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85800000023

第23章 二十、幻灭中吟唱三部曲

一周后,沈雁冰只身回到上海。离家两个多月,母亲、德沚和孩子们的生活一如往日。

第二天,老友郑振铎登门拜访。一边说着互致问候的寒暄话,一边落座,郑振铎好像有什么特别的话要说,显得吞吞吐吐:

“香港报纸上说你是赤化分子,而且把你过去在哪里任职,做过什么事讲得很详细。这里的驻军派人到编译所来问过几次你的情况。我们都搪塞了。”

“那编译所是什么意思呢?”沈雁冰心想,郑振铎提到这个话题,一定是编译所对他工作有了什么考虑。

“这个嘛……”郑振铎面露难色。

沈雁冰明白了,编译所有劝退之意,但希望自己提出来。他不愿让老朋友为难,说道:“本来我也不想在编译所干了,现在我就辞职。”

第二天,郑振铎又来到沈雁冰家,带着一张900元的支票,说编译所同意辞职,这是退职金。“这里还有一张商务印书馆的股票,面值百元。编译所说为报答你为商务做了许多事奉送的,据说面值百元的商务股票,在市面上至少价值200元。”郑振铎边说边拿出那张百元股票。

沈雁冰知道郑振铎所言不假,商务印书馆现有的资产,超过注册股本的两三倍,这里面也凝聚了自己十年的血汗啊!十年辛苦,落得如此结局,沈雁冰愤愤不已。郑振铎在一旁也默然无语。

卸去在商务编译所的职务,沈雁冰成了职业革命家。他担任了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主任委员,还代理国民党上海交通局主任。这个交通局可不是管理汽车、轮船运输的交通局,实际上是国民党中宣部在上海的秘密机关,不过办事人员都是共产党员。交通局的职责是翻印沈雁冰在广州时编过的那份《政治周报》,以及国民党中宣部所印发的各种宣传大纲和其它文件,然后转寄到长江一线和北方各省的国民党省党部。

由于自己已经受到当地孙传芳驻军的注意,沈雁冰又搬了一次家,搬到虹口区东横浜路景云里的一处寓所,与叶圣陶、周建人是邻居。沈雁冰此时还担任中共上海区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消息科长,负责从英文报纸上搜集各种资料。这些工作经常需要召开一些秘密会议,他们就安排在叶圣陶家。叶家的门口挂有一块写着“文学研究会”的牌子,是个很好的掩护。

1926年7月1日,在广东的国民政府发表了北伐宣言,7月9日,10万国民革命军兵分三路正式出师北上讨伐新军阀。

北伐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7月攻入长沙,8月击溃军阀吴佩孚的主力,10月10日攻下中南重镇武昌。

随着北伐军在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培养更多具有良好政治军事素质的军官成为当务之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在新克复的武汉三镇开设了分校。1927年元月,沈雁冰被中共中央派往武汉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的政治教官。

不久后又调他去任汉口《民国日报》总主笔。汉口《民国日报》名义上是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机关报,实际由中共控制。沈雁冰在工作上有什么问题,即直接去中共中央宣传部请示,中宣部的工作当时是瞿秋白兼管。

国民政府此时已由广州迁到武汉,北伐战争仍在进行之中,但身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很快暴露了他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革命面目。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镇压第三次上海工人起义,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4月18日,蒋介石把持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宁汉正式分裂。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与中国共产党决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沈雁冰成为南京国民政府通缉的人物,他从汉口辗转庐山牯岭秘密返回上海后,只能隐居在景云里的家中,对外则由孔德沚宣称丈夫去了日本。

参加大革命的经历和大革命的失败,给沈雁冰的思想带来很大震动:

大革命的失败,使我痛心,也使我悲观,它迫使我停下来思索:革命究竟往何处去?共产主义的理论我深信不移,苏联的榜样也无可非议,但是中国革命的道路该怎样走?在以前我自以为已经清楚了,然而,在1927年的夏季,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弄清楚!在大革命中我看到了敌人的种种表演——从伪装极左面貌到对革命人民的血腥屠杀;也看到了自己阵营内的形形色色——右的从动摇、妥协到逃跑,左的从幼稚、狂热到盲动。在革命的核心我看到和听到的是无止休的争论,以及国际代表的权威,——我既钦佩他们对马列主义理论的熟悉,一开口就滔滔不绝,也怀疑他们对中国这样复杂的社会真能了如指掌。我震惊于声势浩大的两湖农民运动竟如此轻易地被白色恐怖所摧毁,也为南昌暴动的迅速失败而失望。在经历了如此激荡的生活之后,我需要停下来独自思考一番。

这是沈雁冰在半个世纪后的自叙传中,对于大革命失败后自己思想状态的回顾和反思。它应该是符合当时沈雁冰的情绪和心态的。只是经过几十年的打磨,他把它们梳理得更加条分缕析。

