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65700000018

第18章 十七、姐姐出嫁

过去农村姑娘到周岁十六、虚岁十七的时候就要出嫁,如果十八九岁时没出嫁,媒人再来说亲,就给说“填房”(死了妻子的人,续娶之女就叫填房)了。我听说老井嫂的侄女在二十八岁时嫁到小山沟,嫁的老头已五十八岁了。后来,我们县妇女抗日救国会住在她家,那时她已经三十挂零了,有一个儿子。她比前妻的三个儿媳妇还小。

姐姐那年十六岁,来说媒的人很多,我妈怕女儿去婆家受委屈,推掉了好多家境比较好的人家。妈说:“我们家穷,伴不起人家,只要有吃、有穿、人品好就行了。我们家生活困难,陪送不起,嫁到你家就是你家的人,你们要管吃管穿就嫁;不行,我们就另找别家。”

那时候陪送姑娘要做春夏秋冬四季的衣裳和鞋袜,新媳妇要从头到脚都穿着娘家陪送的衣裳,少则几十件,多则上百件。前三年都穿新衣裳,经常换洗,新衣裳洗后,收起来留待以后穿。民间流传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新媳妇要十年以后才能穿婆家衣裳。我妈给媒人讲:“杏核砸两半(瓣),光给仁儿(人),不给皮儿(衣裳)。”

人家都看我妈为人好,教养的姑娘品德好、家风好,所以说媒的人很多。姐姐是上炕裁剪缝,下炕进厨房的勤快姑娘,人也长得俊秀,中等个儿,身材苗条,乌黑的菊莲头(有点波浪的卷发),白净的长圆脸,黑亮的大眼睛,双眼皮,整齐洁白的牙齿。虽是小脚,走起路来挺利索,看上去又文静又朴实,从来不敢多嘴多舌,只知道埋头苦干。最后,我妈定下辛庄村侯庭翰的大儿子。听媒人讲:“侯廷翰读过大学(是他父亲卖田供他上的大学),回乡后在村里开办学堂,为了让乡村的孩子们读书,他还开办女子班,现在完县县城当帮审(相当于给县长当秘书之类的事)。”当时这种开明、先进的人士比较少,在乡间也有点儿名气。妈觉得公公识文断字,儿子在保定府西大街的一个西药房当学徒,一家两代人都有文化,懂道理,就答应下来了。

妈妈还是不太放心,赶吴村集时遇到辛庄村的妇女们就打听侯庭翰家的情况。辛庄村的妇女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侯庭翰人挺好,不常回家,他老父亲年事已高,但是天天还下地干活儿。儿媳妇管家,她心不好,做两种饭,她和儿子们在高桌上吃白面条,让她老公公和请来的长短工们在矮桌上吃小米面条子。有次正巧赶上侯廷翰回来看见了,气得连绸子大褂也没脱,端起小米面条子连盆带条子扔到院子里,摔了个粉碎,骂道:‘怎么养下你这畜生!把白面条子端上来给老爹和雇工们吃。’”妈回来跟媒人说:“这婆婆难伺候,我们不嫁他家。”媒人一再说:“她婆婆是山里人,没见过世面,不懂事理。他们一定对咱们姑娘好,他们没有女儿,一定拿咱们姑娘当亲生女儿看待。”

后来妈想,再找合适的人家也难,何况这家没有大小姑子,就松口了。我们家乡流传一句老话“大姑儿多,婆婆多”。那时候大姑子直接管兄弟媳妇,“小姑子多舌头多”,常向婆婆告状,做儿媳的日子不好过。虽然妈说婆家得管吃管穿,一没有陪送、嫁妆,二以后娘家也不能给她做衣裳,但是孩子出门总得给陪送几件衣裳,就用自己陪嫁的衣裳改做了单、夹、棉衣裤共九件衣裳。

