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85800000015

第15章 十三、革新《小说月报》(1)

一回到上海,沈雁冰就请管理编译所宿舍的“经理”福生商议找房子的事。按他的要求马上找到这样一处适用的出租房屋,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搬家之议没能马上付诸实施。而在此时,沈雁冰在编译所工作的又一次发生变化。变化的起因,是在身兼《小说月报》、《妇女杂志》两刊物主编的王莼农。

1919年11月初的一天,王莼农找到沈雁冰,告诉他商务印书馆准备将《小说月报》三分之一的篇幅改版,刊登新文学内容,提倡新文学。他为此新设了一个“小说新潮”栏目,请沈雁冰主持这个栏目的编辑事务;同时请沈雁冰为《妇女杂志》撰写文章,谈妇女解放问题。

王莼农是一个旧式文人,思想守旧,这也是商务印书馆当权人物的思想倾向和出版倾向。在王莼农主持下的《小说月报》历来都以发表“鸳鸯蝴蝶”派文人的言情小说为主,差不多就是他们的一个阵地。所谓“鸳鸯蝴蝶”派,是源于这些旧式文人所写的言情小说,常常用“三十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这样的陈辞滥调,故而被人以鸳鸯蝴蝶称之。他们是旧封建意识和上海滩洋买办意识混合而成的产物,迎合了当时小市民比较低俗的欣赏趣味。《妇女杂志》则一直以提倡贤妻良母为办刊的宗旨。商务出版这样的刊物,一是出于保守倾向的出版思想,二是在赚钱上的考虑。但恰恰是在这两个方面,他们都遇到了难题。

这时,五四运动已经过去半年了,新思想、新文学对于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生活许多方面的冲击,已经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时代洪流。

它迅速改变着传统守旧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生活方式。《小说月报》每况愈下的发行量成了一个文化晴雨表,向商务印书馆的当权者们昭示了这一社会发展动向,而发行量减少的最终后果是商业利益的损失。所以,他们纯粹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也不能不革旧布新了。

这给了沈雁冰一个机遇,因为身处守旧意识浓重的商务编译所内,他所翻译、介绍和撰写的表达新文化、新思想的文章,此前都是发表在《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等报刊上,现在可以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这两个刊物了。应允了王莼农的请求,沈雁冰马上动笔,在这一年第11期上《妇女杂志》发表了《解放的妇女与妇女的解放》的文章。紧接着,在第二年1月号的《妇女杂志》上又集中发表了多篇文章和译文。此后,每期《妇女杂志》都有沈雁冰撰写或翻译的文章。

主持“小说新潮”栏目,花费了沈雁冰的大部分精力,但他干得津津有味,找房子的事则被忘诸脑后。几个月后,母亲又来信催促,而且信中有些不悦,似乎怀疑到儿子有什么瞒着她的事。

这封来信的原委是这样的:

沈雁冰自从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起,就一直把刊登他文章的报刊都寄给母亲看。一身二任:主持“小说新潮”,为《妇女杂志》撰稿以来,他写的、译的文章比上一年多了许多,沈雁冰一篇未漏,都寄给母亲了。同时,在不久前的一封家信中,他告诉母亲薪水又增加了10元,每个月有60元了。于是,陈爱珠觉得有点不安:每月60元钱,一个人在上海花,绰绰有余,为什么还要写那么多文章去赚“外快”?

是不是有什么额外的花销,比如结交女朋友?那次两个儿子陪自己在上海游览,就发现那里是个花花世界,街上来来往往的女子,多是些现代的、摩登的女性,远非德沚这样小镇女子所能相比的。德鸿一人整天生活在这样一个繁华世界里,一年之中夫妻两人相聚不了几天;况且对于这桩婚姻,德鸿心里也是不大满意的,要不然怎么一篇接一篇的写些关于妇女婚姻、家庭问题的文章?他该不会有什么别的打算吧……还是得尽早把家搬到上海去,让他们夫妻生活在一起……想到这里,陈爱珠马上提笔给儿子写下这封信。当然她不好直截了当说出自己的疑虑,只是在信上告诫儿子钱够花就行了,不要为赚“外快”弄坏了身体,再就是催问何时可以找好房子。

沈雁冰是何等聪明的人啊,母亲在来信的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疑惑不安,他立即就觉察到了。他给母亲写了一封长信,详细说明了自己近一段时间工作生活的情况。他告诉母亲写那样多的文章其实不为赚稿费,一来是工作的需要,二来自己对于新文学,各种各样的新思潮以及社会上广泛关注的青年问题、妇女问题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志去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活动,正可以藉此做一番事业,不想只是停留在编译一些现成的东西上面。他答应母亲尽快找房子,但没有为他所察觉的母亲的疑虑解释什么,因为他根本没有想过这方面的事情。

