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52000000005

第5章 张锡纯治疗黄疸验案(《医学衷中参西录》)

(十三)张锡纯治疗黄疸验案(《医学衷中参西录》)

天津范某,年32岁,得黄疸证。

病因:连日朋友饮宴,饮酒过量,遂得斯证。

证候:周身面目俱黄,饮食懒进,时作呕吐,心中恒觉发热,小便黄甚,大便白而干涩,脉象左部弦而有力,右部滑而有力。

诊断:此因脾中蕴有湿热,不能助胃消食,转输其湿热于胃,以致胃气上逆(是以呕吐),胆火亦因之上逆(黄坤载谓,非胃气下降,则胆火不降),致胆管肿胀,不能输其汁于小肠以化食,遂溢于血中而成黄疸矣。治此证者,宜降胃气,除脾湿,兼清肝胆之热,则黄疸自愈。

【处方】生代赭石一两(轧细),生薏苡仁八钱(捣细),茵陈三钱,栀子三钱,生麦芽三钱,竹茹三钱,木通二钱,槟榔二钱,甘草剂,呕吐即止,可以进食,又服两剂,饮食如常,遂停药静养,旬日间黄疸皆退净。

【解析】患者因脾中蕴有湿热,不能助胃消食,转输其湿热于胃故见饮食懒进,时作呕吐;湿热蕴结,腑气不通则大便干涩;胆汁疏泄不畅而成黄疸病症。因此症中胃气夹胆火上逆,非独清利湿热而能解,“胃气降则诸火自降”,故张氏方中重用生代赭石为君,以重镇降胃气而通腑;以生薏苡仁健脾除湿,以茵陈、栀子、木通清热利湿,使热从小便而解;以麦芽、竹茹、槟榔调胃肠之壅滞,甘草调和诸药。方药得宜,疗效甚佳。

(十四)丁甘仁治疗黄疸验案(《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丁甘仁医案》)

(1)某,思虑过度,劳伤于脾,房劳不节,劳伤乎肾,脾肾两亏肝木来侮,水谷之湿内生,湿从寒化,阳不运行,胆液为湿所阻,渍之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遂致一身尽黄,面目黧黑,小溲淡黄,大便灰黑,纳少泛恶,神疲乏力,苔薄腻,脉沉细。阳虚则阴盛,气滞则血瘀,瘀湿下流大肠,故腑行灰黑而艰也。阴疸重症,缠绵之至。拟茵陈术附汤加味,助阳运脾为主,化湿祛瘀佐之,俾得离照当空,则阴霾始得解散。然乎否乎?质之高明。

【处方】熟附子块、连皮苓、紫丹参、大砂仁、生白术、广陈皮、藏红花、炒麦芽、西茵陈、制半夏、福泽泻、炒薏苡仁、淡姜皮。

【解析】此案为脾阳不振,寒湿内生所致之阴黄,茵陈术附汤为首选方,然患者兼见大便灰黑,则内有瘀,故方中佐以丹参、红花活血祛瘀之品。

(2)刁左,抑郁起见,肝病传脾,脾不健运,湿自内生,与胃中之浊气相并,下流膀胱,膀胱为太阳之腑,太阳主一身之表,膀胱湿浊不化,一身尽黄,小溲赤涩,食谷不消,易于头眩,此谷疸也。治病必求于本,疏肝解郁为主,和中利湿佐之。

【处方】银柴胡一钱,云茯苓三钱,大砂仁八分(研),制苍白术各一钱,全当归二钱,生熟谷芽各三钱,广陈皮一钱,炒赤芍钱半,生熟薏苡仁各三钱,制川厚朴一钱,西茵陈一钱半,炒车前子三钱,黑山栀二钱。

【解析】《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云:“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黄疸之为病,关乎肝脾两脏,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肝脾不调则湿热内蕴发为黄疸。此案为《金匮要略》中之谷疸,然丁氏非纯用茵陈蒿汤清热利湿,而从疏肝解郁、和中利湿治之,标本兼顾。

(3)任右,经闭三个月,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大便色黑,时结时溏,纳少神疲,脉象细涩。良由寒客血室,宿瘀不行,积于膀胱少腹之间也。女劳疸之重症,非易速痊,古方用硝石矾石散,今仿其意,而不用其药。

【处方】当归尾二钱,云茯苓三钱,藏红花八钱,京赤芍二钱,带壳砂仁八分(研),肉桂心三分,西茵陈钱半,紫丹参二钱,延胡索一钱,桃仁泥一钱半(包),泽泻钱半,血余炭一钱(包),青宁丸二钱半(包)。

【解析】《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云:“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难治。硝石矾石散主之。”本案中为女劳疸之重症,古方用硝石矾石散,以消瘀化湿之法治之,今取其意,处方中以桃红四物汤加减,行气活血化瘀,以云茯苓、茵陈、泽泻、青宁丸利湿泄热。

