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75900000001

第1章 痰瘀的概念与发病 (1)

第一章 痰瘀的概念与发病 (1)

在祖国医学里,“痰”和“瘀”是指人体脏腑功能失常、津血运行失调,停聚于体内或局部的两种概念不同的病理产物。它是在人体脏腑功能病变的情况下或外邪(风、寒、暑、湿、燥、火及疫毒)侵袭导致发病,造成津血在体内运行输布障碍,停聚于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影响津血在经脉内正常循行。这些病理性产物的存在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加重,成为致病的毒邪。

津液是指人体内部一切滋养组织器官、濡润孔窍关节的正常水液而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包括唾液、胃液、肠液、关节腔内的液体以及泪、涕、汗等。水液摄入人体后,通过胃的“游溢精气”,经脾吸收“散精”,为胃行其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肃功能,通调三焦水道,期间有清有浊,清中之清者,经肺宣发,运载到全身各部乃至肌腠皮毛。清中之浊者,经肺的肃降,三焦的决渎,下归于肾,经肾阳的气化作用,其浊中之清者,气化上升于肺,布散全身;浊中之浊者,输入膀胱排出体外。

血液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经心肺的气化作用而成,故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内经》)的说法。血液的生成是以水谷精微、营气和精髓作为物质基础,通过脾(胃)、肺、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活动才能完成。血液生成之后对全身各部起着濡养和滋润作用,所以《难经二十二难》说“血主濡之”。

津液和血液都是构成人体的基本营养物质,也是脏腑组织器官进行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津液和血液的生成同源于饮食的水谷,生理上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对人体起着滋养作用。津液在运行过程中既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同时担负着供应人体组织器官的需要。津液和血液同出一源,生理上密切相关,相互转化,相互依存,“津血同源”决定了盛则同盛,衰则同衰的相关性。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致病。津液不循常道,或者停聚于人体局部组织器官,或津液的质量发生变化,稠浊积聚,常可引起人体血液运行不畅。血液在脉管中的正常运行被破坏,不循常道溢于脉外,或血液停聚不行,或血液的质量发生变化,出现稠、浊、黏、凝、聚的病理改变,影响血液的正常循行,或血液瘀积在脉管内,使血液循行的通道狭窄涩滞不畅,从而导致体内或局部的血运障碍,同时也常引起人体内或局部津液的循行失常。这就是病理上的“痰瘀相关”论。

生理上的“津血同源”推理出病理上的“痰瘀相关”,演绎出“痰瘀同治”的论点。痰瘀毒邪论是经过反复实践,反复应用,从而得出:①津液、血液同源于饮食的水谷——“津血同源”。②津液不行凝化成痰,血溢脉外停聚成瘀;痰凝碍于血运,以致成瘀;瘀阻滞于津行,以致成痰——“痰瘀相关”。③痰瘀为病:治痰需当活血,使痰消瘀散;治瘀须应化痰,使瘀消痰除,“痰瘀同治”。从而得出疑难病证治痰不忘活血、化瘀须当祛痰的痰瘀同治的治疗思路。

由于痰瘀病邪形成的病因不同、正气的强弱有别和病邪侵犯人体后的部位、范围对脏腑影响的程度有差异,所以病理变化亦有区别,临床表现比较复杂,病邪性质寒热错综难辨,正气强弱虚实夹杂难分,且日久不愈而成疑难顽症者居多,给辨证治疗带来了困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疑难顽症治不难,化痰祛瘀放在前”,实际运用中“若是效果仍不验,药物应把风药添”,祛风药可提高化痰祛瘀药的疗效,故有“化痰祛瘀的增效剂”的说法。

在实践中,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痰瘀相关病”,在认识中不断掌握痰瘀病邪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以“痰瘀同治”的思想观点,选用行之有效的化痰祛瘀药物,解决久治不愈的疑难顽症,改善其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这对于挖掘祖国医学宝库,继承发扬中医事业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津液与血液的关系——津血生理同源论

