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71300000001

第1章 解表药 (1)

第一章 解表药 (1)

麻 黄(附药:麻黄根)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草质茎。生用、蜜炙或捣绒用。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风寒表实,恶寒发热,无汗鼻塞,头身疼痛;风疹瘙痒;实邪壅肺,咳嗽气喘;水肿,黄疸,小便不利;风湿痹痛,阴疽痰核。

麻黄根: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的根和根茎。味甘、微涩,性平。归肺经。固表止汗。主治体虚自汗,盗汗。

张锡纯经验 麻黄:味微苦,性温。为发汗之主药。于全身之脏腑经络,莫不透达,而又以逐发太阳风寒为其主治之大纲。故《神农本草经》谓其主中风伤寒头痛诸证,又谓其主咳逆上气者,以其善搜肺风兼能泻肺定喘也。谓其破癥瘕积聚者,以其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积痰凝血之中,而消坚化瘀之药可偕之以奏效也。且其性善利小便,不但走太阳之经,兼能入太阳之府,更能由太阳而及于少阴(是以伤寒少阴病用之),并能治疮疽白硬,阴毒结而不消。

太阳为周身之外廓,外廓者皮毛也,肺亦主之。风寒袭人,不但入太阳,必兼入手太阴肺经,恒有咳嗽微喘之证。麻黄兼入手太阴为逐寒搜风之要药,是以能发太阳之汗者,不仅麻黄,而《伤寒论》治太阳伤寒无汗,独用麻黄汤者,治足经而兼顾手经也。

凡利小便之药,其中空者多兼能发汗,木通、萹蓄之类是也。发汗之药,其中空者多兼能利小便,麻黄、柴胡之类是也。伤寒太阳经病,恒兼入太阳之腑(膀胱),致留连多日不解,麻黄治在经之邪,而在腑之邪亦兼能治之。盖在经之邪由汗而解,而在腑之邪亦可由小便而解,彼后世用他药以代麻黄者,于此义盖未之审也。

受风水肿之证,《金匮》治以越婢汤,其方以麻黄为主,取其能祛风兼能利小便也。愚平素临证用其方服药后果能得汗,其小便即顿能利下,而肿亦遂消。特是其方因麻黄与石膏并用,石膏之力原足以监制麻黄,恒有服之不得汗者,今变通其方,于服越婢汤之前,先用白糖水送服西药阿司匹林一瓦半,必能出汗,趁其正出汗时,将越婢汤服下,其汗出必益多,小便亦遂通下。

东人三浦博士,用麻黄十瓦,煎成水一百瓦,为一日之量,分三次服下,治慢性肾炎小便不利及肾脏萎缩小便不利,用之有效有不效,以其证之凉热虚实不同,不知用他药佐之以尽麻黄之长也。试观《金匮》水气门越婢汤,麻黄辅以石膏,因其脉浮有热也(脉浮故系有风,实亦有热),麻黄附子汤辅以附子,因其脉沉而寒也。通变化裁,息息与病机相符,是真善用麻黄者矣。

邹润安曰:麻黄之实,中黑外赤,其茎宛似脉络骨节,中央赤外黄白(节上微有白皮)。实者先天,茎者后天。先天者,物之性,其义为由肾及心;后天者,物之用,其义为由心及脾胃。由肾及心,所谓肾主五液,入心为汗也;由心及脾胃,所以分布心阳,外至骨节肌肉皮毛,使其间留滞无不倾囊出也。故栽此物之地,冬不积雪,为其能伸阳气于至阴之中,不为盛寒所遏耳。

古方中有麻黄,皆先将麻黄煮数沸吹去浮沫,然后纳他药,盖以其所浮之沫发性过烈,去之所以使其性归和平也。

麻黄带节发汗之力稍弱,去节则发汗之力较强,今时用者大抵皆不去节,至其根则纯系止汗之品,本是一物,而其根茎之性若是迥殊,非经细心实验,何以知之?

