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43400000050

第50章 危机管理——从危机丛生到化险为夷(1)

人生不会总是顺境,偶尔也会有逆境的时候。顺境的时候,人们都知道怎么面对,一旦面对逆境,有些人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经营企业、做生意也是如此,当企业顺利发展时,掌舵人都知道怎么做,一旦遇到顶头风,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其实,这是危机管理不到位所致。李嘉诚也遇到过这种事,但是,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该如何去面对。

居安思危谋远景

“盛极必衰,月盈必亏。”道家的朴素辩证法,自然也适用于商界。多少豪商巨贾,在辉煌时刻一手遮天,但是其兴也勃,其败也忽,看似并列的关系,实际上却包含了强烈的因果关系,兴之勃正是败之忽的起因。

一家企业高速发展的时候,也正是企业各种制约因素在逐步积累的时候,如果认识不到这种负面的影响,兴之勃就必然转化为败之忽。

在企业衰败走向下坡路的时候,指责企业犯了这样那样错误已经于事无补。这个时候,往往败象已成,大厦将倾,企业已经病入膏肓,即使是大罗金仙也回天无力。

当一个行业刚刚兴起时,往往意味着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也同时意味着需要一个艰苦开拓的过程。当一个行业非常成熟时,容易进入,但也意味着发展前景有限。所以,优秀的商人不会到企业“病入膏肓”的时候,才去“亡羊补牢”,而是在鼎盛之时,就开始感知其潜在的危机。

李嘉诚有一个“台风警报”的理念。台风警报就是要时时提醒自己保持一种意识,避免被“台风”刮走。这正是李嘉诚“盛时感知危机”的体现。

由于股市一片利好之势,自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香港各界产生了一股“要股票,不要钞票”的投资狂潮,掀起了一阵高过一阵的“上市热潮”。

在这股强劲的“炒风”之中,人们像着了魔一样。普通股民纷纷卖掉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金银首饰,业主也卖掉了自己的工厂、土地、房屋,甚至有的商人还卖掉了自己的地产公司,将楼宇建造所筹集来的贷款,全部投到了股票市场,大“炒”特“炒”,梦想着牟取暴利。

香港股市处于空前的疯狂状态之中,1973年3月9日,恒生指数飚升到1774.96的历史高峰,一年间,升幅5.3倍。

物极必反。在纷乱的股票狂潮中,一些不法之徒伪造股票混入股市。东窗事发后,立即触发股民抛售,股市一泻千里,大熊出笼。

当时远东会的证券分析员指出:假股事件只是导火线,牛退熊出的根本原因,是投资者盲目入市投机,公司赢利远远追不上股价的升幅,恒指已经攀升到脱离实际的高位。

恒生指数由1973年3月9日的1774.96点迅速滑落到4月底收市的816.39的水平。屋漏偏逢连阴雨。1973年的下半年,世界性石油危机爆发,直接影响到香港的加工贸易业。1973年年底,恒指再跌至433.7点;1974年12月10日,又跌破1970年以来的新低点——150.11点。其后,恒指缓慢回升,1975年年底,回升到350点。

股市大灾突如其来,除少数投资者抽身较快得以脱逃外,绝大部分投资者均损失惨重,有的还倾家荡产。整个香港经济,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金融和地产业更是阴风惨惨,人心惶惶。

由于看到了繁盛的股市下潜藏的危机,坚持稳重之策的李嘉诚成为这次大股灾的“幸运儿”。长江实业的损失仅仅是市值随大市暴跌而已,实际资产并没有受什么损失。相反,李嘉诚利用股市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实际业绩。

李嘉诚居安思危的思想不仅使长江实业躲过了危机,而且还获得了一次发展的良机。

李嘉诚曾经说过:“一直以来,我做生意处理事情都是如此。例如天文台说天气很好,但我常常会问自己,如果五分钟后宣布十号台风警报,我会怎样。在香港做生意,也要作好这种心理准备。”

现金为王渡危机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不期而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全球各大企业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众多内地与香港富豪纷纷倒下,但是,有一个人仍然巍然屹立,他就是李嘉诚。当李兆基高呼恒指会冲上4万点之时,李嘉诚自2007年起,每次重大媒体发布会,都会叫大家谨慎投资。

