主导整个生命。如果这种心理是负面的,就会使我们成为它的牺牲品。就像那些犯罪者,固然是给他人造成了伤害,但他们自己何尝不是受害者?不同的只是,他们是自身烦恼的牺牲品,是负面心理的牺牲品。此外,有些人是爱情的牺牲品,有些人是名利的牺牲品,有些人是虚荣的牺牲品,有些人是赌博的牺牲品,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因为他们从未管理过内心。最终,在不知不觉中使不良心理强壮起来,结果使自己沦为傀儡。要扭转这一局面,就必须了解并有效管理内心。对生命来说,没有比这个重要的。因为心才是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无从逃避也无法舍弃的。

谁是你的大股东

心,才是佛法关注的重点,才是修行的入手处和着力点。但不少学佛者却把念佛诵经作为和佛菩萨交易的筹码,似乎我念了多少佛,诵了多少经,将来可以把这些功德找阿弥陀佛报销。更有些人,恨不得立刻就要兑现,就要产生效益。生活中稍稍遇到一点挫折,就抱怨念佛不灵,诵经无用。以这样的心态来念,效果可想而知。

诵经念佛的关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如果对念诵内容缺乏认识,又无正确发心,这声佛号就不会念得相应,更无法在内心形成正念。如果正念缺失或不够强大,一旦妄念现起,我们依然会束手无策,为其所转。

修行所要解决的,正是心念问题。我们每天都有很多念头,想着家庭,想着孩子,想着事业,想着人际关系,终日在其中忙来忙去。这些念头就像高处冲下的瀑布,湍急迅猛,来势汹汹。在这妄念的瀑流中,我们除了身不由己地随之漂浮,还有可能把握方向吗?

我们每天做些什么,不仅是客观环境造成的,关键还在于我们执著什么,在乎什么,想要得到什么。这种执著的源头,就是我们的心。有些人会执著于事业,有些人会执著于地位,有些人会执著于儿女,所有这些执著,都是我们长期以来不断养成的。我们每天想着事业,事业在内心的股份就会不断增强;我们每天想着儿女,儿女在内心的砝码就会随之加重。当这种股份和砝码占有绝对优势时,就会成为生命主宰。就像那个掌控最多股份的股东,凭借强大的实力,就能成为最终的决策者。

贪到何时方能休

贪心是人类最常见的心理活动之一,即对自己喜欢的境界产生染著心和占有心。

当我们的心被燃烧的贪婪占据时,就会失去对行为的制约,为满足贪欲无所不为。因为贪著财物而不择手段,因为贪著女色而坑蒙拐骗,因为贪著地位而结党营私,因为贪著虚名而自赞毁他。或者因为贪著别人的所有,而不惜践踏自己的人格,以谄曲、奉承的手段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贪的范围十分广泛,《成唯识论》曰:“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有”是三有,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有具”则是三有之因。三界现象及能招感三界现象的因缘,都是众生贪著的所在。我们贪著身体,贪著财富,贪著事业,贪著地位,贪著名誉;我们贪著美味的佳肴,贪著悦目的色彩,贪著悦耳的声音,贪著动听的恭维,贪著舒适的住宅,贪著惬意的环境……总之,我们贪著一切的一切。

贪著使我们的心不由自主地被它们所牵引,产生种种挂碍。当贪著没有得到满足时,我们的心被强烈的希求占据着、折磨着,甚至导致病态的渴望,使我们无视道德的要求,无视法律的约束,在贪欲驱使下胡作非为。即使在贪著得到暂时满足之后,我们的心依旧不得安宁,又会因为害怕失去这一切而陷入患得患失的恐惧中。而我们被充分鼓动起来的欲望,更会魔鬼般继续摧毁我们的理智,使我们在贪著的陷阱中越陷越深。

从个体生命来说,贪欲是烦恼的根本,而从整个人类社会的角度来看,贪欲又是一切人为灾难产生的基础。

贪著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随着欲望的升级,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噬着地球有限的资源:森林被过度砍伐,矿藏被盲目开发,空气被污染,水源在变质……资源急速消耗和贪欲不断增长所形成的恶性循环,正在世界各地蔓延着。仅仅几代人的生存时间,我们对自然的破坏,就已超过了过去几千年的总和。今天,我们几乎是卡着大自然衰竭的脖子在索取。如果不能有效地克服我们的贪心,不能将我们的占有欲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而是继续地发展它、纵容它,那么,要不了多少时间,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只能是满目疮痍的大地,只能是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家园。

