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48600000060

第60章 小儿外科及五官科疾病 (5)

第五章 小儿外科及五官科疾病 (5)

于1989年盛夏就诊。患儿于1987年初皮肤部分出现湿疹,逐渐扩大到四肢、头面部,瘙痒、流黄水。经成都某医院等治疗,其湿疹仍时发时止,并蔓延到躯干。症状减轻时,皮肤颜色加深,干燥;脱皮后新皮完好,不留任何瘢痕。舌质淡红,苔黄厚腻。患儿就诊时全身皮肤有血疱疹,奇痒难忍,抓破流黄水,黄水流到哪里就烂到哪里,干后结痂,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濡数。证属湿毒壅盛。用黄连消风散加减治疗近半月余,症状消失,以后扶正固本的方法治疗而获痊愈。

黄连消风散组成:黄连10克,大青叶30克,紫草10克,苦丁茶30克,白鲜皮15~30克,土茯苓15~30克,蜈蚣5条,全蝎5克,僵蚕10克,牡丹皮10克,赤芍9克,虫壳30克。

按语:小儿顽固性湿疹的主要原因,乃是小儿素体脾肺两经蕴伏湿热,外受风邪入侵,湿热与风邪相搏,客于皮肤,郁结于腠理、发于肌表而成。因此,内有湿热,外受风侵为湿疹的主要原因。临床所见,风、湿、热三者程度不同,其疹形也不同,症状亦有差异。其风偏盛者,皮疹多而瘙痒重;热偏盛者则红肿明显;湿偏盛者则易于糜烂流黄水。因此在治疗上应从风与湿、热入手。黄连消风散中以黄连为主药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连味苦,导湿毒从大便去,使湿毒解,夙根除;配以大青叶、紫草、牡丹皮、赤芍,既清热解毒,又凉血消斑,使疹去皮肤复原;白鲜皮、土茯苓、苦丁茶、虫壳等祛风渗湿,使湿去痒止;再配蜈蚣、全蝎、僵蚕以祛风通络解毒,使风祛疹消。(《王静安临床经验集》)

病案四

刘某,男,6个月。

1964年3月17日就诊。家长主诉:患儿面、颈、前胸部起红疹,流水,瘙痒,近半年。病史:出生后数日,头顶即生颗粒作痒,日渐扩展。半个月前用温水洗脸,症状反而加重,逐渐发展到面部,颈部及前胸部,糜烂流水,遇热痒甚,烦躁不安。母乳加牛奶喂养,胃纳佳,便中带奶瓣,小便短赤。曾在某某医院治疗,内服药片(药名不详),外搽白色药膏,效果不明显。检查:营养中等,面色红润,指纹紫,颜面、头顶及颈下胸前皮肤多粟疹,水疹密集成片,皮色潮红,部分皮损显露出鲜红色的糜烂面,湿润渗出液较多,有较多的痂皮。西医诊断:婴儿湿疹。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兼有食滞发为胎疹。立法:清热利湿,佐以消导。

处方:金银花一钱半,连翘一钱,黄芩五分,菊花五分,赤芍一钱,竹叶五分,焦麦芽二钱,茯苓皮一钱。

外用马齿苋,黄柏各等份,煎水湿敷;甘草油,新三妙散调为糊状外搽。

甘草油方:甘草一两,香油十两。甘草浸入油内一昼夜,文火将药炸至焦黄,去渣备用。功能:解毒润肤,清洁疮面,或做赋形剂用。用法:涂敷患处。

新三妙散:黄柏面十两,寒水石五两,青黛面一两。功能除湿清热,解毒止痒。主治急性湿疹(风湿疡),婴儿湿疹(胎疹),过敏性皮炎(湿毒疡),脓疱病(黄水疮)。用法:直接撒布,或用鲜芦荟蘸搽,或用植物油调成糊状外用。

服药3剂后,颜面,头顶皮损渗出液停止,皮肤趋于干燥,红晕消退,但仍有新生皮疹出现。再服前方3剂和使用外用药后,皮损大部分消退,痒感减轻,大便有时量多带少许奶瓣。前方去茯苓皮、菊花,加焦神曲一钱,再服2剂痊愈。

