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88600000015

第15章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社会利益协调(2)

毛泽东指出,在我国生产资料的改造基本完成的情况下,“所谓人民内部的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等等。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也有一定的矛盾。这种矛盾包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民主同集中的矛盾,领导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群众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也是人民内部的一个矛盾。”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一样,不同性质的矛盾,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敌我矛盾是激烈的、对抗性的矛盾,要用专政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较为缓和的、非对抗性的矛盾,要用民主的方法来解决。由于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分清是非问题,在一般情况下,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因此从总体上来说应当采取非对抗性的、平和的形式来处理,用民主的方法进行教育和说服。毛泽东把这种民主方法具体化为一个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公式:团结—批评—团结。他说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就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分清是非,在新的基础上得到新的团结”紧接着他又对这一方法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团结—批评—团结,或者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在各抗日根据地,我们处理领导和群众的关系,处理军民关系、官兵关系、几部分军队之间的关系、几部分班干部之间的关系,都采用了这个方法,并且得到了伟大的成功”。并进一步强调团结—批评—团结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正确的、已被历史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在党内、在与民主党派之间,而且还要在六亿人民内部充分使用,解决他们内部的矛盾。从而达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人来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目的。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曾说:“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而用民主的方法,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正是我们为了人民的团结、国家的统一、为了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确定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用民主的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4.指出两种矛盾的相互转化

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阶级斗争在我国已基本结束,敌我矛盾相对和缓。毛泽东敏锐地察觉到在这一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日趋突显。他适时地提出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并进一步指出人民内部的矛盾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不是对抗性的。“但是如果处理得不适当,或者失去警觉,麻痹大意,也可能发生对抗”。再一次强调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如果处理不当,非对抗性的、相对缓和的人民内部矛盾也可能转化成对抗性的矛盾,甚至激化为敌我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对抗的、激烈的敌我矛盾也会转化为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的相互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对矛盾处理的正确与否。

要想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协调各方面关系,首先必须在错综交织的各种矛盾中分清哪些是敌我矛盾,哪些是人民内部矛盾。只有分清矛盾性质,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去解决处理。如果没有分清矛盾的性质或采取的措施不当,“人民内部矛盾可能转化为敌我矛盾,如果双方采取的态度和政策不适当的话。可能不转化为敌我矛盾,而能始终当作人民内部矛盾,予以彻底的解决,如果我们能够把这种矛盾及时适当地加以解决的话”。毛泽东认为在当时我国的具体社会条件下,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即用团结、批评、教育的和平的方法去解决矛盾,也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但是,如果处理不当,那么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会变成敌我之间的矛盾。毛泽东1957年1月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的讲话中曾指出,人民群众闹事,基本上是人民内部的问题,有些是由于领导机关的官僚主义造成的。他强调对待人民群众中发生的闹事问题,不能用革命时期时对待敌人那样的态度和方式,不能用压制或压服的办法,动辄批判斗争、开除、甚至动用武力,把人民内部矛盾激化,造成社会混乱,影响人民的团结。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往往交织在一起,不容易分清,并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毛泽东提醒共产党人要提高警惕,慎重采取措施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以免人民内部矛盾激化,使人民内部非对抗性的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的矛盾,甚至转化为敌我矛盾。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

1.经济利益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最深刻的根源

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基于物质利益的”根本冲突。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我国,人民内部矛盾是主要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引起人民内部矛盾的最深刻、最主要的根源在经济方面,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毛泽东的这些思想为我们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指导原则和方法。

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指出:人民内部矛盾是一个由许多矛盾构成的具有多层次、多领域、多类型的纵横交错的复杂系统。横向的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社会阶层、群体之间的矛盾;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执政党与他党、非党的矛盾,党内矛盾;地方和地方、企业和企业、群体和群体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非公有经济经营者内部的矛盾;市场经济的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消费者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同非公有制经营者之间的矛盾……纵向的矛盾有:执政党、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领导者同群众之间的矛盾;上级同下级之间的矛盾;国家、集体(企业、地方、单位)、个人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分别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领域表现出来。其中经济利益矛盾是各类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是影响、制约、导向各类矛盾发展的主导性矛盾。

