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59300000007

第7章 霸主不是谁都能当的

(历史上的春秋五霸,司马迁指的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其中齐桓晋文楚庄都是毫无争议的霸主,而争议最大的则是宋襄公。意图继承齐桓公遗愿而领导中原各国的宋襄公,却是一个有名无实,迂腐无能的君主,他用自己的遭遇,演绎了春秋版的堂吉诃德,那么他又给后世留下哪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呢?)

宋国跟其他诸侯国不一样,不是周初有功的大臣所封的诸侯,而是商朝人后裔分封的国都。第一任君王是商纣王的表弟微子启,当年周公本着兴灭继绝的思想,把商朝移民留在了故土,于是他们在商丘附近建立了宋国。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尤其是进入春秋之后,宋国几乎都是以配角的身份参与演出的,而且还老是喜欢凑热闹。哪个霸主的故事里面都少不了宋,当然这跟他们所处的四战之地的地理位置很有关系。我们前面说过,齐桓公尊王攘夷的第一个对象还不是夷,而是拉上周天子打宋国。宋桓公立刻投怀送抱,变成了齐桓公的坚定支持者和拥护者,他也果断参与了存邢救卫,抗楚援郑等各大战争以及各种会盟。宋桓公唯一没参加的就是葵丘之盟,因为他早走了一步。

宋桓公临终之时,让嫡长子兹父准备接班,但是兹父却说自己的哥哥目夷(虽然是哥哥,但是庶长子)比自己年龄大,而且更有仁德,所以应该让目夷接班。目夷一听就不干了,你都让贤了还说没有仁德,自己坚决不干,而且跑到外面躲了起来。兹父于是就在宋桓公死后即位,就是我们马上要提到的主角宋襄公。宋襄公还是没忘了自己那好哥哥,让目夷掌管全国的政事,把他当作自己的管仲来用。然后宋襄公披麻戴孝忍着悲痛参加了葵丘之盟,而且在大会上唯齐桓公马首是瞻,跑前跑后的帮助齐桓公打理会盟需要的工作。齐桓公很高兴,觉得这个宋国新君很讲仁义,也很有品德,于是就把自己的儿子公子昭托付给了宋襄公。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联合了几个诸侯讨伐正在内乱的齐国,并且拥立公子昭为齐孝公。

要是宋襄公有自知自明,见好就收,到现在他还是做的挺不错的。可惜他除了帮齐桓公看孩子之外,还想替齐桓公看着中原。于是乎宋襄公开始仿效齐桓公,叫诸侯们来会盟。一开始宋襄公不太好意思弄的太大张旗鼓,就先找了曹国,滕国等几个小国家试试水。没想到这些小国家都不给宋襄公面子,要么就是懒懒散散,拖泥带水,还有的从头到尾就没露面,气的宋襄公扭头就出兵把这些小国家挨个打了一顿。这一下,中原其他诸侯国开始有意见了,怎么着,我们陪着齐桓公打了几十年仗(虽然基本都没打起来,但是跟着跑路也累啊),修了几十年城,开了几十年会,好容易把齐桓公熬过去了想休息几天,又来了一个宋襄公让我们去打仗,修城,开会,你算老几啊。于是大家竟然开始怀念起跟着齐桓公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陈穆公直接号召大家再聚一聚,重新回顾当初在葵丘的盟誓。但是,他可没叫宋襄公,反而还邀请了楚成王,最后楚国使臣参加了这次结盟。其实想想也可以理解,春秋大国就那么三四个,其他的中原小国总要找个大腿抱抱吧,之前有齐桓公当老母鸡对大家不错,现在齐孝公能把自己国内管好就不错了,齐国已经不算是大腿。倒是南边楚国那根大腿挺粗的,于是以郑文公为代表的墙头草集团就已经开始跑去投奔楚国怀抱了。

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没有邀请宋襄公,太伤这哥们的存在感了,人家可是励志当霸主的人。于是宋襄公决定自己来,拿出当年齐桓公在葵丘的架势,在得到了齐孝公和楚成王的同意之后,在公元前639年邀请诸侯在宋国的盂(yu)地会盟,顺便商讨一下谁应该是中原霸主。结果齐孝公找了个理由没来,也不知道宋襄公这个大恩人怎么得罪他了,反正他怎么看宋襄公不顺眼。楚成王倒是大摇大摆的来参加,并且还带了几个已经偏向楚国的诸侯到会。这个时候,宋襄公他大哥目夷已经看出情况不妙了,无奈的跟大家说:“我们小小的宋国,却想当天下盟主,自不量力,难道宋国要灭亡吗,我们君侯的称霸野心太强了啊。”不过宋襄公可不这么认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宋襄公就把目夷留在商丘看家门。

