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75900000018

第18章 各有短长 (3)

(二)各有短长 (3)

脏腑学说是中医体系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任何疾病因子都必须通过脏腑系统发生作用,或者可以理解为任何疾病都是由于脏腑系统功能紊乱的结果。而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则是脏腑系统生理功能失调的表现与反应。辨证是中医临床的核心,几乎一切诊断与治疗都是围绕辨证进行的,这被称为“辨证论治”。尽管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种种不同,但除八纲辨证之外,其余都属于脏腑系统的范畴,也就是都以脏腑学说为基础。

(二)五脏功能简述

1.肝—胆—木

肝主疏泄,主藏血。其特性是升、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称之为“刚脏”。故而情绪致病和头部病痛多与肝有关,或者从肝治疗最便;风证(表现为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耳鸣、易怒等)也多与肝的关系密切,中医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其经脉为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脏腑匹配中,肝与胆互为表里。二者关系最为密切,病机与治疗均有很强的连带作用。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故而春季发病多与肝气相关,抑或春季发病,通过调理肝气对治疗更加奏效。

2.心—小肠—火

心的特性主要反映在心为阳脏,主一身之阳气,五行属火,与夏季阳热之气相通应,故《素问·六节藏象论》称之为“阳中之太阳”。脏腑匹配中,心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与小肠构成表里关系。概括起来,心脏的功能为具有旺盛的阳气、主持全身血脉、主神明。故而神志昏愦、失眠多梦或发为癫狂的病证,多与心相关。

3.脾—胃—土

脾主运化,主升举和统血,其中以运化为核心。特性是喜燥恶湿,脾气以上升为主。脾和胃以膜相连,同属消化的主要脏器,故常脾胃并称。人体所需营养均赖脾之化生,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又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功能以脾气、脾阳所发挥的作用为主,脾阴次之。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通于长夏之气。其经脉为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消化病证、血虚证、水湿不化和中气下陷诸证,多与脾相关。

4.肺—大肠—金

肺主气,主呼吸通腠理,助心行血,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五行属金,为清肃之脏,喜润而恶燥,为阳中之少阴,通于秋气。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而与大肠构成表里关系。故而咳喘痰唾等呼吸病证、外感风寒、春秋伤燥(北方春秋季节天气干燥)等多数从肺论治。

5.肾—膀胱—水

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肾藏有先天之精,为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始物质,是脏腑阴阳之根,故称为“先天之本”。肾阴亦有“真水”“元阴”之称;肾阳亦有“元阳”“命门火”之称。五行属水,为阴中之太阴(或阴中之阴),有闭藏的特征,通于冬气。通过经脉的络属而与膀胱构成表里关系。简要概括,肾的功能主生殖发育、生髓主骨。故而先天不足、不育不孕、年老体衰、腰膝软弱等病证与肾相关;另外,因为肾主元阴元阳,为一身之根本,所以阳气虚衰和****不足等证,多可从肾论治。

二、经络体系

(一)十二正经

经络体系是中医对人体的一个重要的功能模拟体系。经络体系内容复杂,但最核心的有十二条经脉。这十二条经脉是经络体系的主架构,被称为“十二正经”。十二经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脏腑、阴阳3部分组成。手足,表示经脉分布在上肢还是下肢,手经表示这条经脉在体外的循行路线分布于上肢,足经表示其外行路线分布于下肢;脏腑,表示经脉的脏腑属性,如肺经表示该经脉属肺脏,胃经表示该经脉属胃腑;阴阳则表示经脉的阴阳属性,其中又包含阴气与阳气的多寡的含义。阴气最盛者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最盛者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十二经以外还有两条经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分别是任脉和督脉。十二正经与任、督二脉总称十四经。

利用经络进行诊断与治疗时,医生都要关注某条经脉归属于哪个脏腑,它的循行路线经过身体的哪些部位等。经络体系与脏腑体系存在广泛深入的交叉与重合,因此在临床不可割裂看待。经络学说在中医临床中最显著的应用,应该说是针灸治疗。而针灸治疗中,经络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则更加直观,那就是腧穴。

(二)腧穴

腧穴是经络体系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素问·气府论》将腧穴定义为“脉气所发者”,如“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说明腧穴所在部位和经络循行分布的关系,以及功能联系。

在腧穴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对它认识的不断深入,依据其分布特点,主治规律以及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等,人为地将腧穴分为经穴、奇穴、阿是穴3大类。

经穴的主治与所属经脉的循行分布关系密切,既能治疗经脉在体表循行部位的病症,也能治疗经脉所连属的内在脏腑病症,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经穴的部位均在其所属的经络线路上。在临床和教学当中,经络绘制的方法通常便是将每个经穴的具体点位找到,然后画一根线将这些穴位串联在一起,这条线便是这条经脉外部循行的准确位置了。

凡有具体名称和固定位置但尚未归入十四经的经验有效穴,统称为“经外奇穴”,简称“奇穴”。“奇”有奇异和奇特的意思。奇异是指奇穴的分布较为分散,大多数不在十四经脉循行线上;奇特是指一些奇穴对某些病症有奇特的疗效,如百劳穴治疗瘰疬、四缝穴治疗小儿疳积等。