在我国,人民内部矛盾普遍存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各群体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差异和归属。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根源在利益矛盾,不同利益群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成员的具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差别,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矛盾,这种矛盾纠纷和利益冲突的解决,关键是去协调。

2.正确处理矛盾必须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

人与人之间心情舒畅、生动活泼,是毛泽东提出的和谐政治局面的目标,所以毛泽东相当重视人民内部各种关系顺畅,也就是各种矛盾的解决。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是要正确处理执政党面对的复杂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关系,而各方面的关系是一种矛盾关系,更主要是利益关系。毛泽东面对由于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随之出现了错宗复杂的利益矛盾关系,一再强调,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即党的所有方针、政策都应立足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要认真兼顾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群众的利益,尊重各方利益主体的不同特点,在正确认识矛盾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达到“各得其所”。

在毛泽东论及的各种矛盾关系中,之所以常常强调兼顾两头,无非是因为兼顾两头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成员的不同利益需求,包括共同的或特殊的,整体的或局部的,长远的或眼前的,群体的或个体的利益,从而来达到解决各方面矛盾的目的。因此,兼顾积累和群众生活,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只不过适度积累侧重于长远考虑,关心群众生活侧重于眼前考虑;兼顾中央和地方,旨在平衡利益关系以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但中央的统一计划和集中领导着眼于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地方的适度分权和因地制宜则着重于局部需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是为了使三个层次的利益诉求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统一起来。除了我们讲的经济方面和分配方面的利益矛盾关系外,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矛盾关系、党与非党的矛盾关系、中国和外国的矛盾关系的实质也是利益矛盾关系,要处理和解决它们的矛盾,也要采取“统筹兼顾,各得其所”的方法和原则,以最终达到一种经济、政治上的利益平衡。

二、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是社会建设的重大课题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要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就必须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在进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妥善协调利益关系就成为社会建设的重大课题。要研究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从当时我国社会阶层和利益结构的变化来说明对社会建设的影响和妥善协调利益关系在社会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一)社会利益结构变化对社会建设的影响

社会利益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不同利益群体或团体在追求本群体和团体利益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的利益关系结构。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认为,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本质,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动力。在利益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利益结构是一个影响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的系统,它的变化意味着社会资源在公众中的重新分配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和转型,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产生着深刻影响。

首先,利益结构是社会结构形成的基础,利益结构直接影响一个社会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阶层的分化实质上是一个社会中各个阶层利益的重新分配,是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是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列宁也认为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追求一定的利益。利益是思想的基础,利益决定思想,利益推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利益结构成为社会结构形成的基础,追求相同利益的不同利益主体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追求目标重新分化、组合,逐渐形成新的利益阶层。在这一意义上社会阶层的分化实质就是一个社会中各个阶层利益的重新分配和整合。这一过程必然导致各个阶层之间产生利益冲突,直接影响社会结构的变化,从而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其次,社会利益结构一旦发生变化,就会使社会中不同阶层利益群体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发生变化,影响社会稳定。对于主体的生存、发展具有积极肯定意义的就是主体的利益。利益是凝聚社会力量的磁石,利益纠纷和社会不平等是社会矛盾和冲突产生的物质根源,是社会不稳定的内因。在阶级社会,各阶级和各阶层之间是不平等的关系,只要处于不同政治、经济地位的阶级、阶层存在,他们之间的利益就必然不均,冲突和斗争不可避免。利益结构的变化,致使不同阶级和阶层之间的利益发生冲突和矛盾,如果这些利益冲突和矛盾没有等到妥善处理的话,必定会引发更为激烈的斗争,影响社会的稳定。

