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59300000021

第21章 晋国的下坡路,六卿争斗

(晋楚弭兵之后,中原的大部分诸侯国利用难得的停战时间休养生息,但是晋国却由于失去了楚国这个强大的外患之后,一步步走向衰弱,从而应证了孟子的那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么晋国是怎么在春秋晚期一步步走下坡路,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曾经的中原霸主面临内忧外患,从而永远失去了称霸中原的机会的?)

晋楚弭兵之后,之所以大多数诸侯国的矛盾从对外的矛盾转变为国内矛盾,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了大国的武力威胁,大家紧绷着那根弦终于可以松一松,也不必天天抱在一起一致对外了。于是大家开始在国内斗来斗去,虽然也有郑国,齐国这种在良臣明君的治理下,可以利用这种机会好好发展一下。不过明白人应该看得出来,晋楚弭兵只不过是大家都在心力交瘁的情况下停下来喘口气,真正的和平哪是这么容易说来就来啊,所以都趁着这功夫赶快发展。不过,还真有拿着弭兵当回事的,以为以后就没有外敌招惹他们了。谁?晋国。

晋国本身就是大国,那个年代有可能威胁他的只有楚国。但这个时候楚国也正忙活着窝里斗,十几年内国君被杀的就发生了两次。更要命的是在楚国身后,吴国那把刀子可是越磨越快,这使得楚国短时间内还真威胁不到晋国。当然楚国是怎么窝里斗的咱后面再提,总之楚国很忙乱,别国无威胁,加上弭兵会盟言犹在耳,又有虢之盟锦上添花。晋平公战战兢兢的干了十几年国君,终于可以安心喝个酒,泡个妞,盖个房子,享受一下国君的感觉。

尽管国君已经开始不务正业,但是晋国还是有个晴天白玉柱,那就是当年幸存的赵氏孤儿,如今的中军主帅,也是促成晋楚弭兵的功勋大臣赵武。在他执政晋国八年的时间内,晋国仍然保持了其特有的先进性,哪怕在弭兵之后还是被其他诸侯们供为中原第一强国。对外赵武软硬兼施,该礼让的时候能弯腰,很好的处理了晋国跟周边国家以及楚国的外交关系,该强硬的时候也是毫不含糊,在他的任期内,晋国率先将步兵引入战争。

公元前541年,狄人部落入侵晋国。晋国大将魏舒建议说:“狄人都是骑兵,机动灵活。我军主要是战车,这里作战地形复杂,不利于战车行动,建议全部换成步兵。”这番话在晋国军中掀起轩然大波,用步兵?不但走着累,而且风险大,因此许多大将身边的家臣表示反对。但是魏舒和另一位重臣荀吴把不听话的家臣直接杀掉,并且迅速的完成了对晋国部队的改编。到了战争的当天,晋军先是派出游击队骚扰狄人。狄人还停留在晋国人使用战车的记忆里,正在考虑战车啥时候出动的时候,晋国步兵迅速包围狄人,并且使其没有列阵的机会,最终晋军大获全胜。这场战役的胜利,证明了晋国此时还是一个军事强国,同时也将步兵这个兵种带入了历史舞台,直接影响了今后的战争方式。

一年之后,赵武去世,韩厥的儿子韩起接替他成为晋国中军主帅。在韩起执政的日子里,他基本延续了赵武时代的内政外交国策,并且在公元前530年,组织诸侯国在平丘会盟,声讨鲁国违背弭兵条约的不义行为。但是,平丘之盟前夕,新任国君晋昭公在会见齐景公时,后者就已经表达了取代晋国成为霸主的愿望。平丘之盟之后,被声讨的鲁国口服心不服,这弄的韩起也非常尴尬。但是这些事情已经说明,晋国在中原各诸侯之间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我们之前提到的子产拒绝韩起索要玉璧的故事,一方面需要赞扬子产的智慧与胆量以及韩起这个人明是非懂道理,同时也看出来晋国的霸主地位在许多场合开始受到挑战。