(十五)陈作仁治疗黄疸验案(《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1)病者万方鼎,年64岁,安徽人,就幕南昌。

病名:湿热阳黄。

原因:此人好饮酒,数斤不醉,适至六月湿暑当令,又饮酒过量,致有黄疸重症。

证候:壮热不退,面目遍身色如老橘,口渴思饮,大小便秘,日渐沉重,卧床不起。

诊断:六脉沉实而数,舌苔黄燥。察其致病之由,参以脉症,知系湿热阳黄重症也。

疗法:阳黄症宜清解,因仿仲景茵陈蒿加大黄栀子汤主之。以茵陈蒿利湿清热为君,以大黄、厚朴通大便为臣,以栀子清心肾之热为佐,加木通利水道,使邪从前阴分走不至停滞为使。

【处方】茵陈蒿一两,生锦纹四钱,真川厚朴钱半,炒黑山栀三钱,汉木通一钱半。

效果:此方连进二剂,二便均通,黄亦稍退,脉象亦较前柔和。仍照原方减去木通,加云茯苓三钱,六一散四钱(包煎),续进二剂。至四日黄症已退过半,但年高气弱,不宜过于攻伐,因照原方减去大黄,加薏苡仁四钱。又接服四剂,未十日而黄症逐渐痊愈矣。

(2)病者卢子敬,年四十八岁,湖北人,寓南昌城内。

病名:寒湿阴黄。

原因:时值暑热,喜饮冷水,又常于阴凉处当风而卧,以致湿邪不得由汗而出,困于脾家,蓄蕴日久,致成斯疾。

证候:面目遍体黯黄如嫩绿,小便清白,大便溏泄,不热不渴,倦卧无神,常若离魂者。

诊断:左右六脉沉迟而缓,来去无神。察其平素所好,参合脉症,知系寒湿阴黄证也。

疗法:治宜温通,议以茵陈蒿加附子、干姜主之。仍以茵陈蒿利湿为君,以附子、干姜回阳温中为臣,以薏苡仁扶土化湿为佐,以云茯苓利水除邪为使。

【处方】茵陈蒿八钱,黑附片三钱,川干姜二钱,炒薏苡仁四钱,云茯苓四钱。

效果:此方连进二剂,溏泄渐止,黄亦稍退,各症均有转机。仍照原方加焦苍术三钱,杭白芍二钱,广陈皮一钱半,六一散四钱(包煎)。又连进三剂,六日后各症痊愈。

【解析】上两案,为湿热、寒湿所致黄疸的典型例子,故辨证准确则药到病除。

(十六)章次公治疗黄疸验案(《章次公医案》)

金男,病已五天,曾经战栗,而后发热。察其两目有充血状,小溲短赤。目赤者当下之,溲赤者当利之,予导赤散加味。

【处方】小生地黄15g,细木通45g,生甘草梢45g,绵茵陈15g,车前子18g,草决明12g,茺蔚子12g,嫩白薇12g,望江南9g,郁李仁9g,淡竹叶30片。

二诊:药后热即退清,全身乏力,头目眩晕,两目充血,小溲短赤而痛。平素嗜酒,体质丰腴,湿热之蕴结久矣。

【处方】生苍术9g,川黄柏9g,淮牛膝9g,绵茵陈15g,山栀皮9g,细生地黄15g,冬青子9g,旱莲草9g,生甘草梢45g。

三诊:黄疸症状具备,其主症有五:①两目发黄,小溲短赤;②肝区触痛;③高热,脉数;④呕哕频仍;⑤夜寐烦躁,不可名状。

【处方】绵茵陈15g,黑山栀子9g,净连翘9g,鲜生地黄90g(捣汁冲),嫩白薇9g,竹茹叶9g,冬葵子9g,福泽泻9g,石韦9g,活芦根1尺。

四诊:越宿热退神清,病势之变化,与昨判若霄壤;两目仍黄,小溲短赤。凉血淡渗之剂续进。

原方加猪苓9g,冬瓜子皮各15g。

五诊:心烦、呕吐、高热、脉数俱不再见,目之黄、溲之赤亦减。

【处方】绵茵陈15g,草决明9g,茺蔚子9g,广郁金45g,冬葵子9g,泽泻9g,赤猪苓各9g,车前子18g。

【解析】本案中患者初起曾战栗,即有表证,表解后湿热之邪未得透泄,治用导赤散加茵陈、车前子、白薇清热利尿,草决明、茺蔚子清肝热。二诊两目充血,小溲短赤而痛,平素嗜酒,为湿热蕴结之证,用三妙丸加茵陈、山栀清热泻火利湿,过用寒凉易伤及阴液,故方中加生地黄、旱莲草防清热伤阴。三诊出现高热、烦躁、呕哕等症,为湿热化火伤阴,故在大队清热利湿退黄药中,重用生地黄,加白薇以滋液益阴。四诊热退,续用凉血利湿之品。五诊诸症悉减,以利尿渗湿为主,清余热以巩固疗效。

