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44800000038

第38章 (38)

第1卷 (38)

柳孜致疑惑道:“那这样理解行吗?比如:肾阳不足导致肾阴有余,从而过度制约心阳脾阳,而导致了心阳脾阳的亏虚。”

贺财道:“这两者应该都是正确答案,应该说,正确答案包含了这两点。确切地说,这两个过程应该同时发生。”

柳孜致道:“这样解释,很难体现阳主阴从的观点啊。”

贺财道:“中医学更看重的是阴阳的互根互用吧。就好比,我们所认为的太阳是万物生长之源,但在地球上有生命之前,太阳也是正常的日出日落吧,从这里可以看出,太阳对地球上的生命没有直接关系。而应当这样理解:太阳的照射慢慢改变地球环境,逐渐营造出适合生命出现的环境。在这里,太阳是个不变的量,虽然我们认同太阳对生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来说,显得更重要的是与之息息相关的水啊、食物啊——太阳与生命之间构成了统一体,生命体离不开太阳,这我承认,但在晒太阳之前,我得先填饱肚子。同样的,我们离不开食物与水,但在食物没有摄取并发挥作用之前,我们可以认为,这食物与我们没有什么关联。同理,在人体中,我们承认阳气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辨证治疗中,我们需要把握的是病变脏腑阴阳格局的变化,以及由其变化所构成的变化,并以这个统一体来指导治疗。而不能因为‘阳主阴从’,认为阳气是超越的存在,便在临床上扶阳为上,更不能肆用辛温以治疗一切阳虚证。”

辛温之品绝对是治疗阳气亏虚的药物,但这能意味着辛温之品能治疗所有的阳气亏虚吗?

补肝敛肺汤是用来治疗辛伤肝的阴虚证,不过,不管从方子的温凉药物的分量对比或是就其以酸+苦+甘的相生组方来看,它都是一首补阳方,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符合了“火神派”的“阳主阴从”学说。但是,如果换用四逆汤之类的桂、附为主的补阳方子的话,能够达到治疗目的吗?这时候,不管方子里添加多少的滋阴润燥的熟地黄、阿胶、枸杞子,于病情都没有任何益处吧。

就人体来说,中医讲究的是阴平阳秘。《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阳平和协调保持相对平衡,则身体健康,精神愉快。如果一方失去平衡,在治疗时补不足、损有余,这样的治疗才是中医的精髓。

阴阳问题实际是哲学问题,不是说了,阴阳学说是古代人对世界最朴素的认知吗?可是,这最朴素的东西却并不简单。

“火神派”的“阳主阴从”说源于《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认为人体的阳气“若天与日”,取义的就是太阳。贺财在阐述这个观点时,也用太阳来说事,但给人感觉在似通非通间。如说人对太阳的日照的直接需求不是太大的话,植物可是需要太阳来进行光合作用的,在这里感觉就不很通达;但如说不通,却又不尽然。人对太阳的直接需求似乎就在于照明上,这里就不能说他的观点完全是谬论……好像很复杂啊,需要时间来把握。柳孜致匆忙地在本子上写下这么两条:①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存疑。②“阳主阴从”待探讨。然后对贺财道:“这个问题比较深奥,等我以后有心得了再与你探讨。现在就请师傅说一说‘补阴不利水’与‘六味地黄丸加车前子吧。”

49.阴阳·藏象(5)

“对‘补阴不利水,利水不补阴,而补阴之法不宜渗’与六味地黄丸加车前子,难以用简单的阴阳加五行学说来剖析。” 贺财道:“我们还是从补肝敛肺汤来说一说。”

柳孜致有些迷惑地道:“这也能从补肝敛肺汤中找到线索吗?”

