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71700000018

第18章 名医应用大黄经验 (11)

第3章 名医应用大黄经验 (11)

给党参20g,阿胶(烊化)10g,甘草5g,生大黄(后下)9g,云南白药1/4支(分2次冲服),每日服1剂。另以别直参6g煎汁代茶。翌日其夫慌慌来诉:大便次多、心慌、不能动。嘱输液、补充血溶量。第3天大便2次,转黄、渐安。生大黄不仅有消炎解毒、导下排毒,还有止血、健胃之功,而且其导下作用主要是刺激结肠,对胃及十二指肠无影响。焦东海单用大黄粉口服治疗400例上消化道出血,明确指出:大黄虚证、实证均可治,安全无毒有效(其有效率为97.25%),大便隐血转阴时间平均为1~2天,大便次数增多,可以不掩盖矛盾,再有出血,可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孙克勤.攻下及大黄.中医临床与保健,1992,4(1):58]

李富玉经验

1.抗脏衰,延缓衰老

大黄具有推陈致新、活血降脂作用,是一味延缓衰老很有前途的药物。李老通过临床验证,证明它确实具有此作用。大黄治疗妇女面部黄褐斑、老年斑、消化系统肿瘤等,持续应用可使妇女黄褐斑、老年斑消退,其通畅六腑之功,可使病人面色红润,神清气爽,思维敏捷,步履轻健,大有延缓衰老之功。体秉脾虚者,可减小剂量。

2.利胆汁,疏肝解郁

中医肝气郁结与西医肝内胆管炎、胆结石、胆汁排泄不畅等疾病有关,李老认为肝气郁结可加重胆汁排泄不畅,疏肝解郁可以促进胆汁分泌;胆汁排泄通畅也可使肝气疏畅,所以李老常用大黄利胆汁以助疏肝解郁,李老治疗急慢性胆囊炎及胆结石症在辨证施治原则下,始终坚持加用大黄,其剂量视症情缓急而酌定轻重,急、实者重用20~40g,缓、虚者则用5~10g,以保持大便通畅为度,有泻化湿热、利胆消石之功。常与柴胡、茵陈、厚朴、枳实等配伍应用。

3.通肠腑,调节月经

大黄对月经延后患者有很好的疗效,西医认为月经延后其中一种原因就是因为卵巢功能低下所致,其所分泌的雌性激素减少,雌性激素过少可引起胃肠道蠕动过慢而致大便排泄不畅通,大便排泄不畅通可致肝气不疏,又加重月经不调。大黄既有通肠腑之功,又有行瘀通经功效,用于瘀血阻滞之月经延后、产后瘀阻等有很好的疗效。

李老认为大黄的泻下作用多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产地西宁大黄比四川大黄泻下的作用强。他认为道地药材保证了药物的有效成分。②生用泻下作用比炮制的作用强。③与理气药、泻下药配伍泻下作用强,与利水药配伍泻下作用弱。④证属实热津伤证的泻下作用弱,阳虚寒湿的泻下作用强。⑤用药次数第一、二次比第三、四次强。大黄其用量常常在20~50g之间浮动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徐海雁,唐长华,韩培海.李富玉临床应用大黄新法.吉林中医药,2007,27(4):10]

李春和经验

李氏祖传五代,临证以大剂量运用大黄著称乡里。行医40年来,对狂症、跌损、痈疥、瘟毒、妇女不孕、痛经、月经不调及小儿惊风、胎毒等证,多以重剂大黄为主,常取得快速而良好疗效。

当代的药书、药典及中药学教材,多将大黄列为首位泻下剂,世人囿于其“泻下伤气”而不敢放胆使用,其实大黄是祛瘀清热理气剂,通过泻去痰浊实邪,而达化瘀理气清热之目的。《神农本草经》首先肯定大黄“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其次才云“荡涤胃肠”之泻下作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大黄的疏理肝气、解郁散结作用常被忽视,张锡纯云大黄“其气香……能调气”。李氏体会:化瘀血、疏肝郁、清火热、解毒邪,惟大黄之效最捷,凡阳、实、热证,重剂大黄,用之勿虞。

重剂大黄是速效药,特别对气滞血瘀所致狂症、气血瘀闭胞宫致不孕症,痛经、月经不调症、毒热炽盛之痈肿、疥疮、温毒症以及跌损、小儿惊风、衄血等,用重剂大黄,最多5~7剂即可治愈,这是其他方药所不及的。《本草正义》云“迅速善走,直达下焦,无坚不破,有犁庭扫穴之功……迅如走丸,一过不留”,给大黄的速效作了恰切比喻。

