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72900000017

第17章 消化系统疾病 (6)

消化系统疾病 (6)

炒萸连(炒吴茱萸、炒黄连)(见第84页)。

莱菔子——莱菔缨(见第17页)。

车前草——墨旱莲(见第115页)。

五、脾 虚 湿 寒

刘某 男 41岁 病历号 55、10、89

便溏近两年,日行四五次,便前后腹部隐痛,曾经某医院检查为功能性肠蠕动过速,如厕频频,而大便不爽,颇以为苦。

舌质淡、苔白薄、脉象濡弱,右关独甚。

【辨证立法】

经云:“湿多成五泄。”但久泄则伤脾,右关濡弱,舌淡苔白即为脾虚湿寒之征。《金匮要略》云:“脾气衰则骛溏。”故以温中健脾利湿,兼防滑脱为法治之。

【处方】

川附片 10克

淡干姜 5克

紫厚朴 5克

焦薏苡仁 18克

米党参 10克

茅苍术 10克 云苓块 12克

怀山药 30克(打碎炒)

禹余粮

白石脂 各10克(同布包)

炙甘草 6克

二诊:服药8剂,腹痛见轻,而腹泻次数未减,便亦较前畅快,因服汤药不便,要求丸方常服。

【处方】

早服参苓白术丸10克;午服七宝妙灵丹半瓶;晚服附子理中丸1丸。

三诊:服丸药1个月,溏泻次数减少,有时大便正常,腹痛消失,但有时作胀。仍用丸药收功。

【处方】

早服香砂六君子丸10克;午服七宝妙灵丹半瓶;晚服附子理中丸1丸,四神丸6克,居二丸剂之间。

【解读】

本案为久泻伤脾,偏于虚寒之证,故用参苓白术合附子理中治之,肾者胃之关,中阳不足,肾阳亦衰,加用四神丸以善其后。

附子——干姜(见第107页)。

禹余粮——白石脂

禹余粮(见第115页)。

禹余粮功专涩肠止泻、收涩固脱、收敛止血;白石脂为硅酸盐类矿物,又名陶土、高岭土。本品甘酸性平,入走气分,功专养肺气、补脾气、疗虚损,厚肠止泻,收敛止血。二药伍用,固肠止泻之力益彰。用于治疗久痢、久泻诸症。

注:茅苍术:以产于江苏茅山一带者质量最佳,故称“茅术”或“茅山苍术”。

六、脾肾两虚久痢滑脱

刘某 32岁 男 病历号 52、12、298

患肠炎5年,经常发作,迄今未愈,半月前,病势加重,曾便出腐肉状物一块,近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少腹作痛,便利红白之脓状物甚多,日行八九次,里急后重。

苔薄白,舌质淡,脉象沉迟。

【辨证立法】

久痢多属虚寒,观察脉证,是属中阳不足滑脱之象。脾阳不振,胃气不和,则食欲不振。以温补收涩为法,佐以理气燥湿之剂。

【处方】

广皮炭 各5克

朱茯苓

神 各6克

炒萸连 各5克

白术炭 各6克

苦 参 10克

米党参 6克

椿根皮 12克

赤石脂

禹余粮 各10克(同布包)

紫厚朴 5克

炙甘草 3克

补骨脂 6克

煨肉果 6克

血余炭 6克

晚蚕沙 10克(同布包)

干姜炭 5克

五味子 3克(打) 注:引用白粳米百粒布包入煎。

二诊:药服9剂,诸证均减,但矢气甚多,饮食已复正常。拟改服丸药收功。

【处方】

早服附子理中丸1丸;午服七宝妙灵丹半瓶;晚服四神丸6克。

三诊:服丸药15天,大便日行一二次,脓血已少,希配丸药常服以巩固疗效。

【处方】

苦 参 60克

秦 皮 30克

附 片 30克

於 术 30克

干 姜 30克

党 参 90克

黄 柏 30克

薏苡仁 60克(炒)

