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6400000039

第39章 FBI告诉你关于“领地”的宣言 (1)

在自然界,所有是虫、鱼、鸟、兽,都会以各种方式标识自己的地盘,以防备同类或是异类的入侵。同时,人类也有着类似的行为习惯。FBI指出,如果你能了解人类对个人“领地”占有欲的那种微妙感觉,你就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在跟别人进行面对面的交往时,你也能更准确地预判他们的反应 本章,FBI将告诉你人们是如何通过肢体语言来宣称自己的领地的。

个人“领地”的需求

在自然界中,大部分动物都会将自己身体周围一定的区域视为自己的私有领地,而它们确定这块领地范围的大小则主要取决于它们生长环境的拥挤程度,以及所在地区动物分布的密集程度。所以,私有领地的大小是由当地的整体环境决定的。

动物研究专家指出,在广袤的非洲大地生长的狮子,它的私有领地大约包括方圆50公里以内的范围,甚至还要更大,依据区域内狮子分部的密度而定。狮子会在领地边界以大小便的方式标注自己的地盘。但是,如果是在类似于动物园这种地方,和其他狮子一起封闭喂养的狮子,它们所需要的私有空间可能只有几平方米大小,这是出于居住的拥挤程度而作出的无奈的选择。

其实,我们人类也和动物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领地需求。人类对个人空间大小的需求也是取决于其生长环境当中的人口密度和文化背景的 比如在日本,人们对拥挤的环境习以为常,而很多其他国家的人则偏爱开阔的个人空间,希望其他人能够与自己保持适当的距离。在人烟稀少的田园长大的人,会比在人口稠密的城市长大的人,需要更大的个人空间。

一位城里的教友到乡下小镇参观一个聚会。人们告诉他,现在到这儿开会的教友只有一两个人,但他还是决定去那里参加礼拜会。

一个礼拜天,他走进了这幢建筑物,发现整个大厅空无一人,朝阳透过古旧的、嵌有十二块玻璃的窗户照射进来,一排排凳子静悄悄地摆着,没人坐。

他快步走到一个空座位上坐下,一片宁静洋溢在他周围,突然他听到一声轻微的咳嗽,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位长着胡须的教友站在他的凳子旁。这人已经老得早该升天作古了。

他微笑着,但老人却先皱眉蹙额,接着咳嗽,然后才说:“如有冒犯,请您原谅。不过,您现在坐的是我的位置。”

尽管整个聚会厅空空荡荡,这位老教友却坚持要坐自己的座位,这真有些稀奇古怪,他的固执是可笑的,不过生活中却实有其事,只要你进入一个教堂,不论时间长短,你总会划定一个你自己的位置。

在家里,爸爸有自己特定的椅子,虽然他也能默认客人坐在他的椅子上,但他的脸色常有些难看,显得不情愿。妈妈有自己的炊事用具,当外祖母来玩时,接管了“她的”炊事用具,妈妈会十二万分不乐意。人们在火车上有自己最喜爱的座位,在公园里有最喜爱的凳子,开会时有最喜爱的椅子,等等。这都是对“领地”的要求,对可以称为自己的地盘的要求。

对此,FBI曾进行过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他们发现,跟大部分社交区域相比,监狱里的人们对个人空间的需求更为强烈,在面对朝自己走过来的人时,犯人们总会变得具有攻击性。但如果把犯人单独关押,犯人的情绪就能够得到平静。没有人喜欢自己的空间有人侵入,除非是与自己有着亲密接触的人。

个人“领地”的需求

然而,当大祸临头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领域壁垒又会被摧毁殆荆例如,美国的大都市纽约是出了名的人情淡漠的地方,但当东北区因暴风雪全面停电时,每个人都向对方伸出友谊之手,互相帮助,互相关怀和鼓励。在这温暖的数小时之间,这个城市成了最富有人情味的地方。不过,当灾难过去之后,人们会随之又回到各自的领域中去,重新严守各自的空间界限。

人类在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情况下,会用不同的方式处理自己的界限。那么,人们对个人空间的范围要求到底有多大呢?如何才能避免自己不心闯入别人的“领地”而成为不受欢迎的“入侵者”呢?