这还不是最令人担心的事情,毕竟晋国底子雄厚,军事和经济实力强盛,并且人才济济。而晋国真正开始衰落的依据,则是晋国逐渐变成了一个小的东周朝廷,内部分成了几个诸侯国,配上一个有名无实的国君。晋悼公是霸主级别的明君,还没上任就把各位卿大夫管的服服帖帖,并且直接把栾书等前朝重臣拉下马。晋平公虽然碌碌无为,但是各位大臣还拿他当个国君来看。等到他的儿子晋昭公即位时,晋国可就没人听他的了,尤其是公元前528年韩起去世之后,晋国的国政把握在六大家族手中,号称晋国六卿:

魏氏:当时代表人物魏舒(就是使用步兵的那位)刚刚取代韩起成为中军主帅,执政一把手,他父亲魏绛可是晋悼公时期重要大臣,曾祖父魏犨则是陪同晋文公一起流浪的勇士之一。

赵氏:此时的家族族长是赵武的孙子赵鞅。赵氏家族的起源和兴衰我们之前提到过,赵衰是晋文公称霸时的重臣,赵盾则在晋灵公年幼时支撑起晋国。后来经历赵氏孤儿故事后赵氏险些灭族,幸好在唯一的血脉赵武经营下重新崛起。

韩氏:韩起的孙子韩不信是当时代表。韩氏兴盛始于韩简,就是在韩原之战差点为晋惠公抓住秦穆公的那位,后来在韩厥时代达到兴盛,在韩起时代进一步稳固。由于韩厥是赵盾一手提拔的,因此韩氏和赵氏一直关系很铁。

智氏:当时智氏还比较弱小,主要代表人物是荀砾。智氏家族起源于荀林父的弟弟荀首,因为战功被封在了智地,所以从此后家族以智为氏。后来荀罃和荀盈先后担任高级将领,但是荀盈去世后,智氏家族险些被晋平公取缔,后来在大臣劝阻下才保留下来,并让荀砾子承父业。后来也有人称荀罃和荀盈为智罃和智盈,包括后面要提到的荀瑶,有人也成为智瑶。这里我们就用习惯的叫法,接下来的范氏和中行氏也是类似。

范氏:当时的代表是士鞅,有人也称他们士氏家族。其先祖士会就曾经跟随晋文公称霸,还曾经被赶到秦国过了几年,后来的士燮,士匄也都有不错的表现。士鞅是士匄的儿子,但是从他们父子开始,范氏门风日下。

中行氏:荀寅继承了中行氏家族,而他们的祖先是荀林父,由于他曾经担任“中行主将”,于是荀氏又叫中行氏。荀林父之后,荀偃和荀吴等人也曾经担任高官。荀寅就是荀吴的儿子,他和士鞅的关系很不一般。

这种局面的出现也不意外。首先,从晋献公开始晋国就有了“逐公子”的传统,国君没有自己人在身边帮忙,碰上事儿就指望这帮有功之臣。其次,晋文公带着大部分六卿的祖先们周游列国,后来一起称霸,每个人都是根正苗红。再次,赵盾执政时期,利用主幼国疑的时机,进一步提高了卿大夫的地位。最后,国君羸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赶上能力不错很有作为的君主,六卿闹不出啥大动静,例如晋景公,晋悼公期间,晋国国君时真正的掌权者,可是到了晋昭公以后,大家估计连国君是谁都不记得了。

如果说其他诸侯国的内乱,下场最多就是个弑君,或者落下个某某弑其君的骂名,但是晋国的终极内乱,则是六卿之间用互相争斗的刀枪,为晋国开始挖掘自己的坟墓。

随着时光的流逝和国力的进一步衰弱,晋国在平丘会盟之后就再也没能在国际舞台上做出什么精彩的演出。甚至到了后来,发生了一次周朝王室内乱,把洛邑烧了,周天子被迫搬家,让晋国帮忙找几个人来修房子。晋国喊来的诸侯们要么出工不出力,要么连来都不来。而晋国内部的矛盾则是愈演愈烈,六卿慢慢的分成了两派,一派是范氏和中行氏,另外一派则是智韩赵魏。两个派系的明争暗斗使得晋国变成了一个火药桶,而帮助他们点燃引线的人,就是那个怀揣着复兴齐国大业,企图重现齐桓公霸业的齐景公。