炙甘草 30克

白头翁 30克

禹余粮 30克

吴茱萸 30克

浸苍术 30克

血余炭 30克

补骨脂 30克

石榴皮 30克

炒银花 30克

川黄连 30克

赤石脂 60克

云苓块 30克

椿根皮炭 30克

煨肉果 30克

五味子 30克

朱茯神 30克

苦桔梗 30克共研细末,怀山药500克打糊为丸。每日早晚各服10克,白开水送下。

【解读】

久痢,则气血亏损,元气耗伤,治之较难,初诊仿仲景理中汤、桃花汤、赤石脂禹余粮丸之意,收涩固脱,温中散寒,并化裁四神丸,温补肾阳。又以湿滞未净,寒热夹杂,兼用平胃散、左金丸以行气导滞,调和平衡之效.二诊则用温补脾肾法,以附子理中、四神丸诸方化裁图治。三诊则综合运用前方,配制丸剂常服收功。

赤石脂——禹余粮

赤石脂以其色赤,膏凝如脂而得名。其酸涩性温,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生肌收口;禹余粮甘涩性平,涩肠止泻,敛血止血。赤石脂善走血分,禹余粮入于气分。二药伍用,相互促进,一血一气,气血兼施,止泻、止痢、止血、止带益彰。

赤石脂、禹余粮伍用,出自《伤寒论》赤石脂禹余粮汤。治伤寒下利不止。《医宗金鉴》用于治疗久痢不止,大肠虚脱,服理中丸而利益甚者。柯琴曰:“然大肠之不固,仍责在胃,关门之不闭,仍责在脾。二石皆土中精气所结,实胃而涩肠,急以治下焦之标者,实以培中宫之本也。”明·孙一奎以赤石脂、禹余粮各60克,水煎服,治大肠府欬,咳而遗溺。张洁古云:“咳而遗矢,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

笔者体会,凡属久泻、久痢(慢性肠炎、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之证均宜使用。若参合补骨脂、肉豆蔻、黑升麻、黑芥穗等,其效更佳。

青广皮炭(青皮、陈皮炭)(见第82页)。

晚蚕沙——血余炭(见第115页)。

云茯苓——云茯神(见第29页)。

炒萸连(炒吴茱萸、黄连)(见第84页)。

补骨脂——煨肉果(见第116页)。

注:煨肉果即用面粉加水适量混合制成适宜的团块,将肉豆蔻逐个包裹,置沙锅内,用武火炒至面皮呈焦黄色,并闻到肉豆蔻有香气为度。取出,放凉,剥去面皮,碾碎。目的是增强其涩肠止泻作用。

赤石脂——干姜

赤石脂善走血分,涩肠止泻,收敛止血;干姜辛开温通,温中散寒。赤石脂以敛为主,干姜以散为要。二药伍用,一涩一散,相互制约,相互为用,温中涩肠止泻之力益彰。

赤石脂、干姜伍用,出自《伤寒论》桃花汤。治下痢腹痛便脓血,日久不愈,腹部喜温、喜按,舌淡,脉迟弱或微细。

注:石榴原称安石榴,为外来移植品,有酸、淡两种,其皮均可入药,其味酸涩、性温,功专涩肠、止血、止泻、杀虫。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滑精、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疥癣。

第十一节 痢 疾

一、湿 热 痢

马某 男 70岁 病历号 51、7、241

前日饮食不慎,骤患腹痛泄泻,一日四五次,腹痛即急如厕,便后有下坠感,微觉恶寒发热,食欲不振。

舌苔薄白,脉象弦数。

【辨证立法】

年已七旬,脾胃本弱,饮食不节,再受外感,则发寒热、腹泻,水谷不分,病出中焦,脉象弦数,内蕴有热。即拟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治之。

【处方】

酒黄芩 6克

连 5克

赤茯苓

小豆 各10克

白通草 5克

白术炭 各6克

血余炭 6克

炒车前子 10克(同布包)

炙甘草 3克

煨葛根 10克

焦内金 10克

焦薏苡仁 15克

炒香豉 10克【解读】

患者连服3剂,腹痛泄泻、寒热均愈。湿热下利兼外感者病来甚急,以仲景葛根黄芩黄连汤治之多效。但因水谷不分,必须加消导利水诸药,其效更著。施师治泻痢诸病常用炭类药,既可促进吸收水分,又可保护肠壁黏膜,用之多效。

黄芩——黄连(见第12页)。

苍、白术炭(苍术炭——白术炭)(见第28页)。

血余炭——车前子

血余炭味苦性平,祛瘀生新,散瘀止血,补真阴,利小便;车前子甘寒滑利,性专降泄,渗湿泻热,通利小便。血余炭以补为主,车前子以利为要。二药伍用,一补一利,相互制约,相互为用,散瘀止血、利尿消肿止泻之力益彰。用于治疗急、慢性泄泻,痢疾等。

