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72900000034

第34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5)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5)

干石斛 12克

炒远志 10克三诊:前方连服5剂,睡眠较好,但仍不实,心烦口干,均见轻减,舌苔薄白,已无厚黑之象,拟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化裁,并施针灸治疗,以期速效。

【处方】

川黄连 5克

陈阿胶 10克(另烊兑服)

桑 枝

寄生 各18克

怀牛膝 12克

双钩藤 12克

朱寸冬

茯神 各10克

干石斛 12克

炒远志 6克

杭白芍 10克

炙甘草 5克

合欢花 10克

茺蔚子 12克

夜交藤 15克

生枣

栀仁 15克

6克另:生鸡子黄2枚(分2次调下)。

四诊:又服5剂,睡眠比前更好,口渴心烦均减轻,头尚晕,小便有时黄,原方再服3剂。

五诊:服药后睡眠已达7小时之多,头晕见好,精神转健,自觉右脚有血往下行之感,手微酸,右臂痛,再予丸方,仍配合针灸治疗。

【处方】

绵黄芪 18克 野党参 60克 地 龙 30克

净桃仁 60克川红花 30克蕲蛇肉 60克

川桂枝 30克全当归 60克明玳瑁 30克

明天麻 30克酒川芎 30克杭白芍 60克

白蒺藜 60克大生地 60克天 冬 30克

五味子 30克干石斛 60克麦 冬 30克

何首乌 30克真黄精 60克东白薇 30克

金狗脊 60克川黄连 30克酸枣仁 60克

磁朱丸 30克云茯神 30克怀牛膝 60克

远志肉 30克夏枯草 60克条黄芩 60克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日早、晚各服1丸,本方可服半年,感冒发热时停服。

【解读】

本案为素患原发性高血压,突然脑卒中后,虽经抢救,生命已保,而半身不遂,口,语言不清,未能恢复。经服温胆汤加减采取化痰通络之法,使其血络通畅,实虚调节,诸症逐次减轻。再进安神,清虚烦之法,得能安睡。精神逐渐恢复,使正气充沛,气血和谐,血压恒常,症状当可指除。丸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以补益气血,通调脉络,巩固疗效。患者服丸药半年,经追访知食睡均好,精神旺健,已能扶杖行动,语言清晰,谈笑如常。嘱再配前方以冀痊可。综观各诊,辨证精细,用药恰当,通补各有先后,温清皆有比例,步骤分明,理法井然。

磁朱丸——秫米(见第164页)。

桑寄生——桑枝(见第182页)。

紫石英——紫贝齿(见第164页)。

朱茯神——朱寸冬(见第26页)。

阿胶——黄连(见第260页)。

生枣仁——生栀仁(见第164页)。

何首乌——白蒺藜(见第44页)。

桃仁——红花

桃仁破血行瘀,润燥滑肠;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桃仁破瘀力强,红花行血力胜。二药伍用,相互促进,活血通经、祛瘀生新、消肿止痛的力量增强。

桃仁、红花伍用,出自《医宗金鉴》桃红四物汤。又名元戎四物汤。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前腹痛,或经行不畅而有血块、色紫暗,或血瘀而致的月经过多、淋漓不净。

天冬——麦冬(见第92页)。

二、中 经 络

范某 男 39岁

平素血压高,经常觉头脑发胀、昏晕,看书更觉不适,视物模糊。就诊前3周,突觉语言、咀嚼时口唇活动不便,逐渐加重,右侧口眼斜,饮水顺嘴角漏出,后头皮有时疼痛。经针灸及理疗,稍见好转,效果不甚显著,拟加用中药治疗。