超人毕竟是超人,曾经历过数次经济危机的李嘉诚的远见卓识,在这一轮危机中再次证明了他的做法的正确。2009年2月5日,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公布了2009年香港富豪排名。从排行榜来看,金融危机导致香港前40名大富豪平均身价缩水达54%,但李嘉诚仍以162亿美元的身家稳坐香港富豪榜之首。

保守是李嘉诚最喜欢的词语,也是他冷冬中御寒的真实写照。“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创造稳定的现金流是一些企业多年积累的成功经验,我把这句话送给大家。”

在过去的一年里,他通过精简投资计划、加快资金回笼、大举抛售股票资产等手段将“长和系”企业的财政状况维持在一个平稳的状态。看似谨小慎微的他其实有着一颗更为智慧的野心。在长江商学院的课程上,李嘉诚说:“要永远相信,当所有人都冲进去的时候要赶紧出来,所有人都不玩了再冲进去。”

作为一个企业家,李嘉诚更关注对经济层面的把握,以及对企业战略方向的管理与预测,正如他所说,他经常想的是几年甚至十年以后的事情,这也是他为何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站稳的重要原因。

2008年成为和黄赢利宝器的赫斯基能源就是一例。李嘉诚在23年前把这个加拿大油砂能源公司收至旗下,当时由于油砂炼油技术原因,该公司一直亏损,而且国际油价长期不振,因此外界并不看好李嘉诚的投资。但是时过境迁,随着技术提升,目前采油砂的成本一桶已经只需要10美元,而国际油价在2007年飙升至超过150美元/桶,虽然后来油价回落,但即便按最不乐观的50美元一桶估计,李嘉诚的赫斯基能源也是稳赚不赔。

事实上,仅2008年上半年,赫斯基能源已经为和黄贡献了85.4亿港元的赢利,占和黄固有业务赢利的比例已经上升至28%。“李超人”很自豪地透露:“现在已经有数名买家愿意以高于目前石油市场现价,向赫斯基能源购买三年后的生产量……”

而对于房地产主业,李嘉诚更是展示出过人的市场动向观察力,其旗下的长江实业不但非常注重降低负债,并且已经在2008年前6个月便完成了全年的房产交易生意,从而有充足弹药过冬。

李嘉诚应对经济危机,还在于他的经营策略。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一直奉行“现金为王”的财务政策,注重维持流动资产大于全部负债,以防地产业务风险扩散;在楼市低迷时,长实也比对手更愿意采取低价策略来加快销售。保持财务稳健的同时,李嘉诚善于针对不同的市道实施不同的策略,如在股市高位时再融资,楼市低谷时竞标拿地、逆市扩张。其另一个技巧是,将工业用地改为住宅和商业用地的谈判拖入低潮期,从而节省补交地价的费用。

长江实业是李嘉诚全部基业的起点。“长江”二字取自荀子《劝学篇》中“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也体现了长实的经营策略。作为香港规模最大的地产发展商之一,除了投资以外,长实长期以来最主要的业务就是在香港开发一系列的住宅及工商物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香港每7个私人住宅中,就有一个是长实开发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长实的地产开发重点从香港转向内地,并积极投资和运营新的领域,包括互联网和生命科技。不过,这些投资的比例较小,长实通常还是被看成是一家地产公司。

“现金为王”的财务政策为李嘉诚拢住了大量可用的现金,为其平安渡过金融危机做好了充分的储备工作。另外,他还精减了投资项目,使得投资更加稳固。

和记黄埔大胆决定暂停全球业务的新投资。在现有的投资计划里,李嘉诚精减了投资周期长、资金花费巨大的投资项目,比如房地产。

据香港《明报》披露,李嘉诚的旗舰公司和记黄埔已经确立了“持盈保泰”策略,采取异常保守的理财手法,目前持有的221亿美元(约1724亿港元)资金,有多达69%,接近1190亿港元以现金存放,其余主要投资在最稳妥的政府债券上,股票投资仅占相当小比例。和黄管理层已经强调,完全没有投资企业债券、结构性投资工具和累计期权产品。