妈妈教导姐姐

我们家乡是先定亲,定亲后,男方在结亲前要送来食罗,即一斤一个的大馒头,我们家乡叫饽饽,馒头上放块儿点心之类的食品,叫“馎饦”,乡下人叫“饦”。一共送一百四十个,要抬回去二十八个,叫二八回,留到我家一百一十二个,我们分送给当家子亲戚,每家送两个饽饽,两个饦,有的送一个,也就是起到发请帖的作用,送饽饽就是告诉亲戚们:我姐姐要出嫁了。亲戚、当家子接到礼品后就送来添箱钱、物、衣料等物品作为贺礼。又用亲戚送来的钱和衣料给姐姐做了一身新衣裳,一件大褂儿,准备结婚第二天给原房里上拜时穿,那时新娘必须穿娘家衣裳,叫“晾行头”。乡亲们都知道“谁家丫头抬大饽饽了”就是哪家姑娘要结婚了,自家也要留几个饽饽吃。那时候妈妈教我和姐姐背《新佳月》,是说什么属相的人在什么时候结婚为佳月:正七应鸡兔、二八虎和猴,三九蛇共猪、四十龙和狗、牛羊五十一、鼠马六十二。姐姐属牛,阴历五月、十一月是她的新佳月。

姐姐出嫁前,晚上没什么要紧的活计时,怕费灯油,娘儿三个摸着黑搓棒子粒儿,妈就教姐姐如何做媳妇:要孝敬公婆、服从丈夫、爱护小叔子等是必说的。还告诉我们,新媳妇结亲那天要在炕上将近坐一天,所以结亲那天早上在家要少喝水,吃几个鸡蛋,能耐饥饿,不上厕所,到晚上才能下炕。有人闹房不能恼!做新媳妇可不是闹着玩的,人家说什么要听什么,千万别乱讲话,以防被听房的人听见了传出去被人取笑。第二天早上要早点儿起来,自己先梳好头,洗了脸,把自己的屋子收拾好,穿好娘家的新衣服。再去给婆婆端尿盆,我们家乡叫脚盆。来到公婆屋门口,先咳嗽几声,叫先给响动儿,让公婆在屋里睡觉有所准备,然后再推门进去。要低着头,不能东张西望,轻轻地把脚盆端出去,再把门关好,不要慌张,要稳当。吃过早饭,要穿好正式的裙子、大褂子,等着人带你去同姓同族的原房里(远房指血统疏远的远房兄弟。当地对五辈以内的叔伯兄弟叫近当家子,五辈以外的叫远当家子。这里指的是近当家子,叫原房里)上拜去,就是去认门。那个带你的人总会说:走吧!走吧!你知道上哪儿去。妈还讲了二伯父女儿香儿姐的故事:“第一天出外屋上拜,带她的人说:‘走吧!’带她的人没出来,香儿姐自己出来了,却摸不着门,正赶上她婆婆在外屋,引着她拜见了来到家里的亲戚,才没有太尴尬。你可千万别先走,得等她先走,你跟在后边走。她让你叫什么人你就叫什么人,她让你给谁磕头你就给谁磕头。磕头的时候做长辈的总会说不用磕了,你千万可别不磕,让人家说你对长辈的不尊重。如果长辈的在跟前、拉着、搀着,实意不让磕头,才可以免磕。”妈还教她一首唐诗:“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行,先遣小姑尝(意思是:不知公婆吃咸吃淡,怎么办?先让小姑子尝一尝,是不是合公婆的胃口)。”

妈妈教的这首诗还真用上了。姐姐结婚的第二天,吃罢晚饭,她公公和他的儿子们在院子里乘凉,用这首诗来考他的儿子们,其实是考我姐姐。姐姐顺便解释了两句,公公觉得不错,小户人家的姑娘还懂得诗。后来,他叫我姐姐晚上和他儿子们一起念书。姐姐开始回娘家时还带着纸笔出来学习,我现在学会的注音字母还是跟姐姐学习的。