根据祖传和个人经验,治疗年轻力盛的狂症,每剂用量150g以上,多者达240g,对青壮年妇女不孕、痛经、月经不调和跌仆损伤症,每剂用量90~150g,痈疮、疥肿、温毒每剂用50~100g,小儿惊风、胎毒、衄血等每剂用5~15g。虽然李氏的用量高于常规用量2~10倍,但从临证40年来,尚未见1例因重用大黄而致病情加重或致伤残事故,反而屡收良效。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大黄解》载:有人治一少妇“赤身卧帐中,其背肿热,若一缕着身,即觉热不能忍”“用大黄十斤,煎汤十碗,放量饮之,数日饮尽,竟霍然痊愈”。如此用量,较李氏用量大几倍,并无严重后果,反而治愈奇症。李氏体会:凡中青年病人,属实、热证,是大黄适应证,可放胆用之。

大剂量大黄,服药后约2小时,即开始腹痛,继而腹泻,泻下黏液及褐黑色便,伴有恶心、呕吐。初服此药反应较剧,服3~4剂后则反应逐渐减弱至消失。吐、泻、腹痛后,大多数患者呈虚弱倦卧状,对此反应,勿需特殊处理,宜向病家说明,以米粥或流质饮食饮之,卧床静养。若病人服后吐药,可将下次药提前服用。

年轻而体弱患者,若无心、肝、肾等慢性病,可酌情减量,对素体阳虚、体弱、老人、心肝肾肺慢性病者忌用。阴证、虚寒证禁用。李氏祖传认为:大黄不加芒硝,泻而不伤,于病有益。加芒硝则泻而伤人,因此,大黄禁与芒硝为伍。

狂症1

郭某,男,40岁,农民。平素健康,初因卖鱼被人打伤,8个月前复因邻里纠纷,被人欺辱。肝郁气愤交加,猝然发狂,呼号怒骂,亲疏不避,打人毁物,不思食眠,面红目赤,声宏气粗,脉滑数大,舌质绛,苔黄燥。诊为肝郁气滞,痰火交争,上闭清窍。方用:大黄240g(另包后入),枳实、厚朴、石菖蒲各12g,加水600ml,先煎后3味1小时,最后20分钟下大黄。家人强其连服2剂,服后腹痛便泻10数次,泻下黏液及黄褐色大便。泻后乏力蜷卧,无力狂奔,神志间有清时,脉趋和缓。上方减大黄为150g,继服2剂后,觉腹空欲食,每次进流质碗许,神志渐趋正常,病情逐日康复,至今10年未复发。

分析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痰火并走于上,蒙闭清窍,发为斯症。泻肝热、倒痰火,非重剂大黄不足为治。《本经疏证》云:“烦惊、胸满、谵语,非大黄不为功。”或即此意。

狂症2

赵某,女,26岁,纺织工人。婚姻坎坷,家庭失睦,郁闷已久,半年前生气后神志异常,性情暴躁,继而呼叫怒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曾在省内外精神病医院施冬眠、镇静及激素疗法,未根治。其脉弦滑,舌质红,苔黄腻。诊为肝郁气结、痰火上闭清窍。方用大黄150g(另包后入),枳实、厚朴各12g,后2味加水600ml,煎1小时,后20分钟加入大黄。服后腹痛作泻,呕恶难受,折腾一夜,至黎明病势已缓,困倦乏力,闭目而卧,鼾睡达10小时,醒后神志转清,给服稀粥。如此4剂,不再发狂,症见倦卧乏力,短言少语,嘱家人好生调护,1周后下床,至今15年未再复发。

分析

青壮年肝郁及脾、痰火闭塞清窍者,以重剂大黄调理肝气,清热祛瘀,强下痰火,其势如破竹,一过不留,这是其他疏肝清热祛瘀方药,如逍遥散、越鞠丸、安宫牛黄丸等力所不及的。以上2例狂症,均仅服4剂药即愈,都已超过10年未复发。

不孕症

郑某,女,26岁,农民。无器质性疾病,婚后4年未孕,月经40~50天一行,经前及经期腹痛、腰酸沉,经色紫暗,夹带血块,平时白带多,腥臭,烦躁,耳鸣、口苦、眠差多梦,脉弦数,舌质红暗,苔黄而腻。诊为气血郁滞、痰热瘀阻。方用:大黄140g(另包后入),牡丹皮12g,生桃仁、生五灵脂、生蒲黄、血竭各10g,木香、黄芩各12g,黄酒、米醋各60ml为引。加水800ml,先煎诸药1小时,最后20分钟加入大黄,滤出药液400ml;二煎加水300ml,煎半小时滤出两煎药液合并共600ml。先服药引各40ml,再服药液400ml,待2小时后,服尽余药引和药液。服药后腹疼、下坠,呕恶欲吐,泻下黏浓便20余次。如是连服5剂(隔天1剂),心烦眠差、口苦等症悉减,脉缓和,舌质舌苔渐转正常。但仍不见经来,2个月后,出现嗜酸、呕恶等妊娠反应,足月生一健康男婴。

