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48600000054

第54章 儿科杂病 (3)

第四章 儿科杂病 (3)

五、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肠管无神经节细胞症,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瘀滞于近端结肠,使此肠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胎儿在孕育期间母亲营养不良,或早产或胚胎期发育不全致胎儿出生后先天缺陷,脏腑虚弱或脏腑器官畸形而为病。绝大多数患儿有新生儿期发生便秘、腹胀和呕吐等病史,初始时患儿可能在数周或数日内情况趋于正常,此后则开始大便秘结,数日不排粪,需要塞****栓、服泻药或****方能排出大便。巨结肠患儿有时能自行排出少量粪便,但并不能解除腹胀和巨结肠内积粪便,有时也可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现象。

病案

患儿,女,3个月。

1986年10月20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肚腹膨胀20余日,发现后曾去某医院就诊。经全消化道钡剂摄片,报告为:先天性巨结肠。建议手术治疗。10月20日来我院儿科门诊,求治于中医。刻诊:患儿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发育、营养差,精神萎靡,腹部膨隆,腹壁青筋暴露,按之硬满。发病以来,患儿烦躁,哭闹不宁,时呕恶吐乳,舌淡红,苔白中腻,指纹淡滞端直,气关内。此肝旺脾虚、气滞湿阻血瘀所致。

处方:柴胡6克,白芍6克,党参6克,白术6克,茯苓6克,枳壳6克,大腹皮6克,佛手6克,牡蛎6克,三棱3克,莪术3克,藿香3克。水煎服,1日1剂。头、二煎混匀,取汁30毫升,分3次温服。

二诊:连服8剂时腹胀开始消减,按之已趋柔软,腹壁青筋隐约可见,吐乳已愈,精神好转,睡眠安稳,吮乳,二便如常。效不更方,原方5剂。

三诊:腹胀大减,按之柔软,青筋消失,乳食增加,再无烦躁哭闹。但目前因乳食过量,大便黄稀水,带奶瓣,1日4~6次。前方去三棱、莪术、牡蛎,入车前子5克,金银花炭5克,焦山楂5克,焦神曲5克,焦麦芽5克。

四诊:继进5剂后,患儿腹胀完全消失,面色红润,精神转佳,乳食、二便全部正常。复经全消化道钡透报告:全消化道无异常所见。遂以异功散加味方5剂以巩固疗效,病告痊愈。追访至今,未见复发。

按语:先天性巨结肠又称肠管无神经节细胞症,是由于结肠远端运动功能紊乱,粪便瘀滞于近端结肠,以致肠管扩大、肥厚,是小儿常见的先天肠道畸形,以便秘、腹胀为主,伴有呕吐。根据其症状,属于中医便秘、腹胀、气臌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此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气血两虚,或热毒干扰胎元,胎热蕴结大肠,导致粪便郁结于内,腑气不通所致。本病病位在肠,但与肝、脾比较密切。因肝主疏泄,脾主运化、气机升降。大便通调赖肝脾的疏泄与正常的运化功能。本病案患儿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功能失调,肝失疏泄,肝脾不和。治以调和肝脾,行气消胀,软坚散结。方中以四君子汤健脾;柴胡、白芍、佛手、大腹皮、枳壳疏肝理气,消胀;牡蛎、三棱、莪术软坚散结,行血。方证得宜,故仅服药10余剂即愈。(《陕西中医·张志科治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案》)

(李畅)

六、脱肛

脱肛为病证名,指小儿肛管直肠甚至部分结肠移位下降外脱。《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患****脱出,多因利久肠虚冷,兼用躽气,故****脱出。”小儿血气未充,或因久泄久痢等,以致中气下陷,不能摄纳而致脱肛。治宜内服益气升提之剂。

病案一

李某,男,3岁。

脱肛1年有余,始于间歇腹泻2个月后,早期于大便时下脱,可慢慢自行回复,以后病情发展渐致需外托才能纳回。继见下蹲、奔跑,或用点劲即脱出,经针灸等治疗效果不显。内服田来旺自拟方3剂而愈,至今无复发。