舌苔薄白质略红,脉象弦细而数。

【辨证立法】

平素肝阳亢盛,故有血压增高,头脑晕胀,视物模糊诸症,阳亢风动,风痰窜扰经络,气血阻滞不通,遂致口眼斜,拟用平肝息风,活血通络治之。

【处方】

双钩藤 12克

制全蝎 5克

全当归 6克

节菖蒲 6克

炙甘草 3克

白僵蚕 5克

蒺藜 12克

酒川芎 5克

地 龙 6克

北防风 5克

生蒲黄 10克(布包)

杭白芍 10克

干石斛 15克二诊:前方连服4剂,自觉口角发麻,右眼看书时发胀模糊,后头处仍时疼痛,病属慢性,宜服丸药。

【处方】

白蒺藜 60克 石决明 30克 制全蝎 15克

白僵蚕 30克草决明 30克双钩藤 60克

杭白芍 60克密蒙花 60克酒川芎 15克

地 龙 30克谷精草 60克全当归 30克

干石斛 60克木贼草 15克明玳瑁 30克

细生地 60克寻骨风 30克明天麻 15克

鹿角霜 30克生蒲黄 30克节菖蒲 30克

炙甘草 30克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日早、晚各服1丸。

【解读】

口眼斜,有因外风、内风引起之分,外风宜散,内风宜息,而活血通络则相同。本案口眼斜即由内风引起,施师以钩藤、全蝎、地龙、僵蚕,平肝息风;以蒲黄、川芎、白芍、当归,活血通络,加防风以防外邪乘虚而入,用白蒺藜疏肝解郁,用节菖蒲化浊开窍,用石斛养阴清热。整个方剂配伍,主次分明,照顾周到。服药后患者觉口角发麻,药力已及患处。二诊更从平素肝阳亢盛着眼,加用石、草决明,玳瑁、天麻,密蒙花、谷精草,木贼草等药,加强平肝清热的作用,以从根本解除引起肝风内动之因。患者服丸药100天,口眼斜已完全纠正,而血压也恢复正常,头胀头痛,视物模糊亦随之而愈,已恢复工作。

钩藤——全蝎(见第43页)。

当归——川芎

当归甘温质润,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祛瘀消肿,润燥滑肠;川芎辛温香窜,行气活血,祛风止痛。当归以养血为主,川芎以行气为要。二药伍用,一气一血,气血兼顾,养血调经、行气活血、散瘀止痛之力增强。

当归、川芎伍用,名曰佛手散,又名芎归散。出自《普济本事方》。治妊娠伤胎,难产,胞衣不下等症。《医宗金鉴》谓:“命名不曰归芎,而曰佛手者,谓妇人胎前、产后诸症,如佛手之神妙也。当归、川芎为血分之主药,性温而味甘、辛,以温能和血,甘能补血,辛能散血也。”明·张景岳云:“一名芎归汤,亦名当归汤。治产后去血过多,烦晕不省,一切胎气不安,亦下死胎。”

白蒺藜——白僵蚕(见第44页)。

石决明——草决明(见第47页)。

谷精草——密蒙花(见第236页)。

明玳瑁——明天麻

玳瑁为海龟科玳瑁的甲片,功专清热解毒,平肝镇惊,其质体坚硬重坠,以降为主;天麻辛温,以升散为要。二药伍用,一升一降,升降兼备,清热解毒,平肝息风,镇静安神。用于治疗高热惊风、癫狂痫证、头风头痛、头眩欲扑、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症。

第六节 癫

孟某 男 26岁

病史5年,发无定时,发则突然昏仆,不醒人事,面色苍白,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小便失禁,数分钟后甦醒,醒后头晕、乏力,平时睡眠欠佳,精神不振。

舌淡,苔白,根部稍腻,脉弦滑。

【辨证立法】

痰湿内停,阻塞中焦,升降失常,痰蒙清窍,发为斯疾。治宜建中宫、化痰涎、调升降、镇脑安神。

【处方】

紫石英 15克

贝齿 25克(同打先煎)

白蒺藜 15克

僵蚕 5克

节菖蒲 5克

茺蔚子 6克

云茯苓

神 各10克

广陈皮 6克

地 龙 6克

当 归 10克

磁朱丸 12克

秫 米 10克(同布包)

