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77200000014

第14章 痤疮 (2)

第5章 痤疮 (2)

用法:主穴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少许,立即拔罐5min;配穴仅点刺出血少许即可。3d1次,7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痤疮。

方8

取穴:大椎、肺俞、膈俞、脾俞。

治法:大椎、肺俞、膈俞、脾俞,皮肤常规消毒后,于各穴周围用一次性5ml注射器针头快速点刺3~5针,每穴点刺后即用闪火法于各穴上拔罐,留罐10~15min,各穴出血量2~5ml。起罐后清除血液,盐水棉球擦净皮肤,隔日1次,3~7次为1个疗程。配合针刺:痤疮周围用0.5寸毫针围刺,同时配合体针。取穴: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另根据各人证候不同分别配以相应穴位。各穴均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留针期间行针2~3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禁食辛辣、油腻及甜食,每日用温水洗脸2次,停用化妆品及外用药。保持情志舒畅,保证充足睡眠。

适应证:痤疮。

方9

取穴:耳肺、大肠、胃、内分泌、肾上腺。

治法:医用羊肠线剪成0.5cm长,浸于75%乙醇中备用。患者侧卧位。选取距穴区中心7~8mm处作为进针点。常规消毒局部皮肤,用2%盐酸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取9号腰椎穿刺针(针芯前端磨平),拔出部分针芯,镊取一段羊肠线,放入穿刺针针管的前端。左手拇、食二指固定耳郭,以暴露和绷紧进针部位的皮肤;右手拇、食二指用乙醇棉球挟持穿刺针针身,由进针点进针,沿皮下刺抵穴区。边退针管,边推针芯,将羊肠线埋入穴区的皮下后出针。压迫针孔片刻并常规消毒。双侧穴位交替使用,每月1次,最多治疗4次。

适应证:痤疮。

第四节验方疗法

方1凉血清肺饮

配方:生地黄30g,桑白皮、牡丹皮、赤芍、枇杷叶、黄芩、知母各9g,生石膏30g(先煎),生甘草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适应证:清肺胃经热。用于痤疮。

方2清痤汤

配方:桑皮20g,生地黄、白花蛇舌草各30g,白鲜皮、土茯苓、苦参、枇杷叶各15g,黄芩、川白芷、牛蒡子、甘草各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适应证:疏风清热,解毒化湿。用于肺胃湿热,外感毒邪型痤疮。

方3消痤汤

配方: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连翘、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知母各10g,紫草、酒大黄、茵陈各15g,白花蛇舌草、虎杖、山楂各3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适应证:脓疱性痤疮。

方4五味消毒饮

配方:连翘、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g,浙贝12g,玄参、赤芍,甘草各10g。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血虚者加当归、阿胶;恶寒发热者去浙贝,加知母、石膏、生栀子;不易出脓者加皂角刺;胸闷者加香附;便秘者加大黄、元明粉;瘙痒者加苦参;月经先期者去浙贝、紫花地丁,加益母草、红花、泽兰、香附;纳呆者去连翘,加砂仁、鸡内金。

用法:将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内服。忌用化妆品、面部按摩及其他药物。10d为1个疗程。

适应证:痤疮。

方5克痤汤

配方:枇杷叶、苦参、丹参各10g,连翘、金银花各20g,蝉蜕、天花粉各6g,赤芍12g,蒲公英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适应证:痤疮。

方6知柏地黄汤

配方:知母、牡丹皮、赤芍各10g,黄柏、山茱萸各12g,生地黄、泽泻、茯苓各15g。脓疱者,加金银花、紫花地丁。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适应证:痤疮。

方7消痤除疹汤

配方:白花蛇舌草25g,败酱草、山楂各20g,蒲公英、炒莱菔子各15g,赤芍、牡丹皮、三棱、莪术、麻黄、黄芩、杏仁各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适应证:活血软坚散结。用于痤疮

方8荡痤饮

配方:玄参、泽泻、猪苓各30g,知母、夏枯草、黄柏、赤芍、生地黄各10g,牡丹皮、川芎、白芷各9g,薄荷5g,浙贝母15g。

用法:上药煎至大汽升腾,嘱患者浴巾蒙面让药气熏蒸面部以畅汗为度,然后服其滤液。

适应证:滋阴降火,软坚散结。用于痤疮。

方9活血清肺汤

配方:生山楂20g,蝉蜕、土大黄、川芎、桑白皮各10g,黄芩5g,虎杖、生石膏(先煎)各15g,黄连3g,白花蛇舌草3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适应证:用于肺经血热,肠胃郁滞证的痤疮。

方10玉容汤

配方:白芷、淫羊藿、苦参各10g,白花蛇舌草、丹参各30g,花椒3g,甘草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适应证:用于湿热痰凝证的女性迟发性痤疮。