不过陈爱珠的惴惴不安,不是没有道理的。她以作母亲的直觉,感觉到了儿子身上发生的某种变化,她的德鸿似乎不再那么老成持重、四平八稳,而有点不甘寂寞、锋芒毕露的意思,只是她把原因想错了。其实半年多之前,沈雁冰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有什么变化,因为他每天接触的这些同事,他为之工作的编译所,总是那么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

差不多是与陈爱珠为在上海孤身一人的儿子感觉不安的同时,沈雁冰在上海的法租界会见了一位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人——陈独秀。

陈独秀是在1920年初来到上海的,他就住在法租界环龙路渔阳里二号。陈独秀此前在北京因为《新青年》的编辑方针,与胡适为代表的北京大学教授中比较保守的一派发生了冲突。陈独秀、李大钊主张《新青年》推动新文化运动,要谈主义,谈政治,而胡适和他的追随者主张少谈主义,不谈政治,甚至要在《新青年》上发表不谈政治的宣言,把《新青年》办成单纯研究文史哲的学术刊物。陈独秀一怒之下决定将《新青年》迁到上海办,他说《新青年》是他一手创办的,不能任由胡适这班右派教授们左右。

到上海后,陈独秀将他在渔阳里二号的住所作为《新青年》编辑部的办公地,又在法租界法大马路上办了一个发行所,办理出版发行事务。陈独秀约见沈雁冰就是商议在上海筹备出版《新青年》事宜的。与沈雁冰一起受到邀请的还有陈望道、李汉俊、李达几个人。

沈雁冰虽然早从《新青年》上认识了陈独秀,但这是第一次见到他本人。在他眼中的陈独秀,举止随便,说话和气,没有一点名人、大人物的派头。那时陈独秀已经40多岁,在青年沈雁冰看来是个智慧长者,还没有后来的家长式作风。陈独秀是从一些朋友那里和沈雁冰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知道他的。他感觉沈雁冰是一个思想进步,眼界开阔,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的青年,又是在商务印书馆专门从事编译工作,所以希望听听他对在上海出版《新青年》的建议。陈独秀料到《新青年》迁到上海出版后,胡适那一班人可能不再给编辑部写稿,因此需要在上海多联络一些撰稿人,他请陈望道等人在这方面多做些工作。

渔阳里的这次晤谈之后不久,《新青年》第8卷第1号,也就是迁沪后出版的第1期,在5月面世了。这一期的社论名曰“谈政治”,由陈独秀撰写,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正是他在渔阳里那次长谈中谈及的问题。这一期《新青年》的出版,标志着“结束了过去的以‘文学革命’为中心任务的《新青年》,而开始了以‘政治革命’为中心任务的《新青年》”。

这一期《新青年》封面上有一个并不惹眼的小小图案:一东一西两只大手,在地球上紧紧相握。它暗示了《新青年》主张的政治革命与俄国十月革命的关系,因为从这一期起,《新青年》专门开辟了“苏俄研究”栏目,介绍当时苏联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妇女解放等消息,这个小小的图案其实还传递了一个更为重要的信息,当然那是在几个月之后才为人们所知,即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正是在这一期《新青年》出版的当月,陈独秀与李汉俊、陈望道等具体讨论了发起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问题,这一次沈雁冰没有被邀参加。

1920年7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了,发起人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沈玄庐、俞秀松。10月,沈雁冰经李汉俊介绍,加入了共产主义小组,同时加入的还有邵力子。

沈雁冰加入共产主义小组时,正赶上共产主义小组在筹备出版一个理论宣传刊物,以适应准备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宣传工作需要。

同类推荐
  • 刺客列传

    刺客列传

    本书介绍了历史上有名的刺客。内容包括:曹沫劫齐桓公、荆轲刺秦王、张良刺秦王、武元衡被刺案、汪精卫谋刺摄政王等。
  • 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上)

    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上)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江青传

    江青传

    “苦孩子”出身的山东李云鹤,凭借其争强好胜的个性和工于心计的天赋,闯荡上海滩而成为风流浪漫的蓝苹,“进军”延安而成为“第一夫人”江青;一身不安分的血液和那日渐膨胀的权欲,使那原本活泼率直的天性变成阴险歹毒,“文革”中她的心狠手辣使多少无辜蒙难!最终她变为人民公敌而沦为阶下囚。本书是作者一部力作,经过多次修改补充,以更加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示了江青不寻常的一生,成为有关江青的一部权威之作。
  • 通家人师南怀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通家人师南怀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南怀瑾是什么性质的学者?他为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他给社会带来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一本能全面了解南怀瑾大师的书。
  • 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於德国科隆附近莱茵河畔的波昂。他的父亲约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时代贝多芬毫无幸福可言。他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第二个神童,以便靠他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强迫他学习钢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这样凄惨痛苦命运下,贝多芬渡过了童年。贝多芬天赋过人,再加上後天刻苦的磨练,程度愈来愈高,连他的老师都自叹弗如。十二岁时贝多芬受聘为宫廷古钢琴与风琴乐师,也负起了养家责任。在宫廷中贝多芬遂渐受到重视,但他心怀远大,在一七八七年远赴维也纳投拜莫札特。但很不幸,他的母亲在波昂病危,回家不久,母亲就去世了。这对贝多芬打击甚大,他又在波昂待了五年。
热门推荐
  • 情意绵绵归无期