陆九芝谓:麻黄用数分,即可发汗,此以治南方之人则可,非所论于北方也。盖南方气暖,其人肌肤薄弱,汗最易出,故南方有麻黄不过钱之语;北方若至塞外,气候寒冷,其人之肌肤强浓,若更为出外劳碌,不避风霜之人,又当严寒之候,恒用七八钱始能汗者。夫用药之道,贵因时、因地、因人,活泼斟酌以胜病为主,不可拘于成见也。”(《医学衷中参西录》)

汪履秋经验 肿胀痛甚者,祛邪为先,擅用麻黄 (类风湿关节炎)应强调“风寒湿为病之因,痰瘀乃病理转归”。病变之初,邪气偏胜,风寒湿邪壅遏经脉,气血郁滞,不通则痛,故多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若邪郁化热,则可兼有红肿。治疗总以祛邪通络止痛为原则,俾邪气一去、经脉疏通,则肿痛自可缓解。祛邪,汪老常以麻黄为主药。麻黄为辛温发汗之峻剂,多用于风寒无汗之证,而治疗顽痹,早在宋《药性论》就有“麻黄善治顽痹”之记载。且《金匮要略》治痹五方均用麻黄。汪老取麻黄性温,温经散寒以消阴翳,味辛发散,破其邪壅,并可使诸药力发散周流全身。

灵活运用,每获效验。只要配伍合理,并无大汗之虞。如常配生地黄、白芍,既可防其辛散太过,又可牵制温燥伤阴。走中寓守,散中有收,乃治痹之法度。一般用量5~10g,且用生药。针对风寒湿(热)之病因,汪老常配合应用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方中桂枝、威灵仙、羌活、白芷疏风散寒以宣于上;黄柏、苍术、防己、龙胆草,泻热利湿以泄于下;桃仁、红花、天南星、川芎、神曲,活血燥痰消滞以调其中。若苔白、脉沉、寒盛者,加附子或制乌头,以增强温经散寒之功;口干、苔黄、脉数者,加知母、忍冬藤。总之,病初邪甚,补益之品不宜过早投施。否则,病邪不去,则病情缠绵。

郑某,女,39岁。1989年11月3日初诊。手、足指(趾)关节疼痛二月余,近来加剧,局部肿胀,晨起僵硬,活动受限,身无寒热、舌腻,脉滑。查血沉88mm/h,类风湿因子阳性。诊为类风湿关节炎,证属风寒湿邪入浸、痰瘀痹阻经络。治宜祛风除湿、化痰消瘀,佐止痛散邪,虫类搜剔。药用:麻黄10g,苍术10g,川桂枝10g,白芍12g,防风10g,防己10g,威灵仙10g,桃仁10g,制南星10g,鸡血藤15g,雷公藤15g,寻骨风15g,露蜂房15g。服药7剂,其效显著,然心慌口干,舌红苔黄。效不更法,麻黄减量为6g。继服药半月,僵痛若失,心悸亦除。嘱其继续服药以防反复。如此服药百余剂,关节肿痛变形均除,活动自如。复查血沉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继以上方变通以善其后。[刘海燕,朱佳.汪履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中医函授通讯,1993(1):15]

雷仕卓经验 曾亲见一处方,方中麻黄生用量达50g,询其曰该方为祖上所传,专治风寒湿痹,麻黄一药用量曾达100g之多,闻者咋舌,然其方确乎神效。

患者,魏某,男,52岁。主诉下肢痿软,无力行走,多拄杖勉而行之,时感疼痛,尤以阴雨天为甚,病程缠绵达2年之久。该医者遂拟一方:麻黄50g,桂枝50g,血竭5g,白芷10g,制二乌各10g,川牛膝10g,熟地黄10g,制乳没各10g,黄芩10g,当归10g,威灵仙10g。每日1剂,研末吞服,早、晚各1次,服药10余剂后,患者即愈,现随访近1年,行走如常,疼痛全无,且工作多月。

麻黄生用发汗力强,医家一向慎之,然本方中麻黄不具发表的作用,而具温经通络、祛风除湿的作用。《外科证治全生集》有“麻黄得熟地则通络而无发表之功”之论,《金匮要略》中也载“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其诸多方中也常入麻黄,对于风寒湿痹所致疼痛,可明显提高止痛作用。就此方而论,麻黄性温能通,辛能散寒,故具温通经络、祛风散寒之功,对风湿痹阻所致疼痛,行之有效。

总之,方中不拘古法,大胆新奇,用麻黄50g,合用熟地黄10g,使麻黄失去发表之功,独奏活血通络、祛风除湿之效。诸药合用,直达病所,共建奇效。[雷仕卓.麻黄大剂治愈风寒湿痹.上海中医药杂志,1995(3):35]