盂地大会上,宋襄公当仁不让的主持着整个会议的进行,强调继承和发扬齐桓公留下的尊王攘夷的优良传统,维持中原地区的和平秩序,促进发展,共同繁荣,并且希望各位诸侯能够跟自己一道,坚定不移的将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楚成王听不下去了,第一个提出问题:“咱们要不要先弄清楚谁是盟主啊?”宋襄公说,这个怎么说呢,干脆按照爵位排吧。宋襄公倒是想的不错,他是公爵,其他都是侯爵及以下,楚成王最低,是子爵。没想到楚成王立刻说,“好呀,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啦,哈哈!我是王,你们都是公爵以下,这个盟主我就当了。”宋襄公说,你这王爵可没人承认啊,自己封的可不算。楚成王一瞪眼,“难道你说了算?你问问其他诸侯是不是应该我来做盟主?”下面坐的诸侯好多已经是楚成王的马仔,或者忌惮于楚成王之威,都表示赞同。没想到楚成王还有更狠的,大手一挥,让手下大将成得臣带兵上台,就在宋国的土地上把宋襄公给抓走了。

这下宋国丢人可丢大发了。楚成王还没完,想直接利用宋襄公做人质,顺手把宋国灭了。目夷没吃楚成王这一套,因为他知道楚成王不敢把宋襄公怎么样,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中原诸国都会觉得楚国过于野蛮而远离他们,所以目夷坚守不出,拒不投降。楚成王还真拿宋国没办法,留着这个人质也没啥用,还是把宋襄公放回去了。

郁闷的宋襄公灰头土脸的回到宋国,越想越来气。正好此时郑文公又跑去楚成王那里拜码头,宋襄公就找了这个机会,于公元前638年出兵讨伐郑国。目夷再次苦劝,别作了,咱低调点行不。宋襄公不听,执意要出兵。打狗还要看主人呢,楚成王一看,有人敢欺负自己的小弟,二话没说带兵支持郑国,与宋襄公的部队在泓水之滨相遇。

看了楚国的军队,就连宋国的最高军事统帅都跟宋襄公说,这仗没把握打赢,咱们要不还是跟楚国讲和吧。宋襄公想起上次盂地受到的羞辱,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他太需要打一场胜仗找回面子了。楚国人虽然勇猛刚毅,但是缺少了一些兵法知识,而且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孙子兵法之类的理论支持,所以战争一开始,胜利的天平还真的倾向了宋国。楚军向宋军进攻时要渡过泓水,渡河时乱哄哄的完全没有秩序,目夷提醒宋襄公,赶快派兵进攻,趁着楚国军队混乱之时将其击溃,宋襄公却没有同意。其实这时候楚军确实犯了兵家之大忌,按照孙子兵法的内容,半渡而击会使得进攻方非常有利,此时的楚军非常危险,宋襄公却没有给出那致命一击。过了一会,楚军终于费了半天劲过了泓水,开始在岸上列阵,队伍还是非常的凌乱。目夷再次提醒宋襄公,这次可以出击了吧,趁对手阵型混乱,我们还有很大的机会胜利。宋襄公还是微微一笑,说不可。到最后楚军列队完毕,刀出鞘弓上弦,敲起战鼓开始出击,宋襄公终于下令进攻。这个时候的楚军,一点都没有了渡河时候的凌乱,完全恢复到那支战无不胜的虎狼之师。宋军惨败,宋襄公受伤,要不是目夷等人拼命保护,宋襄公差点再次做了楚成王的俘虏。