(十七)叶熙春治疗黄疸验案(《叶熙春医案》)

方某,男,35岁,5月,昌化。

湿为重浊之邪,性本阴浊,宜于下渗,过服升散,湿蒸为热,上抑清阳,头胀如裹,身热,两目皮肤皆黄,小溲黄短,脉象濡滑,舌苔白腻。病属阳黄,拟苦辛淡渗法。

【处方】绵茵陈五钱,制苍术一钱半,茯苓五钱,猪苓三钱,制川厚朴一钱半,建泽泻三钱,大豆卷四钱,生薏苡仁四钱,晚蚕沙四钱(包),海金沙四钱(包),草决明二钱半,梗通草二钱。

二诊:前方服后,小溲增多,目黄见退,头胀亦轻,身热略减,惟胸脘未舒,肢疲无力,舌苔仍腻。再守原法。

【处方】制苍术二钱,茯苓五钱,猪苓三钱,麸炒枳壳八分,炒建曲三钱,炙鸡内金二钱,晚蚕沙五钱(包),海金沙四钱(包),粉萆薢五钱,生薏苡仁三钱,五灵脂二钱(包),梗通草二钱。

三诊:湿热渐化,黄疸趋退。胸宇见舒,胃气转舒,宿恙痞块未消,不时小有寒热,此肝脾未协,内留湿浊犹未尽蠲也。

【处方】醋炒蓬莪术一钱半,制苍术二钱,麸炒枳壳八分,山楂炭二钱,川楝子二钱,小青皮一钱半,猪苓二钱,生鳖甲五钱,毫州草三七二钱,晚蚕沙五钱(包),建泽泻二钱,大豆卷四钱。

【解析】湿本浊邪,宜于下趋,然过服升散,则湿郁化热故见头胀如裹,身热,两目皮肤皆黄,小溲黄短,叶氏用苦辛淡渗法治之,芳香开泄,导湿浊从下窍而出,服后小溲增多,目黄见退,头胀亦轻,此所谓浊阴得降,清阳始展。然脾胃为湿浊所困,故胸脘未舒,二诊方中加入枳壳、建曲、内金以健运消滞。服后黄疸趋退,胸宇见舒,而痞块未消,为肝脾失协,气血郁滞,湿浊未蠲,又以蓬莪术、苍术、枳壳、川楝子、青皮、山楂、鳖甲、三七等疏肝脾之滞,以猪苓、蚕沙、泽泻、大豆卷化湿浊余邪。

(十八)刘渡舟治疗黄疸验案(《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1)刘某,男,12岁。

缘于夏天入水捕鱼,上蒸下褥,即感寒热,继而出现身黄、目黄、溲黄(三黄证候)。黄色鲜明如橘子色,胸腹热满,按之灼手,口渴不欲饮食、恶心、脘痞、便秘。舌边尖红,少津,舌苔黄腻,脉沉弦而数。检查:黄疸指数52U,转氨酶350U/L。辨为湿热交蒸之阳黄。因其大便秘结,小溲黄为热结于里,涉及阳明胃肠之气分,尚未郁结在血分,乃用苦辛寒之法,仿《温病条辨》“杏仁石膏汤”加味。

【处方】生石膏30g,炒栀子12g,黄柏10g,半夏5g,赤小豆15g,枳实10g,连翘12g,茵陈蒿30g(先煎),杏仁12g(后下),生姜汁10ml(另兑)。

服药后,黄疸明显消退,寒热诸症均解。此方加减进退20余剂,诸症悉愈。化验肝功能恢复正常。

【解析】本案中患者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并伴有一派热象,为阳黄之证。杏仁石膏汤乃茵陈蒿汤、白虎汤、半夏泻心汤加减化裁而成,能宣上焦清肺热,开中焦和胃降逆,畅下焦清热利湿。刘氏通过宣通三焦湿热来治疗黄疸,值得借鉴。

(2)姜某,男,26岁。 (1)

久居山洼之地,又值春雨连绵,雨渍衣湿,劳而汗出,内外交杂,遂成黄疸。前医用清热利湿退黄之剂,经治月余,毫无功效,几欲不支。就诊时,黄疸指数85U,转氨酶高达500U。察其全身色黄而黯,面色晦黯如垢。问其二便,大便溏,日行二三次,小便甚少。全身虚浮似肿,神疲短气,无汗而身凉。视舌质淡,苔白而腻,诊脉沉迟。脉症合参,辨为寒湿阴黄之证。治宜温阳化湿退黄。