朱学明经验 开鬼门止痹痛 《儒门事亲》载:“诸风寒之邪,结搏皮肤之间,藏于经络之内,留而不去,或发疼痛走注、麻痹不仁及四肢肿痒拘挛,可汗而出之。”余临床每以麻黄为君与桂枝、秦艽、威灵仙、薏苡仁等药为伍,用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及坐骨神经痛,常获汗出痛减之效。此乃取麻黄疏表通达,使肌表经络之寒湿随汗而解矣。

王某,男,45岁。1984年6月17日初诊。诉双下肢关节冷痛8年,靠饮酒和激素缓解。近半月加重,曾服消炎痛和中药鲜效。症于阴雨天或夜间尤甚,活动后稍舒。关节无红肿,扪之欠温。脉弦紧,舌淡苔腻微黄。病因寒湿留滞关节,治当辛温助阳,散寒祛湿。处麻黄、桂枝、独活、牛膝各10g,秦艽、威灵仙、白芍各20g,细辛4g。饮2剂,微汗出而痛缓。麻黄减半迭进,约旬日肢体转温,其痛若失。[朱学明.麻黄开鬼门的运用.北京中医杂志,1986(4):56]

刘燮明经验 临证凡风寒表实、咳喘、水肿、风湿痹痛、阴疽诸证不分季节均可在相应方药中加用麻黄。个人浅见,以上诸证只要掌握舌不干红、苔不光剥、身无汗出三要点即可放心使用。舌不干红者是无热伤津液之象,苔不光剥者是无阴虚血少之虑,身无汗出是表实可汗之征,故但用无妨。用量上,余常用小量递增法,使药至病所,令微汗出,病退而止,颇为稳当。曾遇杨某,女,32岁。时值7月炎暑,淋证复发,小便淋涩疼痛,头面虚浮,四肢发紧。用八正散后小便增加,尿痛减轻,余症未愈。复因外感而畏风鼻塞身疼困盹,苔薄黄,脉细。诊为风水相搏,投麻黄汤合五皮饮如减:麻黄5~10g,桂枝、杏仁、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连翘、生甘草各10g,白术、陈皮各15g,连进7剂,溲畅痛止,身和肿消。

又治刘某,男,35岁,仲夏之时,臀部多发疖子,硬肿无头,此起彼伏,曾开数刀及肌内注射青、链霉素等未能控制,查局部肤色暗红,硬肿而不灼手。切开处亦少见脓汁,身无汗出,苔白脉弦。余诊为阴疽,投以阳和汤加减:麻黄、桂枝各10g,白芥子9g,干姜6g,鹿角霜20g,红藤20g。上方共进12剂后,疖肿渐消。

以上二例,均发病于暑夏炎热之时,均用麻黄且加用桂枝等辛温之品而未见大汗出。可见用之得当,疗效确切,极少不良反应。(《南方医话》)

郑惠伯经验 麻黄的三大功用为发汗、平喘、利水,在临床上疗效是可靠的。据笔者的临床经验,麻黄的功用远远不止上述三种,其用途甚广。麻黄除用于治风寒表证、外感喘咳、风水浮肿等证之外,对重症肌无力、颜面神经麻痹、多发性神经根炎后遗症、遗尿及子宫脱垂等病,也都有很好的疗效。笔者并非单用麻黄治之,而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于方中加入麻黄,即见奇效。

重症肌无力属于中医痿证范围。1959年曾治1例。患者系女教师,30余岁。其咀嚼肌、吞咽肌、眼肌都麻痹,每日饭前必须注射新斯的明,才能咀嚼吞咽。中药曾用温补脾肾之类,如黄芪、附片、党参、白术、仙茅、淫羊藿、当归、川芎及人参再造丸,疗效不明显。后于方中加入麻黄,剂量由6g增至15g,患者病情大有好转,最后不用新斯的明,亦能自己进食。

颜面神经麻痹,中医谓风中经络,多以牵正散为主,辅以针灸治疗,有—定疗效,但收效缓慢。曾治何某,已用牵正散加味及针灸治疗1周无效。便在原方(白附子、全蝎、僵蚕、蝉蜕、防风、荆芥、当归、川芎、桂枝、白芍、白芷)中加入麻黄、葛根,服3剂患者颜面即牵正。此后,凡遇此病,开始就加入麻黄,疗效明显提高。