回国以后,大家终于憋不住心中的怒火,开始炮轰宋襄公,都说他瞎指挥,导致战斗失败。宋襄公却跟大家说:“君子不两次创伤敌人,不俘虏有白发的老人,古代的圣贤带兵打仗,不利用敌人的不利位置取胜。我们虽然是已经灭亡的商朝的后人,但是对于没有列好队伍的敌人,我们不能击鼓进攻。”目夷已经开始后悔了,早知道当年他爹宋桓公去世时,他就应该答应了宋桓公把这个君主当了,那样就不会有了宋国的今日了。当他再次跟宋襄公争辩他的那套混账逻辑的时候,宋襄公摇着头告诉他,“这样不是仁义之道啊。”

一年之后,宋襄公再受打击,那个他掏心掏肺的培养扶植起来的齐孝公,竟然以宋国当年没有参加陈穆公号召的那次会盟为理由(这算什么理由,人家没叫他,他干嘛要来)出兵伐宋,宋襄公又急又气,不久就一命呜呼。客观的说,宋襄公的为人还是不错的,否则也不会虚心让位,对当时的竞争者目夷尊重有加,还被齐桓公看中而托孤。但是作为国君,宋襄公真迂腐,假仁义,不明白何时应该仁义,何时应该以大局为重。在他的统治之下,宋国不但没能发展壮大,反而在后面的春秋历史中飘摇,多次被各大诸侯国攻击,最后不得已多次担当调停者的角色。不知道司马迁在史记里面为何把宋襄公放在春秋五霸之中,这个应该是想称霸而已,但是自己没点干货,霸主岂能随便当,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罢了。

霸主应该是什么样?他的对手楚成王就是个榜样。正当宋襄公在国内被口诛笔伐的时候,楚成王正在郑国享受最高规格的接待呢,郑文公给楚成王好吃好喝好招待,感激楚国的热情援助赶走宋国的不义之师等等。随后,楚成王又派成得臣拿下了陈国以及周边的几个小国家,彻底打通了通往中原的道路。成得臣也因为在过去几次战争中功勋卓著,接替子文担任了楚国的令尹。

正当楚成王不可阻挡的向中原发展,向着真正的霸主位子一步步迈进,准备在中原收获祖孙三代辛勤耕耘的果实的时候,有一位流浪汉站在他们的面前,让楚成王的称霸希望彻底变成了泡影。

同类推荐
  • 原来三国可以这么读

    原来三国可以这么读

    百家讲坛,谈笑古今,一恩、一仇、一情、一梦、一诺间,且看三国如何嬉闹,演绎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 篡那个朝谋那个位

    篡那个朝谋那个位

    一段可歌可泣可爱可笑的官场腹黑史。一个对物质生活宁缺勿滥的痞子少年。官场上的心狠手辣,生活中的幽默风趣。他纵然永劫受沉沦,不从诸圣求解脱。........他的宗旨一直是:为了自己能吃肉让别人看着,不择手段又如何。(各位大大,看完别急着走,没有票票也放入书架,小弟跪求.本书有望成为第二本《庆余年》你们怎么看)书友群:176025142
  • 琵琶重

    琵琶重

    世人只知琵琶声响催人行,可曾知弦弦掩泣的血泪。一音一泣不成声,万般痴情终难平。这是一个架空的琵琶行的世界,不是史实,皆是虚构。只为带你品味不一样的情爱。
  • 大唐西域生存记

    大唐西域生存记

    “如果能重来我要做李白,写写诗来澎湃,逗逗女孩...”李白是幸运的,他生活在大唐如日中天的年代。李莫不知道自己是幸运还是不幸,他真的重来了却没有成为李白,他只是大唐北庭都护府治下,俱六守捉城中混饭吃的教书先生。此时是唐德宗贞元四年,大唐的骄阳已经无法照耀西域这片土地,只留落日的余晖宣告着曾经的辉煌。
  • 华夏全明星

    华夏全明星

    简介一:秦始皇雄踞咸阳,刘秀占领洛阳,大唐割据长安,朱元璋在凤阳仰天长啸,更有女真突厥鞑靼东瀛虎视眈眈,谁才是天下共主。项羽、吕布、冉闵、李存孝、李元霸谁才是举世豪杰。姜子牙,诸葛亮、王猛、赵普、刘伯温谁才是天下智囊。人生薄凉,生死无常,且看小人物李无常一步步成长,与中华五千年精英们斗智斗勇。简介二:潘郎掷果,荀彧留香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杀胡令冉闵白袍将军陈庆之十三太保李存孝西楚霸王项羽火烧赤壁周公瑾兵仙兵圣兵神人屠?或者诗酒剑仙李太白广陵散嵇康一曲胡笳就孤城刘琨?或者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亦或者是姬发,纣王,姜子牙,妇好…………你到底喜欢哪位?这里应有尽有。
热门推荐
  • 天价妻约:老公来势汹汹