奇穴是在“阿是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阿是穴又称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等。凡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或其他反应点作为刺激的部位,统称为“阿是穴”。通俗的说法,“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在体表的一些地方进行按压。当按到某个地方时,患者吃痛不禁喊出声音来,这就是阿是穴。也就是患者对医生说:‘啊,真疼,就是这个地方。’”

腧穴在某些方面就像中药,各自有其特性与主治病症。在此以肺经的穴位“列缺”为例,简单作个了解:

列缺

【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肌腱之间。

【取法】

①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处是穴。

②立掌,把拇指向外上方翘起,先取两筋之间的阳溪穴,在阳溪穴上1.5寸的桡骨茎突中部有一凹陷即是本穴。

【主治】

①头面五官病:头项强痛,咽喉肿,口眼斜,齿痛。

②肺病:咳嗽,气喘,咯血。

③前阴病:尿血,小便热,****痛。

④经脉病:手腕无力。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论治概述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思维阶段。辨证的任务是分析疾病,论治则是确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1.辨证

辨证的“证”字不同于症状的“症”字,这是极其关键的区别。头痛、手麻木、腰酸、胃胀、舌苔发黄等,这些都是症状。如果一个人病了,通常会有非常多的症状同时或先后出现,例如感冒时,鼻塞、流涕、发热、身体关节酸痛、头痛、头昏等症状一下子都冒了出来。根据这些症状怎么治疗呢?最简单的思路是针对各种症状找到相应的药物,比如治疗鼻塞的药物、治疗流涕的药物、治疗发热的药物、止痛的药物,找到这些药物之后,混在一起都吃下去。结果呢?可想而知。不但药物的数量很大,吃起来非常难受。而且不会得到好效果。感冒依然如故,甚至因为服药而变得更加严重或者引发其他疾病。所以,对“症”治疗是不行的,不但治不好病,反而惹麻烦。通常所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便是对这种简单思路的形象描绘。

辨证的目的就是把复杂的症状归纳起来,找出它们的联系,将这些症状归入中医对人体的某个模拟体系当中,如经络体系,或脏腑体系等。中医辨证有很多学说,如脏腑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简单理解,各个学说的不同之处就是根据各自对人体功能系统的不同划分,将患者复杂的临床症状找出内在联系,然后归入自己划分的功能体系中。如脏腑辨证,就是将症状归纳判断,确定是属于脏腑学说的“心系”功能紊乱,还是“肝系”功能紊乱等。

例如,患者出现牙痛、颈肿、目黄、口干、便秘等症状,如果针对每一个症状进行点对点的治疗,不但非常麻烦,而且很难奏效。但将这些症状综合分析,就会发现这些症状统一归于“手阳明大肠经证”。也就是,这些症状的出现,说明是手阳明大肠经出了问题,或者说,调理手阳明大肠经正对这一类症候群。所以,医生对于这位患者的诊断便是“手阳明大肠经证”。在治疗时,只需对手阳明大肠经进行针灸治疗就可以了。

再如,患者出现少腹胀痛、胸闷、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苔薄白、脉弦。从部位上看,可以说全身都有问题,倘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个病可就麻烦了。但是经过辨证审度,便可确定这些症状归于脏腑体系的肝。诊断为“肝气郁结证”。治疗则选用适当方药疏理肝气。

简要如上,这便是中医的辨证。从始至终,诊断过程主要围绕着“判断各种症状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其归纳入某经或某脏”等。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判断其寒热、虚实等性质,例如“阳明经热证”或“脾胃虚寒证”等。

2.论治

论治是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治疗手段,审度恰当的处方内容。人们常说某位医家“用针如神”,或说“药到病除”,这些都是对于优秀医家的称赞之词,而这些称赞恰恰总是针对治疗技术而发的。医生的治疗技术,基本上便是我们所说的“论治”部分。论治过程中通常会遇到的难点有以下几种(以中药方剂为例)。

第一个,可用的中药种类有几十上百种,究竟怎样选择,怎样配方,在经典方剂的基础上怎样根据自己的具体证候症状的特点进行方药加减。

第二个,具体患者的具体情况,不会像我们举例时所说的那样简单。尤其是慢性病患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患有此种疾病的同时,通常伴有两种甚至更多的其他疾病。这些情况导致症状极其复杂,辨证之后会发现自己符合两种甚至更多的证型。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判定主次,考虑能否将几种证型的治疗通过一个方剂或比较少的方药来完成等。

我们在这里只是通过举例使大家对于中医有一个相对清晰的简单了解。论治过程是一个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工作过程,需要很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医生个人的天分与悟性等。故而,此处不再深入探讨。