自拟方:棉花根30~60克,升麻9克,防风15~3克,白术9克。水煎,1剂分早、晚2次温服。

按语:脱肛或称****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向外翻出而脱垂于****外的一种疾病。因小儿发育未完全,直肠呈垂直位,或因营养不良,直肠组织软弱等因素的影响,故发病率较成人高,尤多见于1~3岁小儿。本案患儿因腹泻迁延日久,长期腹内压增加而致的肛脱。中医辨证认为,小儿久泻脾气受损,中气不足,收摄无力所致。故方中用棉花根补气;升麻升举阳气;白术、防风健脾燥湿。共奏补中益气,健脾燥湿,升阳举陷之效。故治此方适宜于久泻之脱肛。据药理研究,棉花根含有棉酸等成分,而棉酸有明显的蓄积作用及毒性。由于农药的广泛使用,我国许多地区的棉花根中,可能有一定的农药残留现象,故上案方中的棉花根可不用,或以黄芪代之为宜。(《新中医·田来旺治小儿脱肛案》)

病案二

易某,男,7岁。

脱肛3年,多法医治无效,于1990年10月28日因咳嗽而续发,便时脱出较长,且便后鲜血淋漓,需用手上托方可纳回,求余诊之。见****脱出,局部紫赤,肿痛难忍,面白神倦。证为中气下陷所致顽固性脱肛。治以补中纳陷,收敛止血。投百草霜丸1剂内服。1个月后复诊痊愈。随访2年未发。

百草霜丸(蒋秋根自拟方)组成及配制:百草霜500克,研细末,过100目筛,蜂蜜600克制丸。取炼蜜(120℃)500克,和药时蜜温(100℃)与上药粉搅拌均匀,成滋润团块,分坨,搓条,制如梧桐子大,低温干燥。每服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忌食辛辣物。

按语:古人云:“热则肛闭,虚则肛脱。”本案患儿体虚,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松弛,脱肛反复发作3年,且便后鲜血淋漓,系兼有大肠湿热下注所致。本方独取百草霜丸治之而瘥。其方中百草霜收敛止血;蜂蜜甘、平,滋养润肺。肺与大肠相表里,二药相合,补虚润燥,和中消积,故疗效显著。此药配方简单,便于口服,对于小儿顽固性脱肛或见出血者较为适宜。(《四川中医·蒋秋根治小儿顽固性脱肛》)

病案三

徐某,男,2岁8个月。

1991年7月8日初诊:患儿因慢性腹泻3个月,在某医院以肠炎、营养不良调治月余,腹泻稍有好转。最近1个月出现脱肛,每次大便后均需推托还纳,但下次大便时又复脱出。先后煎服补中益气汤加味10余剂,未见明显效果,前来求治。患儿形瘦体弱,面色萎黄,食少神倦,爱哭,肢冷。大便每日2~3次,便稀,夹有未消化食物残渣及少量黏液,未见脓血。检查:****口可见椭圆形脱出之肠管,黏膜充血,有多处米粒大小擦伤,复有血性黏液。舌淡红,苔白,脉细弱,指纹细紫。西医诊断:重度营养不良并完全性直肠脱垂。中医诊断:脱肛。此乃脾虚失运,久病及肾,责之为脾虚下陷,肾气不固。治宜补肾固脱,健脾举陷,参之以理气利湿。

处方:生黄芪8克,小茴香8克,仙茅6克,炒麦芽6克,茯苓6克,胡芦巴6克,升麻4克,枳壳5克,台乌药5克,党参5克,锁阳5克,益智5克,炒白术5克,车前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另:脱出黏膜涂搽菜子油,每日2次。

二诊:药进5剂,大便基本成形,每日1~2次。脱肛便后已可自行还纳,但大便时仍复脱出。此乃脾运湿化,土醒气升,已现转机。但终因脾肾久虚,一时难复,仍循补肾健脾,举陷固脱大法,不可速补,但宜缓求。前方去车前子,加续断7克,砂仁3克。又进15剂。患儿胃开食增,脱肛自行回缩还纳复原后无复脱出。改服参苓白术散善后调理。3个月后追访,患儿活泼体胖,面色红润,体重增加11千克。脱肛至今未发。