贺财道:“我先说一说,你看看这理由能否成立。”

“火神派”以辛温闻名,以辛温的观点看人体的阳气,以辛温之法来治疗多数疾患,这就是所谓的火神之眼了。贺财这样的动辄拿补肝敛肺汤说事,是不是因为有了补肝敛肺汤情结?不过,听一听总是没错吧,或者中间还有什么新奇的观点没有了解,还有某些东西没有吃透。

有一次在给病人抓药的空隙中,柳孜致问贺财:“师傅,我看你老是嘱咐病人,让病人将药用文火久煎。这个久煎可有什么讲究吗?”贺财说道:“怎么没有讲究?如果煎药方法不对,同样的方子对人体的作用将大为不同。如果不小心忘了嘱咐病人,多半难以达到用药目的。”柳孜致道“是吗?”贺财点头道:“对。关于煎药方法,你只要记住‘急煎取其性,慢火图其味’就行。”柳孜致道:“是吗?还有这说法?能否讲解一下?”

关于急煎久煎,《中医方剂学》道:“对于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宜武火急煎,以免药性挥发,药效降低,甚至改变;厚味滋补药,宜文火久煎,使药效尽出。又如乌头、附子类毒性药物,亦宜慢火久煎,可减低毒性。”这样的常识,柳孜致自然了解,这个问题也只是随口提一提,没想到贺财会有这么一说。柳孜致顿时来了兴致,缠着贺财给个说法。贺财倒也爽朗,吸了两口烟后就给出了答案。

广州一带有煲汤的习惯,每饭必有汤,而这汤必定是在火上煲了比较长的时间,与末名这边只要汤开就行的做法大不相同。广人认为,这样的汤,营养价值高。如果碰上比较尊贵的客人,家中的主妇往往杀上一只鸡来煲汤。这锅汤得从大清早煲起,七八个小时不嫌多。中间的讲究是,汤煲的时间越长,客人越重要。而这样煲汤的结果是,汤的味道浓郁鲜美,让人口腹之欲大增。相应的,做汤的原料由于精华尽出而变得淡而无味,不堪食用。而末名县,在做狗肉时往往也说,狗肉要熬得久了才出味。这个“久”字,往往只有一两小时,到现在有了高压锅,多半只有十来分钟;在时间上来说,较广人要大为逊色,但其中所蕴涵的饮食文化是一致的,就是觉得:汤熬久了味才出。中医里的“慢火图其味”也是这个道理,药熬得久了,酸、苦、甘、辛、咸的本味才能熬得出来。一般的急煎,所取用的是药物的功用,或是归经之类的。

这样的说法可说是新颖别致,现在贺财要用补肝敛肺汤来阐述观点,就让柳孜致生出些期盼的情绪来。

贺财说道:“补肝敛肺汤的临证运用变化有酸+苦+甘、酸+甘、酸+苦以及联合运用的酸+咸组合,这中间,必不可少的是酸味药,其他的药则围绕着酸味药物,根据患者所述说的证候而做调整,其要点无非是《内经·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中所说的:‘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平和,此之谓也。’ ”

根据患者所述说的证候而做调整,比如,患者在服用补肝敛肺汤一段时间后出现腰酸痛、手足肌肉酸痛、神倦之类的症状——这是肾受克伐之象,这时候宜更方为酸+咸的组合——这是组方恰当却有明显外证变化后组方的调整。

“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由于苦味克伐导致肾之本味不足时,病人除了有腰酸痛、手足肌肉酸痛之类的症状,当服用酸+咸的益肝汤时,病人也会觉得药有苦味。要知道,益肝汤中根本就没有苦味药物的。”

当组方不适当时,有一些证候的变化也引人注意。比如:

当酸味药物用寒凉的白芍或者单用白芍时,患者都会觉得胸肺中津液多,出现不由自主的咳嗽,吐大量的清稀痰液——这是过用酸苦,肺气过受克伐,肺通调水道功能失调了。

在酸+苦+甘的组合中,酸味、苦味组方用量尚可,但医者觉得患者阴虚甚,认为传统的熟地黄、麦冬类滋补阴液的药物的量大一些会对病人的病情有更多的好处,而将甘味药物的用量超过苦味药物,或者认为苦寒用量过多而刻意调整,以致甘味超出苦味较多,这时患者也会出现咳嗽痰多的情形。

