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88900000049

第49章 兰大夫带来了关家的消息

本该作为胜利者的曹老三和李广田,此时,却同被自己俘虏的官兵站在一起受审,这让他们感到比杀了自己还难受。

杨明有意激发汉家营战士们的荣誉感在两人身上起了效果,两人现在都把头埋的很深,甚觉羞耻,连曹老三的媳妇和父亲以及李广田的女儿都自觉地躲在角落里,而羞于见人。

“如果曹老三不犯错的话,只怕也可以同兰家和刘家那两小子一样坐在台上吧”,一村民低声对一老人说道。

“是啊,说来这曹老三和李广田也没犯什么大错,而且我还听说他们还是杀敌最多的两人呢,可是军法无情啊,谁叫他们没有守住汉家村的三处寨门致使汉家村差点被破呢,公子必须学那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了”,这老人摸了摸胡须道。

旁边的村民听后都颇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而这时,杨明现站了起来:“众位乡亲们,此次官兵来袭,我们汉家营的保护不周,致使三百多村民丧命敌手,在此,我谨代表汉家营所有战士向大家致歉,恳请大家原谅!”

村民没想到杨明第一件事居然是向大家道歉,许多人不禁落下泪来,在他们眼中,杨公子几乎就是汉家村的主人,而杨明今天如此谦卑地向他们道歉,怎不让他们倍感满足。

就好比一些官员在遭遇大灾时无钱粮赈济,但只要向百姓们道歉,有时候即便没有银子赈济,也会让百姓们满足,觉得他是一个好官,即便饥寒交迫也不会闹事。可以说,中国的老百姓从来是最宽容最容易满足也最容易被忽悠的群众。

杨明见乡亲们都投来赞许的眼神,心中也是畅快许多,毕竟这就代表乡亲们不会因为因此次遭受袭击而丧失耕作生产的积极性也能迅速地恢复生产和生活。

接下来,杨明又对此次自卫战做了具体的总结;将得失完完整整地告诉了大家。可以说,这次汉家村能够免于被官兵屠戮,最大的原因是未雨绸缪,乡民们在杨明的带领下早已做好了一切防范措施并时刻进行演练,才能各种突发情况下迅速做出反应。

并且,在自卫战初期,汉家营的军事力量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

要不是作为汉家村村民的徐水仙及时发现关嘉仁的阴谋并冒死连夜奔行数十里路将消息通知给杨明,汉家村的大部分军事力量根本就来不及回援汉家村也不会拿下东乡县城。

还有,若不是堵小媛从细节中发现端倪并果断作出决策,汉家村即便有曹老三和李广田这两员猛将也是白搭。

“可以说,此次胜利最大的功臣不是我杨明,也不是各标标头,水仙嫂和堵小姐,特别是水仙嫂,虽然我们全村人都对她有偏见,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怨恨,在我们汉家村最危险的时候,就是她一个弱女子冒死跑出来通知消息,才让我们躲过了被屠戮的危险!”

杨明说着,许多村民也开始学会用正常的眼光去审视徐水仙,而徐水仙则害羞的低下了头,只有她自己才知道自己并没有公子所说的那么伟大,她当时唯一想到的是公子有危险,所以才无所畏惧,并不是因为汉家村才如此的。

但徐水仙现在不能辩解,也无法辩解,因为杨明已经将抓住了她的双手,将她牵到了台前,并鼓励她向大家讲讲自己当时的心情。

见公子和村民们还有堵小姐都笑着朝自己鼓掌,徐水仙只得低埋着头说道:“奴家,奴家只是听公子的,公子说过我们汉家村的村民都是一家人,所以我也把大家当做一家人。”

“水仙嫂说得对,我们都是一家人!”杨明见徐水仙脸蛋通红,也知道她现在十分紧张,便接应了一句就让徐水仙回去坐着。

然后,杨明又让堵小媛说话,堵小媛比徐水仙要从容许多,且妙语如珠,声音犹如夜莺轻吟,比杨明都还富有感染力,这也让徐水仙羡慕不已,她依旧没有放弃向堵小媛看齐的心思。

接下来,就是对这些被俘虏官兵的惩罚,虽然杨明要以审判方式处决他们,以杜绝部下私自处决俘虏的行为,但这些官兵实在是罪大恶极,在汉家村欠下了累累血债,杨明也没有手软,当即宣布将所有官兵处以极刑,不留一个活口!

村民们对此自然是大声称好,而曹老三和李广田的错误也受到了惩罚。其中,曹老三贬为副标统暂且代领第三标,责打四十军棍,罚俸三月,关禁闭十天;李广田则降为副队正暂领第三标第三队,责打二十军棍,并罚其给牺牲的战士们守灵三天。

虽说是薄惩,但当着全村人的面惩罚却让这两人觉得比杀了他们还难受,即便是数十年后已经贵为公侯的两人也常因提及这件事而羞愧不已,为此还差点将记录此事的翰林学士打一顿。

这日,出去半月已久的兰大夫赶回了汉家村。

“公子,照你的吩咐,我已经打探到关嘉仁的情况,他虽然只是东乡县县学的增广生,但其势力并不容小觑,他的胞妹是陈阁老二公子的第九房妾室”。

“等等,陈阁老的二公子的第九房妾室?这陈阁老可是陈演?”杨明只知道崇祯年间有个内阁大学士叫陈演,便有些好奇地问了一句。

“公子你是如何得知的,这陈阁老就是叫陈演,不但如此,这关家祖父还在万历年间做过御史,还和扬州冒家结了亲,而且关家在张家场经营着一家铁场,在重庆、CD甚至南京都有产业,朝廷上也有亲戚在各地做官,是夔州府有名的富贵人家”。

兰大夫还没说完,就被杨明打断了:“行了,说说他家到底在何处!”