分析

婚久不孕,畏于社会流言,肝脾不和,气滞及血,胞宫瘀阻,冲任失调,经乱失孕。取重剂大黄,急行快下,破瘀血血闭、除肝郁痰阻,酒醋二引,辛酸散敛,促气血畅行,气血既通,青壮男女,焉有不孕之理。

痛经

冯某,女,36岁,农民。婚后连生二女,因无男孩,家庭不和,常忧郁不解,渐致月信后延,经色紫暗,经量殊少。经前腹痛身困,眩晕体重,胸胁胀满,脉弦而滑,舌质紫暗,诊为肝郁气滞、瘀阻胞宫。处方:大黄90g(另包,后入),柴胡15g,当归20g,川芎、木香、延胡索、牡丹皮、桃仁各12g,先煎余药,后加大黄,一二煎合并共取汁600ml,第1次服400ml,第2次服完余药。服后有腹痛、欲吐腹泻反应,给热米粥以养胃,连服6剂,痛经消失,经期正常,经色亦佳。

分析

由气滞而血瘀,由瘀而胞宫痹阻,致痛经、经期后延。重剂大黄破除瘀血,散癥瘕、积聚,疏理肝气,瘀散气行,其病必除。

跌损

李某,男,40岁,农民。建房时不慎跌下,胸腹满闷,周身刺疼,伤处青紫,呼吸气短,呕恶欲吐,舌质暗,脉细涩,诊为跌仆损伤,瘀血内阻。方用:大黄150g,当归尾30g,桃仁、红花、大白木香、茜草各12g。加水500ml,大黄后入,取汁250ml,童便50ml为引,一并服下,服后泻下黑褐色便数次,诸症渐消,无需余药。

分析

跌仆损伤治用活血化瘀之剂,乃医家常识。但何种方药最优?则大有探讨必要。大黄既下瘀血、血闭,又善清热解毒,还能理气散结,促进气血运行,推陈致新,恰合跌损之血瘀、热闭、气滞之病机,故一剂而愈。[李春和.大剂量运用大黄的临症经验.中医研究,1988,1(1):21]

杨廷光经验

杨老治疗中风常生大黄与酒大黄并用。中医认为中风乃气血并逆于上,机窍闭塞,壅而不通所致,正如《内经》所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此时不论风、火、痰、瘀,悉奔于上,冲逆犯脑,总属“留而不去,其病为实”之证,故在治疗上就应“上逆者使其下行”,故以“通下”为主法,以急应急,大腑一通,风火痰瘀之奔逆于上者得以下行,此乃平降气血之捷法也。然单纯通腑虽可解一时之急,但血瘀难除。杨老常用生大黄配酒大黄,大黄生用作用峻猛,泻下攻积,泻火清热,直折暴逆,取其上病下取,以引血下行,《药品化义》谓“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大黄酒制上行,泻下力较弱,功擅活血祛瘀,两药相配,升清降浊,通腑祛瘀,气血得调,风火痰瘀得去,则诸暴强直可缓解。[郑开明,李民.杨廷光治疗中风病药对.浙江中医杂志,2000(10):417]

李寿彭经验

李老临床善麻黄、大黄合用平喘咳,退高热,散郁遏。

1.平喘咳,肺与大肠表里同治

同类推荐
  • 不孕不育中医外治法

    不孕不育中医外治法

    本书由人称“送子观音”的中医临床专家编著,共分9章,概要介绍了中医外治疗法的起源与发展简史、作用机制与治疗手段,收集中医古籍中有关不孕不育的外治方法,系统而详细地论述了不孕症和不育症的中医辨证论治和辨病施治及各种具体外治方法。
  • 麻瑞亭治验集

    麻瑞亭治验集

    天地未分,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浮升之清气为阳,沉降之浊气为阴,于是阴阳始分。清气浮升而亲上,是为天,浊气沉降而亲下,是为地。天地之间,化生万物,而万物皆阴阳之所变化,所以万物之生长、变化、消亡,皆取决于阴阳。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 实用祖传药浴

    实用祖传药浴

    中华医药博大精深,不但在历史上名医辈出,在民间也大量流传着珍贵的偏方、秘方。例如一颗葱、一头蒜就可治病;一杯白开水就能止住打嗝……这些偏方、秘方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甚至很多偏方不花分文就能治好疑难杂症,以致于西医拍案称奇,如非亲眼所见,好像天方夜谭,使西医不得不承认中医之伟大以及中国偏方之神奇妙用。这些偏方、秘方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和苦苦探索,它不仅是众多医家心血的结晶,更是造福广大人民的巨大财富。有人说中医药是国粹,更有人认为民间偏方、秘方是“国宝”。
  • 儿童骨与关节损伤