而第二种情形中所出现的症状的原因是,甘生辛,甘凉多汁的熟地黄、麦冬之类药物能生肺津,在肺气未复而肺津较多的情况下,肺布津之力有所不及,患者就会出现咳嗽痰多的症状。

“常识中,我们习惯地将阴虚证与熟地黄、知母、麦冬、石斛之类的药物联系在一起,而由上面的结果,我们能轻易的得出,阴虚一证,并不是甘凉类药物用得多就行。传统教学,包括一些名医证治心得中对于这种情形,认为是过于滋腻所引起津液难化的情形,常见的名词是滋腻碍胃。费伯雄关于六味地黄丸中‘三补三泻’的认识就能反映这一观点:熟地黄配泽泻、山药配茯苓、山茱萸配牡丹皮,通过这样的配伍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应该是六味地黄丸加车前子的真意。”

张景岳则认为阴虚本就是阴液欠缺,在治疗中,滋补阴液的药物只会嫌少,这时还去运用利水药物,岂不荒谬?那么张景岳是怎么解决过用滋腻这个问题的?他将六味地黄丸去“三泻”(泽泻、茯苓、牡丹皮),加入枸杞子、龟甲胶、牛膝加强滋补肾阴之力;又加入鹿角胶、菟丝子温润之品补阳益阴,以图阳中求阴,即张介宾所谓:“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景岳全书·新方八略》)之义。

方剂书中对于左归丸的认识是:本方纯补无泻、阳中求阴是其配伍特点。事实上,由制方之法看来,方中用了大量甘凉药为君,加上部分的甘咸的龟甲胶臣,佐以辛温的菟丝子。甘咸的龟甲胶反制脾土,这是不是泻呢?张景岳唯恐这样还达不到目的,于是加上山茱萸以辅助龟板甲与鹿角胶。

如果单用阳中求阴来解释,大量的甘凉的药物加上甘温的鹿角胶即可,时方派的理论在这里有些束手了,或曰:“龟甲胶偏于补阴,鹿角胶偏于补阳,两胶合力,沟通任督二脉。”或曰:“龟甲胶与鹿角胶属血肉有情之品,真阴亏虚,非血肉有情之品不能胜”云云。这里,如用制方之法来解释,不是更为妥当吗?

现在看来,六味地黄丸的山药加茯苓、熟地黄配泽泻的补泻法与左归丸中山药、枸杞子配上鹿角胶、熟地黄的温凉法,都是时方派的制方制衡法,两者无谓谁高谁低,如果说利水是阴虚证的绝对禁忌的话,那么阴虚用温药又能高明到哪里呢?

“我们要将书本中所得来的阴虚证的印象与概念淡化。”贺财加重语气。“在急性热病中,对那些口干舌燥、口渴、干咳、皮肤干燥、尿黄尿少、舌红的证候,诊断为热盛伤阴没错,这时候用上麦冬、石斛、生地黄、沙参之类的甘凉多汁的药物是没错,但不应就将阴虚证等同于麦冬、沙参、石斛之类的药物。如果心有定见,那么这样呆板的‘阴虚观’必将碰壁。”

柳孜致点头。不知道这样的认识在临床上能走多远、能解决多少临床问题,但这样的认知绝对要比传统观念里的阴虚证用一贯煎、六味地黄丸,阳虚证用肾气丸、右归丸要切合阴阳学说的要旨吧。想了想,柳孜致道:“那么,你认为补阴该不该利水?”