【处方】茵陈30g,茯苓15g,泽泻10g,白术15g,桂枝10g,猪苓10g,附子10g,干姜6g。

初服日进2剂,3天后诸症好转。继则日服1剂,3周痊愈。化验检查:各项指标均为正常。

【解析】本案中患者全身色黄而黯,面色晦黯如垢。问其二便,大便溏,日行二三次,小便甚少。全身虚浮似肿,神疲短气,无汗而身凉。视舌质淡,苔白而腻,诊脉沉迟证属阴黄。阴黄之为病,或外感寒湿,或食冷伤脾,或医者过用寒凉之品损伤脾胃。寒湿阻于中焦,肝胆气机疏泄不利,胆汁外溢而发生黄疸。刘氏处以茵陈五苓散,温阳化气以利小便,加附子、干姜以温脾肾之阳气,阳气复则寒湿之邪自散。

(十九)张镜人治疗黄疸验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张镜人》)

徐某,男,62岁,初诊1981年1月16日。

主诉:身黄、目黄2个月余。

病史:患者以往无肝胆病史,近2个月来,右上腹略感胀痛,继之面目及全身肌肤黄染,日渐加深,溲赤如红茶,皮肤瘙痒,大便呈绿色,无发热,外科确诊为阻塞性黄疸,从常州来泸就诊。

舌脉:舌苔黄腻,质黯红,脉弦。

检查:中上腹及右上腹略有压痛,未触及肿块,面目及全身肌肤黄染,小溲黄赤。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GPT,ALT) 86U/L,碱性磷酸酶(AKP)132 U/L,胆红素(SB)12312μmol/L(72mg/dl)。

辨证:肝胆湿热蕴结。

诊断:黄疸待查(阻塞性黄疸)。

治法:清化湿热,利胆退黄。

【处方】绵茵陈30g(后下),山栀9g,炒黄芩9g,柴胡9g,金钱草30g,广郁金9g,鸡骨草15g,赤猪苓各9g,制香附9g,香谷芽12g,青宁丸9g(包),赤白芍各9g。

随访:服7剂后,大便日行2~3次,黄疸未见加深,右上腹胀满渐减,舌苔黄腻转薄。1月30日复诊时,肌肤及巩膜黄染明显消退,皮肤瘙痒减轻,小溲色淡,大便日行2次,色已转黄。复查肝功能,GPT 45U/L,AKP 40U/L,SB 5643μmol/L(33mg/dl)。肝扫描已排除恶性病变,因病情好转,回当地继续治疗。

【解析】黄疸的发病多与胆汁外泄相关,如《景岳全书·黄疸》云:“盖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本案中患者为湿热蕴结,胆汁不循常道,外溢于肌肤故见面目及全身肌肤黄染,日渐加深,皮肤瘙痒,发为黄疸。治以茵陈蒿汤加味,清化湿热,利胆退黄,方中茵陈、山栀合金钱草、鸡骨草加强利胆退黄之功,青宁丸为大黄炮制而成,配合赤芍泻血分瘀热,赤猪苓淡渗利湿,使湿热之邪从二便分消,故服药后肌肤及巩膜黄染明显消退,皮肤瘙痒减轻,小溲色淡。

(二十)何乃坤治疗黄疸验案(何乃坤茵陈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62例新中医,1996;7:45)

周某,男,36岁,工人,1994年10月7日初诊。患者发热(体温38℃)已7天,伴纳呆、脘闷,第3天出现黄疸。刻诊:面黄如橘子色,眼结膜黄染,尿黄如柏汁,胁痛,便秘,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查肝肋下4cm,剑突下6cm,触痛。查肝功能:黄疸指数50U/L,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麝浊) 18U,GPT 310U/L,HBsAg阳性。诊断为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中医诊为阳黄,证属肝胆湿热,热重于湿。

【处方】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方用茵陈汤加减治疗。茵陈汤基本组成:茵陈、滑石各30g,猪苓、茯苓、泽泻各15g,苍术、枳实、川厚朴、黄连、山栀子各l0g,加柴胡、黄芩各15g,大黄l0g,虎杖20g,白花蛇舌草30g, 3剂,每日1剂,水煎服。

服后热退,大便通畅,上方续服7剂,身黄渐退,小便清利。前方去大黄续服,3周后诸症消失,查肝功能已正常,HBsAg阴性,续调理1个月痊愈。

【解析】《金匮要略》云:“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寿世保元》亦云:“盖湿热郁结于脾胃之中,久不散而成黄疸。”故黄疸型肝炎,总的来说是由湿热引起,湿热郁蒸,不得泄越,胆汁外滥,泛溢周身,遂成黄疸,故治之法,必清利湿热。何氏所处茵陈汤,方中茵陈、山栀子、黄连清热利湿;茯苓、猪苓、泽泻、滑石利水渗湿;苍术燥湿运脾,枳实、川厚朴宽中消滞祛湿,全方共奏清热利湿之功。黄色鲜明,脉数者为热重于湿,于方中加黄芩、大黄、虎杖、白花蛇舌草等以增强清热解毒之效。

(二十一)张晋云治疗黄疸验案(张晋云急性黄疸型肝炎21例治疗体会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2;58:282)