    情意绵绵归无期

    她爱了他10年,而他在拈花惹草10年。在这场爱的斗争里,她终于体力不支,她说:“龙景煜,我们离婚吧”等她彻底离开后,他才惊醒他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5年后,他走遍天南海北找到了她,他说:“沫沫,这一次我会抓紧你的手不会再放开”她说:“龙景煜,你放过我,我也放过你,我们就两不相欠了”两不相欠,谈何容易……
  • 花薰时醉

    花薰时醉

    花薰是21世纪虐渣组织中的王牌。在一次虐渣中,她忽略了一个渣,就被这个渣反虐了。然后花薰就穿越了。花薰表示自己很苦逼。……但花薰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她穿越后遇到了时醉。……——“你看啊,我叫花薰,你叫时醉,合起来就是醉“熏熏”,多有缘啊,既然上天都撮合我们,那公子,我们在一起吧,好不好?”——“好。”我喜欢你,命中注定,一见倾心。病娇大佬×苦b女主开启……
  • 凡人永生之后

    凡人永生之后

    当于汤穿越重生到修仙世界之后,得到原世界的祝福拥有无限的寿元。于汤是应该苟进深山默默修炼,等待神功大成再出世;还是投身进入凶险的修仙浪潮,和其他修士来次“三千年河东三千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 芩萱的重生记事

    芩萱的重生记事

    重生回前世自己十六岁的日子,即将成为自己继母的害死自己母亲的女人,冷漠甚至提防着自己的父亲,以及身边人蠢蠢欲动的心思,姜芩萱可谓前有虎后有狼。但是她姜芩萱会被打倒吗?显然不会,有了重新再来的一次机会,昔日的爱人、亲人、朋友,她又怎么会看不透她们的心思呢?身为豪门的千金,不是她的错,却为什么总是有嫉恨她的人出现并且一次次陷害自己。她们只看见了豪门千金身份的高贵,却没有注意到这身份背后的悲哀。姜芩萱只想如何应对这一系列明枪暗箭,报完仇,过自己想要的悠闲生活。PS:可以求下推荐与收藏么?~\(≧▽≦)/~小手轻轻一点就可以啦,我的推荐与收藏实在是太少了,拜托了各位亲们(づ ̄3 ̄)づ╭?~
  • 离别时刻

    离别时刻

    一对生死相交的好姐妹,因为爱情而慢慢的远离对方,爱情的最后会是怎样的结果·········
  • 芯心相因

    芯心相因

    每篇都有不同的故事,我是萌新,希望大家支持,我写的应该就是网络的东西
  • 蜜糖心尖宠:表妹,别任性

    蜜糖心尖宠:表妹,别任性

    某一天“符音音,我警告你,别在床上叫我表哥。”某个男人咬牙切齿的看着身下的女人。“表哥,表哥,我就喜欢这样叫你吗!”某个女人娇声娇气,脸上笑魇如花,完全无视他的威胁。“不准。”他抓住她的手欺身而下。“我就要,呜------。”她半推半就,考虑要不要从了他。“我说不准。”他堵住她的嘴,狠狠吻住。他爱她、宠她,用尽一辈子。
  • 念中已有果

    念中已有果

    出生就被打上不详字符的人果真没有资格获得幸福吗?祝幸的童年宛如被过滤了所有色彩一般,满满的皆是灰色,父亲的离世,母亲的委屈奔溃,冰冷的长板凳,陌生男人禁锢的双手,扭曲的面孔···茫然,无助,恐惧,绝望,明明还是稚童,在本该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年纪里,她却遭遇着足以使成年精神都完全奔溃的一切,直接促使了她的自卑软弱的性格,这样的她究竟是什么引起了他的注意...等一切真相被掀开,我们的结局又在哪里。
  • 沉稳撑场

    沉稳撑场

    残酷的现实让人觉得梦想是遥不可及的。在比赛中屡屡失败的她在别人的白眼下继续前进。尽管所有人都知道她失败的原因不在她,在于这个社会,这个不公平的社会。她终于无法忍受。抛下好学生的架子,她要好好疯一回!现在,无止限的作死就是她的目标!从前的梦想依然还在,可会实现吗?
  • 快穿位面bug

    快穿位面bug

    1v1快穿甜文她出生于世界之树,不生不死,掌握生死两源之一的生机。不过,她这类人还有一个别称,任务者亲切的唤她病毒。专门阻碍任务者完成任务的存在,在各大位面都不讨喜,任务者见到了都是绕道走的,怕被盯上,任务失败身死道消。“告诉我,你的名字。”“名字再好,也不过身外之物,何需在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