姐姐的公公是很好的人,婆婆为人不善良,娶了媳妇就不干活儿了。母亲总用封建思想教导姐姐,姐姐被妈妈教得一味顺从婆婆,一点儿反抗精神都没有,从来也不敢说一个“不”字。姐姐在丈夫家中不仅做十几口人的饭,还要做全家人的衣裳、鞋袜,根本没时间学习,所以姐姐也只学习了不长的时间。妈妈只是给姐姐找了一个能吃饱穿暖的家,虽然婆婆给她吃剩饭剩菜,总比在家吃谷末子菜白粥强多了,她从早忙到晚也不觉得苦,认为都是自己应该做的。开始还算过的去,后来就不行了,特别是抗战后就不给衣裳穿了。1945年,日本鬼子无条件投降,我们进军张家口,路过姐姐家,她向我们诉苦说:我从头到脚都给他们做完了,全家都穿单衣裳了,唯独我还穿着棉袄,活儿又那么重,壮着胆子为自己裁了一身衣裳,打夜做好才穿在身上。我说:“他家那么多布都在你屋里撂着,你为什么不多做几件替换着穿?”姐姐说:“不敢。”在旧社会,哪家的媳妇都受封建礼教的压迫。我姐从娘家到婆家一直遵守着三从四德的旧思想,被封建思想压得喘不上气儿来,总怕邻居说媳妇不贤惠、不孝敬婆婆等。我姐姐五月里结婚,结婚三天叫回门,姐姐跟姐夫回娘家吃了顿饭就回去婆家。十天后,我和母亲接姐姐回家住八天,这是按老家的规矩办事。妈郑重其事地问姐姐的婆婆:“亲家,我这孩子在这儿怎么个(怎么样)?这里的活儿干得了吗?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对,你可认说她、教她。”当时婆婆笑眯眯地说:“这孩子挺好,很老实听话,针线活儿比我强多了,一般的饭菜都能做,就是蒸包子(这儿指馒头)蒸得不好,黏糊糊的,又费火。我做饭一个干草把子烧不完,她烧完了,有时候还不够。”妈妈说:“我家一年到头也不蒸几次包子,她没有做过,亲家你费心教教她。”回家后,我妈又细心地教姐姐如何蒸包子。首先把面发好,看面发的蜂窝大小和多少,是不是都发起来了。再估摸着放多少碱,把碱均匀地揉进面里,再切开面用鼻子嗅一下是否有酸味,没有酸味,是甜味就刚好;若是有碱味,那是碱放多了,揉好包子要在面板上放一会儿,跑跑碱,一定要等锅里的水开了再装锅上笼屉。让锅里的水离篦子有四指远,水少了气不够,包子蒸不熟,水多了包子底儿会有死皮;水开锅了要大火蒸,不能像熬白粥,小火细零细零地慢慢煮熟,也不能半截掀开锅盖看,看锅盖顶上气上圆了,闻着包子的香味后再蒸一会,看看包子落“汗儿”(表皮没有水蒸气)了,是干松的,再用手指肚按一下包子,若按的坑一会儿起来了,这包子蒸得就很不错。经过母亲细心调教,姐姐成了蒸馒头的行家里手。我姐姐学什么都很快,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后来她婆婆再也没有说过她什么。

她婆婆在村里是有名的刻薄人,家里做两样饭,婆婆和孩子们吃另一样,短工和老爷爷(姐夫的爷爷)吃另一样。我姐姐就更低一等了,总是做饭在前、吃饭在后,凡是剩下的、别人不吃的就给儿媳妇吃。我姐姐回家从来不说,姐姐太老实了,穷人家的姑娘自觉命不如人,受了委屈只能忍着,怕母亲着急,所以什么都不说。妈妈平时教导姐姐说:“在婆家做好饭菜端上饭桌,摆好筷子、碗、盛饭勺子,叫人家先吃。自己回到灶房,把面板、锅台、灶火坑、地上都收拾干净、妥当,先上茅房,回来再吃不迟,千万不要吃完饭就往茅子(厕所)跑!”还风趣地讲笑话:“蠢人一碗不饱两碗饱,饱了就往茅子跑!”姐姐照妈妈教的话做,总是做在先、吃在后,什么活儿她都做,处处考虑别人。别人也习惯了,从来不顾及她,她好像天经地义地该当大使唤丫头伺候别人。