在调查案件的过程中,FBI通过不断的实践发现,人类对个人空间的需求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模式:

1.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的半径大小为36米以上。它主要适合于我们和一大批人打交道的时候。在这种地理距离疏远的情况下,一个成熟的讲话者会适时地运用一些体态语来调整心理感受,即拉近心理距离 比如,演讲人会用环视的方式关注到每个角落的听讲者,使任何一个人不感到受冷落。

2.社交空间

社交空间的半径大小为122-36米。在跟不太熟悉的人打交道时,我们会跟他们保持这样的距离,例如初次见面的人、上门维修的水管工或木匠、邮递员、街边便利店的店主、新来的同事等。

3.私人空间

私人空间的半径大小为046-12米。在非正式的交谈中我们常用此距离,像在路边和偶然相遇的一个老朋友交谈、在同学聚会上和同学聊天,这个距离比较合适,既亲切又不过分亲密。

4.私密空间

私密空间的半径大小为15-45厘米。在所有不同模式的个人空间中,私密空间的间距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人们对于这个空间有着格外强烈的防护心理,就像对待自己的私有财产一样。只有在感情上与我们特别亲近的人或者动物才会被允许进入这个空间,比如恋人、父母、配偶、孩子、密友、亲戚和宠物等。

在这个空间里,还有更为私密的一个区域,那就是与我们的身体间距小于15厘米的区域。一般来说,只有在进行私密的身体接触时,我们才会允许他人进入这个区域。我们也可以将这个区域称为特别私密空间。

FBI指出,上述所有间距如果在女人和女人打交道时,可能会缩小;反之,如果是男人和男人打交道,间距则可能会扩大。

在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别人才会进入我们的私密空间(距离身体15-45厘米的范围)呢?FBI指出,只有两种情况。其一,入侵者是一个关系密切的亲戚或者朋友,也可能是爱抚我们的情侣;其二,入侵者怀有敌意,甚至准备对我们进行攻击。人们一般只能容忍陌生人进入自己的私人空间和社交空间。所以,一个闯入私密空间的陌生人会让我们的身体立刻产生生理反应。我们会心跳加快,大量的肾上腺素会注入血管,血流把肾上腺素传送到大脑和肌肉,于是,我们的身体就会作好随时出击或者逃跑的准备。

这就是说,如果你跟一个初次见面的人勾肩搭背,即使你表现得非常友好和善,对方也会觉得十分反感。尽管他们可能满面笑容,似乎相当喜欢你,但你得知道,这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想得罪你。因此,FBI指出,如果你想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就一定要注意人类对个人空间的需求。只有在和别人的关系更加亲密的时候,别人才会愿意让我们进一步靠近他 比如,一个新上岗的员工在刚开始跟同事打交道时,可能会觉得其他人都对他很冷淡,但这只是因为大家都还跟他不熟,所以只会让他进入社交空间。随着大家彼此之间的了解逐步加深,身体之间的间距就会逐渐缩短。最后,其他同事会愿意让这位新员工进入他们的私人空间,如果相交甚笃,甚至可以进入私密空间。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常是由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的情境决定的,即你和对方是什么关系就要保持什么样的距离。相互交往时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交往双方之间是否亲近、是否喜欢、是否友好的重要标志。因此,人们在交往时,选择正确的距离是至关重要的。

避免侵入他人的“领地”

个人空间就像是一个便携式的大气泡,无形地环绕着人们的身体,不管走到哪儿,这个“气泡”就跟到哪儿。个人空间这个看不见的“气泡”根据人的不同而大小各异,它还可随对象的变化扩展和收缩。当我们身处一个陌生而带有敌意的环境时,它会变得很大,可是和爱人在一起的时候,它又会缩小到近乎不存在。

