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81700000015

第15章 不要替孩子的学习做主(1)

——让孩子自己掌握学习的命运

1.“非重点学校不上”等于害了孩子

在我们周围有多少父母,在设计孩子的人生道路时,真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提出个“非重点学校不上”的目标,让孩子压力重重。

一个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向心理咨询老师诉说了他的烦恼:

“临近初中毕业考试了。父亲三番五次地警告我:‘你要是考不上县重点高中,就甭想回这个家!’根据我平时的学习成绩,考上重点高中的把握不是很大。因为整天担心考不上,无法向父母交代,甚至有几次彻夜难眠。由于焦虑,上课走神,无法集中精力听讲,作业做得一塌糊涂,看书也是前看后忘,我感觉精神就要崩溃了。”

对一个心理还未成熟的孩子,威胁具有破坏性。父母出此下策,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把自己个人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

由于国情,中国现阶段高等教育还是精英教育。接受高等教育,需要通过考试,这就直接催生了所谓的“重点学校”。

只有上了重点小学才有希望上重点初中;只有上了重点初中才有希望上重点高中;只有上了重点高中才有希望上重点大学,才可能有一个美好的前途。大家都想挤进重点学校,但是毕竟只能有少数人进去,大多数人是不可能进去的。如果要求孩子考不上不行,问题就来了。

有位父亲是个教师,他比一般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为此,他想尽了一切办法,将精力集中在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和监督上,可是眼看儿子就要小学毕业,成绩却总在中游徘徊。他不甘心,他要“救儿子”!想来想去,他决定将儿子带在身边,自己教!从此,他直接控制了儿子的一切:从早晨六点到晚上十点止,他对儿子的学习和生活都作了详尽的安排。

通过一年的“鏖战”,儿子终于以全乡第六名的成绩考上了他执教的乡初中重点班。他的“紧箍咒”、“捆绑术”似乎起了作用。初中两年父子俩更是形影不离了。

一天,这位爸爸翻看儿子的日记本,发现里面有这么一段话:“我实在活得太累了。学习任务重不说,每天还要面对父亲过高过大的期望,过严的要求,这些都快要把我压扁了,虽然只有15岁,自觉与一个老头无异……”

十多天后,他这个15岁的独生子突然离家出走了。这位父亲心急火燎地找遍了所有角落,也不见儿子的踪影。他正准备去报社登“寻人启事”时,忽然收到了儿子没留下地址的信:

爸爸:

您不用找我了,您就是再找到我,我也不会再做您的影子,您笼中的保护鸟儿。

我是一只第一次出笼的笨鸟儿,面对这陌生的令我害怕的世界,可怜的我差点儿夭折途中。好在命运给我安排了四个互助的好伙伴。

你不是常说为了我牺牲了您的一切吗?我实在连累不起您了,从今往后,您和我都将自由!

您的不孝之子读着儿子的信,这位父亲泪如雨下,悲痛万分,醒悟中他异常后悔,他以整个身心呼唤:“回来吧,孩子!爸爸明白该怎么做了!”

还有一个孩子在日记中写道:

“算上今年的高考,我已是三次参考。第一次成绩还不错,能上个普通大学。可是父母早就给订下了非清华、北大不上的目标。几次三番地对我说:‘考不上清华、北大,你一辈子就完了。’普通大学当然不上了,父母决定让我复读,非考上清华、北大不可。哪知一年不如一年,连续复读两年,两次高考成绩都在分数线以下,普通大学都没得上。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成绩就是上不去。我已经彻底失去了自信,真的不想再读,可父母不肯放过我,我真不知如何是好。”

这个孩子的父母如果看见了他的日记,难道不该反省自己,问一问自己:这样的要求对孩子有什么益处呢?

2.对孩子关照过头绝不是好事

父母的关照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可是凡事都需适度,如果关照过了头,反而会产生父母意想不到的后果。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

有一个男孩子智力超常,学习成绩优秀,功课拔尖,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前三名,并提前升入大学,19岁就读完大学本科。大学毕业后,轻而易举地考取了硕士研究生,而且还是第一名。学校领导看他才华出众,认为他很有发展前途,于是,决定送他到国外留学深造。一般学生要是有这样的机会,自然非常高兴,可这个学生却不一样,当他听到要出国学习的消息后,非常害怕,说:“到国外学习,妈妈不能跟我去,谁照顾我的生活呀?”原来他是独生子,从小到大都是由父母照顾他的生活,最起码的自理生活能力也没有。上大学以后,母亲都要每周去学校两次:一是带给他一些好吃的,二是替他收拾床铺、洗衣服、袜子什么的。他在学习上是强者,在生活上却是弱者。后来,学校送他到北京语言学院进修外语,做出国前的准备。

