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52000000051

第51章 肝血管瘤 (2)

第13章 肝血管瘤 (2)

匡某,男,54岁,教师,湖南汉寿县军山铺乡人。1988年因肝区不适,右胁背隐痛在当地治疗不效,后在常德地、市医院多处求治,经多次B超诊断为“肝内血管瘤”。症状日渐加重,又多方服药效均不佳,1993年12月至1994年4月又分别在我地、市医院多次作B超检查,均为“右肝后叶可见2个大小约30mm×28mm×10mm低回声肿块”,诊断为:右肝后叶血管瘤。1994年4月27日来我处求治。患者肝区不适,右胁并牵及右背胀痛,恶心厌油,腹胀,食纳减退,嗳气,舌红边显紫色,苔黄腻,脉弦滑,证属肝经气滞血瘀兼有湿热不化,治予柴胡疏肝汤加减。

【处方】柴胡疏肝汤加减:柴胡10g,丹参15g,当归6g,川楝子10g,枳实10g,赤芍30g,白芍30g,茵陈10g,广木香10g,藿香6g,佩兰10g,郁金10g。每日1剂水煎服。

10剂后腹胀厌油、恶心嗳气明显减轻,黄腻苔退去,食纳增加,肝区及右胁背胀痛亦有所缓解,患者精神振作,信心倍增。又以原方去藿、佩,加桃仁10g,红花l0g,昆布、海藻各30g,每日1剂,服至6月8日,临床症状消失,B超检查证实血管瘤消失,6月9日、10日在省肿瘤医院两次行肝扫描,均为“肝脏外形大小正常,未见明显异常”。又以原方服药2个月以固疗效,再经二次B超复查,肝血管瘤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解析】本案患者为肝经气滞血瘀兼有湿热不化,李氏先拟以行气化湿为主,因湿不去则气难行、血难活、瘀难去,待湿去后增以活血化瘀之品,起到了疏理肝气,活血逐瘀和调理气血的作用。方中柴胡疏肝引经,郁金、川楝子、枳实理肝气帅血行,丹参、当归、芍药、桃红活血化瘀,昆布、海藻散结,全方配合故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五)张纪宏治疗肝血管瘤验案[张纪宏加味膈下逐瘀汤治疗肝血管瘤32例江苏中医,1997;18(8):21]

陈某,女,34岁,工人。1993年3月14日初诊。

右胁肋疼痛,时如针刺,脘腹痞闷,纳少作胀2月余,肝脏B超检查,右肝分别见28 mm×24 mm,16 mm×14 mm两个强回声团,提示右肝占位改变,在B超监视下当即行肝占位部穿刺,穿刺物呈血性,送市医院病理检查,报告为血液成分。临床诊断为右肝多发性血管瘤。治予加味膈下逐瘀汤。

【处方】五灵脂10g,当归10g,川芎10g,桃仁15g,牡丹皮10g,赤芍10g,乌药10g,延胡索10g,香附10g,红花10g,枳壳10g,甘草5g,虫15g,三棱15g。

服药10剂,右胁肋疼痛减轻,脘腹痞闷消退,食纳增加。服药30剂,右胁肋疼痛消除。续服2个月,B超复查肝脏,血管瘤消失,随访2年,B超复查,未见复发。

【解析】祖国医学认为盖肝位居膈下,其经脉布两胁,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脉络瘀阻,血瘤乃成。基本方由膈下逐瘀汤加虫、三棱组成。膈下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由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牡丹皮、赤芍、乌药、延胡索、香附、红花、枳壳、甘草十二味药组成,功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瘀在膈下之癥积。虫性味咸寒,入血软坚,为强有力的破血逐瘀、消癥散结之品。三棱,性味苦辛,入肝经,能“通肝经积血”(《汤液本草》),“主老癖癥瘕积块”(《开宝本草》)。故本方用治瘀血结于膈下的肝血管瘤获效较佳。肝血管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或采用肝动脉结扎术,当病变广泛或为多发性肿瘤不能切除者可采用放射治疗,口服西药无确切疗效。由于肝血管瘤病程长,发展缓慢,全身情况良好,除个别肿瘤增长迅速,引起自发性出血外,手术治疗难以被一般患者所接受,临床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六)程方平治疗肝血管瘤验案[程方平活血化瘀治疗肝血管瘤中医药研究,1999;15(3):55]