清半夏 10克

川郁金 5克

川 芎 5克二诊:前方连服6剂,未见发作,殊感轻快,拟前方加力常服。

原方加酒生地10克,白芍12克,炒玉竹12克,明天麻5克,明玳瑁10克。

【解读】

癫是阵发性短暂性的大脑功能失调,神经细胞有异常放电,临床表现为阵发性意识改变或丧失,同时有阵发性抽搐、感觉异常或行为障碍。

癫中医俗称“羊羔风”。其发病机制:风、火、痰、气致使气机逆乱,阴阳失调,风痰上扰神明使然。

本案施师以二陈汤豁痰,紫石英、紫贝齿、磁朱丸、玳瑁镇静安神,郁金、石菖蒲开窍,川芎、当归、茺蔚子通血脉、调气血。

紫石英——紫贝齿(见第164页)。

磁朱丸——秫米(见第164页)。

云茯苓——云茯神(见第29页)。

白蒺藜——白僵蚕(见第44页)。

川郁金——节菖蒲(见第195页)。

明玳瑁——明天麻(见第279页)。

阿胶——龟甲胶——鹿角胶

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肺;龟甲胶滋阴潜阳,益肾健胃;鹿角胶补肾阳,生精血。龟甲胶、鹿角胶合用,名曰龟鹿二仙胶。其伍用机制,明·李中梓说:“人有三奇,精、气、神,生生之本也。精伤无以生气,气伤无以生神,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鹿得天地之阳气最全,善通督脉,足于精者,故能多淫而寿;龟得天地之阴气最具,善通任脉,足于气者,故能伏息而寿。二物气血之属,味最纯厚,又得造化之元微,异类有情,竹破竹补之法也。”二药参合,一阴一阳,阴阳双补,通调任、督之脉,故能大补肾阴肾阳,疗虚扶羸也。再与阿胶参合,补阳滋阴、补血生精之力益彰,通调督、任二脉,补脑、缓急、抗癫的力量增强。用于治疗癫以及虚劳诸不足,症见疲乏无力、失眠多梦、心悸气短、遗精盗汗等。

人乳为阴血所化生。味甘、咸,性平。本品能润五脏,益气血,补脑髓,清烦热,止消渴,泽肌肤,悦颜利肠。用人乳炖化上药者,意即增诸药的功效也。

根据临床观察,在治疗癫时,有些患者服药之后癫发作次数增加,为之正常现象,嘱其继续服用,方可取效,切不要半途而废。

第七节 癔症(脏躁)

谢某 女 26岁

半月前因夫妻争吵,遂有行动异常,感觉错位,语无伦次,哭笑无常。手指颤动,汗出甚多,睡眠不安,大便干结,小便时黄。

【辨证立法】

恙由情志不舒,气机紊乱,阴阳失调,乖气逆乱,以致睡眠不稳,哭笑无常,治宜调理气机,镇脑安神。

【处方】

紫石英 15克

贝齿 24克(同打先煎)

浮小麦 30克

酒川军 3克(后下)

陈皮炭 10克

大 枣 10枚

磁朱丸 12克

秫 米 10克(同布包)

枳实炭 5克

青竹茹 6克

清半夏 10克

生铁落 30克(布包)

朱茯神 10克

全瓜蒌 18克

风化硝 3克(同捣)

炙甘草 6克二诊:前方连服6剂,大便干象已除,日行1次,躁动之象已止,惟有时长叹悲泣,守原方进退。

【处方】

紫贝齿 25克

石英 15克(同打先煎)

首乌藤 15克

白蒺藜 15克

明玳瑁 10克

炙甘草 6克

浮小麦 30克

龙胆草 3克

野百合 12克

焦远志 10克

清半夏 10克

大 枣 10枚

磁朱丸 12克

秫 米 10克(同布包)

