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48600000022

第22章 脾 系 疾 病 (8)

第二节脾 系 疾 病 (8)

按语:此例以其泄泻月余,微热苔黄,口渴,初看似有伤阴之象,但涕泪均有,小溲尚通,说明阴液未损,乃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发口渴。故投以七味白术散以和脾胃。2剂后热净泄减,汗出较多,舌润溲长,为久泻脾阳衰耗,因以附子理中温运,加白扁豆、木香、陈皮和胃气,葛根升清,不数剂即获痊愈。(《幼科刍言》)

病案二十四

吴某,女,1岁。

1963年8月3日初诊:伤食外感,身热,现385℃,泛恶纳差,大便泄利,日4~5次,臭杂不化,小溲短少,舌苔薄腻。治以疏消。

处方:荆芥45克,防风45克,紫苏叶45克,陈皮3克,厚朴3克,六一散9克(包),神曲9克,炒山楂9克,车前子9克(包),广木香24克,炒枳壳45克。2剂。

8月5日二诊:邪化热和,泻止溲长。再予调理而愈。

按语:患儿外邪发热,夹食作恶,便泄臭杂,属外感兼夹积滞,故以荆防败毒散加减治之。方中荆芥、防风、紫苏叶以外解表邪,神曲、山楂以消积,陈皮、厚朴、枳壳行气导滞,六一散、车前子渗湿利尿;2剂后,表邪解,积滞清,再以调理脾胃以善后之。(《幼科刍言》)

病案二十五

张某,男,1岁。

1981年3月9日初诊:患儿发热泄泻已近1个月,现症泄泻不止,发热未清(体温:38℃左右),舌红少苔,唇朱口燥,食纳尚可,腹满胀气,肠鸣转矢,小溲不多,四肢清冷。通过补液,啼哭有泪。经西医按消化不良症治疗后,病情有所减轻,但仍缠绵。其证为虚中夹实,升降失职,当防病势反复。治以升清降浊,清热止泻,略扶其正。

处方:煨葛根6克,黄芩45克,广木香3克(后下),怀山药10克,米炒党参6克,扁豆衣9克,炒枳壳45克,天花粉9克,金银花9克,干荷叶30克。3剂。

3月12日二诊:热度已净,形神活泼,舌润口滋,四肢温和,腹满较软,矢气减少,大便成形,小溲通长,但胃纳不振,偶有吐恶。上方已合,病情好转,现当清养调扶,兼以升清理气。

处方:人参45克(另炖),生白扁豆9克,怀山药10克,金银花6克,清甘草3克,煨葛根6克,干荷叶30克,石斛9克,广木香3克(后下),炒谷芽9克。3剂。

药后随之病愈出院。

按语:患儿病发1个月,西医以补液等治疗,略见好转,但泄泻不瘥,腹满转气,发热迁延,四肢不温。此乃“清气在下,则生泄;浊气在上,则生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虚实互见之证也。其中手足清冷,为清阳不升、气郁热厥之候。此时既不宜补脾以止泻,亦不可通下以泄满。唯升清降浊之法,庶几相合。故初方即以荷叶、葛根、金银花、扁豆衣轻灵升清为主,使清阳宣发而浊阴自降;配以木香、枳壳理气宽中,黄芩、天花粉清热生津,党参、山药健脾扶中,病情即得初安。泄止、肢温、舌润,清升之象也;腹松、气减、溲长,浊降之征也。二诊时去芩、枳、天花粉、党参、扁豆衣,增以人参、生白扁豆、甘草、石斛、谷芽,意在清养调扶,3剂后其病遂愈。(《幼科刍言》)

(陈皇珍)

七、厌食

厌食以较长时间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本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季节,但夏季暑湿当令,湿困脾气,症状加重。各年龄儿童均可发病,以1~6岁为多见。城市儿童发病率高于农村,城市儿童多因嗜食零食引起,农村儿童多因断奶过迟引发。患儿除食欲缺乏外,一般无其他明显不适,预后良好。但长期不愈,气血生化乏源,可使抗病能力下降,易感外邪,并发贫血,进而影响生长发育而转化为疳证。