白术——鸡内金(见第89页)。

赤茯苓——赤小豆(见第13页)。

注:煨葛根是指将葛根用湿纸包好,埋入热炭中,煨至纸呈焦黑色为度,取出,去纸。其目的是减轻走表发汗的作用。

二、食积兼外感

杜某 男 26岁 病历号 51、7、58

昨晨起发热恶寒,头晕而痛,身肢酸楚,旋即下利赤白,里急后重,日行20余次,腹痛不欲食,小便短赤。

舌苔薄白而腻,脉象浮滑。

【辨证立法】

头痛寒热,表邪方兴,小便短赤,湿郁热蕴,里急后重,腹痛下坠,职是积滞未消。以疏表利湿为法治之。

【处方】

川桂枝 3克

银柴胡 3克

赤、白芍 各6克

晚蚕沙

血余炭 各6克(同布包)

炒枳壳 5克

吴茱萸

黄 连 各5克(同炒)

姜川朴 5克 炒红曲 6克

车前子 10克(同布包)

蔓荆子 6克

赤茯苓 10克

小豆 18克

煨葛根 10克

山楂炭 10克

炒香豉 12克

炙甘草 3克

二诊:药服2剂,寒热晕痛已解,大便脓血减少,已成溏便,日行4~5次,微感腹痛里急,小便现赤涩。表证已罢,着重清里化湿,消导积滞。

【处方】

白术炭 各6克

扁豆衣

花 各6克

酒黄芩 6克

川厚朴 5克

赤茯苓 10克

小豆 18克

吴茱萸

黄 连 各5克(同炒)

白通草 5克

炒建曲 10克

煨葛根 10克

杭白芍 10克(土炒)

青皮炭 5克

广皮炭 5克

血余炭 6克

车前子 10克(同布包)

焦薏苡仁 15克

炙甘草 3克服2剂,诸恙悉除,痢止病愈。

【解读】

痢疾又名滞下、肠癖、下利。为夏秋季常见的急性肠道疾病之一。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积滞于肠中所致。临床表现:起病甚急,畏寒发热,全身不适,恶心呕吐,腹痛泄泻,里急后重,大便初为水样,继则黏液脓血,日行数次。每遇此证,施师多用表里双解之法以柴葛桂枝汤解表散邪,解肌清热,平胃散燥湿运脾,炒萸连解毒厚肠,炒红曲、神曲、山楂消食化积导滞,青皮、陈皮、枳壳、厚朴行气消食,化极导滞,行气消下坠后重之苦。运用炭者,乃施师治病之特色。痢疾的病理变化为痢疾杆菌在结肠、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及黏膜下组织进行繁殖,以致肠壁发炎,黏膜充血水肿以及淋巴结大量增生,继则坏死、脱落、溃疡形成。药理研究表明,炭类药物的本身就有吸着和解毒作用,当炭之颗粒吸着于肠黏膜之后,能起防腐和保护肠黏膜的作用,促使溃疡面早期愈合。

赤、白芍——桂枝、柴胡(见第11页)。

苍白术炭(苍术炭——白术炭)(见第28页)。

青、广皮炭(青皮、橘皮炭)(见第82页)。

炒萸连(吴茱萸、黄连)(见第84页)。

赤茯苓——赤小豆(见第13页)。

血余炭——车前子(见第127页)。

炒红曲——车前子

红曲又名赤曲、红米。为曲霉科真菌紫色红曲霉寄生在梗米上而成的红曲米。其色呈红色,故名红曲。本品甘温,健脾燥湿,和胃消食,活血化瘀;车前子甘微寒,渗湿利水,利小便以实大便,止泄泻、下痢。二药伍用,和胃止痢、行水消胀的力量增强。

血余炭——炒红曲

血余炭消瘀止血,补阴利尿;红曲健脾消食,活血化瘀。二药伍用,和胃消积,健脾祛湿,止血止泻之力益彰。

血余炭——晚蚕沙(见第115页)。

扁豆衣——扁豆花(见第29页)。

第十二节 阿米巴痢疾(寒热错杂)