由于他太担心出国以后无法独立生活,每天晚上都失眠,得了习惯性的失眠症。夜里常常在睡梦中惊叫,大呼“妈妈”。到后来,只要有人当他的面提到“出国”二字,他便浑身抽搐,口吐白沫。经多方治疗也未奏效,成为一个废人。

父母的关心和照顾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一旦照顾过了头,那就成了问题,比如孩子自己会吃饭了,父母还是一口口地喂;孩子会自己洗脸了,父母还给他洗;孩子上学能自己走,父母还是接送;每逢卫生值日,父母就赶到学校,忙着替孩子扫地抹桌子;读到中学,家里更是重点照顾,家务事一样不沾,自己的衣服也不用洗,吃完饭连碗筷都不洗;等到考进大学,家长们更是帮着提了大包小包去报到,甚至连床铺都要替他铺摆得整整齐齐的。

还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名中学生由母亲带着来到心理门诊咨询,经诊断是典型的强迫症。男孩的父亲原是小学教师,夫妻俩结婚比较晚,对孩子照顾有加。由于夫妻俩又都是十分好强的人,对孩子的期望很高。

特别是在学习方面,从小学开始,父亲就承担了孩子的学习辅导任务,不过采取的是包办代替的方式。比如数学题,他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教给孩子这道题有几种解法,然后让孩子牢记。小学还好,孩子的成绩一直在班里排在前面,孩子自然也有许多优越感。可是到了中学,父亲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而孩子的依赖心理却已养成,成绩开始下滑,与父母一样好强的他开始感到不适应,情绪压抑、焦虑,形成恶性循环。在一次偶然事件以后出现了强迫症状,一发而不可收拾。

家教箴言有的父母认为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多照顾点,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其实,孩子健康成长,最为重要的是学会生活,学会生存。

由此观之,父母事无俱细,包办代替,照顾过头,对孩子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孩子一旦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们有大脑而不需要用,有手脚而不需要动。他们不从事任何实践活动,只是被动地接受。他们不会做家务,生活不能自理,主观能动性丧失,一旦离开父母、家庭就会感到寸步难行,不知所措。由于父母总是特殊地照顾,容易养成懒惰、好逸恶劳的性格。孩子只会接受照顾,不会照顾别人,不会为别人着想,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冷漠无情是必然的,一旦进入社会,肯定不会受到欢迎。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又有何用?只能成为社会、家庭的沉重负担。

父母照顾孩子过头,根源是认识有问题。有的父母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又是独生子女,当然应给予特殊的关心和照顾,因为孩子还小嘛。

有的父母小时候很少受到照顾,吃了不少苦头,自然对孩子多照顾点儿,让孩子感受到爱,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应该说,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的。

3.莫让学艺成为孩子的沉重负担

让孩子学习一门艺术,对于开发孩子智力、陶冶情操、活跃生活都大有裨益,或许还能造就出一个“小天才”。但是学艺如果已经成了孩子不堪承担的重担,家长就需重新思量了。

在一次举行的号称“全国儿童艺术最高赛事”的全国少儿才艺大赛上,全国仅报名参赛的少年儿童便有80万人,而这个数字反映的还仅仅是少儿才艺教育中的一个“精英群体”,即学艺术学得较为出色、达到一定水平的一部分,显然,还有一个更为庞大的“学艺”群体在支持着80万这个数字。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城市中小学生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在学习音乐、舞蹈、口才、书法等各项才艺,我们的教育似乎正在走向一个“才艺时代”。

有一位报社记者,在某小学三年级的一个班级做了这样一项调查,让全班学生写出自己的特长,结果,在全班56名学生中,只有两人表示自己没有什么特长,而其余54名小学生则都填上了钢琴、古筝、萨克斯、绘画、书法、写作、口才、舞蹈等特长项目,有的孩子甚至一个人就填了3项特长。