在“高现金,低负债”的财务政策下,李嘉诚旗下企业资产负债率仅保持在12%左右。而在金融危机袭来的时候,李嘉诚不惜将旗下物产低价出售。2008年11月,李嘉诚在北京投资的第一个别墅项目“誉天下”以最低5.7折的低价甩卖引来市场关注。摩根士丹利的一份研究报告称:“长实相比竞争对手更愿意采用低价策略来加快销售。香港住宅市场自1997年6月以后持续下滑的形势,证明这是一个恰当的策略。”

抛售物业,守株待兔。2008年至2009年,李嘉诚在上海成了一个最彻底的楼市“看空者”。在他接连抛售所持有的上海物业的背后,是他等待更好时机的野心。

2008年5月16日,李嘉诚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和记港陆”公告称,公司已于5月16日与美国投资基金“亚太置地”旗下公司签订协议,以44.38亿元人民币出售位于上海长乐路的“世纪商贸广场”写字楼物业。2005年,和记港陆以3亿美元的代价购入该物业,转手之间预计收益为21亿港元。

2008年6月6日,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2008年1月1日至6月5日,李嘉诚旗下的豪宅御翠豪庭所售出的128套房源均价为44734元/平方米,而6月6日新推出房源的御翠豪庭,该批成交的162套房源成交均价为33806元/平方米,较上批跌了10928元/平方米,跌幅24.4%。

2009年1月初,李嘉诚以5.2万~12万元/平方米的低价抛售黄金城道商铺,黄金城道一期商铺报价已高达12万~14万/平米。

2009年1月中旬,李嘉诚旗下的御翠园别墅项目中8栋商业别墅,以5.35万~7.5万元/平方米的低价抛售,并计划将小区会所一并出售。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只是李嘉诚上海物业抛售计划的一部分。

据媒体报道,长江实业上海公司市场部负责人透露,“公司2008年持续不断地抛售物业主要是为了今年(2009)有一定现金流拿取浦东花木一块位置更好的地皮”。

狂抛航运银行股增持自家股。从2007年开始,李嘉诚在股市上的操作策略很清楚:减持中资股,同时低价增持“长和系”股份。

香港交易所公布的交易资料显示,自2007年年9月以来,李嘉诚通过减持南航、中国远洋和中海集运,共计套现超过90亿港元。其中,中国远洋是李嘉诚年内累积减持金额最大的股份,通过前后六次减持,李嘉诚从中套现51.67亿港元。而通过减持中海集运,李嘉诚也获得了约24.04亿港元现金。2009年1月7日,李嘉诚基金会以每股1.98港元至2.03港元价格配售其持有的中国银行20亿股股份。通过这次配售李嘉诚基金会最多可套现40.6亿元。而该基金会购得这批股票的成本价为每股1.13元。照此计算,此次减持该基金账面净获利最高达18亿元。

从2007年5月至2008年,李嘉诚对于股市的态度从未改变。他认为,股市投资者一直到2009年都要非常小心。“若投资者趁股市大幅反弹卖出股票便着数,但若在此反弹时买入股票便亏底。”

而对于李嘉诚持续增持自家股份的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李嘉诚的出手或只表示股价当时已跌至吸引他的水平,同时他也希望在趁低吸纳时能增强目前市场疲弱的投资信心。

“好景时,我们绝不过分乐观;不好景时,也不必过度悲观,这一直是我们集团经营的原则。在衰退期间,我们总会大量投资。我们主要的衡量标准是,从长远角度看该项资产是否有赢利潜力,而不是该项资产当时是否便宜,或者是否有人对它感兴趣。我们历来只做长线投资。”

“眼光放大放远,发展中不忘记稳健,这是我做人的哲学。进取中不忘稳健,在稳健中不忘进取,这是我投资的宗旨。”

这是李嘉诚的投资原则,在面临金融危机之时,我们的确应该向这位华人商业领袖学习这种宠辱不惊的精神。精简投资抛地产

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冲击影响,2008年金融风暴再次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市场疲软,消费信心低迷,市场陷入不景气的状态。面对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李嘉诚果断行动,精简投资,保持实力,以便蓄势待发;同时,率先降价抛售地产,快速回笼资金,保障企业财务状况的稳健运行。