赵某 男 42岁

自述12年前曾患鸡鸣泻,每日晨醒即急入厕,久治未愈,亦未发展。5年前返乡,吃辣椒甚多,从此大便经常带血,久治不效,后经北京某医院诊断为阿米巴痢疾,治疗后,时轻时重。本年2月症状加剧,一日间大便曾达二三十次,里急后重,甚至腹急不可忍,矢气粪即排出。经用鸦胆子内服并煮水****,大便次数减少,下血好转,但继续使用即不生效。目前,大便仍带血及黏液,日行五六次,有下坠感。

舌苔薄白,六脉滑大。

【辨证立法】

脾肾俱虚,虚、实、寒、热纠结不清,久治而不愈。遇此等病,不宜墨守成法,理应活用,拟补脾虚,温肾阳,消导肠滞之法。

【处方】

白头翁 6克

干姜炭 10克

苍术炭 10克

怀山药 24克

米党参 10克

赤石脂 12克

血余炭 6克(同布包)

炙甘草 6克

秦 皮 6克

补骨脂 6克

阿胶珠 12克

椿根皮炭 12克

川黄柏 6克

黄连 5克

石榴皮 10克

苦 参 10克二诊:服药4剂,大便次数反多,日行8~9次,非全脓血,兼有粪便,下坠感减轻。仍遵前法以白头翁汤、桃花汤,黄宾江之实肠丸合剂加味治之。

【处方】

川黄连 5克

干姜炭 10克

白头翁 6克

米党参 10克

苦 参 10克

石榴皮 10克

秦 皮 6克

川黄柏 6克

椿根皮炭 12克

炙甘草 6克

赤石脂 12克

血余炭 6克(同布包)

怀山药 24克

苍术炭 6克

阿胶珠 12克

熟地黄炭 各10克三诊:前方服5剂,大便次数减少,日只2~3次,下血色鲜,黏液甚少,大便通畅,已无下坠感,惟腰酸甚,药效渐显,法不宜变,略改药味再服。

【处方】

川杜仲

续断 各6克

阿胶珠 12克(烊化)

炒地榆 10克

熟地黄炭 各10克

禹余粮

赤石脂 各10克(同布包)

五味子 3克

苍术炭 10克

吴茱萸

黄 连 各5克(同炒)

补骨脂 10克

椿根皮炭 12克

石榴皮炭 10克

炒苦参 10克

炙甘草 6克

米党参 10克四诊:药服5剂,其间有2日大便无脓血,正常粪便,为5年以来从未有之佳象,遂又再服5剂,大便每日只1~2次,有时稍带黏液及血,要求配丸药,返乡常服。

【处方】

以第三诊处方,加4倍量,研细末,山药360克,打糊为丸,每日早晚各服10克,白开水送下。

同类推荐
  • 不孕症治疗成功新经验

    不孕症治疗成功新经验

    本书由著名妇产科专家张令浩教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编写而成,以病例讨论的形式重点介绍了治疗不孕症的成功新经验,包括输卵管疾病、排卵障碍、黄体功能不全及男性因素、免疫因素和原因不明因素导致不孕治疗的成功经验。
  • 张学文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张学文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本书分“家传史略”、“学术研究”、“临床经验”、“医案医话”、“传世密录”5个部分对中医名家张学文中医世家的学术及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研究。
  • 抑郁症自愈疗法

    抑郁症自愈疗法

    本书独特的思维视角、全新的观念,引导人们由被动医疗转向主动自愈。既然“病由心生”,那么自愈也必然要“从心开始”。《抑郁症自愈疗法》强调只要能突破思维定势,改变你对生活的态度,就可以发现自疗抑郁症的“支点”——快乐。《抑郁症自愈疗法》根据亚弗列德·阿德勒的研究报告,以及心理学、行为学、精神神经免疫学等多学科的智慧,并结合著者30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20多种自疗方法,适于所有希望远离抑郁症的人阅读参考。
  • 外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外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共五十六章并十四项附录。第一章介绍外科门急诊常见危重症的急诊处理,附录介绍外科门急诊常用的诊疗技术,其他各章包含了各种外科常见疾病,对一些临床上少见的疾病《外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也略有涉猎。
  • 神奇的针灸疗法