任某,男,28岁,玉溪市右所2组农民。因腹胀、恶心厌油、乏力、身目及溲黄1周,就诊于玉溪市人民医院传染科,确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甲肝)”。因各种原因拒绝住院,于2001年8月19日转我院求治。刻诊:巩膜及全身黄如橘色,小便黄赤短少,脘腹胀满,右胁灼热刺痛,恶心、口苦,纳呆乏力,烦躁不安,大便秘结,舌质黯红,苔黄腻,脉弦数。肝功能结果:谷丙转氨酶(GPT,ALT) 1 644U/L,谷草转氨酶(GOT,AST)163U/L,总胆红素(TBIL)126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37μmol/L,总胆汁酸(TBA)307μmol/L。B超示:肝损伤声像图;轻度脾大。中医诊断:黄疸(重症阳黄)。辨证:湿热蕴蒸,肝胆郁滞,瘀热互结。治则:清热利湿,疏通肝胆,佐解毒化瘀。

【处方】“保肝退黄汤”:柴胡12g,茵陈、虎杖各30g,栀子、枳实各15g,苦参20g,五味子10g,女贞子20g,甘草6g,加龙胆草10g,生大黄3g (后下),郁金20g,水煎服,配合静点丹参及清开灵针。

一个疗程后黄疸大消,诸症悉减。复查肝功结果:GPT90U/L,GOT37U/L, TBIL 52μmol/L,DBIL 31μmol/L,TBA 20μmol/L。效验不更法,两个疗程后黄疸全消,诸症尽除。肝功能及B超复查完全正常。续调整善后而告愈。

【解析】本案中张氏在治疗时,除传统的清热利湿、疏泄肝胆外,尚须针对“瘀热”,故使用活血化瘀之丹参针及清热解毒的清开灵针用意即在于此。针药并用,效如桴鼓。按现代医学理论的观点,以上针药可起到改善肝脏微循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胆红素的摄取、结合、转运、弥散和排泄功能的作用。故能达到保肝、降酶、退黄之功。

(二十二)赵福学治疗黄疸验案[赵福学,赵芳,赵鹏急性重型黄疸型肝炎治验一则河南中医药学刊,2002;17(1):57]

龚某,男,38岁。患者因纳差、乏力、小便黄、右胁不适到某医院就诊。肝功检查,生化报告:谷丙转氨酶(GPT)1 685U/L,谷草转氨酶(GOT) 987U/L,碱性磷酸酶(AKP)219U/L,γ谷氨酰转肽酶(GGT)239U/L,总胆红素(TBIL)943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665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2770μmol/L。西医诊断:急性黄疸型肝炎,对症治疗2天,症状无改变。后经人介绍,于2001年10月18日上午由家人扶持来我所就诊。自诉:纳差时有呕恶已2天,周身乏力,小便如浓茶色,右胁隐隐不适。刻诊:白睛、皮肤重度黄染,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弦数。诊断:黄疸(湿热型)。治则:清利肝胆湿热,健脾化湿,佐以利湿。

【处方】茵陈30g,白花蛇舌草40g,鬼针草50g,白茅根30g,大黄6g,赤芍30g,丹参30g,秦艽15g,黄精20g,白术20g,砂仁10g,炒麦芽30g,二丑6g,山楂30g,栀子30g,甘草6g。水煎服5剂,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二诊:服药后,白睛轻度黄染,舌苔转薄,脉弦,食欲转佳,小便色淡黄,已能户外活动,气力渐增。药已对症,上方加五味子10g (捣碎),商陆10g。继服5剂,服法同前。嘱中药服完后到医院做肝功能复查。

三诊:肝功能复查:谷丙转氨酶(GPT)80U/L,谷草转氨酶(GOT)48U/L,碱性磷酸酶(AKP)124U/L,γ谷氨酰转肽酶(GGT)92 U/L,总胆红素(TBIL)282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79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1030μmol/L。自感体力好转,饮食基本正常,白睛黄染已退,小便晨尿淡黄,下午清长。病已入坦途,清余邪不能大意,防其死灰复燃。前方去山楂、五味子、商陆,加山药20g,藿香10g。水煎服10剂,服法同前。嘱服完药后再到医院复查肝功能。

(2)姜某,男,26岁。 (2)

四诊:肝功能报告:谷丙转氨酶(GPT)35U/L,谷草转氨酶(GOT)36 U/L,碱性磷酸酶(AKP)83 U/L,γ谷氨酰转肽酶(GGT)47 U/L,总胆红素(TBIL)219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35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84μmol/L。白睛黄染退净,面色红润,体力自觉如常,脉和缓,舌质淡红,苔薄白,睡眠饮食俱佳,大小便正常。原方再进5剂以巩固疗效,病告痊愈,已能正常工作。