“真实地去生活,经验了动乱中国的最复杂的人生的一幕,终于感得了幻灭的悲哀,人生的矛盾。”沈雁冰从走马灯般在脑海里过来过去的许许多多人和事的画面中,理出了一个头绪:“纵然是在消沉的心情下,在孤寂的生活中,总还要在人生中去执著追求,哪怕仅仅是用生命力的余烬,从别一方面在这迷乱灰色的人生内发一星微光。”

他决定创作小说,而且是长篇小说。“小说的题目就叫‘幻灭’。我只能严格按照生活的真实来写。只要真实地反映出现实生活,就能打动读者的心。让他们去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吧。”

第一次创作长篇小说,沈雁冰怕把握不好,决定先写几个连续的中篇。人物和生活都是在他脑海里不断涌动的,所以只用了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他就写完了《幻灭》的前半部分。想听听行家的意见,沈雁冰于是顺手在书稿上写了“矛盾”两字作笔名,让孔德沚拿了手稿去给同住景云里的叶圣陶看。沈雁冰秘密回到上海的事情没有瞒着老友叶圣陶,叶圣陶此时已接手主编《小说月报》。

稿子送去叶家的第二天晚上,叶圣陶就过来拜访沈雁冰。

“写得好!写得好!”叶圣陶一进门便赞不绝口地说:“我昨晚一气读完德沚送来的稿子,《小说月报》正缺少这样的稿件呢!我准备把它发在9月份的杂志上,今天就发稿。”

沈雁冰听了,吃惊道:“小说还没有写完呢!德沚送去的只是前半部分,我想先听听绍钧兄的意见,后半部分还装在脑子里,没落笔。”

叶圣陶解释说:“这不妨事,九月号先登这一半,因为再有10天就出版了,等你写完是来不及的,十月号再登后一半。”

沈雁冰一想,这样也好,可以把小说后半部分的写作抓得更紧,便同意了。反正是卖文养家糊口,别的写作可以先放一放。

叶圣陶又用商量的口气说道:“雁冰兄用的这个笔名恐怕得改动一下。我知道目前的情况需要你隐姓埋名,但‘矛盾’二字一望便知是假名,若有好事者询问起来,一般读者还好搪塞,国民党方面来查问作者原姓名,我们就为难了。不如在‘矛’字上加个草字头,茅姓的人是很多的,不会引起旁人注意。”

沈雁冰觉得叶圣陶顾虑得有道理,“茅”字改得也恰到好处,同意用这个笔名。但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个笔名会成为沈雁冰一生所用笔名中历时最长久,也最光彩夺目的一个。

《幻灭》以大革命为背景,描写了静女士、慧女士等几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在时代的剧烈变化中思想上、行为上所产生的矛盾,通过她们身上的矛盾,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种种矛盾。小说一发表,立即引起读者的注意。作品展现的强烈的时代色彩,对人物心理细腻、大胆的描绘和极富个性特征的女性形象的刻画,使许多读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许多读者写信给《小说月报》编辑部,询问“茅盾”为何许人也。沈雁冰的同乡、诗人徐志摩也写信给叶圣陶询问,但叶圣陶没有直接告诉他,只说“茅盾”绝非新进作家,徐志摩于是猜到了“茅盾”是谁。

写完《幻灭》后,沈雁冰接着又创作了《动摇》,取材于他主编汉口《民国日报》时的所闻所见,借武汉政府管辖下的湖北某小县城里发生的事情,批判了一批所谓“现代青年”在“革命剧烈时的动摇”。

《动摇》完成时已经到了1927年底,在对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进行了这样一番思索之后,沈雁冰在1928年春,开始着手写《追求》。他原来准备描写一群青年知识分子,在经历了大革命失败的幻灭、动摇之后,重新振作精神,燃起希望的火炬,去追求光明。但在创作的过程中,沈雁冰自己还陷在悲观失望的情绪中难以摆脱,所以追求光明的结果写成了追求的失败。尽管如此,因为小说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人生,《追求》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发表后,依然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兴趣,连一些中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也在偷偷翻看刊登着《追求》的《小说月报》。

《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的问世,轰动了当时的文坛,现代文坛从此记住了“茅盾”这个名字。这时的茅盾正到而立之年。

同类推荐
  • 权谋曾国藩

    权谋曾国藩

    曾国藩纵横官场靠的是厚道而精明的权谋术。厚道是他大智若愚的“阳谋”:在错综复杂的人际中,把精明挂在脸上,并不是好事。做人朴拙一点,让他游刃有余。精明是他审时度势的“阴谋”:官场如战场,只有懂得参透人心,对局势做出明确判断,才能长袖善舞。
  • 周瑜:赤壁英雄美少年

