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76400000037

第37章 中国传统管理的基本范畴(4)

任何一位领导者在安置各阶层人选时都不可能绝对以能和德作为唯一的依据,必须考虑到各种社会利益和力量的平衡关系。将尚贤使能的理想同社会现实的可能性结合起来,保证社会管理的有效运转,既保证公平,又保证效率,这才是聪明的领导者。

儒家比墨家现实的多。孔子等人讲“爱人”,“博施济众”,但不追求绝对等齐划一,不排斥差异和矛盾,“君子和而不同。”这是一条在差异矛盾中寻求统一和共同点,让社会各阶级和阶层都可以接受又都有收益的现实策略。

在领导实践过程中,有两种“分”,一种是社会组织结构的等级之分,包括各等级之间权力、利益、责任等差别,一种是与此相关的社会对待上的差别。前一种是有存在和发展必然性,是社会管理所需要的分,后一种是在历史上形成、未必是社会管理过程所不可缺少、有存在的原因,但终将消失的“分”。对有必然性的“分”,墨家和儒家都持肯定态度。孔子倡导科层等级制,墨子主张给贤能之人以“富之,贵之,敬之,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的待遇,并将贤和能作为进入各等级位置的唯一条件,但对没有发展和存在必然性的“分”,儒和墨的态度则明显区别开来了。儒家采取承认和容忍的态度,墨家则坚决反对。这种区别当然同各自代表的阶级和阶层利益有关,更主要的是决定于理论体系的文化传承关系、理论的内涵和吸纳各种思想的宽容程度。

墨子理论是理想化体系,墨子思想更多地来源于对现实管理实践的观察和体验,较少受到历史文化的影响,尤其是被管理者的社会地位,使得他们对同理想设计不合拍的行为持鲜明的反对态度。

孔子代表的儒家学派,历史文化的传承因素较多,周朝的社会管理传统的痕迹较浓,对历史形成的一些管理现象,包括那些不公道的现象则有极大的宽容精神,具有强烈的现实色彩。墨子的观点固然是理想的,但难以变成现实,难以带来社会管理的实实在在的效益。秦汉以后,墨家理论失而不传,不能不说同过分的理想化没有关系;儒家的现实主义态度,容忍实际上的不公和无理,却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社会管理的主导理论,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延续,为伟大的中华文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事实证明,理想的未必是现实的,只有现实的才是理想的。

然而,儒家的现实主义也给我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对“尊尊”和“亲亲”的容忍,使得血缘裙带关系和权力至上的阴影一直伴随中国人,直至今天我们还为讲人情不讲是非,讲权力不讲道理的封建遗毒而叹息。容忍不等于认可和认同。屈从于不公而不思改变,就已经不是为社会管理的效率而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阻碍有效的社会管理。容忍变成认同,手段变成为目的。这是儒家理论的缺憾。

正确处理分与公的关系,应该将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将公道的理想建立在现实可能的基础上,立足于“分”的现实追求公的境界,使公的理想更现实;又要创造条件使不公道的“分”逐渐缩小,淡化,减弱,让“分”的现实更理想。理想和现实的交互推动、演进,便是美好的管理境界。

有与无

有为和无为的争论,是有了《道德经》之后才出现的。此前虽然也涉及到领导者有为和无为的问题,但并没有作为一个突出的管理问题提出来。有为和无为争论的发生,给中国古老管理智慧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品位明显提升,并成为中国智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先秦诸子,除了道家外,都是积极有为的理论。这是时代使然,政治、经济、文化的显著变动,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之争,使得当政者和为当政者设计社会管理策略的人们,不可能不采取积极进取的姿态。儒家学派以孔子为代表,东奔西走,周游列国,“知其不可而为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主张当政者立足于消除社会?昆乱争夺,创造和谐的管理秩序,“制民之产”“博施济众”,举贤才,推行道德教育,“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墨家人物“摩顶放踵利天下”,倡导王公大人兼爱、尚贤,有力助人,有财分人,有道教人,要社会每一个人都“尚同”,尤其要努力让“农与工肆之人”有平等参与政治的机会,公道行政。法家“背法”“乘势”“执术”,“不养仁爱之心,但增威严之势”,“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企图以强力逼使社会和人臣服服贴贴地效命,开疆拓土,统一中国。兵家的决策和用众用将理论,更是积极有为的。从春秋到战国,整个中国社会的管理态势都是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这是一个有作为的时代。