为了应对投资环境的变化,2008年10月间,和记黄埔继续施行“持盈保泰”策略,运用保守的理财方法来保全自身。首先全球业务的新投资暂时叫停。当时持有的221亿美元(约1724亿港元)资金,将高达69%——大概相当于1190亿港元以现金来持有,其余的则投资在最稳妥的政府债券上,风险较大的股票投资仅占有非常小的比例,投资企业债券、结构性投资工具和累计期权产品完全没有。同时,计划到2009年上半年之前,将冻结所有未落实或未做承担的开支。

同类推荐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德彪西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德彪西

    德彪西的音乐,像月光一样,从他深邃的灵魂中漂洒向广袤的世界。没有夸夸其谈滔滔不绝,没有急风暴雨翻天复地,没有呐喊和喧嚣,只有真诚的低言细语,精美的幻想迷醉,无言的激情,含而不露的思想。创新的冲击力融化在拉丁化的柔和形式中。
  • 开国第一任省委书记

    开国第一任省委书记

    本书在梳理史料的基础上,生动翔实地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任省(市、自治区)委书记走上岗位的的传奇人生历程,通过这些历史记忆的片段,不仅可以让读者了解到第一任省委书记的革命经历,感受到建国背后的艰辛,还可以激发爱国主义与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 毛佩琦正说永乐大帝朱棣

    毛佩琦正说永乐大帝朱棣

    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是个颇有争议的皇帝。他功勋卓著:他组织编修了内容浩繁规模宏大的《永乐大典》,他建造了当时世界文化史上最强大的海军,七下西洋,使海上丝绸之路达于鼎盛;他五次亲征漠北,维护祖国统一,病死征途……
  • 董竹君:一首激扬的命运交响曲

    董竹君:一首激扬的命运交响曲

    一个旧上海滩洋车夫的女儿,12岁时沦为青楼卖唱女;14岁逃出火坑嫁与革命党人成为都督夫人,却不堪忍受封建大家庭和夫权统治,于29岁时毅然抛弃都督夫人的名头,选择离开;带着四个儿女两手空空回到上海打拼,历尽艰辛创办了上海锦江饭店。她的一生,开始于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1900年,结束于香港回归祖国的1997年,经历了旧中国近代的政权更迭、战争饥荒多事年代,也经历了新中国的建立走向富国之路的时代,她的一个世纪,是中国近现代史风云变幻的缩影,更是一个女人不可多得的传奇。这本书,既是这个了不起的女人一生的缩写,也是她所生活时代的映照。
  • 世说人语

    世说人语

    本书精选了郑逸梅写民国人物风云往事的文章上百篇,撷英采华,所选皆为郑文精粹,其中有文人,有学者,有政客,有名伶,皆为一时之俊杰。可以合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奉旨:皇后要逆天

    奉旨:皇后要逆天

    她,21世纪的王牌杀手。因为一次阴谋意外穿越变成了一只灵狐。他,冷酷腹黑的小王爷,偶然的就收留了她,一颗化形丹,调皮灵狐化身绝世佳人。修仙之路,世人口中冷酷无比的小王爷对她死缠烂打。黑吃黑,一幕幕爆笑的剧情上演了!
  • 妖孽世子追妻难

    妖孽世子追妻难

    一场大火,满地荒芜,带走了属于楚歌的温暖,与亲人天人永隔,与哥哥不幸失散,凡此种种,她一定要千倍万倍地讨回来!十年谋划,只为一朝团聚。只是,这个多出来的北辰世子是怎么回事?她对颜值高的人没有抵押力,尤其是妖孽型的,能离十尺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掌控之瞳