方11枇杷清肺饮

配方:枇杷叶、桑白皮、连翘各15g,黄柏、白花蛇舌草、黄连各10g,生地黄20g,甘草5g。脾胃积热者,黄连易黄芩,加生薏苡仁、生山楂、茵陈、生栀子;热毒内盛者加知母、白芷、赤芍、金银花、野菊花;便秘者加生大黄,瘙痒难忍者加蝉蜕;疹色深者加紫草;有结节者加皂角刺、夏枯草;继发感染者加板蓝根。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用4~6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糖类及油腻之品。

适应证:痤疮。

方12清肺消毒饮

配方:金银花20g,野菊花12g,槐花、鸡冠花、枇杷叶、丹参、牡丹皮各15g,桑白皮、黄芩、苦参、当归各10g,甘草5g。皮脂溢出多者,加生白术、生薏苡仁;囊肿结节形成者加蒲公英、夏枯草、生石膏;便秘者加熟大黄;女性经前者或加重加益母草。

用法:将上药水煎,分2~3次内服,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用至痊愈止。

适应证:面部痤疮。

方13加味逍遥散

配方:牡丹皮、柴胡、荆芥、川芎、败酱草各10g,当归、赤芍、白术、茯苓各15g,薄荷7g,甘草5g。血热瘀结型者加生地黄、白茅根、红花;痰湿阻滞型者加夏枯草、薏苡仁、浙贝;胃肠实热型者加黄连、枳实、大黄;肝火热毒型者加龙胆草、金银花、连翘、皂角刺。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7d为1个疗程。

适应证:青年痤疮。

方14开颜露

配方:土大黄、大黄、蛇床子、白及、白芷、硫黄、白矾各50g,雄黄10g,冰片20g。

用法:将前7味药研为极细末,加75%乙醇1000ml,浸3~4周,取过滤液,再加雄黄、冰片,搅匀备用。用时,先用温盐水洗净痤疮表面油脂,再用棉签蘸本品搽患处,每日3~4次。停用其他药物及化妆品。配合四黄侧柏汤:黄柏、黄芩、栀子、白鲜皮、桑白皮、侧柏叶、生地黄、紫草、枇杷叶、土茯苓、薏苡仁、苦参、枳实各10g,山楂12g,大黄8g。小于16岁药量减半,每日1剂水煎服。14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周。第2个疗程加党参10g。禁油腥腻、煎炒、辣食品。

适应证:痤疮。

方15自拟银花汤

配方:金银花、车前草各15g,连翘、黄芩、紫草、生槐米、玫瑰花、茯苓、猪苓、当归、苦参各10g,生薏苡仁3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饭后服。药渣装入纱布袋,毛巾1块,加水1~2L,煎30min,趁热熏蒸5min,每晚1次,蒸毕用茶水调中药颠倒散或消失散,敷于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处。

适应证:痤疮。

方16完带汤加味

配方:白术、山药、党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荆芥、柴胡、益母草、牡丹皮、白芷、白僵蚕。丘疹红热或有脓疱,舌红脉数者加生地黄、黄芩、连翘;咽干、口渴者加玄参、天花粉;有囊肿硬结者加贝母、牡蛎。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0d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止。

适应证:青年痤疮,本方对女性伴有带下增多者,疗效最佳。

方17玉容汤

配方:白芷、白花蛇舌草各10~30g,丹参20~30g,苦参、甘草、淫羊藿各5~10g,花椒3~5g。脓疱型者加金银花20g,当归15g;囊肿型、结节型者加穿山甲珠(代)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5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周。一般治疗1~2个疗程。

适应证:痤疮。

方18消痤洁容丸

配方:马齿苋、丹参各30g,黄芩、栀子、赤芍、当归、苦参各15g,茯苓粉15g。

用法:将前7味药水煎2次,滤液混合后浓缩成浸膏,加入茯苓粉15g及适量蜂蜜,制成浓缩丸2丸,每丸9g,服1丸/次,每日2次;或用上方加茯苓15g,水煎2次分服。均以7d为1个疗程。

适应证:青年痤疮。

同类推荐
  • 急诊内科症状处理程序

    急诊内科症状处理程序

    本书以症状为中心进行阐述,用图表解释急诊处理流程,形式新颖,条理清晰,内容详尽,便于查考,可快速阅读。本书适合急诊医务人员,尤其是急诊内科年轻医师以及医学生阅读与参考。
  •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本书为临床治疗用书,主要读者对象为年轻临床医师,包括各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本书以较少的笔墨概述每一疾病,并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处方和警示的条目编写,简洁明了。本书的编写围绕处方用药这一主题,对发病机制进行简单扼要的介绍,把临床表现和临床诊断合二为一成诊断要点。为了方便临床医师的实际使用,本书在治疗要点之后,以处方的形式列出详尽的治疗用药选择,尤其适合于全科医师和低年资神经内科医师的临床工作需要。对目前尚无特异性有效治疗的神经内科疾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本书也一并列出,供临床医师参考。
  • 三级医院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手册