【解析】本案中患者因湿热之邪为患,肝胆脾胃湿热较重,继而中焦之热波及下焦,出现小便不利发黄,故治疗时宜清利湿热,佐和胃、健脾之品,旨在除邪不伤正。方中用茵陈、白花蛇舌草、鬼针草、白茅根有较好的清热退黄作用。赵氏认为鬼针草用量宜大,少则30g,多则90g,该品性味苦,甘淡微寒,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活血,利尿止痛消肿等功效,大剂量应用无苦寒伤胃之弊;丹参活血、养血,对改善肝脏血液循环有良好疗效;黄精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果糖,对肝脏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五味子经现代药理分析含有7种有效降酶成分,其主要成分在核仁部,因此入煎剂时要捣碎,以便有效成分析出,但本品性温,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热重时不要过早应用,或从小剂量用起,待热势减退时再大剂量应用。“见肝之病,当先实脾”,赵氏在治疗本病时在方中加减佐入砂仁、炒麦芽、山楂、山药等药物,健脾益胃常获奇效。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健脾益胃之效,针对本病之病因,所以能收到满意疗效。

(二十三)谭严发治疗黄疸验案[谭严发自拟清肝泄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25例国医论坛,2002;17(1):35]

王某,男,20岁。因身目发黄而来诊。自诉疲倦乏力1周,眼睛、皮肤发黄,尿赤热,纳差,心烦难眠,症状日甚,患病前10多天曾与患肝炎的朋友共进过餐。症见患者神疲倦怠,懒言少语,自觉头昏目眩,肢体乏力,口苦臭秽,干渴引饮,胸胁脘腹胀满,大便干结3日未行,小便短少色深黄(浓茶状)。查体:双眼巩膜及全身皮肤深度黄染,色鲜黄,右侧胁肋部叩击痛,肝下缘于右肋下(乳中线)15 cm处可触及,质软,轻度压痛。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GPT)188U/L,血清总胆红素2468μmol/L,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西医诊断为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中医诊为黄疸,证属肝胆湿热型。治宜清热泄黄,解毒凉血。

【处方】自拟清肝泄黄汤:土茵陈、鸡骨草各25g,栀子、大黄、甘草各10g,生地黄、玄参、蒲公英、金钱草、白茅根各20g,柴胡12g。每天1剂,煎煮2次取汁混匀约1 000 ml,分4次口服,每次服250 ml,5日为1个疗程。第1个疗程根据患者的黄疸深度、谷丙转氨酶和临床症状,给予西药护肝治疗:50%葡萄糖注射液50 ml加辅酶Ⅰ 100U、三磷腺苷(ATP)100mg、维生素C 1g、维生素B650mg,静脉推注,每日1次;复方板蓝根注射液4ml,肌注,每日2次,连续使用1个疗程。

服药第二日排黯黑烂便2次,续服药10日后,皮肤和巩膜黄染逐步消退,胃纳明显增加。服药15日后,临床症状消失,肝回缩,复查肝功能示: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谷丙转氨酶<30U/L,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临床治愈。随访3个月无复发。

【解析】中医历代把“黄疸”、“急黄”一证责之为湿热瘟疫,如吴又可的《瘟疫论》中所言:“疫邪传里,热移下焦,小便不利,其传为疸,身目如金。”由于湿热毒疫之邪,困阻中焦,脾胃肝胆功能紊乱,致使气机升降及运化功能失调,肝胆受热毒蕴蒸,胆汁外溢,浸渍于肌肤之中而发黄。肝木不达,心火热毒内盛,扰乱心神,耗动营血,出现神昏谵语,心血不宁等重症。谭氏自拟的清肝泄黄汤主要由清解热毒、凉血泄黄的药物组成,方中用土茵陈、金钱草、栀子、大黄清利肝胆湿热而又清心泄黄,生地黄、玄参、蒲公英、甘草清热解毒凉血,白茅根凉血助金钱草利尿退黄,鸡骨草清热解毒疏肝并与生地黄、玄参一起凉血散瘀。诸药合用,既泻肝胆湿热,清心脾郁热,又凉血解毒,利尿泄黄,使体内的湿热疫毒之邪有出路,从而阻断湿热之邪侵入营血。

(二十四)周晓玲治疗黄疸验案[周晓玲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顽固性黄疸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5(3):69]

刘某,男,28岁,干部。面目、小便反复发黄2年,此次黄疸发作已5月有余,于2001年5月13日就诊。症见面目及一身皮肤发黄,口苦咽干,腹胀呕恶,大便尚调。诊见:慢性病容,发育、营养、精神一般,巩膜、颜面及全身皮肤黄染,其色尚鲜明,浅表淋巴结不大,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无腹水征,肝脾亦未扪及。舌略红,苔腻微黄,脉濡滑,右寸左关两尺盛。查:HBV阴性,TBIL 56μmol/L,DBIL 12μmol/L,GPT 106U/L,GOT 87U/L,白蛋白(A) 45 g/L,球蛋白(G) 31g/L,甲胎蛋白(AFP)阴性,抗HBVIgM(-),抗HCV(-)。肝胆B超无异常发现。中医诊断:阳黄(湿重热轻),西医诊断:溶血性黄疸(G6PD缺陷症)。