为什么一时间才艺教育在我国风生水起?有关专家认为,说到底是源于大众对教育的认知程度的提高。孩子们与玻璃球、滚铁圈相伴的时代已经越走越远,越来越多的父母们认识到,社会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要从小培养。在教育受到空前重视的今天,家长们煞费苦心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层面之外再给孩子附加才艺教育,就是要为孩子将来参与社会竞争早做准备。一位郑女士这样表示,现在的社会竞争很激烈,孩子从小就要面临很重的学习压力,让孩子学一门才艺是对他们紧张的学习生活的一种调剂,学习艺术也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增强他们的综合素养,或许,将来孩子在就业时,一项特长会决定成败。也有一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表现出了艺术方面的天赋,自己就应该竭尽全力地培养,也许孩子很可能像那些“神童”一样,将来成名成家。

也有相当多的家长对才艺教育的认识比较模糊,有一些甚至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看到周围学才艺的孩子很多,便也让自己的孩子加入到了“学艺”大军中。

对于目前涌现的少年学艺大潮,有关专家表示,学才艺最基本的出发点,应该是孩子对该门艺术有兴趣,有天赋。如果家长忽视孩子的兴趣,强加给他们一些学习任务,就会使他们产生抗拒心理。有些孩子本来对音乐不感兴趣,却被家长“逼迫”每天练琴,结果琴技总是没有提高,于是恨铁不成钢的家长开始斥责甚至打骂孩子,用“你怎么这么笨”等责骂刺激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开始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则变得自卑并产生自闭倾向。

家教箴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做父母的不能不顾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强迫孩子学习某种技能。

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吴小莉是一年级学生,在上幼儿园时,她就得每星期去游泳教室三次,除此之外,每星期还有一次学习电子琴、一次学绘画。

小莉并不喜欢去学游泳,但却不得不去,否则妈妈就会骂她。可是,最近每到上游泳课的时间,她就会开始呕吐,在学校上课的态度,似乎也失去了自信,甚至连做作业的速度也变得较缓慢。老师发现这个情形,便和母亲联络。

母亲问小莉:“你是不是不想学游泳了?”小莉很高兴地回答:“嗯,我不想再去了!”可是母亲认为:已经学了这么久,放弃很可惜,所以不知是否应该停止学习。

陈小君是一位幼儿园的孩子,在读幼儿园不久后就去音乐教室学弹钢琴,妈妈认为“不必学到什么技巧,但至少要会弹钢琴才对……”

可是,小君并不想天天在家里练习,母亲便经常责备她,最后弄得小君一边掉眼泪,一边练钢琴。

其实,有很多例子就是因为孩子与父母的好恶不同而造成了许多困扰。

假如孩子讨厌去学习,父母应先问明理由,也许小莉不是不喜欢去学游泳,只是觉得一个礼拜去三次太多了,觉得压力很重,很痛苦,那么,不妨先减少至一个星期一次,待观察结果后再作决定。

小君其实也很喜欢在家中自由自在地弹钢琴,但是,受到母亲的监督,又要将成果表现给老师看的练习就很难忍受了!所以,母亲应该不要在一旁限制她该练习几个小时,或是必须练习到某种程度,只要让孩子有兴趣地玩玩就行了!

孩子如果没有兴趣,仍然强迫孩子继续下去,无疑会伤了孩子的心。

同类推荐
  • 我们的孩子缺什么

    我们的孩子缺什么

    现在的中国孩子是幸福的一代,千辛万苦的家长为他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他们不缺吃、不缺穿、不缺爱,可以说什么都不缺。事实上,有很多中国孩子都不快乐,物质上富有的他们在精神上似乎缺少了什么。现在的孩子到底最缺什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去做,成为一个千万家长关心的话题。
  • 第一次做妈妈:全职母亲体验手记

    第一次做妈妈:全职母亲体验手记

    本书以作者的育儿经历贯串全篇,尤其关注育儿过程中的细节,在每一个关键阶段都有综合了专家观点和妈妈们经验的重点议题,还对孕婴用品、婴儿玩具早教图书等的选择和使用提出了建议,并以手册方式提供关键词的快速查找。
  • 让孩子一生受益的教育方法

    让孩子一生受益的教育方法

    本书主要依托在全世界影响最大、实践最为成功的十种儿童前期教育方法,结合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告诉您如何做好孩子的前期教育,使孩子能够获得最好的发展。这些教育方法曾经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被奉为最有效的教子宝典。只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去教育孩子,你就会发现,天才就在你身边!
  • 新编胎教百科