    周瑜:赤壁英雄美少年

    公元175年,秋,庐江郡治舒县,周家大宅,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周瑜出生了。从公元190年开始,汉献帝刘协这位傀儡皇帝,身不由己地多次变换年号。这期间,各路人物纷纷出场,而周瑜,正是在这段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部《三国演义》,让周瑜成了一个没风度、没雅量的反派人物。又因为周瑜临终前的一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这个年轻有为、功勋卓著的军事家,就成了比他小六岁的诸葛亮的垫背。同样的“羽扇纶巾”和“雄姿英发”,人们只记住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登坛借风”的谋略智慧,却遗忘了周瑜在谈笑之间,使“樯橹灰飞烟灭”的俊逸风采。周瑜指挥三万水师独自面对曹操号称的八十万大军的胆识,人们早已经淡忘了……
  • 乐队女孩

    乐队女孩

    全书充满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特有的声光颗粒,记录下一个“乐队女孩”如何在男性乐手的“能量顶点”之下成长为一个女人的过程,以及当世上并无前路可寻时,如何构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充满创造力的人生。
  • 蓑雨人生——苏轼

    蓑雨人生——苏轼

    本书讲述了大文豪苏东坡的坎坷人生路。内容包括:立志求学、初入仕途、贬谪之旅、政绩显赫、再度贬谪、精神道德与文化成果等。
  • 再造唐朝——郭子仪

    再造唐朝——郭子仪

    公元697年,一个可爱健壮的男婴诞生在华州郑县郭家老宅里,谁也没想到,四十年后,风雨飘摇的大唐帝国要靠他力挽狂澜!他就是唐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郭子仪。
热门推荐
  • 趁一切还来得及,做一个快乐的自己

    趁一切还来得及,做一个快乐的自己

    人生在世,谁都希望自己活得幸福,幸福的人生是一次成功的旅行。拥有快乐的心情你就会感到生活的美好,也只有理解了快乐的真谛,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人生。会享受人生的人,不会在意拥有多少财富,不会在意住房大小、薪水多少、职位高低,也不会在意成功或失败。
  • 逆天明尊

    逆天明尊

    一个平凡的少年,遭受背弃,受尽嘲讽,誓要崛起,无意间找到一卷低级功法,便开始了修炼。少年没有令人羡慕的天赋,但却有惊人的修炼速度。强大的高级功法算什么?强大的法宝又算什么?凌傲天凭着惊人的速度和力量,一路过关斩将,人界、仙界、神界闻风丧胆!
  • 我的老师两千岁

    我的老师两千岁

    一个活了一千多年又睡了八百年的男人从山中苏醒,来到现代竟当起各种各样人的老师。御姐总裁,武馆一姐,外国猛男,大学校花都得叫我一声玄先生!
  • 驯龙炮手

    驯龙炮手

    他叫喜狼,因为先天零魂力惨被抛弃。它叫天狼,因为先天残翅流落云雾村。……东胜神洲上,一位特殊的少年走进了成为驯龙炮手的传奇世界。他的肩上还站着一只睥睨天下的猛禽。
  • 盛世医妃:医霸天下

    盛世医妃:医霸天下

    前世的特工现世的奇妃,冷酷的王爷没节操的夫君。“喂!你的节操呢?”某女气愤的喊到,只听某“兽”风轻云淡地回答到:“在你这就没了。”……
  • 万妖册

    万妖册

    桃花源中桃花缘,奈何此劫世不破——来世的你,还会记得我吗?
  • 北宋生活录

    北宋生活录

    新书《幸福大宋》已发布。 这辈子只想当个纨绔,再娶三十房娇妻美妾……可老爹给我订了门亲事,未来老丈人是节度使李重进。可我学过历史,知道李重进要谋反啊!杨小羽表示:我太难了。
  • 重生之宠夫成瘾

    重生之宠夫成瘾

    别人家的男主,身高一八五,海边别墅住。爸爸妈妈是首富,保镖个个很威武。直升飞机,AK47,玛莎拉蒂,样样都easy。“女人我宠你!”“买买买!”“有我在!”本文男主,营养不良受欺负,口袋只有两毛五。爸爸妈妈靠不住,还有亲戚来欺负。“他打我!”“不要丢下我!”“我很乖的!”夏汀烟看着眼前浑身是伤的少年,无奈的叹气,“过来。”少年委屈巴巴,“他们先打我的!”能怎么办?又不能换男主,只能宠着了。但没想到的是,小狼狗慢慢变成了狼,嗷呜一口把她吃得死死的。
  • 伐道击法

    伐道击法

    石猴出,天地震,乾坤动,宇宙崩。一猴一术万道屈,一妖一棍神魔亡。亦仙亦妖伐万道,亦神亦魔击万法。创不朽,显伐戮。眨眼天地裂,抬手星辰陨,伐万道,破万法,挥手逆乾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半道仙途半成魔

    半道仙途半成魔

    以凡入仙求证道,半生梦幻堕魔途。唐常安以凡入仙,再以仙入魔,但终是把酒青天,笑看浩荡苍茫戏苍生。仙魔共体并非好事,唐常安又要如何于幻梦之中踏足道途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