贺财道:“利水不利水不是治疗阴虚证的关键,实在要选择的话,我倾向于不利水这一答案。”

柳孜致道:“左归丸中,如果不看菟丝子一药的话,方子的组成是甘+咸酸,如果不看山茱萸的话,方子的组成是甘+辛+咸。这样去看去理解,真是让人困惑的。”这一疑问并不仅仅来自刚才贺财在说话中忽略了菟丝子,平时柳孜致就产生过如此的想法。

贺财道:“甘+咸酸,相克为阴,不过相克制方的要点是‘母子一方声威壮,原是势弱需要帮’,左归丸中以甘味为君,可见这样的相克不是要点,而甘+辛+咸中,菟丝子的用量要比咸味少,这是于相克中求相生。这样看来,左归丸适用于脾阴虚证。”

就与补肝敛肺汤中以酸为君的酸+苦+甘的组方中佐以少量的辛味药的目的一样,左归丸的适应证是脾阴亏虚不甚,或是脾阴已恢复大半。如是严重一些的,当以甘+辛+咸的组合为正法。

而六味地黄丸,方中一样的以甘为君,辅以少量的苦味、酸味,其中山茱萸的量略重于牡丹皮,其组合要点是:酸(轻)+苦(更轻)+甘(重),这里面有相生,但更多的却是相克即是前面说过的逆相生法。前面说了酸(重)+苦(轻)+甘(更轻)的组方是采用五行相生法,六味地黄丸则是酸(轻)+苦(更轻)+甘(重)是逆相生法。这里所谓的逆相生法,因为其中蕴涵着的相克为重,相克为阴,所谓的逆相生组方的六味地黄丸就是个补脾阴的组方。之前对于逆相生法的组方之法,一直没有考虑其到底是相生或是相克,其实,这个问题似乎根本不需要考虑。逆相生,其实就是相克了,也就是说,以相克组方的调和法中,增添一种逆相生的组方法。

酸(重)+苦(轻)+甘(更轻)是补肝阴的正法,那么将用量倒过来的六味地黄丸则是一种不正规的补脾阴的方法,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方法。这个结果可由辛伤肝的病理转归去理解。张仲景说“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可没有说“见脾之病,当先补肝”。肝木克脾土,脾虚,再怎么也不会选择对脾土有克伐作用的山茱萸了。但对于虚象不明的脾阴虚而言,这却是一个不错的组方。

“但加上肉桂、附子后还原为仲景的肾气丸后,一切的不合理处就有个好的解释了。”

同类推荐
  • 中医学

    中医学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 天才的基因:关于IQ、天赋与遗传基因

    天才的基因:关于IQ、天赋与遗传基因

    你还在迷信智力测验吗?你还坚持认为贝多芬生来就是天才,而你注定平凡一生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是上了“基因决定论”的当了!神童、音乐家、艺术家、运动明星是万众瞩目的“天才”,我们习惯性地认为他们身上的出众天赋是非常罕见的,并且上天只将这种神秘的礼物赐给了极少数的幸运儿。书中作者讲述了很多关于天才的故事,读后你会发现,达芬奇、贝多芬、乔丹等有着杰出成绩的人无一不曾刻苦磨练自己的技巧,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经典的棉花糖实验告诉我们,懂得延迟满足自己欲望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成功;被告知“你一定很用功”的斯坦福大学学生,比被告知“你一定很聪明”的学生,学业成绩更优秀。所以,相比先天,后天的环境、教育方法、个人的努力对“成就天才”而言更关键!忘掉基因是一成不变的“蓝图”吧,别再以为天赋是上天送给人们的“礼物”。本书综合认知科学、遗传学、生物学、儿童发展学等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人人体内都藏着一个天才”的新观点。找到成功的激情,以宽容的态度接受失败,不断努力,延迟享受,拒绝自满,将体内的巨大潜能释放出来,你就可以创造出非凡的人生。
  • 中医民间疗法

    中医民间疗法

    本书以基层医务人员及中医爱好者为服务对象,突出时代性、科学性、实用性。通过系统介绍最具中医特色的民间药物疗法、经络疗法、推拿疗法以及其他疗法共40种,使大家掌握中医民间特色疗法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熟练运用各种中医方法治疗临床常见不适病症,将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观、治病求本观、自然观,以及追求多样性和实用性的治疗理念展现给大家。
  • 头痛偏头痛的自然疗法