“他家住在张家场镇黄石村,是当地有名的大乡绅,这个很好打听”,兰大夫说着又劝道:“公子,这关家的背后可是一位阁老,还有冒家的帮衬,你看我们是不是暂时忍忍。”

忍?杨明不禁一笑,也许这个时代的人会把陈演当回事,但自己却不觉得一个末世阁老能有什么威胁,更何况,到现在别说是这关嘉仁只是跟一阁老沾点关系,即便是崇祯皇帝下旨让自己放过关嘉仁,那也不能!

同类推荐
  •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威尔士以他开阔的视野,明快简洁的笔调将一部世界强国从成功走向辉煌的历史有条不紊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部经典著作,不仅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也具有非凡的价值。
  • 渡秋歌

    渡秋歌

    他是个半路出家的刺客,另一重身份却使他喘不过气。他也是刺客,冷漠,但与他人不同,待他,也与他人不同。
  • 子午春秋

    子午春秋

    拉丁笔法春秋事,写尽二百七十年;一部贯穿铁血与谋略的作品;试看人是怎样活过的。
  • 天下末年

    天下末年

    板盾蛮霍乱益州繁华;黄巾军荡起八州波澜;西羌复起惊扰凉州;董卓入洛威慑朝堂;诸侯起兵掀开乱世篇章...高诚仗着手中剑,为帝王孤臣,为天下诸侯,为一世帝王。这乱世太多、太久,终须有人去终结它!
  •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热门推荐
  • 李府赘弟

    李府赘弟

    陈尘、李凡本为兄弟,却因一场意外双双毙命,结伴穿越。两人虽保持前世记忆,却都变为孩童,李凡更成为李府千金,两人为克服重重凶险不得不做出决定,联手上演一出啼笑皆非的好戏。
  • 你好钟先生

    你好钟先生

    钟知琛第一眼看见乐黎的时候就知道他完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总有一个人她只是站在那里,你都想余生和她一起过。很久以后的一天,钟知琛无意中翻到了乐黎的日记,里面有这样一句话:遇见你哪一天,风很温柔,空气都透着甜味,和你在一起后这个世界都变得快乐了起来。
  • 武尊剑神传

    武尊剑神传

    华夏国某市一名大学生,从小被师傅带大,因女朋友被黑社会成员迫害,独身一人独闯黑社会基地杀死数名黑社会成员含恨而死。从而穿越到了万峰大陆,发生了一系列逆天狗血的事情。
  • 未来十分钟

    未来十分钟

    夏其是西洲市某报社的编辑,在一次编辑部副主任的竞争中意外落选,突然发现自己拥有了奇特的能力,能预知未来十分钟内发生的事件。同时,在追寻异能秘密的过程中,他又卷入了另一场长达几十年的恩怨情仇……作品比较技术流,文字轻松又不失专业硬核。
  • 修界狂徒

    修界狂徒

    一把断剑,一道孤影,从南到北横推无敌手。管你是天骄还是美女都给我放倒,我乃修界的异类,谁搞我我就搞谁。
  • 尚宫女使

    尚宫女使

    建封十年,在这片浩瀚的大陆之上正有一件神奇的事情发生!上官家的千金小姐在一个漫天大雪的天气里诞生,但奇怪的事,这场雪却是漫天粉红色。于是有路过的僧人给赐名瑞雪也,这一年新帝登基,建封二十五年全国大选。上官瑞雪成功入围,故掀起了一个新时代的尚宫女使!
  • 在白天离开

    在白天离开

    那是回不去夜,离不开的白天。他们都以为彼此爱着对方,但离开时,才发现他们爱着的是那一个夜晚的寂寞。
  • 兽人魔法书

    兽人魔法书

    作品简介:杯具的穿越,杯具的重生,杯具的身份,杯具的生活,杯具的遭遇,杯具的魔法书,杯具的守护兽,我恨杯具!穿越到神封大陆的宅男刘乐不幸的附身到了一个叫古格的小兽人身上,本以为这是杯具的开始,但是杯具男并不杯具,他拥有最信赖的伙伴,拥有最崇高的理想,拥有最刺激的冒险,这里没有无敌的猪脚,没有倒贴的美女,没有脑残的敌人,也许他只剩下一点运气了。
  • 宏尘朝歌

    宏尘朝歌

    一柄暗红古枪,弑杀万千仙魔,威震四方仙洲,无人匹敌!一袭带雪黑衣,踏尽风尘雪雨,衣染仙魔之血,似凡却仙!一双蔽日龙翼,顺风逆行千里,内有仙龙之脉,欲荒玄陆!我,赵凌!重生逆袭!
  • 王端廷自选集

    王端廷自选集

    《王端廷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这套文库以《自选集》的形式收录了中国艺术批评领域大部分50后、60后批评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均是每位作者1990年代以来学术成果的菁华。这些文字在见证和记录中国当代艺术的成长史、梳理其发展脉络及未来趋势的同时,更直接指向的则是全面展现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整体实绩。《王端廷自选集》分为中国当代艺术和西方当代艺术两大部分,收集了作者王端廷1990年代以来对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成果的菁华,这些文章既高屋建瓴,又见微知著,以历史和全球的视野论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有对中国当代艺术现状的忧虑,也寄予了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