按语:小儿脱肛多因先天禀赋不足,中气虚弱,或泻痢日久,中气下陷,魄门松弛所致,故治疗多从补气、升提、固涩入手。然本案患儿虽以补中益气汤加味煎服10余剂而收效甚微,是因单纯使用益气健脾升陷而未考虑到“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之故。肾在下,开窍于二阴,脱肛一症与肾脏亦密切相关。脾虚则失升提,肾虚则失固脱,故本案治疗兼顾脾、肾二脏,以补肾固脱,健脾举陷为法。方中仙茅、台乌药、胡芦巴、锁阳、益智补肾固脱,为君;黄芪、炒白术、党参、升麻健脾益气举陷,为臣;枳壳、小茴香、茯苓、车前子理气暖脾,利湿止泻,为佐、使。全方共奏壮肾补土,固脱提举之效。同时以菜子油涂搽脱出黏膜既可减少摩擦,利于脱肛回缩返纳,又可保护脱出黏膜,减少感染机会,因而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疗法。(《新中医·赵泽华治小儿脱肛案》)

病案四

齐某,男,1岁8个月。

自出生后11个月始,每逢大便时直肠脱出****外2厘米左右,哭闹不安。便后须家长轻揉才能送入****内。曾于多家医院用********液冲洗,并常服诺氟沙星(氟哌酸)、大力克、林可霉素针等药治疗数月无效。改用复方五倍子散每次大便后外用,并给补中益气丸1/4丸配糖粉服用,每日2次。23天后,每次大便时无直肠脱出。随访10个月无复发。

复方五倍子散(庄廷明等自拟方)组成:五倍子、煅龙骨、煅牡蛎、诃子各等份,研为细末,过筛,均匀混合后装入瓶内备用。小儿大便后,用卫生纸拭净****及脱出的肠黏膜上的粪便,将复方五倍子散均匀撒在脱出的肠黏膜上,厚1~2毫米,再用卫生纸将脱出的肠段轻轻揉送进****内。每次便后必用,并内服补中益气丸1/4~1/3丸,每日2次,积极治疗原发病。

按语:本案是以外用药为主治疗脱肛的病例。小儿脱肛,临床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因其病位在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脏虚寒则大肠易脱出;脾虚升举无力,肾虚不能摄纳,****松弛则形成本病。复方五倍子散中五倍子入肺、大肠、肾经,可涩肠,其性收;煅龙骨入肝、肾经,能收敛浮越之正气,固大肠,止脱;煅牡蛎入肝、肾经,收敛固涩;诃子入肺、大肠经,能敛肺、涩肠、下气,又固脾,止泻止脱。局部用药,作用更为直接集中,再配合补中益气丸内服,内外兼治,作用自然迅捷。(《四川中医·庄廷明治小儿脱肛案》)

(李畅)

七、班替综合征

病案

李某,女,4岁8个月。

2000年1月12日初诊:患儿体质虚弱,反复感冒,厌食,腹胀腹痛。3个月前因腹痛加剧,住某医院,发现脾大——巨脾。后住入北京某医院血液科病房。查体:体重16千克,发育、营养中等,面色黄;腹部略隆起;肝肋下1厘米,剑下2厘米;脾Ⅰ线15厘米,Ⅱ线16厘米,边锐,质中硬,表面光滑。经CT、B超、骨髓穿刺、肝功能等检查,排除了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肝豆状核变性、淋巴瘤以及免疫性疾病、感染等所致的脾大,最后确诊为班替综合征。因患儿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的脾功能亢进表现,建议进行外科脾切除术,但家长拒绝手术治疗,来中医科门诊治疗。

刻下见患儿面色萎黄,形体较瘦,神疲乏力,腹部胀满膨隆,腹内癥块坚硬如石,推之不移,患儿虽显虚象,但行动尚自如,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细数。此为瘀血内结,郁久成痞。治拟活血化瘀散结,佐以清热化滞。

处方:乳香6克,三棱6克,莪术6克,威灵仙6克,青黛3克,紫草9克,赤芍药10克,白芍10克,焦山楂10克。每日1剂。连服7剂,症状改善。因家庭经济困难,带药20剂回家治疗。