治疗多发性神经根炎后遗症,将麻黄加入补阳还五汤中,经对多例的临床观察,均获较好的疗效。

遗尿是小儿常见病,多为肾气不足,膀胱虚寒。常用方如缩泉丸、桑螵蛸散,有一定的效果,但很难速效。如加入麻黄,收效即快。

用麻黄治子宫脱垂的来历,乃四川忠县黄天星医师用加味乌头汤治风湿痹,于无意中治愈老年妇女多年不愈的子宫脱垂(三度下垂),后在我区推广,曾治愈近百例二至三度子宫下垂。其方中有麻黄24g。笔者曾将麻黄减量,则效果较慢;若去麻黄,则基本无效。其方如下:黄芪24g,麻黄24g,二乌共15g,川芎12g,白芍12g,黄芩12g,生地黄15g,甘草6g,蜂蜜60g。(《长江医话》)

同类推荐
  • 宝宝常见病怎么吃怎么养

    宝宝常见病怎么吃怎么养

    本书分为新生宝宝常见疾病、婴幼儿常见疾病、婴幼儿常见营养失衡性疾病、婴幼儿常见心理性疾病四个章节,讲述针对不同阶段和类型的宝宝常见病,如何观察症状、了解病因,并进行家庭护理和饮食调养。宝宝常见病的种类介绍全面,而且大部分饮食调养都列出了相应的调养菜谱,让妈妈们全面了解宝宝常见病怎么吃怎么养。
  • 西药常识

    西药常识

    《西药常识》一书,由长期工作在医疗第一线,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培训经验的专家教授编写。随着科学的发展,很多药品对家庭来说,已成为必备药,常用药。例如抗生素、抗感染药等,特别是有些新药,虽然同过去常用药物具有相同效用,但用法、用量往往不同。有些人服用时,好凭以往经验,或道听途说草率服用,这是非常有害的。
  • 本草纲目1000问

    本草纲目1000问

    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中最珍贵的科学遗产之一——《本草纲目》,是由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花费毕生精力所著,可以说是中国医学文化史上的一部不朽巨著。它以精深的学术和丰富的内涵,赢得了国内外医学界和其他学术界的欢迎和珍视,对治疗疾病和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希望本书成为人们生活中必备的自我保健、自我医疗的家用手册,更能成为医务工作者和有志于中医学同志的参考书籍。
  • 孕产妇营养餐桌

    孕产妇营养餐桌

    怀孕生育是人类繁衍的重要途径,关系着人类未来和世界的发展,是人类的重要使命和神圣责任。尽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试管婴儿”、“人工授精”等孕育方法,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怀孕与生育。怀孕生育作为一门学科,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自古以来,人们都将怀孕、生育和成长视为自然而然的事情。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人们充分认识到了讲究科学方法,提高怀孕、生育、培养的质量的必要性。科学的怀孕生育能够为婴幼儿身心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早期教育,特别是胎教,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希望我们每一位年轻的父母自觉学习和接受。
  • 前列腺疾病中西医诊治问题

    前列腺疾病中西医诊治问题

    本书综合了国内外泌尿男科领域的最新资料,以问答的形式从前列腺最基本的解剖、生理、病理及前列腺的发病原因、症状特点及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做了较详尽的阐述。可供中医、中西医男科医师、泌尿外科医师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落雪天

    落雪天

    推荐新书《莫倚倾国貌》天山大劫,三色冰晶被盗,天女出山入凡尘寻找圣物。十万年的末尾,是天山的劫,也是天女的劫,更是她们从仙变成神的磨难。上一世,她微小单纯,只得仰望他的高扬伟岸,承受爱而不得和卑微落寞。这一世,她冰封了心神,势要断情绝爱,而他却对她一见钟情、痴爱不弃。共浴日月,同受磨难,这是渡劫还是还债?平定天下后,下一世是永不相见,还是水火不容?磨难太长,情感遥远,似乎需要一生一世去经历、体会,游过千山万水、看过花开花落,却不一定能够将人心琢磨明白,也不一定能够得到所爱,做人做神不都是一样?凡尘的人来人往似乎匆忙,却是那相守一刻和等待万年的一点一滴罢了。他是百山,她是雪泽;她是他的心间雪,他是她的落雪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宠后策:爱妃,给朕揉揉