    神奇的针灸疗法

    《神奇的针灸疗法》主要内容分为针灸的起源、针灸的发展、针灸面面观等章节。究竟谁是第一个发明针灸的人,已经无从考查,但不可否认的是,针灸学是古人从自卫、谋取缓解痛苦的种种动作中逐渐掌握的。由无意识的动作到有意识的解除痛苦,经过了不知多少尝试,是若干年的经验所积累而成的宝贵财富。
热门推荐
  • 刺客伍六七之我是雪碧

    刺客伍六七之我是雪碧

    来到刺客伍六七世界里面,重生第一眼看到了爸爸妈妈,我的爸爸叫雪佛兰,听名字就知道是一个老板开玩具店的“大老板”,妈妈叫碧玉,是一个初中体育老师。
  • 许记者的私有物

    许记者的私有物

    “男神,我爱你,我要给你生崽崽!”(破音)“天神,看看我,老公啊!”“男神,我为你打call!!“上天入地,北鼻爱你,上天入地,北鼻爱你!”好嘛,一个个儿比正牌老婆还要猛。某记者表示,根本不想采访这位。影帝:没关系,我们回家好好采访采访!!一次采访:天神,有人偷拍到你深夜壁咚一女子并与其热吻,这个是真的吗?沈天北慢慢的说:“持证上岗,那是我老婆,合法的。”某天,微博炸了,因为微博从来不发关于私生活的影帝突然发微博了:我是你的私有物,还附带了一张对戒的照片。果然是不发则已,一发惊人啊!一开始网友们骂骂咧咧的,居然有人敢抢她们的老公,后来,嗯~真香。——嫂子和天神真配。——天,这俩太甜了吧!!!…………………………一个她从高中就开始喜欢的人,后来她成了他的太太。一个他故意用篮球砸到的女孩子,后来他成了她先生。【互相暗恋×家族联姻】[因为是你,所以等的这些年我不亏,但你也要补偿我,要一辈子的那种。]
  • 清穿恋歌:福晋来自现代

    清穿恋歌:福晋来自现代

    她的时空永恒变,十六岁的豆蔻年华,看似永不改变的容颜,却原来蕴藏着一个罕为人知的秘密。她在这时空中兜兜转转,与他错过又重逢。是什么驱使命运转折?是她,或是他?……
  • 始源技能系统

    始源技能系统

    来自地球的沙雕青年叶川竟然穿越到一个名为始源星的星球。这颗星球上都是什么玩意儿?龙族?精灵?魔族?始源之力?源级考试???好吧~_~老子认了,我的金手指在哪????叮!宿主获得技能系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是精术大宗师

    我是精术大宗师

    一代龙皇回归故土华夏,掀起一场血雨腥风,泡尽天下无数美美,脚踩大家族,拳打古武派林天“潇潇,爷腿有点酸啊”柳潇潇“爷,奴家这就来”林天“小娜娜,爷背有点酸啊”雅典娜“夫君,我这就给您捏捏”林天“小曦曦,爷渴了,爷想喝奶”林若曦“臭流氓,当姐是奶牛吗”林天“额,哥只是看你太累,想要帮你减轻负重罢了,唉,还是爷的小嫣然好,啥都任凭哥处置,嘎嘎嘎”
  • 民间记

    民间记

    民间自有道不破的诡事,解不了就随它,若勘破,吓到了别怪我!三位即将大学毕业的学生,为了能够拍到与众不同的毕业作品,寻到了在一处鲜为人知的孤岛,可万万没想到,这岛上却是诡事多起,让人不禁冷汗直冒。究竟厄运是有因还是恰巧,请看三人如何解决…
  • 陆夫人,你的马甲掉了

    陆夫人,你的马甲掉了

    不好了!帝都顶级豪门接班人陆霆峰跟一个小白脸不清不楚!咦,这个小白脸,好像是个女的?童言轻咳两声,“都是荒唐的一夜,不值一提。”一时间,话筒堆集,还没说几句的某人,就被陆庭峰抗走了。
  • 何为穿越

    何为穿越

    何为穿越,是废柴逆天,还是主角装b打脸“我也想呀”主角喃喃道这是一个没有金手指,没有老爷爷,什么都没有的穿越者。同时也不是废柴,不是万中无一的天才
  • 忘记遇见你

    忘记遇见你

    有个男孩听完我的故事说:“你不是傻,而是你选择忘记,你不想长大,好巧,我也是这种人。”那一刻,我仿佛看见整个世界都如花般绽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