津液和血液都是构成人体的基本营养物质,也是脏腑组织器官进行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津液和血液的生成同源于饮食的水谷,生理上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对人体起着滋养作用。津液在运行过程中既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同时担负着供应人体组织器官的需要,起着滋润作用。《灵枢·痈疽篇》说:“津液和调,变化而赤是为血”,意思是说人体的津液和血液是相互补充的,当人体疾病造成的大出血,致使血液流失引起循环容量不足的时候,此时人体组织内的津液通过渗透作用进入血液的循环,以补充人体循环血量的不足,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当人体由于疾病导致的高热大汗、呕吐、腹泻引起体液严重不足时,人体血液中的部分津液水分渗透到人体脏腑组织器官之间,以维持其功能活动。

《灵枢·营卫生会篇》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即说明血和津液(包括汗液)在生理上生化同源、密切相联的关系,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为病。所以古代医学家早就有对失血的患者,不要用发汗法;对失液伤津的患者,禁止使用泄血疗法的明训,故有“津血同源”或“血汗同源”之说。因此,我们认为:①津液和血液同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即“津血同源”。②津血循环同运行于一身,血液循环应包括津液循环的体液循环。③在体液循环中,根据生理的需要,津液可进入组织器官之间,进行滋养和润滑的作用,也可以渗入脉中补充人体的循环血量,而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④津液和血液都是液态物质,都有濡养和滋润的作用,与气相对而言,二者都属于阴的物质,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津血生理同源论。

二、痰是津液在病理状态下的产物和致病因素

痰饮涉及的范围很广,广义的痰饮是指《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所划分的四饮: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狭义的痰饮是指四饮中的痰饮。至于留饮、伏饮,皆因痰饮之邪留而不去,伏而不出而命名,包括在四饮之内。本篇所讨论的主要是广义的痰饮,自隋唐至金元以后,在痰饮病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痰证学说,所以饮积可以生痰,痰与饮的区别,在于质之清稀、稠浊,故二者同属一物,既有区别又互相关联。

“痰饮”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后导致水液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病理产物。至于以上“四饮”的名称是根据痰饮病邪停聚的部位各异和痰饮的性质清稀稠浊而命名,即稠浊的为痰,清稀的为饮。根据临床上的表现,“四饮”实属一物即谓痰饮。至于痰和饮的区别:津液在病理状态下的产物,性质上的区分实际上没有意义。本书中凡见到“痰”症,即含“饮”之意,以此说明。

传统上认为痰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之分,有形之痰指听之有声,触之可及,视之可见而言;无形之痰是指看不见的有排出来的实质性痰液,但有痰饮的常见症状,头晕目眩、四肢困重、恶心呕吐、胸闷心悸、昏不知人等。亦有“热煎津液成痰”“寒凝阴液成饮”的观点。

痰饮的成因多有中阳素虚,脾失健运,三焦气化失于通调,脾胃转输无权,上不能升输养肺而通调水道,下不能降归助肾以蒸化开合,肺、脾、肾三脏功能障碍,津液输布与排泄失常,以致水湿停聚而成。可在各部停留,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可随循环而无所不至,从而形成各种病变。在临床上,由于痰饮停聚的部位不同而症状各异,痰滞在肺,可见咳嗽吐痰,胸闷气喘;痰阻在心络,胸闷疼痛,心悸不安;痰迷心窍,神昏痴呆,脑窍失灵;痰阻在胃,呕吐痰涎,痞满不舒;痰在经络筋骨,可出现瘰疬痰核,或肢体麻木,或留注阴疽,肿胀疼痛;痰浊上蒙于头,头昏脑胀,思维不清,反应迟钝;眩晕昏仆,半身不遂;痰气结于咽喉,可致咽中如梗,如有异物;痰停胸胁,则胸中疼痛,咳嗽加重;停于膈上,则咳喘不能平卧,胸胁疼痛等。