FBI指出,人们的领域既“如影随形”,又“伸缩自如”,它不是一个固定的距离,而是随着环境在不断地进行变化。大城市中,由于交通拥挤,上下班的人们像沙丁鱼一样拥挤在公共汽车中,前胸贴后背,连手脚都无法动弹一下。大家在这种环境中虽然满腹怨气,却也只有无可奈何。但是,如果车厢空荡荡的,而有人偏在你旁边坐下,身体虽然没有接触,但这时你很可能会起身而去。

FBI中曾有人做过这样的研究:

让入侵者以不同的方式侵犯测试对象的个人空间,比如坐在选定对象的对面、隔几个位子或干脆紧挨着,然后观察这位受侵入者的反应。选定对象中很少有人会直接提出让入侵者离开,但是多数会试图在自己与入侵者之间建立一个屏障,或者用书、资料把侵入者隔开,或者直接用身体做障碍物,比如支起靠近入侵者的那只胳膊肘,并用手挡住眼睛。当入侵者来自对面时,选定对象会自然地把身体向后靠在椅子背上。一般这些动作总是尽量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尽量显出并未受到打扰,并避免目光的交流。当然,个别选定对象也会带有敌意地盯住入侵者,拉开距离和发出生气的信号,而有的选定对象在努力未果后会选择放弃或走开。

所以,FBI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空间被侵入的时候,往往会发出焦虑的信号,并通过增加身体的、心理的距离试图减小焦虑,有的甚至一走了之。

事实上,这些实验的真实可靠性都可以通过坐电梯、乘公交车时周围人的表现来验证。在这种拥挤的公共场合,我们一般都遵循着一些不成文的礼仪规则 比如,尽量不和任何人说话,即使是和你认识的人有非说不可的话,也会降低声音、压缩内容;眼神会尽量避免同别人的目光接触;面部不会有任何表情;为了自然地和别人保持心理距离,往往会选择看书、欣赏风景或闭目养神;在人越多、空间越狭小的时候,你的身体会尽量减少移动。

同类推荐
  • 机会是拼出来的: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机会是拼出来的: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对于人的一生而言,职场生涯几乎占据了人生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时间。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每个人在职场中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可以折射出他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职场上的挫折,大约只有10%可以归结为个人不可控制的环境因素,其余的90%都源于我们自身的不足。这些不足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我们抓不住机会,二是我们形成了错误的观念以及不成熟的为人处世之道。
  • 你在为谁工作

    你在为谁工作

    我们到底在为谁工作?没有人把刀架在我们的肚子上逼着我们做这做那,也没有人整天苦苦哀我们:“求你了,快工作吗!”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完全是为了我们自己。如果你始终不明白这一点,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那么你是很难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本书结合现代职场中的一些典型事例,对“你在为谁工作”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为每一个深受工作困挠的朋友指明了自我解救的坦途!
  • 人生智慧的25堂课

    人生智慧的25堂课

    繁忙紧张的现代人忙碌着一项项大事业,那些智慧的故事蒙着灰尘静静地躺在脑海深处。直到有一天,他们抱着自己的小宝宝,才想起去买本童话书,给孩子们讲故事。真的只有孩子们才需要故事吗?有许多人生智慧故事很精彩,可惜太长;有许多人生智慧故事很精简,但已流传甚广。在《人生智慧的25堂课》一书里,作者龙柒精挑细选,力图为大家献上一份精彩的人生智慧课,滴水藏海,小中见大。翻开《人生智慧的25堂课》,慢慢去读吧,慢慢去做吧,不要让智慧消化不良,融入血液的营养才是真正的收获。
  • 眼光决定命运

    眼光决定命运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需要练就一双慧眼,捕捉命运的细微变化,时刻全身心地准备去迎接、去拥抱每一次光顾你的幸运之神。
  • 富人赚钱靠什么