王某,男,56岁,农民,于1992年5月B超检查发现肝右边缘72 cm×86 cm强回声,诊断为“肝血管瘤”而转中医科治疗。患者精神不振,倦怠声低,面色黧黑无光泽,双目黑睛上弦呈灰白色约1~2 mm,长期白睛黄浊并羞明流泪不止,右胸胁胀满隐痛,叩之更甚,心烦易怒,嗳气频作,口中和,纳呆,下肢水肿,活动则肿稍轻,二便调,苔薄白,脉弦。肝功能、尿检未见异常,甲胎蛋白(αFP)阴性,此为气滞血瘀,瘀血日久成积,法当活血消积,柔肝软坚。

【处方】赤芍15g,川芎10g,穿山甲6g,生水蛭粉6g(冲服),莪术10g,三棱10g,郁金15g,柴胡6g,当归10g,生牡蛎30g,地龙15g,生鸡内金6g,黄芪30g,山药15g,香附6g,木贼10g,威灵仙15g。上方水煎服,每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

1992年9月,患者专程前来,与初诊判若二人,精神清爽,心情舒畅,面黄但有光泽,双目黑睛上弦之灰白色已接近正常,白睛无混浊,且羞明流泪及下肢水肿消失1月余,胸胁松快,叩之隐隐不适,无嗳气及烦怒,纳可,二便调,苔脉同前,复查B超示:72 cm×42 cm强回声,诊断同前。由于方药切证,病已愈半,症状明显改善,则守上方去穿山甲、莪术、三棱、木贼、威灵仙,易赤芍为白芍,加党参10g、白术10g、云茯苓15g,枸杞子15g,山萸肉10g,以益气化瘀、养血柔肝,并嘱将上药制蜜丸坚持服用。

【解析】肝血管瘤属中医癥瘕、胁痛、血证、痰核等范畴,大多数学者认为其成因多由肝郁气滞,瘀血阻络或脾虚湿聚日久所致。治疗从疏肝理气、散结软坚、健脾化痰等方面着手,由于本病易破裂出血,故多数不主张运用破气破血药物,而采取姑息疗法。但若血管瘤较大,且体征明显,症状较重者,姑息疗法如“隔靴搔痒”,所以必须化瘀消癥,直捣病巢,然用药要谨慎。赤芍、丹参、川芎、穿山甲、莪术、三棱、水蛭、鸡内金等,温凉并用,以防耗血动血,而达消癥疏肝、抗肿瘤之效。水蛭破瘀血而不伤新血,专入血分,于气分丝毫无损,使瘀血消于无形,虽数年瘀血坚结,1个月可以尽消。以三棱、莪术调气行血,黄芪补气,得三棱、莪术则补而不滞,而元气愈旺。鸡内金消食化瘀,郁金、柴胡、当归、地龙、生牡蛎能养肝柔肝、软坚化痰散结。肝开窍于目,故有目疾,而流泪不止,下肢水肿亦因瘀血阻络,水液不循常道所致,其根源均在肝,故用木贼、威灵仙兼而顾之。总之,凡血妄行瘀蓄,不去则留蓄为患,必须“谨守病机,……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治疗正如王清任所云:“气通血活,何患不除”。

(七)秦华台治疗肝血管瘤验案(秦华台肝血管瘤治验一则光明中医,2001)

刘某,男,55岁,农民,1998年2月21日初诊。主诉:右侧胁痛半年余。患者半年前劳累后感觉右侧胁肋部隐痛,且呈进行性加重,伴乏力、纳呆,经B超检查,疑为肝癌。遂赴省城某医院诊治,经CT检查证实为肝血管瘤。经中西药物治疗罔效,求余诊视。刻诊:颜面黧黑,肌肤甲错,腹胀纳呆,倦怠乏力,右胁胀痛,肝区叩痛明显。B超检查示:肝右后叶可见片状不规则中强回声光团约60 cm×50 cm,左右叶交界处可见27 cm×15 cm强回声不典型光团。舌质紫黯,苔白腻,脉细涩。诊断:积证(肝郁脾虚、瘀血阻络),治以疏肝健脾,软坚散结,活血通络。