按语:婴儿湿疹在古代文献上称为胎疹、奶癣、胎风、胎赤等,名目繁多。赵炳南医生认为,《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所描述的胎疹比较详细,而且将渗出液不多的称为干疹,渗出液多的称为湿疹,所以他称本病为胎疹疮。

乳婴儿皮肤娇嫩,湿热蕴于肌肤,始则发红,有痒感,经常摩擦搔抓,继而皮肤变粗,起小粟米粒丘疹,潮红色,亦有色暗灰黄者,流水。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热盛型与温盛型。热盛型表现为局部皮色潮红,面部灼热,瘙痒不甚,津脂多,呈粉红色稠黏水,味腥微臭,发病急剧,急躁,大便干或稀绿便,多见于肥胖乳儿。立法以清热解毒为主,佐以利湿。处方:金银花三钱,生槐花三钱,黄芩一钱,竹叶一钱,灯心草五分,干生地黄三钱,白鲜皮三钱,牡丹皮一钱,绿豆一钱,车前草二钱,滑石二钱,生甘草一钱。本方是赵炳南老医生根据古方消风导赤汤加减化裁的,功能清热解毒利湿。方中金银花、槐花、黄芩清热解毒燥湿;竹叶、灯心草、滑石、生甘草、绿豆、车前草清热利湿;牡丹皮、干生地黄凉血清热;白鲜皮清热散风止痒。本方水煎后分次内服,每次一小匙,每日二至四次即可。

若病初起表热重而有发热者,也可使用下方: 金银花四钱,白鲜皮四钱,茯苓皮三钱,牛蒡子一钱,干生地黄三钱,薄荷一钱,车前草二钱,黄芩二钱,荆芥一钱,生甘草一钱。方义同上,其中加入薄荷、荆芥、牛蒡子以解表热散风热。若见患儿毒热较重,高热,便干,溲赤,性情急躁不安,啼哭不止者,可加犀角一分,羚羊角一分(代),另煎,分次加入汤药中,也可煎汤代茶饮。若吃汤药不便,可服用化毒散。化毒散又名赛金化毒散,其组成为乳香(醋炙)、川贝母(去心)、黄连、赤芍、天花粉、大黄、甘草、珍珠粉、牛黄、冰片、雄黄粉;功用为清热化毒,活血消肿;用法为每服二分,日服三次,温开水冲服,周岁以内小儿酌减;外用敷患处,每次一至三分,每日二至四次。或服用犀角化毒丹。犀角化毒丹组成:连翘、大黄、龙胆、赤茯苓、青黛、甘草、桔梗、黄连、玄参、天花粉、菊花、黄芩、朱砂粉、冰片、犀角粉。

本方出自《古今医鉴》,功用为清热化毒,用法为每服一丸,日服二次,薄荷汤或温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或用五福化毒丹。五福化毒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组成为桔梗五十两,生地黄五十两,牛蒡子五十两,赤芍五十两,玄参六十两,甘草六十两,连翘六十两,青黛二十两,芒硝五两,黄连五两。功用为清热解毒,化滞去湿,通利大便。用法为每服一丸,日服二次,小儿酌减(每次半丸至一丸),每日二至四次。若毒热较盛者,可服安宫牛黄散。安宫牛黄散出自《温病条辨》,组成为郁金、黄连、生栀子、黄芩、牛黄、明雄黄粉,麝香、珍珠粉、冰片、朱砂粉、犀角粉。功用为解热镇静,避秽通窍。用法为每服二至四分,温开水冲服。小儿遵医嘱服用(每次二厘至五厘),每日三至四次。发于面部者加菊花。部分汤药可代茶饮,对治疗本病也有好处。如因乳儿较小(出生数日至月余),可用金银花二钱,薏苡仁二钱,菊花一钱,蒲公英三钱等甘寒清热祛湿之剂煎水哺喂。

外用三妙散调敷三妙散方出血《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其组成为苍术一斤,黄柏一斤,槟榔一斤。功用为清热除湿,解毒止痒。主治急性湿疹(风湿疡)、接触性皮炎、脂溢性湿疹、脓疱疮(黄水疮)、丘疹性荨麻疹(水疱湿疡)。用法为直接干撒,或用鲜芦荟蘸药或用植物油调上。注意事项:对湿热渗出性皮损宜薄敷。或用甘草油或花椒油调敷花椒油组成:红点花椒三钱,芝麻油一斤。制法:将油放于铜锅内,数开后离火,将花椒放入锅内,待油凉后,将花椒取出,贮瓶备用。功用为解毒,润肤,清洁消毒疮面,主治急性湿疹(风湿疡)等。用法为涂敷患处。或用马齿苋一两,龙胆五钱,水煎后湿敷。