    儿童骨与关节损伤

    《儿童骨与关节损伤》全面涵盖了儿童骨关节损伤的特征与处理原则、儿童骨折的生物学与生物力学等内容。
  • 专家诊治血管疾病

    专家诊治血管疾病

    为您详细解答关于血管疾病的各种疑难杂症;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热门推荐
  • 路牙子

    路牙子

    “我知道当下的不幸是在给我未来的幸运做铺垫。”
  • 凡人的征程

    凡人的征程

    凡人!平凡人!平凡人努力奋斗的漫漫征途!混迹在京城的秦楠,被妻子抛弃、儿子惨死、老母死不瞑目。秦楠手刃凶手后,返回家乡。在家乡亲人面前,丧失活下去的勇气,自杀身亡,却又被人暗中操作重生,获取一场场偌大的机缘~ 人生苦短,大多平淡,但都有过“荣耀时刻”。 不要把辉煌总是镌刻在他人的光环上,把艳羡都聚焦在他人的幸福树上。 人,生来不易,却都喜欢严苛他人,放松自己。 殊不知,无论泰斗、菜鸟,都在不断挣脱掣肘,突破那块板子! 无论任何作品,都承载着一个大梦,点燃心中的那盏希望神灯! 人生,犹如一条无法预知的抛物线,时上时下! 触底时,伺机逆流而上;风口上,积淀厚积薄发,跳到下一条曲线! 《平凡的征程》,是晨戈的东方都市玄幻小说,希望各位追随主角秦楠,踏上平凡的征程。
  • 笔若兴亡

    笔若兴亡

    爱吗?恨吗?那又如何?碌碌无为和拼尽全力只在你落笔的一刹那就已决定。九年寒窗苦读只为这三天,决定你命运的三天。你选择自信满满的放下考笔,还是失魂落魄的走出考场。-----致所有高中学子。
  • 第一等狂女,魅谋天下

    第一等狂女,魅谋天下

    她本是万众瞩目的医学天才,受过最高等的专业教育,参透了家族流传的制药秘籍之精髓,不管多么普通的药,只要到了她手里,既可以是治病救人的良药,也可以是无人可解的毒药,惊世医术从未被超越,却因锋芒太露遭奸人陷害而成为一缕孤魂。异世重生,她决定锋芒尽敛,做一个最最普通的小女子,安其一生。天意弄人,家族太过庞大,功高震主,因为皇帝一梦,惨遭灭门,从此为了复仇,被迫走上了强者之路。凭着智慧,凭着美貌,凭着实力,最后终于从一个活在最底层的人一跃而起,站在了世界的最高处,俯视天下。
  • 半世流离花微醉

    半世流离花微醉

    半世流离,梨花微醉,一世殇。醉弦颜因为一次任务,带回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从此,她的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个人跟着。“颜颜,你去哪里?”“……乖,很快就回来了。”“你是不是要抛弃我了?”“……不是。”“那你为什么要离开?”醉弦颜彻底无语了。真的,她就是离开几天而已,何必跟的如此紧呢?忽然有一天,某公子向醉弦颜告白。当天晚上,男人就把那位公子的院子烧了。一句话总结:一个痴情鬼帝追了四世媳妇的故事。
  • 凌驾于沐光之上的信仰

    凌驾于沐光之上的信仰

    因自己的使命,来到人间,十八年后,当她站在教室前时,抬头,看见了安静自习的男主。
  • 春明外史·第十五部分(张恨水经典爱情故事)

    春明外史·第十五部分(张恨水经典爱情故事)

    《春明外史》以报馆记者杨杏园与妓女梨云、女诗人李冬青的爱情故事为贯穿线索,背景宏阔,叙事从容、豪门、妓院、剧场、公寓、会馆、学校、高级饭店、俱乐部、庙宇、名胜、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上到总统、总理、下到妓女、戏子,穷尽名色人等。《春明外史》是一幅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风俗图,堪称经典之作,至今读来仍有着不朽的艺术魅力。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 樱之吻痕

    樱之吻痕

    那年,花开正好那年,你我正好现在,在这相遇不知,能否相认好想,和你这样一直,天荒地老那时的错认,错误了四个人的爱情,当年你的舞步,至今萦绕心头
  • 蓝星之劫

    蓝星之劫

    未知黑雾降临蓝星,让大量彩虹石飞向蓝星。
  • 花千骨之转世遗忘

    花千骨之转世遗忘

    转世、遗忘……白子画和花千骨的命运最终将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