世界的差别,无非是心念的差别

从佛法观点来看,世间万象,种种差别,既不是由神决定,也不是由物质或精神派生,更不是偶然出现的。所有这一切,都取决于众生的心念差别。《华严经》有一著名偈颂,就为我们揭示了这一原理:“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无论是佛菩萨,还是罗汉圣者,还是天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究其根源,都取决于有情心念、业力的差别。这也正是《阿含经》所说的“心种种故,色种种”。因为心有种种差别,所以,显现出来的世界才有种种不同的变化。

再从人类社会而言,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根源也在于思维方式的差异。而思维方式又取决于内在的观念和思想。具体到每个人,也同样如此。有些人有信仰,有些人没信仰,其中或许有环境的影响,但根源还在于我们的心,因为各自“心想异故”。除了信仰的差别,每个人还会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个人爱好,不同的价值取向,所有这些差别,仍是因为各自“心想异故”。总之,世界的一切差别,皆源于人类心念的差别。

从心念差别到世界的差别,还需要有业的推动。业,是身、口、意的行为。因为观念想法的不同,导致不同的行为。佛教中,将众生行为归纳为三种,分别是善的行为、恶的行为、无记的行为。一种行为发生后,它所带来的影响,并不会随着行为终结而消失。事实上,每种行为都会形成相应的生命经验,保存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这些经验又称种子,将继续引发新的行为。如是,“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生命就是这样,被无始以来积累的业力推动着,生生不已地流转。

心灵频道的收视率

人,是复杂的多面体。某些行为差异极大者,我们称之为双重或多重人格。情节严重者,往往被视为精神疾病。

事实上,这些现象并非个别,善心人也会有冷酷之举,残暴者也会有温柔一面,区别只在于反差程度和表现方式的不同。

生命在无尽延续过程中,以明和无明为基础,形成了种种心理力量。其中,既有贪婪、嗔恨、妒嫉、自私、骄傲等负面心理,也有慈悲、善良、自信、无嗔等正面心理。每种心理力量,都代表着一种心灵频道。

和电视频道一样,心灵频道也有不同的信号。其强弱程度,正取决于心行积累。当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并远远高于其他信号时,就会伺机抢占频道,占据心灵的“收视率”。如贪心重的人,因受贪念驱使,会习惯性地现起贪心,而不断贪婪的结果,便使贪心无限张扬,进而成为贪心人。但我们要知道,这并不意味着贪心便是他的唯一频道。

事实上,只是贪的信号太强,使其他频道受到干扰而无法正常播放。

认识到这一原理,我们就不必为现有的不良心行气馁,那样会顺着惯性堕落。

我们更不能为偶尔的优良表现自得,那就可能因疏于防守而被烦恼攻击。

我们要做的,是正视心灵的善恶频道,主动把握播放权,积极点播正面的心灵频道,使信号不断增强,最终,牢牢占据心灵主导地位。

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币服务

曾几何时,人人都在高喊“为人民服务”,但几乎是一夜间,这个口号就成了“为人民币服务”。为什么人们会如此轻易地抛弃曾经的道德信条?为什么人们在今天会觉得“为人民”是个笑话?原因就在于,我们曾经把道德架空了,让它成了一件没有内容的外衣,一个没有实质的包装。

我们不知道“为人民服务”的意义在哪里,不知道遵循道德的价值在哪里,所以就会昧着良心做事,视道德为无物,甚至还会振振有词地诘问:良心多少钱一斤?道德多少钱一斤?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究竟是“为人民”还是“为人民币”服务,关键就在于,我们所认定的利是什么,害又是什么;在于我们所认定的、带来利益的是什么,造成危害的又是什么。

从佛教角度来看,真正的利益,必然是与道德密切相关的,是以道德作为基础的。佛教认为,道德就是一种善的、健康的心理,这是一种对自他双方都有利益的心理,也是一种对眼前和未来都有利益的心理。

所以,做人的道德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阻止不良心行,是为“诸恶莫作”;一是张扬健康心行,是为“众善奉行”。阻止不良心行,才能有清净的心灵环境,这是长养善行必不可少的基础。否则,即使能或多或少地做一些善行,也往往是染污的,夹杂种种烦恼的。