湿盛型表现为:局部皮色暗淡,灰色不明,不热,津脂不多,或有脱屑,有时流浅黄色稀水,结痂很重,痒感较轻,身体多瘦弱,大便次数多,灰黄不干兼有绿便。本病发生的部位多始于面颊、双颧,以后发展至眉棱、双耳,至四肢或全身。发病的年龄有的出生后数日即发,也有在婴儿期加乳、加食之后发生。如果治疗及时,调摄护理较好,短期可以治愈,但可复发,有的拖延数年,成为颈湿疡。立法以健脾利湿为主,佐以清热。处方:苍术一钱,白术一钱,炒槐花一钱,厚朴五分,陈皮五分,炒枳壳五分,炒槟榔五分,车前子五分,炙甘草一钱。本方是赵炳南老医生根据除湿汤化裁的,功能健脾利湿,兼有清热之效。方中苍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燥湿;厚朴、枳壳、陈皮、炒槟榔理气和中导滞;车前子清热利湿;炒槐花清热凉血解毒。

本型湿疹,多因婴儿饮食过量,胃肠积滞蕴热,所以应加一些理气导滞的药物,滞热得去,湿热得解。若病情较轻,可用下方。处方:苍术一钱,白术一钱,茯苓三钱,泽泻一钱,白鲜皮三钱,车前子二钱,枳壳二钱,甘草一钱。若服用汤药不便,可以服用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为人参三十两(去芦),茯苓三十二两,白扁豆二十四两(去皮),白术三十二两(麸炒),甘草三十二两,山药三十二两,莲子十六两,桔梗十六两,砂仁十六两,薏苡仁十六两(麸炒)。功用为健脾补脾,和中止泻。用法为每次二钱,每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或冲服。或用二妙丸。二妙丸组成为苍术一斤,黄柏一斤。功用为清热燥湿。用法为每次一至三钱,每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患儿可酌减,每次二至三分,每日二至四次。

以上两种类型,是互相交错的。有时热偏盛,有时湿偏盛;或者开始热偏盛,后来湿偏盛。在治疗时一定要根据病情详细辨证。另,忌用水洗,每次换药前用植物油拭,避风。(《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病案五

赵某,女,2岁。

1986年3月20日初诊:全身皮肤瘙痒、起丘疹1年余。瘙痒明显,纳呆,便溏,舌淡,苔薄。证属脾虚湿蕴,运化无权。治宜健脾利湿。

处方:焦山楂10克,焦神曲10克,焦麦芽10克,党参10克,茯苓6克,泽泻6克,白鲜皮6克,蒺藜6克,白芍6克,甘草6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

外用加味生石膏:蛤粉、炉甘石、煅石膏、滑石粉、青黛、黄柏、香油、凡士林,配成软膏外用。

二诊:服上方7剂,同时外用加味生石膏,药后诸症减轻。继服原方12剂,皮损已近痊愈,唯双手皮肤粗糙。仍宗前方加减,续服7剂后痊愈。

按语:张作舟认为,小儿稚阴稚阳,脾常不足,肌肤薄嫩,常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喂养不当,造成脾失健运,湿从内生浸淫而生湿疹,治疗上当以固护脾胃为要,当先补脾。方中党参、茯苓健脾益气;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开胃消食;泽泻、白鲜皮清利湿热;白芍、蒺藜、甘草养血祛风止痒。诸药合用,使脾运复常,湿邪自除,则病获痊愈。(《现代名中医儿科绝技·张作舟健脾利湿法疗小儿湿疹案》)

病案六

童某,男,14岁。

1990年2月9日初诊:近2年口周皮肤瘙痒脱皮,经常不自觉地用舌头舐,反复发作,近2周加重,糜烂流水,嘴角干裂,进食、说话时疼痛,自觉口干舌燥,纳食不香,易急躁,大便干,溲黄。诊查:口唇周围皮肤稍增厚呈淡红色,口角处皲裂渗血,口唇上下方轻度红肿,表面可见少数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舌质红,舌体胖大齿痕,舌苔微黄,脉滑数。西医诊断为口周湿疹。中医辨证为属肺胃郁热,脾虚湿盛,湿热并重。宜清肺胃热,健脾消导,除湿解毒。

