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05100000004

第4章 创新能力概述(3)

农业经济时代是看有地无地,工业经济时代是看有产无产,知识经济时代是看有知无知。每个时代都有自已独特的标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其说成为了与劳动、资本、土地相并列的生产要素,倒不如说成为了唯一具有意义的经营资源——拥有知识资源的企业和人在控制机会的分配,在制定企业的规则,在调节市场旋律的节奏,不具备知识资源的企业和人则只能跟在后面跑。未来学家托夫勒因此认为知识会在知识经济时代成为所有资源的最终替代物,就像货币在工业经济时代成为所有商品的“一般等价物”一样。人们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主要决定于对知识的支配和对沟通手段的控制。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力和实力,将会由你有多少土地、工厂、设备等有形资产,转移到你有多强的认知能力、服务能力等无形资产上去。并且,你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中所含价值的大部分,也将由以知识为基础的看不见的资源——如技术诀窍、产品设计、营销方式、企业形象、员工的创造性和组织的革新性等开发利用状况所左右。

在知识成为基本竞争力的企业,优秀的知识劳动者将成为最大最重要的资产。在这个知识劳动者群体中,“知道”如何支配知识的知识管理者(就像资本家“知道”如何有效地支配资本一样),更是至关重要的成员。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明天的管理者,不仅仅知道如何管理“人”,还必须具备管理“人的知识”的能力;他重视的不再是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而是知识生产率的高低。他必须知道知识是如何创造、交换、销售和使用的。

(二)企业的知识平台

知识对经济非常重要并不是什么新思想,单纯强调知识的竞争力也无助于知识的创新。高科技企业中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关键是如何建立有效的知识创新体系。中央领导同志一直在反复强调知识创新。企业要的是“做实”,理论研究的使命就是搞清知识创新的机制。为此,我们首先要讨论企业知识平台的结构问题。

企业知识平台是由各种不同类型或状态的知识构成的。按经合组织(OECD)报告的说法,这些知识分为四种: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际知识(Know-who)。这四种知识又可分为两类,知道是什么和知道为什么的事实知识与原理知识属于信息类知识,知道怎么做和知道是谁的技能知识与人际知识属于隐含类知识。企业的知识平台上不可能缺少其中任何一类知识,但是,这两类知识对于企业的知识创新,却起着本质不同的作用。

信息类知识是企业比较容易从市场上通过交易取得的知识,有的甚至可以很便宜或免费得到,因而企业可以不必过多地储存信息类知识,只要建立好信息网络,到用时能很快接近并取得就可以了,对这类知识一般不需要花大力气去创新,重要的是吸收、使用和扩散。但是,知识平台上的另一部分——隐含类知识,就很难从市场或正式渠道上取得了。有的是出高价也不一定能拿到,有的是买得到却不一定会用,或形不成真正的竞争力。隐含类知识往往需要企业自身较长时间的学习、体验和领悟才能得到。比如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企业买了国外一些专利技术,连先进设备一起引进来了,但就是生产不出与国外同样的产品,最后明白了其中还有诀窍(Know-how)即技能知识没有学到手。知识不配套,好的产品就生产不出来。有时这个诀窍可能并不难,但要知道谁有这个诀窍,怎样把人请过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人际知识(Know-who)。而企业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承载这些人际知识的人际网,也不是三两天一蹴而就的。企业知识平台的这一角,需要花大力气去建设,企业知识创新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不断增加这类隐含知识。事实上,这类隐含知识正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大多只能靠自己去创新。

(三)知识创新的三大特征

高科技企业是有组织的科学家群体不是科技个体户,这就决定了高科技企业的知识创新不仅有个体创新,而且有组织化创新。存在组织化知识创新机制、并达到比科技个体户创新更高的知识生产率,是高科技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如何使高科技企业。内的个体创新和组织化创新形成高效的互动关系,就成了知识创新体系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知识创新不仅指技术创新,同样包括管理创新。高科技企业一般站在技术及管理发展的前列,其知识创新或新知识的产生往往具有三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多用比喻和象征性的词来表达新知识。

如联想用“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来描述其管理三要素,用“平底快船、大船结构和舰队结构”来比喻其组织机构。

第二个特征是为了传播和扩散知识,必须使个体知识为组织成员共享。新的知识创新总是由个体创新开始的,没有某个关键人物的个体创新,就不可能有组织化创新。但是,某个个体的可能一闪即灭的“火花”式新创意,如果不转换为组织成员共享的知识的话,其作用和价值会极其有限。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摸着石头过河”的社会变革思想,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讨论、对话、观察、体验,为广大中国人所理解、接受和达成共识,显现出了无比的社会推动力,引导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成功。共享是知识创新中一个第三个特征是知识创新往往伴随着混沌和危机。企业某个关键人物的“新知”向组织内其他成员传播时,经常会使组织陷入混沌和产生观念危机,因为提出“新知”者几乎无法用明确的语言来表述他的见解,即使他能够说出他人也不一定能够准确理解,这种“新知”往往只给人一个大概的“方向感”。新的知识正是由这种混沌状态之中产生的。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