    天价妻约:老公来势汹汹

    从15岁到25岁,顾繁朵把一生最美的时光和寒子时这三个字捆绑在一起。从17岁到27岁,寒子时把一生最初最后的爱情和顾繁朵这三个字捆绑在一起,然而,还是不能在一起,她依然猜不出他的秘密。喜欢才放肆,所有深爱都是秘密。一个精心设计的迷局让一对相爱的男女互相伤害,当真相一层一层浮出水面,才发现他们都只是这个局的棋子。“我能给你最好的爱,大概就是打造一个王国给你败……因为我已经失去了爱你的资格。用我一无所有,换你笑靥如花。”留下这封信,他从她的世界里消失。六年后,他以另一种模样从天而降“对,我就是个疯子!顾繁朵,遇见你,爱上我,你就认栽吧!”极尽宠爱,你最终能否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激战巅峰.山盟海誓

    激战巅峰.山盟海誓

    她一世倾城,她孤独伤感,她已不再爱了,为何让我穿越,为何再让我遇到那个人,他是杰出的领袖,他孤独寂寞,他无人能懂,为何让我遇到她,我愿抛弃一切。这就是我们的山盟海誓!!!
  • 神道殊途

    神道殊途

    她,重生获逆天之力的魔,追寻着前世的信念,踏上巅峰;他,永生魔族之子,寻找曾经的青梅竹马,意外遇到她的今生,神道与魔道,他们该何去何从?
  • 霸魂狂神

    霸魂狂神

    上古世纪,万族林立,修魔练武,圣者为尊!凌天玩“上古世纪”之时穿越其中,附身在了哈里拉大陆第一帝国自在天帝国第一“女”豪门废物凌家少爷的身上,而且稀里糊涂不明不白的在梦中就把帝国的公主给睡了…且看,前世宅男吊丝+今生魔武废物,如何玩转上古,魔武双修,龙凌天下,极品风流,成为一代天之骄子,问鼎天下至尊?男子汉大丈夫活在世上,就应一世风流,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 前生世闻录

    前生世闻录

    世闻今日风云起,刀剑血流染黄昏。十载恩怨终归处,腾龙紫云向谁哭。(作者写文节奏时快时慢还请多多包容)(作者选的分类好像有问题还请多多包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行走在阴阳两界的少年

    行走在阴阳两界的少年

    世上本是没有怨灵的,被害死的人多了,也就有了怨灵。。。一个是野门的灵童,一个是阴阳师豪门世家的天之骄女,因缘巧合相遇,正是少年得意时,皆是锋芒毕露。世家纠纷,野门恩怨,人间冷暖,当然还有阴阳师大赛,。然而,一路走来,跟跟鬼呆的久了,就会愈发觉得,人真的可怕......
  • 超频掌控

    超频掌控

    两千年前,由于两个世界的交汇,从而产生了如今人类和超兽共存的世界。人们将其称为“超兽纪元”。
  • 日月星王冕

    日月星王冕

    日,至阳;月,至阴;星,包容万物,阴阳调和。六人的身世各有不同,却来自同一地方,迷罔,困境,背叛将六人团团围住。晨清,到底要怎么办?你们,又何去何从呢?来自天上的星星,将是人间永恒的纪念。
  • 乱世最强捡漏王

    乱世最强捡漏王

    白简被一道惊雷劈到古代。抬头一望,诸侯会盟,国君们高踞车马,围着他哈哈狂笑。“哈哈哈,琼国看来要改叫穷国,琼王也该称穷王了!”“堂堂一国之君,连匹马都没有,就敢来参加诸侯会盟,丢人现眼,真是笑死人了。”白简有点懵。他不过是想趁着暴雨天多捡点废品,怎么就成了个小国君王?还是个穷的全国人民都穿兽皮衣的小穷国!笑笑笑,有啥好笑的?缺什么他都可以捡!缺武器?他捡。缺粮食?他捡。缺百姓?他捡!缺领土?捡捡捡!白简语录:没什么是寡人不能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