再次,社会利益结构为社会的发展和运行提供动力和平衡机制。动力机制是指一个社会赖以运行、发展、变化的不同层级的推动力量,以及它们产生、传输并发生作用的机理和方式。所谓的平衡机制是一个社会的各个组成要素和部分之间如何协调相互关系,保持平衡,以有序、稳定状态运行的机理和方式。这两种机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体制规范表现出来的。它们将社会的各个部分和要素组合起来,使之成为具有内在逻辑的统一整体,规范并决定着整个社会发展的方向。无论是动力机制还是平衡机制,都是通过一定的制度、体制、规范、政策等等表现出来的。制度、体制、规范和政策不同,各自所赖以依循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就不同。相反,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不同,各自的制度、体制、规范和政策也不同,它们的社会效果就会有很大差别。西方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作为社会生活的基础,利益是社会生活中唯一的普遍起作用的社会发展动力。人们为了获得各自所追求的利益,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劳动,创造财富,从而使利益成为激发社会活力的强大源泉。可见,一种制度或体制对社会利益结构进行合理的规范,形成合理的利益结构,就会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极大的热情,促使社会各领域、各方面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竞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和动力支持。同时,合理的利益结构保障了社会中各利益群体以极大的热情在安定、有序、活泼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创造更加丰富的财富,为社会发展提供公平、公正的制度体系,可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平衡、稳步、有序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进程。

(二)我国社会阶层和利益结构的变化

社会学上把社会阶层定义为: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不同时期,社会对阶级或阶层的划分各不相同。马克思和毛泽东对阶级的分析主要用来指导革命,比较强调阶级关系之间的对抗性。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毛泽东都是依据经济地位来划分阶级的,即以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来划分的。现代社会,提到“阶级”或“阶层”时,通常所指个人或者集团(群体)对财富的拥有量,而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不论阶级还是阶层都是经济范畴的概念,只不过阶级一词用于阶级社会更侧重于政治意义,是从政治的角度而言。而阶层更侧重于经济意义,是从经济的角度而论的。社会利益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不同利益群体或团体在追求本群体和团体利益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的利益关系结构。利益结构是社系统和政治系统的深层结构,它构成社会和政治运行的内在动力。

同类推荐
  • 吴建民谈公共外交

    吴建民谈公共外交

    书稿是吴建民大使公共外交的记录,记录了他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参加各种会议的情况和感受,目的在于帮助中国读者认识世界的变化,向世界说明中国和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作者以外交活动家的亲身经历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做了具体而生动的阐释。
  • 应急管理案例选编

    应急管理案例选编

    本书采编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和应急综合管理五个方面的应急管理案例,并在每个案例之后都编写了评析评述和思考题。
  • 美国不可说的秘密

    美国不可说的秘密

    本书以介绍美国40多位总统为主线,把美国200多年的历史贯穿起来,把美国历史上发生战争、变革、衰退、兴起等关键点呈现出来,把特科抹人诅咒、麦卡锡主义、三K党等历史史实的细枝末节呈现出来,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认识美国。
  • 奥克肖特的公民联合体理论研究

    奥克肖特的公民联合体理论研究

    公民联合体理论是迈克尔·奥克肖特(MichaelOakeshott,1901—1990)政治思想的内核,经验及其模式是公民联合体理论的哲学基础。不同模式在经验中具有特定的前提和界限,它们是不可混淆的。个人总是追求经验的统一性,只是在不同时刻统一的具体程度不同而已。政治哲学与现实始终保持距离才能丰富思想源泉,规避利益驱使与诱惑。哲学追求从整体上理解经验,而政治活动的目标是改变短暂的条件。如果政治哲学仅限于思考政治问题,就会沦为政治的奴隶。
  • “三农论”

    “三农论”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的学者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依据中国特有的国情,把农村问题分解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分别进行研究,既分析这三者的关系,也研究这三者各自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三农”问题的理论,作为认识实践分析现实问题的理论框架。经过10多年的实践,现在已成为中国政界、学界的共识。
热门推荐
  • 九荒祖帝