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指出,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框架。

一、充分认识加强自主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

坚持自主创新,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现代科学技术,这是我们党领导科技事业一以贯之的重要方针。在当今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下,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这是我国加速科技进步的重要途径。同时,我们更应当认识到,我国科技进步必须牢牢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点之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

第一,加强自主创新是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我们是在人口多,底子薄,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高投入和资源的高消耗。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势在必行。

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则是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只有科技和人才要素的全面介入,大幅度提高创新能力,才能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才能突破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制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第二,加强自主创新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有自身特定的国情和战略需求。实践也证明,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需求,我们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实现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大力推动以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为特征的创新浪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为世界文明进步做出更加杰出的贡献。

二、积极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战略选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能力建设和环境优化等方面形成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

第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成为全党全社会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决心。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加快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我国应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挑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全党全社会都应当深刻认识到,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没有过时,“两弹一星”的精神没有过时。我们要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根本途径和手段,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靠的就是这种精神。我们要继续弘扬创新精神,鼓励科研人员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锐意创新,不断推进科技事业的繁荣发展。要努力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大意义,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第二,深化科技改革,优化自主创新资源的配置。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要求。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宏观协调机制,完善推进自主创新的宏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破部门之间,地方之间、军民之间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格局,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努力促进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综合集成。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目标,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等各类科技力量的积极性,形成协调一致、分工合作和紧密联系的良性机制。

第三,加强领导,落实政策措施,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良好条件。各级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这一战略方针的认识,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推动自主创新。充分发挥政府宏观协调和管理职能,组织和集成社会创新资源,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和其他社会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

制定系统的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包括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政策,促进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政策,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加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政策等。建立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对于科技的投入,较大幅度提高财政科技投入水平。同时,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资本市场体系,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源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

三、把握自主创新的关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并明确要求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重大战略。党中央做出的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必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必须正确领会自主创新的实质,结合本地实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完善措施,奋力推进,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增强自主创新意识

自主创新,关键在自主,核心在创新。当前我们自主创新的能力还不强,许多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仍大量靠进口。这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寄人篱下的日子是很不好过的。当前对自主创新,要克服以下几个误区:一是重创新的过程,轻创新的结果或者是创造成果的提升;二是重创造的数量,轻创造的质量,中低端产品多,高端产品少;三是重一般的技术创造,轻科技含量高的、核心技术的创新;四是只顾创新,不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五是重引进国外技术,轻国内研发力量开发,特别是原创性的创新。我们实施自主创新的战略,就是要牢固树立以我为主的思想,以掌握核心技术、发展壮大知识产权储备为宗旨,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全面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保证自主创新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提高集成创新能力

集成化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集成创新是加速科技发展,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单项技术研发和单项技术创新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内容,但以单项技术为主的研发,如果缺乏明确的市场导向及其他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将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

我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一是必须围绕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集成科技力量,滚动实施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关联效应大、支撑产业升级的重大产业科技攻关,解决制约主导和支柱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二是鼓励开发成套设备中的关键配套技术,提高产品工艺水平,促进装备业发展;三是要积极推进具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创新,确立市场优势;四是坚持以大企业为主体,引领和组织自主创新活动,只有大企业才能大规模进行专利的申请、购买、储备、加工、改进和产业化,大量进行集成创新。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提高引进、消化、创新能力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做人做事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做人做事课

    本书将成功做人做事的道理融入一个个清新优美、积极向上、充满哲理的小故事中,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指导并鼓舞青少年,为他们开启一扇成功做人做事的智慧之门,使他们从中有所启迪、感悟和收获。
  • 年轻人要懂得的88条处世智慧

    年轻人要懂得的88条处世智慧

    本书共九章,内容包括:刚柔并济好做人,机智灵活知变通真聪明深藏不露,小聪明自取其辱可低调不可低能,可平凡不可平庸等。介绍了在为人处世方面,要掌握好分寸,学会智慧灵活地处理工作、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 成就一生的217个好习惯

    成就一生的217个好习惯

    人们日常生活和繁杂的工作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为人所忽略的习性——习惯,这竟是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平坦与坎坷,失败与成功,乐观与悲观,失意与得意的关键因素。习惯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行为,没有好习惯,很难成功,没有坏习惯,很难失败,习惯是由一个人行为的累积而成定型,它决定人的性格,进而成为决定人生的重要因素。性格随和的人能较好地适应环境,而性格乖谬的人则会成为环境的牺牲品!
  • 看我七十二变