    头痛偏头痛的自然疗法

    为什么会头痛呢?常常听人说:“哎,这件事搞得我很头痛。”我们要谈论的可不是这种头痛,但这说明头痛在人们中的印象可不太好。事实上,人的脑袋可比其他部位重要,头真的痛起来,什么事也干不成。那么,头痛是怎样产生的呢?头痛是因为致痛因子作用于头颅痛觉敏感组织内的伤害感受器再经痛觉传导通路至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分析、整合而产生痛觉。人类的大脑高度发展和分化,分为躯体运动区、躯体感觉区、视区、听区、嗅觉区、味觉区、语言区等等。好像我们的岗位责任制一样,大脑的每个部分都有精确的分工,管理着我们的精神活动、手脚运动、感觉等。一旦某个部位受到损害就可能出现相应管理区的功能障碍。
  •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以问答形式,分中草药基础知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和附表三部分,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知识。其中,中草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性能及其使用方法、贮藏保管等用药常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简要介绍了50余种临床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常用中草药用附表形式作了简单介绍。《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通俗实用,可供家庭、基层中西医药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道神王

    大道神王

    一怒沧海破炼狱,枪指九霄傲万灵!我若颠倒满乾坤,天地俯首称作臣!一朝荒珠突觉醒,身化妖孽横天灵!幼年得荒神传承,十三年后逃亡觉醒,是命中注定还是因果偿还?天降万灵,席卷大陆,是阴谋还是图谋?且看云青枫如何一步步问鼎武道巅峰揭开一切谜底。
  • 网游之计中计

    网游之计中计

    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宇轩一个世界通缉的诈骗犯,出于无奈躲入了游戏决战之巅当中。当成为游戏第一人的时候,伴随着危机也接从出现!与敌人计谋的周旋,勇者的战斗,友情!爱情!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一场可怕的阴谋!
  • 九天执法大玄卿

    九天执法大玄卿

    武道,九境,一镜,九重。仙途,渺渺,在那九重之上。且看霍安安如何踏破武道九重,探一探那渺渺仙途……
  • 青衣不再,你便盛开

    青衣不再,你便盛开

    一身青衣,一把轮椅,顾盼巧兮,身世迷离。他,少年丞相,翩翩公子遗世而独立却甘愿为她赴汤蹈火。
  • 谁言不悔许你微笑

    谁言不悔许你微笑

    某女说:“我,要吃遍世界美食”某男曰:“可惜宅的要发霉,怎么吃遍世界美食?我看是宅遍我家房屋!”某女怒吼“你今天给我做所有的家务活,没做完不准买零食给我吃!”某男笑眯眯的说:“那可不行,饿坏了你可怎么得了?”这是一个吃货和宅为一身的女人和一个扮猪吃老虎的男人之间的故事!
  • 医世无双

    医世无双

    医生?我不是。我只是在神医的教导下,稍稍学过那么十来年而已。武林高手?我不是。我只是在师傅的教导下,稍稍被折磨过那么十来年而已。花心大少?更不是了,我只是在五个妈妈耳提面命的指导下,对女孩子多了那么一点点的了解而已……
  • 小白与大神的甜宠日常

    小白与大神的甜宠日常

    小白的日常:打BOSS,挣小钱,升级!大神的日常:PK,PK,还是PK!当小白与大神相遇,小白挣了大神的小钱,大神却转身P死了小白,从此,小白与大神便开始了相爱相杀的甜宠日常……
  • 心迹

    心迹

    胡渊的诗歌,也是坦然的。人生天地之间,仰可对天坦然,俯可对地坦然。回顾往昔坦然,向往未来亦可坦然。这是人生一境。“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我想,胡渊的诗笔,不会轻易放下,以他的才智、毅力、韧性和聪明,更有他对诗歌的炽爱和领悟,他会写出更好的诗来,果如是,则人生何愧也。
  • 孤星灭

    孤星灭

    玄门“二师弟”。手无缚鸡之力的轻狂小子,蔑百族,战古龙,戏魔女,抵万军,收小弟,振雄风…!为…亡者捍魂,为…生者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