我们每做一件事,都有内外两种结果。所谓外在结果,就是世间的成败得失。所谓内在结果,就是在做事过程中成就什么心行。如果仅仅是为个人名利而做,就会在发展事业的同时,使自我意识随之膨胀,希望不断证明我的强大,人为设置很多对立和冲突。所以,不少人虽然企业做得很大,却长期处在自己制造的压力和焦虑中,表面风光,内心纠结。

如果我们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去做事,是带着崇高的利他情怀去做事,就能把自己从个人的成败得失中解放出来。这样的做,就会在自利的同时利益他人,在利益他人的同时成就自己,使内在的良性心理得到发展。佛教提倡的慈悲心和菩提心,就是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崇高的利他主义情怀。

所以说,我们首先要了解道德对于自身的价值。具备这个前提,才能更好地接受道德,遵循道德。

心安并理得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不仅仅为活着而活着,而是会追问“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一问就问了几千年,过去在问,今天在问,未来还是会问。

其实,佛法对这个问题早有非常明确的答案。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解除内心的迷惑和烦恼,成为觉醒的人,成为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的人。进一步,则是帮助大众走向觉醒,成就解脱自在的人生。

如果有了这样的人生定位,创造财富就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一种帮助我们达成目标的手段。于己,可以满足生存所需;于人,可以扶贫济困,广结善缘。

至于如何使用财富方可心安理得,我想主要有三点。首先,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个有财的人,或许会被人羡慕;而一个有德的人,才会真正受人尊敬。

其次,是通过自己的能力如法赚钱,而不是用非法手段牟利。

第三,是有效使用财富。再多的财富,我们也无法带走分毫。可以把握的,是在拥有使用权时进行合理分配,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有道是,“身死留财,智者不为”。拥有财富,只能代表一个人的福报,但能正确使用财富,才体现了他的智慧。

你的心,就是你的世界

佛教认为,能为我们带来快乐结果和未来利益的行为就是善,带来痛苦结果和未来损害的行为就是不善。这种因果不只是现象的,同时也发生在我们内心。

当我们生起善念时,内心会充满喜悦,并给自他双方带去和谐与温暖。反之,当我们生起恶念时,就像触动内心的一个病灶,立刻就会引发种种不良反应,使身心受到折磨,感到痛苦。或许有人会说,不是也有人以作恶为乐吗?那种乐,是一种畸形而非正常的快乐,是心灵的扭曲状态。所以说,恶所招感的不仅是未来苦果,当下就会在内心制造痛苦。当它表现出来之后,又会给他人制造痛苦。

从表面看,我们似乎活在共同的世界。事实上,我们是活在各自的心灵世界。我们有什么样的心,就决定我们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如果你觉得所有人都不是好人,这个念头生起时,看每个人都会带有敌意,都会制造对立,那是一种紧张而又压抑的感觉。因为你是与天下人为敌,在这种草木皆兵的情绪中,怎么可能开心起来?不必说所有人,即使觉得某个人不好,也会在内心打下一个心结。下次再想起此人,心结就会随之出现,继续纠缠着你,折磨着你。或许对方还不知道你在讨厌他,可你已被自己的嗔恨折磨得心力交瘁了。嗔恨如此,贪婪、愚痴、嫉妒莫不如此。所以说,任何负面情绪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同类推荐
  • 新道德经: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新道德经: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成就别人也就是在成就自己;生活中,我们除要正视自身的存在外,还非常需要且非常必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敬业尽责(中华美德)

    敬业尽责(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五千年,内容博大而精深。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本书通过故事告诉青少年孝、义、节、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美”。这对外来文化充斥审美和阅读的今天,有着一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华文化,从浮躁到宁静的“回归”的意义。
  • 青少年成才攻略——完善高尚的情商

    青少年成才攻略——完善高尚的情商

    本书围绕EQ这个主题,通过与情商有关的亲情、友情、爱情的小故事来帮助青少年朋友正确认识情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完善自己的情商。
  • 成功管理的思维与智慧

    成功管理的思维与智慧

    本书介绍了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分为六章,内容包括:人才的选拔与安排、成功管理的领导决策法则、做好沟通的枢纽、实现管理的激励手段、改革与创新的管理思维等。
  • 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