【处方】柴胡15g,郁金20g,丹参30g,白术30g,生晒人参6g,炮穿山甲10g,醋鳖甲10g,水蛭10g,云茯苓20g,鸡内金10g,陈皮10g。水煎服,每日1剂。

3月11日二诊:自诉精神好转,胁痛减轻,食欲虽增,但仍腹胀,舌脉如前诊。方药对证,原方加大腹皮15g以利湿消胀。

4月23日三诊:自诉诸证明显好转,已参加轻体力劳动,B超复查示:肝右叶片状光团约为47 cm×29 cm轮廓清,边界欠光整,左右叶交界处片状光团约15 cm×13 cm。原方既效,当宗法继进,原方减大腹皮,嘱服2个月后复查。

7月14日四诊:自诉服药54剂后因农忙中断治疗,加上劳累过度近来胁痛又作。舌稍黯,苔薄白,脉弦有力。B超示肝右叶片状光团35 cm×20 cm,左右叶交界处光团约14 cm×8 cm。原方加五灵脂10g,制乳香、没药各6g以活血止痛。

9月18日五诊:自诉服药5剂后胁痛即止,现精神佳,纳谷香,诸症若失。B超示肝右叶光团约17 cm×8 cm,左右叶交界处光团为8 cm×6 cm。舌红润,苔薄白,脉如常。原方制为粗粉,每次15g加水150ml煎10分钟后服,每日2次。嘱坚持治疗半年,以图根治。

1999年4月6日六诊:诸证消失,一如常人,B超示肝脏未见明显异常,病告痊愈。

【解析】肝脏血管瘤其成因多由肝郁气滞、瘀血阻络或脾虚痰湿凝聚日久所致,多表现为肝脏自发痛及压痛,常伴纳呆、乏力等。根据“久痛多瘀”、“久痛多虚”以及肝郁气滞,血瘀癖积的机制,秦氏治以疏肝理气,益气健脾,软坚散结,活血通络。方中丹参、郁金、水蛭养血活血,解郁化积,促进肝脏血液循环;鳖甲、穿山甲软坚散结,消积通络;生晒人参、白术、云茯苓健脾益气以加强化瘀之效;鸡内金、陈皮理气和胃消积;柴胡合郁金以疏肝解郁。方药紧扣病机,故顽疾得以痊愈。

(八)何瑞明治疗肝血管瘤验案[何瑞明,汪文杰血瘤康Ⅱ号糖浆治疗肝血管瘤200例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3;5(2):50]

周某,男,45岁,因“上腹胀痛3个月”于2001年1月在江西某医院经CT检查,发现肝右叶58cm×46cm轻度强化阴影,确认为肝右叶血管瘤。当地医院拟采用手术或介入治疗,患者不同意,于2001年12月5日来我院接受中药保守治疗。采用血瘤康Ⅱ号糖浆治疗1个疗程,30 ml/次,每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嘱其禁酒及辛辣刺激食物,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2002年3月10日复查,诉上腹胀痛诸症消失。CT复查肝血管瘤完全消失,肝脏形态正常,肝功能正常,完全治愈。2003年2月15日随访,肝血管瘤未复发,无任何不适。

【处方】血瘤康Ⅱ糖浆药物组成:黄芪、土茯苓、党参、白英、生地黄、赤芍、何首乌、紫草、牡丹皮、川楝子、延胡索、仙灵脾、知母、黄柏等。由制剂室制成糖浆剂250 ml/瓶。用法:30 ml/次,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解析】中医认为肝血管瘤属于气阴不足,热毒内盛,气滞血瘀所致。何氏用自制中药制剂血瘤康Ⅱ号糖浆保守治疗肝血管瘤,取得较满意疗效。血瘤康Ⅱ号糖浆中黄芪、党参健脾益气,生地黄、首乌、牡丹皮凉血滋阴,土茯苓、白英、知母、黄柏清热解毒,赤芍、紫草、延胡索、川楝子活血行气。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养阴、凉血散瘀、疏肝理气之功。目前,西医治疗该病的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及介入治疗,因其伤害较大,并发症多,中医药的治疗方法临床有借鉴作用。