朱茯神 10克

节菖蒲 5克

炙黄芩 6克三诊又进6剂,状如常人,嘱上方每周服2剂,以善其后。

【解读】

癔症又名歇斯底里,女性较多,常因社会心理因素引起情绪波动而突然发病。近年来国际上将其分为分离性、转换性两种。分离性以精神障碍为主,转换性是以躯体功能障碍为主。中医称之为“脏躁”。多由情志不舒、思虑过度、损伤心脾、五志化火、腑气不畅、浮火妄动、上扰心神使然。

紫石英——紫贝齿(见第164页)。

磁朱丸——秫米(见第164页)。

全瓜蒌——玄明粉(风化硝)

《内经》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玄明粉咸寒,清热通便,润燥软坚;瓜蒌质润黏腻,润燥通便,清肺化痰,宽胸散结,消痈肿。二药伍用,相互制约,相互为用,以瓜蒌之缓润,制风化硝荡涤通下之势,共奏清热润燥、通便泻下之功,尚无腹痛之弊。用于治疗大便硬结不通等症和习惯性的便秘。

施老习惯全瓜蒌、玄明粉伍用,治疗习惯性便秘,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大便硬结、腑行不畅等症均有良效,且无肠蠕动亢进引起的腹痛等不良反应。据多年来使用之经验,均服1~2剂而解,可谓药到病除矣。

注:玄明粉又叫元明粉、风化硝,就是芒硝经风化失去结晶水而成的无水硫酸钠(Na2SO4)。其制法是:取芒硝溶于水中,加1/10的萝卜片共煮,滤其不溶物,溶液放冷,析出结晶,然后,将结晶收集,晾干,用纸包裹,悬挂在通风处,待其风化成白色的粉末即成。因其系芒硝经风化而得,故又名风化硝。本品味辛、咸、苦,性寒。入胃、大肠经。功专润燥软坚、泻下通便,可荡涤三焦、肠、胃之实热。

清半夏——青竹茹(见第15页)。

枳实炭——竹茹(见第271页)。

陈皮(橘皮)——竹茹

橘皮辛温,理气健脾,和胃降逆;竹茹甘寒,清热止呕,下气消痰。二药伍用,一温一寒,温清相济,和胃降逆,除胃中寒热甚妙。

陈皮、竹茹伍用,出自《金匮要略》橘皮竹茹汤。治疗久病体弱,或胃有虚热、气逆不降而致呃逆或干呕等症。清·张石顽曰:“呃逆在辨寒热,寒热不辨,用药立毙。”张氏之说,颇为重要。丁香、柿蒂,陈皮、竹茹同可治疗呃逆,前者适用于偏寒性者;后者宜用于偏热性者,临证不可不辨,否则投药无效。

同类推荐
  • 病从心治:新医药学引论

    病从心治:新医药学引论

    本书作者从多年行医、习武的经验,依据《黄帝内经》是“君主之官”的论断,论述,得出大部疾病可以通过调整心脏功能来诊疗的结论。
  • 冠心病中西医诊治速查

    冠心病中西医诊治速查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阐述深入浅出,是作者几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升华,并融入了名医施今墨、祝谌予、李介鸣诊治冠心病的宝贵经验。
  • 藏象异论

    藏象异论

    本书专门探讨中医基础理论中有关人体生命生理的基本问题,主要指藏象理论。内容包括:中医哲学、中医五行藏象学说、中医阴阳藏象(气血水火精神)学说。
  • 麻疹新论

    麻疹新论

    麻疹是中医儿科四症(四症指麻、痘、惊、疳)之一,在我国秦汉时期医书里就有记载,经过隋唐到了宋代,对麻疹的描述更为详细,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历代医学家的反复研究,不断地加深和完善麻疹的认识,明代以后就有专门论对麻疹的著作,在麻疹理论、预防和治疗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至今仍为我国医学防治麻疹的有效方法。随着现代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的发展,我们对麻疹的认识治疗和保健又推进了一步,已基本掌握了麻疹预防、诊断、治疗的规律,为了进一步掌握对麻疹防、诊、治的规律,因而编成本书供读者参阅。
  • 近视与弱视防治必读