【处方】茵陈五苓散加味:茵陈20g,泽泻15g,苍术、白术、茯苓、猪苓、佩兰(后下)、厚朴、陈皮各10g,干姜6g,白矾(冲)2g。每日1剂,水煎3次,将煎出液混合后按早、中、晚分3次服下。

6剂而尿量大增,黄疸渐退,口苦咽干、腹胀呕恶均大减。上方去白矾,加黄芪20g,党参15g,继服12剂,黄疸退净,诸症解除。继以归脾汤加减调理善后,巩固疗效。1个月后复查肝功能:TBIL、DBIL、GPT、GOT均恢复正常。遂停药,并嘱其忌食蚕豆类食品、氧化剂类药物,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尽量避免感染。后随访半年,一直无复发。

【解析】《金匮要略·黄疸病》篇云:“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语道破湿邪是产生黄疸的主要病因,湿有内湿和外湿之分。外湿乃是六淫之中惟一有形之邪,常与风、热、寒等邪相兼侵袭人体而致病,湿兼热者多为阳黄,湿兼寒者多为阴黄。内湿则由体内水谷津液运化转输障碍,蓄积停滞而成,多因饮食不节、恣嗜酒醴肥甘损伤脾胃所致。外湿与内湿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外湿困脾,健运失职则湿浊内生;脾阳虚损,水湿不化,则易招致外邪侵袭,即所谓内外相召、同气相求。周氏认为健脾和胃,化湿利湿,始终是治疗黄疸的关键所在。《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黄疸外因于湿,内关于脾。湿邪最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首先遏伤脾胃之阳。故本案中周氏先以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病之标,服药后患者尿量大增,黄疸渐退,口苦咽干、腹胀呕恶均大减。治病求乎本,在原方的基础上,加黄芪、党参以健脾气,续用归脾汤加减调理善后,故疗效显著。

(二十五)曹书和治疗黄疸验案[曹书和退黄汤治疗新生儿黄疸66例陕西中医,2004;25(11):997]

李某,男,46天。于生后第2天出现身目发黄,逐渐加深,已40余天,先后住县、市医院,诊断为新生儿阻塞性黄疸,肝外胆管发育不全,畸形或闭锁,疗效欠佳,建议外地手术治疗。于1990年6月10日以新生儿黄疸病程44天收入院。症见:身目黄绿,小便色黄如浓茶,大便时干时溏,色灰白,乏力纳呆,恶心呕吐,脘腹胀满,晦黯无华,消瘦贫血,脉细数,苔黄腻。肝功:黄疸指数168U/L,GPT 156U/L,HBsAg阴性。B超:肝大,胁下15 cm,回声致密,肝内胆管扩张。中医诊断:新生儿黄疸,胆汁瘀积之瘀黄。证因湿热蕴结于肝胆,胆汁不循常道,瘀积于肝内,溢于身目,致身目黄绿;肝木克脾土,湿热熏蒸脾胃,运化失职,致脾胃诸症。治法:清热利湿以退黄,理气活血以化瘀,补益气血以充养形气,健脾消导以生化气血。

【处方】新生儿退黄汤加减:茵陈、茯苓、白术、丹参、赤芍、当归、党参、黄芪、麦芽各6g,栀子、黄柏、陈皮、砂仁、甘草各3g,红枣3枚,每日1剂,水煎分多次少量口服。

服至第三天,病情开始好转,连服16剂,病情痊愈,诸症消失,肝功、B超正常,随访上学健康。

【解析】新生儿黄疸属中医胎黄、胎疸、黄疸范畴。《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小儿在胎,其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至生下小儿遍身皆黄,谓之胎疸也。”《活幼新书·黄疸》“有婴孩生下,便见遍身俱黄,惟两目如金色名曰胎黄。”曹氏治疗新生儿黄疸,处方中以茵陈、栀子、黄柏、茯苓清肝胆热邪以解毒,利肝胆湿邪以退黄;以丹参、赤芍、当归促进肝胆气血循环以活血化瘀;陈皮、砂仁、麦芽以健脾和胃,生化气血;以黄芪合四君以补益气血,促进肝胆发育,以助先天胎禀不足。方中正邪兼顾,故能药到病除,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柯雪帆伤寒论选读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139

2孟如金匮要略选读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107

3鲁兆麟二续名医类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789

4魏之秀续名医类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08

5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740

6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

7何廉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福州:福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8裘庆元珍本医书集成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97

9章次公章次公医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211

10陈明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61

同类推荐
  • 现代血液净化护理学

    现代血液净化护理学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以及血液净化领域的拓宽,血液净化技术不仅成为急、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手段,而且在血液病、风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以及在药物或毒物中毒、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急重患者的抢救方面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药理学