但是,智者老子唱了一支反调。这支反调响彻中国历史,几千年余音绕梁,还走出国门,响遍世界。老子认为,片面地追逐有为,会走向反面,一无所为。聪明的领导者应该效法自然无为的天道,“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管理大略是“无为而治”。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不说不做,不为,而是不肆意强为,不妄为,不乱为,在管理过程中,面对成功,权力,利益,名誉,是非等等各种诱惑,懂得不为,少为。在必要的条件下,不为就是为,不做就是做,不言就是言,“无为而无不为”。反过来,为就是无为,做就是没有做,反倒招致诸多的麻烦和困难。这是高超的智慧。老子的“无为而治”智慧有各方面的体现。在领导职责的界定上,不要越疆犯界,不做下属该做的事,要尽可能节约和节省自己的行为,做到“啬”,不要希求事事出场,处处讲话,“太上知有之”;在领导活动的进展速度上,要懂得忍耐,不要过分着急,“治大国若烹小鲜。”;在涉及到是非之争和力量对比较量时,要柔弱不争,象水那样,随高就低,可方可圆,以柔克刚;在处理与下属的关系时,谨防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居功自傲,应该虚怀若谷,谦卑居下;当面对利益和欲望的满足时,“不敢为天下先”,退避三舍,寡欲知足,宁肯受辱吃亏;等等。老子认为,能够做到自然无为,可以获得最大的管理效益,那就是社会的良好管理,最终柔弱胜了刚强,无为而无不为。

领导者的有为和无为,都是决策。有为和无为的分歧,实质上是领导决策的分歧。与决策实践中,对具体管理活动的方案的选择,是做还是不做,每一位领导者都容易做出判断,判断的依据是是否有利于管理活动的成功和有效。孙子的“五事…’七计”对战争决策分析得十分透彻。不仅是战争,任何一项具体决策的为和不为都不是领导者不懂得的问题。但在涉及到领导者自身行为的决策上却不是领导者都十分清楚的。常见的局限性是,以为努力追求,积极进取都是好的,只要做就是好的。事实上,脱离实际,胡乱作为,带来的危害更大,为不如不为,做不如不做。

老子“无为而治”智慧得益于他“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因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向事物反面转化是普遍规律,那么,无为就转化成有为,柔弱就转化成刚强。还应该看到,“无为而治”的提出,同老子的冷静理智有着密切关系。老子管理虽然不象法家那么冷酷寡恩,但作为史官有着天然的冷静,他认为,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没有什么仁爱,而是一种利益甚或敌对的关系。他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防民之口”“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老子主张领导对群众应采取十分小心的态度,应该经常思考领导行为可能会带来的祸害和危险,要谨小慎微,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无为而治”是基于维护领导自身利益和管理的成效而提出来的。

有为和无为问题的提出是中国传统管理智慧的优异成就,是东方智慧的典型形态之一。是积极有为还是柔弱不为,这一领导者自身行为的选择问题,确是十分要紧的决策。领导同被领导的关系,是管理职能的分工,也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是一对矛盾。领导者要想控制管理局面,掌握管理的主动权,就必须谨记同被管理者的矛盾对立的一面,以十分冷静的态度去思考应如何选择自己的领导行为。稍一失误,就可能铸成大错,后悔莫及。领导者需要励精图治,刚阳拼进,也需要收敛神思,静观世界;需要奋发图进,只争朝夕,也需要放缓脚步,慢慢来过;需要坚持原则,据理力争,也需要放弃争论,“难得糊塗”;需要雄心赳赳,自强不息,也需要寡欲知足,乐天知命;需要呕心沥血,多说多做,也需要少说少做,甚至不做。等等。无为还是有为,一切遵循管理实际需要和利益分析,机动灵活,通权达变。

孟子崇拜孔子“圣之时者”的作法。他说:孔子在选择自己行为时,“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无可无不可”,是“圣之时者”。这应该是领导者解决有为和无为问题的理想模式。

同类推荐
  • 敢说你懂营销管理:亲历跨国名企的管理趣事

    敢说你懂营销管理:亲历跨国名企的管理趣事

    本书整理了作者多年来在世界500强跨国企业零售管理工作中积累的诸多鲜活案例,并将这些内容有体系地呈现出来,分别讨论了招聘培训、目标理、工作量管理、会议管理、客户管理、营销活动管理、团队激励与文化建设等七大营销管理要素,将枯燥的理论变成了有趣的生动读物,并对管理实务中的难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该书弥补了市场中既好看又实用的营销管理类图书比较少的现状,最适合营销主管和有志成为营销主管的人阅读,也可作为所有对管理感兴趣朋友的休闲读物,从中吸取“正能量”。
  • 总裁商业思维

    总裁商业思维

    思维方式决定命运!乔布斯、马云、任正非、稻盛和夫等传奇人物的核心秘诀是什么?是什么决定了人生财富的巨大差异?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模式,行为模式决定人生结果,结果就是命运。要改变命运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改变思维,改变了一个人的思维等于改变了一个人的一切!本书帮你解开商业思维的密码,从多角度提升你的思维能力,拉升你的思维高度,360度再造你的思维方式;帮你快速从传统、落后、僵化、过时、保守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让你具备未来企业家所必备的思维方式,完成从普通人到创新型企业家的卓越蜕变。人因梦想而伟大,因学习而得到提升,因思维方式而改变命运。这正是一本可以改变你命运的书。
  • 领导能力最佳实践手册