    近视与弱视防治必读

    本书介绍了近视与弱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性;强调指出:科学的用眼卫生、正确的预防措施、恰当而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本病发生率,控制病情发展和减少并发症的三大关键。
热门推荐
  • 震撼中学生的101个故事

    震撼中学生的101个故事

    当我们阅读历史,阅读生活,总会被一些人的经历和故事所感动,不仅仅是这样,我们还会在他们的身上,得到一些十分有益的启示,而这些启示会激发我们奔向未来的勇气。本书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们对知识的实际需要,通过大量查阅资料,耐心细致地筛选出101个故事,其中既有名人小传、民间故事,又有情感小语、心灵故事、生活小文,还有人生哲理、生存之道,这些无不影响着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使我们积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人生。
  • 少年阿凡

    少年阿凡

    主角开始只是一个在父辈羽翼下成长的孩童,没有什么金手指也没有什么系统,主角在一次次经历中不断长大,走向成熟。本书就是讲这么一个故事也是我的故事
  • 秦丞

    秦丞

    悠悠天地,诸强四起。烽火狼烟,赤地千里。厉兵秣马,问鼎中原。将军百战死,文臣思社稷。皇朝兴,百姓苦,皇朝衰,百姓亦苦。
  • 末世异仙道

    末世异仙道

    末世来临,人们原始的野性终于暴露。就在所有人都陷入深深地恐惧和绝望的时候人类再次进化,异能者的出现将好不容易团结起来的人们再次打散,欺凌,霸占,奴隶……既然世界再无规矩那我们就创造规矩!
  • 穿越之恶女成妃

    穿越之恶女成妃

    一朝穿越,两次变换身份初为“妖妃”,最终也以妖妃祸国而终
  • 余无言医案及医话

    余无言医案及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恶少戏情

    恶少戏情

    没有烦恼,忘记悲伤,所以母亲给她取名忘忧。小学年级,她开始被他恶整,从此闻名就逃。初中他直接当着全班的面,啊,忘忧,你的裙子红红的。。。高中他们家移民去了美国。大学毕业,忘忧进了跨国公司,没有想到。。。他竟然就是自己思念了年的人,有情人是否会像童话故事般有着美好的结局。
  • 重生:帝王红颜

    重生:帝王红颜

    她一身智谋,一袭红衣,为了爱人,甘愿放弃心中大志,一心陪伴,未想,换来的是一纸休书,一句,情与权,他选择权。???为了他的野心,他毁她家族,杀她双亲,剑指她的胸口,而她,凄然一笑,语气悲愤的说道:霍曦城,就算我化作厉鬼,我也必让你此生不得安宁!!!???上天赐予她重生的机会,她是异国公主,却因战败联姻,从未想过他们之间再次见面已是物是人非,她是重生后的窦萱颜,盛阳国的七公主,他却已经从王爷变成一国主宰,天元国的皇帝,但变得只是身份,那份恨却永远不会因为身份的转换而改变!???他,天远国储君欧阳允浩,将来的霸主不可一世,却一心爱着她,为她绒马一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秋雪赋

    秋雪赋

    魔宗派唯一存活后代颜静柔化名颜若雪,生活在一个小村庄平稳地度过了16年,18岁的时候,她偷偷跑出了那个小村庄,她不知道她的身份,她也不知道她体内属于魔尊派的力量快要封印不住了。她来到了昊天派,认识了顾北秋等一些好朋友,她马上就要20岁了,体内的封印也渐渐消失,世人们很快发现了她这个魔宗派的余孽。她将何去何从?顾北秋他们会相信她吗?她又该逃去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