公元前501年,晋国中军主帅士鞅去世,荀砾接手成为晋国第一重臣。齐景公趁着晋国权利更替,悍然出兵进攻晋国,在夷仪大胜晋军。就连在中原一直默默无闻,被各大诸侯国救援了一圈的卫国竟然也敢在这个时候出兵晋国,击败了赵鞅的族弟赵午。转过年来,齐景公又联合郑,鲁,卫等国家,形成了新的反晋联盟。晋国为了报复,尤其是对那个吃了豹子胆竟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卫国,派出赵鞅带兵进攻卫国。赵鞅派出赵午出战,却没能拿下。后来赵午在一些事情上处理失当,加剧了齐卫联盟和晋国之间的矛盾。赵鞅忍无可忍,就将赵午给杀了。

这一下捅了马蜂窝。首先表示反对的是赵午的家臣,他们直接在邯郸扯旗造反,宣布脱离赵鞅的领导。赵鞅哪里容得这些小贼得瑟,立刻包围邯郸,要清理家门。本来这是赵家的事情,自己搞定就行了。但是赵午是荀寅的外甥,荀寅和此时范氏掌门人士吉射关系甚好,他们想利用这个机会干掉一直与他们不和的赵氏家族。于是利用当时晋国国君晋定公的名义讨伐赵鞅,并且宣布他为叛贼。赵鞅被迫逃到晋阳,死守城门。此时朝廷里面的魏氏,韩氏,智氏家族看不下去了,毕竟他们跟赵氏是一伙的,于是三大家族也打着晋定公的名义讨伐范氏和中行氏。此时的晋定公也是落个清静,你们爱怎么打怎么打,我不管,反正管也管不了。没想到范氏和中行氏竟然公开反对晋定公,将攻击目标由赵鞅改为晋国国都。这下子他们彻底失去了道义上的支持,更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于是晋国老百姓纷纷反对这两家。此时魏,韩,智三家一起出击,击败范,中行两家,士吉射和荀寅只好逃到朝歌避难。

就在晋国的内战即将结束,范氏和中行氏快要被消灭的时候,隔岸观火巴不得晋国出乱子的齐景公对士吉射和荀寅伸出了援助之手,带上他的反晋联盟公然支持晋国内部反动势力。这样战争的性质就已经发生了变化,从晋国的内战变成了晋国和齐国的两国交战。虽然晋国在过去几年国力严重下滑,但是晋国的军事实力还没有下降太多,光是赵鞅的部队就成功抵挡了齐景公对晋国事务的干涉,还成功截获了齐景公给士吉射和荀寅提供的国际救援物资(粮草)。双方陆陆续续打了十年,最终朝歌还是扛不住了,毕竟地处晋国国内,齐国的帮助也是有限的。士吉射和荀寅逃到了齐国,准备借助齐景公和其他诸侯的势力东山再起,机会到来时彻底颠覆晋国。

可是范氏和中行氏的复兴最终也只是黄粱一梦了。公元前490年,他们依仗的靠山,齐国在位五十八年的齐景公离开人世。至此,晋国的内战告一段落,韩,赵,魏,智四卿取代了之前的六卿,而晋国国君是谁已经不重要了。晋国再也不是当初的那个战无不胜,天天会盟诸侯,还到处收保护费的中原霸主。齐国在齐景公之后也陷入了新的政权交替,南方大国楚国更是麻烦不断,加上十年****使得晋国大伤元气。在后面的三十年内,晋国四卿虽然明争暗斗,但对内和对外一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和战争,直到三十七年后一场水灾的出现,才给了晋国致命一击。

就在晚年的齐景公正在为如何插手晋国内乱,扶植范氏和中行氏而大伤脑筋的时候,齐鲁大地另外一个国家,鲁国的一群人正在一位老人的带领下离开家乡,开始四处巡游。这位老人叫孔丘,后世叫他孔子。

同类推荐
  • 创世耕天下

    创世耕天下

    有能力的人,不管在任何地方,任何环境中都会是最耀眼的那一个!哪怕是穿越到冷兵器时代,也能创世耕耘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 迷失在宋末

    迷失在宋末

    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学生穿越至北宋末年,经历了匪患与战乱,没有一技之长,却梦想着改变世界。帮助落难时的岳飞就是奠定成功的基础;与金兀术称兄道弟,乘机劫他的犯人,泡他的妹妹;你就是成吉思汗,老子先杀了你……搞垮秦桧,扳倒赵构,踏平大金,威慑草原。赵构:你放过我吧。秦桧:江南归你,江北归我,如何?岳飞、吴玠、张显:你是我兄弟。金兀术:我叫你哥,你把我妹。铁木真:汉人中有如此人才,永世不踏足宋境。
  • 二少爷的传奇