    领导能力最佳实践手册

    领导能力,简而言之就是领导者率领部属开展工作、推动工作和完成工作的本领。严格说来,领导能力不单是管人的能力,还包括影响人的能力;不单是激励下属的说教能力,更包括感化下属的身教魅力;不是仅仅靠自己行动,而是号召大家一起行动。在不断变化的新的形势下,每位领导者都面临着不断提高领导能力的问题。
  • 加入WTO如何经营私营公司

    加入WTO如何经营私营公司

    2001年11月10日,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中国迎来了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全球化的天使迎面向我们走来。从此以后,中国的企业、公司、产品等等可以自由地在国际市场中遨游、飞翔了。这对全国人们来说简直是个天大的喜讯。但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面对竞争更加激烈的国际大市场,中国,你准备好了吗?
  • 每天读点管理学和领导学

    每天读点管理学和领导学

    领导与管理有着泾渭分明的边界。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领导就是率领并引导大家朝着一定方向前进,而管理就是负责某项工作使它顺利进行。也就是说,领导是要做正确的事情,而管理是要正确地做事情。被誉为“领导力第一大师”的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科特说:“管理者试图控制事物,甚至控制人,但领导者却努力解放人与能量。”这句话深刻地阐述了领导与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管理和领导互不相同——管理的工作是计划与预算、组织及配置人员、控制并解决问题,其目的是建立秩序;领导的工作是确定方向、整合相关者、激励和鼓舞同仁,其目的是产生变革,显然,这也正是领导力的运行轨迹。
热门推荐
  • 高原大领主

    高原大领主

    一时冲动之后,张伟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一片薄冰改变了张伟的一生,也让他和高原产生了不可分割的关联。一只蝴蝶在南美洲的巴西轻轻扇动翅膀,却会引起1个月后北美洲的美国的一场暴风。而天龙八部中天山童姥的一片生死符,又会给张伟的世界带来什么呢?
  • 荒野于非

    荒野于非

    这是太平盛世吗?为何烽烟不断,江湖汹涌?这是乱世杂象吗?为何君臣清明,百姓安定?
  • 星云日记36:学徒性格

    星云日记36:学徒性格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三十六册。收录星云大师1995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不生气”、“讲清楚、说明白”、“学徒性格”、“欣赏欢喜”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阁下你比妖娆还要妖娆

    阁下你比妖娆还要妖娆

    “阁下,奈何你太妖娆。”她微咪双眼,懒懒地靠在沙发上,那张紫色的王者面具透着不可侵犯的气息,一头充满魅力的紫发散乱地披在肩上,薄薄的粉唇轻轻地抿着,唇边是一抹看不透的笑。“哦?是么?那么。。。。。。”他利落地站起来,踱步向她走来,衣领下的扣子松开几个露出他那令少女无法抗拒的胸肌。“我就让你好好体会一下,什么叫做比妖娆还要妖娆,”他的唇已经缓慢逼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她,到底该怎么做?她,会怎么做?丫头,听话~轻轻一掀,王者面具瞬间落下,可是他妖娆的眼眸里为何带有几分不易察觉的惊讶之色?
  • 你与星辰皆入怀

    你与星辰皆入怀

    你的眼中好像藏着浩瀚星海,只是回眸时的一瞥,我便知道,你就是我冥冥之中注定的那个——念念不忘。——秦伊明明只有轻吐出两个字的时间,却温柔了我的余生时光。我的小姑娘,我爱这满天星辰,更爱这漫漫星空之下与我携手余生的你。——顾肖
  • 后宫————步步惊心

    后宫————步步惊心

    一朝入宫,成为宠妃。后宫之人玠对她狠之入骨。她是怎样化险为夷的呢?
  • 皇室学院的七大冷血王

    皇室学院的七大冷血王

    一次晚会让七个家族的继承人遇见,六个大少爷和一位大小姐。夕萱怎样保护好自己的身份??
  • 傲世凌云

    傲世凌云

    万般有法,殊途同归,本源合一,万物普生。凌云被逼自废境界转修《万物普生诀》踏上为父洗涮冤屈的巅峰之路。三大秘境,落月深渊,幽冥皇都……一路走来,无数绝世强者成就凌云傲世威名,当他将天宫八圣踩在脚下,才发现波澜壮阔的世界刚刚拉开帷幕……
  • 我在旧时等你

    我在旧时等你

    老顽童,你还好吗,我等你回来。我在旧时光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