    新编胎教百科

    从知道自己怀孕的那一刻起,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孕育一个健康、聪明、智慧的宝宝。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呢?《新编胎教百科》给年轻的准爸爸妈妈们提供了科学的、全新的、丰富的第一手胎教资料,指导准爸爸妈妈在孕育旅程的每一个阶段与胎宝宝一起做运动、亲情对话、听优美音乐、讲生动故事、做有趣游戏,欣赏名曲名画等,丰富准爸爸妈妈的胎教生活,更有利地促进胎宝宝的脑细胞及神经系统的发育。相信准爸爸妈妈每天充满爱意的抚摸及对胎宝宝所讲述的一切在胎宝宝的脑海中留下美好的记忆。
  • 给父母101条忠告

    给父母101条忠告

    本书站在东西方家庭教育的前沿,汇集了大量可资年轻父母借鉴的有益启示,吸纳了众多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是教育专家给年轻父母的真诚、有价值的忠告。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宣和元年战火连天以人为食命如草芥......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他本为江湖逍遥侠客,遇她,却也失了心......那惊鸿一瞥,误入眉眼,欢喜多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此后,我名于野,你便名换九皋吧......
  • 盛婚之慕少追妻难自拔

    盛婚之慕少追妻难自拔

    要说云子涵这辈子最想干什么?那八成就是逃离那个慕魔王了,一言不合就要打断她的腿。可是越想逃离,就越逃不了,无奈,只有不逃了。
  • 上帝在中国

    上帝在中国

    先人预言,人类与恶灵界的千年一战要提早到来,而现实中的人类过于依靠现在的文明而自身能力一代代没落,在这即将来临的末世之际,各国首脑联合提议,计划要提早一步进行,而这到底是个怎样的计划?下面即将拉开了序幕..
  • 迷糊丫头的霸道未婚夫

    迷糊丫头的霸道未婚夫

    她是一个平凡的一个女孩子,他是富家大少爷………………………下面的我不知道怎么介绍了
  • 快穿之做个吃货小仙女

    快穿之做个吃货小仙女

    晟心其人,说奇也奇,说不奇也不奇。她的人生座右铭就是-将懒进行到底。懒,说好听点是慵懒潇洒,说难听点就是懒惰死宅。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平生三大爱好-美食,美酒,美景。于是为了美食-她把自己卖了。更准确来说,是被自己的好友坑了。不过反正穿越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她不谈情,也不说爱,做任务之余看看风景吃吃美食,过自己的小日子,但是一路上女主排挤她,男主不爽她,最后她发现对自己最好的居然是大反派?传言中心机深沉残暴冷血无恶不作为非作歹(此处省略一万字)还吸人血吃人肉的魔族大反派居然对自己百依百顺?晟心,“我想吃糖醋排骨”。魔王大人立刻神奇地从乾坤袋里变出了一排的动物,“这里有魔羊排骨,魔狼排骨,魔虎排骨,魔狮排骨,魔鼠排骨,你想吃哪一种?”晟心“好了你别说了,我不吃了。”这一只只看下去食欲都没有了好不?晟心哀嚎:“可有蔬菜汤?”魔王大人听完一脸冷酷地命令道。“来人,把人间最有名的厨子都给我抓来!”“要是做不出来,就通通弄死。”“…………”满地血谁会有食欲呀喂!她真的只想做个快快乐乐的吃货小仙女阿!
  • 穿成炮灰后大佬们哭求我原谅

    穿成炮灰后大佬们哭求我原谅

    当神仙姐姐穿越到现代豪门里的小炮灰身上后。你猜,她会把反派按在地上摩擦?还是嘤嘤嘤的假哭飙演技?书颜上神下凡后,就被系统骗去做什么【炮灰改命】的任务。书颜上神没当过炮灰,不过她演技在线,扮演一个楚楚可怜的小炮灰还是妥妥的。当白莲花要跟她抢总裁时,她就比白莲更白莲,看谁白的过谁!当绿茶要与她开撕,她就直接上手,坐在人家身上,人工撕绿茶。后来大佬们被她的演技所折服(害怕),便纷纷抱腿求原谅,并扬言要跟她过一辈子。再不敢有其他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刺客封候

    刺客封候

    令人闻风丧胆的刺客封侯竟然是个客栈伙计?等他出手时,所有大人物都吓得闭门不出……
  • 重生之花街教父

    重生之花街教父

    【四组签约作品】岛国的成人电影之父宝岛的流行娱乐之父东亚的B社会之父我的口号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60年代关键词:种族,女权,学生运动,越战,格瓦拉,黑人运动,超短裙,还有一个阿仁(想看影视娱乐美女的可以先收藏,第二卷将全面展开)【本书内容纯洁,女性书友们也可围观】友情推荐:《蛊惑天师》《异域传》同是新人,请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