同类推荐
  • 古方新用:临床一通百通的奥秘

    古方新用:临床一通百通的奥秘

    本书共选编古方近百首、治疗病证150余种、病案举例60余例,按脏腑经络表里、由上而下的次序编写,对中医,临床有比较切实的指导作用。本书适合临床中医师、在校中医专业学生参考学习。
  • 专家诊治抑郁症

    专家诊治抑郁症

    一本从症状、诊断、治疗及康复方面讲述抑郁症的书。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 现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现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本书主要介绍了耳、鼻、咽、喉、头颈部的解剖及生理功能,详细阐述了各部分疾病的一般情况,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和治疗。
  • 沈英森验方验案

    沈英森验方验案

    本书总结了沈英森教授在临证中行之有效的验方92个及相关验案,分为肝系验方验案、心系验方验案、脾系验方验案、肺系验方验案、肾系验方验案。
  • 妇产科及生殖医学疾病治疗与护理

    妇产科及生殖医学疾病治疗与护理

    本书全面介绍了妇科临床常见病的辨证施治,以及健康教育内容,列举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常见病的原因。女性生殖系统最重要的器官是子宫和卵巢,子宫颈就位于子宫下部,阴道上部,形状近似圆锥体,与宫体大小比例随年龄及内分泌状态变化而变化。
热门推荐
  • 地狱里的天外来客

    地狱里的天外来客

    宇宙中,除了外星文明,也存在地球史前超文明,——古墓麒麟、上古苍龙、深山凤凰、荒漠巨蟒、地心巨蟒、海底神龟……当这些传说的巨兽被来自宇宙深处的超级科技复活后,在披上了基因改造的铠甲,携带着超强战力和地球人类对决时,将演绎着别样的精彩!
  • 逃跑甜心之秘密爱

    逃跑甜心之秘密爱

    她怎么这么倒霉,会被逼着跟他结婚?哼,结就结,反正一旦分手就互不相干!他信誓旦旦地扬言成交,却突然发现自己无法停止对她的想念,那么,就骗她留在自己身边吧……无耻?随便!久远的家族恩怨,谐趣的儿女情长,在上帝的巧妙安排下,上演了一出滑稽而又温馨的爱恋……
  • 那一年一切很巧

    那一年一切很巧

    缘分让我们相遇在光年之外,听着这样的歌词,陈宇感觉是对当下自己生活的一种侮辱。或许人在倒霉的时候,河口凉水都塞牙,这道理不假,现下的陈宇,生活充斥着黑暗。愿苍天,给老实人一条活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下刀宗2:乘锋

    天下刀宗2:乘锋

    十一岁的杨仞,在师父临终前被带到刀宗云荆山居住的舂雪镇,与刻薄疯癫的古怪老头许念同吃同住,如今已经过去了九年。他身属武林中的「乘锋帮」一脉,乘锋帮在百余年前声威浩大,只是后来日渐衰微,传到他这一代时已然人丁稀薄。而他的日常生活,就在练刀和同许念拌嘴中度过。直到有一天,镇上风云突变,许念想起在自己院中井里,藏着一封刀宗的亲笔信……
  • 众神语录

    众神语录

    部队回到家乡后的叶晴天无力改变家庭的生活,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得到了引神戒,于是他的命运彻底的改变了。。。。。。
  • 邪神本纪

    邪神本纪

    拥有强大邪神力量的人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能是怪物,怪物只能被怪物所打败,为了更好的活着只能选择变成怪物,拥有力量才能掌控自己。
  • 指缝里的阳光

    指缝里的阳光

    有一种友情是从亏欠开始,有一种爱情是从欺骗开始,而这两种情况让秦墨萱痛过整青春,到了最后她终于把这从一开始就不平衡的关系剪断,彻底剪断。
  • 末世战域

    末世战域

    死也死不了,还一直被人杀。洪坤开始说他自己不想伤害任何人,后来,他说他要成为新世界的神。
  • 巴山夜雨(3)

    巴山夜雨(3)

    《巴山夜雨》写于抗战胜利之后1946年开始连载,1948年底载完历时三年多,是张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笔触,在控诉曰寇的战争暴行同时率先对民族心理进行探索,小说以主人公李南泉为轴心,向读者展现了一幅蜀东山村众生图。人物栩栩如生,语言幽默犀利,在小说的描写功力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