本病病因为喂养不当、他病伤脾、先天不足、情志失调,病变脏腑不离脾胃。盖胃司受纳,脾主运化,脾胃调和,则口能知五谷饮食之味,方能知饥而欲食,食而能化。正如《灵枢·脉度》所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饮食不节,喂养不当,均可导致脾胃受损,正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诸病源候论·脾胃病诸候》:“脾者脏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气相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盛饮食是也。脾气磨而消之,则能食。今脾胃二气俱虚,故不能饮食也。”明确指出脾胃虚弱是厌食的常见因素。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多种原因影响脾胃的正常运纳功能,导致厌食的发生。

病案一

何某,男,1岁9个月。

出生时纳食尚可,系人工喂养,其母片面追求高营养,鸡蛋、肝泥、糖果等杂食乱投,大量与之,逐致患儿纳食不馨,甚则拒食,形体日渐消瘦。虽四处求医,遍服补益或消导之剂,罔效。细审患儿,知其厌食较久,常易泛恶,大便时溏,但精神尚可,面色少华,形体较瘦,苔白微腻,指纹淡紫。诊为厌食(脾失健运型)。投七味白术散,易苍术,加枳实炭、神曲进治。越旬而胃口开,再旬而体重增。后其母告知,嗣后食欲一直正常,体质康健。

按语:姜开文认为,小儿纳呆症,似疳而非疳,似积而非积,一般精神状态尚可,1~6岁多见。治疗上,偏补则壅塞气机,峻消则损脾伤正,而喜用健脾助运法。此法补中寓消,消中有补,补不碍滞,消不伤正,实为治疗小儿纳呆症的一大良法。七味白术散为其代表方,临证用之,随症化裁,常取得良好的疗效。(《贵阳中医学院学报·姜开文老中医治疗经验》)

病案二

苗某,男,2岁半。

纳差,消瘦,夜眠不安,流口水,2年来多次医治无效。症见形体瘦小,神疲懒言,面色白,舌质淡,苔薄白而滑。此系脾胃虚弱,纳化乏力。治宜健脾益气,用益寿汤原方加大珍珠,3剂,水煎服,每2天1剂。药后食欲增加,精神活泼,睡眠安静,口水减少,惟有动即汗出,舌质淡红,苔薄白。效不更方,原方加牡蛎、五味子,3剂,水煎服善后。

按语:刘云山根据“培后天”自拟益寿汤一方治疗小儿厌食症。其认为,尽管临床有脾失健运、胃阴不足、脾胃气虚等不同证型,但皆因内伤脾胃所致,故遵“善治病者,惟在调和脾胃”“治脾胃即所以安五脏”的古训,无论何种证型,均以本方加减收效较佳。(《陕西中医·刘云山主任医师运用益寿汤的经验简介》)

病案三

王某某,男,6岁。

1998年1月8日初诊:患儿1个月前患急性胃肠炎,治愈后纳呆纳差,纳谷不香,渐次出现懒言少动,头晕头痛,大便稀软不成形。服中西药物,疗效不显,所以特来于己百处治疗。刻诊神情淡漠,面黄肌瘦,舌淡,脉沉细。诊断:病属纳呆,证为脾虚气弱,运化失调。治当补益脾胃,升清降浊,开胃醒脾。用验方健脾增食煮散治之。

处方:黄芪20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陈皮10克,砂仁6克,炒麦芽15克,焦山楂15克,炮姜10克。上药粉碎,分装于4个纱布袋中,沸水冲泡或冷水煎煮后服用。每次1袋,每日4袋。

1月12日二诊:服药4剂,纳食增加,大便成形,1日1次,但食后脘腹稍胀。去黄芪,加木香10克,鸡内金15克。再服4剂。

1月21日三诊:服上药4剂,纳食复常,脘腹不胀,大便稍软。家长又令患儿服药4剂,诸症皆消,疾病痊愈。于己百嘱家长注意患儿饮食,调养善后。

按语:本案之验方健脾消食煮散,为香砂六君子汤加消食开胃之品而成。香砂六君子汤(去半夏、木香)出自《古今名医方论》,具益气化痰,行气化滞之功。于己百取本方之“四君子”、黄芪益气健脾,以治病本;陈皮、砂仁行气导滞,开胃醒脾,以治病标;更有焦山楂、炒麦芽消食开胃,以散食邪;炮姜温中以醒脾。所以全方合用,即具健脾益胃、消食化滞、增强纳运的综合功效,因此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服之有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于己百》)