在旧社会,儿媳在婆家上要伺候公婆,下要伺候丈夫的兄弟,婚前媒人说他家有三个儿子,其实是四个儿子,瞒了一个,婆婆当时还怀着一个。过门才五个月,婆婆又生了第五个儿子。姐姐还要伺候月子,忙得脚不停、手不闲,自己怀孕两个月,累得流产了。日子过得也不舒心,有时回来向妈妈哭诉在婆家受的委屈和冤枉。姐姐说起来眼泪哗哗掉,妈妈总劝她:“熬着吧,千年的古道变成河,百年的媳妇熬成婆。”我听了就替姐姐抱屈,觉得这个世道有太多的不公平,旧社会做媳妇真是太难了。我从此下定决心,这一辈子誓死也不能做媳妇。姐夫人还算好,待姐姐也很好,也知道疼爱她,两口子感情融洽,但脾气暴躁,稍有不如意就举手打人,张口骂人。姐夫的爷爷人很好,他年事已高还天天跟着雇工们一起下地干活儿。我姐姐精心伺候他,他夸我姐姐是好孙媳妇。公公也说儿媳妇好,但他长年在外工作,很少回家。婆婆也不说不好,只说:“大儿媳妇管好了,其他儿媳妇自然就跟着学好了!”她的意思是大儿媳做个好榜样,当个老黄牛,其他的儿媳妇也跟着当老黄牛。但是二儿媳妇就有主见,不像我姐姐那样驯服。老婆婆对二儿媳妇又来那一套,说:“少和点儿米面擀股儿条子(家乡土语),多和点白面擀股儿面条吃。”老二媳妇对她婆婆说:“谁是嘴?谁是屁股?谁吃面?谁吃条子?我可不吃条子!”婆婆就不吱声了。其实,她婆婆也不是真厉害,就是不懂事理,村里人称“窝囊废”,软的欺,硬的怕,欺负我姐姐贤惠人,不跟她顶嘴,一味地讲孝顺,有理也不敢说,这和我妈的教育很有关,一辈子忍气吞声地吃苦受气。

姐姐结婚一年多,姐夫就在完县北关开了一个小医院,叫“义昌”医院。姐夫脾气不好、性子急,稍有不顺心的事就张口骂人,举手打人。姐姐又被管教得太老实,不管受了什么委屈,回家总不说。有一次姐姐实在气不过了,跟母亲讲,姐夫骂她时连我们吕家的人全骂了。母亲告诉姐姐回去跟他说:“你打我、骂我,我都让着你,你不能连累我爹娘挨你的骂,你骂他们,他们听不见。我要骂你,你爹娘可听得见。如果你妹子(姐夫有个妹妹死了)在世,她女婿骂她,你们愿意吗?”伺候公公、婆婆、老爷爷是义不容辞的义务,但丈夫的四个弟弟(小叔子)都要姐姐从头伺候到脚,吃的、穿的全靠我姐姐一个人。二小叔子还“不是东西”,混账、不讲理,想方设法挤对你,挑毛病,我姐姐作为大嫂总是让着他。过门有三四年了,不知为了什么事,我姐姐说他一句,按理说大嫂说一句也没什么,况且我姐也不会无缘无故地说他,他反而举手打人,姐姐实在是忍无可忍,一天到晚伺候他们,还无缘无故地挨打。她只能出走,但又不敢回家,就跑到我姥姥家的一个大表嫂家里住着。因为我妈妈讲过:“结婚后,你们若打架,打红了打绿了在你们家,不能回家来。我可不送你回去,让我‘低头儿’亲家,我丢不起这个脸,人家会说我家教养不周。”

在封建社会,我们家乡女方就比男方低一等,不管儿媳妇多有理,逃回娘家就没有理,娘家还要给送回去,而且还要向女儿的公婆赔不是。一来娘家人丢了脸,二来婆家人还要欺负说:“你有本事跑吧,还不是让娘家人腆着脸子送回来!”这次姐姐出走是个小小的反抗,反而为娘家长了脸。她婆婆派人来我家找人,我们才知道姐姐气不过,离开了她们家。母亲说:“她不能到哪儿去,长这么大只是姥姥死时去过姥姥家一次。这是你们家的事,我管不了。”

她婆家自觉理亏,而且没有我姐姐伺候,他们过得不舒服,她婆婆又得做饭干活儿了。他们只得自己去我姥姥家请我姐姐回家。在旧社会,这就是为娘家争了很大“面子”。从那以后,他们家再也没有人敢打她了。

同类推荐
  • 南极北极

    南极北极

    作者深入探寻南极洲,探访企鹅世界;也曾追寻最初的南极探险者的足迹,了解过南极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并沿着南极海岸线找寻与南极相关联的风景和人文历史;踏进了北极熊的领域,感受了北极白色海洋的雄浑魄力。
  • 读者文摘精选全集——夏