处方:桑白皮15克,地骨皮15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生栀子10克,生地黄30克,焦槟榔10克,炒莱菔子10克,生白术10克,生枳壳10克,生薏苡仁30克,车前草30克,苦参10克,厚朴10克,六一散30克(包)。另用甘草油调祛湿散外擦。

二诊:服上方7剂,糜烂平复,痂皮大部分脱落,皮疹变干,饮食逐渐增加,二便正常,舌质淡苔白,脉弦滑。上方去桑白皮、地骨皮、黄连,加白鲜皮30克,生白扁豆10克。

三诊:继服7剂后,皮疹基本消退,口唇角皲裂逐渐愈合。外用药改为黄连膏。再服“二诊”方7剂后,改以除湿丸口服巩固疗效。1个月后痊愈。

按语:此例口周湿疹2年不愈的患者,初诊见口干舌燥,纳食不香,易急躁,便干溲黄,舌红苔黄,脉滑数,证系肺胃蕴热,脾虚湿盛,湿热并重。急投桑白皮、地骨皮、黄芩泻肺火;黄连、栀子清三焦实热,清胃火,泻心火,除烦通便;生白术、生枳壳、生薏苡仁清脾除湿;六一散中,滑石性寒而滑,寒能清热,滑可利窍,除膀胱热结而通利水道,可利水消肿兼清热除烦止渴;生地凉血滋阴;白鲜皮配苦参、车前草祛湿清热;厚朴、槟榔、莱菔子、白扁豆健脾消导,燥湿和胃。故局部与全身诸症皆除,临床痊愈。(《张志礼皮肤病临床经验辑要》)

(刘洋)

同类推荐
  • 医学破译博览

    医学破译博览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使孩子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本丛书,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知识,启迪孩子的智慧,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从小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疾病是生物最可怕的天敌,从生物诞生以来就与疾病进行着殊死的抗争。因此而诞生了医学,为了抗衡疾病的侵扰。而医学的发展在于对人体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随着对人体认识的更为全面,许多人体现象都可以有了科学的解释,并且对于人体的预防和保健都有了更好的帮助。
  • 血液循环的发现者哈维的故事

    血液循环的发现者哈维的故事

    本书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介绍哈维——血液循环的发现者、英国生理学家、著名医生,介绍其在医学领域的探索及他对人类的巨大遗产《血液循环论》。
  • 医道还元注疏

    医道还元注疏

    作《医道还元》“注疏”,在“注疏”的规范性上难以把握。因为就《医道还元》正文的九卷,都分为“总论”和“洋解”两个部分,“详解”对“总论”进行逐句解释。如果把“详解”当作“注”,那所做的只能叫“疏”;如果把“详解”当作“总论”的“分论”,那所做的则叫“注”。从这个角度,《医道还元》原文本应该叫《医道还元注》才合适。就文本的实质而言,“详解”与“注”无异。既然原文本已经含“注”,那后来在此基础上做的工作,只能叫“疏”了。鉴于原文难以界定,所以本书名为《医道还元注疏》,此“注疏”的意思可以多熏理解:既可以理解为在“注”上作“疏”,又可以理解为有“注”有“疏”。
  • 助听器学

    助听器学

    本书共13章,从助听器的发展简史,到助听器的物理组成、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助听器的分类等方面介绍了助听器的基本结构及性能特点。同时,在此基础上还着重介绍了助听器的临床应用经验、不同人群的助听器选配方法,以及如何遵循选配步骤,为听障人士选择符合其听力损失的最优助听器等内容。本书可作为听力学专业的学习教材、各大助听器公司的培训手册、助听器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提供给对助听器感兴趣的各界人士(包括有听力损失的成人和听力损失儿童的家长),使他们能够对助听器有更科学、系统、专业的认识!
  • 艾滋病特定高危人群的研究