2月18日二诊:药后腹痛明显减轻,纳食增加。上方去赤芍、白芍,加黄精10克,白芷6克。嘱每日或隔日服1剂。

4月5日三诊: 服药至今腹痛未作,食量及体重均增加,血小板正常,脾缩小为肋下6cm。为服药方便,将中药制成小水丸,每日2次,每次3克。坚持服药。

12月20日四诊:家长又带患儿来京复查,体重增加4千克,脾脏缩小至肋下4cm。家长诉患儿自服中药后出现了前所未见的健康状况,一直未感冒,精神状态正常,活泼聪明,故多次不怕路远来京诊疗。

按语:班替综合征又称慢性充血性脾大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充血性进行性疾病。临床特点为慢性进行性脾大,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出血,晚期出现腹水、黄疸、肝功能障碍或肝硬化等。西医无有效的保守疗法,仅在出现脾功能亢进时行脾切除手术治疗,预后仍不乐观。本病属中医学“积聚”,“癖积”之证,因气滞血瘀而成。治疗初期以攻为主,选用三棱、莪术行气活血破瘀;乳香行气通经止痛。不要因小儿元气未充,惧三棱、莪术为峻烈之品而不用,而应针对主病用主药,发直入之兵而讨之,则积聚虽坚如铁石,亦能徐徐消除。在用药时还应注意顾及小儿胃气,用白芍养血和营,缓急止痛;焦山楂消食积,化瘀滞,健脾胃,调其中以耐攻伐;小儿为稚阳之本,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瘀久化热,且活血行气药多为辛温之品,更易使阴液耗伤,故用青黛、紫草、赤芍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与三棱、莪术、乳香等药相辅相成,加强疗效;选用威灵仙、白芷等善行通窍之品,以助活血化瘀之功。中后期加用黄精,取其甘平质润,滋阴补脾益气的作用,使正气充,邪气却,邪去而不伤正。(《儿科医案证治精华·陈昭定医案》)

(李畅)

八、顽固性嗜异症

病案

段某,男,2岁。

同类推荐
  • 常见疾病诊治:常见产科疾病诊治

    常见疾病诊治:常见产科疾病诊治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现代分子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生殖内分泌学及免疫学等医学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医学诊疗检测技术的进步,拓宽和深化了妇产科学的发展,为保障妇女身体和生殖健康及防治各种妇产科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 疾病预防控制“三基”

    疾病预防控制“三基”

    本书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点,依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职能,突出基本技能和可操作性,贴近实际,简明扼要,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的三基内容和要求,全书共15章。
  • 名方妙用

    名方妙用

    本书作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广泛收集古今中医药方,经长期临床验证,精心筛选出制作简单、取材容易、疗效确切的药方1200余首。每方包括组成、加减、主治和疗效。按常见证候和内科、儿科、妇科、外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等分类编排,介绍了250余种常见病和部分疑难病症的中药名方治疗。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性强,适于临床各科医生,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及家庭自疗者阅读参考。
  • 医院临床营养科建设管理规范

    医院临床营养科建设管理规范

    近年来,我省各大医院的临床营养工作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多数临床营养科(室)在组织建设、管理、医疗、教学、人才培养、医疗科研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服务能力降低,成为医院医疗服务“木桶”中的“短板”。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临床营养科的建设和发展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受省卫生厅的委托,按照卫生部关于加强临床营养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我们组织省内部分专家编写了《医院临床营养科建设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希望从体制上、工作内容及流程、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人员配备要求及管理、设备仪器、房屋建筑以及质量监督标准等全方位的进行统一规划。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其实是“论寒伤”。若直译过来,就是“论述寒凉(对人体的)伤害”。但仅仅这样理解,就未免失之于狭隘,比较合乎于书中具体内容的综合认识应该是:“论述寒、凉、温、热等四时之气与时行疫疠之气等诸多病邪对人体所造成的各种各样的伤害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病理机转以及如何进行辨证论治、处方用药、护理预防的一部中医药学专著。”这样表述似乎有些繁琐而累赘,但这也只是对全书知识要点的一个基本概括,其中蕴涵的医药学内容还有很多很多,远不是一二句话所能说全的。好在这已经点明了本书的主题和要旨,以后阅读起来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热门推荐
  • 绝宠甜妻:帝少,你被捕了