    宠后策:爱妃,给朕揉揉

    世上还有谁比她穿得更狗血吗?被抛尸、毁尸灭迹、成了黑户也就算了,居然还要去做妓女,楚青表示,穿越大神我和你有仇吗?你想玩,我奉陪!当好戏开场,她脚踩小百花,打脸渣男,追男神,报家仇,建鹰楼,控制宫闱,颠覆朝纲……皆由她一个不起眼的小女子主导。说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她岂止是想想,还吃到嘴了!说她性格霸道椒房独宠?他们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看不惯的滚蛋!后来,他是九五至尊,她已母仪天下,他问她:“为何对我这么好?”她俏皮一笑:“因为我对你一见倾心啊!”想起他们的初次见面,他脸一黑:“罚抄《女则》一百遍!”——作者书友群245611650,敲门砖为女主名字。
  • 打开c圈正确姿势

    打开c圈正确姿势

    (穿越型c圈轻松爽文,注意!这是一部没有女主角!没有女主角!只有一堆直男的文!)“宁言!你干脆死在cos圈得了!”这么诅咒或许会被不屑一顾,还会被说成中二病,甚至是神经病。但是......万一成真了呢?这就非常悲催了,而宁言就是这么一个悲催的存在,上一秒被女友甩了下一秒就穿越了,这操作这么窒息?穿越还不说,自己还莫名其妙多了一个腿部挂件——看起来超级智障......呸,智能的系统,那个,这是什么类型的c圈啊......心好累......算了,圈名宁言,请多指教!这是一部关于语c圈的轻松文,不喜勿喷,若有雷同算我抄你。
  • 穿越之成人童话

    穿越之成人童话

    手握紫青双剑,笑傲童话世界。左拥白雪公主,右抱人鱼公主。作者是龌龊的成年人,写的当然也是YD的成人童话。努力更新!
  • 天龙魔君

    天龙魔君

    一代传奇,名震诸千世界的火霄药王陨落。再醒时,却已经重回荒唐少年,前世所有的遗憾、所有的悔恨还有机会弥补,悲剧还未发生,但时间的大潮推动着他不得不奋力一搏。灾厄之源——本源级血脉源兽降生小千世界,眼看大战将起,小千世界崩溃在即,沐扬毅然投身本源级血脉之中,化身天龙。就算是灾厄之源又如何!只要能护得亲人、朋友平安,屠尽万千世界,亦不回头。别来招惹我,因为我是……天龙!青锋剑出血汪洋,千里直驱万妖堂。他年我若为青帝,抱月金阁引霓凰。——沐扬
  • 异世芳华:亦是繁花

    异世芳华:亦是繁花

    生死薄在手,天下美男统统不许走。其实,我都不想要。每一世轮回都摆托不了那个魔咒,你到底是谁。我曾笑魇如花地在你面前,现在决不回头。“回来,我想你。”只有失去后才懂得珍惜,你要的是谁。“晚了!”见识过你的绝情,亲爱的别忘记,是你先让我绝望的……
  • 阴瞭阳眸

    阴瞭阳眸

    神洲浩土之上,朗朗乾坤之下,事出反常必有妖!千万年后,神魔退避,妖邪归隐,各路大能由:始祖神魔纪到修仙者、武侠、修真……来自苗疆的少年向阳,走出了大山,置身于这花花都市。凭借一双奇异瞳眸——阴瞭阳眸,窥阴阳,窃风水,精医,晓道,穷极所有,无所不能!且看新一代校园、都市全能高手的诞生。
  • 浅浅清倾

    浅浅清倾

    前世的羁绊?今生的相遇?林倾浅?林清浅?我是谁?你是谁?
  • 君子不喜

    君子不喜

    他是清冷卓绝的君子殿下,她是腹黑无良的大女人。她说:“我的男人,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就是成仙了也要搂着我的腿。”他说:“虽是执念,也妄作不悔。”片段:酒醉三分,她的两颊已是有了诱人的酡红,那胭脂一点的红唇亲启“阿喜,可曾恼我。”“不曾。”“阿喜,可曾气我。”“不曾。”她单手撑着下巴,失笑道“阿喜,莫要骗我。”扣扣群255436689敲门砖小狐狸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