    药理学

    本书共分六篇,内容包括:药理学总论、神经系统药物、内脏系统药物、作用于内分泌系统的药物、化学治疗药物、其他药物。
  • 专家诊治肺结核病

    专家诊治肺结核病

    本书不仅有助于病人和家属了解结核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本常识,同时也适合于广大结核病防治工作者、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查阅与参考。介绍了肺结核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
  • 精选妙用中草药减肥、美容、养生

    精选妙用中草药减肥、美容、养生

    肥胖系指人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尤其腰部和臀部的肥胖,不仅影响体型美,而且还会伴发高血脂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疾病。古人在40岁以后以“轻身”为美,这“轻身”包含现代所说的“减肥”。古代学者对轻身的食物研究十分重视,发现了许多食物具有轻身作用。这些食物减肥,不同于节食减肥,也不同于用其他药物减肥,不但不伤耗身体,而且使身体更加健美,更加充满活力。中医认为,肥胖多与痰湿有关,治宜化痰利湿、消脂减肥。
  • 助听器学

    助听器学

    本书共13章,从助听器的发展简史,到助听器的物理组成、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助听器的分类等方面介绍了助听器的基本结构及性能特点。同时,在此基础上还着重介绍了助听器的临床应用经验、不同人群的助听器选配方法,以及如何遵循选配步骤,为听障人士选择符合其听力损失的最优助听器等内容。本书可作为听力学专业的学习教材、各大助听器公司的培训手册、助听器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提供给对助听器感兴趣的各界人士(包括有听力损失的成人和听力损失儿童的家长),使他们能够对助听器有更科学、系统、专业的认识!
热门推荐
  • 宁道的奇妙冒险

    宁道的奇妙冒险

    宇宙之中,人类或是其存在本身,在它们面前,都毫无意义。有的人将其称为神明,但是神明从未将人类放在眼中。神明们渐渐苏醒,知道真相的人痛苦疯狂,我们,在这片冰冷的宇宙面前,真的还有任何希望吗?
  • 偶像超好撩

    偶像超好撩

    现代追星女孩,在去偶像演唱会途中发生车祸,意外穿越到古代,不知道能摩擦出怎样的火花?
  • 斗明

    斗明

    莫惜哥,生于盗贼世家。性情机警,富有机变。一生致力于做一个有贼行、有贼心、有贼品,而又重盗德、重盗义的盗贼。看这个警觉的盗贼,上演了哪些精彩的故事,让自己成为嘉靖钦封的五蚌闲王、上杉谦信所封的越后战神、以及葡萄牙驻巴西副总督,竟受四国人民仰望……这本书是想写嘉靖朝的铁血史,战争比较多。在战斗中变得更强、更硬朗。大明的热血儿女、少林僧兵、葡萄牙人的铁炮和柔情、蒙古庚戌之变、日本武士道、诡异的伊贺忍者、第四次川中岛合战……铁骑、抗倭、海盗、叶隐、寒刀、樱花、薰衣草、红薯、辣椒……
  • 我们的爱情无关风月

    我们的爱情无关风月

    我总是以为,只要我守住这份婚姻,不去触碰他的底线,总有一天他会回头看看站在身后的这个女人。然而,他的不在乎终究是伤透了我的心。可当我幡然醒悟,决心离开的时候,他却将我圈在怀里,禁锢在他的世界里。我不懂,顾正南,你到底要我怎么样?顾正南说,“梁旖,你只能是我的女人。”当他的冷漠化为柔情,我却不敢再交付真心。“顾正南,如果你给我的,和你给别人的是一样的,那我就不要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寻找末世的记忆

    寻找末世的记忆

    在一阵破碎地声音中醒来,发现自己世界已经是满目苍夷,走出外边的世界,发现有更多的已经不同于地球上的物种在破坏着人类的社会,踏上逃亡之路,也走上了寻找真相的路
  • 斗罗大陆之冰控天下

    斗罗大陆之冰控天下

    她本是天玄大陆的战神冰女,为爱人打下一片江山,却不曾想爱人的背叛让她掉进无尽深渊。再一次睁眼,她来到了斗罗大陆,重新掌控她所熟悉的冰雪之力,这一次,她能否登上顶峰,睥睨天下?那颗心,又是否再为某个人跳动?用生死奠定实力的巅峰,用灵魂诠释爱的真谛!一段热血沸腾的成长故事正在展开……【本文的时间与背景与斗罗大陆1相同,喜欢就收藏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魔剑正道之寒雪草

    魔剑正道之寒雪草

    “极寒之地,不是想进来就能进得来,想出去就出得去的!”“日后出去,六界知道是你放我出来的,想想后果会怎样?”“大仙你带我出去吧,日后的事日后再说,我相信正道,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你。”小精灵如此的坚定,近乎在乞求!看他的面容是如此的真挚而渴望自由!……浮云台,玄铁链,斩仙刀…六界没有仁慈,没有怜悯,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是错了!放下屠刀,抛开执念,简简单单才是快乐!正如白山极寒之地,以玉为床,以雪为被,没有争夺,也没有杀戮!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