    二少爷的传奇

    一个别人眼中花天酒地的王爷家的二公子,一场蓄谋已久的惊天阴谋,看他如何一步步巧妙地化解,成为历史传奇。
  • 清卒

    清卒

    满清,卒于雍正年间,日本朝鲜灭于大乾、安南重归版图,俄罗斯毛熊缩回乌拉尔山西侧……
  • 读史札记

    读史札记

    作者喜欢做一点资料性的整理工作,从整理中提高认识,从整理中发现闪光。本书涉及中共领导人,红军将领,中国历史多项史料。
热门推荐
  • 当遇到非凡者之后

    当遇到非凡者之后

    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非凡者,主角的历险开始了。
  • 木叶之舞器大师

    木叶之舞器大师

    原名火影之舞器大师,感谢支持。炎炎扫了扫众小强好奇的目光,淡定的打开盒子,缓缓介绍到:“这一层的刀,分别是天、地、将、法、智、信、仁、勇,作为刑审之用”“这个家伙......”看着这八柄奇形怪状的刀众小强头皮一麻“第二层这六柄,用于战斗处决。一杀战场之敌,二杀情报间谍,三杀任务抗命,四杀通敌叛村,五杀同伴相残。最后一把。呵呵.....刀名“奉天成仁””炎炎冷冷一笑,故作淡漠的说道“留给任务失败无法逃脱时自杀用。”“这家伙是个狼火啊”众小强惊悚不已
  • 穿越时空之系统兑换

    穿越时空之系统兑换

    在张凡毕业的那一天,他激活了系统。它刚出现的时,张凡有些惶恐。但没多久就接受了,并乐此不疲。因为张凡可以穿越到好多小说、电影、电视剧里面。可以穿越到《士兵突击》里面到老A学习特种技能。跟袁朗一起战斗。能够在《亮剑》里面,跟李云龙谈天说地,互相骂娘。也可以到《笑傲江湖》中学习独孤九剑。看看辟邪剑谱到底是怎个样子。袁朗:“小子,跟我走怎么样,跟我去特殊部队,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哦!”李云龙:“嘿嘿!凡小子,跟着俺老李,保证你有肉吃,怎么样,考虑考虑?”风清扬:“小兄弟,你的天赋极好,怎么武功如此之差?难道你师傅,没教你修习过?”
  • 差一点点错过你

    差一点点错过你

    差一点错过你,写一篇猎毒人版警花与警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心中有黑白

    我的心中有黑白

    吴予安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脑海中多出了两个大佬。且看一个少年,如何在两人的帮助下,他从一个毫无资质的普通人,一步一步走向这世界的巅峰(一步步走向不要脸的路不回头)。
  • 日心月意

    日心月意

    陆星月深夜加班到晕厥,再睁眼却置身在一片葱郁的森林里。某天,老天爷空投了一枚小哥哥…陆星月:“这果子太好吃了!”夜旸:“慢点吃别噎着了”然后陆星月一口果肉噎在喉咙差点背过气…陆星月扑进夜旸怀里求抱抱夜旸:“怎么不穿鞋就跑过来了,感冒了怎么办”第二天,已经筑基的陆星月居然感冒咳嗽流鼻涕,真是丢尽了修仙人的脸面…
  • 姬小蝶Ⅱ

    姬小蝶Ⅱ

    这是发生在平行世界的故事作为主人公姬小蝶所在的世界,被科技和魔法包围着。而她的成长,将会被每一个世界所关注。
  • 迷仙记

    迷仙记

    百花谷里百花仙。这个叫做百花谷的地方是这个世界里的一个世外桃源。传说中,无数的花仙子在这里生活。然而这里没有仙人,却有着一群拥有着异能的人类,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是成仙重要?还是爱情?是亲人重要?还是爱情?
  • 再启神话

    再启神话

    为什么会有君权归于君王,信仰则归于诸神的说法。究竟怎样才算长生久视,是肉体活的够久,还是精神意志一直长存于世为世人所敬仰。如果真有神灵存在,也有末法时代和诸神黄昏的说法,那些古时一直留传的的神圣他们又都到哪里去了!