同类推荐
  • 从头到脚谈养生大全集

    从头到脚谈养生大全集

    本书从中医的角度,探究人体的奥秘,细致入微地介绍人体各个部位、各个器官的功能及养护方法,分析易患的疾病、病因和防治措施,具体包括头、面、五脏六腑、皮肤等人体各个组织系统及器官的保养,胃经、胆经等人体12大经络的养护,手、足、耳、面4大人体反射区的健康密码,9大体质者不同的养生方法,4大血型中的养生奥秘,命门、神阙等18个养生保命大穴的养护,五十营、导引等呼吸技巧,森林浴、鱼疗等12大自然疗法,春夏秋冬4季养生宗旨,12时辰的养生法则,24节气养生原则,生活细节中的健康智慧,情志调养的古今妙方,上百道养护全身各个部位的食疗方、药膳,中国最具特色的健身术。
  • 专家诊治肾衰竭尿毒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肾衰竭尿毒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讲述关于肾衰竭尿毒症以及相关知识的书;收集了30类300余个问题,想把肾脏基本知识,肾衰竭、肾替代疗法(包括透析和移植)的一些概念,防治目标与要点,兼顾学术理论发展趋势和患者想了解的问题,扼要地介绍给读者,希望诸君能从中获益。为了让患者求医时能看懂检查报告单和理解医师的诊疗术语,编入了一些常用术语及其解释,并将其英文缩写编成附录,列于文末,便于读者检索。鉴于学科发展迅猛,笔者才识有限;受制于篇幅,难尽其详;成书仓促,错漏难免,望读者不吝赐教。
  • 24节气花草茶

    24节气花草茶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与四季轮回相应的24节气和保健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书选取最普遍、最常用、最容易买到的食材、茶叶甚至药材,围绕24节气的自然变化,总结出不同功效的花草养生茶配方,便于操作、便于查找,老少咸宜。顺应二十四节气的喝茶奥秘,最贴心的饮茶建议,纯食材配方、安全见效、随查随用,跟随本书,跟着自然的步伐顺天时养生,简单易操作,省钱又安全!
  • 春夏秋冬说养生

    春夏秋冬说养生

    《黄帝内经》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也可以说是健康长寿的法宝。四时即指春夏秋冬四季。一年有四时气候的更迭、阴阳寒热的变化,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人类的生命活动及健康状况都与这些变化息息相关。故欲得安康,必须要顺应四时的变化以调摄人体,以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充盛、经络通达、情志舒畅的养生保健目的。这一点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
  • 新版小食大补治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新版小食大补治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编者有的放矢地编著了本书,既详细介绍了各种食物疗病养生的实用功效,此外还筛选了大量简单可行的养生疗病妙方,其食材均是实用常见的食物,供读者采用,可谓实用到家。相信本书定会给您的健康饮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热门推荐
  • 若有缘再聚首

    若有缘再聚首

    因为喜欢一个女孩子,我开始努力学习,努力了很久这才追上。双向的奔赴才有意义,原来她一直在等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黄泉历险记

    黄泉历险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之强弱优劣,高低贵贱,天定九分,人定一分,天定九分黄泉晓,人定一分险中求。
  • 大地之雷

    大地之雷

    雷神死后,将自己的摄魂魔力化作高山,流水。在雷鸣大陆的一角勾勒出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世界。这是他对自己后人最后的庇护。从此后人百年和谐。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那一天当帝国的铁骑兵临城下时,人们记忆里遥远的恐惧重现在这天的灿烂午后。国破家亡,当少年卡尔隐然看到了一世琉璃的宿命时,他翻开了尘封已久的圣辉耀文,跟着上面的文字朗诵起来,“我转身走向黑暗,天堂屹立于废墟之上,我张开双手,热烈地拥抱地狱的烈火,黑暗即是光明,我是大地之雷!”最后的魔法师,带着记忆的荣耀,开始了新的征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诸天万界之最强修炼体系

    诸天万界之最强修炼体系

    2955年的地球已经走到了科技文明的尽头,世界停滞不前!人类的出处在哪里?科技的尽头是神学吗?他继承前人的遗愿,走遍诸天万界,修真、斗气、魔法、召唤、武魂、超文明科技……寻找地球上可以修理的功法体修!
  • 堕落天云

    堕落天云

    3250年,地球科技空前繁荣,接触到宇宙之外,宇宙一切“灵”为主流,这里的一切以“灵”为基础,战斗力都是按灵来决定,甚至科技也离不开灵,百灵为灵者,千灵为星球主……而对于宇宙来说五百万灵之上的“神”才是脱离宇宙的存在,而宇宙外又有什么?我们不知道。
  • 诸法万域

    诸法万域

    盘古一梦十万八千年,一朝梦醒天地初开;化为三千大域,六千小域,九百九十九颗域外星辰,一方残缺战场;万域子民历经十万年,开启人体潜能;诸多法诀繁盛至极,迎来辉煌盛世,是为——诸法万域。
  • 斗罗大陆之鬼遁天下

    斗罗大陆之鬼遁天下

    屌丝林风穿越斗罗大陆,获得系统,他会如何选择呢?
  • 全职男友

    全职男友

    身边有一群花蝴蝶围着我转,既然如此,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只能落在我的头上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