    绝宠甜妻:帝少,你被捕了

    那一年我们相遇,那一年我们相爱。似乎一眼注一生。他们都用尽一生的运气去遇见了对方。
  • 女扮男装之腹黑王妃总想逃

    女扮男装之腹黑王妃总想逃

    她,丙钰,22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鬼魅修罗,一朝穿越成了北离国叶丞相家的小孩,还是个小孩子。她成了她,看她如何争霸大陆。‖他,洛辰奕,北离国令人胆战心惊的摄政王,说一不二,亦是江湖上人人俱怕的阎罗王,势力无人能敌。‖‖当她遇上他,修罗遇上阎罗,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九天神凤

    九天神凤

    万年前,天地有一对九天凤凰,乃凤凰中的王者,无视诸神定下的规则,遭到诸神的算计,从此阴阳相隔。凰不高兴,你们可以死了。凰生气了,你们可以死了。凰死了,那么世界都要陪葬。神魔浩劫就是这样开始的,当浩劫结束,世界成了三部分,我的故事就是在这里展开的
  • 白衣神王也有青春期

    白衣神王也有青春期

    软妹纸以主角为模型,精心制作了数百款节操手办,居然在超能学院里高价热卖。而被主角发现后,她还振振有词:“谁让她们就是心动你这样有志气的男生!”——————书友Q群:548354353。
  • 原心刃谭

    原心刃谭

    吐槽版:站在你面前的是:来自地球的穿越者、文抄公、异邦人、蓝星二次元文化的开拓者、著名轻小说作家、妖刀村正的持有者、三日月学院名誉校长、青蓝联邦天启者名誉首领、青蓝联邦特权终身享有者、战争终结者、独立异能者集团‘心斋’的创始人兼首领、传说中的修罗命、天下第一剑圣、史上最强的男人——源·一心·阿克曼。正经版:一个斑驳陆离的世界,赏金猎人、异能者、吸血鬼、狼人、普通人、科技共存。一个复仇者持有一把刀,一个文抄公握有一支笔,一个异邦人怀有一颗心,这是一段故事……我是源一心,这是我的故事。
  • 在斗罗开始装逼抽奖

    在斗罗开始装逼抽奖

    林峰,他是个宅男,在家就是看小说,玩游戏,然而它非常的懵逼,刚把斗罗大陆看完就猝死了,不过说现在是他把一到第三部都给看完了,对于熟知一切的林峰,看他如何改变斗罗大陆,如何打唐三的脸,泡他的小舞,夺他的机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守护甜心:破碎的梦

    守护甜心:破碎的梦

    无法靠近只能不停彷徨,虽然喜欢却看着不同的地方。像是越是想要变得亲近,却越相互背离我们的心一样。无法相遇只能四处徘徊,我们就像平衡线一样。还没来得及说出来:“我只是仍然喜欢着你”。奔向时间,如果能够成为成人的话。在这荒芜的世上我会抓住你的手。虽然像靠近却只能错过。恐怕会说我们现在还太小,不会变短的我们的差距,总有一天会传达给你无法说出的话。
  • 道教奇葩故事汇

    道教奇葩故事汇

    一个中年道士李清玄道士某天被元始天尊降圣授予弘扬道教之称,执掌系统开始了穿越万界弘扬道门之路。目前暂定穿越世界为:僵尸系列位面、现代恐怖片位面、招魂系列位面、聊斋系列位面等
  • 代罪新娘(大结局)

    代罪新娘(大结局)

    姐姐的意外怀孕,逼迫她成为代嫁新娘嫁入豪门。这个男人居然就是自己惹下的沙文猪,用她代嫁的身份要挟她成为掩护他本性的筹码。眼及他所换的女伴一个又一个,她的心慢慢的开始疼痛。自己发威搞砸他的一切,他怒气腾腾:“如果你忘记你的身份,我会用我们余下的日子让你清醒!”只是这一切,原来都只是争对她的阴谋,换回的结果只是把身心疲惫的她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