    看我七十二变

    本书论述了改变在人走向成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大家在生活中哪些方面应该改变自己,如何改变自己提出了实质性的建议。
  • 如何突破人生困局

    如何突破人生困局

    本书包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容易步入困局的十种人、思路决定你的出路、冲破职场桎梏、化解内外的困惑等。
热门推荐
  • 逆袭时代骄傲千金

    逆袭时代骄傲千金

    星夜家族,荣华富贵;一场车祸,却让美好断送。看星夜羲与梁冉的叛逆生活,爱情虐恋。
  • 我穿成了蒲松龄的女鬼

    我穿成了蒲松龄的女鬼

    现代女性聂小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不仅穿越到了古代,还变成一只半透明的鬼,她能看到别人,别人看不到她。她能悬浮在空气中,也能变小藏在锦囊里,她变得无所不能,却也变得一无所有。就在她寂寞得发疯的时候,她发现,唯一能看到她,触碰到她的,只有一个小男孩。——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叫做:蒲松龄。※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真的是天选之子

    我真的是天选之子

    (敲黑板)穿越之后第一件事是做什么?先赚钱!怎么赚?当然是从文抄公开始做起!然后呢?……陈天来没有说话,他默默掏出一个小册子。封面上写着《兼职生涯30讲》飞升途中的陈天来被拍了一块砖头,穿越到另一个世界,身无分文的他凭借地球的经验,一步步走上修真界商业大佬的位置。本书又名《我在异界开超市》《零基础穿越指南》《陈天来的财富人生》《永不放弃-大佬的创业24堂课》……【轻松种田,欢迎入坑】
  • 人生平淡可否诗化

    人生平淡可否诗化

    人生感悟在狂欢之后,走出人群走进自己。独白的声音常常如此清晰。
  • 保险帝国

    保险帝国

    作为名校保险专业高材生的江浪,毕业后对未来充满信心,却接连遭遇了工作、生活、爱情的极度失败。他情绪彻底崩溃后指天大骂,老天爷毫不犹豫地赏给他一道闪电,谁知他非但没被劈死,反而被十七年后的自己附体。从此他有了更高的目标。继续混日子?不存在的!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二十一世纪初,他一无所有,他巍然矗立,他要打造属于自己的保险帝国!
  • 伊人录

    伊人录

    人要体现出好与不好才接近生活,女主非傻白甜脾气有点骄傲有点不羁有点所以情节有时候也气死人,又爱又恨的类型。男主的话,正常类型。关于长时间相处最重要的除了包容与理解,再无其他。
  • 逆天帝后挺嚣张

    逆天帝后挺嚣张

    这是一本新手之作。莫名其妙的穿越,奇幻惊险的异世大陆
  • 腹黑王妃惹不起

    腹黑王妃惹不起

    她,21世纪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杀手女王,腹黑狡诈,却因为一次任务一朝穿越为宸王朝丞相府的懦弱三小姐周雨沫。当懦弱的三小姐不再懦弱,取而代之的是无与伦比的腹黑狡诈,且看她如何在宸王朝傲世而立。他,宸王朝的战神王爷,从出生到现在从未打过败仗,也是皇帝最为疼爱的二皇子,被皇帝赐国号封为宸王,睿智,腹黑,狂妄是他的代名词。当21世纪的杀手女王遇到同样腹黑狡诈的宸王爷,又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逐客

    逐客

    我在平地看你,你在阁楼上看他,他在高塔上仰望天空…………四块破碎的石板画,追逐的是一个怎样的彼岸?
  • 花引扶苏

    花引扶苏

    天地初始,具备人这一形态的并非只有人类,它们是披着人皮的猛兽,拥有惊世的美貌与无与伦比的力量,高傲而美丽,却又只能靠吸食人血才能得以生存的可悲生物,被人类敬畏之为「神颜鬼族」。三千年前的那场大战,天守族与人类共同围剿了神颜鬼族,从此流传了万年的血之一族埋葬于历史的尘埃里。随着神颜鬼族选帝使狐的苏醒,沉溺了三千年的鬼,再次蠢蠢欲动。鬼族王位之争,追寻力量与记忆之旅,身世之谜,鬼族与人类的结局将何去何从?名字,是最短的咒,即便形体消融,名字也能得以永存。“紫苑,叫你紫苑怎么样?是这些花儿的名字。”血,是最毒的药,直到饥渴到化为尘埃……“我也只渴望着你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