病案四

李某,男,1岁。

1980年2月25日初诊:患儿出生后纳乳差,2-3个月时经常吐奶,6-7个月每日可食牛奶500毫升,此后食量渐减。近来每日仅食牛奶250毫升,勉强进食则吐。夜间哭闹,面黄消瘦,大便干,舌红苔少,指纹不显。证属脾阴虚。

处方:炒山药6克,炒白芍6克,炒白扁豆6克,薏苡仁5克,葛根2克,鸡内金3克,山楂5克,麦芽6克,蝉蜕2克。3剂,水煎服。

二诊:饮食增加,每天可食牛奶500毫升,鸡蛋1个,并加面条、饼干等辅食少量,哭闹好转,舌淡红,苔少而润。继前方加熟地黄6克,枸杞子6克以滋肾补血。服药后饮食稍减,睡眠安静,舌红质润,中心薄白苔。遂改服初诊方,后食欲好转,体质渐强。

按语:午雪峤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创拟了滋脾饮方(太子参、白扁豆、山药、山楂、莲子、鸡内金、白芍、薏苡仁、麦芽、葛根、大枣)治疗小儿脾阴虚证,收效较好。本案即为典型验案。其方选用甘缓平和不腻不燥酸甘化阴之品,以达甘平补脾阴,酸甘化脾阳,升精益脾阴,濡润滋脾阴之目的。(《名医名方录·午雪峤医案》)

病案五

陈某,女,18个月。

1998年2月26日初诊:患儿食欲缺乏3个月,拒食2天。因3个月前贪饮某饮料,而未给予节制,随即出现食欲缺乏。曾在某医院诊治,以健脾化饮,温中散寒,宣通阳气之法治疗,服药后病情未见好转。近2天来患儿见食则啼哭抗拒,强行进食则呕吐。就诊时颜面萎黄,形体消瘦,脘腹膨胀,大便不调,舌质淡红,苔中部黄厚腻,指纹紫滞。李浚川指出,患儿乃寒湿伤脾,湿浊中阻,久而化热,又因过服温燥之品,湿与热互结,留恋难除。治以清热化湿,健脾理滞。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化裁。

处方:人参15克,白术10克,黄连6克,赤芍15克,砂仁10克,麦芽10克,藿香12克,茯苓12克,鸡内金10克,建曲6克,法半夏10克,紫苏梗6克,甘草6克。3剂。每日1剂,分3次服,嘱其流质饮食,忌生冷。

二诊:药后呕吐停止,脘腹胀满明显减轻,能进半流质饮食,舌淡红,苔中部黄,指纹淡滞。拟原方去法半夏,加槟榔6克。4剂。

三诊:服药后腹胀消失,食量增加,大便正常,但偶见汗出,舌淡红,苔薄黄,指纹淡滞。拟上方去赤芍,加黄芪15克。3剂。嘱其注意饮食调理,忌生冷食物。

药后其母告之,患儿汗出已止,饮食如故,体重增加,精神状态良好。嘱其停药,随访未见复发。

按语:从患儿脉症分析,前医以健脾化饮、温胃散寒、宣通阳气之法治疗,无可非议,其结果却越温越升,厌食愈甚。从李浚川的治疗特色不难看出,组方用药,注重清热化湿,这就是李浚川常说的治病谨防“巧处藏奸”。所谓“藏奸”,就是指不易被医家发觉的湿热体征。患儿一派脾胃虚寒之象中,隐藏着舌苔中部黄厚腻之实热证,前医往往只重视脾虚之本,而忽略湿热之标。李浚川还明确指出,治病必须整体辨治,必求标本。其本是脾虚,其标是湿热,去其标则顾其本。(《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病案六