同类推荐
  • 疾病早期信号及预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疾病早期信号及预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如何从身体表征诊断身体状况?疾病的早期信号,早知道,早预防。许多疾病都有初期、中期和晚期几个阶段,而且疾病的发生会表现出一些特有的症状,如果人们能够在疾病萌芽之时就及时发现并合理治疗,多半疾病是可以治愈的或者能得到控制。比如额头皱纹突然增加,预示肝脏负担过重;脸色发黄,还常伴有身体疲倦,很可能是黄疸肝炎;足关节肿大可能预示患有糖尿病、风湿病;面色过于红润,可能患有心脏病;身上黑痣一直在变大,则可能是皮肤癌的前兆等。
  •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本书共分十七章,内容包括:绪论、细胞、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并附有相关的实验要点。
  • 医务管理工作实用手册

    医务管理工作实用手册

    本书详细介绍了医院医务工作的流程以及医务工作相关的法律解读,能帮助医院医务工作人员,临床医生更好的开展工作,并知道临床医务人员依法行医。
  •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为了进一步落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发挥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服务特色,提升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经过精心遴选,我们编写了《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本书依据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要求,汇集了近年来国务院、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开下发的相关文件,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中医药文化建设、科室建设为重点,便于医院领导、各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系统掌握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政策、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知识及管理知识,同时,也可作为医院及科室开展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相关工作的依据,增加医院日常管理及监督考核的针对性和客观性。
  • 不孕症名医秘验绝技

    不孕症名医秘验绝技

    从西医和中医的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了对不孕症的认识及诊疗方法。后4章作者列出了收集、整理的各名家治疗不孕症的名医秘验绝技、专家经验良方、常用中成药及食疗妙方。全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专科医师及广大不孕症患者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风云小子

    风云小子

    因为收留之恩,他助恩人成就一番霸业。可惜在恩人进入巅峰之时遭人暗算,不知生死,他也被一神秘老头掳上深山老林。几年之后,他学艺下山,不料淋雨生了一场大病,幸得一女子相救,这次,他发誓再也不会让恩人受伤......
  • 别了别了无巧不成书

    别了别了无巧不成书

    你曾是我年少的欢喜,现在却成为我的意难平。我从未后悔遇见你,但如果重来,我希望永远别了所谓的巧合。你知道吗?事间哪来所谓的巧合。然而,无巧便不成书。
  • 三世君未归

    三世君未归

    他是冰冷绝情的上仙,她是看似人类,实为妖精的女孩,一朝有缘,她成了他的虚名徒弟。而当她对他日久生情时,他却因为发现她是妖,毫不留情的取了她首级。“如果有来世,愿我们永不相见。”彼岸花开泪流情断,爱恨三世缘定今生。“其实,我是爱你的啊……”
  • 明伦汇编官常典刑部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刑部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饕餮之主

    重生之饕餮之主

    命运莫测,吞噬天下,神话再现,劫命并行,王者之路皆在脚下!
  • tfboys之:冥界公主我爱你

    tfboys之:冥界公主我爱你

    一个冥界公主,爱上了tfboys的对长,一个冥界郡主,爱上了tfboys的萌萌哒对员,一个冥界重臣之女,爱上了tfboys的高冷队员,本书讲述了,爱,恨,情,愁。。。。。。
  • 梦游二次元

    梦游二次元

    少年原以为仅仅是梦境的世界,陡然成为了确切存在的真实位面。随着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出现,憧憬着这一切的少年,踏上了属于他和她们的冒险之旅。拿起手中的剑,守护珍视的一切————梦游二次元
  • 禾秋与解忧研究所

    禾秋与解忧研究所

    关于情绪的一个故事,有时候没有情节,只剩情绪。禾秋:给半个世界就够了,可以吗?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巴尔扎克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巴尔扎克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陛下的麻烦女人:妃子爱惹祸

    陛下的麻烦女人:妃子爱惹祸

    什么!她穿越到古代一天不足,竟然被暴君安上淫乱后宫的罪名?有么有搞错啊,想她苗芷云二十年来一直守身如玉,现在居然被说成淫娃荡妇?啧啧,怎么半途跑出来个太子啊,且年纪比皇上少不了多少,相貌好,品行好,行,暴君怀疑她偷腥是吧,那她偷给他看好了,给他戴顶绿帽子瞧瞧…气死他个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