    读者文摘精选全集——夏

    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着回忆;想要得到的,必须努力;但最重要的,是好好爱惜自己!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该书以文化散文笔触记述西藏见闻、复原文化旧貌、自身感官体会为主,以此来讲述和剖析西藏这片土地和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该书不同于以往的游记类书籍,单纯从视觉感官上以“记流水账”的形式,来直观讲述西藏的风景以及自身的经历。作者更多想要表达的是以一种文化人的视角来感触西藏,探寻藏文化的精神内核和藏族人民的文化生活。除却迷人的风光、神秘的宗教和古建筑遗址,还有藏族同胞的精神文化和藏文化的独特与伟大。
  • 原古石村许家山

    原古石村许家山

    本书图文并茂的再现了原古石村许家山的风貌,揭示了一个保存较完好的古村落,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房宅、农用物品等都反映了该村落的原始形态,这对研究该地区历史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东南非洲之旅之二:莫桑比克指南

    东南非洲之旅之二:莫桑比克指南

    本书稿完成于马普托市,所有的参考材料来源于莫桑比克本土,所有的资料信息来自于实地收集,是第一位中国人实地所写的关于莫桑比克的第一本专著书稿,从2005年开始至2010年结束,历时5年艰辛铸就。书中对莫桑比克十省一市分门别类,每个省均配有行政区划交通地图,各省下辖的地区城市全部用中文翻译出来,并标注完成相互间的公路里程,以“如何到达、哪儿去游、哪儿购物、哪儿去吃、哪儿去住”等方式翔实、专业地介绍了莫桑比克境内“衣、食、住、行、游、购、娱、商”,无论是商务考察,还是工作旅游,均具有难得的实用价值,真正做到了一本《莫桑比克指南》在手,走遍莫桑全境无忧。
热门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福尔摩斯探案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福尔摩斯探案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洪荒崛起者

    洪荒崛起者

    (书已太监,慎入!可以看本人其他书籍)洪荒大陆之上大山林立,有蛮荒凶兽蛰伏于大山深处,而在大山之间亦有无数大小不一的部落艰难存活。蛮龙部落,作为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小部落,每日为了食物,都要深入凶险的大山之中,与凶猛的凶兽厮杀。在某一天,蛮龙部落当代族长——蛮山狩猎时意外捡到一个弃婴,后来..........勇敢可爱的小蛮星迅速崛起,变异的图腾,神秘的血脉...................(新书会在2018年5月份左右发布。新书会跟洪荒跟九天连接上的。希望到时候各位书友能够前来捧场,小天感激不尽~)新一代洪荒巨作诞生了!欢迎加入星族:593972981
  • 以命为饵

    以命为饵

    祸乱之日是大陆生灵对于邪恶力量吞噬生命的称呼无尽的幽暗森林中驻扎着一股邪恶不可阻挡的力量每逢祸乱之日天空将被黑夜泷罩邪恶的力量便会出世吞噬生灵
  • 恶魔陪我逆天

    恶魔陪我逆天

    自小失去家人,天生无脉,一个沦落为废人的少年在一次偶然中唤醒了胸前的古玉,命运以及一切也将在此刻改变。你并非是天生无脉,而是被恶魔选中的人。
  • 迫逆

    迫逆

    一个现代特种兵的灵魂被龙神选中接受了龙神传承,希望能够解救龙神。但是在转生的时候不小心来错了地方。而我们可怜的主人公居然来到只有亡灵的世界里变成了一个亡灵中最最低等级的骷髅,从此他开始了拉帮结派的生活。且看主角怎样在谈笑间,让百万大军灰飞烟灭,怎样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再看主角怎样在百花丛中谈笑风生,让万千少女为之倾倒。“什么?战神,法神很厉害?”“只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而已,老子的一个师长就可以一招解决。”“什么巨龙很强大?”“那只不过是老子坐骑的食物而已。”“什么你说众神的军队我打不过?”“笑话老子只派一个师,就可以轻松拿下。”一只训练有素的军队指哪打哪。
  • 斗罗之科学的火影忍者

    斗罗之科学的火影忍者

    我叫浪翻云,鬼知道为什么来到斗罗世界的我会有火影忍者的系统,为什么降临会在星斗大森林,等等为什么我的身体是婴儿,等等为什么会有狼,你不要过来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