周某,女,5岁。

患儿纳呆,少食数月,喜冷饮,嗜油腻,面黄消瘦,腹胀便干,性情烦急,舌红苔花剥,脉弦细。辨证属饮食积滞,脾胃受损,气阴两伤,脾虚肝旺。治宜消积滞,益脾胃,补气阴,疏肝气之法。以小儿消食散加太子参、麦冬、石斛、槟榔、牵牛子、薄荷等。连诊3次,服上方10余剂后,纳食增,大便调,精神佳,腹胀烦急等症消失而收全功。

按语:陆长青认为,厌食症其因有三:一则为脾胃虚弱,纳运失常,生化不足,气阴两伤;二则为食养失宜,饮食积滞,恣食肥甘生冷,损伤脾胃气津;三则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横逆克土,脾虚肝旺。治疗自当调理脾胃,消积化滞,疏肝健脾为宜。方用自拟小儿消食散。重用乌梅、山楂、甘草,既可酸甘化阴,滋养脾胃之气阴,又可催化乳食,增进食欲,且能疏肝气、柔肝体。如此则胃津充盈,脾气旺盛,肝舒脾畅,纳化自能复常。(《河北中医·陆长青运用乌梅举隅》)

病案七

沈某,女,14岁。

同类推荐
  • 千金方

    千金方

    《千金方》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又称《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22卷。明代后有按《道藏》经义析为93卷者,内容同。唐代孙思邈约撰于652年。是感于当时的方药本草部秩浩繁,仓卒间求检不易,乃博采群经,删繁去复,并结合个人经验而撰成。卷1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2~4妇科病;卷5儿科病;卷6七窍病;卷7~10诸风、脚气、伤寒;卷11~20系按脏腑顺序排列的一些内科杂病;卷21消渴、淋闭等症;卷22疔肿痈疽。总计162门,合方论4500首。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了自《内经》以后至唐初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
  • 中西医结合内科常见病诊疗

    中西医结合内科常见病诊疗

    为满足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者的实际需要,精心编写了这本中西结合内科实用性手册本书适于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尤其社区全科医师在工作中参考,亦可作为广大医学院校学生的参考用书。
  • 围产期护理学

    围产期护理学

    产前保健包括对孕妇的定期产前榆查,指导孕期营养和用药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使孕妇正确认识妊娠,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对胎儿宫内情况的监护等是贯彻预防为主、及早发现高危妊娠、保证孕妇和胎儿健康和安全分娩的必要措施。围生医学又称围产医学,是研究在围生期内加强对围生儿及孕产妇卫生保健的一门科学,对降低围生期母儿死亡率和病残儿发生率、保障母儿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围生期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肘期。
  • 护理美学与礼仪

    护理美学与礼仪

    本书编写着力构建具有护理专业特色和专科层次特点的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根本,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紧密结合,力求满足学科、教学和社会三方面的需求。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两大板块。其中,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构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基础理论教学体系。专业课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强调突出护理、注重整体、体现社区、加强人文的原则,构建以护理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的结合;注重整体优化,处理好不同教材内容的联系与衔接,避免遗漏和不必要的重复。
  • 孕产妇营养餐桌

    孕产妇营养餐桌

    怀孕生育是人类繁衍的重要途径,关系着人类未来和世界的发展,是人类的重要使命和神圣责任。尽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试管婴儿”、“人工授精”等孕育方法,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怀孕与生育。怀孕生育作为一门学科,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自古以来,人们都将怀孕、生育和成长视为自然而然的事情。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人们充分认识到了讲究科学方法,提高怀孕、生育、培养的质量的必要性。科学的怀孕生育能够为婴幼儿身心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早期教育,特别是胎教,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希望我们每一位年轻的父母自觉学习和接受。
热门推荐
  • 捞尸人笔记

    捞尸人笔记

    我从小长在长江边,听闻过各种古怪的传闻,遭遇过各种离奇的经历。鲶鱼吃人是真的吗?捞尸人到底有何神秘之处?我要说的是,有时候眼睛看见的也不一定就是真的……
  • 天晴雨成林