    艾滋病特定高危人群的研究

    本书从艾滋病疫情分析入手,概要介绍了国内外艾滋病流行现状、主要高危人群情况、国家艾滋病防治策略、国际艾滋病防治策略新动态等。同时结合同性恋(MSM人群中的一个主要群体)形成的历史与现状,解析了同性恋何以成为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该人群HIV流行特点与感染艾滋病的特点,以及与HIV感染相关的最新生物学研究进展。本书还对在同性恋人群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高危行为干预的方法以及效果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在同性恋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区经验,从理论到实践,综合全面地介绍了与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相关的知识、经验,为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以及现场防治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热门推荐
  • 无极仙尊奶爸

    无极仙尊奶爸

    一代仙尊叶涵,星河深处修炼五百年,重回地球少年时代。原本想给她一世安乐繁华,却不料地球上五年过去,物是人非,沧海桑田。未婚妻已经成了孩子的妈妈,四岁的囷囷更是古灵精怪,为查明五年前家族落败真相,更为查找他身后的男人,陈北无奈成为全职奶爸,带着孩子震山河,守着妻子踏天下。
  • 拳头太猛

    拳头太猛

    斗战胜佛辅助系统上线!怎么升级?战斗就行了战斗!吸收元气?不可能,没时间!修练武学?不可能,我很忙!我还能打,我要打十个!(无视简介,爽不爽看你~)
  • IS之自由天使

    IS之自由天使

    我写的第一部小说可能会坑,更新也比较慢,不过别介意。
  • 八股神盘

    八股神盘

    在神盘大陆这个强者生弱者死的世界想要称王的少年你做好准备了吗?
  • 片面红尘

    片面红尘

    莲生万物,故莲笙狂。琼楼玉宇,故琼楼谣。如言天帝,即如言令。无量无为,即无量诏。莲与无量相识于一场桂花诺,止于霜雪纷飞。世间所起一切皆于天意,所以莲不可生万物。天意欲肃清万物,而这场无妄之灾却成了众人纠葛难分的一场风花雪月。无量给了莲一世荣宠,莲以真身相换。最终无量逆天而行,同天帝一起羽化,琼楼耗尽修为,留下天帝与莲洛。莲洛寻了万年,建菩提院成全无数人,终于找回了他,天意弄人,在女也重生出世那一刻,终于是再挽不回这混沌红尘。在这片面红尘中,我想遇见你,想走过你路过的山川小溪,想看到你身后的风景,就那一刻——想要跨过丛山峻岭,遇见你。
  • 六门陀罗尼经

    六门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刀剑双刃

    刀剑双刃

    天纵大陆,强者为尊,没有实力就什么都没有。突破极限,伸手便可破碎虚空,重生归来,逆苍穹,毁天地,望星辰。荣耀纵横大陆,登上巅峰宝座。
  • 二婚萌妻

    二婚萌妻

    结婚当天,丈夫就撇下她跑去呵护小三;结婚第二天,小三挺着有孕的肚子来她面前耀武扬威;结婚一个月,她的婚姻终于走到尽头,而她成了整个海城人嗤笑的对象。可在最狼狈的时候,另一个雷厉风行的男人,却如天神般降临:“我不介意娶你回家。”“这可是二婚,难道你不怕?”“怕?”他不禁嗤笑,眼神却有着摄人心魄的魔力,“难道你不觉得,该怕的,应该是所有欺负你的人?”她幡然醒悟,越发锋芒,可却不知,她却是他唯一的药。
  • 我是医学知识大王

    我是医学知识大王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有男女之别,通过这样的方式延续着新的生命,一代又一代的延绵不息。生命是个奇特的个体,它有着最为原始的魅力令人痴迷;它有着自身独特的奥秘激发人们去不断的认识它。如何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怎样加强疾病的自我预防?碰到伤及生命的意外情况怎么处理?如何正确的识别运用药品?……《我是医学知识大王》,以通俗讲解的形式、精炼有趣的语言生动有趣地介绍了生命健康的科学知识,以使广大少年读者了解身体结构,增强防病保健能力,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
  • 紫倾回谋,谋定天下

    紫倾回谋,谋定天下

    或许她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新的开端,有时候她也很迷茫,她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何,一切都如影如梦。在她身边发生的一切切,让她分辨不出真伪善恶。也许,是从她捡到那只玉佩开始……也许是当她遇到他时开始……也许是她来到了这个世界拥有了新的生活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