    富人赚钱靠什么

    富人靠全新的财富观念赚钱。首先,富人是对财富最了解的一个群体。富人懂得钱只是个让自己生活、成长或完成计划的工具。因此富人懂得运用大量的知识和资讯,例如企业管理、高科技、金融资讯及商品、经济趋势和货币成本效益,来让自己的钱赚更多的钱,而且财富累积的速度是以倍数成长,并不像过去是一点一滴慢慢累积起来。
热门推荐
  • 重生金牌女助理

    重生金牌女助理

    安思浓重生了,回到了八岁备受欺凌的时候。大伯软弱,大伯母贪婪,堂姐们虚荣,堂弟霸道……她决心改变命运,再不做受人欺负的小可怜。可改变命运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儿,总要有个契机才行。而他,就是她的契机。他是盛家不受待见的长子,他是世家名媛谈而色变的混蛋……不管传说如何不堪,她都愿陪着他,走下去,走出一路璀璨星光。盛司煜:浓浓,拿下金牌,你就嫁给我。安思浓:一块金牌怎么能满足我,我的胃口大着呢!
  • 问天御世录

    问天御世录

    八部天龙在我身,我心依然是我心,质问苍天几时休,御世制人无尽头。
  • 用法则重新做人

    用法则重新做人

    简单,正如他的名字,他的生活非常简单。没有女朋友,生活邋遢,只有一个和他一起码字的兄弟。他的日常只有写小说,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人生注定不平凡,他的背后有无数法则为他护航
  • 陆少的戏精小狂妻

    陆少的戏精小狂妻

    被未婚夫和闺蜜联手杀害,一朝重生,却重生在软弱可欺的白莲花身上,看她如何扭转局势,杀破重重困局,收获真爱。
  • 我家教授是秦守

    我家教授是秦守

    白小兔这辈子最痛苦的事儿就是碰上了秦守,从此两人便展开了一场你跑我追,你逃我擒的戏码。秦守:典型的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放着自己的公司不管,给人代课成为白小兔的班主任,闷骚腹黑,讨白小兔嫌的主儿。白小兔:牵手是被逼的,拥抱是被逼的,接吻是被逼的,同居是被逼的,甚至结婚都是被逼的!
  • 我与妻子的十年生活

    我与妻子的十年生活

    反映当但草根阶级的生活状态,主人公从结婚的心酸到结婚后的大男人主义导致离婚,离婚后的重新认识自己而复婚的故事情节。根据现实生活改编,希望女主角可以出现告诉大结局怎么写
  • 时光流转爱倾城

    时光流转爱倾城

    她把自己缩进龟壳,冷眼旁观他与红颜知己出双入对,不管不问,只为在围城中获得一心想求的安稳,不被伤得遍体鳞伤。他倾其所有,不动声色地为她精心打造稳固的城堡,不想换来的不是她的深情以许,而是指责和冷漠以对。爱情握得太松容易流走,握得太紧容易彼此刺伤。他步步紧逼,她一再退缩,在这场爱的角逐中,两人将走向何方?
  • 总裁你是不是有病

    总裁你是不是有病

    作为一名资深的心理师,她出师以来秉持自己的原则从未失手,直到遇到雨夜不能眠的粟大总裁……说好的不近女色呢?说好的信任,说好的约法三章呢?总裁大人,你有病我可以治啊?
  • 魅世皇妃之情殇

    魅世皇妃之情殇

    是守护的明珠是浮生的梦影是难离的依恋还是精心的计划是否不能行差踏错一步?风雨过后她还能否期待艳阳天?四份感情究竟该如何取舍?灵魂的爱是否能承载欺骗与背叛?
  • 嗜血公主回归之恋

    嗜血公主回归之恋

    她曾经是那么幸福;那么欢乐……可是现在一切都变了。她变得冷酷、无情,甚至变得有仇必报。这一切,都是因为她们。就因为她们的嫉妒,而杀死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们变成了杀手,她为了复仇,而不惜牺牲一切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