    天晴雨成林

    她是众人眼中冷漠无情、巧舌如簧的冷血律师,他是人人称道温文儒雅、妙手仁心的主治医师。两人的生命本无交集,只因她父亲的重病,让她卸下心防,也让他发现了这位大律师冷酷以外的表情,困惑的,着急的,呆滞的,失落的,甚至是孩子气的……是不是就是因为鲜为人知,所以才让他觉得弥足珍贵,进而触动心弦。经过了朝夕的相对,真实的心动,她还没有适应同居的生活,便因一连串的变故,最终迎来了无奈的别离……记忆如一场滂沱的大雨,席卷了两人的世界,灌溉思念的枝桠,转瞬便郁郁成林。相爱的人终究还是会在茫茫人海中重逢。“我还欠你一个婚礼,温太太。”幸福从此刻延伸,温暖此后漫长的静好岁月。
  • 假如生活对你微笑

    假如生活对你微笑

    不是只有脱轨才能改变婚姻的走向。现实生活中,许彦明这种直男老公才是生活的主要成分,而女主戚汐要面对的,除了扎心的夫妻关系,更有生活中数不尽的焦头烂额。夫妻相处,婆媳关系,经济独立,父母赡养,孩子教育,二胎计划……对生活、婚姻理解尚浅的四个性格各异的姑娘,在不同的人生轨迹中,是选择坚强,还是选择放弃。生活,真的会对她们微笑吗?
  • 血脉初源

    血脉初源

    嗯,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远近“远近闻名”的极域神冰血脉冷家大小姐,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废物,其实我觉得我还可以,饱读书本,基础牢固,只是没有血脉而已,一不能传承血脉,二不能光宗耀祖,三不能进修十术,仅此而已。不过嘛,自认为身为女主,我得逆天一下意思意思吧……
  • 混元造化诀

    混元造化诀

    【热血爽文,火爆连载】平凡少年偶得上古之神创立的逆天功法——混元造化诀。通玄诀炼神,神识外放,一念通天。锻气诀炼气,造化万物,所向披靡。淬体诀炼体,不死不灭,天下无敌。而吞噬诀,可吞天,可吞地,可吞尽世间一切不平事。还有天眼诀、淬火诀……“只要我能获得至高无上的力量,我不在乎这诸天万界,谁人称帝,谁人称王,谁掌天命,谁执地纲。”
  • 追妻路上的绊脚石

    追妻路上的绊脚石

    筱良薇是的眼盲的姑娘,在她的前二十年里,她与黑暗为伴,孤独为友。如果不曾遇见段程谨,她这辈子可能就这样了。那人就如同黑暗里的光突然闯入她的世界,驱赶了独孤,如火炙热她的心,又如同北冰洋的雪,抚平了她的寂寞。所以她义无反顾如同飞蛾,只为那灼热的火,多少个夜里她想,可能她上辈子拯救了整个银河系,才能得到这份爱情,有个温柔的婆婆,有个爱她的老公,最后还有个可爱的孩子。直到有一天有个跟她一样眼盲的姑娘闯入她的世界,闯入她的床上,她才发觉自己入了一个梦,黄粱一梦,抢了别人的生活。
  • 念奴娇之大小姐

    念奴娇之大小姐

    若不是你,我怎会闯入这无尽的宫门;只因是你,我心甘情愿堕入凡尘。
  • 十八加四画

    十八加四画

    都说感情这事没有对错,但我还是想问,是我错了?还是她错了?
  • 缘来难逃

    缘来难逃

    父亲入狱,母亲离家,凌薇再也没有了昔日光环。她逃了三年,再度归来,等待她的却是意想不到的磨难。流言?绯闻?猜忌?每一个看似亲近的人却各怀鬼胎。待到身心俱疲时,她才发现,那个身份复杂的人,才是她的救赎。。。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建筑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建筑

    本丛书是专为21世纪中国青少年学生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素质教育图书。全系列精品图书涵盖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理知识,图文并茂的结构框架将引领广大的中国学生收获最权威系统的科学知识,饱览最浩瀚精彩的历史画卷,探索奥妙神秘的大干世界,收获无限精彩的智慧人生。本书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建筑背后的文化、历史知识。进而扩大视野,培养其审美能力。本文分10个章节,共介绍了35处著名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