    掌控之瞳

    世间漂流着各种各样的大道之纹,大道之纹的主宰便是掌控之道,又称……掌控之瞳
  • 霸世之妖妖崛起

    霸世之妖妖崛起

    此书用作纪念和我一起在三国志策略版247服征战天下的兄弟。按每一天发生的事记录写成。
  • 迷离的青春三两年

    迷离的青春三两年

    写这篇文章,只想给自己的青春留下点念想,书中的所有都属于虚构的,请不要对号入座
  • 何处知停

    何处知停

    平凡的女大学生和娱乐圈“巨糊”男团主唱的故事,琐碎日常,平淡而温馨。
  • 重生之悍妃休夫

    重生之悍妃休夫

    姬莲心,孤女一枚,某大公司的一名小职员,经过四个春夏五个秋冬,终于荣升为部门经理。可是天妒英才,还没上任就惨遭车祸。或因怨气太重,死后重生,华丽丽地穿越了!可是……世上最苦逼的不是人活着,钱没了;也不是人死了,钱没花完;而是穿越之后没有成为公主小姐,却成为了一个穷山恶水里的村姑。好吧,村姑就村姑吧,可是,为啥是睡在粪坑里?什么?被自家奶奶设计了?寒冬腊月里被自家妹妹带着外人脱光光扔进了臭猪圈?好吧,我是个有修养的文化人,不跟村姑一般见识。什么?找上门来生事?还敢勾引我家小白脸?了不得!姬莲心磨刀霍霍向村姑,三尺青锋直逼贱人咽喉!什么?我家的小白脸居然是只皇帝?三宫六院满庭妃?欠收拾!姬莲心怀抱炸药炸皇宫,太后皇后贵妃……惹我者,统统化作齑粉!PS:本文有些虐,虐的很温情;本文不乏喜,喜的很通透。【精彩情节】☆商珏道:“莲心,你知道的,朕的心里从来都只有你,朕也希望朕的第一个孩子是和你的。只是,贵妃既然怀了朕的孩子,朕便会珍惜他。”珍惜他?珍惜他跟别的女人的孩子?姬莲心很是心酸,面上却是笑着的,那笑容里,饱含了太多的凄凉和心酸。“你走吧,我不想再看见你。”“你……”商珏有些愠怒的瞪着她,“姬莲心,你既然爱朕,朕有了皇子,你就应该为朕高兴。朕是你的天,只有你来包容朕,而不总是让朕来容忍你!”终于,他终于把心里话说出来了!何为天?姬莲心回视着他的眼,完全无视他的怒气和自以为是的霸道,“商珏,我告诉你,我姬莲心从来就不信天。天若把我逼急了,我就给他捅个窟窿下来!”☆☆“皇上,皇上,淑妃娘娘把贤妃娘娘的舌头割下来了!”商珏懒洋洋地抬眼,“莲心她从不做没缘由的事,定是贤妃招惹了她。”来人怯蠕半日,“贤妃娘娘说,说,说淑妃娘娘怀的孩子不是皇上您的,是辰王的。”商珏龙颜大怒,拍案而起,“贱人,割舌头真是太便宜她了,朕要割了她九族的脑袋!”底下的人默默低头看脚尖,皇上您好像也在贤妃的九族之列啊。……“皇上,皇上,淑妃娘娘把皇后娘娘的凤栖宫给炸了!”商珏执笔的手一顿,“莲心可有伤着?”来人冷汗,这个时候他关心的不该是皇后吗?“回皇上,淑妃娘娘安然无恙。”“那就好。”“可是皇后娘娘……薨了!”商珏愣了一下,淡淡道,“这种事找礼部收尸就行,不要来烦朕。”……“皇上,皇上,淑妃娘娘……”商珏头也不抬,“不管是割舌头还是炸皇宫,随她欢喜,不必再来报。”“淑妃娘娘没有割舌头,也没有炸皇宫,她飞走
  • 萌妻来袭:霸道总裁爱上我

    萌妻来袭:霸道总裁爱上我

    父母莫名其妙的将她嫁给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冰山男。“天哪,我还是未成年啊!”她莫名其妙接受了时间最快的订婚,莫名其妙的从自家搬进了那个男人的家。“天哪,我还是未成年啊!”这样糊里糊涂的进入了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时间随风逝,高冷的冰山男似乎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样难以相处。晚上怎么会做这样的梦?“天哪,我还是未成年啊!”未成年少女卫玮玮因为父母任性的决定嫁给了霸道总裁商榷文,两大家族相约卫玮玮成年之后举行婚礼。而在成年之前,她搬进了商家,和商榷文开始了一段诙谐,搞笑,浪漫,温馨,腹黑,甜蜜的相处之旅。这份只是契约的感情,会被月老祝福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