    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

    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了拒绝,在无意之中拒绝很多东西,而选择拒绝就意味着堵死了人生的条条大路,不去尝试,不去改变,只固守旧有的生活。《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强调一种“不拒绝”的理念,旨在告诉读者只有面对失败、付出、改变、尝试、责任、宽容、理解、倾听等的时候,应以一种不拒绝的积极心态去应对,才能迎接希望的曙光。
热门推荐
  • 破壁飞去

    破壁飞去

    刚刚退休的工程师戴森来到信福物业当了一名水电维修工,一天为救一只流浪猫,不幸滑倒,落入地下室的排水沟,当他醒来之后,发现一位男子躺在地上是自己的模样,而此时自己却身轻如燕,化作狸花
  • 离婚论嫁

    离婚论嫁

    林梦菲强自镇定,逼迫自己看向几近赤.裸,僵在门口的两人。下巴微抬,唇角一勾,讥讽道:“偷情感觉,是不是特别爽。”眼瞎了十几年,今天,她总算是看清了!这样的感情,这样的男人,她何需执著?为了离婚,她不惜与家人断绝关系。当她洒脱转身,前夫却纠缠不止!但是,这世间男人何其多,比渣男好的男人,那就更多!闻鸣,跨国集团的总裁。却是一个带着前妻与情人生的孩子的可怜男人!当同样遭遇过背叛的男女相遇,只有他们,才了解彼此身上的伤痛,究竟有多深!*******都说,离婚的男人是个宝,离婚的女人不如草!且看她这不如草的女子,如何收服这块人人争抢的,珍贵奇宝!前夫见她钟情于他人,指着她的鼻子怒斥:我们才离婚几个月啊,这么快能找到新欢,林梦菲,你的感情也太贱了!林梦菲无所谓的笑了笑:既然我的感情这么贱,那你还缠着舍不得放手,你岂不是更贱?闻鸣楼上她的腰:把她当公主,你就是王子;把她当皇后,你就是皇帝;你要是把她当苍蝇拍,那你就苍蝇。感情,只有在懂得珍惜的人心里,才是无价的宝贝!*********情节超级慢热,男主角很后面才正式登场!请亲们轻点拍。另外,求收藏,各种求,满地翻滚式的求~~~
  • 说不爱你是口是心非

    说不爱你是口是心非

    “长安归故里,故里有长安”“喜欢一个人,哪有什么理由啊”
  • 我征服了整个娱乐圈

    我征服了整个娱乐圈

    南晚,人们都说是傻子,再学校的时候被妹妹欺负,在家被夜先生关着,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不知什么时候,全城高考第一,黑客大佬……顺便拍一拍电影,影后拿一拿,再顺便虐虐渣渣。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是南晚。于是有人不怕死的挑战。没开始打,南晚微微一笑:“我赢了”后者“等等,还没开始就握了一个手我怎么就骨裂了……”夜先生微微眯眼,关了这么多年丫头关不住了,又要出来危害人间了。唉……算了,他的人,他宠。她想杀人,那他就负责递刀。
  • 仙人抚顶受长生

    仙人抚顶受长生

    混沌初开,玄黄演化。世间万物,生灵浮生。万年余的时间,这世间生灵遵循大道演化,灵智渐开。其有智慧先驱者,观天地之变化,悟大道之长生,成世间大能者。古之大能,持通天之力,填山倒海,寿元悠长。日月轮换,岁月流动,千余年间,见生灵愚钝,心智难开,大能心生怜悯,自解本体,化身亿万圣贤教化于万物。
  • 那朵芸

    那朵芸

    芸垚本是昱朝皇帝唯一的女儿,李陌生是昱朝刑部的侍郎。徐拾毅叫李陌生带着芸垚一起破案,两人携手办案,侦破多起命案,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困难,最终走到了一起。
  • 盗侠

    盗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忧悠星迹

    忧悠星迹

    本不该这样的命运却依旧降临,神的孩子即将面临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蜀绣山河之甜蜜穿越记

    蜀绣山河之甜蜜穿越记

    本书纯属虚构,如内容与其他小说有雷同,纯属巧合。现在的无赖——锋火转。因为一场意外,莫名的穿越到了一个死人的身上,借着这个身份,还有自己的智慧,击败一波又一波的敌人,但是因为他的与众不同,惹到了太多的敌人,真是生命不息,危险不止。巧遇纯洁仙子般的姑娘,后遇强大的冰冷白发女,再遇霸气邪魅的轩主,一场四角恋展开,最终谁会笑与他白头到老?又是谁会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