    九荒祖帝

    千年铜棺,异时开,九大洪荒祖兽所认同的少年秦辰再现世。获炎帝为师,得其之一生精血所创造的秘法,凝火胎,天下火焰有何为惧。宝鼎在手,灵脉玄脉尽收鼎内,一人得道万人升天。左拥右抱,尽得美女芳心。一创建军团,收纳高手。当门主,虐天才。成就帝位,俯视天下。
  • 绝色妖妃:废柴九小姐

    绝色妖妃:废柴九小姐

    穿越就穿越,穿越到一个废柴身上,她不在意,是一个胆小儒弱的性格,不在意,有朝一日,会跪在她的面前求放过。但是。。。但是,谁能告诉她,这个装萌卖傻,又把她吃干抹净的是哪个?白救他了。。。世人都想拥有的丹药,她用来喂猫,世人崇拜的神,是她的手下败将,世人因为圣兽而闹的家破人亡,她拥有神兽,超神兽。世人都想拥有的千年不出一把神器,她手下人手一把,未婚夫跪求她回来,帝皇都闻之失色。她战胜了全部人,却唯独他,是她的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徐嘉沐的小尾巴

    徐嘉沐的小尾巴

    桑纪眨巴着眼眸,问:“徐嘉沐,你为什么喜欢我?”“喜欢你,不需要理由。”“可是我什么都没有……”徐嘉沐不等桑纪说完,伸手将她紧紧地搂在怀里,把头埋在她颈项间,闻着她身上淡淡的奶香味,心疼地说:“你有我,就什么都有了。”微虐实甜!稳定更新!欢迎入坑!
  • 浮岚女儿美

    浮岚女儿美

    五百年前的一场浩劫,影响了每个人的命运。师徒四人西行至女儿国,在每一次现实与回忆的厮杀中,迷雾逐渐散开——天蓬卷帘为何自愿被贬下凡,玄奘为何贪恋美色,悟空为何乖得像一条狗……女儿国是主线,但只是为了引出回忆。本书通过主线剧情,引出每个人物回忆里的爱情故事,在回忆里,每个人都是自身故事的主角,而这些回忆连起来就会是一个完整的框架,每个故事的发生都离不开五百年前的那场浩劫。这是颠覆传统西游、重塑人物性格的爱情故事,是喜剧,亦是悲剧。
  • 魔瞳传

    魔瞳传

    蹊跷的穿越,一代华夏顶尖杀手突然消失在手下面前,转身变成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娃娃?!阴谋?诡计?接踵而至!不着急,小爷可是皇上亲封闲云郡王!岂是尔等敢欺惹的!蓝眸?独眼?废物?纨绔不化!没事,你说是就是吗?小爷可没承认!欺辱小爷?不要紧,你怎么欺负小爷的,小爷怎么给你加倍欺负回去!欺辱小爷的人?那你快找个坑自己把自己埋了算了,,要不小爷找你谈谈理想,聊聊天?小爷本事不错,,让你尝尝“飘飘欲仙”的感觉。只是,金鳞岂非池中物,风华绝代正此时。不知是偷了谁的心,晃了谁的情,却又被谁夺了情。QQ3442480098QQ群419821404
  • 99双翅膀的恶魔

    99双翅膀的恶魔

    可恶!这个的什么鬼任务啊,上帝爷爷真偏心!哼!不过……既然要我来,那不好好玩就太对不起上帝爷爷了是不是。所以……嘿嘿!不要怪我啊!可是,这里怎么什么都有啊?三界大集合啊~~
  • 君略

    君略

    他初识她那年,她只有四岁。那日是她的生辰,百官领了寿饼,一一谢恩。她的父皇欢喜极了,连带着饶了他的性命。“虽然是条狗,说不定日后也能排上用场。”一语成谶!十年后,她的身家性命,江山基业都系于他一身,而这,只是个开始...
  • 迷乱惑心

    迷乱惑心

    人生面临诸多选择。每一个选择都会决定人的一生,这便是命运,选择中的命运。但,终究会有人,在诸多的选择之中迷惑。是征服命运还是顺其自然,一切,只有看自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