    三级医院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手册

    在2010年的三级医院评审准备过程中,同志们认真学习了三级甲等医院医学实验室的要求,实验室的整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将准备过程中的材料和一些心得体会汇成此书。本书主要介绍了实验室建设、行政管理、患者和标本的管理、室内质控、室间质评、危急值管理、床旁检验的管理等,旨在紧密结合当前的实验室状况,突出实用性、可操作性,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为基层医院检验科的同仁提供一些借鉴,也为三级医院的科室发展提供参考。
  • 名方妙用

    名方妙用

    本书作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广泛收集古今中医药方,经长期临床验证,精心筛选出制作简单、取材容易、疗效确切的药方1200余首。每方包括组成、加减、主治和疗效。按常见证候和内科、儿科、妇科、外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等分类编排,介绍了250余种常见病和部分疑难病症的中药名方治疗。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性强,适于临床各科医生,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及家庭自疗者阅读参考。
  • 臧平立医案

    臧平立医案

    本书介绍作者的身世、男女不孕不育的中医理论及治疗方案、妇科杂症及治疗方等疾病。
热门推荐
  • 尹领天下

    尹领天下

    嘘!大家都不要闹,好好看书!这是一本预言小说,等末日来临了,去找一个叫做尹昊的死胖子!他可以带领大家飞!!!~
  • 红尘求魔

    红尘求魔

    红尘路,红尘渡;红尘路尽才是苦。红尘是一个胎盘,生养了道,修成了佛;红尘是一个磨盘,磨碎了道心,碾碎了舍利。到最后才知道红尘不过是一个生死场,努力超脱出来不过是走到了路的尽头。散作了传说,激励着不知真相的后人。天意仙,天意佛;天意仙佛尽屠魔。魔是一个易数,是天道更替的动力。天道欲屠魔,求魔便成了一个谎言。魔从红尘来,就需要红尘的力量去消磨。仙佛便是那块可悲的磨石,淋满了血。天意欲囚魔于红尘,亦有凡人欲求魔于红尘。
  • 失去你的那些天

    失去你的那些天

    大学女生丁小宜被男友劈腿分手。痛不欲生的她用日记记下了分手后的心情。在好友丁丽的怂恿下上网认识了网友天边的狼。她和他又会发生怎样的感情呢!
  • 吃货养生小秘密

    吃货养生小秘密

    气、血、阴、阳,或虚或郁,或湿或瘀,形成人体的九大体质,如何通过食物来调和?五谷杂粮,有温有热,有寒有凉,怎么选择方可趋利避害?红黄白黑绿,色彩缤纷的食物,透露哪些玄机?酸甜苦辣咸,寻常五味,如何对应五脏六腑?春夏秋冬,温度变化,饮食如何调配?血型天定,和饮食又有怎样的联系?这本书将为你一一揭晓。
  • 皇后公主都是孩他娘

    皇后公主都是孩他娘

    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摒弃高大上的传统写法,用平实的语言描写了一对两小无猜的平民小孩因机缘巧合进入了太子府,从此展开了一段段和各国皇室成员的感情故事,并结成了夫妻。他们共同奋斗,成功建立自己的一番事业。围绕着争王立储发生了一个个惊奇的故事。儿子继位,皇权和父权发生了矛盾,最终以武力结束。齐太后不顾风险收留了老情人,却引来国破逃亡到荒岛。王多达寻衣求药又当太上皇,却被幽禁不得归。荒岛去世身边还像父亲一样是单传,感叹真是黄粱一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盛夏宦官妻

    盛夏宦官妻

    夏沫凉在既笄那年因为被人强要了而决心不嫁皇上,说出了“宁家宦官为妻,不嫁皇室为妾”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语。她嫁给了人人惧怕的大太监九千岁---墨炙夏。她与他相处,她渐渐的喜欢上了那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太监,他的一切,都让她莫名的关注。因为被人设计,九千岁的夫人和八皇子在熙佛寺幽会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夏沫凉这种“不贞不洁”的人,理应浸猪笼,但在行刑前墨炙夏蹲在她面前,对她说道:“本督可以放你一条生路......”“大人......”夏沫凉的眼泪迷了眼眶......那一世,那段劫,那片情。谁应了谁的劫数,谁又该续谁的前缘。为什么,偏偏在她爱上他之时,生出如此事端,这,难道是他与她的有缘无份么?
  • 朕的腹黑小皇后

    朕的腹黑小皇后

    好不好看你们看了才知道。好看要票票哦。么么哒~(^з^)-☆多评论,转发。
  • 洛克王国成长历险记

    洛克王国成长历险记

    我是一个骨灰级小洛克,但是父母不让我玩电脑,有一天,我在家偷偷玩电脑的时候,电脑炸了,我去了洛克王国。
  • 银眼虫师

    银眼虫师

    废土之上,秩序不复。异能觉醒,万物重生。内有异种要肃清,外有文明想入侵。不就末世嘛,咱能不能乐观点er。(小说不正经,入坑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